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市第四女子看守所作息时间

古交市第四女子看守所作息时间,第1张

每天6:00,在押人员起床洗漱,6:30至7:00是早饭时间,然后是1个半小时的学习和劳动时间,之后就是室外活动时间。12:00吃完午饭后,在押人员有1个半小时的午休时间,15:00至16:00还有1个小时的室外活动时间。

①岁时民俗,传统节日

正月初五:送穷日,前一日将室内外清扫的垃圾堆放好,于初五拂晓时送至门外,坟香放炮,谓之“送穷土”

正月二十五:添仓节,晚上点谷面蒸的灯;

四月初四:马王生日;

十月初一:这时已进入冬季,家家上坟烧纸。新坟以五色纸做衣裤,谓之送寒衣;

腊月初八:腊八节,农村均食馏饭以代腊八粥;

腊月二十三:是日普遍祭灶、地方古节

庙会:俗称赶会,由民间举办各种祭祀活动演变而来,源远流长,相沿不衰。如二月初二的大川文昌寺等处庙会、河口的清明会、七月十八的三县岭关帝庙会等,均为农民选购农具、牲畜,准备春耕秋收的时机。

七月初五狐爷山的庙会、三月二十五古交镇圪咀崖的庙会

古交境内,各村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俗称过节。如六月二十四盘龙山关帝庙、七月初七河口关帝庙等处均为唱戏古节。正月十二古交镇有铁棍、抬阁。正月二十四西区村有垛狮子火习俗。正月十五放焰火。

②仪礼民俗:

婚俗:古往今来,古交农村的联姻一般经过议婚、纳采、订婚、登记、妆戏迎亲等几个过程

生日:小孩1至3岁过生日,亲友除赠送衣物外,尚需赠送一种特制的面蒸食品此物名叫囫囵;不论年岁大小,过生日要吃饺子,晚上熬红饭以示不忘对母亲的养育之恩;以后做寿多为70到80岁逢十之年

丧葬:其主要程序为入殓、孝服、央人主、开吊、装衣饭、出殡、烧七、百日、周年等

③交际民俗:

走亲:多在春节、中秋节后进行,走亲戚时穿新衣。向亲友赠送食品,超过两个者,送单不送双。俗谓供奉神鬼的祭品以四个为一奉

待客:态度要和蔼,问寒问暖,让于室内上座自己坐于客旁,热情谈话。招待客人或给长辈端茶、端饭、递物,忌用一只手。应双手递送,表示尊敬;

④艺术民俗:

民间艺术:清末明初,民间艺术有古交镇的铁棍、旱船、竹马、张三推车;草庄头、营立村的花鼓;李家社、白岸、曲坪村的秧歌踩街。40年代,屯兰的关有、头等地由晋北传入扭秧歌、打霸王鞭。60年代,古交镇等村示由外地传入高跷、大头娃、牛斗虎、舞狮子等。

民间游戏:古代劳动人民在劳动之余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游戏,如:打瓦、递方、捉汉奸放风筝、踢毽子、老虎吃羊鹰挝小鸡、跳绳、摔跤、打陀螺结牛槽、叼羊骨等,这些娱乐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劳动人民的精神生活

民间工艺:古交的民间工艺也是非常丰富的,如面塑、刺绣、剪纸等常常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① 徐师曾,清江西省新建人,曾任古交巡检司。

② 折遇兰,字佩湘,号霁山,清阳曲县南沟村(今本市草庄头乡南沟村)人,生平廉惠明敏,所至均著政声;诗文书法,各自成家,著有《折霁山文稿》,《看云山房诗草》等。

③ 阎广居,字子仁,号安亭,清阳曲县河口村(今本市河口镇)人,性格直爽敦行孝友,博学能文,手不释卷。著有《力恕堂全集》、《格言录》,均刊行于世。

④ 邢阴氏,女,清道光、同治年间交城县河北都盘道村(今嘉乐泉乡盘道村)人,其父因医术精湛闻名乡里,邢阴氏自幼秉承家教,及长工诗善书,尤精医术。后嫁古交镇邢宝德为妻。她对乡村常见病、多发病有很高的治疗技术,还潜心专研医学理论,“特制灵药,遍疗乡僻无医之症”(《交城县志》语)。婆母双目失明,她精心照料起居达30年之久。为医婆母眼疾,长年累月悉心研究药理,终创奇方,仅施数付,就使婆母重见光明。

⑤ 张起鹏(1906-1944),字子翔,交城县西曲村(今古交镇西曲村)人,出身于地主兼商人家庭。少年时即酷爱图画,1920年在交城县第一高小上学期间,常在课余之暇,临摹勾画,入醉如迷。1923年考入太原市山西美术专修学院悉心学习图画。1926年考入北平艺术学院,亲受国画大师齐白石的教诲,他勤奋学习,刻苦专研,所画的翎毛、紫藤、螃蟹、梅、菊,还有不倒翁、钟馗等,颇受齐赏识。 1930年他受聘为太谷铭贤中学美术教师。1年后因父病弃教返乡,代父经营在本村开设的“富恒涌”商号。暇时即室外写生,从大自然中摄取素材,进行创作。他笔下的雏鸡、鹰、鹊、向日葵、南瓜等,无不形身兼备,惟妙惟肖。1930至1937年间,先后在太原市海子边自省堂举办过3次个人国画展览,每次展出作品近200幅,以写意花鸟为主,均受到爱赞赏。首次展出时,齐白石曾在画上题词,并写了润格。

