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容易患这种疾病?
三岁以下婴幼儿多发,成人也可感染。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差,不良个人卫生习惯易发病。大部分病例病情较轻,可治愈。少数患者可出现脑炎及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发病特点:年龄段普遍偏小,最大的患者11岁,最小的才1岁左右,其中2—3岁的居多;其次,发病地区分散,且主要在农村地区。
这种病什么季节最容易发生?
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常见于4~9月份。
该病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1.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2.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
3.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
这种病开始有哪些表现?
患儿感染肠道病毒EV71后,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左右。
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的孩子可能有恶心、呕吐等反应。
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在手足、臀部出现,或出现口腔粘膜疱疹。
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大多数患儿在一周以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复。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有皮疹等症状,家长该怎么办?
发现孩子发烧、有皮疹等症状,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孩子患病后应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避免传染给他人,防止再感染其他疾病。根据医生建议,决定是否留院观察或住院治疗。
患儿的家庭应使用肥皂、消毒液对日常用品、玩具、尿布进行消毒,对奶具、餐具煮沸消毒。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消毒剂或漂白粉消毒;将衣被阳光曝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家庭如何预防这种病?
春夏是肠道病毒感染容易发生的季节,要讲究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不要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场所。哺乳的母亲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喂奶前要清洗奶头。
幼儿园、托儿所如何预防这种病?
托幼机构等儿童集体生活、学习的场所,要做好晨间体检,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要立即要求家长带小孩去医院就诊,同时报告相关部门。患儿应在家中休息,不宜继续上学。
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后,要立即对玩具、被褥、桌椅等进行消毒;同时做好食堂、卫生间、教室等的消毒处理。保持教室和寝室等活动场所通风换气。
发现保育员、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有发热伴皮疹的,应立即暂停工作。
小学如何预防这种病?
答:小学要做好每日晨间体检。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要立即要求家长带去医院就诊,同时报告相关部门。患病学生不应继续上学,要在家中休息。
学校老师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学生后,要立即对被褥、桌椅、体育器材等进行消毒;同时做好教室、寝室、食堂、厕所等消毒处理。保持教室和寝室等活动场所通风换气。
为什么孩子 更易感染这种病毒?
肠道病毒EV71感染主要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物品密切接触传播,儿童和成人都可能感染,5岁以下儿童多发,环境卫生差、个人卫生习惯不良诱导病发,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重症患儿可出现肺水肿、脑炎等,大部分病例病情较轻,可治愈。每千名患者中可能出现一名重症患者,少数患者会出现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和肺水肿等并发症,严重时危及生命。
不可混淆的概念
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是由人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的疾病的总称,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手足口病,部分EV71感染患儿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重症患者出现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脊髓膜炎、肺水肿、肺出血等。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临床症候群,具有临床表现多样的特点,多数病例临床表现较轻,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病例出现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引起脑炎、心肌炎、肺水肿、弛缓性麻痹等症状,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导致死亡。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肠道病毒71型等。
