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哪怕只是为了娱乐耳朵,不去听什么内涵,听歌也要听两个,一个是曲调,一个是人声。没有唱功的歌曲,曲调再好听,都是一条腿走路,全靠后期加一大堆佐料搞出来的重口味,开始能讨好耳朵,但很快就让人厌烦。为啥我几十年每天听人讲话不厌烦,听个曲子听个十几遍就会厌烦?我不是科学家,我不知道有什么科学原理,我只能猜测人声比乐器在细节上更加丰富多变,作为进化的结果,我们的耳朵更适应进化过程中一直相伴的声带制造的声音。我的结论就是有真正的唱功支撑的歌曲更有生命力。我这一年半的体会也能证明这一点,拿我一直听的谭晶的歌举例,有的歌曲调并不好听,但因为有她的人声,一下子就变得没那么难听甚至好听起来。所以我觉得题主如果确实如我猜测的那样,可以去听听那些歌唱家们的歌。他们的很多歌曲都是国家级的作曲家作词家做的,歌曲本身的质量就有保证,加上他们深厚的唱功,我相信比现在的很多粗制滥造的流行歌曲好很多倍。题主可以和我一样先从谭晶的歌开始,谭晶并不是很多人以为的那样是唱民歌的,她用民族方式唱过的歌寥寥无几,大部分都是通俗歌曲,也就是流行歌曲。当然,她的唱法融合了美声民族通俗,是她的特色,在融合上面,中国有很多人做,但能做到她这个高度的,并没有第二个。她的歌比一般的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更能受习惯听流行歌曲的人欢迎。(话说当初她进总政,本来就是因为毛阿敏退出总政,总政需要一个通俗女歌手。在总政那种高人云集的地方,她一个通俗歌手能成为总政的顶梁柱,也充分说明了她的水平。)比如《我爱你中国》,我一直都不喜欢原版的美声唱法,但谭晶版美通唱法的就非常非常喜欢(尤其是那个引子,第一次听的时候有震撼到灵魂的感觉)。听习惯了她的歌,可以试着听听民歌,比如雷佳。纯美声就不推荐了,我一直不喜欢。但廖昌永并不是纯美声,也推荐听。很多歌唱家都已经不单纯使用单一唱法了。改变一下自己的听歌方向,也是件很有趣的事情,或许你就和我一样打开了新天地。
洗脑的歌曲被直接的点在于它熟悉。通过重复的方式让我们的脑子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就能够记住。
比如前阵子《披荆斩棘的哥哥》演唱会中,尹正唱的那首:”雪啊啊啊~~~雪~~~~“为什么会得到全场第二名的成绩?很简单啊,就是因为这首歌是在大家熟悉的歌曲基础上创作的,而且通过不断的重复来加深大家的记忆。
当爆出这个歌曲成为第二名的时候,还有不少人觉得费解,感觉不可思议,甚至觉得这首歌这么土,怎么可能艳压林志炫呢?
错!大错特错!
论唱功,跟林志炫PK?怎么PK?根本就是很难赢啊?
可是,当把歌曲变成耳熟能详,大家都能够参与进来的时候,就有可能。
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我们千万别觉得要创新,要创意,要独一无二,要只此一家。那么,很可能失去大部分的观众。
影响大部分人的大事件一定是大家都有认知,有共鸣基础的。
为什么歌曲能洗脑?
