讪牙闲嗑,中性成语。汉语成语,拼音是shàn yá xián kē,意思是闲得无聊,磨牙斗嘴以为笑乐。出自元·薛昂夫《端正好·高隐》。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口语 。
包含"牙"字的成语:
牙签万轴。
牙签万轴,汉语成语,拼音是yá qiān wàn zhóu,意思是藏书非常多。出自南唐·李煜《题<金楼子>后》。
嘴里牙多。
嘴里牙多,汉语成语,拼音是zuǐ li yá duō,意思是指会说话。出自《黑牡丹》。
伶牙利齿。
伶牙利齿,成语,指口齿流利。形容为人机灵,能说会道。
课嘴撩牙。
课嘴撩牙,汉语成语,拼音是kè zuǐ liáo yá,意思是指搬唇弄舌。出自《南村辍耕录·连枝秀》。
金口玉牙。
金口玉牙,汉语成语,拼音是jīn kǒu yù yá,意思是指皇帝是金口玉牙,说什么是什么,不能更改。出自 晋·夏侯湛《抵疑》。
拨嘴撩牙。
拨嘴撩,汉语成语,拼音是bō zuǐ liáo yá,意思是指挑拨是非。出自《牡丹亭·围释》。
含牙带角。
含牙带角,汉语成语,读音是hán yá dài jiǎo,意思是有牙有角,形容兽类,出自《淮南子·兵略训》。
齿牙余惠。
齿牙余惠,汉语成语,拼音是chǐ yá yú huì,意思是谓帮人说好话。出自《聊斋志异·公孙九娘》。
区区小事去计较,两人争吵声愈高,
男生瞪眼紧握拳,女生赌气把嘴翘,
眼看狂风暴雨到,电闪雷鸣无处逃,
男士顿起怜悯心,脱衣去把女生罩,
突如其来惊喜到,男生光膀显英豪,
快步跑到石桥下,相视无语抿嘴 高尚暗室不欺不同流俗不欺暗室不忘沟壑赤子之心德厚流光高情远致高山景行功德无量厚德载物怀瑾握瑜蕙心纨质见危授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金良玉敬老慈幼良金美玉明德惟馨年高德劭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青天白日山高水长拾金不昧玉洁松贞沅茝沣兰云中白鹤志士仁人杰出补天浴日风流人物风华正茂伏龙凤雏盖世英雄盖世无双桂林一枝鹤立鸡群鹤鸣之士加人一等矫矫不群金榜题名举世无双绝世超伦昆山片玉人中之龙首屈一指铁中铮铮头角峥嵘无出其右裒然举首一代风流一世龙门庸中佼佼尊贵不虞之誉不言而信不恶而严荣华富贵山中宰相师道尊严著名草木知威驰名中外大名鼎鼎德高望重风云人物功成名遂功标青史赫赫有名举世闻名如雷贯耳声振寰宇威望素著宽容海阔全部
不是每种动物都有,带牙的成语生肖有:狗、鼠、虎。
1、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读音:gǒu zuǐ lǐ tǔ bù chū xiàng yá
释义: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
出处 :《元曲选·遇上皇》第一折:父亲和这等东西有什么好话,讲出什么公理来,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翻译:父亲和这样的人能讲出什么道理,他们嘴里出不来好话。
2、犬牙相错
发音:quǎn yá xiāng cuò
释义:错:交叉,错杂。比喻交界线很曲折,象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也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中山靖王传》:“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
翻译:各位诸侯是关系最密切的亲属,所以先帝封赏了大片的土地,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宗室封藩巩固如磐石。
3、虎口拔牙
发音:hǔ kǒu bá yá
释义:比喻做十分危险的事情。
出处:金·马钰《玩丹砂·赠阎先生》:“猛虎口中敲玉齿,骊龙颔下夺神珠。”
翻译:如同在老虎的嘴中敲下牙齿,在黑龙的下巴里掏出神珠。
4、鼠牙雀角
发音:shǔ yá què jiǎo
释义:鼠、雀:比喻强暴者。原意是因为强暴者的欺凌而引起争讼。后比喻打官司的事。
出处:先秦·佚名《诗经·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翻译:谁说麻雀没有嘴?怎么啄穿我房屋?……谁说老鼠没牙齿?怎么打通我墙壁?