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主要表现为手足口病,但也可表现为其他疾病,手足口病可以由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引起,也可以由柯萨奇病毒A组等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但根据国内外资料,与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相比,由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疾病发生重症感染的比例较大,病死率也较高,重症病例病死率可达10%-25%。
由于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临床表现多样,临床上缺乏简便、快捷的诊断方法,所以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的诊断困难。
1、饭前便后要洗手
饭前便后洗手,这是从小到大,我们最基本的卫生常识,尤其是在外出后回到家,一定要洗手,并且不能够仅仅只用清水冲洗,一定要使用香皂或者洗手液,严格杀菌。切忌,不要让儿童使用生冷未煮熟的食物,并且防止孩子去接触病患儿童。
2、家长接触儿童时注意卫生
家长喜欢对孩子亲亲,或者抱抱孩子,这摸摸那捏捏,来表示自己的宠溺,但是家长切忌,在接触孩子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清洁自己,尤其是在给孩子换尿布或者处理粪便之后,一定要洗手,并且适当处理儿童的粪便,不要随意乱扔。
3、婴儿物品进行消毒
对于婴幼儿使用的物品,比如奶嘴和奶瓶,在使用之前和使用之后,都要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防止病菌附着。
4、不去人多的地方
在手足口病的流行期,不要带儿童到人口密集和空气流通性差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很容易聚集病菌。并且,要搞好室内卫生,保持家居环境的干净,室内要注意通风,勤洗勤晒衣服被子。
5、清洁餐具
每天都要对儿童的玩具和个人的餐具以及打扫卫生用的工具进行一轮清洗和消毒,避免滋生病菌。
6、及时发现治疗
当儿童表现出手足口病的疑似症状时,要马上到医院进行诊治,并且暂时不要让儿童接触其他人,对其穿过的衣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一次消毒。如果是病症较轻的患儿,不需要进行住院,比较适宜在家里进行治疗和休息。
夏季气温升高,人体新陈代谢十分旺盛,也是孩子们成长发育的好时机。但与成人相比,儿童的器官相对脆弱,抵抗疾病的能力较差。接下来介绍几种夏季儿童常见病的防治,送去保健,期待宝宝度过一个健康无忧的童年时光。
痱子是夏季儿童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宝宝的汗腺功能尚不成熟,在夏天炎热和潮湿的,宝宝的活动大,容易出汗,如果你忽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很容易出现汗水堵塞毛孔引起皮疹的疾病,如痱子,擅长宝宝的额头,颈部、胸部、背部、腋下,臀部等部位小。因此,护理时,要保持宝宝的皮肤每天清洁,及时更换出汗的衣服,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热。对于长时间有痱子要暴露的皮肤,还要经常剪指甲,防止宝宝抓挠皮肤因发痒,继发性皮肤感染。饮食上,容易产生痱子的孩子尽量少吃鱼、虾等“毛”,多吃蔬菜、水果。如果痱子又痒又痛,有渗出物,建议及时带孩子去医院。
夏天,如果孩子经常出汗,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或者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就会导致中暑。为此,父母应该根据天气增加或减少孩子的衣服。建议孩子选择吸汗透气的棉质衣服,尽量不要穿化纤衣服。提前计划好你的旅行时间,在夏天,尽量不要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外出。保证孩子得到足够的睡眠,充足的睡眠可以使身体的各个部位,特别是大脑得到足够的休息,这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之一。同时,鼓励孩子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喝温水,因为水进入人体可以立即代谢,调节体温,运输营养素和清洁体内毒素的功能。一旦孩子中暑,需要立即冷静下来,孩子转移到阴凉通风干燥处,孩子多喝水,松开按钮,用冷水擦孩子,开风扇或空调用适当温度加速散热,并尽快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注意给孩子降温不要引起寒战,要感觉凉爽舒适。
一提到手足口病,父母就不寒而栗。它通常发生在夏秋两季,托儿所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症状为患儿口腔、手足或臀部可能出现颗粒大小的疱疹和小丘疹,水疱壁较厚,不易破裂;可伴有发热、咳嗽、流鼻涕等症状。手足口病在早期表现得像普通感冒,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多数病例较轻,病程为5-7天。少数病例发展迅速,累及神经、呼吸或循环系统,重症病例多与EV71病毒感染有关。EV71灭活疫苗已于2016年获准在中国上市。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它也可以通过接触儿童的呼吸道分泌物(说话、打喷嚏和咳嗽时飞溅的液体)、疱疹液体和受污染的物体感染。因此,儿童生活在一起、共用玩具、餐具、密切接触都可能导致疾病传播,因此手足口病儿童应隔离治疗,以减少交叉感染。
在患病期间,孩子可能会因口腔疱疹溃疡和疼痛而拒绝进食或少吃。因此,孩子要吃轻、软、易消化的食物。鼓励孩子喝温水清洁口腔和喉咙。夏季腹泻在儿童中极为常见,尤其是2岁以下儿童。腹泻可以由感冒或吃错食物引起。治疗腹泻的重点是防止脱水,而不是快速腹泻,父母不应该给孩子服用止泻药物,这会增加细菌生长和毒素吸收的风险。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复杂、多样,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没有特异性的预防措施。