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写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
这些景物所传达的感情不相同,小桥、流水、人家是温馨的,其余的则是苍凉的。正是由于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才更衬托出身在异乡的作者的思念之情。
融情于景的作文写作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一、笔下景物要与自身情感一致。自然景物是一种客观存在,人的心情、情感是经常变化的。而不同的心情,对同一景物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所以,写景时对景物要有选择,选择能够表现自己心情和情感的景物去写。如写心情郁闷感伤,选取莺歌燕舞、百花盛开就不恰当;心情感奋激动,选杨柳依依、晓风残月就不合适。因而,所写之“景”与心中之“情”一定要一致,要高度契合,才能做到情景相应,情因景生。
二、写景要抓住景物特点。自然景物自身各有其独特的特征,世界上绝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因此,一定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才能真正地表现出景物的与众不同。写景是抒情的基础,作者要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就先要写好景物。抓住笔下描写的景物与别的景物不同的独特之点,带着自己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对之精心描绘,做到景物特点分明、突出,个性独特、鲜明。
三、抒情力求真挚自然。借景抒情的散文,是以抒情为宗旨的。所以,无论是寓情于景的间接抒情,还是写景基础上的直接抒情,都要做到感情真挚,不能虚假,更不能装腔作势。虚假的感情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装腔作势会令人生厌。在感情真挚的基础上,抒情方式还要自然、顺畅,要有水到渠成之感。切切不能牵强附会,或给景物强加上一些生硬的情感,或强贴上某一种标签。那种没有写景基础的空洞抒情,是借景抒情散文最忌讳的。
四、要放得开,收得拢。散文讲究“形散神聚”,所谓“形散”,就是指材料要充实,内容要丰富,要进行联想和想象,由点到面,由此及彼,由因到果。要纵穿天地,横贯古今。所谓“神聚”,就是说无论材料多少,选择面多繁杂,都要围绕一个中心,一个主题,不可游离于中心和主题,否则,文章就是一盘散沙。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胡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这时船走得更快,不多时,在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篷 手中拿着录取通知书,看着昔日的同学,一股热泪涌上眼眶。当眼泪还在打转,不知谁在身后将我紧紧拥住,即使背冲着她,我依然能听到她哭泣的声音。不一会,身后的一个人变成了全班同学,每个人在笑着哭泣,祝福着初三四的每个成员。男生还是抱着他们的篮球,拍拍胸脯对我们说:“不用怕,我们还是像以前那样保护你们。”女生手中拿着最心爱的礼物,送给我们最珍惜的朋友。远处,我们的班主任冲我们微笑着,那种慈爱,分明就是一个母亲在看她的孩子们。我们走到她面前,一起唱起了我们的班歌,一直故作坚强的男生们最终还是落下了眼泪。这是我们最后一次在一起了,我们恨不得永远停在这一刻,大家都不去想未来,因为曾经的一切是那么的美好。谁都不会了解我们的故事,我们的感情。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终究要离别。曾经我们多么怕这一天,但这一天真的到来时,我们学会了坦然。带着初三四的祝福走向明天。
1、枯藤 老树 乌鸦 小桥 流水 农家 古道 瘦马 夕阳
开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使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总的来说 这首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
2、点明内心情感的是:断肠人在天涯。理解:夕阳西下,何处是归宿?那里是家乡?念及此,天涯漂泊的游子怎不愁肠寸断!(作者触景生情)
3、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一只无精打采的乌鸦,扑打着翅膀,落在光秃秃的枝桠上。纤巧的小桥,潺潺的流水,温暖的茅屋,安谧而温馨。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
相同点:
