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跟同学打架怎么办?

小学生跟同学打架怎么办?,第1张

上学的时候跟同学当然打过架,打架的原因也是千奇百怪,可以说都是一些因为小的原因而导致的。和好就是因为双方之间有一方承认了错误,那么双方就自然会和好,所以大部分打架行为都属于小打小闹,没有实质性伤害。

一是选择理解和认可学生的认错态度,避免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件。聪明的老师,一般都不会主动告诉家长,除非家长来问,或者打架的次数增多后,才会通知家长,和老师一起处理孩子打架的问题。因为没有实质性伤害的打架,基本上老师快速处理后,打架双方都能很快和好如初。所以,大事化了是一个一线老师比较常用的办法。

二是向家长实事求是说明情况,以及老师的处理结果对于严重的打架事件,班主任应该主动向家长说明情况。而且在解释打架问题的时候,老师应该本着实事求是不偏袒任何一方的原则。很多家校矛盾,都是因为班主任老师带着有色眼镜,没有了解事实就断然下决定,既委屈了孩子又对家长不负责,造成的家校矛盾。而在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班主任老师也应先把处理结果和建议,以及双方孩子的表现主动向家长告知。这样可以第一时间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其实很多家长在处理孩子打架问题的时候,都讲打架归纳到不好好学习,上来就会先训斥孩子,为什么打架?因为矛盾处理不好,还有学生家长也会打起来的现象。所以,班主任老师的沟通技巧,一定是要反复斟酌,把真实的情况尽快向家长告知。

三是根据打架的严重程度和次数,选择性地告诉家长其实对于每一次打架事件,班主任老师可以根据打架的严重程度和次数,选择性地告诉家长。但并不是让老师去隐瞒,而是在处理家校关系上要有的放矢。要知道,打架这种恶劣的事件,一旦告知了家长,很可能就老师、学生、家长的三方矛盾,稍有处理不慎,学生厌学、讨厌老师,家长对老师也有意见,认为老师没有秉公处理,还包括学校,也不会认可老师的教学工作,认为老师没有能力来管理好班级。

所以,沟通打架事件,对老师的考验还是很大的。

在处理小学生打架的问题上,我一贯的原则就是要保护好我的学生,打架本身就是已经伤害了两位同学之间的关系,如果家长再训斥和不分青红皂白地埋怨孩子,就会给本来就简单的打架问题,增添了更多复杂的因素。老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更应该经常宣传打架的坏事,团结好班集体。让家长教育不到的问题,由学校来教育,让家长信任,就是处理打架问题的沟通准则。相互的尊重和理解,才能保护我们的学生不再受二次的伤害。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的活动空间也从家里慢慢开始向公共场所拓展。一开始带他去小区里、公园里玩,随后去儿童乐园玩,去商场、超市、饭店玩。慢慢地向社会人发展,学会接触社会,接触各式各样的人。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宝宝除了需要适应外面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这些看得见的物质的东西,还有一项看不见的但是很重要的内容--社会规则。

前段时间在网上吵的沸沸扬扬的女大学生踹娃事件,排除女学生、家长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最主要的起因是两个小朋友在饭店里嬉戏玩耍。

还有前两周刚发生的在飞往美国的飞机上,因为孩子骚扰邻座(吵闹和脚踢)而家长却不制止,双方在飞机上由吵架发展成打架,最终在飞机刚降落美国,一家三口就被美国的FBI带走被拒绝入境,立即被遣返回国。

这也是因为孩子在公共场所吵闹而引起的。

两周前,我带着两周岁的儿子出国度假去了。本来在他一周岁的时候坐过一次飞机,那时候因为还小,睡眠需求大,基本上在飞机上颠着也就睡着了。即使在醒着的时候,也没有太大的活动需求。而这一次,他有了一些自我意识,想在新鲜的场所自己到处活动活动,但是飞机上又有安全的要求,像在起飞降落的时候,必须好好的坐着。但是,对于两岁的孩子,你跟他讲道理也讲不清楚,难免会有些吵闹。在周围的人看过来的时候,还是真有些尴尬。还好持续不久,靠着小零食和iPad游戏搞定这个小霸王。

如果说等三岁以上的小孩子,他已经能听懂大人的话了,这是时候谈公共场所保持安静的问题时,更多的是孩子教育的问题了。那么对于三岁以下,甚至是一两岁的孩子,这时候他还不能完全听懂或者理解大人的意思,我们是不是还能够让他遵守公共场所的规则呢?

