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半早教教案详细

1岁半早教教案详细,第1张

1岁半早教教案详细

 1岁半早教教案详细,父母永远是宝宝的老师,1岁半的宝宝已经开始会自己说话了,很多家长都会有一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心态,所以也会格外之一孩子的早教,以下1岁半早教教案详细

1岁半早教教案详细1

 很多新妈妈都不知道对一个一岁半的宝宝而言应该使用怎样的教育方法,专家指出寓教于乐,这个时期宝宝最好的教育方法便是玩乐。因此在平时生活中,妈妈不妨与宝宝一块玩耍,这样在玩耍不仅可以帮助你逐渐的建立母子、父女、兄弟姐妹之类的社会关系的概念,同时还可以有效的促进宝宝的大脑功能发育。因此在玩耍的过程中妈妈不妨挑选一些益智的玩具,这样不仅可以让宝宝获取到更多的快乐,同时大脑功能也在不知不觉中增长了。

 适当的玩乐虽然能够有效的提高宝宝的大脑发育,但是妈妈必须要注意保证宝宝的安全,在玩的时候应该挑选一些绝对安全的场所,同时附近不要有一些容易给宝宝造成伤害的物品,以免不小心导致宝宝收到不必要的伤害。

  1、玩识图游戏

 宝宝在一岁半的时候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因此在这个时期妈妈不妨给宝宝多玩一些识图游戏,通过这项游戏可以让宝宝认识更多的事物。比如像小动物、植物、汽车、轮船、飞机等,以此来拓展宝宝的视野。或者妈妈在平时还可以给宝宝读一些寓言故事,通过这些故事他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其中的一些人物和简单的情节。如果你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多带孩子去公园玩一玩,荡荡秋千或者是坐坐小火车等,这样同样可以更好的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

 并且这个时候的宝宝都喜欢同其它宝宝一起玩耍,因此经常会发生争玩具的事情,这个时候大人应该从中进行适当的调节。同时在平时生活中妈妈还要注意,等到宝宝再适当大一点的时候就应该教他做一些日常事务,比如像刷牙、穿鞋、洗澡等。

  2、探知能力

 一岁半的宝宝在这个时候具有很强的探知能力,只要是他没见过的或者是感觉到新鲜的事物,他们都想一探究竟。因此在一岁宝宝的教育方法中,妈妈不应该以各种原因去扼杀孩子的这种探知兴趣,这对他以后对生活学习以及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虽然要着重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以及探知能力,但妈妈同时也要做好保护措施,这个时候的宝宝通常刚学会走路,因此其活动的范围也有了进一步的扩大,因此这个时候妈妈应该把家里宝宝的活动范围内的所有东西检查一遍。

 尤其是甲种的电线插头、玻璃器皿、热水瓶等高温、高压、易碎的物品,这些物品对宝宝的伤害都非常大。除此之外还有像剪刀、改锥、刀具等尖锐、锋利的危险品,妈妈必须要放在安全的地方,以免不小心伤害到宝宝。

  3、认识危险

 对于一岁半的宝宝而言,危险意识非常的低,因此妈妈在平时生活中应该教会孩子知道什么是危险意识,并且怎样去避免危险。比如妈妈可以设置各种场景,模拟不安全的环境,然后让他亲身感受某些情况下可能发生的不适、痛苦和危险等,这样便可以帮助宝宝有效的形成条件反射,长期如此他们便能自动学会规避风险了。

 一岁半宝宝的教育方法其实非常的简单,妈妈只需要尽量的让宝宝按照意愿去探索去了解这个世界即可,而妈妈需要做的除了适当的指导之外就是保护好宝宝的健康。

  一岁半宝宝发展目标

 一岁半宝宝学习能力有了大发展

 1、行走平稳,乐意追逐跑。

 2、能借助辅助物上台阶,会踢静止的球。

 3、乐意操作小体积的物品,愿意用手挖空物品。

 4、会连接或搭积木。

 5、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会脱鞋袜。

 6、初步萌发与小伙伴交往的兴趣,会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7、能听懂指令性语言,从学说一个单字发展到会发叠音,再到用简单的单句与人交谈。

 8、好奇心、求知欲增强。

 9、能准确地将圆形、方形放入模板。

 10、对汉字、读书产生浓烈的兴趣,喜欢听儿歌、讲故事。

 11、会背诵数字1~10,会认一两种几何图形。

  一岁半宝宝发展的特点

 语言和动作发展最突出

  语言发展学表达

 宝宝一岁半的时候语言能力突飞猛进,能掌握15个左右的词语,并能用2个以上的词组成单句;能玩呼名游戏,叫哪儿指哪儿;会模仿你的话,听从你的指令。多数宝宝会在第12个月和第14个月之间会第一次开口说话,学会叫“妈妈”和“爸爸”。当你第一次听到他叫你“妈妈--”那稚嫩而清晰的声音 时,你是多么地幸福和激动啊!

 15个月至18个月之间的宝宝会喜欢玩各种语言游戏。例如,“你的耳朵在哪里?”他就摸摸他的耳朵,嘴里咕哝着“耳朵”。“妈妈在哪儿?”他就用小手指向你,嘴里重复着“妈妈”。他还喜欢看各种各样的色彩鲜明的婴儿画册,喜欢听你跟他讲解。

 在这个时期,他发音有所滞后,怪腔怪调的,一定会令你们全家忍俊不禁。因此,你除了注意教他新词之外,还要耐心地纠正他的发音。只要他发错音,就及时予以纠正,但是不要喝斥他,而是要和颜悦色,循循善诱,给他一个快乐、轻松的学习环境。相信不久他就可以用常用词汇连成简短的句子,并能结合手势,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了。

  动作发展学玩

 在此期间,宝宝的能力进步不是渐进式的,而是突飞猛进式的,他能独立玩耍,迅速掌握新玩具的玩法,而且一旦学会就像着了迷似的,不厌其烦地一再重复。尽管他的玩法显得笨拙,而且似乎学得快、忘得也快,但却不喜新厌旧。新的玩具固然是非常喜欢,但旧的玩具也不错,玩起来照样是爱不释手。对于宝宝的玩耍,妈妈不要过多干预,只要他玩具安全、卫生,就让他玩。为了让他开阔眼界,不妨多给他买些新式的玩具。

 宝宝还常常会模仿大人的动作,学习物品的使用方法。当他见你天天梳头时,他也会拿起梳子梳自己的头发。看见你打电话,他也想拿起话筒哇哇地叫一通。总之,无论他看你做什么,他都想试一把。宝宝刚刚学会走路,其行动的范围大大扩大;好奇心又特别强,哪儿都想去,什么东西都想试一下。

  一岁半宝宝用不用上早教

 很多家长担心自己宝宝输在起跑线上,早早就开始进行早教,让宝宝学习各项技能,但也有不少家长持反对意见,宝宝太早上早教,束缚了其天性,对宝宝的成长并无益处,那么到底一岁半的宝宝用不用早教呢?

 其实早教首先应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科学规律,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在孩子快乐的游戏中引导他吸收知识或掌握技能。 0岁至3岁婴儿的教育不是单纯的智力开发,而是教育引导孩子早期良好个性人格、习惯、健康情绪情感的养成,是一种全面的教育。

 其实家长们应该认识到,对幼儿实施早期教育,关键是让他获得更多的知识“触点”,发掘智力潜能和各种能力,在乐趣中成长,而非是学习十八般武艺。

  一岁半宝宝适合看什么书

 一岁半的宝宝首先发展触觉,然后是嗅觉、视觉、听觉,开始运用五官探索与学习,对有节奏的声音、强烈对比的颜色及形状反应敏感,运用五官操作游戏的玩具书,以图为主的绘本书籍是不错的选择。那么适合一岁半宝宝阅读的书有哪些?

 建议妈妈们可以选择一些绘本或者是挂画,有水果,交通工具,动物,儿歌,唐诗,好习惯,游戏等等。如《一岁宝宝认识全书》、《小熊宝宝绘本》等等。

  以下是网友推荐的书单,妈妈们可以参考参考!