1、都描写的是田园风光。《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图。《所见》描写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这些景物,描绘了一幅和平、宁静和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图。
2、都描绘了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村晚》写放牛回家的孩子随意横坐在牛背,拿着短笛随便的吹奏。《所见》写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3、都生动描写了牧童的形象。《村晚》表现出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所见》刻划了牧童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形象。
不同点:
1、描写方式不同。《村晚》描绘了一幅非常幽雅美丽的图画,为后两句写牧童出场布置了背景。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后写小牧童的静态,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2、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村晚》写出了作者十分满足于这样一种自然风光优美、人的生活自由自在的环境。《所见》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诗所描绘、所刻划的,正是诗人毕生追求的境界,也正是他所一再强调的“真性情”。
3、给读者感受不同。《村晚》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美好感觉,使人对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充满着向往。《所见》中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文学史家爱把王维和孟浩然合称山水田园诗派。我们姑且也单从山水田园诗的角度作一点艺术探讨,作为小结。一个是晋代田园诗的开山鼻祖,一个是唐朝山水田园诗的代表。陶渊明的田园诗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尽管都有写田园农家的成分,但他们所表达的田园情结尽不相同。由于社会背境、人生际遇和性格修养的原因,在这个方面上无论是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特点上,都有相同之处,但又具有明显的不同。现以与田园情怀相关的异同在陶诗《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和王诗《渭川田家》中作一分析。
两首诗的不同点 :
1思想内容上的不同: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战乱不断,政治上门阀制度森严,显赫的祖业轮到他时,家境已衰落。据《宋书》本传记载:“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辞官归隐后,返回田园躬耕。《归园田居》(其一)描写了恬美幽静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归园后恬淡的愉悦心情和对污浊官场的憎恶。全诗共二十句,前八句叙写了自己性格志向及误入尘网,最后远离官场,返回田园;接下来的八句,都是描写宁静的田园风光及田园生活的愉悦心情;最后四句,写的是清静的生活乐趣和返朴自然的心情。诗人以简约的二十句诗,就描绘出田园风光的诗情画意,字里行间无不表达出诗人归隐后喜悦之情。
王维活动在社会安定、国力强大、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繁荣的盛唐时期,过着一种亦仕亦隐的生活。《渭川田家》描写的是山村景色和农家生活。这首诗写的是在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之际,写出恬静自然的田家晚归的情境。读毕《渭》,全诗的重心自然而然就落在一个“归”字。在诗人笔下,夕阳西下、牛羊归来、老人候人、牧童归来、麦田鸡鸣等这些农家平常随处可见的景色,显得诗情画意盎然,简直就是妙笔生花,别具一番牧歌情调。其实,农夫们并不闲逸,与诗人自己担惊受怕的官场生活相比之下,农夫显得更加安然、更加自由,故闲逸之情溢于诗中。诗中前大半部分都是写那么多“归”,实际写的就是人人有得归,反衬出诗人自己无随归;人人归得亲切、安然,反衬出诗人自己归隐得太迟以及自己官场上的孤单苦闷。诗的最后一句“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即点出全诗的灵魂所在。
