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感驱动的意思是指在这个生活殷实的时代,人们购买消费品,会本能的进行情感模式,用情绪脑进行购买决策。
2、需求驱动的意思是指需求的真实。
3、价值驱动的意思是指用户基于获得产品功能、利益、消费情感的价值性提高用户的购买意愿。
情感与价值的辩证关系是主观与客观、意识与存在的关系,而后者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因此价值与情感的关系问题也是价值理论和情感理论的基本问题。不处理好这个问题,就不能唯物地、辩证地处理好其它相关的理论问题,就不能透过变幻莫测的情感现象发现其内在规律性。
价值与情感的关系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情感以价值为基础
情感是人对价值的主观反映,尽管这种反映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偏差,甚至还会存在着严重的偏差和完全的颠倒,但从总体上讲,情感的变化总是以价值为基础,并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就像商品的价格以其价值为基础并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一样。
情感以价值为基础,主要表现在:情感的基本状态取决于价值的基本状态,情感的总体规模取决于价值的总体规模,情感的变化范围取决于价值的变化范围,情感的作用方式取决于价值的作用方式,情感的强度与方向取决于价值的大小与正负,价值一旦变化,情感迟早要发生变化。
对于商人来说,互利互惠的经济往来是维持和发展彼此情感的客观基础,如果没有这种互惠性,商人之间的情感是不能持久的;对于政治家而言,政治上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是维持和发展彼此情感的客观基础,如果没有这种互助性,政治家之间的情感是不能持久的;对于青年男女而言,工作和生活上的相互支持与配合是维持和加深爱情的客观基础,如果没有这种支持与配合,男女之间的爱情是不能持久的;朋友之间的友情主要取决于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只有不断加深彼此的利益联系,其友情才会越来越深厚,如果仅局限于庸俗的礼品交换、空洞的书信来往或虚伪的礼节礼貌,而没有具体的利益联系内容,则友情是不能持久的,迟早要消退的;朋友之间即使原来有着很深的感情,如果彼此产生了根本的利益冲突,则其感情迟早会衰减下来,并最终会转化为仇恨。
2 情感对价值的反作用
情感对于价值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可以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
1)情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压抑、诱发、转移、强化或诱导人对某种价值的需要,可以相对自主地选择生存环境和发展方向。人有时可以有意识地压抑自己对于某种价值的情欲,时间一长,这种情欲可能真的基本上消失了,人对这种价值的客观需要也确实发生了改变或转移;人通常愿意主动帮助那些主观感觉良好的人,并主动与之建立互利互惠的利益关系,同时回避那些主观感觉不好的人,甚至有意中断已经存在的互利互惠的利益关系;人有时在某一个地方工作或生活得不开心,就主动辞职或搬家,并能很快地适应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2)人在情感的驱动下,可以对事物施加反作用力,并使之发生价值增值。这是人类与其它动物的根本区别。当然,这种反作用不能任意地和无限地施加,只能有条件地和相对有限度地施加,它在整体上受制于或服从于价值对情感的决定作用。人在情感驱动下所进行的价值创造活动必须严格地遵循基本的价值规律,并在其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3 情感与价值的相对独立性
人的情感产生并运行于大脑,这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大脑内部众多因素的制约和干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它所反映的价值,情感的这种偏离现象就是情感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时间上的异步性 如果价值形式发生了变化,与之相对应的新情感需要迟滞一段时间才能形成与发展起来。也就是说,新情感的产生、发展与消失并不能与新价值的产生、发展和消失保持同步,需要迟滞一段时间。例如,当一个陌生人突然成为你的妹夫或连襟时,你对他的亲情通常不会马上建立起来;人通常会留恋或怀念那些已经离别或逝世的老朋友。
