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 杜甫 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江村 杜甫 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第1张

结句“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虽然表面上是喜幸之词,而骨子里正包藏着不少悲苦之情曰“但有”,就不能保证必有;曰“更何求”,正说明已有所求杜甫确实没有忘记,自己眼前优游闲适的生活,是建筑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压痛点一旦分禄赐米发生了问题,一切就都谈不到了所以,我们无妨说,这结末两句,与其说是幸词,倒毋宁说是苦情艰窭贫困、依人为活的一代诗宗,在暂得栖息,杜甫能安居的同时,便吐露这样悲酸的话语,实在是对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的强烈控诉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汉族,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出生于河南巩县,死后葬于家乡巩县。杜甫的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

要根据杜甫的生平资料进行分类。第一,是人物基本资料,好像姓名、字、号和其他称号(如人们根据杜甫的官职称他为“杜工部”)还有他的出身(家乡)等(可以附上画像一张哦) 第二,是人物的生平经历,他的童年少年~~入仕做官、家庭友情等,还可具体根据他的人生经历划分人生阶段,这对了解他的诗作必不可少的。 第三,就是杜甫的诗作了。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的诗作多反映民生现实,诗风沉郁顿挫,尤擅律诗,诗作文学成就极高。不可离开诗来谈杜甫哦。可以上网查查他的诗和人们的评价。 第四,我个人觉得可以加上你自己对杜甫的见解。有自己的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约有1500首诗流传下来,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他的诗以“沉郁顿挫”为主要特点,全方位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的社会面貌,因此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作品都收录在《杜工部集》里,主要有“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又呈吴郎》这首诗饱含着劝勉之情,诗人在堂前注目徘徊,默默向吴郎倾诉。诗中的“堂前燕”和“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中的“堂前燕”含义不同。

杜甫是自比吴郎,而把“堂前燕”比作是曾经和自己共度患难的前妻。这是从“客”的角度来写的。

而刘禹锡的诗,是把自己比作“堂前燕”旧日的“王谢”,而今再不是“飞入寻常百姓家”了。这是从“王谢”的角度写的。

总之,诗人的表述方式非常委婉,而用意则是劝告吴郎要善待“堂前燕”,实际上是劝告吴郎要善待前妻。

《江南逢李龟年》主旨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之情;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江南逢李龟年》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全诗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表达了时世凋零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之感。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当时杜甫在潭州(今湖南长沙)。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宫廷歌唱家李龟年的歌唱艺术。

原文:

《江南逢李龟年》

作者杜甫 朝代唐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姓名:杜甫

字;子美

号:少陵野老

年龄:68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朝代:唐朝

出生地:巩县(今河南巩义)

简介: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473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