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舞蹈作品的意境

如何分析舞蹈作品的意境,第1张

1舞蹈欣赏

我们生活着的这个世界姹紫嫣红,美景万千:朝霞彩虹、鸟语花香,这属于自然美;雄伟的长城、宽阔的水坝,这属于社会美;妙曼的舞蹈、欢快的乐曲,这属于艺术美。美学家们把人们对于这些美的事物、景象的感受、认识和欣赏以及对于美与丑的辨别,称之为审美活动,并认为审美活动是人类从精神上把握现实的一种特殊方式,它的特点就是始终不能离开对具体形象的感受。审美活动主要是一种再造性和创造性的形象思维及情感体验活动。舞蹈是艺术的一种,所以舞蹈欣赏属于人们对艺术美的一种审美活动。不过艺术美的存在形态多种多样,各具特色,舞蹈艺术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种类,舞蹈艺术美之所以能成为艺术花坛上的一枝奇葩,就是因为它除了具备所有艺术美所共有的形象性、感染性、典型性以外,还有自身的特殊性。这个特性就是人体的动态性及其饱含诗、充满乐感的人体动态美。舞蹈艺术这种不同于其他姊妹艺术的特质——直观、流动,以人体为情感语言,是它赖以吸引欣赏者的魅力所在。舞蹈欣赏就其质的规定性而言,它是一种以人体动态美为对象的审美活动。

具体地说,舞蹈欣赏是人们在观看舞蹈表学时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观众通过作品中所展现出的动态形象——富有审美价值的动作、姿态、构图、技艺、表情所组成的有意味的形式——具体地感受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及在其中活动着的人物(也可能是拟人化的花鸟鱼虫……)的思想情感,进而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

2舞蹈审美的心理过程

舞蹈欣赏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感觉与理解、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过程。一般来说,欣赏一部舞蹈作品需要怀有饱满的热情,在稳定注意的基础上,通过感受、理解、联想、想象等积极心理活动和分析、综合的思维,才能达到对舞蹈作品的具体把握,进而完成一次比较完满的舞蹈审美过程。普通的观众欣赏新创作的舞蹈作品,多半是直到大幕拉开,作为审美主体的观众才与作为审美客体的作品发生审美关系。所以普通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时大体都要经历观舞品技、悦目赏心——由形得神、心领神会——渐入佳境、心驰神往——悟其意蕴、明理净心的审美心理过程。

千百年来舞蹈艺术发展的独特道路和人们对于这门艺术形式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审美要求表明,舞蹈是一种技艺性很强的表演艺术形式,所以当一个舞蹈开始时,观念总是从观舞蹈品技开始,看看演员跳得怎么样,有多高的技巧,甚至演员的形体如何,漂亮不漂亮等等。这可以说开始进入舞蹈欣赏的第一个层次。继而欣赏者被舞蹈所吸引,审美心境也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稳定地密切注视着舞台上舞蹈家的各种动作发出的信息和表达出的情感。渐渐地欣赏者从反复出现、不断更替、相互连接的各种形态中看到了人物、事件、情感的发展和变化,这可以说是进入了舞蹈欣赏的第二个层次。情绪或情节层层展开、步步深入,观众的情思也跟着走向深层,创造性的想像十分活跃,浮想联翩、心驰神往。随着舞蹈形象塑造的完成,舞蹈美完整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欣赏者也被引入一个美妙的境界。这是进入了舞蹈欣赏的第三个层次。舞蹈表演已经结束,但是舞蹈家创造的美的形象、美的意境还深深地留在欣赏者的脑际。这时,欣赏者被舞蹈美听激动引爆的情感和形象思维开始向理性思维趋进并与之结合,并对刚才那一幕幕美的图景、情的浪花进行总体观照,领悟到一种由有尽之形包蕴着的无尽的情意,这丰富的意蕴使精神世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至此完成了一次完整的审美活动,达到了舞蹈欣赏的第四个层次,也是最高的层次。

