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电视我很喜欢看但是这个电视很不尊重历史我就来说《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的错误,虽然我很喜欢这个电视剧,我觉得《康熙秘史》非常垃圾。《康熙王朝》里孝庄自称自己为孝庄,我觉得太可笑,孝庄是她死了过后,她的后代个她上的尊号。惠妃和慧妃的区别惠妃:圣祖惠妃,纳喇氏(就是那拉氏),郎中索尔和女,初封庶妃。康熙九年生三子承庆(殇)。十一年生皇长子(排序五子)胤禔。慧妃:慧妃,博尔锦吉特氏(?——1670),科尔沁三等公吉阿郁锡之女,幼年被选进宫,尚未册封,于康熙九年四月十二日薨。五月初九追封为慧妃。电视剧中是生皇长子(排序五子)胤禔的妃子,就应该是惠妃,而不是慧妃。容妃和荣妃的区别:康熙没有容妃,只有荣妃,电视剧里康熙还追封容妃为皇后,简直太可笑了康熙皇帝有4个皇后没,分别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1654——1674)满洲正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咯布拉之女,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康熙四年册封为皇后,时年13岁。康熙八年生皇二子;康熙十三年生皇六子(即废太子)后因难产去世,享年22岁。谥号为: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1678),满洲镶黄旗人,辅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女。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为皇后,仅半年,于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去世,谥号为:孝昭静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钦天顺圣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满洲镶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女,本是康熙帝生母的嫡亲侄女,是康熙的表姐妹。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为贵妃,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晋升为皇贵妃。二十二年生皇八女。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册为皇后,次日即去世。谥号为:孝懿温诚端仁宪穆和恪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德妃,雍正帝生母,1660——1723),满洲正黄旗人,护军参领威武之女,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即雍正帝。十八年封为德嫔。次年生皇六子;三十年十二月二十日为德妃。二十一年生皇七女,二十二年生皇九女,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二十七年生皇十四子。康熙去世后,德妃被尊为皇太后,雍正五年五月二十三日去世,享年64岁。谥号为: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苏麻喇姑,电视剧里苏麻喇姑和康熙岁数差不多大,康熙还想娶她,而历史上的苏麻喇姑根本就不是这样的苏麻喇姑的生平是:历史上,苏麻喇姑确有其人。苏麻喇姑是蒙古族人,出生在科尔沁部一个牧民之家。确切的生年不知,但从她作为孝庄的陪嫁侍女来推算,苏麻喇姑应该比康熙大40岁左右,应是玄烨的祖母辈。