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代文学”的宋词,它的美体现在哪里,有怎样的表现形式?

作为“一代文学”的宋词,它的美体现在哪里,有怎样的表现形式?,第1张

1:宋词在语言上更美,在意境上更忧郁,更善于表达情感。宋词作为“文学的一代”,可以说是宋代文学的代表,因为宋代涌现了一批优秀的词人。他们写了一部又一部优秀的词作。宋词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最璀璨的明珠。与唐诗之美相比,宋词更注重情感的表达。无论是优雅还是不受约束,它都表达了文人的真诚和热情。宋词的意境可以美到什么地步?看下面这些,你大概就能明了宋词的美——美到如画,美到恍如梦境。

2:书中使用了800多种语调。这些曲子最初是唐诗和宋词演唱时期的曲子。曲调规定了歌曲的音乐形式,包括宫调、分段和拍手的基本要素。后来,词和音乐都消失了,原来的音乐规则被浓缩成格律规则,形成了词的当前音调和节奏。词的风格如此丰富,是古体诗和现代诗所无法比拟的。不同的语调有不同的节奏和旋律,所以它们有不同的声音和感觉。就词的节奏、旋律与人们复杂微妙的情感的对应而言,丰富的词调不仅为不同气质的作家提供了广泛的选择,也为作家根据内在情感特征选择最合适的语音模式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朱一尊在《陈伟云红盐词序》中说:“诗多难言,怨依音而定,词越细,意越远。”也就是说,词的变化不均,风格节奏流畅优美,在表达一些微妙的情感和兴趣方面比诗更好。

3:宋诗之美在于其广阔的视野,其意境,其抒情者的细腻情感,其各种修辞手法都与画面之美联系在一起。那些懂得节奏的人也能感受到她的音乐之美。毕竟,唐诗和宋诗是当时的歌词,可以唱的,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读词,观景,品情,入境,入心。

……如果没有具体诗词例子的话,看词人生平的概括和词风特点吧。

首先派别不同,李清照是婉约派,陆游是豪放派。

李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生于书香门第,在家庭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无不通晓,以词的成就最高。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且以北宋南宋生活变化呈现不同特点。前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亡国伤痛,诗词变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有《易安居士文集》等传世。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等。其文学创作具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称为“易安体”。

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3066htm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陆游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等篇均为后世所传诵。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亦工词,杨慎谓其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但有些诗词流露出消极情绪。

http://baikebaiducom/view/2370htm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归纳起来,这许多名称主要是分别说明词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及其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形式特征。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由于音乐的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音乐节拍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民间产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几十年。

  唐代,民间的词大都是反映爱情相思之类的题材,所以它在文人眼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被视为诗余小道。只有注重汲取民歌艺术长处的人,如白居易、刘禹锡等人才写的一些词,具有朴素自然的风格,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以脂粉气浓烈的祟尚浓辞艳句而驰名的温庭筠和五代“花间派”,在词发展史上有一定的位置。而南唐李后主被俘虏之后的词作则开拓一个新的深沉的艺术境界,给后世词客以强烈的感染。

  到了宋代,通过柳永和苏轼在创作上的重大突破,词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尽管词在语言上受到了文人诗作的影响,而典雅雕琢的风尚并没有取代其通俗的民间风格。而词的长短句形式更便于抒发感情,所以“诗言志,词抒情”的这种说法还是具有一定根据的。

  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委婉、曲尽情态;象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名句,不愧是情景交融的抒情杰作,艺术上有可取之处。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他把词从娱宾助兴的天地里解脱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从我们今天读者的情趣来看,象“大江东去”之类的豪放派的作品更易于接受。

  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有的主张62字以内为小令,以外称“慢词”,都未成定论。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段的词学术语为“片”或“阕”。“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遍。“阕”原是乐终的意思。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词虽分片,仍属一首。故上、下片的关系,须有分有合,有断有续,有承有起,句式也有同有异,而于过片(或换头)处尤见作者的匠心和功力。我们看到宋代许多词人创造出离合回旋、若往若还、前后映照的艺术妙境,在一首词中增添了层次、深度和荡漾波澜。

词的平仄诸韵分别具有声情之美。一般说来,平声声调长,不升不降,宜于慢声吟唱,表达不尽的情意、盎然的韵味。仄也称“侧”,是不平之意。诗词中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声调都是短的。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特别短促。以欹侧短促的仄声押韵,易于寄寓奇拗不平的感慨,令人激动不已。不少词调中平仄诸韵递押,也就是长短声调递用、平调与升、降调或促调递用,不仅声调抑扬顿挫,激荡而和谐,蕴蓄的感情也显得更加丰富曲折。

  词有词牌。词牌的产生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或乐曲名称;如《六州歌头》;取名人诗词句中几个字,如《西江月》;据某一历史人物或典故,如《念奴娇》;还有名家自制的词牌。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如果唐诗是盛世之下体现的磅礴大气,那么宋词便是紧跟其后的情感喷发。二者相辅相成,写尽人生百态,隐情幽思。尤其宋词,最能体现出乎人之本能,情之所向。

故宋词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尤其作为内倾型的心绪文学,即表现为只指灵魂深处的真情实感。同时在表现形式上,也承袭传统的诗歌创作,讲究押韵、平仄等艺术手法~

宋词按风格分为:婉约派(包括花间派)、豪放派两大类。

1、豪放派

对于众所周知的豪放与婉约两大派系,其代表人物与作品浩如牛毛,在此只做一个大致介绍 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

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南渡之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孝祥、张元傒、陈亮、刘过等人承流接响,蔚然成风。

2、婉约派 

婉约,即婉转含蓄。娱宾遣兴,内容不外离愁别绪,闺情绮怨。北宋词家承其余绪,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虽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更精妙,并各具风韵,自成一家,但仍未脱离宛转柔美之风。

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但内容比较狭窄,人们形成了以婉约为正的观念。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皆受影响。

扩展资料

分类方式

1、按长短规模分

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2、按音乐性质分

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 、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

3、按拍节分

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

-宋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745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