由此可以得出,时代境遇和人生经历的不同造就了陶王两位诗人分别在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不同。
2归隐方式的不同,情感亦就不同。陶渊明挂冠归隐,往往无法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是穷隐,得与乡民同生活共劳作,其诗出于直接体验,生活与诗,诗与生活,无不给人一种纯朴而水乳交融的亲切感。在《归园田居》(其一)中仅透露出一点点信息,其组诗接下来的就能深透出这方面的体验。王维把当官的俸禄作为隐士生活的经济支柱,是富隐,在乡间别墅诗酒书画,闲情逸致,故其山水诗精致闲雅,疏淡亲禅,而田园诗则分明是一种局外的、旁观的、缺少陶诗那种亲切感的闲适清淡。《渭》的“即此”一句,就显现出这一点。王维以下千余年,山水田园诗车载斗量,如摩诘者大可指数,而如渊明者则无一人,究其原因,与士大夫或者说读书人鄙视劳作,远离实践有很大的关系,亦是两人写田园山水诗情怀不同的因素之一。
3艺术特点上的不同:
王维的田园山水诗诗风因其创新和发展,明显又别于陶渊明的田园诗风。(1)景与人的关系。《归园田居》只描写景物而没有涉及到人物,从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鸡鸣到狗吠,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无不惬意,诗中虽没有人物的痕迹,但这一切经过陶渊明点化也都诗意盎然了。《渭川田家》则是两者兼而有之,从夕阳、牛羊、麦田、老人到牧童,看似寻常,诗人却信手拈来,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之意无不显露出来。如《渭川田家》“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等句的老人家,牧童和农夫在此诗中显得人性化,增添了不少人气味。让人读完之后,不禁进入此乡间悠然的境界。
(2)《归园田居》采用比兴手法,用“尘网”,“樊笼”来象征黑暗的官场,突出诗人的爱憎情感。“故渊”,“旧林”象征美好的田园生活。守拙与适俗,园田与尘网,两相对比之下,诗人归田后感到无比愉悦。此外“羁鸟”、“池鱼”句也是比兴的运用。《渭川田家》全诗采用的是白描手法,在客观的景物描写中流露出诗人的真情实感,自然清新;诗意盎然,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苏轼在《题蓝田烟雨图》中曾评论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3)结构模式上,《归园田居》采用的是前八句议论,后八句写景,最后四句说理。〔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卷四引惠洪《冷斋夜话》:东坡尝云:“渊明诗中初视若散缓,熟视有奇趣。如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渭川田家》却是前八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清〕王夫之《唐诗评论》卷二:通篇用“即此”二字括收。前八句皆情语,非景语,属词命篇,总与建安以上合辙。
两首诗的相同点:
1在思想内容上:
王维和陶渊明人生经历不同。王维是亦仕亦边隐,陶渊明是先仕后隐,但两位诗人在仕途上不得意以后都不约而同地选择返回大自然,以此来寻找解脱,值此重新寻找新的人生价值。这就是他们的诗歌《渭川田家》和《归园田居》在内容思想上具有相同的地方:(1)内容都倾向于描写自然,表现生活在其中的感受和心情。正是因为对自然的热爱,田园亦成为抒发感情的必选题材之一,陶渊明的田园诗深得后人喜爱,而王维的田园山水诗也成为其诗歌中最出色的部分。(2) 思想情绪都流露出消极避世,由于“归隐”或厌倦官场,王维包括《渭川田家》在内的田园山水诗以及陶渊明包括《归园田居》在内的田园诗都带有乐天知命逃避现实等倾向,这对后代文人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2 在艺术风格上:
顾名思义,王维的《渭川田家》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是写农景的五言体田园诗。(1)语言表达和引用典故上。语言上都质朴自然,往往淡淡几笔,王诗《渭》仅10句共50字,的确是着墨不多,意境深远。陶诗《归》其一也仅20句共100字,具有内在韵律美,更描绘出一幅如诗如画的风景图。而在自然描写中,又真情流露,表现出一个独特的意境。能够如此深入自然美的内层,表现出自然美的魅力,这与陶王的才学,特别是他们回归自然的那种平和恬静的心境不无关系。两首诗都引用古诗文。
北平,一个留有无尽沧桑岁月的古城,它并未随着历史的车轮而远去,而是以其特有的风姿呈现于中华大地,那一草一木一墙一院都有十足的京味。这些景物一旦纳入作家笔下,就不只是时代变迁的见证,而是成为了作者情感的寄托,心灵的归属。屠格涅夫说:“在文学天才身上……自己的声音是最重要的。生动的、自己特有的声调,其他任何人都发不出的音调是最重要的。”因而面对同一景物,不同的人物,身份、经历、性格或心情不同,对景物的感受也不尽相同。
