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因素对学生有着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影响。教师积极的情感容易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受到轻松自由,精神振奋,思维也会异常活跃。相反地教师消极的情感,则容易让学生产生压抑感,使课堂气氛沉闷,扼杀学生探究、讨论问题的欲望,窒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影响了学生智力的发展。所以说,在实施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发挥和利用情感的教育作用。
一、通过课文的情感因素感染熏陶学生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塑造了许多感人的人物形象,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人物形象感染熏陶学生、开启他们的心灵。比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为我们描绘了一位平凡而普通的父亲形象,表现了父亲爱子心切。课文中的淡淡的记叙、朴实的话语、深情的思念,朴实无华、催人泪下;人物身上流露出来的真挚的、毫无修饰的情感,使教者感动,读者动心,这父子间的深情,这崇高的境界,处处感染着读者――我们的学生。抓住学生热爱父母的感情与作品中的形象进行沟通,就会产生感人的力量。在朱父的淳朴身影中,同学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父母的辛劳,仿佛听到了父母那慈祥的教导。父母是孩子们的守护神,不孝敬父母就是亵渎了神灵,不孝敬父母,怎么会关心别人,不热爱父母,怎么去爱祖国、爱人民朱父平凡的举止,让学生感受到了亲情的可贵、亲情的伟大,并以此激励自己,热爱父母,为报答父母,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去努力学习。
二、营造课堂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首先是教师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情感。作为语文教师,热爱自己的学生,是必备的基本职业素养。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师爱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育取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个语文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学生才能从教师那里体会到温暖,才能从内心涌现出一股强大的力量,如饥似渴地学习。
其次要设计好导语和板书并注意美读。导语设计得好,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一堂课有个良好的开端。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聚拢过来;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启迪,催人奋进。
板书要注意形式多样,运用变换的字体,亦可用图表、图画,以便学生容易明白。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板书或回答问题,或归纳课文内容,或写段意。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的美读是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情感的重要方法之一。语文教材中安排了很多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的文章,假如教师上课时能饱含激情地诵读,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把文章中所表现的情感表达出来,学生就会随着教师情感的指引,入文、入境、入神、入化,最终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其三,运用多媒体技术,以生动直观的形象激活课堂情感氛围。把多媒体电脑提供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教学信息的特点和语文教学相结合,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打破了“粉笔加嘴巴”的传统教学模式,为语文教学提供了生动直观的教学形象。另外,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电脑在显示器上或投影器上显示相应的文本、图形、图表、动画、视频,或打印出所需要的图文资料,用以实现自己的直观想像。
三、通过学习写作文激起学生的真情实感。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生理特征,来布置作文,可以使得学生在作文中宣泄自己的情绪,而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给以正确的引导,则可以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
比如初一年级的新生,非常想家,思念爸爸、妈妈,甚至有人暗自落泪。面对这种情况,我让学生们写作文《我的初一生活》、《进入中学以来的感受》、《我长大了》等作文,引导他们观察初中的生活以及自己的变化。通过写作文,他们惊喜地发现,短短的几个星期,自己已经长大了,即使没有父母在身边,他们也能照顾自己,自己洗衣服、自己处理零花钱。并且随着科目的增多,他们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对自己充满了希望,对未来充满了激情,因而更加努力地去学习。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加强师生的情感沟通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还有许多内容可以设计成活动课,比如对一些情节生动、戏剧效果较好的课文,教师可以给学生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还可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进行书法比赛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玩得很开心,变得无拘无束,师生心灵之间好像搭起了一座宽阔的桥,感情在交流、心灵在互换。
