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林语堂与赛珍珠的决裂看文化差异
林语堂与赛珍珠有多年的合作关系,赛珍珠是林语堂的出版商。林语堂因此觉得自己与赛珍珠有很深的友谊,所以当林语堂想发明中文打字机但经费短缺时,就向赛珍珠借钱,没想到被拒绝,他很是想不通,于是与赛珍珠绝交。这件事很说明中美文化的差异。
中国人觉得相处时间长又没有龃龉就有友谊,但美国人缺少友谊这个概念,美国人讲利益。赛珍珠帮林语堂出书,是互利的行为,林语堂赚了稿费,也赢得了名声,赛珍珠更赚了大头。后来林语堂与赛珍珠闹翻后觉得自己吃亏了,自己拿的版税只是10%,而不是50%。林语堂可能觉得自己与赛珍珠应是地位相同的伙伴关系,所以应拿一半。可是,出版商有发行管道,控制了市场,他们拿走大部分利润,不管你喜不喜欢,这一直是美国的现状,这也是为什么每个人都想自己做老板的原因。至今美国的版税标准仍是8%到12%。所以林语堂不必感到自己吃亏了。如果他感到吃亏了,按照美国人的想法,他应该换个出版商。林语堂显然不习惯这样的思维。林语堂的想法可能是,我现在帮你赚钱,以后你也帮我赚钱。
林语堂向赛珍珠借钱发明中文打字机,与借生活费是不一样的,生活费数量往往较少,周期通常较短。借钱做发明,类似于借钱做生意,借的数量往往大一些,还钱周期通常长一些。赛珍珠很可能从商业眼光来看这件事,觉得新发明风险大,不愿借,也挺正常。后来林语堂发明的打字机也没产生利润。
林语堂不必生赛珍珠的气,也不必因此而后悔与赛珍珠的交往。当初不是赛珍珠帮他出书,他也不会有后来的地位。中国人文章写得好的人很多,林语堂之所以至今还被人记得,主要也是因为赛珍珠帮他出得几本英文书,因为中国作家能出英文书的屈指可数。
美国人不是不可以交往,只是与他们交往时要了解他们的思维习惯。中国在历史上是超级大国,所以其价值观念在世界上也影响过其它国家。但现在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了,别国不会受中国价值观念的影响,而会受美国价值观念影响。所以,中国不能再输出友谊了。在与别国、别国人交往,要以利益为重。共同的利益可以弥补文化上的差异。
二、注重了“价廉”还是“物美”
一次网上与一位国内朋友谈话,他问我能不能在美国搞到软件项目给他做,他认识几个天津大学的学生,可以用很便宜的价格把软件项目给做出来。
众所周知,美国外包的软件项目很多,但绝大多数都是外包到印度,中国软件人才不少,可却很难揽到美国生意。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中国人英文程度不好所致,这确实是主要原因,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国人不了解美国人的思维方式。
打个比方,如果你有一个亲人生病了,需要找一位医生开刀,一家印度医院说,“到我们这里来吧,我们医院的医生有多年丰富的经验,至少开过十例这种相近的手术,都很成功,而且费用比美国医院低30%”。另有一家中国医院说,“到我们这来吧,在我们这里做手术是最便宜的,费用比美国医院低70%,因为我们都是让医学院的学生来做”。
你会选择哪家医院呢?
对于一个美国人来说,毫无疑问他会选择印度医院,中国医院虽然更便宜,可是让医学院学生开刀,他们有经验吗?我的亲人不成了他们的试验品吗?