首先是旋律。我们在没有文字的时候,人们都是通过声音来沟通。
其次是认知。当足够熟悉且重复的时候,就能够达到洗脑的效果。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1ec08fa513d2697af390c955efbb2fb4216d814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有一群无聊的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音乐的发展趋势是如何变化的。(资料来源:thoughty2)
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在2012年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流行音乐越来越烂了。他们从1955年到2010年这55年间所有音乐类型中挑选了大约50万首歌,然后通过一套复杂的算法去测量每一首歌。
测量的三个方向是:
和声的复杂程度(the harmonic complexity)
音色的种类(timbraldiversity)
声音的响度(loudness)
最后发现了一个最令人震惊的结果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279759ee3d6d55fb4b2c72ee66224f4a21a4dd14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歌曲的音乐多样性大大减小了。在60年代时,音色多到让人眼花缭乱,但也从那时开始慢慢变少了。音色的设置上越来越被同质化,导致了歌曲中使用的乐器和录音技术也越来越像了。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e824b899a9014c088c882c6d017b02087af4f443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现在绝大多数的流行歌都是用一把木吉他、键盘合成器、鼓机、采样和音乐软件用同样的方法制作出来的,而不是用不一样的技术和乐器。更方便更简单了,看起来好像是进步了,但音乐的创造性和独特性几乎没了。
如果对比The Beatles百大名曲第一名《A Dayin the Life》(歌词手写原稿卖了120万美元)就能很明显发现了,这首歌用了将近40人的大编制管弦乐团,包括了小提琴、大提琴、小号、长笛等等,而且这不是古典音乐,这是流行音乐。
《A Dayin the Life》MV
再来看看国内的像马的《南山南》,赵雷的《成都》之类的歌曲,撸把木吉他直接就进棚,虽然这个例子稍微极端了点,但确实代表了现代流行音乐的总体趋势。
当你打开你的歌单时,它们听起来是不是很像,连着听就像无缝切换一样。
60年代以来,流行音乐的旋律、节奏甚至和声也变得越来越像。国外的音乐博主Patrick Metzger发现了大部分流行歌手使用了完全相同的音符顺序,就是在一个大调音阶里循环使用五音和三音,会出现一个Wa-oh-wa-oh的套路,Metzger 把这个命名为“老梗唱法(MillennialWhoop)”,听起来就像这样:
wa~oh~wa~oh~来自哎呀音乐00:0000:03
比如贾斯丁逼伯的《大宝贝》,是不是就是这样,今天几乎每个流行歌手都至少会在一首歌里加入“老梗唱法”。
为什么?因为too brainwashing too simple,这个套路简单,而且很洗脑。
“鸟,来听首新歌,太TM牛逼了”
隔壁小陈鸡动的拿着满是耳屎的耳机塞到我耳朵,然后,整整一晚我的脑子都是“我们不一样,不一样,不一样,不一”
我们的大脑很喜欢被洗,越洗越喜欢,无法自拔。在这个难以预测和及其复杂的世界里,这使我们感到满满的安全感。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242dd42a2834349b1bc66a4dc2ea15ce37d3be31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那歌词方面呢?
另一项研究“Lyric Intelligence”考察了近十年来一百多首Billboard榜冠军歌曲,分析了歌词的理解难度和艺术性,发现整体平均下降了一个档次,歌词越来越短,词汇量也越来越少,我们已经在Bob Dylan、Leonard Cohen、Jim Morrison那些充满诗意的歌词世界里走丢了。
How many times must a man look up
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
Before he can see the sky
才能见苍穹
――Bob Dylan 《blowing in the wind》
跟着我左手右手
一个慢动作
右手左手慢动作重播
这首歌给你快乐
你有没有爱上我
――TFboys 《青春修炼手册》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d439b6003af33a87c88804d2cd5c10385243b514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流行音乐基本掌控在几个顶尖的制作人上,但你很难发现你现在听到的歌都是他们这几人做的。