情感是学生追求真理的动力,是智力发展的翅膀,是师生共同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能源。语文知识的传递不应该是冷冰冰的,冷冰冰的思想,学生是不会接受的。加强师生的情感沟通,这样语文的教与学就达到高度的和谐,使得语文教学走上成功之路。
个人情感可以是一种非常有力的教学工具。以下是一些方式可以带入个人情感:
1分享个人故事。分享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某个概念或主题,并且可以使他们对课程内容产生更深刻的印象。
2引用名人名言。一些名人的名言可以触动人心,启示思考,可以借此引出一些深层次的主题。
3使用引人注目的视频或。这些媒体素材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深入探讨课程内容的同时,让他们感到兴趣和参与。
4提供角色扮演或讨论话题。让学生扮演特定角色,或组织小组讨论某些话题,可以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课程内容,并且可以让他们在讨论中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
需要注意的是,在带入个人情感时,教师需要保持专业,合理地控制情绪,并且避免将自己的个人情感带入评分或对学生评估中。
问题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微课作品简介怎么写 既然是您自己讲的课程,那么你就需要自己写。我也就只能给你一个大概的想法。如果你微课是一个课程里面的那么您可以这么写:
本微课是《XX》第X章XX消费观念的主要内容。此内容有一定难度,涉及到……的概念,但总体上知识点明晰,线路清楚,结合相应的与视频,生动的表述了怎么正确的树立消费观念。本课程适应所有人,不管您是农民、工人还是白领一族,这节微课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如果是独立的课程,那么就省略到前面,注重课程的趣味性和丰富的案例,给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什么值得去买,什么不值得去买,本节微课程都会进行详细的解说。
我只是一个大概,具体还要看你的“课程设计”。
问题二:中考文言文复习微课作品简介怎么写 微课的制作原则是要本着让学生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的目的从学生的角度着手,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要注意突出重难点它数字化,数字化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替代老师上课,同学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反复来看。”“微课程应该记录什么呢?第一点,是记录教师他个体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第二点微课程记录的是教师帮助学生认知的教育策略,教学方法和他与学生的情感活动。” 因此,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是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微课将知识“碎片化”,一个微课只讲授一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相关联的知识点可以制作成一组系列微课,所传达的知识仍然可以是全面性的,只是更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吸收。
问题三:动物尾巴的妙用微课作品简介怎么写 袋鼠的尾巴又粗又长,长满肌肉。它既能在袋鼠休息时支撑袋鼠的身体,又能在袋鼠跳跃起帮助袋鼠跳得更快更远。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袋鼠在尾巴的帮助下能跳出10米多远。 鹿的尾巴又小又短,然而它却是重要的报警器。当危险带近鹿群时,首先发现敌害的鹿会竖起尾巴,露出下面的亮点,向同伴发出警报。鹿群一接到警报就会马上逃离。 人们常说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其实,兔子的短尾巴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帮助兔子逃命。当兔子被猛兽咬住时,兔子立刻使用脱皮计,将尾巴的皮套脱下,从而赢得逃命的刹那间。 鸭嘴兽的尾巴毛茸茸的,并用又粗又壮,里面积蓄着很多很多的脂肪。当冬季来临时,充满脂肪的粗尾巴能帮助它御寒,并提供必需的营养。 草原上奔跑的骏马,尾巴向后飘逸,神气极了。在奔跑时,马的尾巴起了很好的平衡作用。平时马儿又将尾巴当作苍蝇拍,左抛右甩地驱赶对它发起攻击的蚊子、牛虻和马蝇 家鼠的尾巴是爬行的好帮手,可以帮助它沿着墙壁从这儿爬到那儿。家鼠甚至还能用尾巴勾出瓶子中的糖浆或奶油,然后收回尾巴品尝这些美味佳肴。 最有趣的是猴山上的猴子,尾巴是它的第五只手。猴子利用尾巴在树上窜来窜去,有时又用尾巴攫取食物。 小松鼠睡觉时用尾巴当作棉被盖在身上; 啄木鸟用凿子样的嘴巴寻觅树干中的害虫时,用结实的尾巴作为重要的支撑物。 最没有用的当数猪尾巴,又短又小,只能作为小摆设而已。
问题四:如何制作优秀微课 什么样的微课视频受欢迎
让学生更投入地学习是教师的职责之一。MOOC的学生流失率一直是关注焦点,因此,开课教师也会绞尽脑汁地吸引、鼓励学生,哪怕只是多学一点点,也能让教师的成就感提升。
最近有两篇分别基于coursera和edX数据的论文令国内学术界大为感兴趣:论文《How Video Production Affects Student Engagement:An Empirical Study of MOOC Videos》由MIT的博士生、博士后,及edX工程副总裁共同撰写,分析了edX上690万条视频观看记录,统计后得出:怎样的视频更吸引人。论文《Engaging
with Massive Online Courses》由斯坦福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博士生、教授合作,通过挖掘coursera上MachineLearning和Probabilistic Graphical Models两门课程各三次开课的数据记录,分析了最终成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怎样的差异,以及如何提升课程论坛活跃度。
两篇论文从课程制作和授课过程(运营)两个角度分析了如果提升学生的活跃度。有些结论显而易见,有些结论令人惊讶,对开课教师以及平台设计和运营都很有借鉴意义。广东教育学会网络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中小学与高校微课建设特聘专家、微课创始人胡铁生教授特别将其主要结论摘录出来,并结合实践经验加以判断和评述。本刊请到胡教授,对原有结论详加阐述,希望读者能够通过对MOOC的相关统计数据及其分析,学到怎样录制更有吸引力微课作品的捷径。
短于6分钟的视频最吸引人
记者:微课之微在于其短小精悍,那么多长时间的微课视频最能吸引人?