1938年,张起鹏任阎政权交城县政府财政科长。1940年春,日军侵占古交镇后,充当维持会长、伪交城二区区长,兼任古交“新民小学”校长。是年11月,古交镇日伪军在武家庄逮捕了5名抗日干部,他参与保释了2名。1942年夏,辞去伪区长,专任小学校长。1944年,日军侵华势力已成强弩之末,他避居太原,任教于工业职业学校。受人诬告,被日本宪兵队抓捕入狱而惨遭杀害。

⑥ 梁存地(1919-1944),阳曲县西庄村人。出身于贫农家庭,1937年投身与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加入中国***。初在本村发动群众群众建立村政权、组织青年、农民、妇女抗日救国会和民兵小队、自卫队,先后建立了村党小组、党支部,任小组长、党支部书记,领导群众进行抗日斗争。

1942年冬,存地任中共阳曲(西)县三区(今河口、大南坪、曹坪一带)区委书记。当时日伪军在区内扎有河口镇、大南峪、六家河、南山上4个据点,对周围村庄大肆“扫荡”,他领导群众实行坚壁清野,进行反“扫荡”。

1943年在贯彻执行“把敌人挤出去”的指示下,他领导民兵和群众,配合游击队和武工队,抓汉奸特务,改造村政权,割电线,毁道路,埋地雷,破坏敌人的交通和通讯,封锁敌人据点,不断袭击出扰之敌,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1944年1月30日晨,他与民兵副大队长吕永全等在裤儿腿小山庄准备召开民兵中队长会议,突然被日伪军包围。他们凭借窑洞坚决抵抗,毙敌1人。在激烈的战斗中,吕永全和1名通讯员牺牲。他负重伤后,焚毁了所带文件,又击伤敌人2人,敌人要活捉他,他以最后一粒子弹自杀殉国,年仅26岁。

他牺牲后,中共阳曲(西)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尊崇他为全县人民的抗日楷模,并为他建墓树碑,碑上题词:“英勇气概丧敌胆,光荣牺牲重泰山”、“人民的忠实儿子,国家的英勇战士”。

⑦ 康秃则(1922-1946),交城县张山圪垛村(今常安乡张山圪垛村)人。1940年初,他参加了民兵。1942年加入中国***。担任村民兵队长,带领民兵坚持对敌斗争。

1946年冬,阎军和“复仇奋斗团”进占了古交部分地区,他毅然投入自卫反击战斗。同年12月29日,他带领民兵参战队在张山圪垛山上狙击进犯平原川之敌,敌一部从后山迂回包围过来。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他当机立断对民兵说:“你们赶快撤退,我来掩护!”民兵们安全转移后,敌人已经逼近上头。他独自奋战,子弹打完了,接连扔出仅有的3颗手榴弹,炸死敌人4名、炸伤2名后奋身跳下山崖,摔断了腿,被围追之敌捅了20余刺刀,壮烈牺牲。

⑧ 赵士文(1909-1954),交城县武家庄村(今姬家庄乡武家庄)人,出身农民家庭。1927年随人经商,1930年在太原开设宏发客栈。1935年返乡在武家庄村公所管钱粮,兼营小本生意。1937年冬,参加阳交边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1940年加入中国***,接受中共交城县委的指示,动员群众集资入股,与交城县贸易部门联办药店。1943至1945年7月秘密前往太原,利用旧关系开设信义商行(实为根据地的地下物资供应站),自任副经理,常以商人的身份做掩护,冒着危险,往返于敌区与抗日根据地之间,想方设法买回根据地奇缺的药品、布匹、食盐、纸张及办公用品等,供应晋绥八分区、交城县党政机关及驻地部队,部分还出售群众 。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他回到武家庄,继续经营药店。1954年病逝。

⑨ 康生瑞(1919-1974),原名康心宽,古交镇李家社村人。出身于贫农家庭,幼年丧父,随母移居河口镇。

1933年,年仅15岁的他,被生计所迫到太原西北实业公司铸造厂当了童工。1937年11月日军侵占太原后,他 回到河口镇,被推选为河口镇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主任,领导该会发动群众组织自卫队、参军参战,维护社会治安,实行合理负担,支援抗日。之后,他从师学木工。

1943年春,他参加工卫旅二十一团,在团部当修械工人。同年秋调入交城炸弹厂,学习制造地雷、手榴弹和炮弹。由于手榴弹和地雷的拉线供不应求,他苦心专研,依据纺车的原理,制造出只用一人摇车,一人拨线,就能纺出7股棉线的大型纺车,满足了拉线的需求,还节约了劳力。后又制造出以木轮带动的鼓风机,代替了手拉风箱,加大了风量,提高了炼铁质量,减轻了劳动强度。

1945年7月,他调入晋绥八分区炸弹厂,发明了杀伤力较大的跳高爆炸地雷,还制造出蒸酒精机。 1949年3月,他转到晋中军区修械所,后又到忻县军分区修械所当工人。1951年任忻县军分区土木建筑社副经理,负责土木工程的技术指导。翌年,调山西省军区后勤部营管科,晋升为技术员。1956年加入中国***,任后勤部工程队副队长。以后十余年间,他为省军区及所属各分区的修建工程设计施工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连年获物质奖和荣誉奖,荣立三等功一次,被评为五好干部,1966年晋升为工程师。

1969年转业回乡,被聘为古交区化肥厂工程师兼任财务供销科科长,参与了建厂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1974年冬,他应聘为太原市对外贸易局搞工程设计,11月21日赶赴工地时,不幸因车祸遇难。 同普通话相比较主要特别有:一是词义相同,词形不同;另一点是词形相同,词义不同。