一首歌最洗脑的地方,在现在的流行歌曲里越来越早出现了,就像还没开始前戏就直奔主题,而且次数也是越来越多,因为当我们在听歌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那些上班听歌的都在耍流氓),不直奔主题的话,直接就切歌了。
小时候我们想听歌,除了偶尔在电视上能听到,大部分我们都会去买盗版磁带、CD,然后日日夜夜都播放着这张磁带,虽然是想用随身听装X,但一旦是你花钱获得的东西你就是比免费得到的东西会更珍惜,慢慢的,这张磁带里所有歌曲它们之间那些很小的差别你都能听出来。
然后,MP3出来了。我们能听的歌一下子变得太多了,多到不知道怎么去选择,更别提去发现每首歌里那些微妙独特的细节。唱片公司和音乐人都不蠢,什么音乐才会在现在流行?洗脑啊,越多越好。
唱片公司和音乐人越来越聪明了,光洗脑还不够,开始打音量的主意。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开始了一场“音量暴走大战”,制作人们都在做比对方还要大声的音乐,只有更大没有最大。
但是音量再大,我们听的时候还是可以调小声啊?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279759ee3d6d55fb4b7572ee66224f4a21a4dd43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所以,聪明的制作人开始使用压缩效果。
你可能已经听说过动态范围压缩,它是把歌曲最安静部分的音量提高接近最响亮的部分的过程,减少了最大声部分和最小声部分之间的那种差别层次感。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9922720e0cf3d7ca7e443bbef91fbe096a63a943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这使得整首歌曲听起来比没有压缩的版本要大声得多,无论我们设定了多少音量,我们没办法在把音量调大的同时而不降低音质,压缩使得一首歌最具真挚情感的动态被消磨掉了,没有活力,而音色更是烂,压缩就像流水线机器,把歌曲规规整整的批量打磨出来。
为什么他们做音乐的时候,还是要用这些重复性地旋律、傻X一样的歌词、烂到掉渣的音色?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1b4c510fd9f9d72a73d614d5df2a2834359bbb43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这一切都跟风险有关。
在以前,唱片公司都会收到大量的DEMO,少数的顶尖的音乐人才也能顺利签约,而且营销推广的费用也不贵,如果有市场那就发了,如果没人喜欢,那这些音乐人就会消失,对唱片公司来说是无关紧要的,掉不了几根毛。
在那个年代,听众是用耳朵去决定什么样的音乐能够诞生的。
然而,今天要推广新的音乐人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烧钱。据国际唱片协会(IFPI)宝岛,现在的成本在50万美元到300万之间,所以如果是你,你敢赌吗?唱片公司已经已经不在乎做真正的音乐的了,一个选秀节目,一个小鲜肉,然后几首洗脑神曲,就够了。
当你的朋友在听这首歌时,你也有很大的可能性也会听到,听过几次以后,我们的大脑会释放出多巴胺,每次听到的效果都会变得更强。如果这是一首很棒的歌,那不会有这个过程的,你听一次就会喜欢。
这些并不只是我一个人这么觉得,还有一些人认为流行音乐烂主要是――
“我真的希望AutoTune被禁止或什么的,没有它也可以唱歌,没有它也不会伤害你的肺部或任何东西。”
“我发现我听到的大多数流行音乐都是关于爱情的。我不喜欢写这种类型的音乐。”
“那是因为现代人太无知,不去寻找一些真实的,真正的音乐。”
“大多数流行歌星都是假的,假胸部,假屁股,假鼻子,假一切”
“这是事实。你有没有遇到一个白痴是不听愚蠢的说唱或流行音乐?没有?不要再让我惊讶了”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91ef76c6a7efce1bcccecc02a451f3deb58f6514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现在绝对也有好的音乐人,但是在这个行业里,他们很难被发现,因为风险太高,而且他们不适用于唱片公司的套路,他们是不同的。
但是,不同是重要的。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正在消失,几乎已经被娱乐取代了,它只是一次性的商品,能挣钱才是重要的。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77c6a7efce1b9d16af079ea9f8deb48f8d546431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昨晚上,孩子问 :妈妈,现在流行什么歌曲 ?我愣了好久,只能如实说我不知道 。
之所以不知道,一方面也许真的没有什么歌曲在流行了 ;另一方面,也许有流行歌曲,但是我听歌的时间没有原来那么宽裕 ,所以不知道流行什么。
但是,即便现在有流行歌曲,也感觉不像原先那样的好听,甚至,很多时候,还感觉到音乐挺烂的。
我想,这和时代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正如音乐元老李宗盛所说: 音乐是一个时代的反映,什么样的时代对应着什么样的音乐 。
现在,我们正处于高速的,快节奏的,快餐的时代 ,一切似乎都稍纵即逝 ,每个人都很匆忙,每个人都不能停下脚步歇一歇,用心感受自然花草音乐。