2)量度上的差异性 如果价值量发生了变动,情感的强度难以与之保持同步变化。例如,有些女性在遭到自己所钟爱男性的伤害或遗弃后
3)方式上的局限性 价值关系的变化方式是无限的,而情感的反映方式却是有限的。人有时对于某些复杂的、隐含的价值关系及其变化产生不了情感,表现出麻木不仁的精神状态。例如,当受到某些有毒物质的伤害时,人往往感觉不到;当受到指桑骂槐的攻击时,人有时还蒙在鼓里;当购买商品受到他人“温柔”地宰一刀时,人或许还感谢他的“优惠”价格;当面临灭顶之灾时,人或许还在寻欢作乐。
4)机制上的异化性 某些特殊情感完全脱离了价值关系的客观基础,甚至与之背道而驰,这是由于人的情感机制产生了某种异化。例如,畸形宗教培养出否定自我、否定社会的宗教情感,精神类毒品产生怪癖、虚幻和不能自控的情感,过度的生理与精神刺激导致变态的情感,过度的肉体痛苦引发病人对于死亡的向往,民族仇视容易引发人对战争狂人的崇拜,极端的阶级斗争引发极端的阶级仇恨,等等。不过,情感的这种异化现象在总体上讲只是局部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情感的相对独立性限制了人对于复杂价值关系的应变能力,限制了人对于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但这将有利于排除各种外部或内部因素对情感运行过程的干扰,有利于保持价值消费活动和价值创造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 情感与价值的复杂对应性
情感与价值存在着复杂的对应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它是一种多元变量的函数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一元变量的函数对应关系。情感的大小不仅与事物的使用价值有关,而且与事物的劳动价值、劳动时间以及主体的中值价值率有关。事实上,情感的强度是以事物的价值率高差为基础而上下波动的,只有当事物投入的劳动价值与劳动时间不变,且主体的中值价值率不变时,情感才完全取决于事物的使用价值。
2)它是一种统计概率的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个体动力学的对应关系。绿色之所以能够使人产生和平与宁静的情感,并不是所有绿色的事物都具有这方面的价值作用,而是在大多数场合,人所接触的绿色事物是草木,而草木在大多数场合下能够给人带来和平与宁静。
3)它是一种时间上的同向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时间上的同步对应关系。价值的变化与情感的变化通常存在一个时间差,情感的建立需要时间,情感的消失同样需要时间,只有具有高度预见性的高级情感才能在价值建立之前主动地建立,才能在价值消失之前主动地消失。
4)它是一种联系的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孤立的对应关系。人一旦与某事物建立了直接价值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直接情感,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与该事物相关联的其他事物建立了间接价值关系,并产生相应的关联情感或间接情感。所谓“爱屋及乌”、“恨屋及乌”等情感现象就是这样产生的。
5)它是一种多形式上的价值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单一形式上的价值对应关系。同一事物的价值关系可能是多内容的,人对事物的情感也经常会表现出多样性。例如,同一种食物可能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对身体产生多种治疗作用或营养保健作用,也可能产生多种副作用,人对它的情感可能会喜忧参半。