5、鼠雀之牙
发音:shǔ què zhī yá
释义:指争讼之事。
出处:元·柯丹邱《荆钗记·奸诘》:“学生失于龙蛇之辨,致有鼠雀之牙,抚己多惭,见公甚愧。”
翻译:我现在有官司在身,陷在混杂的辩论里,自己已经很惭愧,看到老师更觉得羞愧。
抓破面皮
比喻感情破裂,公开争吵。
抓破脸子
比喻感情破裂,公开争吵。
抓破脸皮
比喻感情破裂,公开争吵。
挑牙料唇
摇动嘴唇。指吵嘴,争吵。
挑唇料嘴
摇动嘴唇。指吵嘴,争吵。同“挑牙料唇”。
阋墙谇帚
指家庭内部争吵不和。谇帚,指妇女吵骂。
妇姑勃溪
指婆媳间的争吵与不和。比喻因日常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
争风吃醋
争:嬜,争夺;风:风韵,多指女子。指因男女关系而妒忌、争吵。
家无二主
指一家之内,不可以有两个主人,否则会发生争吵,不得安静。
同室操戈
同室:一家,指自己人;操:拿起;戈:古代的兵器。自家人动刀枪。指兄弟争吵。泛指内部斗争。
妇姑勃溪
妇姑:儿媳和婆婆;勃溪:家庭争吵。原指婆婆和儿媳间的争吵。后也比喻内部争斗。
争多论少
为得到的多少而争吵。形容斤斤计较。
难解难分
指双方争吵、斗争、比赛等相持不下,难以分开。有时也形容双方关系十分亲密,分不开。
难分难解
指双方争吵、斗争、比赛等相持不下,难以分开。有时也形容双方关系十分亲密,分不开。
①岁时民俗,传统节日
正月初五:送穷日,前一日将室内外清扫的垃圾堆放好,于初五拂晓时送至门外,坟香放炮,谓之“送穷土”
正月二十五:添仓节,晚上点谷面蒸的灯;
四月初四:马王生日;
十月初一:这时已进入冬季,家家上坟烧纸。新坟以五色纸做衣裤,谓之送寒衣;
腊月初八:腊八节,农村均食馏饭以代腊八粥;
腊月二十三:是日普遍祭灶、地方古节
庙会:俗称赶会,由民间举办各种祭祀活动演变而来,源远流长,相沿不衰。如二月初二的大川文昌寺等处庙会、河口的清明会、七月十八的三县岭关帝庙会等,均为农民选购农具、牲畜,准备春耕秋收的时机。
七月初五狐爷山的庙会、三月二十五古交镇圪咀崖的庙会
古交境内,各村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俗称过节。如六月二十四盘龙山关帝庙、七月初七河口关帝庙等处均为唱戏古节。正月十二古交镇有铁棍、抬阁。正月二十四西区村有垛狮子火习俗。正月十五放焰火。
②仪礼民俗:
婚俗:古往今来,古交农村的联姻一般经过议婚、纳采、订婚、登记、妆戏迎亲等几个过程
生日:小孩1至3岁过生日,亲友除赠送衣物外,尚需赠送一种特制的面蒸食品此物名叫囫囵;不论年岁大小,过生日要吃饺子,晚上熬红饭以示不忘对母亲的养育之恩;以后做寿多为70到80岁逢十之年
丧葬:其主要程序为入殓、孝服、央人主、开吊、装衣饭、出殡、烧七、百日、周年等
③交际民俗:
走亲:多在春节、中秋节后进行,走亲戚时穿新衣。向亲友赠送食品,超过两个者,送单不送双。俗谓供奉神鬼的祭品以四个为一奉
待客:态度要和蔼,问寒问暖,让于室内上座自己坐于客旁,热情谈话。招待客人或给长辈端茶、端饭、递物,忌用一只手。应双手递送,表示尊敬;
④艺术民俗:
民间艺术:清末明初,民间艺术有古交镇的铁棍、旱船、竹马、张三推车;草庄头、营立村的花鼓;李家社、白岸、曲坪村的秧歌踩街。40年代,屯兰的关有、头等地由晋北传入扭秧歌、打霸王鞭。60年代,古交镇等村示由外地传入高跷、大头娃、牛斗虎、舞狮子等。
民间游戏:古代劳动人民在劳动之余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游戏,如:打瓦、递方、捉汉奸放风筝、踢毽子、老虎吃羊鹰挝小鸡、跳绳、摔跤、打陀螺结牛槽、叼羊骨等,这些娱乐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劳动人民的精神生活