 《小马过河》

 《小兔乖乖》

 《三只小猪》

 《丑小鸭》

 《猴子捞月》

 《龟兔赛跑》

  绘本

 《阿文的小毯子》

 《女巫温妮》

 《和甘伯伯去游河》

 《和甘伯伯去兜风》

 《玛德琳》

 《玛德琳的狗狗救星》

 《小黑鱼》

 《田鼠阿佛》

 《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

 《鳄鱼哥尼拔》

 《大卫不可以》

 《有个老婆婆吞了一只苍蝇》

 《阿莫的生病日》

 《让路给小鸭子》

 《奥莉薇》

 《好饿的毛毛虫》

 《爷爷一定有办法》

 《我好担心》

 《母鸡萝丝去散步》

  中英双语

 《夜色下的小屋》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1岁半早教教案详细2

  1岁半宝宝如何早教

 父母永远是宝宝的老师,1岁半的宝宝已经开始会自己说话了,而且输出的词语很多时候引起大人的大笑。1岁半的宝宝能够用语言和父母交流呢那么,1岁半宝宝如何早教呢很多1岁半的宝宝已经开始独立行走了,也会自己玩了,这个时期的宝宝是最难看的,而且宝宝开始不停父母的命令了,通常做出很多你想不到的事情,父母如何应对宝宝快速发展的能力带来的困扰呢下面就从如何提高宝宝潜能和智力方面给妈妈分享一些经验!

  一、语言成为宝宝与外界交流的工具

 一岁半宝宝经开始记住的词汇量在60-80个了,这个时候宝宝已经开始自己会说出一些话了。比如宝宝会给要走的时候说:再见,有些宝宝在这个时候并不说,这个时候,父母不要强制宝宝说,这样既限制了宝宝的自由,而且对客人也不是很好。其实这种情况下并不是宝宝不喜欢客人,恰恰相反,宝宝有可能是想把客人留下。

 宝宝这个时候虽然能够说话了,但多数是短句,因此,妈妈还要不停的给宝宝讲故事或者给宝宝提问,让宝宝认识和记住更多的词汇,这个时期宝宝的记忆词汇的能力会大增。

 宝宝这个时期能听懂父母的大部分话语,也能听懂电视里面的一些意思,宝宝对于提到自己的话也会停下来注意听,这个时期父母要多讲宝宝爱听的话,以免打消宝宝学习语言的积极性。父母可以通过大的七巧板和旋转的木马和回力球来训练宝宝眼睛和事物的协调能力。

 宝宝还没有时间的概念,父母在催宝宝喝奶、睡觉的时候,不要说:现在都几点了,宝宝快点…、的用语,这些用语会让宝宝觉得时间很紧迫,好像时间赶着自己走的感觉。以后导致宝宝不会充分的利用时间。这个时候妈妈要给宝宝说:玩了一天了,其他宝宝和妈妈都要休息睡觉了,宝宝也要睡一个香甜的饱觉吧……多让宝宝晚一些橡皮泥,这样不仅能锻炼宝宝运用手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宝宝的想象力。

  二、宝宝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1岁半的宝宝已经自己能走路了,即使跑上几步也不是问题;这个时候宝宝还经常花样的走路,这些动作看起来好笑,但是可以锻炼宝宝平衡的能力。

 1岁半的宝宝懂得的词语越来越多,但是缺乏完全利用这些词语表达意思的能力,经常出现生气或不听父母的话的情况,其实这个情况我们成人要理解。

 这个时期的宝宝已经有了不服输的情感,宝宝在玩积木的时候,如果一直做不好,就会生气或扔掉积木,这个时候父母的劝解和演示都不能引起宝宝的兴趣,不过也没有关系,要让宝宝多遇到一些困难,可以提高宝宝面对困难和解决方法的忍耐力。如果宝宝将兴趣转向其他玩具或让父母一起玩,这个时候父母要多多配合宝宝。

 宝宝这个时候说的最多的是“不”,宝宝通过说“不”来表达自己独立和权威;一般来说父母给宝宝说的不越多,宝宝说的不也就会越多;对于宝宝还没有做的事情,父母不要去给宝宝说,这样很容易引起宝宝对这件事情的注意力。父母只需要给宝宝提供安全的空间就可以了。

  注意事项:

 1岁半的宝宝更喜欢玩躲猫猫和追逐的游戏,而且宝宝喜欢做主角;这个时候父母要多提高宝宝主动参加的积极性,这样可以提高宝宝参与其他小伙伴活动的积极性。

 1岁半宝宝如何早教,很多时候宝宝学习语言的时间不一样,只要孩子没有什么问题,父母不要担心宝宝,说话晚与宝宝的性格和周围环境都有一些关系。

1岁半早教教案详细3

  1岁宝宝的教育方法

 宝宝满1周岁之后,已经有了基本的认知心理,因此对他的教育方法一定要科学合理。那么,1岁宝宝的教育方法是怎样的?

 1、寓教于乐。专家指出,对于1岁的宝宝,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玩乐。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家长不妨挑选一些益智玩具与宝宝一起玩耍,这样在玩耍当中,不仅可以与宝宝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需注意的是,在与宝宝玩耍时,家长要注意保证宝宝的安全,把一些容易给宝宝造成伤害的物品收好,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

 2、玩识图游戏。宝宝在1岁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因此家长可以给宝宝多玩一些识图游戏,通过这项游戏可以让宝宝认识更多的事物,如小狗、小猫、大树、花朵、汽车、自行车等等,以此来扩展宝宝的视野。另外,家长也可以给宝宝读一些寓言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可以让宝宝能够对其中的人物和情节有了初步的印象,日后就更容易理解了。

 3、探知能力。一岁宝宝在此时具有较强的探知能力,只要是他没见过的或是感觉新鲜的事物,他都想碰一碰、摸一摸,以便一探究竟。因此,家长要着重培养他的学习和探知能力,但同时要做好防护措施,如电线插头、玻璃器皿、热水瓶等危险物品,都要收拾妥当,不宜让宝宝碰触到。

  1岁宝宝的教育技巧

 宝宝满1周岁后,认知能力、运动能力、语言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此时家长可以着重教导宝宝提高这些能力。那么,1岁宝宝的教育技巧是怎样的?

 1、独立行走。这个阶段是宝宝学走路进展的迅速时期,刚开始时,他可能仅是蹒跚地走几步,也容易摔倒,但他很乐意一遍遍地走。家长要多给宝宝一些锻炼的机会,逐渐拉长练习走路的距离,比如,可以让宝宝拉着小拖车之类的玩具练习走路,让他拉着小拖车侧着走、倒着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宝宝走路的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2、动手游戏。1岁的宝宝开始有了主动性,可以自己进行动手进行一些操作。此时家长可以和宝宝玩多种动手游戏,如搭积木、叠小套桶等,可先给宝宝做示范,然后让宝宝模仿做,宝宝熟练后,就可以让他自己玩儿。这些游戏既可以训练宝宝手的灵活性和准确性,也能够提高宝宝的认知能力。

 3、学说话。宝宝1岁时,已经开口说话了。家长此时要经常给宝宝看一些图画、幼儿图书等,教他正确地认识各种物体的名称及简单的用途;并要经常带宝宝出去玩玩,使他认识外界更多的东西,在教导宝宝认识的过程中,要注意多引导和鼓励他说出这些物体的名称,如果宝宝说不出来时,家长要清楚地告诉他,并反复强化,知道宝宝能说出来为止。

  1岁宝宝的教育原则

 1岁的宝宝,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意,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还喜欢模仿大人做事。那么,1岁宝宝的教育原则是怎样的?

 1、循序渐进的原则。宝宝1岁后,其认知能力、运动能力、语言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家长此时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训练他提高这些能力,但在训练的同时要谨记,宝宝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应循序渐进地训练,切勿操之过急。

 2、榜样原则。家长不可忽视自己的言行对宝宝潜移默化的影响,一定要谨言慎行,发挥身教胜于言教的作用。

 3、一致性原则。家长双方要共同承担起教育宝宝的责任,教育宝宝的方法方式要保持一致。家长在教育方面的不一致性往往使家教事倍功半。

 4、超前性原则。家长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提前了解和研究宝宝下一个发展期的变化特点,以做好教育方法方式调整的准备。

 5、两个积极性的原则。对宝宝教育的成功,不但要有家长的积极性,还要有宝宝的积极性。因此,家长要调动起宝宝的积极性,以便让宝宝更好地学习和锻炼自己的能力。

  1岁宝宝不听教怎么办?

 1岁的宝宝好奇心强,遇到新鲜的物品时都想碰一碰、摸一摸。如果家长不理解宝宝这种好奇的探索心理,认为宝宝是在胡闹、调皮,甚至还限制他的行动,就会引起宝宝的不满,“不听教”就由此而产生了。那么,1岁宝宝不听教怎么办?

