作为美国主流媒体的CNN,为何它的新闻报道会失去了客观性?

作为美国主流媒体的CNN,为何它的新闻报道会失去了客观性?,第1张

主要是因为商业之间的斗争以及利益的驱使,美国几大主流媒体都是由美国本土及大商业巨头所投资,每个巨头为了能够占据绝对话语权,希望在发生什么重大事件时,能够控制舆论风向,扰乱大家的视线。他们自然会要求旗下的媒体在报道新闻时偏向自己,只有那些无边紧要的花边新闻上,他们才不会插手,这样的做法也说得过去,不过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时间久了,公众也不是傻子,现在CNN的公信力非常差,在调查中有28%的人是完全不相信CNN的新闻报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CNN的这一举动也给特朗普带来了一些好处,特朗普曾经在社交媒体上炮轰各大社交社交媒体平台,认为他们的新闻不公正,没有尽到一个新闻媒体应该做的客观性。也正是因为这一举动让特朗普赢得了很多人心,选举的时候特朗普口碑回春,让他拿下了一部分的忠实粉丝。

每当CNN报道关于特朗普的负面新闻时,作为一个媒体,最起码在我国来说,没有证实的事情,我国的媒体是不会随便乱发的,可是在美国刚刚发出,不到五分钟就会有不少的用户直接在下面留言:不信。一个媒体如果失去了公信力,那将会有非常严重的后果。“全面”,“公开”,“准确”应该是一个媒体的基本素养,为了自己的利益相争,只顾一时的快钱,在今后一定会有蝴蝶效应般的连锁反应。

现在每一家媒体都会有不同党派的人群支持,比如说《华尔街日报》的发言就比较中立,可信度是最高的,对于《纽约时报》或者是《华盛顿邮报》对于一些自由派的人公信力较高,普遍来说,完全相信新闻媒体所说的话人所占比例只有13%,被利益驱使所导致新闻事实偏向是失去公信力的最主要原因。

有人批评这是7岁小孩子的智商。

其实在别的政要身上发生这种事情是非常严重的事情,特别是国外,他们将媒体看成是三权分立三权以外的所谓“第四权”,即记者是代替人民发问的,有行使监督的权利,无论记者问的问题有多么尖酸辛辣也不应该对记者发火或者发怒,如奥巴马、列根再到我们国内香港的政务司、行政长官等等,无论是什么尖酸的问题都一视同仁都会认真回答,抱着一个相对谦卑的状态去应对。毕竟人在高位就不得不处之泰然。

好像克林顿、希拉里等经常被闻到莱温斯基的丑闻也没见怎么发过火因此而上新闻,这就是一般专业人士的素养。。

当然川普是一个例外,第一他之前从未任任何公职,第二他是出了名的嘴炮,无论是谁,只要惹怒他,他似乎都会回应,甚至是在社交媒体上面隔空开火,大家都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然而这些语句中夹杂了一些人敢怒而不敢言的真心话,虽然嘴巴上不承认但是心里却这么想,这也就早就川普登上总统宝座的原因。

当然你要知道媒体是对川普没有好感的,其实说白了媒体是跟川普水火不容的。因为美国一些媒体是恪守那种民主党传统价值观的,跟川普是对着干的,因此川普竞选的时候天天说川普会落选,上任后就天天挖川普的黑材料,因此川普才会对记者发怒,这也从某些角度折射出社会的矛盾性,一方面有些人希望恪守某些传统价值与一些人放弃某些传统价值实事求是之间有矛盾。。。

CNN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从美国主流媒体变成了口碑很差的媒体。一方面是CNN近年来的一些新闻报道都偏离了真实性,报道出一些虚假新闻,让很多人都不相信CNN的报道。另一方面就是CNN的辱华行为,这个非常严重的行为受到了国际各地华人的反感和抵制,所以很多人都会不喜欢CNN。

01CNN报道虚假新闻自损口碑。

在叙利亚之前的一则报道中,有位记者就很荒唐的说自己在卡斯特罗路,但是实际的出境地并不是那个路,那个记者却毫不愧疚的说自己在卡斯特罗路上。这种工作态度着实让人怀疑CNN报道新闻的真实性,所以大家都开始质疑CNN。包括特朗普在内,他经常就说CNN是最糟糕的媒体,经常报道虚假新闻,报道出来的很多***的言论都是不真实的。这让CNN的口碑变得很差。