词义相同,词素不同的现象在古交土话中又有四种形式,一是词义相同,词素有部分相同,部分不同,如普通话“衣服”,古交话称“衣裳”;普通话“里面”,古交土话称“核里”。二是词义相同,词素的音节不同,如普通话“碾子”,古交话称“碾儿”;普通话“上面”,古交话称“上头”。三是词义相同,词形完全不同。如普通话“娶媳妇”,古交土话为“吃婆姨”;普通话“昨天”,古交土话为“夜里”。四是词义相同,词素颠倒,如普通话“墨黑”,古交土话称“黑墨”;“每天”古话称“天每”。

词形相同,词义有异,就是说同一词语的词义在古交土话与普通话中产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形成了同词异义的现象。一是词义扩大,即一些词语在普通话里含义较窄,而在古交土话中用来兼表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其含义得到扩大。例如:“能”在普通话中指能力、能够,而在古交话中还有一层精明的意思,如:你真能。二是词义缩小,一些词语在普通话中含义较广,而在古交土话中则缩小了。例如“食”,在普通话中除吃、食之外,还指日食、月食等现象,而在古交土话中仅指食物。“穷”在普通话中除反映缺乏外,还指极端讲,而在古交方言中仅指缺乏。

古交土话有以下几信方面:

(1) 身体类:

髑髅、的老——指头

绷头、眉棱骨——指额头

下巴骨儿——指下额

拐狐——指踝

脊背锅——指脊背

圪地块——指膝盖

奶头——指

独踏骨、独蛋——指屁股

尿——指小便

邕——指大便

老溘——指老人去世

怕见动、难过、落活——指患病

劈着——指感冒

马鬃鬃——指刘海儿

天毛辫——指朝天小辫

舅舅毛——仅留脖子后一撮毛的小儿发式

巴拐——姑娘的一种发形

毛圪嘟——指已婚妇女脑后的发髻

不脐——指肚脐

哦儿头——妇女剪头发

指头儿——指头

燎泡——水或火烫成的小泡

(2) 方位类:

外头——指外面

核里——指里面

上头——指上面

下头——指下面

正半切——指正面

左半切——指左面

右半切——指右面

边边起——指旁边

这里——指这儿

(3) 日常生活类:

家舍、锅舍——指家、房子

火旮旯——指锅台

门眼子——指门槛

砚瓦——指砚台

灶马爷——指灶王爷

火半子——指火台

坑棱——指坑边

好面——指白面

谷面——指小米面

撩羹羹——指勺勺、调羹

软米——指黍米

角子、扁食——指饺子

黄儿——指米面摊饼

油面儿、油核桃——油炸食品

圪斗——炉坑

手幅幅——手帕

烙铁——熨斗

拨吊——捻毛线的工具

吃婆姨——指娶媳妇

烟洞儿——指烟筒

茅只——指厕所

熬饭——指煮稀饭

溜饭——红枣红豆软米饭

山药丸子——山药丝拌面蒸熟的食物

拨烂子——指不用菜,用开水拌莜面或玉米面做成蛋状的饭

冷布——指纱窗

孩——指鞋

瓦盔——指陶制瓮罐

灯树——指旧式灯具(油灯架)

狗牙牙——指衣服的装饰花边

塔塔火——指用炭块垒成塔状,节日点燃欢庆的旺火

旺火——同上

圪唠——指点豆腐用的卤

哭连儿——指面蒸的食品圆圈状

祭壳——祭奠用的空心蒸馍

扎片子——用杂粮做的片状食品

压肉——用猪头肉压制的肉

红饭——红豆小米稀饭

寒鸡鸡——清明节蒸的面鸡

熬年——过年守岁

妆戏——送嫁妆

缠媳妇——指女嫁相(伴娘动作)

