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启圣本质上看是一位读圣贤书的书生,但性格却是桀骜不驯,他在《康熙王朝》里一生命运与正史般坎坷,只是无剧中般“大气”,导致因争功怄气郁郁逝去,剧中的他深得圣心,功成身退是性格使然。
姚启圣从桀骜不驯至深得圣心康熙虽贵为皇帝但姚启圣却从心里看不起这皇帝,因为康熙是满人,在汉族的文明里,满人曾被汉族归为草寇,从内心来讲,姚启圣是接受不了满族统治汉族,这也是康熙年间颇受争议的一个矛盾“满汉矛盾”。
何况姚启圣从小就是个直爽不屈的性格,就拿清军入关后姚启圣为避开战乱进入通州一事来讲,他被一当地土绅羞辱,为了报这一仇,孤身投清,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命人去抓住土绅杖毙。
说他这性格是缺陷吧,又不似,不然嫣能走进康熙眼里,姚启圣当官与别人不一样,按清廷规则不是应该按部就班?而他非要闹腾不可,他看不惯的就要去松一松,就拿当初沿海省份被清廷实施海禁一事与迁界令一事可见一二。
当时这项政策主要遏制郑成功的权力,但也让沿海田园与百姓蒙遭受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而姚启圣本身就出生于浙江沿海,深知这项政策的危害,于是特自主开放了“海禁”,这一闹腾,果然摊上大事。
于后不久,弹劾奏章陆续被递进康熙耳里,随即这位“闹腾”的姚启圣被清廷革去职位,如果说他年轻气盛,也有,但更多是与生俱来的性格导致;他在官场里,不喜条条规规约束,总喜欢按自己的方式走下去,这就是姚启圣。
姚启圣在整个《康熙王朝》里要说最大作用就是收复台湾,当然,正史里更是收复台湾重要人物之一,为何?
因为他的性格最符合当时康熙对付施琅的口味,可能也就只有姚启圣在当时才能让施琅听从命令,服从安排吧,古人不是有言,狠人需要更狠的人磨,方可显成效,放在姚启圣和施琅这同理。
姚启圣的直性子在为官期间常直言不讳,也就导致“官场与他无半毛钱关系”,他做过大官总督及御史,也做过小官弼马温,但为官时不管怎么闹腾,他终究是个善良正直的人,为百姓和大清做了很多好事,这也是康熙为什么看重他,品质很重要。
后期要说为何在《康熙王朝》功成身退,源于剧中将他描绘成了一位知进退的人,本身抛开功绩来讲,他性格在为官期间得罪很多人,他自身能做到御史位置,即代表并不缺乏智慧,而得罪,也无非是看不惯官场作风,但不代表不该身退。
他的功成身退,一是剧中需要,避免正史里的闷闷不乐故逝,二是康熙年间很多大臣晚年也死得不好,与其占着位置,不如功成身退回家享乐方为上策,而且入朝为官本身不是早期他想要的结果,只是后来被康熙折服才鞠躬尽瘁。
影视剧《康熙王朝》是非常经典的,但与此同时,有很多剧情都是虚构出来的。比如姚启圣,真实的历史上姚启圣可谓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康熙王朝》里,姚启圣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人物,在顺治初期他就是福建巡抚了,官也不小了。然而他的官是越做越小,到后面直接被撸了,顺治帝下令姚启圣永不能入朝为官,还让他去盛京养马了。姚启圣在康熙朝能够被重新启用,完全在于周培公,周培公是康熙手下重要的人才,正是他的推荐,让康熙启用了姚启圣。可以说,他在收复台湾的时候,立下了大功。康熙也得很喜欢他。然而,他却为何要功成身退不愿为官呢?第一,功成身退是最好的结局。第二,他的个性不适合在官场,第三,文人姚启圣压根看不上满清。
第一
站的越高,摔得越痛。姚启圣恰恰比周培公深谙此道。正所谓功高震主,尽管我们说姚启圣的功劳还不足以如此,但功劳也是不小的,康熙非常重视收复台湾。可是,姚启圣也知道,伴君如伴虎,在皇帝身边工作,好坏只是他的一句话,命运和结局也是他的一句话而已,卸磨杀驴,这种事康熙不是做不出来。朝中不满意他的人也非常之多,所以功成身退对他而言,是最好的选择。
第二
姚启圣这个人是有傲骨的,他是传统的汉人知识分子,一个非常直爽而又刚烈的人。关键是他不喜欢官场上那一套,勾心斗角,甚至腐败成风。他曾经做官,也是受到了排挤,不得志。他也看到了索额图和明珠之间的党争,他是不屑于与之为伍的。所以,这样的人,还是不要做官的好,踏踏实实的搞学问,是最佳选择。
第三
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硬骨头。打心底就不想为满人服务,压根也看不上满人,他认为满人的皇帝都是野蛮人,他们的心中都满是侵略。虽然他有本事,但却不想当官。
