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庆大霉素会不会过敏?

吃庆大霉素会不会过敏?,第1张

细数庆大霉素三宗罪 ;庆大霉素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其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都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临床运用较为广泛,被列入我国基本用药目录。但某些医务人员对庆大霉素缺乏全面的认识,常把它当作消炎的“万能药”,因而出现了许多不合理的现象,给病人的健康造成危害,甚至危及生命。

在农村,庆大霉素针剂因为不像青霉素那样必须做皮试,而被人们误认为很安全,且使用方便,不少农民甚至喜欢自购备用。殊不知,庆大霉素有较大的毒副作用,用药时不遵医嘱、擅自增大剂量或用药方法不正确可能引发一些不该发生的悲剧。

第一宗:致过敏性休克——新娘子晕了

江小群的娘家就在我诊所附近,3年前的一天,她嫁到了隔壁村;一个星期后,她按习俗回到娘家。新婚燕尔,自然应该是兴高采烈的,可小群不然,她走进我诊所时愁眉苦脸。

她坐在一旁等了好一会,诊所里的病人终于都走了。她这才走到我的诊桌前,欲言又止。我笑着问:“怎么啦,新娘子?”

不料,我话音刚落,她的脸就“唰”地红了起来,喃喃地说道:“我、我……”我等了半天,她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看到她的样子,我心里顿时明白了:“是不是小便刚拉完又想拉,拉时还很痛?”她有些惊奇地看着我,依旧红着脸,手捂着嘴“嗯”地应了一声,声音比蚊子叫还小。我对她说这是膀胱炎,是新娘子常见的“蜜月病”。

由于她的症状比较严重,我得知她目前还不准备要小孩后,给她开了氟哌酸口服,还打了庆大霉素针剂。

打完针,拿好药,她就离开诊所回家了。不料,没多久,她就一路小跑着回来了:“我身上很痒,起了好多疙瘩,气也很紧,喘不出来!”刚说完,她就倒在地上,不醒人事!“过敏性休克!”我脑子里立刻闪现出这个词。

“肯定是庆大霉素惹的祸!”这是我的第二个念头。

我立即给她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肌注异非那更25mg,并静注50%葡萄糖20ml+地塞米松10mg+10%葡萄糖酸钙10ml。大约10分钟以后,她终于醒了过来,我也松了一口气。又观察了两个小时后,她的过敏症状全部消除,且没有其他不适感觉,我这才让她回了家。

由于对许多疾病都有不错的疗效,而且价格低廉、不用做皮试,庆大霉素深受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喜爱。但一般来说,青霉素类和磺胺类药物比较容易导致过敏,庆大霉素导致的过敏并不常见。除了这次,我还遇过两次打庆大霉素针过敏的患者,一次是一位40多岁的青壮年男性,因急性支气管炎发作而注射庆大霉素;另一次是一位20出头的女子,因急性肠炎用药。所幸的是,过敏后用常规抗过敏治疗均很快痊愈。

基层医务工作者在临床中还是应引起注意,不能掉以轻心,确有用药指征时,应在用药后严密观察,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及时展开救治。(江春)

第二宗:致听力残疾——可爱的小花聋了

星期天,我回乡下去看望二婶。走进院落时,见二婶的孙女小花正在抱着布娃娃玩,我便从包里掏出她爱吃的巧克力,笑着说:“小花,快叫叔叔,叫了给你糖吃。”谁知她竟毫无反应。我走上前去抚摸着她的头,问道:“小花,叔叔喊你为啥不搭理呀?我几个月没回来你就不认识啦?”这时,小花才抬起头,一见是我,她便猛扑到我的怀里大哭起来。

正当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之时,二婶从屋里出来了。她上前抱起小花,对我说:“你可回来了,快进屋吧!”我随二婶走进堂屋,便问二婶:“小花怎么了?怎么跟我上次回来判若两人,有点傻乎乎的,喊她好像没听见似的,这是咋回事啊?”

“唉!”二婶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孩子耳朵聋了。”

这句话好似晴天霹雳,惊得我目瞪口呆!真有点不敢相信眼前这活泼聪慧、惹人喜爱的3岁小姑娘成了聋子。二婶看着我疑惑的样子,便给我诉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几个月前,小花拉肚子,二婶便抱着她去村卫生所找她舅舅。听完病情后,舅舅又为外甥女做了检查,说是急性胃肠炎,拿了一盒庆大霉素给二婶,并告诉她:“给小花每次喝一支,一天3次。”这药也真灵验,小花喝了两天后腹泻就好了。但随之而来的,竟是孩子耳朵逐渐听不到了。

我正和二婶说着话,小花的舅舅急急忙忙地走了进来,他对我说:“我听村里人说你回来了,便跑来看看,主要是想请教。你看,小花自从喝了庆大霉素后,耳朵竟然聋了!我这当舅舅的心里一直不安宁,不是个滋味儿啊。为这事,我翻遍了《药典》,以及有关药理学的书籍,均未看见写有口服庆大霉素会致人耳聋啊!错误到底出在哪里呢?你在城里大医院当医生,见多识广,快给我讲讲吧!”

小花的舅舅黎玉军是村里人人都夸的好医生,我们俩是亲戚,也是同行,自然是无话不谈。我对他说:“玉军,你对小花的病,无论从诊断还是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药剂量上都是正确的,不属于医疗事故。过去的医书一般都认为口服庆大霉素很安全,不会出事儿。但其实,随着庆大霉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毒副作用也逐渐显山露水。不少人在注射庆大霉素后,也出现了像用链霉素后一样的面麻、恶心、耳鸣、听力下降,甚至耳聋等不良反应。

“医学专家认为,口服庆大霉素在肠道健康的情况下的确很少吸收,也很少发生不良反应;但如果肠道有炎症,特别是广泛炎性病变、溃疡性病变和痢疾急性期时,口服庆大霉素后进入血液的量就会增加,当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产生耳毒性,损害耳前庭和耳蜗,导致听力下降,重者听神经变性,继而最后导致神经萎缩,造成双侧对称性耳聋,而这种耳聋是不可逆的。因此,无论是注射或口服庆大霉素,特别是对待儿童,必须慎之又慎。”

玉军听后点点头,又问道:“我在乡下给很多人用庆大霉素,都没出事,为何偏偏小花就中招了呢?”