民间工艺:古交的民间工艺也是非常丰富的,如面塑、刺绣、剪纸等常常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① 徐师曾,清江西省新建人,曾任古交巡检司。
② 折遇兰,字佩湘,号霁山,清阳曲县南沟村(今本市草庄头乡南沟村)人,生平廉惠明敏,所至均著政声;诗文书法,各自成家,著有《折霁山文稿》,《看云山房诗草》等。
③ 阎广居,字子仁,号安亭,清阳曲县河口村(今本市河口镇)人,性格直爽敦行孝友,博学能文,手不释卷。著有《力恕堂全集》、《格言录》,均刊行于世。
④ 邢阴氏,女,清道光、同治年间交城县河北都盘道村(今嘉乐泉乡盘道村)人,其父因医术精湛闻名乡里,邢阴氏自幼秉承家教,及长工诗善书,尤精医术。后嫁古交镇邢宝德为妻。她对乡村常见病、多发病有很高的治疗技术,还潜心专研医学理论,“特制灵药,遍疗乡僻无医之症”(《交城县志》语)。婆母双目失明,她精心照料起居达30年之久。为医婆母眼疾,长年累月悉心研究药理,终创奇方,仅施数付,就使婆母重见光明。
⑤ 张起鹏(1906-1944),字子翔,交城县西曲村(今古交镇西曲村)人,出身于地主兼商人家庭。少年时即酷爱图画,1920年在交城县第一高小上学期间,常在课余之暇,临摹勾画,入醉如迷。1923年考入太原市山西美术专修学院悉心学习图画。1926年考入北平艺术学院,亲受国画大师齐白石的教诲,他勤奋学习,刻苦专研,所画的翎毛、紫藤、螃蟹、梅、菊,还有不倒翁、钟馗等,颇受齐赏识。 1930年他受聘为太谷铭贤中学美术教师。1年后因父病弃教返乡,代父经营在本村开设的“富恒涌”商号。暇时即室外写生,从大自然中摄取素材,进行创作。他笔下的雏鸡、鹰、鹊、向日葵、南瓜等,无不形身兼备,惟妙惟肖。1930至1937年间,先后在太原市海子边自省堂举办过3次个人国画展览,每次展出作品近200幅,以写意花鸟为主,均受到爱赞赏。首次展出时,齐白石曾在画上题词,并写了润格。
1938年,张起鹏任阎政权交城县政府财政科长。1940年春,日军侵占古交镇后,充当维持会长、伪交城二区区长,兼任古交“新民小学”校长。是年11月,古交镇日伪军在武家庄逮捕了5名抗日干部,他参与保释了2名。1942年夏,辞去伪区长,专任小学校长。1944年,日军侵华势力已成强弩之末,他避居太原,任教于工业职业学校。受人诬告,被日本宪兵队抓捕入狱而惨遭杀害。
⑥ 梁存地(1919-1944),阳曲县西庄村人。出身于贫农家庭,1937年投身与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加入中国***。初在本村发动群众群众建立村政权、组织青年、农民、妇女抗日救国会和民兵小队、自卫队,先后建立了村党小组、党支部,任小组长、党支部书记,领导群众进行抗日斗争。
1942年冬,存地任中共阳曲(西)县三区(今河口、大南坪、曹坪一带)区委书记。当时日伪军在区内扎有河口镇、大南峪、六家河、南山上4个据点,对周围村庄大肆“扫荡”,他领导群众实行坚壁清野,进行反“扫荡”。
1943年在贯彻执行“把敌人挤出去”的指示下,他领导民兵和群众,配合游击队和武工队,抓汉奸特务,改造村政权,割电线,毁道路,埋地雷,破坏敌人的交通和通讯,封锁敌人据点,不断袭击出扰之敌,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1944年1月30日晨,他与民兵副大队长吕永全等在裤儿腿小山庄准备召开民兵中队长会议,突然被日伪军包围。他们凭借窑洞坚决抵抗,毙敌1人。在激烈的战斗中,吕永全和1名通讯员牺牲。他负重伤后,焚毁了所带文件,又击伤敌人2人,敌人要活捉他,他以最后一粒子弹自杀殉国,年仅26岁。