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并册封五宫后妃,孝庄被封为西永福宫庄妃。也就在这一年,苏麻喇姑作为大清的"女秀才",受命制定满族衣冠服饰。这说明她具有相当的文化素养,对满、蒙、汉服饰有精深造诣。 早年的草原生活和后来的塞外经历,使苏麻喇姑练就了不凡的马上功夫。她常常骑马外出,为孝庄办理各种事情,是孝庄身边最得力的侍女。 康熙在宫外避痘的几年间,苏麻喇姑确实担当了教育玄烨的重任。《啸亭杂录·苏麻喇姑》中记载,玄烨幼时,"赖其训迪,手教国书"。从现存的朱批档案中可见,玄烨的满文写得相当好,而康熙的这一成就,正是苏麻喇姑手把手教育的结果。 康熙即位时虚龄只有8岁,但从他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年龄上看,无疑是早熟的。也许正因如此,康熙才在祖母孝庄的旨意下,于康熙四年七月娶四辅臣之首的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这时康熙只有11岁。再看此时的苏麻喇姑,至少应在50岁左右,与康熙不可能有其他暧昧关系。而她爱慕汉人伍次友等等,更属子虚乌有。 苏麻喇姑平生有些"怪癣",《啸亭杂录》说她一年中从不洗一次澡,只有除夕那一天,用极少的水对身体进行擦洗,然后将"秽水自饮",据说这是"为忏悔"。至于"忏悔"的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苏麻喇姑死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葬以嫔礼"安葬在孝庄的昭西陵侧。 这些关于康熙的电视剧最让我气愤的是,康熙不喜欢他的结发妻子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其实康熙最喜欢的就是他的结发妻子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电视剧里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生了一个孩子就死了,这也是错的。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一共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承佑,此子四岁夭折,第二个才是两立两废的太子胤礽。 还有一个错误是,是每部关于清朝电视剧都会犯的错误,在这些电视剧里,皇帝的女儿是格格,是简直是低级错误,我来说公主和格格的区别清朝贵族女子等级 第一级固伦公主皇后所生之女固伦满语为天下 第二级和硕公主皇妃所生之女和硕满语为地方 第三级和硕格格亲王之女汉语为郡主 第四级多罗格格郡王及世子之女汉语为县主 第五级多罗格格贝勒之女汉语为郡君 第六级固山格格贝子之女汉语为县君 第七级格格公之女汉语为乡君 第八级统称为宗室女 “格格”一词,原为满语的译音,译成汉语就是**,姐姐之意。清朝贵胄之家女儿的称谓。 关于清代,清代的格格,不是公主。凡是尊贵人家的**,都称格格。亲王的女儿,称多罗格格,郡王的女儿,称固山格格。皇帝的女儿,称和硕格格,也称和硕公主。最尊贵的公主,称为固伦和硕公主。清朝前身“后金”初年,国君(即“大汗”)、贝勒的女儿(有时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妇女)均称“格格”,无定制。例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女称“东果格格”,次女称“嫩哲格格”。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于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始仿明制,皇帝女儿开始称为“公主”,并规定皇后(即中宫)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和硕公主”。