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孩子间的矛盾,遇到对方家长蛮不讲理我们应该怎么做?

处理孩子间的矛盾,遇到对方家长蛮不讲理我们应该怎么做?,第1张

如果遇到这类型的家长来处理孩子间的矛盾的话,我会以安抚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前提来解决孩子间的问题。具体,我会采取以下措施。

1、先安抚一下孩子们的情绪,因为经过俩孩子双方的矛盾激化俩孩子绝对是已经被吓坏了。无论谁对谁错,都不应该在孩子面前做出任何结论,这样对于孩子来说不仅仅是伤及自尊心的做法,这样只会让孩子变得胆小怕事。所以先安抚好孩子,给孩子足够的信心,相信你可以处理好,并鼓励孩子,让孩子知道你的想法是有相信他的。

2、寻找学校老师的帮助协调,先把孩子交给老师安排上课时间,或者是先让老师把孩子带着离开现场。并且让老师协助安抚一下孩子的情绪。现在孩子离开你身边后,心里其实是很不踏实的。所以让老师协助安抚孩子是很有必要的。

3、与其他同学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并且耐心地与蛮不讲理的家长进行理性沟通,相信只要你不动手动怒,他就等于一拳打在棉花上,并且一定要对其家长所说的话,进行录音。如果他有过激行为可以采取报警或者保留法律追究责任。

遇到这种问题,要学会寻求附近的人的帮助,或者是对有暴力倾向的人,或者是有辱骂你或者孩子的行为的人采取有效措施。

孩子也会像大人一样吵架,家庭有两个孩子的通常会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大打出手。 很多家长在面对这样的情况都会选择“坐山观虎斗”,让孩子先吵一会; 也有些家长会偏袒其中一方,这两种做法都是不正确的, 真正明智的父母是不会放任孩子争吵,将自己置之度外的。

「妈妈,哥哥拿我的玩具了!」 「妈妈,我没有!妹妹乱说!」 「爸爸,姊姊不让我用她的彩色笔,但是上次我有借她!」 「奶奶,他们的蛋糕比我大块!」 如果家里有一个以上的孩子,这样子的对话非常常见。

我是老二,上有哥哥下有妹妹,小时候要是和妹妹起冲突, 得到的回复总是:「 你是姊姊,应该让妹妹。」 是的,「姊姊让妹妹」天经地义;

一次哥哥抢我玩具,我逮到这个「哥哥让妹妹」的大好机会, 兴奋地找大人告状,没想到,得到的回应居然是: 「你是女生,比较懂事,就让一下男生吧!」 我两边都吃不开,真是无言啊!

年幼的我只觉得自己好倒楣,由于从小总是被要求忍让, 长大后的我遇到类似情形也常以自认倒楣收场。 这种「以和为贵」的解决方式,我总觉得有问题……

但是大人这样的处理方式很普遍: 「家和万事兴」是固有观念, 「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也是华人的处事模式; 另外,父母在外为了生计奔波一天, 回家后要是看到孩子争吵不休,很少不动怒的。

所以遇到孩子争执, 父母不是叫比较好说话的那一方多让让之外, 就是大动肝火,把所有的小孩子连坐法一起「教训教训,看你们以后还敢不敢」。

有的父母很认真地当起包青天, 希望能把如罗生门般谜样的「兄弟阋墙」事件厘清, 但是哥说哥有理,妹说妹有理,弟弟也很有理, 父母被搞得头晕转向,结果多半「误判」。

被冤枉的孩子觉得爸妈就是偏心, 侥幸开脱的孩子觉得父母其实也傻傻搞不懂状况, 下次还可以如法炮制、故施重技。一轮下来,全家都输了。

2005年我在纽约的联合国国际学校任教,开学一个月, 隔壁班幼稚园的小朋友起冲突了, 两个小朋友为了一支铅笔闹得不可开交。 我心想我的同事可能要花上一大堆时间排解此事,课也甭上了。