于是,音乐也发展的很快,很容易,也稍纵即逝。
各种眼花缭乱的音乐app,让听音乐容易多了。很多人听一遍歌曲,不入耳,就打入冷宫,再重新换一首 ,反正还有那么多的歌曲没有听过。
于是创作者为了流行,为了传唱,就尽办法迎合听众的口味, 必须一上来就得打动你。
这样的口水歌,就更容易走红。浮于表面的东西,当然没有那么打动人心。那么唱歌的人越来越多,可是唱歌的好歌却越来越少,感觉只有《中国好声音》,少有《中国好歌曲》。
似乎好多的事儿都是一个道理,得来的容易,品质就不能保证
像记得我们那个时候 ,生活节奏没有这么快 ,条件也没有这么好,一首歌,不但大街小巷传唱,妇孺皆知,甚至八十岁的老头儿也能哼上几句。
我们买一盘磁带要考虑来考虑去 ,买来之后,爱不释手,一遍一遍的,反复的听 。
记得我当时喜欢台湾的一个歌女孟庭苇。省吃俭用 ,买到她的磁带,虽然不知道是不是正版,但是总是听得津津有味。
《风中中有朵雨做的云 》《你看你看月亮的脸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许多歌曲,仍然记忆犹新, 她的声音清澈动听,歌词充满故事 ,你每次听来,总是令人感同身受,感慨万千 。
除此之外,还有刘德华 ,刀郎等,好多的歌曲伴随着我们的青春年华,感觉那个时候穷的很富有。
现在一切都讲究效率,人人都那么匆忙。很难听到大街小巷在放同一首歌 ,很难听到大家共同传唱某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不会不久的将来,社会多元化到很烂流行歌曲都没有了吧。 这样看来,很烂的流行音乐,也且听且珍惜吧。
1、民谣吉他
民谣最早是美国西部乡村音乐的伴奏乐器,是吉他家族中最“平民化”的成员。在指板上由弦枕到琴柄与琴箱结合处是14品格,指板较窄,使用钢弦,声音清脆明 亮。主要用于给歌唱者伴奏,演奏者可以边弹边唱并可以伴以简易的和弦,这种吉他也是以手指弹奏为主。
2、古典吉他
古典吉他是吉他演奏中艺术性最强的一种,被誉为同钢琴、小提琴并列的世界三大乐器之一。在指板上由弦枕到琴柄与琴箱结合处是12品格,指板较宽,使用尼龙弦,音质纯厚。主要用于演奏古典乐曲,从演奏姿势到手指角弦都有严格要求,技巧精深,被认为是吉他艺术的最高形式。
3、电吉他
琴颈类似于民谣吉他,使用钢丝弦,使用磁性拾音器,根据弦振动到电声转换的原理,然后用扬声器放大声波信号发声,通过效果器可发出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音色,是现代流行音乐及摇滚乐必不可少的乐器。周边设备庞大,如效果器、放大器等。
4、电贝斯
电贝斯也属于吉他的一种,用于电声乐队中弹奏根音的低音吉他,其发声原理和制作用料与电吉他相同。于电吉他不同的是电贝斯只有四根琴弦,且弦硬而粗,弹奏出的音色浑厚、沉闷。由于自身的特点,贝斯一般不被用作表现旋律。
5、爵士吉他
爵士吉他也称匹克吉他,爵士琴一般都是使用带共鸣箱的电吉他,这样的电琴在音色调整上,音色效果靠后,成为厚重柔软的音色。 琴弦上与西班牙吉他相似,但在琴孔下侧有一块匹克板,面板和背板都呈弧形,琴颈细长,使用钢丝弦,共鸣箱小而薄,面板两侧各有一个f形孔, 外形与提琴近似。
6、佛拉门哥吉他
西班牙民族乐器。外形与古典吉他基本相同,面板上由有护 板,使用尼龙弦,但音色较古典吉他硬脆。
7、夏威夷吉他
传统的夏威夷吉他外形类似于古典吉他,使用钢丝弦。演奏时平放在腿上,一手持金属滑棒按弦,另一只手带金属指套拨弦,音色华丽,是一种擅长表现旋律的乐器。
建议:
1、建议选择吉他时请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可承受范围内购琴,越贵越好。
2、根据自身的演奏风格来选择正确的吉他型体。
参考资料:
记得
歌曲原唱:张惠妹
谁还记得是谁先说 永远的爱我
以前的一句话是我们 以后的伤口
过了太久没人记得 当初那些温柔
我和你手牵手说要一起 走到最后
我们都忘了 这条路走了多久
心中是清楚的 有一天 有一天都会停的
让时间说真话 虽然我也害怕
在天黑了以后 我们都不知道 会不会有以后
谁还记得是谁先说 永远的爱我
以前的一句话是我们 以后的伤口
过了太久没人记得 当初那些温柔
我和你手牵手说要一起 走到最后
我们都累了 却没办法往回走
两颗心都迷惑 怎么说 怎么说都没有救
亲爱的为什么 也许你也不懂
两个相爱的人 等着对方先说 想分开的理由
谁还记得爱情开始 变化的时候
我和你的眼中看见了 不同的天空
走得太远终于走到 分岔路的路口
是不是你和我 要有两个 相反的梦
谁还记得是谁先说 永远的爱我
以前的一句话是我们 以后的伤口
过了太久没人记得 当初那些温柔
我和你手牵手说要一起 走到最后
我和你手牵手说要一起 走到最后
扩展资料:
《记得》是张惠妹在2001年10月29日,由华纳唱片公司发行的《真实》专辑中收录的歌曲。该曲由易家扬作词,林俊杰作曲,吴庆隆编曲,张惠妹演唱 。该歌曲也是柳岩、毛林林、周一围、任东霖主演的电视剧《两个女人的战争》的片头曲。
2012年7月,该曲获得新加坡词曲版权协会年度最佳本地中文流行歌曲奖 。
该曲的灵感是来源于林俊杰17岁时和女朋友因为感情问题而产生的一次吵架,他和他的初恋女友因为各自有各自要追寻的梦想,所以不得不分开。他不知道自己和她还能走多远,于是带着这样的情绪写出了这首歌 。
在创作的过程中,林俊杰带着自己和自己相爱的人被迫分开的无奈作曲,以悲伤为基调,节奏较为缓慢。而与此同时《记得》这首歌也记录下了林俊杰当兵时,对事业或感情抱持着单纯和执着的态度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