“格格”遂专指王公贵胄之女的专称。清代的王都是满蒙贵族,异姓汉族王只有开国时四个,平西王吴三桂,定南王孔有德,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孔有德早死,她的女儿孔四贞是清代唯一的汉公主,封和硕公主,(此后清代再无汉人公主)其余三个,就是康熙朝的三藩,下场如何,大家都是知道的。电视剧中容妃的女儿蓝齐儿的地位是这样变化的:开始连格格都不是,后来封她为蓝齐儿格格,等到她下嫁给葛尔丹的时候才册封她和硕公主,这太可笑了,她的妈妈既然是妃子,那她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应该是和硕公主。康熙皇帝爱仁孝皇后赫舍里氏的证据: ★楔子政治婚姻又怎样?强拉硬扯还能怎样?就算他们先结婚再恋爱,就算雍正大肆篡改史书,就算有的不厚道的粉丝再大放厥词,就算有些电视剧里为了商业利益而胡编烂造,也依旧无法抹杀他们最纯真、最美丽的爱情!他们照样能——只羡鸳鸯不羡仙!我敢说康熙最爱的女人就是她,我有充分的理由: ★简介康熙四年九月初八,康熙帝大婚,此时他年仅11周岁,迎娶了比他年长3个月的一等公索尼的孙女、领侍卫内大臣噶布拉之女赫舍里氏。同日册立为皇后,入主坤宁宫,成为清朝历史上第一位满族皇后。可是,他们不同于先帝顺治同他的皇后那么薄情寡义,小夫妻二人的婚后感情很好,尽管有鳌拜因其女落选的不服气,从中作祟。但这也无法撼动二人之间的真情挚义。皇后先后育有二子:长子承祜(康熙八年腊月十三-康熙十一年二月初五,1669-1672),次子保成(即胤礽,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雍正二年腊月十四,1674-1724)。康熙十三年,皇后因难产谢世,享年22岁。 ★皇后生忌日生日:顺治十年十二月十七忌日: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 ★皇后去世后康熙的反应: 1、为皇后上谥号为“仁孝皇后”(此为有清一代独一无二) 2、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五,将皇后的梓宫安放在了紫禁城西 3、从五月初五开始,康熙几乎每一天都要去梓宫前举哀 4、五月二十七,康熙亲自把皇后送到了巩华城 5、康熙十三年六月至十二月,康熙去巩华城34次;十四年去24次;十五年去15次 6、康熙十六年正月至七月,去巩华城7次 7、康熙十六年除夕,仍去陪伴嫡妻(此时已立钮祜禄氏为后) 8、康熙亲自检视将要葬入赫舍里氏的陵寝 9、朝鲜使臣向其国王报告说:“清皇不恤国事……” 10、康熙十四年十二月十四,立不满2岁的皇后遗孤胤礽为皇太子 11、嫡后去世齐册宝为两位亲王,而佟佳氏去世齐册宝的却降了级为一亲王一郡王 12、康熙亲制仁孝皇后册文,最为朴实无华;而其他二后的册谥文仅去叫大臣制,辞藻满篇的阿谀奉承无半点实在处,而康熙却点头称好(可以用“敷衍搪塞”来形容了) 13、康熙四十七年废皇太子,康熙哭骂太子“生而克母”,并于当晚梦到已去世34年的皇后 ★关于这独一无二的谥号赫舍里皇后初谥“仁孝”,至于“孝诚仁”是雍正给改的,暂不提这个。就说“仁孝”这个在清朝皇后中独一无二的谥号:清朝其他皇后的谥号都以“孝”字开头,且在康熙之前已册了四位皇后谥,分别是:孝慈高皇后、孝端文皇后、孝献皇后(即顺治宠妃董鄂氏)和孝康章皇后,为何到了自己妻子,康熙却别出心裁给了这样一个谥呢?康熙自己就谥为“仁皇帝”,他的功绩不仅被他的后代所称颂,也被所有崇拜他的人所称颂,他被誉为清代最有作为的皇帝,有这么一个“仁”的谥号可谓至高无上了,想必古人也十分崇敬“仁”。古人崇尚孔子,孔子不就是推崇“仁义”吗,康熙能给原配一个这样的谥号,可见二人感情之深厚。 ★谥号详解仁:蓄义丰功曰仁;慈民爱物曰仁;克己复礼曰仁;贵贤亲亲曰仁;杀身成仁曰仁;能以国让曰仁;利泽万世曰仁;率性安行曰仁;功施于民曰仁;屈己逮下曰仁;度功而行曰仁;宽信敏惠曰仁;爱仁立物曰仁;体元立极曰仁;如天好生曰仁;教化溥浃曰仁;慈心为质曰仁;惠爱溥洽曰仁孝:五宗安之曰孝;慈惠爱亲曰孝;秉德不回曰孝;协时肇享曰孝;大虑行节曰孝;慈惠爱民曰孝;慈爱忘劳曰孝;从命不违曰孝;善事父母曰孝;遵义安仁曰孝;几谏不倦曰孝;姻睦其党曰孝;博于备养曰孝;敬慎所安曰孝;尊仁爱义曰孝;能养能恭曰孝;干蛊用誉曰孝;继志成事曰孝;践修世德曰孝;丕承先志曰孝;博施被物曰孝;教刑四海曰孝;德通神明曰孝;先意承志曰孝;能奉祭祀曰孝;志不忘亲曰孝;富贵不骄曰孝;德加百姓曰孝;徽音克嗣曰孝 ★对于皇后的两个孩子,康熙自然视他们为掌上明珠:对承祜(由于承祜幼殇,所以关于他的正面记载很少):清史专家杨珍在她的《清朝皇位继承制度》大胆里推测康熙在立胤礽为太子前就有立承祜的意思;《实录》里关于承祜夭折后,载有康熙说的一句话“稚子事,朕无济于事”(与后来的十八阿哥之死情况类似,表面这么说,内心其实很悲痛,想想康熙在失去十八阿哥之痛的感受后就能了解失去承祜后有多伤心了,更何况承祜还是嫡长子);《康熙起居注》里载承祜于康熙十一年二月初五夭折后,康熙正远在赤诚汤泉陪伴孝庄,没能见儿子最后一面,由此“郁闷不已”但他为不使太皇太后伤心,依然“笑语如常”,最后躲到某一角落哭着安排好好打理皇子后事。康熙也是很爱承祜的,只是因为夭折而无人关注。可惜他无福消受,他的来生之福全被弟弟胤礽占尽了。对胤礽:康熙对皇太子胤礽的宠爱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已经介入了十分荒谬的程度。皇太子要什么有什么,康熙只要是能满足儿子的,哪怕是天上的星星也恨不得摘下来送给他。康熙处处娇纵胤礽,简直是姑息养奸。对他悉心呵护、亲自培养。胤礽沾染了不少坏习惯,康熙不但不怪怨他,反而是怨周围的人带坏儿子。由此把好好的一个太子送上了绝路:太子变坏了,坏得不恶不做了。胤礽喜怒无常,时常与父亲顶嘴,但康熙却一点都不生气,除非是忍无可忍了,且胤礽吃穿用的都与康熙无异,连康熙都官他叫“二皇帝”……其实康熙对皇太子的溺爱远不止这些,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册封妃嫔而且从康熙四年赫舍里氏入宫至十三年皇后去世,康熙虽然女人不少,但有封号的仅仅为皇后一人而已(也不排除清初后宫典制不完备的因素)。这其中有生育过真正皇长子的马佳氏、和赫舍里氏共同入宫的钮祜禄氏、还有大阿哥的生母叶赫那拉氏,可能还有皇帝表妹佟佳氏等等,这些最有资格取得封号的女子却奈何无任何名分。有一特例,康熙九年,蒙古的博尔锦吉特氏去世,被追为慧妃,这是后话。十三年皇后去世,康熙坚持为皇后守孝三年。直至十六年时,才开始第一次册立其他女子。到这时,康熙已经有皇太子及大、三皇子和二、三公主及收养的大公主等儿女了。八月二十二这日,他册立了第二位皇后钮祜禄氏,顺便一次封了好几位,有:佟佳氏—贵妃,郭络罗氏—宜嫔,马佳氏—荣嫔,叶赫那拉氏—惠嫔,赫舍里氏—僖嫔,董氏—端嫔,李氏—安嫔,章佳氏—敬嫔。 ★子女出生: 根据皇子皇女的出生日期推断,承祜死后,康熙半年未临幸其余女子,此时他只有18岁,一个青春躁动期的人呀,他干什么去了?而此时的大清国还很安定;仁孝皇后去世,康熙也是半年的清心寡欲。 ★后记有了这些理由,难道还不足够证明这段爱情的真挚吗?我喜欢仁孝皇后,也喜欢康熙与她的感情。不管其他妃子的粉丝怎么踩扁皇后,我依然不会动摇我的观点。仁孝皇后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代贤后,只是由于短命而很少被人所知。若能长寿,她定会如唐朝长孙皇后那般名垂千古。
皇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