胡铁生:基于edX数据的统计,无论视频多长,用户实际观看时长的中位数都不超过6分钟。而且6-9分钟长的视频是个拐点,更长的视频实际观看的中位数反倒会下降。比如长度超过12分钟的视频,实际观看中位数只有3分钟。所以,“微视频到底多短最合适”这个问题有了标准答案――6分钟。这个数字挺难让人接受的,因为按多数老师的习惯,6分钟根本讲不了什么东西,15分钟都勉强。但和下一个结论联合分析,其实未必真做不到。
我们2013年6月进行了一项面向我国中小学首届微课大赛参赛微课视频时长的数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3-7分钟为最佳时长,太长效果不好,太短则讲不清或视频编辑技术要求高。即87%以上的微课教学视频长度都小于10分钟。其中75%的视频时长在5-8分钟之间,小于3分钟的则不到6%,超过10分钟的不到13%。可以看出,中小学微课视频长度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5-8分钟最为适宜。不同学科、不同学习对象略有不同。
语速快很关键
记者:视频短小又要包容足够的知识点,对讲课教师的语速是否有要求?
胡铁生:虽然统计数字表明语速和视频吸引力并不完全成正比,但当语速达到每分钟185-254个单词,对应中文我估计少说得300个字时,无论视频多长,比较能获得更多注意力。原因很好理解,快语速常常伴随着 , 富有感染力,感染力更能打动学习者,让他更加专注。所以,教师越热情,甚至是 ,越能吸引学生。
语速加快,讲授同样内容所需时间就会缩短,这样产出的视频就可以接近甚至达到6分钟的建议长度了。只要录课前做好规划,让内容更紧凑,节奏更快,不说废话,不机械重复(学生可以自己重复看),剪掉“嗯”、“啊”等口头语,短小精悍的视频就有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同样内容的教学视频,越短,学生的学习效率越高。这就是微课视频制作必须要求老师具备的“语言观”。微课视频大多>>
问题五:有没有老师知道微课设计思路怎么写?急用,谢谢 老师您好,在制作微课的时候也思考过,我觉得一小段微课的设计其实是该知识点的完整教学环节,要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表现,老师的讲解等
那么微课制作过程中整体思路应该怎么设计呢?我总结出了一下几点,仅供参考1、要体现出本节微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微课的学习任务
2、在微课讲解中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手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通过反问、提问或者案例解析来层层帮助学生巩固本节的知识点
4、结合自身优势和资源合理设计微课教学的导入、开展、巩固和拓展环节
5、微课需要简洁明了、各环节之间相互紧扣,层层递进解读知识点
举个栗子说明一下,如中国微课大赛参赛作品《热力环流》的设计思路:
从气压、水平气压梯度力概念铺垫入手,结合生活实例(一杯热气腾腾的茶和吹冷风的空调),引导学生观察空气运动的方向,即空气作垂直运动在先;结合空气分子运动图,直观展示空气的垂直运动使得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简单而言,近地面形成“热低压”“冷高压”),然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空气作水平运动――从高压流向低压,这整个过程就是热力环流。并运用海陆风及城市热岛环流强化学生分析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问题六:如何写微课教学设计的方案? 一份优秀的微课设计方案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老师的文案策划,另一部分是录课机构的拍摄以及视频处理方案。
老师文案策划:
1、确定微课的主题,一节微课讲授一个知识点。
2、课程策划:
策划课程大纲、设计课程体系、规划授课内容、制作课程文案
录课机构拍摄以及视频处理方案:
1、拍摄准备:
PPT设计、课程脚本设计、课程素材整理、视频制作规格确定
2、视频拍摄:
交互式大屏拍摄、授课现场拍摄、虚拟场景拍摄、 拍摄
3、视频剪辑:
视频打点、视频剪辑、视频转码、视频审校
4、视频包装:
素材插入、特效制作、片头片尾制作、字幕制作
一个优秀的微课教学设计方案不仅在视频录制质量上优秀还要有良好的视觉体验。
以上由德胜智课视频课件制作提供。
问题七:微课是什么?怎样才能讲好微课?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使用方便等特点。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在网络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那么,如何设计一节好的微课呢?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了解微课的定义及作用
要想设计一节好的微课,我认为,首先要了解微课的定义和作用:
1、微课是指利用5-10分钟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例题、作业题、或教学经验的一种微视频。
2、微课的作用:启惑、解惑而非授业,用于(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网络在线教育,不能代替课堂新知识的教学。
二、选择和分析处理知识点
一节微课能否设计得好、教学效果佳,知识点的选择和分析处理非常重要。因此,在设计每一节微课时,我首先慎重选择知识点,并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使它们更符合教学的认知规律,学习起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通常做到如下几点:
1、知识点尽量选择热门的考点、教学的重点、难点。
2、知识点的选择要细,十分钟内能够讲解透彻。
3、知识点要准确无误,不允许有文字、语言、上的知识性错误或误导性的描述。
4、要将知识点按照一定逻辑分割成很多个小知识点。
例如:在小学三年级的英语教学中,我选择了“数字one-ten(1-10)”作为一个知识点设计一节微课,让学生在短暂的10分钟内整体感知、认读并且能够初步使用数字one-ten(1-10),突破了课本单元教学中的两个重难点。
三、选择合适的微课类型
微课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讲授类--适用于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这是最常见、最主要的一种微课类型。
2、问答类--适用于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检查知识。
3、启发类--适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
4、讨论类--适用于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
5、演示类--适用于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作示范性的实验,或通过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
6、练习类--适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
7、实验类--适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
8、表演类--适用于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戏剧化的模仿表演和再现,以达到学习交流和娱乐的目的,促进审美感受和提高学习兴趣。
9、自主学习类--适用于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10、合作学习类--合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
问题八:如何制作优秀的微课 现如今,最大的热点当属微课程了。不论教育行政部门,还是有关高校,均将目光投到了微课程方面。近日,笔者在山东、深圳、浙江等地培训期间,与当地教师深入探讨了微课程。微课程应该记录什么呢?第一点是记录教师个体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第二点记录的是教师帮助学生认知的教育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活动。
一问:什么是微课程?
