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是怎样表达感情的?

舞蹈是怎样表达感情的?,第1张

舞蹈,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它是以表情、动作、造型等作舞蹈语言,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

舞蹈以自身的特殊感染力,在现代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舞蹈通过各种动作和表情,表示喜悦、忧伤、哀怨、关切等各种人类的情感,引起人们对生活情景的自由联想,诱发观众的情感活动,引起共鸣,起到教育人们认识生活、鼓舞斗志的作用。

舞蹈还以各种优美的舞姿、丰富的造型动作,构成有美感的形象。舞蹈配以协调动听的舞蹈音乐,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听觉上的美的享受,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舞蹈还是人们进行自我娱乐和社交活动的一种工具。工作闲暇之余,观摩一场优秀的舞蹈演出,甚或参加到舞蹈活动中去,既可健身又能消除疲劳。跳舞还是一种有效的交际手段,舞会往往是重要的交际场所。在悠扬的舞曲声中,人们相互加强了解,获得信息,增进了友谊。

艺术,是由各个不同的艺术品种所组成的。作为艺术之一的舞蹈,同样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天地,它也是由各个不同种类、不同样式、不同风格的舞蹈所组成的。根据舞蹈的作用和目的,舞蹈可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两大类。生活舞蹈是人们为自己的生活需要而进行的舞蹈活动;艺术舞蹈则是为了表演给观众欣赏的舞蹈。

生活舞蹈包括有:习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体育舞蹈、教育舞蹈等。

习俗舞蹈,又可称为节庆、仪式舞蹈,是我国许多民族在婚配、丧葬、种植、收获及其他一些喜庆节日所举行的各种群众性的舞蹈活动。在这些舞蹈活动中,表观了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社会风貌、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特征。

宗教、祭祀舞蹈,是进行宗教和祭祀活动的舞蹈形式。主要用以祈求神灵庇佑、除灾去病、逢凶化吉、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或是答谢神灵的恩赐;祭祀舞蹈,是祭祀先祖的一种礼仪性的舞蹈形式。过去人们用以表示对先祖的怀念或是希望先祖和神佛对自己的保佑和赐福。

社交舞蹈,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增进友谊、联络感情的舞蹈活动。一般多指在舞会中跳的各种交际舞。另外,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在各种节日所进行的群众性的舞蹈活动,多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会交往、自由选择配偶的社交活动,因此,也可以说是各民族的社交舞蹈。

自娱舞蹈,是人们以自娱自乐为唯一目的的舞蹈活动。用舞蹈来抒发和宣泄自己内在的情感冲动,从而获得审美愉悦的充分满足。

体育舞蹈,是舞蹈和体育相结合,以艺术审美的方式锻炼身体,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舞蹈新品种。如各种健身舞、韵律操、中老年迪斯科、冰上舞蹈、水上舞蹈、街舞HI-HOP,以及我国传统武术中的舞剑、舞刀和象征模拟各种动物、特定形象的象形拳、五禽戏等均是。

教育舞蹈,是指学校、幼儿园等进行审美教育的舞蹈活动,以及开设的舞蹈课程,用来陶冶和美化人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培养人的团结友爱、加强礼仪,以及增进身心健康、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艺术舞蹈,是指由专业或业余舞蹈家,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集中、概括和想象,进行艺术的创造,从而创作出主题思想鲜明、情感丰富、形式完整,具有典型化的艺术形象,由少数人在舞台或广场表演给广大群众观赏的舞蹈作品。由于艺术舞蹈品种繁多,根据各个不同的艺术特点、大致可分为二类。

第一类、根据舞蹈的不同风格特点来区分,有:古典舞蹈、民间舞蹈、现代舞蹈、当代舞蹈和芭蕾舞。

古典舞蹈:是在民族民间舞蹈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有各具独特风格的古典舞蹈。欧洲的古典舞蹈,一般都泛指芭蕾舞。

民间舞蹈: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的,并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它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由于各国家、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生活劳动方式、历史文化心态、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环境的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现代舞蹈: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欧美兴起的一种舞蹈流派。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当时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