混媳妇——指闹媳妇

见大小——新婚夫妻结婚第二天早上认亲

出坡——上山放羊

山旮旯——指山沟

杀坊——指牢房

鞋衬衬——鞋垫

搭边子——盖简易小房

床床——小橙、矮橙

做事务(做四五)——指办婚丧事

盘缠——路费

(4) 代词、形容词、动词等

娥、俺、自家——我

荷——拿、带

炸——跑

甚勒——什么

甚时勒——指什么时候

怎地勒——指怎么回事

俺行——我家

使唤——使用、支使

嚷架、叫唤、圪吵——吵架

折摞——收拾整理

不格钱——不值钱

甲磕子——指口吃

扬了——扔了

圪转——溜达、转游

穿——凿、钻孔

寄——藏

歇凉凉——休息

拨拉——扒

圪就——蹲

捣歇——聊天

约摸——估量

该账——欠账

晓得——知道

猴——小

大扬——大方

日脏——不干净

认捏——指听话、乖顺

拴者——漂亮、好看

害——玩

不敢保——也许

概及拉——指从来没有

兀来大——指那么大

兀来小——指那么小

日怪——指古怪、奇怪

克细——指好、巧、精细

不支明——不清楚、不明事理

圪装——指假装

迷儿蛋——指糊涂

吃信——指自信

一不抓——嘟噜

挂——指辆

圪达——块

酿——指躺、卧、睡一睡

圪边——小睡

支应——招待

旧胆——多管闲事

忽毒——糊涂

兔头——蛮横、厉害

牛眼暴急——形容激怒的样子

拖零四拉——穿衣服、办事不精干

花麻麻吊嘴嘴——不切实际的巧辩

(5) 亲属、称呼类

大、爹——指父亲、爸爸

娘娘——祖母、奶奶

伯伯——叔父

大爷——伯父

婆婆——外祖母

老爷——曾祖父

姥姥——曾祖母

老老爷——高祖父

老娘娘——高祖母

老丈——指公公

大大——指姐姐

港港——指哥哥

婆姨——指妻子、妇女

锅舍的——指妻子、妇女

丈人——指岳父

丈母——岳母

响工——民间乐队

当家的——指妻子、爱人

贼娃子——小偷

受苦人——农民

买卖人——商贩

讨吃的——乞丐

光棍——单身汉

盘头闺女——指未出嫁的闺女

闺女——女儿

小子——指男孩

火头——指厨子

切人——指客人

汉——指丈夫

(6)动、植物类

犍牛——指公牛

牦牛——指母牛

牛犊子——指小牛

花牛牛——指瓢虫

蚧犊——指癞蛤蟆、蟾蜍

草鸡——指母鸡

鸡娃儿——指小鸡

夜蝙蝠——指蝙蝠

凶鹘——指猫头鹰

曲蟾——指蚯蚓

儿马——公马

骡子——母马

叫驴——公驴

草驴——母驴

骚胡——公山羊

圪爹——公绵羊

山羊——在外放牧的羊

站羊——在家里饲养的羊

红嘴鸦儿——指乌鸦的一种

呃鹊鹊——指喜鹊

饿老车——指老鹰

旮旯里家、姑儿——指老鼠

瞎老儿——鼹鼠

占——指属相中的蛇

海牵花——指水仙花

山丹花——指野百合

甜草蜜——指甘草

西番柿——指蕃茄

玉茭子——玉米

大豆——蚕豆

王八——指鳖

圪狯——指松鼠的一种

抱角儿牛牛——指蜗牛

虼蝌蚪——指蝌蚪

蛤蟆——指青蛙

种谷虫——布谷鸟

醋粟儿——沙棘

地菜——指豆芽

山药蛋——马铃薯

(6) 天文、地理类

日头、阳坡——指太阳

月明——月亮

踩阳坡——日食

踩月明——月食

时携——星星

响雷——打雷

前晌——上午

后晌——下午

红练响儿——炎热的中午

晚西——傍晚

递明——明天

天每——每天

夜里——昨天

前儿——前天

年时——去年

过年——明年

早起——早晨、大早

春起——春天

年终儿下——除夕

冬凉——冰

冷弹子——冰雹

风风亮——天刚亮

(7) 成语类

山眉愣眼——指土里土气、愚昧无知的样子

一知半明——指头脑愚蠢、反应迟钝

白眉翻眼——指不认账、不服从的样子

刁眉忽眨眼——指使眼色、作秀

灰眉处眼——指矮小肥胖的人

圪淌——指弯曲得像弓一样

老压圪叉——指老态龙钟

贼眉鼠眼——似小偷

齐梭展畔——指整整齐齐、有棱有角

圪支扇摇——指摇摇欲坠

光眉俊眼——指相貌白净

扬眉吊眼——傲气十足

扯皮料谎——撒谎

乱麻铺毡——东西乱七八糟

冻天圪烂——天气很凉

利皮寡骨——指亲人之间关系疏远

花里忽哨——指华而不实

走京出外——出门在外

直僵压棍——固执、不听劝告

狗吃圪渣——不忠义、赖皮

呃气八达——气不顺

挖墙里壁——指淘气的孩子

枯干叫渴——指渴得很

板头仄楞——指不服从

冒里失坎——冒失

急忙连赶——急急忙忙

吹三吊四——态度不好、认真不负责

呲前努肚——指大腹便便

捣大——吹牛

捣鬼弄忽闪——耍鬼点子

圆满二山——小孩生得健壮可爱

拉瓜出链——指选东西多、相互牵扯

清滩利口——指干干净净

混充八达——指蒙哄过关

朝眉霸眼——指长相凶狠或注意力不集中

稳排四坐——指坐姿端正、泰然自若的样子

戳东拐西——东一头西一头

不识事眼——不识时务

仄愣板皮——比喻做事不认真的人

悄眉圪毒——悄悄地在私下鼓捣

斜麻圪撩——脱离了原有的规则

(9) 其它

日糊洋脑——假装不明白

披风不来——做事不认真

鬼装六神——不诚实

偶人——指小混混

起开——挪开

扒腊——碍事

屁头——打耳光

圪毛——悄悄地看

布鸡娃——孵小鸡

涝窝——母鸡发情

叫明——公鸡报晓

土冒烟色——尘土飞扬

不知半明——不太聪明

邋遢——不干净、不整洁

火冒喧天——说话生硬

扯皮旋骨——拥挤

白眉翻眼——死不认账

穷家卜宴——家贫

实拉弄扯——互相帮助

软鸡扒愣——没力气

得理八份——得理不让人

截山探海——距离太远

盘缠绞计——外出花销

窝囊圪节——没出息

碰头失坎——办事急躁

圪出打旦——身材不魁梧

气闷心——呆、傻

小二人——不宽宏大量的人

肉尾巴——寸步不离大人的小孩有垛狮子火习俗。正月十五放焰火。

① 徐师曾,清江西省新建人,曾任古交巡检司。

② 折遇兰,字佩湘,号霁山,清阳曲县南沟村(今本市草庄头乡南沟村)人,生平廉惠明敏,所至均著政声;诗文书法,各自成家,著有《折霁山文稿》,《看云山房诗草》等。

③ 阎广居,字子仁,号安亭,清阳曲县河口村(今本市河口镇)人,性格直爽敦行孝友,博学能文,手不释卷。著有《力恕堂全集》、《格言录》,均刊行于世。

④ 邢阴氏,女,清道光、同治年间交城县河北都盘道村(今嘉乐泉乡盘道村)人,其父因医术精湛闻名乡里,邢阴氏自幼秉承家教,及长工诗善书,尤精医术。后嫁古交镇邢宝德为妻。她对乡村常见病、多发病有很高的治疗技术,还潜心专研医学理论,“特制灵药,遍疗乡僻无医之症”(《交城县志》语)。婆母双目失明,她精心照料起居达30年之久。为医婆母眼疾,长年累月悉心研究药理,终创奇方,仅施数付,就使婆母重见光明。