清康熙帝第十三子,满洲正蓝旗人,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所生,努尔哈赤裔孙。弟兄间,惟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密。胤禛继位,即封为和硕怡亲王,总理朝政,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大政务。胤禛念国储关系民生,即位不久,命领户部,管理三库事务。他以“国家休养生息,民康物阜”为务,针对前朝财政积弊,清理天下赋税,稽核出纳,量入为出,致府库充盈,国用日裕。天下浮粮,害民甚剧,在胤禛支持下,竭力剔除,仅江南之苏、松,浙江之嘉、湖,江西之南昌,通计每年减除60多万两,直省正供蠲免多达数百万两。
七年(1729),准噶尔部策妄阿刺布坦、噶尔丹策零父子叛清,朝廷决定对西北两路用兵,奉命参与帷幄,筹划建立军机处,出任首席军机大臣,全权筹措兵马粮草以及各类军需之转输。以所领度之储备充足,调度得宜,而屡博奖谕。
精于骑射,每发必中。诗词翰墨,皆工敏清新,可惜遗存甚少。临危不惧,猝变不惊,曾随康熙围猎,猛虎突出林间,张牙舞爪,直面扑来,面不改色,从容操刀,一击而毙,见者无不称其“神勇”。他如汉侍卫之管理,守卫圆明园八旗禁兵之督领,养心殿用物制作,雍邸事务,诸皇子事务,雍正陵寝,凡宫中府中,事无巨细,皆其一人筹划料理,而且“无不精详妥协”,甚合皇上心意。
雍正八年庚戌五月初四日午刻,康熙皇帝第十三子、和硕怡亲王爱新觉罗。胤祥卒,年四十有五,诏复其名上字为胤,配享太庙雍正帝亲临其丧,谥曰“贤”,配享太庙。
八阿哥胤禩在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出征噶尔丹的那场战争里也有出色表现,让康熙对十六岁的胤禩刮目相看。当时随同出征的其他皇子都被分派到八旗各营,由于胤禩年龄最小,所以康熙将他留在自己的大帐之中,随时应召,相当于康熙的助理。虽然当时胤禩年纪不大,但在整个战争的进行过程中,组织能力出色,非常善于和那些将领打交道,而且吃苦耐劳,办事麻利,让康熙既惊讶,又欢喜。
葛尔丹兵败了,蓝齐儿眼看着最爱的丈夫被哥哥杀死,而这一切都是自己的父亲造成的。她再也承担不起心中的伤痕了,最后她也没有回到康熙与容妃身边陪伴父母安享天年,而是选择与儿子阿密达在一起,永远留在了草原上。至于蓝齐儿的儿子阿密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并没有什么大事记。
扩展资料蓝齐儿
演员 胡天鸽
配音 王羊
康熙帝爱女,敢爱敢恨之新女性。活泼大方、古灵精怪,重感情!她喜欢李光地,康熙原本打算将蓝齐儿许配给李光地的,不巧蓝齐儿被噶尔丹看中,出于政治考虑,康熙不得不将蓝齐儿嫁给他。蓝齐儿就算哭成泪人也无法改变残酷的现实。蓝齐儿成了政治牺牲品,最终伴着悲伤与怨恨度过余生。
参考资料:
因为那一席话实在是让人震撼
看到这个标题我忽然就想起了那段话,“大清的心头之患不在外边,而是在朝廷,就是在这乾清宫。就在朕的骨肉皇子和大臣们当中,咱们这儿烂一点,大清国就烂一片。你们,要是全烂了,大清各地就会揭竿而起,让咱们死无葬身之地呀。”
电视剧看到这段的时候,我就忍不住的和我爸分享这种心情。万人之上的人果然不是容易的,而在当时能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足以让我看到康熙活的有多透彻,人心看的有多透彻。
我看过陈道明先生的采访视频,他说演到这一段时,他已经看不到满宫里的大臣了,甚至已经忘记自己是站在乾清宫,是在演戏了。他完全的投入进去了,感觉只有他一人,立于这天地之间。他所感受到的是灵魂的释放,伴随着回荡在大殿的回声,瞬间就飘荡到了紫禁城的外面。
康熙痛斥着自己儿子们的不忠不孝,大臣们的无所作为,对于任人唯亲造成贪腐并没有做任何稍微深刻的反思,仍然是诉诸于个人的道德自觉。
当这段话说完后镜头闪到了康熙身后的牌匾正大光明四个字上,这段也是让我记忆很深刻的,这四个字写出来很简单,可是实行起来是真的难,哪有那么容易就能做到正大光明呢。
谁都会有犯错的时候,可是及时的去弥补去挽救不是来不及的。而当时一直流传的一句话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生存与当时,的确谁都不是清清白白的,可是做事还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