今年五月份,去泰国普吉岛,我们在饭店遇到了两次同一对夫妻带着一个一岁多的孩子来吃饭。全程中孩子都安安静静的坐着,没有一点吵闹。第一次的时候,老公都没有发现那边还有一个小朋友,因为从他的角度看过去,小朋友正好被挡住了。

我家饭团在一岁多开始带他出去吃饭,在餐桌上也是比较安静的,基本上能老老实实的坐着,还能自己吃。(但是最近也有不老实吃饭的趋势了,总想跑出去玩。)

所以,我认为小小孩还是有可能保持公共场所的秩序的,但是需要满足两个基本的要求:

(1)了解和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 吃喝拉撒睡这些孩子基本的生理需求要首先得到满足,这样才能保证孩子有良好的精神和充沛的活力。假设一个孩子饿的直哭,如果不满足他的这个需求,让他保持秩序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有些时候比如说到孩子睡觉的点了,孩子有点闹觉,而大人却不哄他睡觉,他肯定各种不配合。

(2)了解和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 这个相对虚一些,而且不同的年龄段或者不同的孩子,他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但是,最基本的应该是孩子的安全感。比如,在陌生的环境中,孩子感到不安,就会紧紧地抱住妈妈的脖子。如果这个时候,你要求他自己下来走路,他就可定肯定不乐意,还有可能大哭。如果等他熟悉了以后,他肯定自己就想下来到处逛了。所以,在公共场所,有一个平时带他的抚养人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可以很快将他安抚好。

在满足这两个必要条件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 从小要给孩子树立一些基本的社会规矩。 不要觉得小孩子太小还不懂,其实只要你跟他反复的树立这个要求,他是能过明白的。

举个例子,有一次我妈带着饭团去公园玩,回来后跟我说,今天饭团在公园里玩的可开心了,和另一个小朋友在公园的长凳上大叫。我就问我妈,你怎么能让他在外面大喊大叫呢?你怎么没有制止他?我妈觉得,因为当时公园也没有什么人,就和小朋友一起玩一玩也无所谓的。我说,如果他养成了在公园里大喊大叫的习惯,他很可能会认为出去了就可以这样子,那下次他就会在超市里、商场里大喊大叫,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了。只有大人从小明确告诉他这样是不对的,他才能知道,不能因为觉得小孩子太小不懂而不去制止。还有一点,如果今天在公园没有制止他,但是第二次去超市却又制止他了,他可能会不太明白为什么大人会有这样的双重标准,一会儿可以一会儿又不可以,会对他的规则形成产生困惑和障碍。

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饭团出门也算是比较听话的,不吵不闹。但是,有一次带着饭团坐电梯,饭团坐在推车里。电梯比较挤,饭团的脚就等到了边上一个阿姨的腿上。一开始我也没有注意到,那个阿姨也没有说什么,但是她女儿说了一句,不要让小孩子乱蹬。我才看到,并且赶紧把饭团的脚收回来。从那次开始,我就开始留意哪些是我们在家里不太注意但是到了外面却必须需要遵守的规定。

我想这个清单会随着时间和精力的增长而变得越来越长,然后渐渐的让孩子成长为适应社会的社会人。

目前根据我的体会有几个基本的规则:

