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康熙传位那天夜里,胤禛为何心乱如麻?

雍正王朝中,康熙传位那天夜里,胤禛为何心乱如麻?,第1张

要说大清历史上最精彩的时段是什么时候,肯定一百个人里面就有九十九个会回答是康熙在位期间,九子夺谪的时期。的确在康熙晚年,由于他一直举棋不定,不能下定决心选出太子,搞得他那十几个儿子,没有一个有消停日子过。而这其中又以四皇子和十三皇子党,八皇子和九皇子、十皇子、十四皇子党竞争最为激烈。虽然最后四阿哥胤禛成功继承皇位,可他继位当晚,却是满心忧虑,觉得自己恐怕是九死一生,很有可能一去不复返了。

自从太子爱新觉罗·胤礽被两立两废之后,康熙的二十几个孩子里,年纪稍长,也稍有地位的九个孩子,就开始了明争暗斗。甚至可以说皇太子之所以会被康熙废掉,除了他自身能力不足,水平欠佳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因为有其他几个弟弟在背后捣乱,想要将他拉下马。如果他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太子,估计就没有后面这九子夺谪的事儿了。

在康熙晚年,几个皇子之间的博弈越来越明显,眼看着太子位悬空多时,康熙却没有透露出任何要立太子的迹象。但是当时八皇子爱新觉罗·胤禩和十四皇子爱新觉罗·胤禵都是呼声最高的人选。一个是人称八贤王,能力出众,以德服人的朝中红人;一个是骁勇善战,最受康熙疼爱,手握重兵的大将军王。好像怎么看,都应该是这二人中的一人成为继承者。可是偏偏却被四阿哥胤禛半路截了胡,意外成了皇帝。

而关于这段史事的描写五花八门,影视剧也多得数不清,最为经典的,还是要数《雍正王朝》里面的剧情。在康熙爷要归西的那一夜,他急诏当时已经是亲王的四阿哥胤禛入宫,换成任何一个人都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可是那一夜的胤禛,却心乱如麻,进退两难。他到底在担心什么呢?

第一点:如果康熙老子叫他去不是传位给他,而是想要拘禁他呢?

虽然康熙在重病垂危之时多次把胤禛叫到了他休养的畅春园去,大家明面上都猜测这已经是康熙在释放他选出的新君是谁的意图了。可是谁也架不住这位聪明的皇帝最后打的到底是什么主意,万一自己这亲爹是觉得自己会对将来的新帝产生威胁,想要在弥留之际帮他扫清障碍,把自己关起来呢?那自己要怎么办?听话照做还是奋起反抗?这可能都会要了自己的命。

第二点:如果康熙在见他的途中突然去世了,却还没有立下遗诏,那他会不会成了篡位弑父的逆子?

虽然大家都猜测康熙有意传位给胤禛,但是只要一天传位旨意没有下来,他就不是大家承认的继承人。如果在与康熙见面的过程中他突然断气了,不论有没有传位遗诏,这个锅胤禛都背定了。哪怕是继了位,也成了名不正,言不顺,有太多小辫子给别人抓。所以胤禛不得不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太难办了。

第三点:哪怕康熙传位给自己,在这种特殊时刻,八阿哥、十四阿哥他们要反对的话,自己应该怎么办?

这应该是胤禛最担心的事情了,不论他能不能当皇帝,后面都需要处理与兄弟之间的矛盾。当了皇帝,他得把他们压下去,甚至解除掉他们对他的威胁。没当成,他更要想办法保全自己和家人,还有十三阿哥,说不得就要与这几个兄弟拼命。

而从综合实力来看,八阿哥一群人要文臣有文臣,要武力有武力,真打起来,也是两两开,谁胜谁负都不一定。而且当晚请他入宫的人极有可能大多都是八阿哥暗地里藏的后手,万一自己进去了出不来,别说抢皇位了,有没有命都不好说。这才真是,得了皇位不一定保得住皇位,没得皇位又不一定保得住命,前进后退都困难重重。

第四点:这是作为儿子当时难得的真情流露,康熙老爷子辛苦了大半辈子,难道真的就要离开他们了吗?

康熙虽然在位几十年,对他们这些儿子都颇为严厉,可是却从来不曾真正伤害或苛责过他们。哪怕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依然担心着儿子们的争斗。不论怎么说,在帝王之中,他都还能算是一位合格的父亲。陪伴了自己几十年的父亲就要去世了,作为儿子的,哪还有不烦恼伤心的道理?

唉,所以做皇帝的,儿子太多了也不好,做皇子的,兄弟太多了更不好,这步步为营,越走越惊心,多让人难受呢?