选择软件公司与选择医院的道理是一样的。美国人不光考虑成本,也考虑对方有无经验,能否按照要求完成任务。
文中开头的那位朋友不了解美国人思维,他肯定接不到美国的软件项目。
如果了解了美国人的思维,例中的中国医院就可以说,“我们医院的医生有丰富的手术经验,象你亲人这样的手术我们已做过十多例,每个手术都很成功,而且我可以给你这些病人的电话,你自己可以去核实,而且我们的费用比印度医院还低。” 这样的表述,不怕接不到美国人的生意。不了解美国人的思维,就会失去很多机会。
三、用一元钱店赚大钱
几年前有个朋友跟我商讨开一元钱店的事,我们在一起研究了半天,最后认定开一家一元钱店一年可以赚五万元,当时觉得赚这个数字发不了财,不值得放弃自己的工作去做。
但后来发现,在美国就有以开一元钱店发大财的人。我们当时计算一元钱店的收益时,只计算了每年的利润,却忽略了店铺本身的价值。
按照美国人的思维,如果这个店能够持续赚钱,那这个店本身就很值钱。如果现在的十年期债券的利息是百分之五,那你如果要得到五万元的利息,你需要多少本金呢?答案是一百万。如果你的店也能每年产生五万元的利润,那你的店也值一百万。
如果你只有一家店,别人可能不愿化一百万来买它,因为经营风险很大,今年能赚五万,明年不一定赚到。但如果你能够多开几家,开成连锁店,美国人就会认为你的经营风险大大减少了。这时你的店就一定值钱了。连锁店产生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每个店的价值都高于单独经营时的价值。
美国有一家上市公司,叫“美元将军”(Dollar General),它开了6817个连锁店,每个店平均一年赚约5万美元,它的总市价是68亿美元,相当于每个店价值一百万美元。当初开这家连锁店的人发了大财。
其实,本来中国人开一元钱店有优势,因为一元钱的东西都是从中国进口的。但为什么没有见中国人开一元钱店发大财的呢?原因是中国人不愿合作,觉得与人合作容易受气、受骗,只信任家庭成员。因此中国人的通常做法是开一个一元钱店,几年后赚了一些钱后就把店关掉了,想不到去开新店来复制成功的商业模式,结果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可见,按中国人思维赚不了大钱的事,到了美国人手中,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照样可以赚到大钱。 中国人要象美国人一样富裕,思维一定要现代化。
四、以“粗心”对待粗心
在美国刚进公司工作时,公司要求员工穿西装打领带。我那时不习惯繁文褥节,上班没多久,一天开车上班到了半路,才发现领带忘了打,回去拿意味着迟到,两害相权取其轻,还是准时到班上要紧。当时心中是惴惴不安,生怕被老板骂。到了班上,那一整天,与老板打了几个招呼,老板都没提我领带的事,我不由得庆幸,看来老板也是个粗心的人。等到第二天,我打好领带到了班上后,老板笑着说,你今天可没忘带领带。原来,老板前一日的“粗心”是故意的。他不当时指出,是不想影响我的情绪。事情过去了,再提起来,气氛轻松,当事人也不会再有精神负担,我不由佩服美国人的考虑细致。
五、赔本的买卖也做
生活在美国的华人,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到中国店买东西,如果用信用卡付帐,他们会要求你最低消费十五元左右,看起来他们很有道理,信用卡公司会收取商家的手续费用,如果你消费少了,中国商家会觉得他们在付完信用卡公司的费用后,赚不到钱了。
可到美国店去买东西,即使是几毛钱的食盐,你一样可以用信用卡买。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美国商家愿意在少数交易上亏损,只要大部分交易赚钱就行了。有人说,杀头的生意有人做,赔本的生意没人做,其实赔本的生意也可以做,只要赔的可以从赚的那部分中补回来就行。
美国店都允许客户退货,这是一桩赔本的买卖,可是失之东隅,受之桑榆,此举赢得了人心,客户在这些店消费更多了。所以中国店不如美国店规模大,因为中国商家不能做一点赔本生意。
六、用过程而不是道德说教解决问题
中国人碰到社会问题,首先想到的办法就是靠道德说教。比如说一稿两投问题,十几年前我还在国内大学读书时,就见到报刊上不时有人呼吁作者不要一稿两投,最近在网上,看到又有人发出同样的呼吁,而且,确实存在有些网络作者一稿两投的现象。这说明这么多年的道德说教并没有收到成效。
这是为什么呢?有些刊物或网站要求作者给他们一个月的时间,如果没有任何回音,稿件再自行处理。可是,作品也有青春期,很多文章时效性很强,让作品等一个月,就象让一个姑娘等十年再找婆家一样,很多作者自然不愿意了。
到了美国后,发现从没有人呼吁过不要一稿两投,但是,却没有发现有什么稿件同时出现在两家刊物上。美国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美国人通常把社会问题归因于过程,而不是人的道德。要解决问题,就要重新检讨事情操作的过程,通过改变操作过程来防止问题的发生。
用美国人的思路解决一稿两投问题,我们可以先看另一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在找工作时,你也经不起等待,你可能会把履历表送给一百家公司,但你不会去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公司去上班,为什么呢?你寄履历表给公司,只表示你对去这家公司工作有兴趣,并不表示你已做了承诺,如果这家公司要你,你就一定得去。当任何一家公司真得想聘用你时,他们需跟你再联系一次,你这时只能答应一家。这样就不会出现一女两嫁的情况了。
同样,当一个作家投稿给一家出版物时,他也应只是表露他想在这家出版物发表的兴趣,如果出版物真得决定要用这稿件了,寄一个合同给作家,甚至可以用电子邮件通知作家。得到作家签名的合同,或者回复的电子邮件时,这才算得到了作家的授权。如果作家授权给两家出版物,出版商可以根据合同来起诉作家,没有哪个作家会惹这种麻烦。
过程变化一下,问题就迎刃而解。中国人应该学习这种思维方式,提高自己解决问题
华人在美国受歧视这个话题一直都是海内外华人的关注焦点,而刚发生不久的的亚特兰大枪击案和遇难的6名亚裔女性更是让人们把愤怒的情绪燃烧至最高值,那么美国对华人歧视最严重的州是哪些呢?美国歧视亚裔有多严重?马上来了解一下吧!