⑤ 张起鹏(1906-1944),字子翔,交城县西曲村(今古交镇西曲村)人,出身于地主兼商人家庭。少年时即酷爱图画,1920年在交城县第一高小上学期间,常在课余之暇,临摹勾画,入醉如迷。1923年考入太原市山西美术专修学院悉心学习图画。1926年考入北平艺术学院,亲受国画大师齐白石的教诲,他勤奋学习,刻苦专研,所画的翎毛、紫藤、螃蟹、梅、菊,还有不倒翁、钟馗等,颇受齐赏识。 1930年他受聘为太谷铭贤中学美术教师。1年后因父病弃教返乡,代父经营在本村开设的“富恒涌”商号。暇时即室外写生,从大自然中摄取素材,进行创作。他笔下的雏鸡、鹰、鹊、向日葵、南瓜等,无不形身兼备,惟妙惟肖。1930至1937年间,先后在太原市海子边自省堂举办过3次个人国画展览,每次展出作品近200幅,以写意花鸟为主,均受到爱赞赏。首次展出时,齐白石曾在画上题词,并写了润格。

1938年,张起鹏任阎政权交城县政府财政科长。1940年春,日军侵占古交镇后,充当维持会长、伪交城二区区长,兼任古交“新民小学”校长。是年11月,古交镇日伪军在武家庄逮捕了5名抗日干部,他参与保释了2名。1942年夏,辞去伪区长,专任小学校长。1944年,日军侵华势力已成强弩之末,他避居太原,任教于工业职业学校。受人诬告,被日本宪兵队抓捕入狱而惨遭杀害。

⑥ 梁存地(1919-1944),阳曲县西庄村人。出身于贫农家庭,1937年投身与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加入中国***。初在本村发动群众群众建立村政权、组织青年、农民、妇女抗日救国会和民兵小队、自卫队,先后建立了村党小组、党支部,任小组长、党支部书记,领导群众进行抗日斗争。

1942年冬,存地任中共阳曲(西)县三区(今河口、大南坪、曹坪一带)区委书记。当时日伪军在区内扎有河口镇、大南峪、六家河、南山上4个据点,对周围村庄大肆“扫荡”,他领导群众实行坚壁清野,进行反“扫荡”。

1943年在贯彻执行“把敌人挤出去”的指示下,他领导民兵和群众,配合游击队和武工队,抓汉奸特务,改造村政权,割电线,毁道路,埋地雷,破坏敌人的交通和通讯,封锁敌人据点,不断袭击出扰之敌,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1944年1月30日晨,他与民兵副大队长吕永全等在裤儿腿小山庄准备召开民兵中队长会议,突然被日伪军包围。他们凭借窑洞坚决抵抗,毙敌1人。在激烈的战斗中,吕永全和1名通讯员牺牲。他负重伤后,焚毁了所带文件,又击伤敌人2人,敌人要活捉他,他以最后一粒子弹自杀殉国,年仅26岁。

他牺牲后,中共阳曲(西)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尊崇他为全县人民的抗日楷模,并为他建墓树碑,碑上题词:“英勇气概丧敌胆,光荣牺牲重泰山”、“人民的忠实儿子,国家的英勇战士”。

⑦ 康秃则(1922-1946),交城县张山圪垛村(今常安乡张山圪垛村)人。1940年初,他参加了民兵。1942年加入中国***。担任村民兵队长,带领民兵坚持对敌斗争。

1946年冬,阎军和“复仇奋斗团”进占了古交部分地区,他毅然投入自卫反击战斗。同年12月29日,他带领民兵参战队在张山圪垛山上狙击进犯平原川之敌,敌一部从后山迂回包围过来。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他当机立断对民兵说:“你们赶快撤退,我来掩护!”民兵们安全转移后,敌人已经逼近上头。他独自奋战,子弹打完了,接连扔出仅有的3颗手榴弹,炸死敌人4名、炸伤2名后奋身跳下山崖,摔断了腿,被围追之敌捅了20余刺刀,壮烈牺牲。

⑧ 赵士文(1909-1954),交城县武家庄村(今姬家庄乡武家庄)人,出身农民家庭。1927年随人经商,1930年在太原开设宏发客栈。1935年返乡在武家庄村公所管钱粮,兼营小本生意。1937年冬,参加阳交边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1940年加入中国***,接受中共交城县委的指示,动员群众集资入股,与交城县贸易部门联办药店。1943至1945年7月秘密前往太原,利用旧关系开设信义商行(实为根据地的地下物资供应站),自任副经理,常以商人的身份做掩护,冒着危险,往返于敌区与抗日根据地之间,想方设法买回根据地奇缺的药品、布匹、食盐、纸张及办公用品等,供应晋绥八分区、交城县党政机关及驻地部队,部分还出售群众 。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他回到武家庄,继续经营药店。1954年病逝。