6)它是一种多层次上的价值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单一层次上的价值对应关系。事物的价值关系可能是多层次的,人对事物的情感也经常会表现出多层次性。例如,衣服除了具有御寒、挡风、避暑等价值外,还具有安全与健康方面的价值,具有艺术审美价值,并能体现个人身份、能力、特征和社会地位,这样,人对于衣服的情感通常具有多层性。
7)它是针对事物的价值特征,而不是针对事物的其它特征。人对于事物的情感完全取决于它的价值特征,而不是取决于它的其它特征,只要该事物的价值特征不变,无论其它特征发生什么变化,人的情感就不会变化。相反,如果事物的价值特征发生了变化,无论其它特征如何稳定,人的情感都会发生变化。例如,一张照片尽管已经变黄变烂,但他的主人仍然百倍珍惜;一件时装尽管没有任何破损,但它的主人可能已经不再感兴趣。
8)它是一种动态的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静态的对应关系。任何事物都是运动与变化的,任何事物的价值也都是运动与变化的,任何事物的情感也必然都是运动与变化的。人不可能以永恒不变的情感对待任何事物,永恒的爱只是人的一种理想与祝愿,事实上是不存在的。(此处的永恒指没有变化。与日常所说的永恒不同,日常所说的永恒是包含正常的变化的。此处讨论的是动态和静态。)
9)它是一种复杂的、对立统一的对应关系。爱中有恨,如父母对于子女经常有“恨铁不成钢”的爱;恨中有爱,如人经常会对自己的竞争对手有一种“钦佩”的恨。
10)它是一种非线性的对应关系。情感的强度通常并不与事物的价值量成正比,通常只与事物价值量的对数成正比,在特殊情况下,价值与情感还存在更为复杂的函数关系。
11)它是一种三因素的对应关系,而不是一种单因素的对应关系。价值的大小不仅取决于事物的品质特性,还取决于主体及周围环境的品质特性,因此主体的情感由主体、客体及环境三个因素来决定,而不由其中一个因素来单独决定。例如,一般情况下的老虎可使人产生恐惧感,但关在动物园笼子里的老虎不会使人产生恐惧感,相反还能产生审美感。
5 情感模式与价值变化的对应关系
情感与价值的关系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人的情感不管多么飘忽不定,都可以找到它的价值对应物,情感的任何变化都可以从价值关系的变动中找到它的客观动因,情感的不同表达模式都对应着价值的不同变化方式。不过,情感模式与价值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是简单的、机械的、静态的、单形式的、线性的和同步的关系,而是复杂的、辩证的、动态的、多形式的、非线性的和异步的关系。
“品牌能够稳固地占据用户心智,是最为稳定的流量池。而建立品牌最有效的方式,是影响人脑中的情感区域。唯有如此,才能通过理念使用户对产品建立情感,进而通过情感驱动行为。”
拉米拉斯(Javier Sanchez Lamelas)曾长期担任可口可乐全球营销副总裁,并第一次在此书中进行了“内部人士视野”的系统总结。其中,围绕产品建立情感、理性设计情感营销、促成用户为情感支付溢价等方法,不仅适用于具有较高营销预算的公司,同样可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营销痛点。
这可能要成为第一部我还没有完全读完就想写推荐的书了。
拉米拉斯(Javier Sanchez Lamelas)算不上营销界的大明星,但数十年掌管全球最大营销体系之一的经历足以在这个领域说三道四一下了。
这本书的前言是我读过的书中最长的,有近40页。讲述了拉米拉斯自己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从律师到营销界,从宝洁到可口可乐,都是快消零售殿堂级的公司和经历。如何建立有效的团队,零度可口可乐的诞生,与百事可乐之间的商业战争,如何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广告代理公司合作,以及这个超级单品的全球营销长官如何做决策……
这部由内部分享培训教材不断升级而来的营销书读起来并不轻松,叙事方式也不是非常现代,甚至行文逻辑和中文的阅读习惯也略有别扭。但依然非常值得一读的是作者对营销的体系化洞见:细小到人的理智和情感的微观反应,宏观到整个社会传播领域和历史跨度。
其实往后读了一些后发现标题偏噱头了。对营销操盘的全面见解不仅有专业和人性的高度,更接地气到教你在电脑里设置cookies。现在读到不到一半,但为写这篇荐书翻看了目录和内容。觉得这本书值得看3遍,个别章节需要认真写个笔记~
摘录前三章的个别结论,祝阅读愉快~
行动是由感情驱动的。起始观点有点刺激:许多人认为我们是用理性大脑来做决定的,但作者认为人的行动主要是由感情驱动的。高效的营销总是选择与情感大脑对话。人生最重要的决定,包括我们和谁结婚、为什么买房、买车、买裤子、买手表,都是通过情感大脑作出的决策。人们不会为一个产品花很多钱,但会心甘情愿为一种体验买单。爱上品牌和爱上一个人的原理是一样的。