 1、给予理解和尊重。宝宝开始不听教时,就是他建立自我和自尊的第一步。此时,家长对他的行动不要轻易干涉,在宝宝最初要自己做什么时,不妨满足他的一些合理要求,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指导。这样,宝宝会觉得家长在尊重他,自尊得到了维护,宝宝就会获得愉悦感和成就感,自然就会做一个听话的孩子。

 2、及时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当宝宝对某样物品感兴趣时,他会想碰一碰、摸一摸,以便一探究竟。此时家长不能粗暴地制止,而是要提出一些他更感兴趣的事物,以转移他的注意力,并及时带他离开。比如,当宝宝想碰剪刀时,家长不妨给他一个小球,并带他到另一个房间,陪他一起扔着玩。

 3、用正确的语言和宝宝交流。比如,当宝宝在商场看到一个和家里一样的玩具汽车时,他认为那个玩具就是他的,一定要把玩具拿回家去,此时家长要这样对宝宝说:“宝宝,小汽车跟着我们一起来了,等我们回家时,它肯定也会跟着我们回家的。”这样和宝宝交流,他就不会赖着不走了。

孩子情感的发展历程

 婴儿从出生开始,就不断的在学习和成长,那么大家就会发现不同年龄的宝宝,会有不同的行为和情绪反应,其实这些都是孩子情感发展的必经过程,所以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父母要做出明确的引导。本文内容是孩子情感的发展历程。

孩子情感的发展历程

 心理学家认为情感在婴儿出生时就有所表现,可是具体是哪些情感,现在还无法确定。通常情况下,快乐、愤怒、伤心在孩子两个月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来,惊奇差不多是在4个月的时候表现出来,害怕大约出现在7个月,与自我意识密切相关的害羞出现在八个月左右。

 通常情况下,到1岁时,婴儿表现出的情感有愉快、高兴、快乐、疲倦、愤怒、害怕和焦虑。

 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情感反应特点。不同孩子的活动水平、社会性回应程度、易激怒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可以这样说,有的孩子生性好动,但有的孩子喜欢安静。有的孩子很容易被人逗笑,有的孩子却非常高冷。有的孩子遇到不舒服就会哭闹,有的情绪则平稳许多。这些都是孩子的性格表现

 婴儿和父母的情感交流是双向的。孩子一出生就能够感受到别人的情感变化并对此作出反应。看到妈妈笑,他们会报之以快乐和感兴趣的表情;遇到妈妈生气,自己就会觉得特别害怕;看到妈妈伤心的面容自己也会表现出伤心。

 婴儿对妈妈的情感回应是长久的,同时还会受母亲的影响,从而有一个自己的情感模式。如果妈妈性格比较开朗,孩子也会经常露出笑容。爸爸妈妈的情感表示还会影响孩子的行为,比方说在孩子爬行的过程中看到妈妈生气,他们就会主动停下来,如果看到妈妈在笑,他会继续向前。

 爸爸妈妈要早一些引导婴儿控制情感,尽量多做一些愉快的表情让孩子模仿。对孩子说:“笑一笑。"“不要哭。”到6个月以后,爸爸妈妈要控制孩子的负面情绪,“不许发脾气。”

 事实上,孩子并不完全依赖父母控制情感,比如不开心的时候,婴儿会转过头,吮手指头来自己安慰自己。孩子还会自己给自己找快乐,比如,把玩具弄响,自己呵呵笑。

 综上所述,在孩子的眼中,安慰和积极情感的最重要来源是他们身边的人。

儿童的'情感发展特点

 由于九岁儿童此时大都已读三年级,在学业上基本上已经由一年级的棘手期,二年级的困难期突围而出,儿童不再感觉学习是非常难的事,对待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改善。所以,当九岁儿童在学业上得到极大解放时,情感发展也随之产生了可喜的变化。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孩子思维越来越活跃,表达上越来越流畅,愿意就很多事和父母和伙伴展开交流探讨。

  (一)向师性出现分水岭

 什么叫向师性呢其实就是学生对老师言听计从的外在行为表现,而内在表现就是老师所讲的话更容易让学生们去倾听去思考。家长对孩子特别愿意听老师话,而对于父母所说的话却大打折扣的现象常常不理解。其实这涉及到群体效应,老师面对全班诸多学生时,老师像将军,学生们像士兵,在将军的统一号令之下,士兵们统一动作,哪个敢不听号令,军法从事。

 提到分水岭,不少家长恐怕感受最深刻,原来孩子在一二年级时问题还比较突出,但到了三年级,问题则慢慢消失了。这说明通过家长和老师的配合与努力,让孩子在认知、理解能力、自控能力、秩序感(遵守纪律)等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孩子问题并没有得到改善,如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课间故意搞破坏,经常私拿同学的物品,不愿意完成家庭作业,和同学、玩伴经常发生矛盾和冲突,成绩越来越差(一小部分孩子已经出现经常不及格现象),家长经常接到老师的投诉,家长不管说什么孩子都不进去等等。

  (二)情感的可控性逐渐增强

 九岁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抵制逐渐走向平衡。从原来情绪易冲动,不加以掩饰和控制,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较好的调节能力,绝大部分儿童能根据学校纪律要求约束自己的激情;在发脾气时,不骂人、不打架;听课时能根据要求不随便讲话;在完成作业时,能抵制自己想去玩儿的愿望;有的儿童还能耐心地帮助同学,尽管有些同学以往他们不喜欢。

 家长还必须要清楚,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情感带有很大的波动性,常常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闹情绪。例如孩子犯错了,如果家长故意冷落他们,用不了多久孩子就会主动来找父母认错,希望能原谅他们。但常常是好了伤痛忘了痛,很快老毛病又犯了。所以,需要家长在自身修养方面加强,绝不能再整天唠叨孩子,逼迫孩子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否则,一旦激起孩子的反抗心理,往往会把亲子关系搞的更糟糕。

  (三)母爱在深刻地影响着儿童的情感发展

 尽管我一再强调,父亲教育在孩子进入小学后要占主体地位,但是现实是很多父亲不重视家庭教育,只能由母亲一手包揽了。面对这种严峻的现实,母爱如何表达就至关重要。通过长期的观察和总结我发现,在相当多的家庭里,母亲不会表达对孩子的爱,尽管孩子已经到了九岁,仍然像对待幼儿一样无微不至,呵护有加。这种过度关注,包办代替很容易让儿童养成懒惰的坏习惯。同时,还会产生附加影响——孩子听不进批评的话语,只要妈妈严格要求,态度严肃,情绪表达不合理,很容易让孩子负面情绪被激化,久而久之,部分儿童会误认为妈妈不爱自己,妈妈不喜欢自己,这对构建稳定的信任的亲子关系非常不利。

 在很多家庭里,母亲情绪自控能力非常弱,甚至可以用非常差来形容。母亲这种情绪管理自控能力充分暴露了一位母亲的素质和修养。越是强势,越是暴力的母亲,越容易让儿童形成孤癖、任性、不信任别人、缺乏自制能力等性格特点。所以,母亲的如果是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必须要加强家庭教育学习,不断完善自我,这样才能让孩子情感发展处于均衡稳定的发展。

  情绪调控能力是情绪智力的重要品质之一,这种能力能及时摆脱不良情绪,保持积极的心境。幼儿期是情感教育的黄金期,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情绪调控能力是幼儿情感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幼儿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的初步情绪调控能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幼儿能对自己情绪中那部分对人对己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情绪冲动加以适当调控,如孩子对任性、执拗、侵略性、攻击性等偏颇情绪的适当调控;另一方面表现为幼儿能适当地调节情绪,并常常鼓励自己保持高兴愉快的心境。概括来说,就是既有控制,又有宣泄,把情绪调控在一个与年龄相称的范围内,以促进情感的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幼儿的情绪调控能力是比较薄弱的,主要表现为幼儿情绪的易激动性(易于爆发激情)、易感性(情绪易于为周围事物所左右)和易表现性(内心体验和外部表现的一致性)。情绪调控作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并不一定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其发展更多是教育培养、教育环境影响的结果。情绪调控同知识系统与认知能力一样,是种必须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而它的学习又不同于认知教育,它更多地强调感受、感知、体验、理解和反应,在教育过程中更多地强调情感经验的积累。所以,从教育途径上,应更多地考虑周围情境的氛围以及整个教育方式的自然性。