什么叫微课程?网络上对微课程这一概念有很多个定义。但是总体来看,微课程就是要把老师的课程用数字化手段处理,数字化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替代老师上课,同学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反复来看。微课程要做的事情,不是把文字教材有声化,如果只是有声化就根本不需要人来读,因为电脑可以直接读出来。因为人具有情感、态度、价值观,隐性知识是计算机语音翻译不能做到的事,那微课程就是把老师的讲解、对课程的理解记录下来。
微课程应该记录什么呢?第一点是记录教师个体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第二点记录的是教师帮助学生认知的教育策略、教学方法和他与学生的情感活动。
我认为,微课程应该归纳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李玉平老师的微课程,第二大类是佛山的微课程,第三大类是可汗的微课程。为什么这样分类呢?
按照三者内容来分,李玉平的微课程是课程教学的“三小”研究(关注小现象、开发小策略、积累小故事),他做成了一种PPT数字故事用于教学活动,所有的教学情景就是教学的反思、总结,其理念就是教师专业发展,这种发展确实是很受老师欢迎,在全国很多的省市,都在学习这种方式。
佛山微课程最近举行了一个比赛,获奖的一等奖作品,其最开始的时候大部分都是课程的实录,然后课程实录截取三五分钟的一个片段,现在随着可汗学院观念的普及,佛山微课程也出现一部分像可汗这样的学校,但是它的主体还是以课程实录为主的。
国外的脑科学研究发现,学生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注意力高,10分钟以后降下来了,如果老师不改变方法和内容,那么大家注意力一直会很低,然后到了下课的时候就兴奋,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
二问:什么不是微课程?
1辅助教师讲课的多媒体课件
有很多老师把自己的微课程做成了一个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这个叫CAI课件,它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性的助手,帮助老师把讲课的内容呈现在屏幕上。为什么很多老师把微课程做成了过去讲课的课件呢?学校培训老师做课件,时间长了大家“中毒”太深,所以一做就做出课件,他们没想到微课程和课件是两码事情,微课程是学生自助学习看的,课件是帮助老师讲课的,它是以教师为中心或以学生为中心,是完全不同的,大家要意识到微课程的学习是一次教育观念根本性、颠覆性的变化,很多老师还需要有观念更新的过程。
2课堂教学实录的视频切片
这个原因也跟过去一样,过去搞了太多的视频录像,所以大家养成思维定式,一说做一个课堂录像,就剪一段,这个不是微课程。还有就是国家精品课程,我们把它称为优秀课程现场的数字化搬家,搬到网上,它不是微课程。因为微课程不等于课堂过程中的一小段切片,微课程不等于完整课程的局部课程,它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
三问:微课程设计与编教材有何区别?
1微课程更有故事感
首先对比下,纸质教材和微课程的区别,纸质教材是一个严谨的知识体系,它客观介绍学科知识,故事感不强,那时候我在出版社讲微课堂的时候,出版社的编辑告诉我:“编教材的时候,要记得三审,而且要严格编审制度,你编辑的课程里带有情感的话全部删掉,不能够留的。”
2微课程需要灵活的教学策略
纸质教材是通过国家统一课标,使用学术性语言来描述课间知识的,而微课程可以用更加灵活的教学策略,更加丰富多样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问题九:什么是微课?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一、 “微课”的概念和组成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三、 微课的分类
1、按照课堂教学方法来分类。根据李秉德教授对我国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的分类总结,同时也为便于一线教师对微课分类的理解和实践开发的可操作性,笔者初步将 微课划分为11类,分别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