康熙二十二年,姚启圣背部旧病复发,很快病故,享年六十。《康熙王朝》里面没有处死的记载和改编。
电视情节很多有不符合历史真实的记载,大多隐喻当时的时事政治,现在的台湾问题是比较热门的话题。
扩展资料:
姚启圣,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字熙止,号忧庵,从小有豪侠之气。顺治初年,清军占领江南。姚启圣前往通州,因被当地土豪侮辱而投效清兵,被委任为通州知州。姚启圣随即将土豪抓捕杖杀,后辞官离去。
康熙十六年(1677年),姚启圣随康亲王攻克邵武和兴化,完全收复漳、泉之地,郑锦逃回厦门。总督郎廷佐上奏康熙称姚启圣与其子姚仪屡获战功,且养军购马、备置甲胄弓矢,先后用银五万两都是自己筹措出资,康熙皇帝下诏嘉奖,晋升福建总督。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姚启圣因攻克海澄、金门、厦门之功,被授予世袭骑都尉,加一云骑尉。当时郑经已死,其子郑克塽袭位,称延平王,表示愿意对清称臣进贡。姚启圣上奏,康熙不许,命水师提督施琅攻取台湾。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攻克台湾,姚启圣还兵福州。
参考资料:
康熙十三年(1674年),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举兵叛乱,进入浙江境内,攻取温州、台州、处州等下辖县。康熙皇帝命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率兵讨伐,姚启圣与儿子姚仪募壮兵数百,赶赴康亲王麾下效力。姚启圣被委任为诸暨知县,剿平紫山土寇。
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亲王将姚启圣的功绩上奏康熙皇帝,姚启圣因而被破格提拔为浙江温处道佥事。后随都统拉哈达剿平松阳、宣平县的叛兵。康熙十五年(1676年),姚启圣与副都统沃申、总兵陈世凯等协同平剿耿精忠,攻打石塘,将木城焚毁,斩杀众多耿军,乘胜收复云和县。[3] 同年十月,姚启圣父子随康亲王军征讨耿精忠,军队攻入仙霞关,逼近福建,耿精忠投降。姚启圣被提拔为福建布政使。当时郑成功之子郑锦占据漳州、泉州和兴化,清军前往征讨。吴三桂麾下将军韩大任骁勇善战,被成为“小淮阴侯”,自赣入汀试图与郑锦会合。姚启圣将其说降,得到其部卒3000人编入亲军。
康熙十六年(1677年),姚启圣随康亲王攻克邵武和兴化,完全收复漳、泉之地,郑锦逃回厦门。总督郎廷佐上奏康熙称姚启圣与其子姚仪屡获战功,且养军购马、备置甲胄弓矢,先后用银五万两都是自己筹措出资,康熙皇帝下诏嘉奖,晋升福建总督。[4]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七月,姚启圣偕同海澄公黄芳度从永福进兵,收复平和、漳平二县。郑锦麾下大将刘国轩等进逼泉州,立营于蜈蚣岭。姚启圣率壮士出战,将军赉塔、都统沃申等夹击,连破郑锦营寨,斩杀其部将郑英、刘正玺等十余人,刘国轩兵败逃遁海澄。姚启圣乘胜攻克收复长泰县,因战功被进封正一品。同年九月,姚启圣派遣其子姚仪进兵同安,敌军弃城逃遁。十月,姚启圣偕副都统吉勒塔布、提督杨捷等进攻海澄,接连在江东桥、潮沟击败刘国轩。[5]
康熙十八年(1679年),刘国轩等准备毁断江东桥以攻取长泰。姚启圣偕赉塔、杨捷及巡抚吴兴祚协力追歼,大败郑锦军队,先后招降官吏400余名、士兵14000余人。康熙十九年(1680年)二月,姚启圣与赉塔及总兵赵得寿、黄大来等分兵七路合击,破敌19寨。另派遣军队渡海,攻下金门、厦门,招降朱天贵、杨彪等,进封兵部尚书、太子太保。[6]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姚启圣因攻克海澄、金门、厦门之功,被授予世袭骑都尉,加一云骑尉。当时郑经已死,其子郑克塽袭位,称延平王,表示愿意对清称臣进贡。姚启圣上奏,康熙不许,命水师提督施琅攻取台湾。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攻克台湾,姚启圣还兵福州。[7]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