⑨ 康生瑞(1919-1974),原名康心宽,古交镇李家社村人。出身于贫农家庭,幼年丧父,随母移居河口镇。

1933年,年仅15岁的他,被生计所迫到太原西北实业公司铸造厂当了童工。1937年11月日军侵占太原后,他 回到河口镇,被推选为河口镇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主任,领导该会发动群众组织自卫队、参军参战,维护社会治安,实行合理负担,支援抗日。之后,他从师学木工。

1943年春,他参加工卫旅二十一团,在团部当修械工人。同年秋调入交城炸弹厂,学习制造地雷、手榴弹和炮弹。由于手榴弹和地雷的拉线供不应求,他苦心专研,依据纺车的原理,制造出只用一人摇车,一人拨线,就能纺出7股棉线的大型纺车,满足了拉线的需求,还节约了劳力。后又制造出以木轮带动的鼓风机,代替了手拉风箱,加大了风量,提高了炼铁质量,减轻了劳动强度。

1945年7月,他调入晋绥八分区炸弹厂,发明了杀伤力较大的跳高爆炸地雷,还制造出蒸酒精机。 1949年3月,他转到晋中军区修械所,后又到忻县军分区修械所当工人。1951年任忻县军分区土木建筑社副经理,负责土木工程的技术指导。翌年,调山西省军区后勤部营管科,晋升为技术员。1956年加入中国***,任后勤部工程队副队长。以后十余年间,他为省军区及所属各分区的修建工程设计施工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连年获物质奖和荣誉奖,荣立三等功一次,被评为五好干部,1966年晋升为工程师。

1969年转业回乡,被聘为古交区化肥厂工程师兼任财务供销科科长,参与了建厂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1974年冬,他应聘为太原市对外贸易局搞工程设计,11月21日赶赴工地时,不幸因车祸遇难。

1婚礼筹备计划

11决定婚礼日期、地点、仪式及婚宴方式

12确定婚礼预算

13草拟客人名单

14召集好朋友讨论婚礼计划

15确定伴郎、伴娘

16确定主婚人、证婚人

17成立婚礼筹备组

171召开kick-off项目启动会

172制定婚礼项目计划书

173明确筹备组分工

2婚礼前准备

21与婚礼的所有项目干系人沟通

211就婚礼筹备计划和进展与父母沟通

212发喜贴给亲友

213电话通知外地亲友

214网上发布结婚通知

215再次确认主、证婚人

216及时反馈亲友受邀信息

217对于重要亲友再次确认

22结婚物品采购

221新家布置用品

2211家电、家具

2212床上用品

2213彩色气球

2214彩灯(冷光)

2215纱

2216蜡烛

2217胶布

2218插线板

2219其他物品

222婚礼用品订购

2221新郎新娘婚纱礼服

2222结婚戒指

2223新娘化妆品

2224喜贴、红包、喜字

2225彩带、拉花、喷物

2226烟、酒、饮料

2227糖、花生、瓜子、茶叶

2228录像带、胶卷

2229预定鲜花

22210预定蛋糕

22211水果

22212蜡烛

23新郎新娘形象准备

231新娘开始皮肤保养

232新郎剪头发

24拍婚纱照

241挑选婚纱影楼

242预约拍摄日期

243拍照

244选片

245冲印或喷绘

25布置新房

251请清洁公司彻底打扫新房

252布置新房

26确定婚礼主持人

261就婚礼当天计划与设想与之沟通

27婚宴预约

271估计来宾人数

272估计酒席数量

273选择婚宴地点

274确认酒席菜单、价格

275确认婚宴现场的音响效果

276与酒店协调婚宴布置等细节

277预定酒席

28婚礼化妆预约

281选择化妆地点

282与发型师、化妆师沟通

283确认婚礼当天的造型

284预约化妆具体时间

29婚庆车辆预约

291确定婚车数量

292选定婚车司机

293预约扎彩车时间地点

294确定婚礼当天婚车行进路线及所需时间

295预约婚车

210婚庆摄像预约

2101确定摄影社摄像数量

2102选定婚礼当天摄影摄像人员

2103安排摄影摄像分工

2104准备摄影像器材和胶卷录像带

2105预约摄影摄像

211其他

2111调换崭新钞票

2112确定滚床儿童

2113为远道而来的亲友准备客房

3婚礼前一天准备

31与婚礼的所有项目干系人沟通

311就婚礼准备工作完成情况与父母沟通

312就准备情况和婚礼当天分工与筹备组作最后沟通

313根据准备情况就婚礼当天仪式进程与主持人作最后沟通

314与伴郎伴娘再次沟通

315最后确认帮忙的亲友

316最后确认婚宴、车辆、摄影像、化妆等细节准备情况

32确认婚礼当天要发言人的准备情况

321主证婚人发言准备情况

322父母代表发言准备情况

323来宾代表发言准备情况

324抢亲时新娘提问准备

325新郎新娘在仪式上或闹洞房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33最后确认婚礼当天所有物品准备情况

331最后试穿所有礼服

332将婚礼当天要穿的所有服装分装口袋

333准备两瓶假酒

334准备婚礼当天新郎新娘的快餐干粮

335最后检查所有物品并交于专人保管

3351新娘的新鞋

3352结婚证书

3353戒指

3354红包

3355要佩戴的首饰

3356新娘补妆盒

3357糖、烟、酒、茶、饮料

3358焰火道具

3359烛台、婚礼蜡烛

34新郎新娘特别准备

341新郎新娘反复熟悉婚礼程序

342预演背新娘动作

343预演婚礼进行台步

344预演交杯酒动作

345放松心情,互相鼓励

346注意睡眠,早点休息

35准备闹钟

351确认一只正常工作的闹钟

352将闹钟调到5点半

4婚礼当天流程

41化妆

411 5:30 起床

412 7:00 新郎发型做好后到达新南门女方娘家附近等待

413 7:45 新娘妆完成,通知新郎

414 化妆师、美发师红包

42婚车

421 6:30 开始扎彩车

422 7:00 专车送新郎至新南门

423 7:30 彩车完成

424 7:45 专车送新娘回新南门娘家(8:30前到达)

