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同构性

为什么说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同构性,第1张

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构性,表现为这两种活动在要素和运作方式上的相似性、一致性,两者的基本要素都是主体、客体以及连接二者的中介——工具、手段等,都是主体运用一定的中介手段作用于客体,表现为主体和客体按一定方式实现的相互作用。实践活动是以主体实际改变客体、占有客体为目的的活动,认识活动是以主体观念地改变、占有客体为目的的活动。认识主体是以某种方式从事社会实践和进行认识活动的人,包括人类主体、社会主体、集团主体和个人主体四种形式。认识主体是由知情意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直接担负认识功能的是主体的理性结构,即人的现实的认识结构。以情感和意志为主并包含信念、理想、习惯和本能在内的各种非理性的心理因素,对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和运用起着导向、选择、激发和调节作用。认识客体是指进人人的认识活动,被主体的观念把握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三种形式。认识客体以自己的多种属性、结构、层次和关系制约着主体对它的认识,既决定了主体对它的认识不能一次完成,也决定了主体对它进行认识的“程序”和“规则”。认识中介是以各种形式的认识工具、手段为要素,包括运用和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在内的系统,它是人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志,它决定着不同时代人们认识活动的基本方式,它主要由物质性认识工具、观念(知识)性认识工具和作为感性符号系统的语言工具所组成。

蒹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蒹葭表达出了一种贤才难觅,情人难得的怅惘,乃至前途渺茫理想不能实现的失望心情。全诗流溢着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著追求以及追寻不得的失望、惆怅心情。

蒹葭抒发了什么情感

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蒹葭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蒹葭》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抒情诗它抒写的是怀人之情,表达了诗人某种执著的追求在艺术上它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堪称《诗经》中的佳作至于其追求的“所谓伊人”,有人认为是“知周礼之贤人”,有人认为是朋友,有人认为是恋人,我则更多的倾向于后一种说法

全诗分三节,都是围绕同一中心,抒写作者对恋人的一种执著的思念和追求这一执著的精神一直贯穿全诗的始终,在诗中有淋漓尽致的表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开首两句先交待了时间和环境从这两句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深秋的清晨,茂密浓郁的芦苇正呈现出苍青的颜色,而晶莹闪亮的露珠已凝结成一层薄薄的霜花这两句以眼前所见的景色起兴,既点明了时节、环境,营造了一种萧凉凄清的氛围,又衬托出诗人当时的惆怅心情,言简意赅而内蕴深远在这样一个萧凉凄清的早晨,却有一个人沿着芦苇岸边踯躅而行,他在追寻什么呢“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原来他所追寻的正是自己日夜思念的恋人!他透过茂密的芦苇丛,久久地凝视著河的对岸,那也许就是他心上人所在的地方吧,然而漫漫的大河尽是茫茫的一片,他思念的人儿却遥不可及“在水一方”,喻所在之远,同时也表明诗人确信心上人的存在,虽然前景渺茫,但他始终抱着坚定的信念,执著地去追求“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里是说,诗人思念心切,心急如焚,为著寻找一条通往彼岸会见伊人的道路而上下求索逆流而上吧,路途是那样的崎岖艰险、漫长曲折;顺流而下吧,眼前却依然是一片水波茫茫,伊人可望而不可即诗人带着烦乱不安的心情一味的痴想,尽管他还站在岸边,但他却早就情迷意乱,心神摇曳起来神思恍惚间,他似乎看见他的心上人正站在大河中央那被水环抱的小岛上向他遥遥招手“宛在水中央”,这里一个“宛”字用得极其逼真生动、精妙传神它把诗人那种因思念而显得如痴如醉的神态刻画得活灵活现,“伊人”的形象随之也犹如近在眼前

诗篇采用了回环、反复的写法,第二、三节的内容与首节基本相同,只是更换了个别的词语,避免了诗的呆板和累赘,加强了节奏和韵律,使得全诗主旨更加明确,情感表达更为强烈,读来缠绵悱恻,启人深思

这首诗先以写景起兴,通过写蒹葭、白露两种最能渲染深秋悲凉气氛的自然景物,造成一种缥缈空灵的抒情意境,从而衬托出诗人凄清、惆怅、寂寥的心境这种以景托情,移情于景的表现手法,不仅起到了深化诗意的作用,而且也增加了诗的艺术感染力,使全诗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最高艺术境界

整首诗笔调含蓄委婉,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诗中所述的秋水伊人,亦给人以可望不可即之感,然而却始终使人存有希望正因为这一份朦胧与期盼,诗人对“伊人”的那种向往、思恋和追求才更为显得强烈和执著若说穿了,也就没有了韵味