  家庭是以骨肉亲情为纽带形式的特殊社会组成形式。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特殊的情感关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人生情感习得的启蒙学校,是人类情感最美好最丰富的资源所在地。从个体情感发生上来看,儿童情感起源于父母的抚爱和家庭温馨氛围的熏陶,良好的家庭情感氛围是孩子形成初步的情绪调控能力的重要条件。一般来说,幼儿在家庭中,尤其在父母面前更容易表达其情绪和情感,不论愉悦还是忧伤,高兴还是愁闷,随时随地都会表现出来。这说明某种程度上儿童在家庭中其情绪是不受抑制的,是自由奔放的,原因就在于特殊的家庭情感氛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亲情使父母与子女之间有较高的亲和力,孩子的情绪表达(主要指不良情绪)一般不会招致惩罚或其他严重后果。而在社会氛围中儿童情感表达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无端地发泄情绪容易受到惩罚或得到不好的评价,如教师的批评,伙伴们离他而去。其次,孩子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免不了会产生一些消极情绪,有时又因惧怕惩罚或因权威人物如教师在面前而控制着,孩子往往把积压的情绪带回家里,向父母发泄,从而使他(她)的情绪得到某种微妙的平衡。人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即孩子常因一些琐屑小事而跟父母过不去,大哭大闹,恐怕也有这方面的原因。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应充分发挥家庭在孩子情绪调控能力形成中的特殊作用,创设良好的家庭情感氛围,让孩子在潜移默化的实践和自然感受的体验中形成初步的情绪调控能力。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情感氛围,是帮助幼儿形成初步使绪调控能力的重要保证

  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系起来的情感共同体,每个家庭都有其特定的情感氛围,表现为家庭内部的一种稳定的、典型的、占优势的情绪状态。父母是家庭情感氛围的重要主体和创造者,在营造氛围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要处理好父母之间的关系。“如果想让孩子长成一个快乐、大度、无畏的人,那这孩子就需要从周围的环境中得到温暖,而这温暖只能来自父母的爱情”。如果父母能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善于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尽可能表现得愉快、喜悦、乐观向上,这不仅能使孩子生活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得到关心爱护,获得爱和尊重的体验,从而心情愉快,产生主动向上的积极情感,而且也为孩子处理消极情绪提供榜样,对孩子学习情绪、理解情绪和处理情绪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培养幼儿初步情绪调控能力的前提。如果父母之间经常争吵,家庭关系紧张,孩子极易产生焦虑不安、自卑、恐惧等不良情绪。这不仅不利于孩子形成初步的情绪调控能力,久而久之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家庭情感氛围的另一个构成是亲子关系,即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是孩子接触到的第一个人际关系。亲子关系不和谐可能会给幼儿学习情绪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甚至会导致其长大成人后情绪控制能力低下。在大多数家庭生活中,亲子关系具有明显的不平等性,显然父母永远处于主导地位,现实生活中,亲子关系的不和谐主要表现为父爱、母爱的扭曲。这种父母之爱极易走极端:一是溺爱,父母对子女过分迁就,孩子易形成以“我”为核心的优越感,形成自私、骄横、任性等不良性格特征;二是粗暴之爱,父母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要求孩子一味服从家长的意愿。这种家庭独裁可能带来严重后果,情绪方面表现为孩子情绪的压抑,久而久之,孩子良好的情绪发展受到潜在的阻碍。正常的父母之爱应该是一种理解、尊重、理智之爱。孩子是自己情绪情感的主人,家长要理解和尊重孩子自己的情感需要和情感体验,父母和子女之间需要的是情感的交流、沟通和应答,而不是“情感的统治”,即家长以强制的手段去监控、阻碍孩子的情绪表达。当孩子闹情绪时,父母惟有首先控制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充分尊重和 理解孩子表达其情绪的需要,才能抚慰孩子的情绪。在家庭氛围中,父母要克服自身情绪的不良表达方式,如暴躁、武断、独裁以及动辄施以威胁或惩罚,应设法跳出亲子关系中因父母与子女的不平等性产生的权力陷阱,认清孩子情绪背后的真正动机,以理智的方式博取孩子的信任,成功地开启亲子沟通的大门。

  现实生活中,孩子不如意时要宣泄其不满情绪,但孩子的宣泄有可能受阻,因为他(她)的情绪宣泄常常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宽容;在家庭生活中,孩子情绪的发泄可能较为频繁,父母难以忍受,于是造成感情冲突,结果可能是父母情绪占了上风,而孩子情绪没有发泄出来,抑郁纠结,逐渐积累,等待下次更猛烈的爆发。这样下去是危险的,孩子情绪不仅得不到渲泻,反而越积越多,情绪发展有可能走向消极方面。因此,发展儿童的情绪智力,应特别重视家庭情感氛围的作用和影响,要在血缘亲情的基础上建立起理解、宽容和和谐的家庭氛围,有目的地帮助幼儿实现其情绪的宣泄。

  二、积极的教育环节,是帮助幼儿形成初步情绪调控能力的关键

  首先,家长应帮助幼儿学习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幼儿当然不会对自己的情绪有什么认识,情绪是好是坏,幼儿是不会自己去探究的,而父母要教育幼儿认识各种情绪及其特征与后果,特别是要使幼儿对一些过激情绪有初步的认识和看法。这是赢得情绪调控的第一步。在认识情绪的基础上再教给孩子一些情绪表达的方式方法,如言语表达方式。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特定的言语将情绪表达出来。再如倾诉表达方式。每当情绪不稳定时,应向父母、老师和同伴“倾诉”自己的情绪感受,不要憋在心里,而应释放出来。在这方面,父母应做出示范,应向孩子主动谈论自己的情绪情感,并经常与孩子一道讨论彼此的情绪感受,这既能给孩子提供与同伴交流的范例,又能为孩子提供学习情感语言的机会,且敢于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压制情绪。运动方式也是一种调适情绪的好方法。通过剧烈的运动,发泄孩子的消极情绪,通过轻缓运动,控制孩子的情绪冲动。家长应让孩子进行一些他们所喜爱的运动,如玩水、玩沙、打球,在运动中促使幼儿表达其情绪,如果没有别的办法,哭也不失为情绪的自然表达法。实际上,对那些爱哭的孩子来说,哭是他们表达情绪的一种好的、永远有用的方法。其次,家长要为孩子创造条件,让孩子在自我实践体验中培养情绪调控能力。孩子对情绪的认识和情绪的表达往往不一致,体现为情绪表达发展的滞后性,因此让孩子在自我实践、体验中实现情绪调控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虽然从孩子的情绪健康角度来讲我们应使幼儿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但为了促进孩子的情绪发展,培养孩子初步的情绪调控能力,我们又应该让孩子全面体验各种情绪,以丰富孩子的情感世界,既要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又要有消极的情绪体验,只有当孩子面对一些负面的消极情绪时,才有可能实践情绪调控的学习。为此可从以下几方面做工作:

  1.为孩子设规范。面对孩子的各种需要,家长要客观分析,满足其合理要求,拒绝不合理要求。

  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幼儿获得消极的情绪体验,可能表现出某种过激情绪反应。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应预先与孩子共同设定一些规范,逐步培养幼儿明辨是非的能力,进而在实践活动中用这种能力对自己的情绪表达方式做出价值评判。只有当幼儿能够对自己的情绪作价值评判时,才具有实现情绪调控的可能性。当然生活中也应教育孩子适度节制各种欲望,抵制各种诱惑,让孩子时常既有需要得到满足的体验,又有需要得不到满足的体验,这样慢慢就能正确对待需要和满足的关系,慢慢就能学会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加以适当的调节。

  2.为孩子创造与同伴交往和游戏的机会和条件。

  幼儿成长过程中需要与同伴交往,幼儿如果长时间独处,会产生莫可名状的孤独感,渴望交流又得不到交流的状况可能导致慢性的情绪压抑。积极与同伴交往不仅可以愉悦孩子的身心,也为孩子提供了实践情绪调控的机会。同伴是孩子最有效的榜样,同伴的榜样对孩子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易于孩子接受和模仿。幼儿可能从同伴身上学习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尽管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不免会发生一些小冲突,但正是这些“茶壶里的风波”使孩子们学会如何与别人协调,如何抑制自己不合理的愿望,如何处理同伴关系,等等。孩子有喜爱游戏的天性,游戏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促使孩子愉快地、心甘情愿地服从角色分配,服从规则要求,要想参与就必须约束自己行为,否则会遭受排斥,失去参与活动的机会,这有助于训练并逐步形成幼儿的情绪控制机制。另外,游戏本身就是幼儿松弛紧张情绪,渲泻消极情绪的有效方式,在游戏中幼儿会借助于动作、语言、角色扮演来体验积极情绪,发泄消极情绪,在内心产生一种满足和快乐的感受。