美国对华人歧视最严重的州
威斯康辛州(Waeiscomelshion)和 加利福尼亚州(Cannivalniay)
美国歧视亚裔有多严重
在美国,亚裔族群只占54%,从比例上来说还是绝对的少数族裔。
长久以来美国亚裔承受的显性和隐性歧视太多了。
从去年疫情开始,针对亚裔、华裔的仇恨犯罪数量,一年内就激增至近4000起。
显而易见的是最近频发的暴力和枪杀事件,让人担心大屠杀再次重演。
3月16日晚,美国亚特兰大地区的又发生恐怖的连环枪击事件,一名21岁的凶手,持枪血洗3家亚洲按摩院。
8名不幸的遇难者中,有6名是亚裔女性!
这起持续了3小时的连环枪击事件中的凶手,今年21岁,名叫罗伯特·亚伦·朗(Robert Aaron Long)。
他在杨氏亚洲按摩院作案后,又血洗了其他2家亚洲按摩院。
共造成8人不幸遇难,其中2人是白人、6人是亚裔(4名韩裔、2名华裔)。
在接受警方询问时,他轻描淡写地笑着说起杀人原因:
“我患有‘性瘾’,亚洲女人对于我而言,就像***对吸毒者的诱惑,所以我要把她们全都杀光!”
警方逮捕他时,他甚至还在寻找下一个目标。
就在第二天3月17日,美国旧金山发生了另一起针对亚裔的暴力袭击事件。
75岁的谢老太说,当时她正在路口等红绿灯,突然有一名白人男子,挥拳往她的脸上重重砸去。
老人左眼吃了一记重拳,伤势严重,红肿淤青。
好在老太在路边捡到一个保命的木棍,她拼命反击,还有附近保安帮忙控制住男子,警方也第一时间赶来。
最后这名39岁的白人男子,反被“修理”了一顿。

美国隐形歧视
其实比起这种看得见的暴力、看不见的隐性歧视更为致命也更为伤人。
曾经在美国生活了20多年,脱口秀明星黄西就曾经回忆:赴美留学之初,有大学教授戏称“中国科技落后是因为汉字难写,大家把时间花在写汉字上”。
步入职场后,黄西工作勤恳认真,一段时间内是公司唯一拿到专利的员工。但即便如此,白人员工一毕业就被提拔到更高的职位,而每逢裁员,他看见约70%比例都是亚裔。
就算是土生土长的亚裔,也或多或少经历过从小被
实际上不是所有美国人都歧视华人,那只是个别现象。就跟歧视黑人一样,只有个别人去歧视。也像我们生活中有的人歧视残疾人。其实亦是一些有特殊障碍的人。这都不是社会普遍现象,只是个别而已。在美国那么多华人都生活的很好,而且都是中产阶级,没有人会歧视。他们都占有重要的工作岗位。被歧视的多数都是无能的人。
一、1940年的香港还是英国殖民地,中国法律在香港不生效。
二、罗斯福法案在1940年通过,在美国出生的人直接获得美国国籍,李小龙于1940年11月27日出生在旧金山,后返回香港,美国国籍会一直保留到18岁。李小龙的父亲为了让李小龙接受更好的教育,在李小龙18岁那年把他送到了美国读书,所以李小龙一直是美国国籍,拥有美国公民的权利。
三、我知道很多国人觉得李小龙是一个伟大的中国人,是中国人的骄傲,国籍不是中国会削弱英雄的形象,不愿意接受李小龙是美国籍的事实。可有的还那么必要呢,国籍只是一个符号,李小龙一生在功夫上的成就早已超越了国家的界限,在体育领域上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为中西方文化融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8月14日更新
因为评论区有一个魔怔人,我特地谷歌了一下,免费给他科普一下。
这是李小龙的出生文件,正如文件所写没有任何问题,李小龙出生在美国并于1958年因美国国籍法自动获得美国国籍,法律上来说李小龙就是美国人。所以你跟我扯情怀毫无意义,是不是中国籍对你们来说不重要,你们只关心六子肚子里有没有一碗粉而已。