425 9:00 所有婚车到达新南门

426 司机红包

43抢新娘

431 8:00 伴郎准备好鲜花、红包

432 8:30 新娘回到娘家,藏好新鞋

433 8:40 新郎带领兄弟们开始抢人

434 8:45 敲门、盘问、塞红包、挤门

435 8:55 新郎找新鞋,向女方家人承诺

436 9:00 彩带师到位气球到位

437 9:05 新郎背新娘出门,彩带,踩气球

438 9:10 车队出发

44迎新娘

441 10:00 车队到达化成小区男方家

442 10:05 新郎抱新娘进门,彩带,踩气球

443 10:10 小孩子滚床

444 10:15 伴娘准备好茶

445 10:20 新娘给男方父母敬茶

446 10:40 新郎新娘出发至酒店

45酒店准备

451 10:00 将糖、烟、酒、茶、饮料等带至酒店

452 10:10 最后检查酒席安排、音响、签到处等细节

453 10:30 准备好新郎新娘迎宾香烟火柴糖

454 10:45 彩带师到位酒店门口

46酒店迎宾

461 10:50 新郎新娘到酒店,彩带

462 11:00 签到处人员就位

463 11:00 引导人员门口就位

464 11:00 新郎新娘伴郎伴娘门口迎宾

47婚礼仪式

471 12:15 主持人准备

472 12:15 音响准备

473 12:15 结婚证书、戒指准备

474 12:15 气球、彩带到位

478 12:20 奏乐,新人入场,彩带、踩气球

主持人介绍

主婚人致词

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

新人父母上台

新郎新娘交换戒指,三鞠躬

新人给父母敬茶

双方父母代表讲话

双方父母退场

新人开香槟、切蛋糕、喝交杯酒、点燃蜡烛

游戏

479 13:00 婚宴正式开始

4710 13:00 新郎新娘退场、速食,新娘换礼服

4711 13:15 新郎新娘逐桌敬酒

4712 14:00 宴席结束,宾客与新人合影

48下午休息

481 14:00 宾客离开或到棋牌室娱乐

482 14:30 新郎新娘进餐、休息

483 14:30 清点所剩烟酒糖等

484 14:30 统计晚餐人数

49晚餐

491 17:00 通知酒店晚餐准备数量

492 18:00 请宾客进晚餐

493 20:00 清点所有物品,离开酒店

410 闹洞房

4101 21:00 开始闹洞房

女方藏结婚证

新郎找结婚证

其它节目自由发挥

4102 22:30 宾客离开

411摄像摄影

4111摄像a从新娘化妆开始全程拍摄新娘

4112摄像b从新郎抢亲开始全程拍摄新郎

4113摄像c拍摄婚礼仪式全过程

4114摄影适时拍摄

4115摄影摄像人员红包

5婚礼项目结束

51 23:00 伴郎伴娘率筹备组另寻别处进行项目总结

  ① 徐师曾,清江西省新建人,曾任古交巡检司。

  ② 折遇兰,字佩湘,号霁山,清阳曲县南沟村(今本市草庄头乡南沟村)人,生平廉惠明敏,所至均著政声;诗文书法,各自成家,著有《折霁山文稿》,《看云山房诗草》等。

  ③ 阎广居,字子仁,号安亭,清阳曲县河口村(今本市河口镇)人,性格直爽敦行孝友,博学能文,手不释卷。著有《力恕堂全集》、《格言录》,均刊行于世。

  ④ 邢阴氏,女,清道光、同治年间交城县河北都盘道村(今嘉乐泉乡盘道村)人,其父因医术精湛闻名乡里,邢阴氏自幼秉承家教,及长工诗善书,尤精医术。后嫁古交镇邢宝德为妻。她对乡村常见病、多发病有很高的治疗技术,还潜心专研医学理论,“特制灵药,遍疗乡僻无医之症”(《交城县志》语)。婆母双目失明,她精心照料起居达30年之久。为医婆母眼疾,长年累月悉心研究药理,终创奇方,仅施数付,就使婆母重见光明。

  ⑤ 张起鹏(1906-1944),字子翔,交城县西曲村(今古交镇西曲村)人,出身于地主兼商人家庭。少年时即酷爱图画,1920年在交城县第一高小上学期间,常在课余之暇,临摹勾画,入醉如迷。1923年考入太原市山西美术专修学院悉心学习图画。1926年考入北平艺术学院,亲受国画大师齐白石的教诲,他勤奋学习,刻苦专研,所画的翎毛、紫藤、螃蟹、梅、菊,还有不倒翁、钟馗等,颇受齐赏识。 1930年他受聘为太谷铭贤中学美术教师。1年后因父病弃教返乡,代父经营在本村开设的“富恒涌”商号。暇时即室外写生,从大自然中摄取素材,进行创作。他笔下的雏鸡、鹰、鹊、向日葵、南瓜等,无不形身兼备,惟妙惟肖。1930至1937年间,先后在太原市海子边自省堂举办过3次个人国画展览,每次展出作品近200幅,以写意花鸟为主,均受到爱赞赏。首次展出时,齐白石曾在画上题词,并写了润格。