当代舞蹈(新创作舞蹈):即不同于上述三种风格的新风格的舞蹈,它常常是根据表现内容和塑造人物的需要,不拘一格,借鉴和吸收各舞蹈流派的各种风格、各种舞蹈表现手段和表现方法,兼收并蓄为我所用,从而创作出不同于已经形成的各种舞蹈风格的具有独特新风格的舞蹈。

芭蕾舞:是一种经过宫廷的职业舞蹈家提炼加工、高度程式化的剧场舞蹈。"芭蕾"这个词本是法语"ballet"的音译,意为"跳",或"跳舞",其最初的意思只是以腿、脚为运动部位的动作总称。法国宫廷的舞蹈大师们为了重建古希秸融诗歌、音乐和舞蹈于一体的戏剧理想,创造出了"芭蕾"这样一种融舞蹈动作、哑剧手势、面部表情、戏剧服装、音乐伴奏、文学台本、舞台灯光和布景等多种成份于一体的综合性舞剧形式,在西方剧场舞蹈艺术中占统治地位达300余年,至今已历四个多世纪。1958年北京舞蹈学校建立引进俄罗斯芭蕾至今也已四十多年。

第二类,根据舞蹈表现形式的特点来区分,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歌舞、歌舞剧、舞剧等。

独舞,由一个人表演的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多用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双人舞,由两个人表演共同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多用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交流和展现人物的关系。

三人舞,由三个人合作表演完成一个主题的舞。根据其内容可分为表现单一情绪和表观一定情节,以及表现人物之间的戏剧矛盾冲突等三种不同的类别。

群舞,凡四人以上的舞蹈均可称为群舞。一般多为表现某种概括的情结或塑造群体的形象。通过舞蹈队形、画面的更迭、变化和不同速度、不同力度、不同幅度的舞蹈动作、姿态、造型的发展,能够创造出深邃的诗的意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组舞,由若干段舞蹈组成的比较大型的舞蹈作品。其中各个舞蹈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它们又都统一在共同的主题和完整的艺术构思之中。

歌舞,是一种歌唱和舞蹈相结合的艺术表演形式。其特点是载歌载舞既长于抒情,又善于叙事,能表观人物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和广泛的生活内容。

歌舞剧,是一种以歌唱和舞蹈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来展观戏剧性内容的综合性表演形式。

舞剧,以舞蹈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并综合了音乐、舞台美术(服装、布景、灯光、道具)等,表现一定戏剧内容的舞蹈作品。

舞蹈艺术的审美特点如下:

1、舞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舞蹈是一门不能脱离生活实际的艺术,社会生活一直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社会多样性、人类生活状态都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并且为舞蹈艺术提供了多样的表现形式。

在舞蹈操作中,它根据一定的社会现象,展现生活中的美、善、真,在这些现象统一归纳后,再形成优秀的舞蹈作品,用舞蹈艺术独特的魅力激励人、感染人、启发人,不管什么形式的舞蹈,都具有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本质。

2、将叙事与抒情完美的结合。

在舞蹈艺术形式中,常用比拟、象征的手法,通过优美、无声的肢体语言展现故事情节,表达情感。而观众在舞蹈艺术欣赏中,也通过对表演者舞蹈旋律、舞姿的感悟,充分展现想象力,掌握故事情节,体会舞蹈蕴涵的感情。

3、虚拟象征的审美特征。

舞蹈作为生活现象的概括,它不是直观的纪事,而是将虚拟象征作为艺术表现形式,进一步展现审美特征。在舞蹈表演过程中,通过舞蹈人员姿态、身体动作代替语言,从而进一步反映思想情感、展现故事情节。不了解审美特征,就会让刚接触舞蹈的人员展现出看不懂的感觉。

4、技艺与综合的审美特征。

技艺性作为舞蹈艺术完成蜕变的核心因素,舞蹈演绎的内容必须在神话传说与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它的主题心理是完成高难度的技艺。舞蹈不仅是一种文化形式、一门艺术,更代表着一个民族与国家的特征,所以它具有广阔的演绎范围和创造区域。