蒹葭全诗是怎样表达作者情感

1《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蒹葭》是一篇美丽的情歌,追求意中人而不可得,表现了诗人希望见到意中人的深切感情。

2《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3

景语情语。诗开篇便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凄清的画面:一个晚秋的早晨,天色朦胧,笼罩在晨雾中的是一望无际的沾带露珠的芦苇。一条河流,蜿蜒而去。望远处,是一块小小的沙洲。这是一幅萧瑟的晚秋晨光图,烘托主人公凄恻的情感。

诗的第二、三章采用重章回复的方式,反复咏唱。但景物又有不同。首章“白露为霜”,露凝为霜,是拂晓时;二章“白露未唏”,太阳露面,天已大亮;末章“白露未已”,阳光照射,露水快干。三幅不同时间的晚秋晨光图,渲染烘托出主人公久久伫立远望而始终不能见面的惆怅心情, 而主人公这种心情随着晨光画面的重叠,显得越来越急切,越来越凄婉。这篇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

4 重章叠句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如《蒹葭》全篇三章十二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5《关雌》着重于叙事,而《蒹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蒹葭》比《关雌》的情感韵味 更浓郁些。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雌》“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 “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 术境界。

如何理解《蒹葭》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备相似格局、类同结构的异质事物的性能。“在水一方”的结构是:追寻者——河水——伊人。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

由此看来,不妨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一种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一切可望难即情境的一个艺术范型。这里的“伊人”,可以是贤才、友人、情人,可以是功业、理想、前途,甚至可以是福地、圣境、仙界;这里的“河水”,可以是高山、深堑,可以是宗法、礼教,也可以是现实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碍。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它的再现和表现天地。如此说来,古人把蒹葭解为劝人遵循周礼、招贤、怀人,今人把它视 情诗,乃至有人把它看作是上古之人的水神祭祖仪式,恐怕都有一定道理,似不宜固执其一而否决其他,因为它们都包蕴在“在水一方”的象征意义之中。

自然,当我们处在与“在水一方”类似的境遇时,应当欣赏的是它的锐意追求,而不是它的悲观失望。这首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早晨的薄雾笼罩着一切,晶莹的露珠已凝成冰霜。一位羞涩的少女缓缓而行。诗中水的意象正代表了女性,体现出女性的美,而薄薄的雾就像是少女蒙上的纱。她一会出现在水边,一会又出现在水之洲。寻找不到,急切而又无奈的心情正如蚂蚁爬一般痒,又如刀绞一般痛。就像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感”,这种美感因距离变得朦胧,模糊,不清晰。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蒹葭、白露、伊人、秋水,越发显得难以捉摸,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画。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的心境。诗每章的头两句都是以秋景起兴,引出正文。它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又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王夫之《姜斋诗话》说:“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蒹葭》这首诗就是把暮秋特有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浇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了一个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体现。总之,《蒹葭》诗的丰富美感,不论是从欣赏的角度,还是从创作的角度,颇值得我们重视和予以认真探讨。

蒹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情感共鸣是指欣赏者由于对作品的理解而产生的相似相同的情绪情感体验,与作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爱其所爱、憎其所憎、悲欢与共、思想感情的交流感应。艺术作品的欣赏是各种形式的艺术品(如美术、音乐、诗歌等)作用于欣赏者思想感情的过程,同时也是拥有一定审美能力的欣赏者对艺术作品进行感知、理解、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过程。还包括与认识过程相伴随的主观方面的感受与情感活动。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艺术中的情感共鸣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审美注意和审美期望。

在这一阶段时,欣赏者对艺术作品产生精神需求,是进行审美的心理动因,也是进入审美的初始状态。在这一阶段内,人们在意识上对审美对象产生兴趣,并高度集中,表现为欣赏者对审美对象的凝神观照。

二、审美感知与审美情感。

1、对艺术作品的色彩、线条、形体、构图、动态等发生感性的、自然的直接关系。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反映直接作用于欣赏者视觉的对象特征总和,通过视觉对人的大脑皮层产生不同刺激,在人的情感中激起类似的、结构基本相同的力的样式,从而使人感受到悲哀、欢快等各种情感。这种对艺术作品的感知是一种充满情感的整体把握,这种力的式样被格式塔心理学派称之为“异质同构” 现象。在审美感知中,各种艺术形式的美都能给人感官上的愉悦,在人们心目中激起共鸣,使人的各种心理要素:思维、记忆、想象等都活跃起来达到一种兴奋状态,产生丰富的情感。