  3.教给孩子一些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

  由于幼儿注意力很容易发生转移,消极情绪状态持续时间不一定很长,这也表现出一种对情绪的无意识调节。面对孩子的过激情绪,父母可讲究一些策略,如冷处理、设法转移幼儿注意力等等。但同时家长又应帮助孩子学习主动自觉地控制其情绪。如教给幼儿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譬如告诉他们,当他们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时,就在心里暗暗说“不能打人”或“不能摔东西”;或者在不愉快时想想其他愉快的事情。

  三、创设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

  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将为幼儿学习情绪调控提供物质上的可能性。它包括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宽敞明亮的活动空间,合适的图书资料及玩具等。幼儿的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感染性的特点,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可使幼儿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因此在家庭中应尽可能给孩子提供整洁有序,宽敞明亮的生活空间,以促进幼儿情绪的健康发展。显然,家庭空间的局促狭窄可能导致孩子潜在的心理压抑,如果孩子在其他因素影响下情绪出现波动甚至失去控制,居室的杂乱无章不仅无助于幼儿情绪的稳定和改善,还会加剧幼儿情绪的不稳定。

  情绪调控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幼儿情绪调控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以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玩具、图书为中介的大量实践活动。难度适宜、能吸引幼儿注意力的玩具、图书等活动材料可以激发并维持幼儿进行有目的的活动,幼儿的情绪调控力也就在运用有关活动材料达到自己目的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适合幼儿阅读的图文并茂的图书还可以使幼儿获得诸如如何认识情绪,如何对待同伴,做个好孩子等一系列与情绪调控有关的间接知识,明白一些情绪调控的粗浅道理,为幼儿形成初步的情绪调控能力提供知识性基础。

  此外,家庭生活内容的丰富与否也会影响幼儿情绪的正常发展。家庭生活单调乏味容易使孩子产生消极情绪,反之,丰富的家庭生活内容能使幼儿生活得快乐、满足,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因而有利于初步的情绪调控力的培养。在家庭生活中,合理的膳食搭配能为大脑提供维持正常情绪状态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有利于幼儿的情绪情感的健康发展。

当今社会孩子们的教育是父母的首要大事,采用了正确恰当的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和发育起到促进作用,父母也会生活得十分幸福,但是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的沟通对孩子的教育进入了误区,那么就会长期的陷入家庭矛盾之中。在早教时期,父母一定要严格关注宝宝的情感变化,那这期间有什么细节是要注意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行为模式

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仔细的关注孩子的行为模式,看看他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分析孩子的目的和其中的想法。父母如果仔细的关注孩子的行为模式,就会避免孩子产生一些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行为,从而造成不良的后果。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一定不要刻意地纠正孩子的某些行为,不要对孩子的行为过多干涉,因为很可能会对宝宝的思想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性格变化

很多宝宝在早期就会显现出自己的性格,有些活泼,有些安静。父母在日常的生活中要仔细的关注孩子的行为变化,如果安静的孩子突然活泼好动啊那么一定有突然转变的原因在其中,如果活泼的孩子突然安静或是有别的性格产生,那么父母也一定要寻找孩子性格变化的原因,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一定要严格关注,以免孩子遇到了一些困难,而父母没有发现造成孩子的心理阴影。

三、说话方式

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父母的一些行为习惯以及说话方式都会在孩子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所以父母在平常一定要观察孩子的说话方式。看看孩子平常与他人交流都是一些什么样的方式,如果孩子有脏话连篇或是喜欢对别人说话,不尊重不礼貌,等现象父母一定要看看是不是自己平常说话是否语言粗鄙,对孩子产生了不良影响,有的话一定要及时改正。

游戏,练出聪明宝宝(四)" img_height="420" img_width="640" data-src="//imgq6q578com/ef/0703/176baef1bff335b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近年来,有很多研究都显示,儿童的自尊心以及与他人建立亲密 情感 关系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他们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亲密而充满爱意的 游戏 可以大大增进这种亲子关系。事实也的确如此,对那些还没有上学、不会说话、也不会看电视的小婴儿而言, 游戏 就是他们学习的主要途径。

前三篇写的是从0-3个月、4-6个月、7-9月龄的亲子 游戏 ,这篇是10-12月龄的宝宝,有需求的各位亲们可以点击以下链接去看看。欢迎收藏和转发。

《0-1岁(0 3月龄),每天10分钟,100个 游戏 ,开发左右脑(一)》

《0~1岁(4 6月龄),每天10分钟,100个 游戏 ,开发左右脑(二)》

《0~1岁(7 9月龄),每天10分钟,100个 游戏 ,开发左右脑(三)》

10-12月龄(20个 游戏 )

小小分装站

益智目标: 帮助宝宝认识不同物品,培养宝宝的归类能力。

游戏 操作: 给宝宝准备两个空盒子,三个水果,三个玩具,并将这些东西放在宝宝面前。妈妈手持一个盒子,对宝宝说:“把水果放在盒子里。”并指导宝宝完成。当宝宝能自己完成时,一定要给予宝宝赞赏。再拿起另一个盒子,让宝宝把玩具放进去。最后将两个盒子摆在一起告诉宝宝,这个盒子里装的是水果,那个盒子里装的是玩具。

游戏,练出聪明宝宝(四)" img_height="511" img_width="640" data-src="//imgq6q578com/ef/0703/d89f4a4e574b290f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拉绳找玩具

益智目标: 训练宝宝的判断力。

游戏 操作: 妈妈当着宝宝的面,将宝宝喜欢的玩具用一根绳子拴好,然后将玩具放在离宝宝较远的地方。妈妈再找来两根绳子,放在与拴玩具的绳子平行的位置,然后对宝宝说:“宝宝来拉拉看,看看能不能拉到玩具。”如果宝宝拉错了,妈妈可以做一下示范,然后再让宝宝来拉绳子。宝宝拉对后,一定要给予宝宝鼓励。

游戏,练出聪明宝宝(四)" img_height="426" img_width="640" data-src="//imgq6q578com/ef/0703/9ab1c8267a495660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套杯子

益智目标: 让宝宝感知杯子的数量关系,初步形成对数的概念。

游戏 操作: 把5个规格相同的纸杯一字摆放在宝宝的面前。妈妈从一侧拿起一个纸杯,放在最后一个纸杯上,并一边数着一、二、三……然后依次拿起纸杯放上去,演示给宝宝看,让宝宝学着妈妈的样子自己做,妈妈要为宝宝数数。

游戏,练出聪明宝宝(四)" img_height="406" img_width="640" data-src="//imgq6q578com/ef/0703/3ea9b745def29e81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糖果放入大杯子

益智目标: 帮助宝宝分清大小,知道小的东西可以放入大的容器里面。

游戏 操作: 妈妈准备好一些糖果和一个大的杯子或瓶子。妈妈和宝宝坐好,然后和宝宝一起将糖果装入大的杯子或瓶子里,并告诉宝宝:“我们一起把糖果放入大杯子内。”将糖果从杯子中倒出来,再引导宝宝来装。

找找看

益智目标: 训练宝宝从不同的中找出所要的,刺激图形认知能力。

游戏 操作: 为宝宝准备一大堆平时所熟悉的物品的,比如:水果类、动物类。如果宝宝认识小鸭,妈妈可以问宝宝:“嘎嘎叫的小鸭在哪?”让宝宝找出并确认小鸭的。

玩沙子

益智目标: 利用沙子的可塑性,培养宝宝的创造能力。

游戏 操作: 准备一个小桶,一把小铲子,一个小模子,帮宝宝把潮湿的沙子装进小桶里。然后把沙子倒出来,并教宝宝用模子做“螃蟹”、“馒头”等。也可以鼓励宝宝自由地进行其他的创作。

游戏,练出聪明宝宝(四)" img_height="426" img_width="640" data-src="//imgq6q578com/ef/0703/3b053cfafd036e79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蹲下捡物

益智目标: 平衡身体,促进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能力。

游戏 操作: 宝宝会单手扶物走路,妈妈将玩具放到宝宝的脚旁,引诱宝宝蹲下来捡玩具。宝宝会一只手扶着东西蹲下来,另一只手去捡玩具,然后再站起来。有时宝宝会因急着捡玩具而摔倒,妈妈要在一旁看护并帮助宝宝来完成。