具体来讲,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能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孩子的成长:一、 训练形体,提升气质舞蹈能改善人的体质,有着明显改善形体的功能,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挺拔、优美身体姿态,并对孩子气质的养成起到重要作用。我们的教材可使幼儿和青少年在舞蹈学习中达到运动的效果,进而培养他们的动感与自信,并可通过学习传统舞目,增强孩子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兴趣,形成内外兼修的高雅艺术气质。有了健康的身体和优美的气质做后盾,他们就能对每件事物保持兴趣与活力,相信未来不管他们在哪个领域,都能无往不利,开创属于自己的天地。二、 传承民族文化,提供综合素质“民族民间舞蹈是舞蹈艺术之母”,它取材民间、易于模仿与传承,表现形式生动鲜明,能够充分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中,不仅包括汉、藏、蒙、维、朝五大民族的舞蹈,还有哈尼族、达斡尔族、傈僳族、白族、傣族等40多个民族的50多个舞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引导孩子逐步深入的学习民族民间舞,不断提高自己的舞蹈表现力和文化修养,提升孩子的艺术造诣,培养孩子的民族情结,使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渗透到整个舞蹈学习过程中去。让幼儿和青少年在愉悦的舞蹈学习中,感受博大而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并传承下去。在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过程中,孩子们不单单是随着音乐舞动,而且将接触到这些舞蹈背后蕴含的各民族的音乐、服饰、风俗、传说等,让孩子们更加全面、完整的了解各民族传统文化和艺术,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三、 培养七大能力1、 观察模仿能力观察模仿能力,是舞蹈的基础形式,也是儿童感受、意识形成的重要方式。民族民间舞学习的过程,是对孩子观察模仿能力的反复锻炼与提升。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教材一至三级舞目中,有很多动物模仿类的舞目,如《吐泡泡的小鱼》、《小蜗牛》、《企鹅》等。这些舞蹈从孩子们喜欢的动物形态模仿来引导孩子对舞蹈产生兴趣,激发孩子的艺术表现力,为孩子学习舞蹈打下良好基础,给未来的延伸与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2、 即兴表演能力考级教材的编委们都是当今中国最具权威的民族民间舞专家,无论组合的编排还是素材的选用,都是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时代感的非常新颖的舞蹈。孩子们只要经过3至4个课时的学习即可掌握一个小舞蹈,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学校,接可以进行表演啦!我们的教材在舞蹈的设计上强调道具的运用与民族服饰的穿着,通过民族文化典型性的符,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表现欲望与爱美情节,使学生在舞蹈状态中学会表现自己,并变得更加自信,这些都将为他们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在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为自己创造并赢得更多机会。3、合作交流能力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为孩子与伙伴交往创造了条件。我们的舞蹈中有双人配合、队形变换、整体造型等,孩子们在完成这些舞蹈的过程中,需要与小伙伴合作、交流、配合,需要不断的沟通和对彼此的尊重,这些都在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们的合作交流能力并让他们学会善解人意。而且孩子在舞蹈的学习中能掌握一些社会交往技能,包括顺利地加入团体活动、对同伴表示赞扬和支持、恰当的解决冲突等等。这种能力的培养,也使孩子们在未来学习和工作道路上更好的与人交往与合作,从而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自己的地位和角色。 4、自主能力专家们普遍认为,目前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包办太多,培养孩子性的意识严重不足,这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中特地设置了道具舞蹈,孩子们需要在上课前准备所需道具、服装还有音乐,整理好后放到自己的小书包里。每天上下课他需要更换舞蹈服装,根据不同民族更换舞鞋,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自我。结合孩子的兴趣,通过舞蹈的学习可以有效地培养他的自主能力。 5、思考能力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过程中,无论是舞蹈的动作、节奏、队形以及唱词的记忆,还是舞蹈语汇和文化背景的结合与理解,都是对他们思考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很多学习舞蹈的孩子文化成绩也非常好,各方面都出类拔萃。阶梯式的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将不断的培养、发展孩子们的综合思维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孩子文化课的学习、综合素质的完善都有很好的推动作用。6、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人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一种能力。一个孩子将来有多大成就,关键在于他的创新能力如何。我们的教材在设置上也给予学生充分的创造空间,培养他们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的发挥。如三级的《小小服装设计师》中有三个舞蹈动作造型是由学生创作完成的,而且要和别的小朋友不同,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孩子们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体会创新的快乐。7、综合拓展能力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学习是培养孩子对舞蹈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的综合训练,能够提高孩子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能力、锻炼孩子的反应力和动作的协调能力等等。我们希望通过持续的舞蹈学习能够不断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