有着棕色卷发及中南美洲人特有的橄榄肤色的Ms E来自瓜地马拉, 教学经验丰富,也是儿子的幼稚园老师。

那时她正在教室前给围坐在地毯上的孩子念书, 看到两个孩子吵了起来,笑 地说: 「亲爱的玛丽和汤姆,老师看到你们两个对彼此有意见, 意见不合很正常,老师很高兴你们有机会可以学习处理争执, 现在请你们两个到教室后面的『和平桌』,自己把事情谈妥。」

当时我还是个新老师,新奇地观望这件事情的发展。 两个圆嘟嘟的五岁小孩蹦蹦跳跳到了教室后面, 教室后面有一张铺着红格子桌布的小圆桌, 桌上放置了一个小地球仪,象征世界公民, 地球仪旁边还放著一只纸鸽子,象征和平。

对话开始了: 玛丽:「我的铅笔断了,这是我爸爸给我的生日礼物。」 汤姆:「我喜欢你的铅笔。」 玛丽:「我的铅笔断了,我很难过。」 汤姆:「你的铅笔很漂亮,我们两个都很喜欢,我只是想看看你的铅笔而已。」 玛丽:「我们两个人都同意我的铅笔很酷,如果你想看我的铅笔, 请跟我说,用抢的,铅笔断了,我很伤心。」 汤姆:「对不起。」 玛丽:「这次没关系了,下次请跟我说。」 汤姆:「好的。」 玛丽:「还有你的黏土玩具很好玩,下次可不可以借我玩一下?」

整个过程不到两分钟,两个人手牵手走回地毯区跟老师报告:「解决了!」, MsE笑 回应:「好的,欢迎你们回来上课!」

我所预期的老师大动肝火、花长时间干预说教、 或是处罚学生的画面完全没有出现。

在短短的两分钟内, 孩子学到: 表达情绪、同理心、解决问题、道歉、接受道歉和沟通协商。 小玛丽甚至懂得为「自己未来的利益」堆筹码!

之后我陆续修习了教室经营管理、儿童心理学和多门相关课程, 更了解美国老师或是说美国社会对于处理争执的看法和方法。 美国人认为意见不同是人类社会中必然的现象, 要做的是学习如何处理,而不是避免。

学校的做法更是「把孩子的事留给孩子」, 老师除非在特殊情况下是不会介入的。

当然,老师平常便会训练孩子解决纷争的能力和做法, 所以当天我看到的情形就是美国老师平常训练的成果。 这件事情从三、五岁就可以开始。

看到MsE的例子,让我对家中三个小鬼吵架的事情有了新的看法。 回家后,我把家中三岁、四岁、五岁的孩子叫来。 我笑 说道:「你们听好,以后你们吵架,妈妈是不会管的。」

三只小生物盯着我看,装可爱也装傻。 我继续:「你们要是意见不同,我会把你们请到房间, 门关起来,吵完才能出来。」 六只眼睛,黑白分明,眨巴眨巴。 我接着:「妈妈要教你们如何吵架」

第一:每个人轮流讲自己的看法,在这阶段 除了说话的人可以发表想法,其他人只能听,不能开口。

第二:说话时,要把自己的感觉说出来。

第三:开始协商。

第四:协商不只是解决当天的争执, 还必须商量以后遇到类似情况的解决之道。

第五:谁也不准让谁,我们家就是要『没大没小』, 我们也不爱吃梨,也不用『孔融让梨』, 所以,要是三个人没有达成共识,架不算吵完,继续吵。

第六:吵完后,一起来跟我会报结果。

接下来,我们一起练习了几次,孩子虽小,但是做得有模有样。

解决纷争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倾听他人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这样子才不会沦为没有意义的攻防战; 每个人的意见、个性不同,我要孩子「 谁也不用让谁」。