在1972年6月 李小龙亲自写的文章《我与截拳道》中,他就说过自己是美国出生的中国人,毫无疑问,就算是在西方人眼中,他也会自称中国人。
也就是说法律上他有美国国籍,并没有民国国籍,父母去美国是为了躲避战乱,出生前的事情没法选择,出生后是可以自己选择国籍的。人家没有把国籍看的这么重。
新中国成立后 华人想恢复国籍没有自媒体吹的那么难,自己好好网上看看恢复国籍需要什么材料,尤其是华侨。要真的中国籍那么难拿,那广州黑人生的孩子就不能上户口更不会跟你的下一代一起上学了。
2023年再次更新,我发现这个问题的讨论度还是很多的,
1940年11月27日,李小龙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杰克逊街东华医院,出生时起名为李镇藩(后改为李振藩),族名为李源鑫。
1941年2月,3个月大的李小龙首次登上银幕,在伍锦霞执导的粤语影片《金门女》中亮相,饰演幼年王莱露 ;3月,李小龙的父母来到美国司法部旧金山移民局,为刚出生不久的李小龙申请了美国国籍,并承诺将让他日后回到美国接受教育 ;5月,李小龙随父母一起回到香港。
以上描述 出自 《李小龙,不朽的传奇》书籍。
即使是中国的国籍法也规定了:中国国籍采用血统主义与出生地主义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即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出生在国外,但出生时不能取得外国国籍的,具有中国国籍,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人,只能选择中国国籍或不具有中国国籍。
中国不承认双国籍是官方的说法,实际上中国依然有很多双国籍人士的,名人也有不少,举个例子比如谷爱凌这种归化运动员,在中国是中国人,在美国是美国人!!合同到期了回去做美国人哈哈~~~,在这个问题上,中美两国的老百姓观点都空前的一致,认为此举就是吃里扒外无疑。 至于华为孟大妈我觉得她挺惨的,老公和两个孩子都是加拿大籍,自己作为zz棋子只能独自回国。
扯远了,10多年前就流行大陆公民去香港产子,孩子生下来就可以拿香港籍享受特区待遇,香港又允许公民多个护照,即18岁后可以选择加入其他国籍并且不放弃香港籍。
史记里面 孔子就说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用现在的话来解释,就是一个人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李小龙对中华武术推向世界做出的贡献是功不可没,把中国功夫推向世界的历史第一人。只要你的所作所为对的起这个国家,不做任何污蔑她的事情。国籍就只是一个证,你不出国 这个证都不存在,价值还不如身份证。
这个问题我也应该匿名的,太多话容易触碰到如今平台那个摸不着头脑的审核了。
没有最严重的说法,每个国家都有,因为大量的海外人士涌入,当地人反感情绪是可以理解的。。就好比大量非洲人涌入中国并且影响当地就业情况那肯定我们肯定也有很多人会反感。
英国我熟悉不多,但是在美国和澳大利亚每年都有不少留学生被打被杀的事情,我在澳洲留学,有时候走街上会有人突然对你叫一声,我同学说他走街上被人扔可乐罐。。。
出国留学是为了读书,有些事情就是考验你心里承受能力的,少数歧视分子你可以无视。。留学嘛,有点挑战很正常的。
这些都属于白人为主流的国家,怎么说呢,捣乱的人属于少数,多数人表面还是比较友好的。所以不要过于担心。
留学路不好走,祝你好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