拿卡片

益智目标: 让宝宝听懂父母的语言,学会听声认物。

游戏 操作: 妈妈为宝宝准备各种,如动物、食物、交通工具等,妈妈说出名称,让宝宝从各种中将该找出来。如果宝宝找对了,妈妈及时给予鼓励。

玩具排排队

益智目标: 训练宝宝对事物的排序能力。

游戏 操作: 给宝宝找来三个玩具,在娃娃的前面放上小鸭子,在娃娃的后面放上小猴子。妈妈问宝宝:“谁在娃娃前面?”“谁在娃娃的后面?”让宝宝指认。接着妈妈再问问宝宝:“谁排第一?谁排第二?谁排第三?”鼓励宝宝移动玩具,再接着提问。

游戏,练出聪明宝宝(四)" img_height="426" img_width="640" data-src="//imgq6q578com/ef/0703/08143e460048725e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分清饼干和糖块

益智目标: 认识事物的名称,区分不同的东西。

游戏 操作: 妈妈给宝宝找来形状差不多的糖块和饼干,但味道要有明显不同。妈妈拿起糖块,对宝宝说:“这是糖。”然后让宝宝品尝,并问宝宝:“好吃吗?”妈妈再拿起饼干,对宝宝说:“这是饼干。”也让宝宝尝,并问宝宝:“好吃吗?”接下来问宝宝:“哪个是饼干?”让宝宝指认。“哪个是糖?”也引导宝宝去指认。

宝宝会看书

益智目标: 培养宝宝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游戏 操作: 给宝宝找一本构图简单,图大字少、色彩鲜明的儿童绘本。妈妈与宝宝一起看,每幅图停留七八秒钟时间,并对宝宝做简单的讲解,如:“这是一棵大树,一棵绿色的大树,大树上结了红色的苹果。”……

看过几幅之后,问宝宝:“苹果在哪里,给妈妈找一找。”如果宝宝不知所措,妈妈要帮宝宝找到有苹果的图,并对宝宝说:“原来苹果在这里。”

游戏,练出聪明宝宝(四)" img_height="427" img_width="640" data-src="//imgq6q578com/ef/0703/8a9b224c2518fb72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小小绘画家

益智目标: 培养宝宝的视觉分辨能力。

游戏 操作: 妈妈为宝宝准备一张画纸,一些不同颜色、不同类型的画笔。让宝宝拿着不同颜色不同类型的画笔随意涂鸦,如果宝宝不会,妈妈也可以握着宝宝的手,和宝宝一起画,宝宝的兴致会更浓。

我是小当家

益智目标: 学习平均分配,简单地感受数学的概念。

游戏 操作: 妈妈为宝宝端来一盘水果。先问宝宝:“这是什么?”让宝宝注意盘子里的东西。妈妈对宝宝说:“请宝宝给我们分苹果,一人分一个。”宝宝分时,妈妈要在一旁说:“爸爸分一个,妈妈分一个,宝宝也分一个。”接着再让宝宝分其他的水果。

认识动物的特点

益智目标: 看,让宝宝认识不同动物的特点。

游戏 操作: 找几张宝宝认识的动物,指出这些动物的特点给宝宝认,比如“长颈鹿的脖子长、大象的鼻子长、兔子的耳朵长”……看完后问宝宝:“谁的鼻子长?”“谁的鼻子长?”

游戏,练出聪明宝宝(四)" img_height="262" img_width="640" data-src="//imgq6q578com/ef/0703/a3f9b011bde93105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听妈妈的话

益智目标: 锻炼宝宝的听觉,同时能提高宝宝的语言理解能力。

游戏 操作: 妈妈和宝宝坐好,然后妈妈开始发指令,让宝宝按指令做动作。妈妈可以说:“拍拍腿”、“摸摸头”、“摸摸鼻子”、“指指眼睛”,或“蹲下”等,说完之后再让宝宝按照指令做动作。如果宝宝做不到,妈妈可以抓住宝宝的手教宝宝。给宝宝做示范,然后再跟宝宝说“拍拍腿”,看看宝宝是否能顺利地做到。

娃娃排队

益智目标: 培养宝宝的观察能力,开发宝宝的智力。

游戏 操作: 妈妈将大小高低不同的塑料瓶简单地装饰一下或者购买套娃。把套娃交给宝宝,然后对宝宝说:“娃娃要出去玩了,我们请它们排着队走。宝宝快来帮帮它们。”妈妈帮宝宝来排,可以按大小来排,也可以按高低来排,等宝宝掌握了一定的规律后,让宝宝自己来排。

游戏,练出聪明宝宝(四)" img_height="428" img_width="640" data-src="//imgq6q578com/ef/0703/4a00270524dbc1bb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开盖取物

益智目标: 培养宝宝的分析事物规律的能力。

游戏 操作: 当着宝宝的面把一个小玩具放到盒子里,并把盒子的盖子盖上。打开盒子,把玩具取出来,然后再放进去,并把盒子盖好。把盒子交给宝宝,并对宝宝说:“宝宝,把玩具拿出来。”引导宝宝打开盖子取出玩具。如果宝宝兴致不高的话,妈妈也可以把玩具换成宝宝喜欢的食物。当宝宝把食物拿出来的时候,父母除了夸奖宝宝之外,也可以让宝宝吃一点食物,激发宝宝继续 游戏 下去的热情。但不要给宝宝吃太多,以免宝宝吃不下去或者胀肚。

勺子取豆子

益智目标: 通过食物数数,让宝宝通过观察,掌握对数字的认知。

游戏 操作: 在一个盘子里放上一些豆子,给宝宝一把勺子。妈妈对宝宝说:“请宝宝用勺子取1粒豆子。”然后把取来的豆子放在另一个盘子里。如果宝宝取对了,妈妈就把积木对应的数字1放到旁边,接着妈妈对宝宝说:“请宝宝用勺子取2粒豆子。”最后让宝宝用勺子取3粒豆子,以此类推。

游戏,练出聪明宝宝(四)" img_height="420" img_width="640" data-src="//imgq6q578com/ef/0703/9b5444aeddb23d82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哪个东西逃跑了

益智目标: 训练宝宝的观察和视觉记忆能力。

游戏 操作: 当着宝宝的面,在桌子上摆着几样玩具。让宝宝注意看,并把它们记下来。让宝宝转过身去,妈妈拿走其中的一个玩具。让宝宝转过身来,问宝宝:“什么东西不见了?”如果宝宝答对了,就要表扬宝宝,答错了就要提醒宝宝,让宝宝注意观察。

分清大、中、小

益智目标: 训练宝宝的观察能力,分清物体的大、中、小。

游戏 操作: 为宝宝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苹果或者其他水果,然后让宝宝分辨大小。如果宝宝答对了,妈妈要给予称赞。妈妈在收拾衣服时,可以和宝宝一起收拾,比如让宝宝来分爸爸的袜子、妈妈的袜子和宝宝的袜子。妈妈也可以拿几个大小不等的玩具给宝宝,让宝宝把最大的挑出来。

游戏,练出聪明宝宝(四)" img_height="366" img_width="640" data-src="//imgq6q578com/ef/0703/0e4468fe442888bd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怎么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怎样用 游戏 练就孩子超强记忆力?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拖拖拉拉,怎么办?孩子总爱看电子产品如何引导?

如果你有这些疑惑:

游戏,练出聪明宝宝(四)" img_height="254" img_width="737" data-src="//imgq6q578com/ef/0703/464405b51d6482ab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游戏,练出聪明宝宝(四)" img_height="114" img_width="638" data-src="//imgq6q578com/ef/0703/253e642a40181dde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想要增进与孩子的感情,一定多陪伴!这里的陪伴是有效陪伴,而且是俯下身来,耐心听听孩子的声音,陪孩子们玩游戏,陪孩子们出去接触大自然,陪伴孩子一起读书,给孩子做美食,陪着孩子做手工,孩子问的每一个问题耐心解答,孩子每一次成长及时鼓励!相信孩子一定能够感受到!孩子的成长是每个家庭的中心工作,孩子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大人的心,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首先,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家庭关系,除了大声呵斥会使孩子心理产生阴影,应予以避免之外。最需要注意的是夫妻关系,夫妻关系看似无关,实则在孩子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很多家长错误认为,对孩子的照顾是单方面的,每天只知辛苦付出,而适当的示弱,可以让孩子的同情心和责任感油然而生,使之心理快速成长起来。比如让孩子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共同体验劳动的辛苦和快乐,这也是维系亲子关系的一条不可忽视的纽带。可以参加一些亲子游戏或活动。这些活动并非可有可无,一次亲子活动的参与胜过多少个日日夜夜的陪伴,现在城乡很多地方都有了亲子活动的组织及场所,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所在,有选择的参加一下,相信会有收获!