2、情感在审美中是一个中心问题。美术作品主要是作用于人的情感领域。(自己举个例子)如万里长城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拉菲尔画的《圣母像》激起人们愉悦爱慕亲切的情感,古希腊雕像《拉奥孔》使人观后有痛苦的体验。美术作品在引起欣赏者的激动和共鸣中,唤起了优美、崇高、悲哀、痛苦等种种思想感情,在潜移默化中使欣赏者接受某种道德情操,受到某种精神品质的熏陶,从而改善人们的情感状态,影响人的行为。审美情感可以说是审美过程中的心理动力。

三、审美理解与审美想象。

审美理解与审美想象是在感受的基础上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味、内容、技巧、象征意义等,只有直觉是不够的,要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全面地理解和认识,才可能深刻地感知作品,整体地把握作品,与之产生共鸣。

许多人分手后喜欢问对方之前是不是真的爱你,或者还爱不爱你。其它判断标准我都很难说绝对,唯有“分分合合很多次”这一点,我能保证,你们一定是互相的、很深的爱情。

影视剧往往也喜欢用“分分合合”渲染爱情,彼此伤痕累累,一会喜欢一会讨厌,一会在一起一会又分开,随着时间的流逝,男女主的感情不仅没有更稳定,波动性反而越来越大,最后却能修成正果。

我心想这也就是**,要是现实估计没有几对情侣能坚持下来。

可相爱确实是愿意一次次冒着重蹈覆辙的险复合的理由,外人看来太辛苦,但在他们眼里这是舍不得、断不掉、忘不了的情感,即使彼此伤痕累累互相折磨也放不开手。

分分合合,说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是形式上重归于好。很多人,之前几次问题没有想清楚,害怕彻底分手就贸然复合,却不知道感情却在一次分分合合中消磨更多。

相处存在问题,这是你们不稳定的原因,一般来说越往后挽回越难,直至假性分手成真性,是因为对方不想再“冒险”了。

分分合合挽回当然是有机会的,彼此是有真心存在的,之前多次复合也证明了挽回这件事的可能性。不过我看也是作的!戳醒你们一下,恋爱里别脑补瞎折腾了!感情作没了又来问我这个问题。

但不是百分百能挽回成功,比起第一次分手复合难度肯定会加大。

1、分手后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

2、不要把能不能挽回的决定因素认为是对方的态度,实际上是,你自己身上有很多特质改变难度很大,继续这段感情就是等于痛苦的继续,只有复合短暂开心的几天。

所以如果只想对方回头,并不愿意真的改变自己的,我建议换人,对有的人来说自我就是比感情重要的。因为分分合合也说明了你们虽然相爱,但不合适,不改变就真的无法匹配。至于双方如何磨合,对方要如何改变,也是在一起之后才能慢慢引导的,挽回先从自身谈起。

3、有过之前的失败经历,之前的矛盾没有解决,害怕重蹈覆辙是一定的,信任度肯定会下降。

你们不是没有努力过,在分手前一定为对方做了很多事,一起经历了很多。

但时间慢慢消耗掉你们的新鲜感,分分合合的过程又加深了痛苦,降低彼此的容忍限度,好不容易积攒的一些信心和动力,也在回忆痛苦和好友的劝说下慢慢消散。

4、这个点比较小但是常见,我发现一些原本有效可行的挽回方法,很多人在之前分手复合过程中误打误撞用过了,同样的方法用第二次三次大多没用了,所以容易出现无计可施的困局。

之前几次的方法,会慢慢失效,就像抗药性,对方不会再轻易接受。需要你从根本上改变,比如心智成熟、自身建设等。但虽难却非无药可救,只是需要耗费更多的心力寻求更有效的方法。

不必纠结于这些,“去做就行了”。去做去努力才是过程,才是解决一切困难的办法,远比被负面情绪干扰来的划算。大脑只能全心全意处理一件事,当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努力改善这件事上面,烦恼就会“死机”。

“分分合合”只是循环状态,想要最终的结果是“分”还是“合”,选择权在你。

我之前说你们不合适,具体来说是“固有观念”捣的乱。你能够对对方的观念行为有所理解,是能包容共存的,甚至若你意识形态上更高,对方精神上会受你的引导。

复合次数越多,心会更累,一次次打击的影响会叠加起来,让你越来越害怕,不敢去努力。之前积累的问题没有处理好,断联也是可以的,尤其女挽男不用怕拉长周期,一般你越想快,挽回进度越慢,在节奏方面快热的人确实需要将就一点慢热的人。