比方说,小女儿个性温和,我反而坚持她据理力争, 不用因「怕妈妈不高兴我们吵架」而委屈自己; 还有,吵架的最终目的是找出解决的方法。

一天,孩子果然吵架了,我很兴奋,想检收成果。

我把他们三个「请」到另一个房间里,把门关上,让他们自己「乔」事情。 不用告状,不用哭诉,妈妈听不到也不想听, 趁你们吵架时,妈妈要泡壶热茶,独自享受下午茶时光, 我心中默默期望他们「议事冗长」, 这样我还可以去泡个澡,顺便敷敷面膜。

没想到,不到几分钟,三个小人儿从房间蹦出来, 跟我报告「吵架高峰会」结果: 「我们讲好了,以后姊姊要借我跟哥哥的玩具得先跟我们说, 但是不可以玩超过半小时,因为我们也想玩。」

从此之后,孩子练就一身吵架本事, 「吵架高峰会」会程越来越短, 我连吃点心的时间都来不及他们便达成协议了事, 速速出关后跟我抢饼干吃。

事实上,几次之后,他们发现被关在房间吵架很无趣, 远远不及出来玩玩具、吃布丁有意思。

另外,他们对彼此的「战术」也越来越娴熟, 三两下就能抓出彼此的「破绽」, 对于彼此的底线也有默契。

就这样,他们从小到大真正开过「吵架高峰会」次数寥寥可数, 三个人至今感情非常好,我准备多年的「河东狮吼」也一直派不上用场。

其实孩子之间出现争吵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而这也是他们学习解决纷争、与人沟通协调的最佳时机。 父母介入,等于是剥夺了孩子的学习机会。

孩子有自己解决事情的方式,大人介入只会越弄越糟, 况且由父母处理孩子的告状,就像「打地鼠」一样,没完没了, 到最后累的还是家长,何必呢? 让孩子学习怎么吵架,父母绝对会轻松得多, 有时候我还会想,这三个小子怎么不多吵一会,妈妈的面膜还没干哩!

给父母的小分享:

1教孩子要「没大没小」,不用「孔融让梨」。

2不要怕孩子吵架,要教孩子吵架。

3孩子吵架能培养谈判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 父母不要剥夺孩子学习这些重要能力的好机会。

5孩子吵架时,父母眼不见为净,不要当裁判,离开现场为上策。

孩子争吵是不可避免的,家长的处理方式却能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教育, 想让孩子将来成为知书达理、温润尔雅的人, 就一定要让孩子养成自己的是非观念, 正确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争吵的方式。

很多家庭都生了不只一个孩子,那么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就很重要,家中的凝聚力跟成员间的情感有很大的关联,让幼儿懂得珍惜身边的家人,让这个家更融洽、提升生活品质,大家都可以更快乐!

一、建立人际关系的第一步

1、兄弟姐妹开始

兄弟姐妹除非年龄差太多,正常来说都是属于同一代的,也就是同侪间的关系,而这也是孩子第一次与同一代的孩子相处,建立未来人际的第一个步骤。

兄弟姐妹间的相处是人际关系建立的第一步

2、爸妈得有耐心

别忘记我们出生之后也是什么都不会的,更别说与同侪相处,所以家长得更有耐心,保持良好的沟通,持续不断的教育,给你的小孩得到很多与人相处的诀窍。

3、吵架打架正常

如果有兄弟姐妹的你们也可以回想一下,小时候哪对手足没有吵架、打架过,但父母不必过于惊讶、担忧,只需要扮演好中间的桥梁,并利用机会教育,会比平常口沫横飞的道理更有用。

二、兄弟姊妹和睦爸妈怎么做?

1、首要目标公平

手心手背都是肉,不要偏袒谁,这在幼儿兄弟姐妹之间是非常敏感的,只要你有一些私心,他们都会感到非常明显而且沮丧,要清楚地给他们明确的理由,例如告诉哥哥为什么弟弟比较需要这个东西,原因理由沟通,而不是直接抢过来。

2、给他们点空间

有时孩子间的小争吵,如果没有出现太过当的行为举止,让他们两个自行去解决沟通就好,讨论出来的结果他们自己也比较能够接受,孩子们也能从中学习、成长许多,家长只要扮演好关注他们并且及时保护的角色即可。