(1)不在公共场所大喊大叫。 就像我在前面说的一点,如果家长在一两岁的时候,没有让孩子知道出门在外,大喊大叫是不对的,那么到了七八岁的时候,他就会变成一个在公共场所大喊大叫的熊孩子。另外,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如果你在公共场合看到一个吵吵嚷嚷的孩子,周围必定有一个大嗓门还无所顾忌的家长。在中国,公共场合喧哗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特别是饭店、商场等环境。但是,目前还是有进步的,大家普遍认为在公共场合喧哗是不好的行为。只有家长身体力行做好榜样,才能让孩子明白这个规定。

(2)不能随便动或者拿别人的东西。 这一点对于小孩子来说可能会比较困难,特别是在他还没有物权的意识,不知道我的和你的的区别的时候。不要以孩子还小为借口,不要让他养成碰或者拿别人的东西的习惯。等孩子大一点了,能听懂大人的意思后,也要尽早灌输这个概念。在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你遇到过的熊孩子”,有很多人描述的就是熊孩子来家里做客,随便进他人的房间、损坏他人的物品或收藏、擅自拿走别人的东西。还有各种新闻报道熊孩子破坏别人的豪车、破坏商店里的天价钢琴等,其实都是孩子对于物权的认识不清造成的。

(3)不能随地大小便。 对于中国式的养育,有一点比较习以为常的就是给小孩穿开裆裤。这样孩子稍微大一点了就可以自己一蹲就能大小便了,省了家长的心。但是,这样子对于公众来说,却是难以接受的底线。我是坚定的尿不湿党,从小到大,没有断过一天的尿不湿,也从来没有让饭团光过一天的屁股。可能有一点不好的是,他对于尿尿和便便的感觉会比较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主动大小便的意识。但是,至少不会养成随地大小便或者随便把尿的习惯。

等孩子更大一点了后,社会对他们其实也有更高的期盼和要求,就会有更多的规则需要遵守。

每个家长都是“危机处理专家”,再听话的孩子,也有因为各种突发状况而在公共场所上哭闹的情况。那么,家长就要学会如何即使处理这些情况。

如果孩子在哭闹,家长要及时给予感情上的反馈,不能放任不管。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把他抱起来,抱在怀里,让他感受到安全感。最坏的做法就是,抱着让你哭个够的想法,让孩子一直哭,很有可能发展成孩子在地上各种打滚耍赖,最后哭到自己都忘了为什么哭。而家长忍到终于不能忍,最终把孩子胖揍一顿。孩子哭得更厉害,家长把孩子抱走,匆匆离开。

如果有可能,尽快撤离目前的环境。比如在饭店,尽可能先抱着孩子去饭店门口转转,安抚孩子的情绪。

但是如果遇到火车、飞机这些活动受限制的空间,父母就需要用点小技巧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小零食、小玩具等。

在育儿的过程中,我们也希望这个社会能多一些理解和体谅。有很多次,即使只是推着孩子走路,碰到人多的地方,都会有人说,怎么带着孩子到这里来了,影响到我们的通行了。但是,孩子并不是脱落社会的存在,不是温室里的花朵,他需要接触社会,认识社会。虽然他还小,可能会带来一些麻烦,但是也需要整个社会的理解和体谅。

社会能多增加一些适合儿童、幼儿的活动空间。有的时候,带着孩子去了一个人多的地方,可能是迫于无奈,因为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去。如果社会能多一点公共的儿童活动场所,或者在大人活动的地方开辟一些亲子活动区域,能够让各个层次的人的需求都得到满足,这个社会才能变得更美好。

建议你采取以下步骤来处理这种情况:

尽量保持冷静,不要被情绪左右。

不要进行进一步的争吵,这可能会使事情变得更糟。

如果你感觉自己受到了攻击或者侮辱,可以考虑向管理员报告,让他们帮助你解决问题。

如果你认为对方的行为违反了社交平台的规定,可以考虑举报对方的账号,让平台处理。

尽量不要让这件事情影响到你的生活和学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7008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2
下一篇2023-11-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