他牺牲后,中共阳曲(西)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尊崇他为全县人民的抗日楷模,并为他建墓树碑,碑上题词:“英勇气概丧敌胆,光荣牺牲重泰山”、“人民的忠实儿子,国家的英勇战士”。
⑦ 康秃则(1922-1946),交城县张山圪垛村(今常安乡张山圪垛村)人。1940年初,他参加了民兵。1942年加入中国***。担任村民兵队长,带领民兵坚持对敌斗争。
1946年冬,阎军和“复仇奋斗团”进占了古交部分地区,他毅然投入自卫反击战斗。同年12月29日,他带领民兵参战队在张山圪垛山上狙击进犯平原川之敌,敌一部从后山迂回包围过来。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他当机立断对民兵说:“你们赶快撤退,我来掩护!”民兵们安全转移后,敌人已经逼近上头。他独自奋战,子弹打完了,接连扔出仅有的3颗手榴弹,炸死敌人4名、炸伤2名后奋身跳下山崖,摔断了腿,被围追之敌捅了20余刺刀,壮烈牺牲。
⑧ 赵士文(1909-1954),交城县武家庄村(今姬家庄乡武家庄)人,出身农民家庭。1927年随人经商,1930年在太原开设宏发客栈。1935年返乡在武家庄村公所管钱粮,兼营小本生意。1937年冬,参加阳交边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1940年加入中国***,接受中共交城县委的指示,动员群众集资入股,与交城县贸易部门联办药店。1943至1945年7月秘密前往太原,利用旧关系开设信义商行(实为根据地的地下物资供应站),自任副经理,常以商人的身份做掩护,冒着危险,往返于敌区与抗日根据地之间,想方设法买回根据地奇缺的药品、布匹、食盐、纸张及办公用品等,供应晋绥八分区、交城县党政机关及驻地部队,部分还出售群众 。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他回到武家庄,继续经营药店。1954年病逝。
⑨ 康生瑞(1919-1974),原名康心宽,古交镇李家社村人。出身于贫农家庭,幼年丧父,随母移居河口镇。
1933年,年仅15岁的他,被生计所迫到太原西北实业公司铸造厂当了童工。1937年11月日军侵占太原后,他 回到河口镇,被推选为河口镇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主任,领导该会发动群众组织自卫队、参军参战,维护社会治安,实行合理负担,支援抗日。之后,他从师学木工。
1943年春,他参加工卫旅二十一团,在团部当修械工人。同年秋调入交城炸弹厂,学习制造地雷、手榴弹和炮弹。由于手榴弹和地雷的拉线供不应求,他苦心专研,依据纺车的原理,制造出只用一人摇车,一人拨线,就能纺出7股棉线的大型纺车,满足了拉线的需求,还节约了劳力。后又制造出以木轮带动的鼓风机,代替了手拉风箱,加大了风量,提高了炼铁质量,减轻了劳动强度。
1945年7月,他调入晋绥八分区炸弹厂,发明了杀伤力较大的跳高爆炸地雷,还制造出蒸酒精机。 1949年3月,他转到晋中军区修械所,后又到忻县军分区修械所当工人。1951年任忻县军分区土木建筑社副经理,负责土木工程的技术指导。翌年,调山西省军区后勤部营管科,晋升为技术员。1956年加入中国***,任后勤部工程队副队长。以后十余年间,他为省军区及所属各分区的修建工程设计施工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连年获物质奖和荣誉奖,荣立三等功一次,被评为五好干部,1966年晋升为工程师。
1969年转业回乡,被聘为古交区化肥厂工程师兼任财务供销科科长,参与了建厂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1974年冬,他应聘为太原市对外贸易局搞工程设计,11月21日赶赴工地时,不幸因车祸遇难。 同普通话相比较主要特别有:一是词义相同,词形不同;另一点是词形相同,词义不同。