雍正王朝最为精彩的部门莫过于九龙夺嫡了,在九龙夺嫡过程当中,康熙两次废掉太子,其中第二次废掉太子可以说是整部剧的高潮,其中太子被废的导火索是太子写给任伯安的亲笔信。

太子在收到康熙寄回的自己给任伯安写的亲笔信后,决定发生兵变,做最后一搏,那么太子给任伯安的信中到底写了什么,以至于太子被逼发动兵变。

这件事情还得从再次复立太子时说起,当时太子在被复立的时候,太子的势力已经大不如前,原来那些跟随太子的官员,一部分被免了职,还有一部分投靠的八爷党。

太子在复立后急于扩展自己的势力,正在太子一筹莫展的时候,太子的老部下司马尚带来了个好消息,原来九爷的门人任伯安有意投靠太子,而任伯安手中有百官行述,而百官行述当中记载的朝廷当中三百多名官员的不良记录。

那么任伯安为什么不追随势力大的八爷党,反而想要投靠太子呢

在张五哥案件当中,老八为了邀功,也为了扳倒太子,把任伯安、任季安、刘八女都给推了出来,致使任伯安被免职,任季安被砍头,刘八女被终身监禁。

如果这是老八的权宜之计也就罢了,老八还不让老九在去结交任伯安,这就完全的断了任伯安的后路,而身在官场多年的任伯安曾经得罪过老四和老十三,自己变成白丁后,四爷党肯定不会放过自己。

为了自身的安全,也为了自己东山再起,必须要在重新找一个靠上,这个靠山就是太子。所以任伯安就私底下联系司马尚等人,说自己愿意投靠太子,并且愿意交出百官行述,来表示自己的忠心。

太子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为了能够对抗八爷党,也为了能够巩固自己的太子之位,决定收服任伯安,于是太子就亲笔给任伯安写了一份信,太子完全可以让司马尚给任伯安传话,难道太子不知道自己写信有很多风险,为什么非要自己写亲笔信呢

其实太子也是逼不得已,任伯安虽然没有明说让太子写亲笔信,但是已经当了四十多年太子的胤礽深知自己不写信,任伯安肯定不会交出百官行书,这是为何呢

1、任伯安在官场上混迹多年,自然有一套生存的本领,从任伯安花多年时间搜集百官行述的事情来讲,就能够看出他心思缜密。任伯安怕太子出尔反尔,到时候拿到百官行述后,杀自己灭口,只要拿着太子的亲笔信,就握住了太子的把柄,太子就不敢把自己怎么样。

2、老奸巨猾的任伯安深知刚被复立的太子,正是缺钱少人的时候,自己既有钱,又有能够挟制三百多名官员的百官行述。自己提任何条件太子都会答应,而太子为了能够拉拢自己,必然要拿出诚意来,而太子的诚意就是自己的亲笔信。

太子果然亲自写了一封信给任伯安,并且派自己的亲信给给任伯安送去,任伯安刚拿到这封信没多长时间,年羹尧就随后赶到了。心狠手辣的年羹尧剿灭了江夏镇七百多人,并把太子给任伯安写的亲笔信带回了京城交给了老四。老四虽然把百官行述给烧掉了,但是却把这封信留下了,以备不时之需。

太子之所以被废,主要是有三件事情,第一件就是户部欠款中,太子为了还清欠款,就用那几个道台的缺来补上,第二件就是与康熙的妃子郑春华私通,第三件就是太子手谕让凌普率两千兵入驻热河行宫。

前面两件事情对康熙来说,都没什么,一时气就过去了,主要是第三件,但是后来在张廷玉的提醒之下,赫然发现那个太子手谕是有人伪造的,虽然暂时查不出来是谁做的,但可以肯定的,就是不是太子与十三爷做的。

这个也就是十三爷为什么没多久就被放出来的原因,看起来好像张五哥天大的面子,但显然是康熙的想法,另外还有一个细节,那就是康熙从热河行宫回京的时候,请太子的老师王琰一起乘车。

张廷玉为什么不和马齐、佟国维一起写上书房联名折子,而是自己单独上折子,因为张廷玉知道康熙还是重立太子的想法,而张廷玉知道,那么邬思道自然也知道,所以提前为雍正和十三爷也写了保举太子的折子。

那我们再来看看佟国维,对于佟国维这个人,我们确实有很多疑惑,他只是单独的让自己支持八爷,然后让隆科多去支持雍正和十三爷,然后就看哪边胜出,佟家都能得利吗?

如果只是这样想,那么就说明,没有真正看懂雍正王朝里的佟国维,我们可以说佟国维的几个细节,就能知道佟国维是很清楚八爷没有希望了,而把宝(包括隆科多)全部押在了雍正上面。

第一,康熙送了佟国维一个老花镜,跟佟国维说老眼晕花,而佟国维回到家说,自己虽然老眼,但并不晕花,这个说明,佟国维很清楚知道康熙的意图。

第二,佟国维跟隆科多说过冷灶和热灶,而且冷灶有时候还更好,热灶反而会不好。

第三,佟国维为什么在朝会上面怼张廷玉,按理说两人都是上书房大臣,根本没有必要这样,但佟国维越是这样做,那么这笔账就越要记在八爷上面。

第四,隆科多反过来举报佟国维显然是佟国维的意思,所以隆科多在那个晚上说了一句,真心不容易呀,另外,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佟国维支持八爷,而隆科多支持雍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6227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