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街简介:
三月街亦称“观音市”、“观音街”;“祭观音街”,白族传统盛大节日,也是白族传统的民间物资交流和文娱活动的盛会。流行于云南大理等地。
节日由来
相传南诏细奴罗时,观音于三月十五日到大理传经,因此每年届时,善男信女们便搭棚礼拜诵经并祭之。三月街成了讲经说佛的庙会。由于大理地处交通要道,古代云南信佛者甚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庙会逐渐演变成了滇西地方贸易集市和节日。大理乾隆举人师范有诗:“乌绫帕子凤头鞋,结队相携赶月街。观音石畔烧香去,元祖碑前买货来。”这就是三月街的生动描写。传统三月街是物资交易以骡马、山货、药材、茶叶为大宗。白族要对歌跳舞,彝、白、回、藏各族还要赛马欢歌。
历史传说
三月街有一些奇妙的传说。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个暴君每天吃一对人的眼球,给当地白族人带来深重的灾难。当时有个充满神奇威力的勇士,为了给白族人民除魔灭害,在三月的一天巧施妙计,把暴君骗到苍山的中和峰麓,唤来神狗消灭了他。为了纪念这个勇士和白族人民得救的大好日子,人们便每年在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聚集在苍山脚下,欢歌乐舞。年复一年,便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三月街”。
人们更喜欢的是另一个传说:洱海边有一个打鱼的小伙子,妻子是龙王的三公主。有年农历三月十五日晚,月亮特别皎洁。三公主抬头望月,想起那是嫦娥在月宫举办一年一度的月街。她就叫来了一条龙,夫妻双双骑着去赶月街。月亮上的街市货物繁多,看得人心花怒放,可所有的货物只能参观不能买。空手而归的夫妇俩在回家的路上商量定了一个主意:也要在苍山脚下举办一个月街,而且要让大家想买什么就能买到什么。于是,他们就来到苍山中和峰东麓的缓坡上,种了一棵大青树,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起在树下做买卖七天。于是,有了这样的一个热闹的集市,而人们习惯将这个节庆称为“月街”。
小结: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街期。每年夏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
大理,一个与神仙哥哥段誉和神仙姐姐王语嫣有关的浪漫的地方;一个藏有六脉神剑绝技的神秘“大理国”;一个几乎每个去云南的游客都会到此一游的小城。然而,真正的大理并不是跟着旅行团到那些常规景点参观所能体会到的,不坐索道上苍山,只在城里远远地跟她打个招呼;不坐船享受洱海,只在码头边给她一个飞吻;不买门票进三塔公园,只在门口拍了两张立此存照;也没有在洋人街看高鼻子蓝眼睛的洋人,我们看到的大理是另一副样子。大理,不只是滇西北旅行线上的中转站,而是大有道理。
从那个最著名的唐朝开始就被称作“南诏”的大理,现在还是活在千年前的历史里,有些特别的人和地方并没有真正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任你建再多的高楼,修再多的机场也没办法动摇,似乎那些人一生都活在自给自足的世界中。
火车上认识的三位先生用六个小时改变了我原本以为大理只是滇西北旅行线上又一个新兴中转站的蠢想法。
陈先生的表述方式是情感号召式他给了我们有宝石般果实的石榴和好味道的云腿月饼,加上他偏要和陌生人说话的热情嘴巴,让你无法拒绝的开始关于大理的再认识;
宋先生的方法是理性说明式,他会告诉你白族人的多神崇拜和鸡足山的佛教渊源,将军洞里李宓的故事,有什么理由不跟着一路听下去?
而土生土长的文先生本身就是大理鲜活的代表有高原太阳晒出来的黑脸堂这样的人才知道古城里哪
家铺子的地方菜最地道。
南诏的白族教堂
大理的城里可以被称作名符其实的围城,我们也没在著名的城墙外拍照留念,倒是发现了古风犹存的中国银行。这处背靠洋人街的中国银行,铭牌上赫然写着“南诏支行”的名头。说到这里,还真得感谢金庸老先生对我们关于大理历史的启蒙教育。
沿着人民路往下走,有好几条向右拐的小巷子,其中有一条通向那座非典型性天主教堂。从巷口往里看,是一座典型的教堂,因为它有教堂最显著的标志——十字架。而当你走到门口去再看时,那又是一座典型的白族风格的房子。走进去发现原来教堂处在一间学校的范围内,有读书声和看门狗叫声交杂。因为是上课时间,我们入不得厅内观赏,所以关于教堂内的景象也只能通过外面精美的雕栏漆画来揣测。同伴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在看到教堂全景的那一刻,她跟我说“PERFECT”。
逛古城:越来越觉得被安排成旅游团景点的老房子在逐渐失去着什么,是生活的自然、恬淡的态度,还是柴米油盐的味道?大理也不例外,活生生的老房子都藏在临街的门面房后面,没有名没有姓,不卖可乐和薯条。我们在古城里上上下下钻了好几圈,看到了全部用石头砌成的老房子,还有隐在两个大屋之间的小门脸儿,屋顶上鲜花盛放。
城外的白族本主节