词义相同,词素不同的现象在古交土话中又有四种形式,一是词义相同,词素有部分相同,部分不同,如普通话“衣服”,古交话称“衣裳”;普通话“里面”,古交土话称“核里”。二是词义相同,词素的音节不同,如普通话“碾子”,古交话称“碾儿”;普通话“上面”,古交话称“上头”。三是词义相同,词形完全不同。如普通话“娶媳妇”,古交土话为“吃婆姨”;普通话“昨天”,古交土话为“夜里”。四是词义相同,词素颠倒,如普通话“墨黑”,古交土话称“黑墨”;“每天”古话称“天每”。
词形相同,词义有异,就是说同一词语的词义在古交土话与普通话中产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形成了同词异义的现象。一是词义扩大,即一些词语在普通话里含义较窄,而在古交土话中用来兼表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其含义得到扩大。例如:“能”在普通话中指能力、能够,而在古交话中还有一层精明的意思,如:你真能。二是词义缩小,一些词语在普通话中含义较广,而在古交土话中则缩小了。例如“食”,在普通话中除吃、食之外,还指日食、月食等现象,而在古交土话中仅指食物。“穷”在普通话中除反映缺乏外,还指极端讲,而在古交方言中仅指缺乏。
古交土话有以下几信方面:
(1) 身体类:
髑髅、的老——指头
绷头、眉棱骨——指额头
下巴骨儿——指下额
拐狐——指踝
脊背锅——指脊背
圪地块——指膝盖
奶头——指
独踏骨、独蛋——指屁股
尿——指小便
邕——指大便
老溘——指老人去世
怕见动、难过、落活——指患病
劈着——指感冒
马鬃鬃——指刘海儿
天毛辫——指朝天小辫
舅舅毛——仅留脖子后一撮毛的小儿发式
巴拐——姑娘的一种发形
毛圪嘟——指已婚妇女脑后的发髻
不脐——指肚脐
哦儿头——妇女剪头发
指头儿——指头
燎泡——水或火烫成的小泡
(2) 方位类:
外头——指外面
核里——指里面
上头——指上面
下头——指下面
正半切——指正面
左半切——指左面
右半切——指右面
边边起——指旁边
这里——指这儿
(3) 日常生活类:
家舍、锅舍——指家、房子
火旮旯——指锅台
门眼子——指门槛
砚瓦——指砚台
灶马爷——指灶王爷
火半子——指火台
坑棱——指坑边
好面——指白面
谷面——指小米面
撩羹羹——指勺勺、调羹
软米——指黍米
角子、扁食——指饺子
黄儿——指米面摊饼
油面儿、油核桃——油炸食品
圪斗——炉坑
手幅幅——手帕
烙铁——熨斗
拨吊——捻毛线的工具
吃婆姨——指娶媳妇
烟洞儿——指烟筒
茅只——指厕所
熬饭——指煮稀饭
溜饭——红枣红豆软米饭
山药丸子——山药丝拌面蒸熟的食物
拨烂子——指不用菜,用开水拌莜面或玉米面做成蛋状的饭
冷布——指纱窗
孩——指鞋
瓦盔——指陶制瓮罐
灯树——指旧式灯具(油灯架)
狗牙牙——指衣服的装饰花边
塔塔火——指用炭块垒成塔状,节日点燃欢庆的旺火
旺火——同上
圪唠——指点豆腐用的卤
哭连儿——指面蒸的食品圆圈状
祭壳——祭奠用的空心蒸馍
扎片子——用杂粮做的片状食品
压肉——用猪头肉压制的肉
红饭——红豆小米稀饭
寒鸡鸡——清明节蒸的面鸡
熬年——过年守岁
妆戏——送嫁妆
缠媳妇——指女嫁相(伴娘动作)
混媳妇——指闹媳妇
见大小——新婚夫妻结婚第二天早上认亲
出坡——上山放羊
山旮旯——指山沟
杀坊——指牢房
鞋衬衬——鞋垫
搭边子——盖简易小房
床床——小橙、矮橙
做事务(做四五)——指办婚丧事
盘缠——路费
(4) 代词、形容词、动词等
娥、俺、自家——我
荷——拿、带
炸——跑
甚勒——什么
甚时勒——指什么时候
怎地勒——指怎么回事
俺行——我家
使唤——使用、支使
嚷架、叫唤、圪吵——吵架