 动作美是舞蹈美学特征的原点,从原点出发,舞蹈发展到了现在,早已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了,现代化的舞蹈艺术其表现手段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高明、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依赖于各种现代化的辅助设备。无论是独舞还是群舞,必须要依靠多种因素、多种形式、多种手段来适应和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超前的审美诉求。现代化的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应该包括基本素质美和综合美两方面。

 一、素质美

 舞蹈演员的基本素质包括力量、柔韧性、稳定性和控制力、协调性、灵活和耐力,这些素质相应地构成了舞蹈的素质美,即力度美、柔韧美、稳健美、协调美、灵活美,素质美是形成舞蹈美学的基础。

 (一)力度美

 力度美里应该包含力量美,力量是人体某部分用力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人体肌肉收缩和紧张时所表现出来的。有力量的演员做动作时速度快、控制力强、弹跳力好,容易完成各种高难度的复杂的动作,力量弱的演员当然就差强人意了。力度是体现在某个单一的舞蹈动作和整个舞蹈中的张力和气势,是一种刚的东西,有柔就有刚,美就是对比。力度美的体现在舞蹈中是不可或缺的,根据舞蹈作品思想内涵的需要,很多舞蹈动作都必须用强劲的力度、力量来展现,一个强劲的具有爆发力的舞蹈动作和舞蹈场面,带给观赏者的震撼和冲击是很大的,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自然是不可估量的。

 (二)柔韧美

 柔韧美要从舞蹈演员身体的柔软度和舞蹈动作的柔韧性中体现出来。柔韧性通称为软度,有软度的演员动作幅度大,肢体能够随意弯曲、伸展、变形,轻盈巧妙、婀娜多姿。舞蹈演员的柔韧美带给人们的美感是无与伦比的,一个没有软度的、挺着僵硬身体跳舞的人其美感就会大打折扣。所以,舞蹈演员的柔韧性训练要经历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任何美的实现需要付出代价,付出代价的美才是有价值的。

 (三)稳健美

 稳健美体现在某个舞蹈动作和造型的稳定性和控制力上,有些舞蹈动作和造型需要相对长一些的时间空间来完成,比如下腰、劈叉、抬腿、探海、旋转、跳跃等,需要较长的时间瞬间完整地完成这些动作,要有稳定性和控制力,否则,只完成了一半就感觉支撑不住或完成得勉勉强强,这就表现出稳定性不够和控制力差的现象,给观赏者造成美中不足甚至为你捏把汗的感觉,这时候舞蹈动作带给人的美感就荡然无存。

 (四)协调美

 协调美体现在舞蹈演员身体各部位的配合,头、手臂、肩膀、腰、腿、脚等是舞蹈动作的分支部分,是舞蹈语汇形成的关键所在,缺了任何一个都不行,一个单独的部分有可能完成一个单独的舞蹈动作,但不能完成一连串、一整套动作,它们之间密切、协调地配合才能挥洒出千变万化、多姿多彩的舞蹈形象。

 (五)灵活美

 灵活美体现在舞蹈演员身体各部位的应变能力、反应能力上,身体的灵活性对一个舞蹈演员来说非常重要,舞蹈演员不是靠灵巧的嘴说出灵巧的语言,不是靠美妙的嗓音发出美妙的歌声,要靠灵巧的身体作出灵巧美妙的动作。一个头脑灵活的人不一定身体也灵活,一个身体灵活的人不一定头脑也灵活,但是一个舞蹈演员必须身体要灵活,笨手笨脚的人做舞蹈演员肯定不合适。所以,舞蹈演员一定要看其身段,看其体形,美的身段,美的体形,才能跳出美的舞蹈,灵活的身体才能跳出灵活的舞蹈,笨拙的舞蹈肯定是不美的。