性格、观念上的差异恰恰是灵魂需要的互补,所以你们之间吸引力很强,不容易分开。

“心物同构”就舞蹈表现而言,其实是运动人体之“力的行为”与人心情态之“力的行为”的同构。阿恩海姆记述了自己学生对舞蹈演员所做的一个试验,“试验结果证明,所有的演员在表现同一主题时所做出的动作都是一致的。举例说,当要求他们分别表现‘悲哀’这一主题时,所有演员的舞蹈动作看上去都是缓慢的,每一种动作的幅度都很小,每一个舞蹈动作的造型也大都是呈曲线形式,呈现出来的张力也都比较小。动作的方向看上去时时变化、很不确定,身体看上去似乎是在自身的重力支配下活动着而不是在一种内在的主动力量的支配下活动着。应该承认,‘悲哀’这种心理情绪,其本身的结构式样在性质上与上述舞蹈动作的结构式样是相似的……当然,在舞蹈艺术中,表现‘悲哀’等各类情感的动作也许有一套规定的方式;我们也不否认,这些被试者在测试中很可能是受到了这些传统表演方式的影响,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表现性的解释。因为不管这些动作是被试者自己发明的还是学习的结果,在这些动作中所展示出来的结构性质都与它们所要表现的情感活动的结构性质有着一致性”。之所以要认识舞蹈式样的“心物同构”,是因为它密切关系着舞蹈式样的“表现性”。在阿恩海姆看来,有意识地去表现某种心理情绪的动作具有“表现性”;那些自然的不表现什么的动作也会具有“表现性”。他曾留心过舞蹈演员们在正式演出之前为活动关节而做的一套练习动作,“一开始是摇颈、转头,接着是耸肩,最后是扭动脚趾。但是,在旁观者看来,即使这样一种纯粹的技术性练习,也是一种极其成功的表演。因为这样一些动作完完全全是一种表现性的动作。在这样一些准确、有力和富有节奏的表现性动作中,形形色色的情绪——从懒洋洋的惬意到傲慢的讽刺——就很自然地被表现出来了”。舞蹈式样的“心物同构”之所以具有“表现性”,是因为“造成表现的基础是一种力的结构”,而“心物同构”本身就是“力的结构”的同一。阿恩海姆还提及一些“心物同构”的“表现性”,比如“集聚就够产生强烈的生命感”;“一条明显的曲线必然传递着清晰的温柔感”;“圆形既是圆满状态又是虚无状态”等。这对于我们了解舞蹈式样的表现性都会是有益的提示。

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是最擅长于抒发情感、最能拨动人心弦的艺术形式,它借助声音这个媒介来真实地传达、表现和感受审美情感。音乐在传达和表现情感上,优于其他艺术形式,是因为它所采用的感性材料和审美形式——声音最合于情感的本性,最适宜表达情感。或庄严肃穆,或热烈兴奋,或悲痛激愤,或缠绵细腻,或如泣如诉……音乐可以更直接、更真切、更深刻地表达人的情感。

那么,音乐为什么能够用有组织的声音来表达人的情感呢?一种理论认为,音乐的表情性来自于音乐对人的有表情性因素的语言的模仿。人的语言用语音、声调、语流、节奏、语速等表情手段配合语义来表情达意,而音乐的音色、音调起伏、节奏速度等表现手段能起到与语言的表情手段同样的作用。

还有人认为,音乐的声音形态与人类情感之间存在着相似性,具有某种“同构关系”,这是音乐能表达人情感的根本原因。音乐理论家于润洋曾指出:“音响结构之所以能够表达特定的情感,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二者之间存在着一个极其重要的相似点,那就是这二者都是在时间中展示和发展,在速度、力度、色调上具有丰富变化的、极富于动力性的过程。这个极其重要的相似点正是这二者之间能够沟通的桥梁。”比如“喜悦”,它是人高兴、欢乐的感情表现。一般来说,这种感情运动呈现出一种跳跃、向上的运动形态,其色调比较明朗,运动速度与频率较快。表现“喜悦”的感情的音乐,一般也采取类似的动态结构,如民乐曲《喜洋洋》,用较快的速度、跳荡的音调等表现手段表达了人们喜悦的情感。

我个人理解的德沃夏〈克幽默〉是一种欢快,夸张的,还有一种迷茫人生的感觉。

幽默曲是一种富于幽默风趣或表现恬淡朴素、明朗愉快的小型器乐曲,表情变化鲜明,且富于歌唱性。不少作曲家都写过这样的作品,最脍炙人口的恐怕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钢琴独奏曲《八首幽默曲》了。1894年夏,德沃夏克从美国回到祖国度假,心情舒畅,写下这组钢琴小品。

其实音乐通过听觉,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不需要任何媒介可直接使人产生情感体验,因此音乐被称为“最情感的艺术”。那么,音乐为什么能表达情绪与情感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音乐与情绪情感运动状态成同构关系;一是音乐表现的内容主要就是情绪与情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473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