3、照顾参与认同

当家中出现幼儿新成员时,就可以多多给哥哥或姐姐灌输家庭的观念,并在照顾小孩时也分配一些工作给他们,让他们也感到成就感、并且有家人的幸福感,让他们认同这个新成员。

4、不要比较对立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的长处优缺,不要一直拿兄弟姐妹之间任何东西来比较,造成他们的嫌隙、心结,效果好的时候是可以成为动力目标,但有时却只造成怀恨在心。

当孩子跟你吵架了,家长首先原谅自己。

当家长训斥了孩子,和孩子发生争吵,应该先让自己静下心来,先原谅自己的冲动,然后慢慢想下一步怎样给孩子解释,怎样做好。如果家长不原谅自己,总是沉浸在训斥孩子的后悔中,那么容易影响自己情绪的,也没法好好的和孩子说话了。因此要放低姿态,以平和的心面对孩子。

向孩子坦诚错误,或者问问孩子错在哪里。

当家长和孩子吵架,父母做错了,就要向孩子坦诚错误,不要认为家长犯错可以不用道歉,那样会让孩子感到不解和困惑的;如果孩子错了,就要问问孩子错在哪里了,该怎样做等等,尽量让孩子自己说出来,这样可以更好的让孩子从中吸取教训。

家长和孩子吵架,要及时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当家长和孩子吵架后,父母要及时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让孩子理解到父母也不想这样的,是孩子的做法太让家长伤心。比如孩子屡次逃学逃课,不认真写作业等,让家长很难受,可以告诉孩子,等你为人父为人母了,就知道父母的心情了。这样和孩子沟通,能让孩子更加理解父母了,慢慢的就会反思自己的过错了。

当家长再乱发脾气,让孩子家督自己、提醒自己。

当下次爸爸妈妈再发脾气时,可以让孩子做好监督,及时提醒自己 ,说“不要生气,好不好?你答应过我的,说话要算数才行,要不然就失去信用了”这样对控制爸爸妈妈的行为是很有帮助的。

家长在和孩子交流时,也是个学习的过程,我们总是想着让孩子乖一些,会控制自己情绪,但是家长自己也要注意自己言行举止,应该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就事论事的和孩子讲道理。

如果孩子做错事情,家长要注意应该就事论事的和孩子讲道理,不要揭孩子伤疤,不能把以前孩子做错的事情都拿出来,这样对孩子是不公平的,很容易伤到孩子自尊心。过去的错误,孩子吸取教训的,都应该一笔勾销。除非孩子是犯了老错误,那就要好好的和孩子进行教育了。

孩子原谅家长的过错,别忘了表达感谢

当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做了一些错事,比如借着酒劲乱发脾气,乱打孩子等,当孩子原谅家长时,别忘了对孩子表示感谢,这是对孩子很好的尊重。而且这样一来,孩子会感觉到家长对他的尊敬,孩子也就逐渐学会了原谅和理解了,对他们的今后成长非常有用的。

引言:每个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都是不一样的,有一些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尴尬的,甚至还经常爆发冲突,所以这个时候一定需要父母进行调解。孩子经常和父母吵架,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可以采取的方式

其实孩子会经常和父母吵架,这个时候所需要做的就是避免矛盾的进一步冲击,毕竟亲子关系的调节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如果孩子现在和父母吵架的话,也不利于孩子在学校里面的学习,而且孩子一回到家也没有办法得到适当的放松。孩子跟父母吵架,很大一部分情况之下是可以有父母来掌控的,如果父母不愿意跟孩子吵,孩子也没有办法。另外的话就是要学会服软,可以找一个中间人来进行调节,更好的了解孩子的情况。另外的话父母也要先学会反思自己的问题,是不是可以先给孩子道个歉,这个时候孩子就会觉得不好意思,也就能够更好心的心平气和的跟父母沟通呢。而且父母一定要注意跟孩子最重要的是平等的沟通,而不是一味式的命令,命令只会让孩子更加的厌烦。