  1938年,张起鹏任阎政权交城县政府财政科长。1940年春,日军侵占古交镇后,充当维持会长、伪交城二区区长,兼任古交“新民小学”校长。是年11月,古交镇日伪军在武家庄逮捕了5名抗日干部,他参与保释了2名。1942年夏,辞去伪区长,专任小学校长。1944年,日军侵华势力已成强弩之末,他避居太原,任教于工业职业学校。受人诬告,被日本宪兵队抓捕入狱而惨遭杀害。

  ⑥ 梁存地(1919-1944),阳曲县西庄村人。出身于贫农家庭,1937年投身与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加入中国***。初在本村发动群众群众建立村政权、组织青年、农民、妇女抗日救国会和民兵小队、自卫队,先后建立了村党小组、党支部,任小组长、党支部书记,领导群众进行抗日斗争。

  1942年冬,存地任中共阳曲(西)县三区(今河口、大南坪、曹坪一带)区委书记。当时日伪军在区内扎有河口镇、大南峪、六家河、南山上4个据点,对周围村庄大肆“扫荡”,他领导群众实行坚壁清野,进行反“扫荡”。

  1943年在贯彻执行“把敌人挤出去”的指示下,他领导民兵和群众,配合游击队和武工队,抓汉奸特务,改造村政权,割电线,毁道路,埋地雷,破坏敌人的交通和通讯,封锁敌人据点,不断袭击出扰之敌,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1944年1月30日晨,他与民兵副大队长吕永全等在裤儿腿小山庄准备召开民兵中队长会议,突然被日伪军包围。他们凭借窑洞坚决抵抗,毙敌1人。在激烈的战斗中,吕永全和1名通讯员牺牲。他负重伤后,焚毁了所带文件,又击伤敌人2人,敌人要活捉他,他以最后一粒子弹自杀殉国,年仅26岁。

  他牺牲后,中共阳曲(西)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尊崇他为全县人民的抗日楷模,并为他建墓树碑,碑上题词:“英勇气概丧敌胆,光荣牺牲重泰山”、“人民的忠实儿子,国家的英勇战士”。

  ⑦ 康秃则(1922-1946),交城县张山圪垛村(今常安乡张山圪垛村)人。1940年初,他参加了民兵。1942年加入中国***。担任村民兵队长,带领民兵坚持对敌斗争。

  1946年冬,阎军和“复仇奋斗团”进占了古交部分地区,他毅然投入自卫反击战斗。同年12月29日,他带领民兵参战队在张山圪垛山上狙击进犯平原川之敌,敌一部从后山迂回包围过来。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他当机立断对民兵说:“你们赶快撤退,我来掩护!”民兵们安全转移后,敌人已经逼近上头。他独自奋战,子弹打完了,接连扔出仅有的3颗手榴弹,炸死敌人4名、炸伤2名后奋身跳下山崖,摔断了腿,被围追之敌捅了20余刺刀,壮烈牺牲。

  ⑧ 赵士文(1909-1954),交城县武家庄村(今姬家庄乡武家庄)人,出身农民家庭。1927年随人经商,1930年在太原开设宏发客栈。1935年返乡在武家庄村公所管钱粮,兼营小本生意。1937年冬,参加阳交边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1940年加入中国***,接受中共交城县委的指示,动员群众集资入股,与交城县贸易部门联办药店。1943至1945年7月秘密前往太原,利用旧关系开设信义商行(实为根据地的地下物资供应站),自任副经理,常以商人的身份做掩护,冒着危险,往返于敌区与抗日根据地之间,想方设法买回根据地奇缺的药品、布匹、食盐、纸张及办公用品等,供应晋绥八分区、交城县党政机关及驻地部队,部分还出售群众 。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他回到武家庄,继续经营药店。1954年病逝。

  ⑨ 康生瑞(1919-1974),原名康心宽,古交镇李家社村人。出身于贫农家庭,幼年丧父,随母移居河口镇。

  1933年,年仅15岁的他,被生计所迫到太原西北实业公司铸造厂当了童工。1937年11月日军侵占太原后,他 回到河口镇,被推选为河口镇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主任,领导该会发动群众组织自卫队、参军参战,维护社会治安,实行合理负担,支援抗日。之后,他从师学木工。

  1943年春,他参加工卫旅二十一团,在团部当修械工人。同年秋调入交城炸弹厂,学习制造地雷、手榴弹和炮弹。由于手榴弹和地雷的拉线供不应求,他苦心专研,依据纺车的原理,制造出只用一人摇车,一人拨线,就能纺出7股棉线的大型纺车,满足了拉线的需求,还节约了劳力。后又制造出以木轮带动的鼓风机,代替了手拉风箱,加大了风量,提高了炼铁质量,减轻了劳动强度。

  1945年7月,他调入晋绥八分区炸弹厂,发明了杀伤力较大的跳高爆炸地雷,还制造出蒸酒精机。 1949年3月,他转到晋中军区修械所,后又到忻县军分区修械所当工人。1951年任忻县军分区土木建筑社副经理,负责土木工程的技术指导。翌年,调山西省军区后勤部营管科,晋升为技术员。1956年加入中国***,任后勤部工程队副队长。以后十余年间,他为省军区及所属各分区的修建工程设计施工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连年获物质奖和荣誉奖,荣立三等功一次,被评为五好干部,1966年晋升为工程师。

  1969年转业回乡,被聘为古交区化肥厂工程师兼任财务供销科科长,参与了建厂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1974年冬,他应聘为太原市对外贸易局搞工程设计,11月21日赶赴工地时,不幸因车祸遇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5936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7
下一篇2023-07-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