1934年8月,郁达夫写了有名的篇章《故都的秋》,他笔下的故都是清、静、悲凉的。难道那时的北平景物都是如此吗不!那时的香山红叶正因秋风而红,层林尽染;那时的颐和园正是湖光天色,浑然一体;那时的八达岭长城更是猎猎秋风,蜿蜒辽远……太多太多的热闹,太多太多的绚烂,都聚于故都,但郁达夫都没有写,因为那时的郁达夫正处于思想苦闷的阶段。1934年,当时我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年代:日本侵略者长驱直入,国土沦丧;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再加上“左联”的失败,国民党的不断威胁,迁居杭州后的孤寂,使作者眼中的景物带有了一种特殊的情韵。
于是,在文章中,一幅幅北国秋景重复着“清”、“静”与“悲凉”。
在一处清静小院里,“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的牵牛花旁,还要“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这不仅是在表达自己的色彩爱好,更是在物化一种淡泊清冷的心境;作者看到扫街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把的丝纹”竟“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这些触景伤怀,联想独特的文字,无不传达出一种孤寂、忧思的心绪。之后是北国的槐树,亦是落蕊铺地,帚纹落寞的景象。接下来好容易有了些明显的声响,却也是寒蝉凄切,秋雨转凉的悲叹,连用“衰弱”“残声”、“啼唱”、“嘶叫”四个词,把秋的“悲”渲染得淋漓尽致。即便是稍带提及的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玉泉和潭柘寺,也逃不出芦花、柳影、虫唱、夜月与钟声这样的灰暗悲凉的景象与声响……所有这些无不是作者心情的写照。
郁达夫是地道的南方人,当时的社会环境与自身处境让他异常苦闷,于是身居北平的他将这种情感寄托于北平,借北平的秋表达内心的愁苦。此文对他而言,可以说是唱给故都的一曲无尽的悲歌了。
过了两年即1936年,郁达夫又写了《北平的四季》,悲凉哀痛之感更为深切,使人读之泪下。“而那一种草木摇落,金风肃杀之感,在北方似乎也更觉得要严肃,凄凉,沉静得多……古人的‘悲哉秋之为气’以及‘胡笳互动,牧马悲鸣’的那一种哀感,在南方是不大感觉得到的,但在北平,尤其是在郊外,你真会得感至极而涕零,思千里兮命驾”。
同样是1936年,同样是内忧外患、内心愁苦,同样写北平,老舍笔下的北平与郁达夫完全不同。
老舍是土个生土长的老北京,他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和北平血脉相连。因而北平不仅是他情感的寄托,更是他心灵的归属。所以他的《想北平》是真正的想北平,是孩子对母亲般的想,是动情带泪的思念与眷恋,是想“我”的北平,北平的城墙院落、草木瓜果,也已整个儿与作者心灵黏合,散发出来的是一股闲雅而热烈的情怀。正如作者所写,“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
郁达夫,南方出生羁居北平,老舍北平出生客居青岛,都写北平,一个是情感的寄托,一个是心灵的黏合。
放眼开去,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人对同一景物产生不同的情怀的例子比比皆是。朱自清、俞平伯同游秦淮河,朱是重游,俞是初泛;朱更具文人情怀,对那怡人娱目的美景和粗率不拘的歌声,有着一种热切的依恋,感情上比较强烈,秦淮河在作者笔下如画,如梦一般;俞则更具哲人气息,置身在秦淮河这“六朝金粉”的销金窟里,他虽被这“轻晕着的夜的风华”所陶醉,但感到的“不是什么欣悦,不是什么慰藉;只感到一种怪陌生,与怪异样的朦胧”。比之朱自清的热切依恋之情来,俞平伯表现得冷静、理智。因而朱自清的游览是“文人之游”,俞平伯的游览是“哲人之游”。
即便同一人物,不同心境之下同一景物亦有不同感触。李清照笔下的荷花就呈现着不同的色彩。在清纯美好、无忧无虑的少女时代是“兴尽晚归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而在愁绪无计消除的时候就变成了“红藕香残玉簟秋”了。
总之,景物离了情感就失去了生命,情感离了景物就失去了依托。同一景物随着人的身份、经历、性格和心情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色彩,蕴含着不同的情韵。细心的读者只有将这些因素细细体味,才能真正体会到景物背后的情怀,景语中的情语。
孙丽梅,教师,现居河北任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