“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我告诉他,“庆大霉素和链霉素一样,耳中毒有个体易感性,有家族遗传倾向的人更为敏感,小剂量使用也会引起耳中毒;而有些人则不那么敏感,即使长期使用都安然无恙。所以,在使用这类药物前一定要详细询问家族史及个人用药史,看有无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过敏的情况;在用药时也要密切观察,一旦有面麻、听力下降要立即停药,以防患于未然。”

“唉,吃一堑长一智吧。”玉军深有感触地说,“看来以后还真要多学多问,治病用药一定得小心啊。只是可怜了小花这孩子!唉……” (杨锋)

第三宗:致白细胞减少——毕大娘旧伤未愈,又添新伤

53岁的毕大娘煮饭时不小心被火烧伤了左手,她赶紧拿出家里的万花油涂了涂,但未见效,烧伤处出现了红、肿、热、痛和绿色渗液。儿子见状,把毕大娘送到了镇卫生院就诊。医生诊断为烧伤并感染绿脓杆菌,给予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天2次;对伤口则按时清创换药,每天1次。经过3天的治疗后,毕大娘的伤口明显好转,但却出现了头晕、头痛和全身软弱无力等症状。医生急忙为毕大娘进行体检。结果白细胞总数为281×109/升,中性粒细胞046×109/升,淋巴细胞055×109/升,血红蛋白107g/升,很显然,是庆大霉素注射液所致的白细胞减少。

医生为毕大娘改用其他抗菌药物并使用升白细胞药15天后,毕大娘的症状才渐渐好转。1个半月后复查血常规,她的白细胞总数终于恢复到了698×109/升。

庆大霉素注射液导致白细胞减少的情况并不多见,其发生机理可能为庆大霉素在抑制敏感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同时,也直接损伤骨髓的造血干细胞,抑制白细胞DNA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影响白细胞的增殖和成熟,并与骨髓的白细胞有效储备能力降低有关。此外,庆大霉素还偶见有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以及血红蛋白下降等副反应,其确切发生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明了。

除此之外,庆大霉素注射液所致的不良反应还有一些,如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晕、眩晕和听力障碍等);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等);肝功能异常(血谷丙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升高等)等。使用庆大霉素时应谨慎从事,密切注意有无上述不良反应的发生,以便及早发现,正确处理,确保用药安全。 (陈金伟)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三终端周刊第41期 (文章出处: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115期)

病例资料:林某,男,20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身上出现皮疹,伴有明显瘙痒,自以为是”过敏”,到药店购买息斯敏服用,服后症状很快缓解,但停药不久又复发,再服用息斯敏即能凑效,如此反复半年,于近日在母亲陪同下,就诊某社区卫生服务站.

误诊过程:体温为365度,血压正常,心肺听诊(-).营养一般,体质较弱,轻度贫血貌.身上多处可见”风团”样皮疹.医生考虑为慢性荨麻疹,给予50%葡萄糖20毫升10%葡萄糖酸钙10毫升,静脉推注,一天1次,连续5天;给予强的松10毫克扑尔敏4毫克维生素C02克口服,一日3次,连服5天.用药第2天,皮疹消退,痒感消除.用药期间,疗效一直巩固.可是,用药完毕一个星期,”凤团样”皮疹又出现,瘙痒症状如故.二次复诊时,医生仍然考虑慢性荨麻疹,并考虑使用中药治慢性病虽然见效较慢,但疗效较为巩固,即所谓的”治本”.患者听从医嘱,同意服用中药.医生按中医”四诊”辨证诊断患者为:气血两虚证,使用方药当归饮子加减.然而,服中药7天后仍然没有明显疗效.于是,转诊于某三甲医院皮肤科.

皮肤科专家的诊断也是慢性荨麻疹,给予康体多静脉推注,给予西替利嗪多塞平口服.服药期间,症状体征全部消失.但是,只要一停药,一个星期左右,皮疹瘙痒又会出现.患者曾多次就诊于不同医院的专家门诊,但结果都是一样!为此,患者非常烦恼,且对治疗失去信心.

这天,患者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开息斯敏时,无意间告诉医生,前段时间,他上厕所时曾拉出一条蛔虫.听此言,医生即嘱查粪镜检.结果显示:蛔虫卵(++),遂予肠虫清400毫克,1次顿服.服驱虫药后2天,患者皮疹完全消退,瘙痒症状完全消除.于是,患者被确诊为:蛔虫病.

误诊分析:慢性荨麻疹为临床多发病常见病,根据皮疹的特异性瘙痒症状及发病时间就可做出诊断;蛔虫病,对于某些特异性体质的患者来说,蛔虫毒素及其代谢产物可引起过敏,产生荨麻疹.由于没有针对病因治疗,若仅仅治疗表面的荨麻疹,过敏源没有消除而持续存在的话,就会出现所谓的”慢性荨麻疹”.本例患者正是如此,以致不仅仅是社区医生造成了误诊,就算是多家医院的皮肤科专家也出现误诊.所以,在临床上,若遇上顽固的”慢性荨麻疹”时,要想到蛔虫病的可能,及时对患者进行粪镜检.

我的QQ 59111200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369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