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的《浪淘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欧阳修的《浪淘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第1张

《浪淘沙》

作者欧阳修 朝代宋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才,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白话释义:

端起酒杯向东方祈祷,请你再留些时日不要一去匆匆。洛阳城东垂柳婆娑的郊野小道,就是我们去年携手同游的地方,我们游遍了姹紫嫣红的花丛。

时光匆匆而过就像大浪里面的沙子,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都是出众的人才。今年的花红胜过去年,明年的花儿将更美好,可惜不知那时将和谁相从?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此词上片叙事,从游赏中的宴饮起笔。这里的新颖之处,是作者既未去写酒筳之盛,也未去写人们宴饮之乐,而是写作者举酒向东风祝祷:希望东风不要匆匆而去,能够停留下来,参加他们的宴饮,一道游赏这大好春光。

欧阳修入仕初期三年西京留守推官的生涯,不仅使他文名鹊起,而且与梅尧臣、尹洙等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而洛阳东郊的旖旎芳景便是他们友谊的见证。

公元1032年(明道元年)春,梅尧臣由河阳(今河南省孟县)入洛,与欧阳修把酒言欢,重游故地,曾写下《再至洛中寒食》和《依韵和欧阳永叔同游近郊》等诗,纪其游历之盛。

欧阳修的这首《浪淘沙》或作于同一时期,词中同游之人则很可能就是梅尧臣。这是一首惜春忆春、伤时惜别的小词,抒发了人生聚散无常的感叹。

此词笔致疏放,婉丽隽永,近人俞陛云称它“因惜花而怀友,前欢寂寂,后会悠悠,至情语以一气挥写,可谓深情如水,行气如虹矣。”指出了欧阳修此词笃于友情、风格疏隽的特点。

李煜《浪淘沙》

词首先就以白描手法开头,写梦醒之后的所闻:帘垂夜深,潺潺的雨声透过帘栊,不断地传入耳中;眼看美好的春光在这潺潺雨声的伴和之下即将成为过去“春意阑珊”,虽是眼前节令的实况,又岂不是国家衰亡、个人的人生走向末路的象征呢如此情景,怎能不引起词人心头的阵阵悲凉更何况是在深夜“五更” 这一天中最“寒”的时刻!既使身盖罗衾,也抵挡不住这不仅是写身寒,而且是写心寒只有在梦里,才能忘记自己是“客”——南唐的亡国君,大宋的阶下囚,也只有在梦里,才能享受到那片刻的欢乐可惜,不管如何贪恋那梦中之乐,终究不过是“一晌”而已一个“客”字使我们好象看到了作者在无情而痛苦地自嘲,随后的“一晌贪欢”又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国亡被俘后内心的可悲可怜……这首词纯用白描手法倾诉心中无尽的苦痛,全词情景交融,梦里梦外、欢乐悲哀相互映衬,语言生动传情、哀婉动人,颇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苏轼:《前赤壁赋》) 之感!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划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具有动人心弦的感人力量

1、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

一度奉诏后还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和州刺史。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他的这种情感。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

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过“能离欲则方寸地虚”,但是他积极参与永贞革新,其实还是要在社会中实现人生理想。

他的性格也比较倔强,受道家影响,诗中倒是常常表现出高扬开朗的精神。如《秋词》二首之一、《同乐天登栖灵寺塔》,都有一种高扬的力量。由于有了含蓄深沉的内涵、开阔疏朗的境界和高扬向上的情感,刘禹锡的诗歌便显得既清峻又明朗。

刘禹锡又多次贬官南方,这也是民歌盛行的地方,所以刘禹锡常常收集民间歌谣,学习它的格调进行诗歌创作,如《白鹭儿》诗以隐喻方式写自己孤高的情怀,但用的是轻快的民歌体。

还有一些完全仿照民歌的作品,蹋歌词》、《浪淘沙词》、《西塞山怀古》等,都很朴素自然、清新可爱,散发着民歌那样浓郁的生活气息,以下两首尤为传神:《堤上行》三首之二、《竹枝词》二首之一。

“我与旧事归于尽,来年依旧迎花开。今生君恩已还尽,来世不必再相逢”

这里充满了对旧日时光的留恋,自己与旧日的时光,一起都灰飞烟灭,但是,来年的花还在盛开着。

有诗为证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欧阳修 〔宋代〕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译文

端起酒杯向东风祈祷,请你再留些时日不要匆匆离去。洛阳城东郊外的小道已是柳枝满垂。大多是我们去年携手同游的地方,我们游遍了姹紫嫣红的花丛。

为人生短暂的相聚和分别所苦,离别的怨恨久久激荡在我的心田。今年的花红胜过去年,明年的花儿肯定会更加美好,可惜不知那时将和谁一起游览?

此词为春日与友人在洛阳城东旧地同游有感而作。据词意,在写作此词的前一年春,友人亦曾同作者在洛城东同游。欧阳修在西京留守幕前后共三年,其间仅公元1032年(明道元年)春在洛阳,此词当即此年所作。词中同游之人或即梅尧臣。

表达了对祖国山河壮丽的赞美之情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这是一首描写黄河雄伟气势的著名诗篇。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光辉灿烂文化的发源地,刘禹锡这首黄河诗开篇与众多的黄河诗篇一样,著力描写九曲黄河大浪淘沙之势。紧接著张骞穷河源遇牛郎织女的典故,再把“黄河之水天上来”更君形象化。在王之涣、李太白之外,另辟一番境界,增添了一层奇妙的神话色彩。

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同是在河边生活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是一种朴实无华直白的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432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