正确的调研能大幅提高营销的质量:问对问题;根据你要问的问题来选择调研类型;选取单一变量;事先明确你对结果的语气以及你将为此采取什么措施,也就是所谓的建立行动标准;每问出一个问题要自问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答案;控制自己内心的冲动,不要每一步都验证专业人士的作品;避免在管理层面前用调研结果证明决定。
先梳理流程,再建构组织。好的组织模式,让你拥有更多的思考时间。优秀的决策者应具备的几个特质:对目标的准备理解;中立;博学;量化的技巧。
好点子是组织的能量来源。这里讲了很多如何管理内外部智力资源的心得,值得所有企业主学习思考。
把价值破坏者从团队里揪出来。
C3:让人们爱上你的品牌
所有的企业都想拥有足够有价值的品牌资产,就像一道护城河一样,让企业、品牌、产品都结实坚定地存在于自己的竞争生态中。要爱得爱,要风得风。
作者提出了开展品牌对话的9个原则:
1明确你是谁。你的个性、价值观、信念、人性化承诺、消费者价值、品牌的人生观都非常清晰。
2在建立品牌理念的时候要避免废话和营销术语。
3成功的品牌不会与所有人对话:成功品牌交谈的对象是潜在消费者,而非当前消费者;一切有效对话的本质首先是“聆听”,然后是“回应”。
4对着他们的心轻声细语:重视涵养、友谊、幽默感、勇气、希望、乐观、爱的传递,把产品的理性效益作为感性效益的理由。
5保持一致性。忠于品牌选择的价值观,以品牌个性为透镜,对品牌对话和品牌观点进行过滤。如果没有清晰可靠的定义,品牌个性就会每年都被不同人解读成不同的内容。
6要不惜一切代价避免一成不变或是让人生厌。诚恳地认识到不足之处,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把失败作品锁在抽屉里。
7对待你的品牌不要太严肃。幽默感是智慧、自信和领导才能的标志,而这些都能产生吸引力,并最终产生爱。
8如果你没什么要说的,那就把嘴闭上。
9提前规划好你要说什么。
情感化是用户运营的关键抓手。情感是人类的共同语言,也是人类的底层操作系统,我们所有的言行都是由某种情感驱动的。
1)同理心:情感的底层逻辑
同理心的主要表现有两点:一是角色代入;二是感同身受。
2019年,一部名叫《啥是佩奇》的视频短片火爆全网。讲述了一个爷爷为了给孙子准备礼物, 寻找并制作佩奇的有趣故事。
虽然这只是一部**的宣传片,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它折射出了城乡之间的文化差异,每逢佳节父母对儿女回家的期盼。这种现实就会达到让大家的感同身受,情感共鸣的效果。
2)找到引爆情感的导火索
企业如何抓住年轻用户的情感导火索,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爆他们的情感,是许多传统品牌需要思考的问题。
所有情感的引爆都是从捕捉公众情绪开始的,情绪通常是飘忽不定的,捕捉它需要敏锐的洞察力。比如新媒体运营组织“新世相”连续策划的“逃离北上广”“佛系少年”“丢书大作战”等活动,其成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对公众潜在情绪的精准捕捉。“逃离北上广”是对一线城市白领生活压力的回应,“佛系少年” 是对“90 后”“00 后”年轻群体差异化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的精准把握,情感引爆从情绪入手,最高境界是将情感升维为价值观,让其成为品牌的人格化标签。比如小米的“ 为‘发烧’而生”,苹果的“Think Different”,京瓷的“积善行,思利他”。情绪、情感都是具象化的、偏感性的表达,而价值观则是情绪、情感的符号化和抽象化,更稳定、更持久。因此,用户运营的短期目标是调动情绪,引发情感共鸣;长期目标是在持续的情感互动中,形成能引发用户广泛共鸣的价值观。
在2008年为在汶川灾区捐款1亿元人民币的王老吉,2021年为河南洪灾低调驰援的鸿星尔克,都抓住了广大用户的情感导火索,以民族大义、社会责任感等情感引爆了用户情感。在这一过程中,王老吉、鸿星尔克都不再是普普通通的市场品牌,而成为爱国爱家的情感映射,成为一种情感符号。
品牌只有通过与用户共情,建立与用户的情感连接,才能获得用户好感,引导用户传播口碑。而讲好品牌故事,与用户平等沟通对话,正是以情感化做好用户运营的第一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