折摞——收拾整理
不格钱——不值钱
甲磕子——指口吃
扬了——扔了
圪转——溜达、转游
穿——凿、钻孔
寄——藏
歇凉凉——休息
拨拉——扒
圪就——蹲
捣歇——聊天
约摸——估量
该账——欠账
晓得——知道
猴——小
大扬——大方
日脏——不干净
认捏——指听话、乖顺
拴者——漂亮、好看
害——玩
不敢保——也许
概及拉——指从来没有
兀来大——指那么大
兀来小——指那么小
日怪——指古怪、奇怪
克细——指好、巧、精细
不支明——不清楚、不明事理
圪装——指假装
迷儿蛋——指糊涂
吃信——指自信
一不抓——嘟噜
挂——指辆
圪达——块
酿——指躺、卧、睡一睡
圪边——小睡
支应——招待
旧胆——多管闲事
忽毒——糊涂
兔头——蛮横、厉害
牛眼暴急——形容激怒的样子
拖零四拉——穿衣服、办事不精干
花麻麻吊嘴嘴——不切实际的巧辩
(5) 亲属、称呼类
大、爹——指父亲、爸爸
娘娘——祖母、奶奶
伯伯——叔父
大爷——伯父
婆婆——外祖母
老爷——曾祖父
姥姥——曾祖母
老老爷——高祖父
老娘娘——高祖母
老丈——指公公
大大——指姐姐
港港——指哥哥
婆姨——指妻子、妇女
锅舍的——指妻子、妇女
丈人——指岳父
丈母——岳母
响工——民间乐队
当家的——指妻子、爱人
贼娃子——小偷
受苦人——农民
买卖人——商贩
讨吃的——乞丐
光棍——单身汉
盘头闺女——指未出嫁的闺女
闺女——女儿
小子——指男孩
火头——指厨子
切人——指客人
汉——指丈夫
(6)动、植物类
犍牛——指公牛
牦牛——指母牛
牛犊子——指小牛
花牛牛——指瓢虫
蚧犊——指癞蛤蟆、蟾蜍
草鸡——指母鸡
鸡娃儿——指小鸡
夜蝙蝠——指蝙蝠
凶鹘——指猫头鹰
曲蟾——指蚯蚓
儿马——公马
骡子——母马
叫驴——公驴
草驴——母驴
骚胡——公山羊
圪爹——公绵羊
山羊——在外放牧的羊
站羊——在家里饲养的羊
红嘴鸦儿——指乌鸦的一种
呃鹊鹊——指喜鹊
饿老车——指老鹰
旮旯里家、姑儿——指老鼠
瞎老儿——鼹鼠
占——指属相中的蛇
海牵花——指水仙花
山丹花——指野百合
甜草蜜——指甘草
西番柿——指蕃茄
玉茭子——玉米
大豆——蚕豆
王八——指鳖
圪狯——指松鼠的一种
抱角儿牛牛——指蜗牛
虼蝌蚪——指蝌蚪
蛤蟆——指青蛙
种谷虫——布谷鸟
醋粟儿——沙棘
地菜——指豆芽
山药蛋——马铃薯
(6) 天文、地理类
日头、阳坡——指太阳
月明——月亮
踩阳坡——日食
踩月明——月食
时携——星星
响雷——打雷
前晌——上午
后晌——下午
红练响儿——炎热的中午
晚西——傍晚
递明——明天
天每——每天
夜里——昨天
前儿——前天
年时——去年
过年——明年
早起——早晨、大早
春起——春天
年终儿下——除夕
冬凉——冰
冷弹子——冰雹
风风亮——天刚亮
(7) 成语类
山眉愣眼——指土里土气、愚昧无知的样子
一知半明——指头脑愚蠢、反应迟钝
白眉翻眼——指不认账、不服从的样子
刁眉忽眨眼——指使眼色、作秀
灰眉处眼——指矮小肥胖的人
圪淌——指弯曲得像弓一样
老压圪叉——指老态龙钟
贼眉鼠眼——似小偷
齐梭展畔——指整整齐齐、有棱有角
圪支扇摇——指摇摇欲坠
光眉俊眼——指相貌白净
扬眉吊眼——傲气十足
扯皮料谎——撒谎
乱麻铺毡——东西乱七八糟
冻天圪烂——天气很凉
利皮寡骨——指亲人之间关系疏远
花里忽哨——指华而不实
走京出外——出门在外
直僵压棍——固执、不听劝告
狗吃圪渣——不忠义、赖皮
呃气八达——气不顺
挖墙里壁——指淘气的孩子
枯干叫渴——指渴得很
板头仄楞——指不服从
冒里失坎——冒失
急忙连赶——急急忙忙
吹三吊四——态度不好、认真不负责
呲前努肚——指大腹便便
捣大——吹牛
捣鬼弄忽闪——耍鬼点子
圆满二山——小孩生得健壮可爱
拉瓜出链——指选东西多、相互牵扯
清滩利口——指干干净净
混充八达——指蒙哄过关
朝眉霸眼——指长相凶狠或注意力不集中