 二、综合美

 舞蹈艺术的综合美包括情感美、形象美、服饰美、道具美、音乐美和舞台美等几方面。

 (一)情感美

 舞蹈是用身体语言来表达人类情感的艺术,它绝对不应该是用一些简单的、机械的、无意义的动作来释放身体的生理能量。好的舞蹈能够使观赏者深深地感悟到舞姿当中的各种复杂而细腻的情感,能够看出故事情节,能够看出矛盾冲突,能够看懂舞者所扮演的角色形象。

 舞蹈的情感美应该包含表情美和思想情感美。表情美指的是舞蹈演员面部表情,包括化妆、舞蹈表演中所需要的各种情绪状态。舞蹈演员应该有一个娇好的面容,化装是必须的,在舞台上演出,由于服装、灯光的辉映、面部要进行合理的、配套的化装,化装还要与舞蹈作品的风格特点相符合,每一次的演出,每一个作品的演出,化装应该有所不同,不管什么演出、不管什么作品,千篇一律地化装或每次只把脸蛋化漂亮的单一的僵化的做法,是不利于求变求新的美学思想的。

 思想情感美是指舞蹈脚本的主题思想美、编导的创意美和每一个舞蹈作品本身所包含的人文思想美,有很多舞蹈作品有着很深的意境和思想情感内涵,艺术性和思想性结合得比较完美。舞蹈编导者和舞蹈表演者,首先应该了解舞蹈作品的思想内涵,你了解了这个作品,你才能表现这个作品,你发现了这个作品的美,你才能表现这个作品的美。

 (二)形象美

 舞蹈艺术主要靠静态的人体形象和动态的人体形象来表情达意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舞蹈也是一种静态的人体美和动态的人体美的展示过程。按照舞台美学标准来要求,如果是集体舞的话,舞蹈演员既要有集体的形象美又要有个人的形象美,不管是群舞演员还是独舞演员,在舞台上都要显示出高雅的气质和美好的形象,独舞演员的标准应该更高一些。

 (三)服装美

 现代化的舞蹈表演,对于舞蹈服装的美学标准越来越高,因为服装设计水平越来越高,制作工艺越来越现代化,布料的质量越来越好,材质也越来越多,

 这一切使舞蹈服装更加漂亮,更加具有美感。舞蹈编导者和舞蹈服装设计者,对于舞蹈服装的款式、色泽的选择,是一个美学课题,尤其是舞蹈编导者,既是舞蹈动作的设计者,又是舞蹈服装的设计者,其美学眼光和审美能力,直接影响着舞蹈服装的美学标准的高低。

 (四)道具美

 舞蹈道具在舞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说明人物身份,表明舞蹈特定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强舞蹈表情的感染力。舞蹈道具有实体道具、抽象道具、演员身上的道具、舞台上放置的道具等。娴熟运用道具,可增加舞蹈形式的美感。由于舞蹈道具是舞蹈表现的重要辅助工具,它的制作和运用要符合舞台美学要求,要简洁、美化、形象化,道具美和服装美都有着“异具同工”之妙。

 (五)音乐美

 现代舞蹈表演的伴奏音乐都是电子音乐,由于音乐制作软件的空前发达,制作出来的舞蹈伴奏音乐,更加适合于舞蹈表演,美感效果更加突出,制作者的水平也越来越高,使舞蹈伴音乐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当下由于商业气息的浓厚,再加上制作者的水平良莠不齐,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的舞蹈伴奏音乐也有不少。高水平的舞蹈表演需要高水平的舞蹈伴奏音乐,只有两者相得益彰,“好马配好鞍”,才能真正体现出舞蹈伴奏音乐的审美效应。

 (六)舞台美

 舞台美主要是指舞台布景和舞台灯光。我们通常所说的“舞美”实际就是舞台美术设计,包括舞台背景的设计、天幕、侧幕的设计、前台的设计、大小型舞台道具的设计。舞台灯光由于档次不同效果也不同,这是客观因素,灯光效果的实现还要靠灯光师的调控,这是人为因素,两种因素都会影响舞台灯光美学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272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