因此,做好个人、家庭的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1饭前便后、进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孩子洗手,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2家长或看护人/保姆在接触儿童前、更换尿布以及处理粪便后都要认真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3婴幼儿的奶瓶、奶嘴在使用前后都要充分清洗;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同时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要经常开窗通风,勤晒衣物、被褥;5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防止因过度疲劳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6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7轻症患儿一般不必住院,宜在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在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的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手足口病是宝宝小的时候非常容易感染的一种疾病,手足口病是具有一定传染性的,宝宝的身体免疫力比较低,是非常容易受感染的群体,多数孩子感染手足口病都是由于病毒引起的。感染手足口病的孩子经常会出现低烧的症状,还会有食欲不振和不愿意吃饭的现象,口腔里面可能会长溃疡,嘴巴会非常痛。
一、手足口病的六大症状是什么1、大多数刚刚开始感染手足口病的宝宝会发高烧,并且高烧的温度大概在38℃左右。宝宝在发烧的时候还会有头痛的症状以及咳嗽流鼻涕,体温会一直退不下去,看起来非常像感冒,但是如果体温很高,并且很久都没好的话,病情就会越来越严重。
2、乳口病的宝宝在发烧一两天之后,口腔的粘膜以及嘴唇里面都会看到一些包疹疱疹,破了之后会形成溃疡,所以宝宝嘴巴里面的疼痛感是比较严重的,这段时间宝宝会一直流口水,哭闹,整个人都非常的烦躁,没有食欲。
3、当宝宝的口腔出现溃疡一两天之后,宝宝的手心以及脚心还有臀部都能够肉眼可见的,看到一些丘疹。
4、小孩子在感染手足口病之后,如果病情较轻的话是可以自动痊愈的,并且大部分的宝宝痊愈之后都没有什么不良的症状。但是如果宝宝的手足口病感染的比较重的话,很可能会引发其他的并发症,比如心肌炎、脑炎,但是这种的概率是非常低的。
5、宝宝的手足口病疹子一般很少会出现在身体上或者脸上,只会出现在手心和脚心,并且一般一个星期之后就能够有所消退,也不会留下痕迹。
6、宝宝得手足口病的整个病程大概在一星期左右,在痊愈之后也不会下其他的后遗症或者并发症,只要家人在这段时间给宝宝护理得当的话,就不会留下疤痕。
二、结语当宝宝患有手足口病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平时多给宝宝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因为这个时候我的嘴巴会非常的痛,并且宝宝平时的玩具餐具都要注意消毒,以免发生细菌感染。
手足口病在儿童疾病中是很常见的,这种疾病一般在医院治疗后就可康复,但是家长们一定要做好护理,不免让宝宝再次受到病魔的侵入,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手足口病严重吗手足口病属于儿童常见疾病,到医院治疗后,涂抹医生开的药膏,大约1周左右就会康复,爸妈不用太担心。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手足口病症状 一般症状表现(1)急性起病,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手、足出现斑丘疹、疱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约3-7mm如米粒大小,较水痘皮疹为小,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如有继发感染常使皮肤损害加重。
(2)除了手足口外,也可以在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尔看到在躯干和四肢出现疱疹,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
(3)个别小孩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4)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重症病例表现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1)呼吸系统表现为:呼吸浅促、困难,呼吸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闻及痰鸣音或湿罗音。
(2)神经系统表现为: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或瘫痪;查体可见脑膜刺激症、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现为频繁抽搐、昏迷、脑水肿、脑疝。
(3)循环系统表现为: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缓慢,脉搏浅速、减弱甚至消失,四肢发凉,指(趾)发绀,血压升高或下降。
手足口病如何护理 宝宝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饮食营养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口腔护理1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2可将维生素B2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2 、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皮疹护理1宝宝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2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3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4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5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6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宝宝多喝水。
7体温在375℃-385℃之间的宝宝,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