稳排四坐——指坐姿端正、泰然自若的样子
戳东拐西——东一头西一头
不识事眼——不识时务
仄愣板皮——比喻做事不认真的人
悄眉圪毒——悄悄地在私下鼓捣
斜麻圪撩——脱离了原有的规则
(9) 其它
日糊洋脑——假装不明白
披风不来——做事不认真
鬼装六神——不诚实
偶人——指小混混
起开——挪开
扒腊——碍事
屁头——打耳光
圪毛——悄悄地看
布鸡娃——孵小鸡
涝窝——母鸡发情
叫明——公鸡报晓
土冒烟色——尘土飞扬
不知半明——不太聪明
邋遢——不干净、不整洁
火冒喧天——说话生硬
扯皮旋骨——拥挤
白眉翻眼——死不认账
穷家卜宴——家贫
实拉弄扯——互相帮助
软鸡扒愣——没力气
得理八份——得理不让人
截山探海——距离太远
盘缠绞计——外出花销
窝囊圪节——没出息
碰头失坎——办事急躁
圪出打旦——身材不魁梧
气闷心——呆、傻
小二人——不宽宏大量的人
肉尾巴——寸步不离大人的小孩有垛狮子火习俗。正月十五放焰火。
四川方言有:
1:称谓:
大爷----是对男性老人的尊称;
婆婆----是对女性老人的尊称;
老板凳----是对男性老人不礼貌的称呼;
老太婆----是对女性老人不礼貌的称呼;
嬢嬢----是对父辈女性的称呼;
幺儿(女)----是对子女的爱称。
2:生活用语:
摆龙门阵----是指漫无边际的闲谈;
冲壳子----是指吹牛皮,说大话;
涮坛子----是指开玩笑;
打滥仗----是指不务正业或无法按常规办事;
打锤----是指打架;
扯筋(皮)----是指吵架或闹纠纷;
刹割----是指结束或没有了,用完了;
弄归一 ----是指把事做彻底;
整巴实----是指做好;
莫来头----是指没关系;
光董董----是指不穿上衣。
3:形容词:
悬吊吊的----不稳当(妥);
红扯扯的----红得难看;
粑希希的----烂得很;
宝挫挫----不聪明,有点傻;
瓜兮兮的----傻里傻气;
温都都的----温热合适
香喷喷的----形容很香;
甜咪咪的----形容很甜。
4:歇后语:
一坛子萝卜----抓不到姜(缰);
丁丁猫(蜻蜓)想吃樱桃----眼都望绿了(办不到);
下雨天出太阳----假晴(请);
猫抓糍粑----脱不了爪爪(跑不脱)。
5:动物名称:
偷油婆----蟑螂;
丁丁猫----蜻蜓;
赖格宝----蟾蜍;
缺块儿----青蛙。
6:常用语:
安逸——四川方言中指“舒服、 舒坦、顺心”的意思,常用语。
打牙祭——四川方言中指“吃肉”和“吃好东西”的意思,常用语。
撇 脱——四川方言中指“轻松”,“简单”的意思,常用语。
雄起——四川方言中指“坚持”,“不服输”的意思,常用语。
惹毛——四川方言中指“发脾气”,“发火”的意思,常用语。
扯把子——四川方言中指“骗人”,“讲谎话”的意思,常用语。
匀兑——四川方言中指“走后门”,“偷偷摸摸不为人知”的意思,常用语。
扎起——四川方言中指“撑腰”,“有后台”的意思,常用语。
耿直——四川方言中指“讲信用”,“有性格”的意思,常用语。
扩展资料:
(1)四川方言,指代四川人说的方言,宋以前的四川方言和元代至今的四川方言有明显不同,依据宋代文献显示,当时的学者把四川方言与西北方言合称为“西语”,属同一方音语系。
(2)四川方言,发源于上古时期非华夏族语言的古蜀语和古巴语,迄今四川方言的原四川方言始层中仍然保留了“坝”(平地)、“姐”(母亲)、“养”(您)等来自上古时期古蜀语和古巴语的词汇。
(3)四川方言,一般被看作西南官话的代表,和云南话、贵州话共同构成一致性较高的西南方言,四川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和普通话总体上相当接近,在语调上则差异显著。
参考资料:
——四川方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