建立良好沟通机制

想要和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注意随时的根据孩子的身心变化来进行调节。比如说孩子已经长大了,那么就不能够用幼稚的语气来跟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另外孩子长大的时候父母也要少插手孩子的事情,有一些事情是可以过问的,但是孩子只要能够给自己答复,那么就应该相信孩子父母是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的。而且孩子在面对父母不信任的时候,其实内心中是遭受很大打击的,另外的话就是要注意亲子关系的保持,还是需要相互付出的。所以说当孩子对自己有真心付出的时候,父母也要表示感谢,这样的话就能够让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加的密切。

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上学之后,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待在学校和同学相处,合孩子相处的小朋友一般也是同龄人,所以总是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和争执,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及时的劝阻孩子,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不要火上浇油,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友情。

一、当孩子与同伴吵架时,家长该如何劝阻

1、当家长看到孩子与其他同伴争吵的时候,一定要第一时间上去询问询问孩子争吵的原因,不要一上去就责怪孩子或者责怪对方的孩子。如果孩子跟家长闹情绪不想上学的话,家长一定要第一时间去关心并且旁敲侧击的询问孩子理由,第一时间和老师沟通。

2、孩子和同伴吵架的时候,家长要第一时间让孩子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了解争吵的过程以及事发的原因,孩子在跟家长倾诉的时候,总是不免得带一些自己的情绪或者会伪造一些事实,家长在这个时候一定要留心观察,不要让孩子养成撒谎的习惯。大多数孩子和同伴争吵都是因为心智不成熟,所以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友情的重要性,不要让孩子把事情想得很严重,教会孩子处理人际关系。

3、照顾孩子的感受。孩子在跟其他的伙伴争吵之后,心里肯定是不好受的,在咱这个时候不要一味的去指责孩子,孩子愿意跟家长沟通做代表,孩子信任家长,所以家长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关注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关注事情经过,要照顾到孩子的心理,不要把事情的矛盾扩大,帮助孩子梳理心结。

二、结语

孩子和同伴争吵在大人的眼中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在孩子的眼中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所以家长一定要及时的帮助孩子处理问题,大多数孩子和同伴争吵并不是要绝交,孩子还是想跟对方做朋友的,家长这个时候可以引导两个孩子重归于好,建立友谊。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从小生活在一个绝对“爱心”的世界里。由于家庭里不良的教育,造成孩子“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况,在生活中强占别人的玩具、图书等物品,而造成争吵。有一些家长非常溺爱孩子,过于放任对孩子的教育。甚至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如果有人欺负你,你要狠狠地揍他。打不赢就用脚踢,用嘴咬,用手挖!”在大人的纵容下,孩子们就容易发生争吵的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由于儿童模仿性强,是非辨别能力差,因此,孩子很容易受成人和电视的影响,如家庭父母爱吵架,孩子们都喜欢看奥迪曼,过后都会扮演超人怎么去打斗的,电视播出打斗的影片等等。这样也容易形成孩子蛮横粗暴的不良性格,而当电视进入每一个家庭后,幼儿每天用于看电视台的时间很多,电视中的暴力场面,无疑为幼儿提供了样板,使幼儿不知不觉地模仿学习了争吵的行为。

孩子为了坚持正确的行为规则,而又无力去说服对方时候,采用了不恰当的处理方法,也容易引起争吵。

面对孩子之间的争吵,大人应该采取的对策:

01

不急于干涉

发现孩子吵架时,先要保持冷静,持中立态度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02

转移孩子注意力

利用孩子注意力容易转移的特性,将其中一位迅速带离现场,或者用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吸引其注意力,让他远离争吵。

03

保留孩子的尊严

如果确实需要对孩子进行明确的批评教育,也不要对孩子的个性和人格作出侮辱式的评判,避免给他人心目中留下坏孩子的错误印象,从而嘲讽、排斥他,使孩子生活在自卑当中。

04

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

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分析对错,了解他对事情的看法,从而帮助他学习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7020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2
下一篇2023-11-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