城外是洱海和苍山的天下。洱海上随风起浪,很不平静,苍山也是雾茫茫一片,看不真切。所幸的是,我们遇
见了洱海边北才村一年一度的本主节。这条村的入口就在2路公交车的终点站,虽然我们也不明白这村的本主是谁,但还是兴趣饱满地跟着一群群着蓝布衫的村民一直往里走。一路走过卖糖果蜜饯、卖衣帽鞋袜、卖猪肉猪血的小摊。越走路越窄,香火味越重,人挨着人。我们两个看起来明显的异类偶尔也会被人盯上看几眼,尤其在同伴对着猪血拍照时。不过大体上,还是没太引起注意,村民们见怪不怪的态度让我很是钦佩。
北才村的“洱水神祠”坐落在进村小道尽头处,外面看类似普通的白族民居,大门正中有一照壁挡前,照壁后是烧香处,面对着本村之主“段赤城”的祠堂。穿着民族服装的白族老太在院子里围成一个圈,叠火纸分香烛,不大的院子里烧香的烧香,祭祀的祭祀,还不时有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祠堂外的人们也没闲着,各种货摊挤在祠堂周围,人头涌动,好不热闹,远远的开阔处还有一群白族妇女在举行着什么诵经仪式。
关于本主:凡是白族聚居的村庄都少不了有本主崇拜,本主是“本境土主”的简称,大意是“本地域里最尊贵的人或神”。同其他崇拜相同的是,白族人认为本主也能保佑他们事事如意,平安康健。不同的是,每个村都有自己的本主,同一个村的本主庙里所供奉的神又往往是多种多样的,有英雄人物,有王侯大臣,也有孝子、节妇,白族人供奉的本主们生前并非一定是皇帝,即便原来是庶民,只要有德于众,死后就能担得起本主之名。最特别的是,这些本主既是神又是人,有人一样的七情六欲,同人一样要谈情说爱,甚至允许男女私通,这里许多关于神的故事也都充满了调侃,神与人之间的界线是模糊又亲切的。
大理小吃有味道
因为对美味的食物有不可逆转的沉迷倾向,所以一脚刚踏进大理,眼耳口鼻舌就集体进入了捕猎状态。而
且我认为,只有吃到地道的小吃才能真正体会到这里跟那里的不同之处。
一号小吃:乳扇
在大理,我吃到的第一件猎物是乳扇,邓川乳扇。关于乳扇,最初在昆明街头偶遇,就让我一年都难以忘怀,所以这次到了乳扇的家乡怎能放过呢?
在古城的中心十字路口,有块显眼的招牌,上书“邓川乳扇”四个大字。据说在水草丰茂的邓川,几乎家家户户都养奶牛,而那里出产的奶粉是云南最好的,这个我们倒没机会去考证,不过传说中穿白族服装卖乳扇的大婶倒是邓川乳扇的活招牌。乳扇既可以煎炸煮烤烩,也能生吃,而街边卖的通常是烤乳扇,一只小炭炉,一把火钳加上几瓶不同味道的酱料就足以撑起场面。这次我选择了玫瑰味的酱汁,清清的乳香和着玫瑰花的香味,一口咬下去汁液四溢,酥酥香香的味道在嘴里打转。
二号小吃:饵快
很快在古城人民路上找到了一个卖烧饵快的大婶。饵快,模样长得像我们常见的饺子,以米磨成粉做成的东西。把现做的饵快放在炭火上烤热后就能吃,又糯又粘,咸甜适中,既不油腻又能管饱,一只烧饵快才卖5毛钱。
饵快除了能烧着吃还能切成丝变成饵丝。就在古城一家青年旅馆的隔壁,有家看起来像是母女档的小面馆(这里是否该用“小饵馆”更形象呢)。早上时,热腾腾的大锅里冒出阵阵肉汤香,饵丝就是放在这锅里煮的,煮好后加点肉丁,再加上一勺自家制的咸菜,一口汤来一口饵丝,吃得我心满意足。
Tips
食:到大理一定要尝尝小吃。乳扇就在城中心很显眼的位置有卖,2块钱一根,还可以论斤买回去自己做;加肉的饵丝3.5元一碗;还有喜洲破酥粑粑值得一试,大约0.50元一只,很多档口都有卖。大理的小饭馆都是看菜点菜的,山野口味。
住:古城里处处可借宿,反正是先看再住,不喜欢可以随时调头。
行:就在城内转悠的话不需要搭车,时间够的话就在小巷子随便闲逛最好。去崇胜三塔搭19路公交车终点就是;去洱海搭2路公交终点即是;去火车站搭8路公交;去客运站搭4路公交。
这里是在大理古城,早樱已经开放,就如同青春年少的女子一样,充满了阳光灿烂、活力四射。而在这里的古城里行走在的人们,几乎毫无毫无防备的就开始感受到春的氛围。
大理古城墙,虽然不是最初的模样,但也算是保留至今最古老的建筑了,能够看到过去那段时间里,有太多的人其实一如既往的为了这座城而防守,家园的守护者似乎是至今都难以令人割舍的情感依托。如今的古城里,修筑了太多人工的建筑,看似古色古香,但实际上有些地方显得冗杂,对于一个古城而言,最主要的是呈现出最具魅力的那些内涵,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这些内涵都是通过类似的外在渠道去感受的。亭台楼阁的设计似乎在这里十分频繁,有很多机会都可以看到,而且有些确实是古来的建筑,对于很多来大理古城旅行的人来说,这是真实感受古代人文气息最直观的地方。即使是在尽可能保留人文气息的情况下,也不刻意避免的会受到商业化的影响,商业化也是一种趋势,本身时代在发展,而古城也会随着时光流转,或许有那么一天,古城也不再是古。至少,如今行走在大理古城的街道上,感觉还是非常棒的,对于大理,这个非常干净而纯粹的地方,古城能够提供给人们一个想象的舞台,可以是金庸武侠里的情怀,也可以是小家碧玉的窃窃私语,这一切犹如一场**。
耳畔传来路上店铺里的音乐声,旅行的意义,旅行中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简单的走在大街上,看人来人往,比如此刻,听着音乐,感受这个春天在大理的美好时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