02CNN多次辱华受到了国际上很多人的抵制。

CNN的主播在我国奥运会那年的时候就很狂妄的说我们是蠢货之类的,明目张胆肆无忌惮的辱华行为,但是丝毫没有道歉的意思。而且在这之后还多次发表辱华言论,导致很多华人非常反感CNN。并且CNN的记者在采访我国外交部发言人的时候也经常挖坑,想要让我们的发言人说出不利于我们国家的话,真的是居心叵测想要辱华。

CNN从一开始的国际上非常知名的24小时报道新闻的媒体,现在成为了人人喊打,人人不相信的媒体。CNN从“教科书”完全堕落,自损口碑,让这个媒体在美国以及世界的名声都非常差。而且我们早知道这个媒体一直都欠我们一句道歉。

秀恩爱死得快,马克龙特朗普翻脸。

果然是塑料兄弟情,特朗普和马克龙一个多月前刚秀完恩爱,现在就闹掰了。

俩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翻脸的?

核心还是关税问题。

5月31日,美国对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钢铝产品开征关税前夕,法国总统马克龙和特朗普俩人通了电话。

马克龙告诉特朗普,对美国盟友征收关税的决定是“非法的”、“错误的”。

但之后白宫的声明中,只是简短的提到通话重点是贸易和移民,以及特朗普强调重新平衡与欧洲贸易的必要性,没有详细说明。

据CNN报道,一名匿名人士称,“马克龙认为凭借他俩的交情,特朗普可以直言不讳,但特朗普无法接受这种批评。”

5日,马克龙又在采访中提到这次通话,评价“很糟糕”,把这次艰难的对话比喻成香肠,最好别知道里面的成分,知道就不想吃了

此话一出,直接翻脸。

紧接着三天后,俩人又在推特上互喷了起来,剑拔弩张。

G7峰会前的口水战

马克龙出手毫不留情:

美国总统可能不介意被孤立,但如果需要的话,我们也不介意签署6国协议。因为这6个国家代表的是价值,它们代表的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经济市场,现在是真正的国际力量。

对7个国家能共同签署协议的意愿不应干扰真正有价值的协议出台。原则上,我们不能排除6+1的协议。

我们的价值观和利益是通过多边主义建立的,包括美国的利益。让我们看看历史:孤立主义对美国人民有害。我认为特朗普总统知道这一点。

还有一条更狠的:

“没有领导者是永远存在的”

几小时后,特朗普回撕得也很欢脱:

“为什么欧盟和加拿大不告诉公众,多年来他们对美国使用了大量的贸易关税和非货币贸易壁垒,这对我们的农民、工人和企业是完全不公平的。降低你们的关税和壁垒,否则我们将比你们做得更多!”

“请告诉特鲁多总理和马克龙总统,他们正在向美国征收巨额关税,并制造非货币壁垒。欧盟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为1510亿美元,加拿大影响我们农民的生计。期待明天(G7峰会)见到他们。”

特朗普近期的一系列举措,钢铝关税和退出伊核协议彻底惹恼了其余六个G7成员国。

G7峰会现在大家看来已然变成了“G6+特朗普”。

2017年G7峰会

要不要去

激烈的分歧意味着各国很难聚焦在除了贸易关税之外的其他议题上。

渥太华大学国际事务教授Roland Paris表示不太乐观,“确实存在公开决裂的可能性”。

自从与马克龙和特鲁多吵得不可开交后,特朗普犹豫过是不是要参加G7峰会。

据CNN报道,特朗普曾不止一次向顾问们询问参加峰会的目的是什么。

特朗普觉得现在他应该专心准备“特金会”,而不是跑去加拿大参加一个讨论不出任何结果的会议,浪费时间。

特朗普被顾问告知,如果完全退出这次峰会会显得“有点怂”,意味着退缩,这么一说,特朗普“乖乖”前去参加了。

傲娇的特朗普总不能白白送上门被六国围攻,于是,白宫宣布特朗普将提前离开,去准备即将举行的与朝鲜***金正恩的会晤。

如果提前几小时离开,特朗普将无法参加有关气候变化的会议,将由一名助手代为参加。

料到退出巴黎气候协议的事情还没完,巧妙的避开。

特朗普错过的还有传统的***合影环节,并避免了与最近撕的最激烈的马克龙和特鲁多摊牌。

走为上。

可见,特朗普面对六国施压,既不会改变主意,也不想继续“撕”,现在一心扑在与金 正 恩的会面上。

那就一起来期待“特金会”吧。

来源:网易新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0709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8
下一篇2023-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