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爸妈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较,更不要拿孩子跟书上的教条比较,否则会伤害孩子的心灵。比如,如果您的孩子见了大人不爱打招呼,您可以鼓励他用微笑来打招呼,或适时地告诉旁人:“我的宝宝比较害羞,但他唱歌很好哦!”这样,孩子会感受到您的鼓励。哪怕每天只有半个小时有空陪,跟他一起,不分心的那种,可以抱的抱抱,不能抱的聊聊天,分享自己的心情,让孩子更懂我们。做事的时候孩子要求陪伴,放下手中的事情,抱一个,告诉他我爱你,待会再来陪你玩。有技巧的引导。孩子做错事了,不要急着批评,试着用自己的经历讲一个故事,然后分享自己认为正确的做法。

 对于托班或亲子班的孩子来说,由于年龄较小,常规的教育方法对他们的作用不大。在教学研究中,我们发现一些特殊的玩具能提高孩子的情感能力,帮助他们尽快接纳新的环境和教养者。下面就向大家介绍几款具有神奇的“情感功能”的小玩具及其玩法。

亲吻球

  游戏目标:

 通过给予宝宝温柔的抚触,使宝宝与养护者之间建立安全、信任的关系,体验交往的乐趣。

  游戏准备:

 在运动材料“刺球”上贴上嘴巴,打扮成“妈妈”的样子。大海绵垫子两块或地毯一大块。舒缓的音乐。

  玩法:

 1.让宝宝躺在干净、柔软的垫子或地毯上,告诉宝宝“刺球妈妈”要亲吻宝宝的身体。

 2.推着“亲吻球”滚过宝宝身体的各个部位(胸、肚子、腿、屁股等,甚至可以让“亲吻球”在肚子上轻轻跳一跳),并进行语言与眼神的交流。鼓励宝宝大胆抚摸亲吻球。

  游戏设计原由及实施效果举例:

 2岁的宝宝特别喜欢别人触摸自己的身体,于是老师们便设计了这个“亲吻球”游戏。我们发现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个游戏。萱萱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哪怕在平时的游戏中也很少看到她笑的样子,对身边的同伴和老师也很警惕。针对其个性特点,当球滚到她身上时,老师总会多停留一会儿并轻轻将球向下按压几次。同时告诉萱萱:“刺球妈妈喜欢萱萱,它想多亲萱萱几下。”

 温柔的声音,多次的接触,情感的述说,让萱萱体验到被爱的喜悦,同时,与老师逐渐建立起了相互信任的关系。经过数次活动,萱萱渐渐融入了集体,紧张的心理得到了缓解,也开始接纳同伴了。

动物毛线衣

  游戏目标:

 在成人的帮助下,觉察小动物不高兴的原因,激发宝宝帮助小动物的情感。

  游戏准备:

 各色毛线团,筒状餐巾纸。装饰了小动物头像的饮料瓶或矿泉水桶。创设小动物家的场景。

  玩法:

 1.介绍动物宝宝,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动物宝宝“外衣”的颜色。

 2.出示不同的毛线团,请孩子为动物宝宝穿“外衣”(选择合适颜色的毛线绕上去)。

 3.展示宝宝成功的作品,以小动物的口吻表示感谢,激发宝宝帮助小动物的情感。

  游戏设计原由及实施效果举例:

 毛线球、卷筒纸质地柔软,且能充分延展,因而是众多小朋友都喜欢玩的材料。可因为容易引起诸多麻烦,这类游戏经常会被家长拒绝。而老师们通过添加一些辅助物,却能使孩子玩得既尽兴又有益。

 贝贝特剐爱动手,平时经常喜欢捣鼓教室里的玩具,但做事情常常缺乏耐心和专注。当他知道今天可以玩毛线、卷纸时特别高兴。游戏开始了,一会儿正绕,一会儿反绕,一会儿绕空,绕了十分钟,只绕了四五圈。这时,老师走了过来,用鼓励的口吻说:“啊,你已经给小动物穿上背心了。小动物说谢谢你。能不能再给它穿条裤子呀!”贝贝边绕边说:“能!”由情感驱动的活动,更能使孩子专注。

翻板乐

  游戏目标:

 在给小动物送食物的过程中,体验帮助小动物的快乐。

  游戏准备:

 用较硬的纸制作几本内文只有两页的“大书”。每本书的第一页,都画有一只难过的小动物形象。在小动物的身上装上透明的口袋,另准备不同的食物。第二页有一只同样的小动物,只是将表情换成高兴的。

  玩法:

 1.教师打开大书,给宝宝讲述小动物的故事。引导宝宝发现动物都不高兴。激励宝宝寻找小动物不高兴的原因。

 2.让宝宝根据小动物的喜好,在它的口袋里装上合适的“食物”。如给小兔吃萝卜、青菜、蘑菇。教师引导宝宝边送边说:“小兔,我给你吃萝卜。”

 3.当宝宝都送对后,让宝宝翻开第二页,露出动物宝宝的笑脸。告诉宝宝:“小兔谢谢你。”

  游戏设计原由及实施效果举例:

 宝宝们都很喜爱小动物,所以这款玩具和游戏的设计运用了动物的形象。自铡的大书筒便又实用,孩子特剐喜欢。月月是个语言发展比较慢、与同伴交往有一定困难的孩子,可她特别喜欢和书中的小动物互动。在游戏中,她不断重复着“吃”“兔兔”“给”等词,慢慢地,她能把这几个字连起来说完整的话了。由于有了情景和内需的驱动,孩子不仅提高了语言能力,更在遥食物的过程中学会了关爱!

有趣的表情

  游戏目标:

 在游戏中锻炼孩子识别脸部表情的能力,增加描述这些表情的词汇。

  游戏准备:

 孩子自己、同伴、家人、老师等熟悉的人的表情照片(涵盖两大类表情:喜和悲)。画有表情的分类底板。

  玩法:

 1.将所有照片混在一起,在成人的引导下让孩子说说照片里的人是谁,他是高兴还是悲哀。

 2.把高兴的照片放在笑脸娃娃这里,把不高兴的照片放在哭脸娃娃这里。

 3.当孩子能分辨熟悉人的表情后,可以从杂志上剪一些不同表情的,看看孩子是否能分辨,如开心的脸、愤怒的脸和哭泣的脸。注意不要出现面目狰狞的脸。

 游戏设计原由及实施效果举例:

 剐入园的小年龄宝宝情绪很不稳定,经常大哭大阑。原因是离开了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熟悉的家庭成员。老师们发现当孩子看到熟悉的人时,情绪会马上稳定下来。于是建议家长把家人的照片带来,并利用这些照片开始了表情游戏。

 当孩子们拿到高兴的照片时会模仿着笑,当他们看到哭泣的照片时也会愁眉苦脸。看到熟悉的人会兴奋地叫:“妈妈、爸爸……”当孩子表现出高兴时,教师会用“某某笑了”来丰富孩子的词汇。帮助孩子理解表情背后的情绪。

 真真来园后总喜欢抱着娃娃看着窗外。当我们投入这一游戏材料后她便爱上了这些照片,每天都要重复着玩,边玩边说,边看边笑。游戏的快乐情绪取代了她对亲人的想念。

我知道怎么办

  设计意图:

 宝宝的安全,牵挂着家长和老师的心,因此,要及早对宝宝进行应付突发事件的训练,只要宝宝能记住人名、地址、电话就可以训练,以防患与未然。

  学习目标:

 对宝宝进行安全防卫知识训练,提高宝宝的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家长教宝宝记住自己的姓名、父母的姓名、单位、家庭住址、家中的电话号码。

 2、宝宝喜爱的玩具、糖果、点心等。

 3、指导教师2名。(一名主教师,一名助教师)

  活动过程:

 1、主教师向宝宝询问个人资料。

 宝贝,昨天老师让你们回家问了爸爸、妈妈的电话、单位等情况,现在,老师要考考小宝贝了,看哪个宝宝最聪明。(逐一向宝宝询问个人资料。包括宝宝的姓名、父母的姓名、单位、家庭住址、家中的电话号码。)

 2、宝宝回答后,教师总结:宝贝外出时要认识回家的路,无论什么情况不要接受陌生的'礼物,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3、助教师扮演陌生人,试试宝宝的反应。

 助教师扮演陌生人,走到一小宝宝跟前,用宝宝喜爱的玩具、糖果、点心等哄宝宝说:“宝贝,我给你带来了很多好吃、好玩的东西,喜欢吗?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玩,好吗?”

 4、主教师小结:宝贝,不管陌生人给你什么好吃、好玩的东西,你千万不能接受,更不能跟他走,如果陌生人硬要把你抱走,一定要大哭大叫。

  活动结束:

 总结宝宝游戏情况。

  活动延伸:

 叮嘱家长:以后带宝宝外出回家时,启发宝宝领着家长回家。

  活动效果:

 通过本次活动,宝宝已经有了一定的防范意识,老师和家长还要结合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及时进行教育,让宝宝时刻具有防备心理。

开开心心玩皮球

  目标:

 1.体验与大家一起玩皮球的乐趣

 2.初步做到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

 准备:幼儿人手一个皮球、小滑梯、纸箱一个

  玩法:

 1.追皮球

 在塑胶场地上,教师将纸箱的皮球全部抛出去,幼儿追逐皮球,追到球后,跑回原处,把球投入纸箱。教师可把幼儿追回的球继续朝外扔,幼儿反复玩游戏。

 规则:每位幼儿每次只能追一个球,并把球投入箱内。

 2.滚皮球

 幼儿在小滑梯上先将球滚下来,控制球滚到纸箱内,进球的幼儿就可以从滑梯上滑下来,拿到球继续玩。

 规则:在滑梯上只能滚皮球,不能扔皮球。

 3.找朋友

 教师与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坐好后,一起念儿歌“小皮球,找朋友,找到朋友快回来”。教师将皮球滚到一个幼儿手中,幼儿再将皮球滚回来。游戏反复进行。随着幼儿熟练程度,圆圈逐渐变大。

 规则:幼儿要尝试滚皮球,不能扔或抱回来。

 4.小猪回家

 幼儿双手推动“小猪”在地面滚动到指定的“家”。随着幼儿熟练程度的提高,游戏情节可不断发展,帮助“小猪”钻过“山洞”,走过“小桥”,绕过“危险”回到家。

 规则:幼儿用双手滚球,不能踢球或拿球跑。

 5.喂小动物吃饭

 在大纸盒上贴好动物头像,幼儿站在一定距离外,设法将皮球投进纸盒里,以提高孩子投准目标的精确程度和锻炼目测力。

 规则:幼儿要站在规定的地方投球,一个接一个地投,不能抢。

 6.小小传球手

 幼儿可以以各种方式站好,从头上开始传球。传球游戏更能培养孩子们的团队精神,也可以进行腿下传、左右传、边跑边传等,都能促进孩子们互相配合、协同活动的能力。

 规则:幼儿要站好,要依次传递,不能越位传递。

做亲子游戏让宝宝更加聪明

 亲子游戏是家庭内父母与孩子之间,以亲子感情为基础而进行的亲子游戏一种活动,是亲子之间交往的重要形式。

 如果你家有学龄前的宝宝,不妨在下班后或休息日里,多花一点时间和他做一下这些游戏,既开发了宝宝的智力,又锻炼了他的动手能力,还能让亲子关系更融洽,看到报纸的家长们,赶快行动起来吧。

  一、家长形容一件物品 让宝宝猜猜是什么

 家长用口述的方式,给宝宝形容一件物品或动物,让宝宝猜测家长说的是什么东西,或者换过来,让宝宝形容,让家长猜他说的是什么。类似于“非常6+1”节目。

 目的:锻炼宝宝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形象思维能力。

 适用年龄:3到6岁。

  二、给宝宝列出几个名词 让他找出逻辑不同的

 白菜、青菜、胡萝卜、小鸟、芹菜,从这几个名词中,找出逻辑不同的那一个。

 目的:锻炼宝宝的逻辑思维能力。

 适用年龄:3到6岁,也可把这些名词画成一个个图案,增加宝宝的兴趣。

 注意事项:孩子答对了不要奖励钱

 通过物品或金钱作为刺激,只会减弱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使得孩子把学习当作一个任务,而不是一件充满乐趣和惊喜的活动。

 事实上,只有当孩子对一件事情由衷地感兴趣时,他才能学得又快又好又开心。

  三、向左转、摸头、抬右脚 家长让宝宝跟着做

 向左转、摸头、抬右脚、蹲下、向前走、摸耳朵……家长在宝宝面前充当“指令官”,向宝宝发出指令,让宝宝跟随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花费的时间越短、动作正确的宝宝,反应速度就越快。

 目的:锻炼宝宝的反应力。

 适应年龄:2到6岁。可根据孩子的年龄差距,适当地对动作进行选择。

 注意事项:动作别重复

 如果想让孩子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不要总是用一些重复的动作去烦他;其次,也不要为孩子能回答出正确的答案而欣喜若狂,为了重温这种快感而一遍遍地不停重复问这个问题,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厌烦。

  四、两幅几乎一样的图 让宝宝找出不同处

 两幅画几乎一样,但有些细微的差别,比如一幅图中的太阳公公是红色的,另一幅是白色的……把两幅图放在宝宝的面前,让他识别两幅图中的不同之处。

 目的:锻炼宝宝的观察力。

 适应年龄:2到6岁。可根据孩子的年龄差距,对图案难度进行选择。

 注意事项:不要说“你这样做不对”

 父母一些无意识的做法可能会阻碍孩子自学的脚步,如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常会忍不住说“你这样做不对”。

 事实上,虽然孩子在独立探索的过程中有时会绕些弯路,但这正是他必经的学习之路,而这些挫折能更长久地鼓励孩子的学习热情。

  五、用鞋带串塑料珠子 看能否按要求串起来

 一盘散落的塑料珠子,让宝宝用一根鞋带,将珠子按照事先画好的颜色进行有序的串连。

 目的:锻炼宝宝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适用年龄:3到6岁。珠子一定要大个一点,不然容易被宝宝误吞。

 柏拉图定义游戏为:游戏是一切幼子(动物的和人的)生活和能力跳跃需要而产生的有意识的模拟活动。拉夫科斯特也认为:游戏就是在快乐中学会某种本领的活动。所以家长适当的与孩子玩些智力游戏对孩子智能的开发是很有帮助的,会让孩子更加聪明。

 家长是孩子的天,那就让我们为他们撑起更活跃更宽的天吧!

托班亲子游戏

  一、小动物坐火车

 游戏目标:引导宝宝认识方位,能正确指认前与后。

 游戏准备:玩具小火车、小兔、小猫、小狗、小鸡玩具或。

 游戏玩法:

 1.妈妈与宝宝玩火车游戏。妈妈出示一列玩具火车(用宝宝坐椅排成),请小兔、小狗、小猫、小鸡上火车,并将它们依次排列,然后向宝宝提问:“谁坐在火车最前面”(小兔)“谁坐在火车的最后”(小鸡)“谁坐在小鸡前面”(小猫)“谁坐在小猫前面”(小狗)

 2.火车到站了,请小动物们下车。游戏反复进行,以后可以请宝宝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排列小动物,妈妈与宝宝一问一答进行互动。不断强化宝宝对前后的认识。

 3.听指令找位置。妈妈说“请你站在妈妈前面。”宝宝就迅速地跑到妈妈面前。“请你站在妈妈后面。”宝宝就迅速地跑到妈妈后面。

 4.可准备宝宝平时喜欢的玩具,让宝宝按前后顺序排列玩具。增加宝宝对前后位置的理解。

  二、比硬币

 游戏目标:形成大、中、小的概念,发展宝宝的精细动作和专注力。

 游戏准备:储蓄罐1只,硬币1元、5角、1角各若干,托盘1只,小盘子3只,写有“大”、“中”、“小”的字卡各一张。

 游戏玩法:

 1.请宝宝取出储蓄罐,帮他把底垫揭开,把里面的硬币倒进托盘里。听一听哗啦啦的声音,“哇!这么多硬币!”

 2.爸爸在三个盘子里分别放进一枚1元、5角和1角硬币,请宝宝找出托盘里的1元硬币放进有1元硬币的盘子里,依次类推。然后和宝宝比较一下:1元硬币大,1角硬币小,5角硬币不大不小,是“中”。

 3.“硬币要回家喽!”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把硬币投进储蓄罐里。先把硬币给宝宝,让他认一认,再投进储蓄罐里。以后需要用硬币时,也请宝宝帮助拿出。

  三、掷骰子

 游戏目的:增进亲子感情;在有趣的游戏中巩固对动物的认识。

 游戏准备:在一个正方形的箱子(骰子)六面分别粘上小猫、小狗、小鸡、青蛙、小羊、小鸟的。

 游戏玩法:父母和宝宝轮流将箱子抛起来(掷骰子),当骰子落地时父母和宝宝就一起模仿骰子上方小动物的叫声和走路的样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335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