以上这段对舞蹈审美过程的描述,远非自然形态的复写。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舞蹈欣赏活动,常常并不是完整而有序的,而是零散混乱的,思维过程也常常是感性活动和理性活动相交织,兴味、想像、神性、思考、顿悟都是交织在一起的,这里只是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才作了条理化的归纳和概括。

3舞蹈欣赏的主观条件

①要了解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舞蹈欣赏者要遵循舞蹈的艺术规律和审美特征来欣赏舞蹈。要了解舞蹈艺术在反映生活、塑造人物、传情达意方面的特殊表达方式。例如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艺术,是抒情和艺技结合的艺术,它在反映生活时不是逼真地模仿,而是采取虚拟的手法、抒情的手法、夸张变形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塑造形象,以此达到反映生活的目的。观众如果不了解这些,而袭用欣赏话剧、小说、**的方法来对待舞蹈,双方就会发生矛盾,一场审美活动必以失败而告终。1957年,我国建国后创作的第一部大型民族舞剧《宝莲灯》开始演出时,面对这一新颖的完全以人体动态来传情达意的艺术形式,有的观众就提出:好是好,就是哑吧戏,为什么不唱呢?由我国青年舞蹈家华超表演的独舞《希望》刚刚上演时,也有人提出意见,这是哪国人呀,为什么只穿一条裤衩?另一位青年舞蹈家王霞表演《金山战鼓》时,当她站在鼓上,了望敌阵不慎中箭时,只见演员手捂伤口,慢慢地在鼓上向后下腰弯成一个桥形(后桥),然后用手撑住鼓边翻下鼓来。这本是一组艺技结合,表现舞中人物梁红玉受伤后疼痛万分的情感状态,犹如**中的慢镜头,抓住在生活中可能稍纵即逝的瞬间加以突出和强化,藉以细致深刻地塑造人物,可是有人提出异议:受伤了怎么不躺下,还在鼓上磨蹭半天干什么?所有这些都和不了解舞蹈艺术特性有关,所以观众要想欣赏好舞蹈,首先对舞蹈艺术的特征要有所了解。

②还需要进一步了解舞蹈的种类、样式和各种舞蹈的不同风格

舞蹈最常见的样式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音乐舞蹈史诗、舞剧等;经常见的种类有民间舞、古典舞、现代舞、芭蕾、现代芭蕾等。在这些不同种类的舞蹈中,由于民族不同,流派不同,其风格色彩也各异其趣。如果欣赏者对不同样式、不同种类、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舞蹈都有较丰富的知识,那么在欣赏中肯定会增添更多的乐趣。

③观众在欣赏舞蹈时,应当有一个注意力高度集中、主体情感高度开放的审美心境

只有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从不断流动变化的人体动态中看出究竟;只有主观情感处于一种积极开放的状态,才能迅速地与舞蹈中人物发生情感共鸣。我们把观众在欣赏过程中由冷静封闭转入热情感应直到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情绪状态称之为入境。这是舞蹈欣赏过程中主客观的统一契合,是舞蹈审美的最佳精神状态。当然,欣赏者能否入境和入境的快慢是由主客观双方的条件决定的。如果舞蹈作品本身尚未创造出艺术意境,没能塑造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甚至根本没有创造出舞蹈美,那么观众就无境可入、无象可视,这叫舞蹈欣赏的客观对象不成熟;如果欣赏者缺乏必要的生活实际感受、起码的文化修养和基本的舞蹈知识以及正常的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多么优秀的舞蹈也不能成为他的欣赏对象,那就是主观的条件不具备。因此,只有当主客观条件都已经具备时,舞蹈欣赏才能正常进行并取得预期的效应。

生活中的事物,都是有规律的发展的,有规律的运动着的。舞蹈语言是对生活事物的提炼和升华,它也要求有规律、有节奏的运动,成为舞蹈化的动作,也就是成为有节奏的、富有表情和造型美的动作。舞蹈语言的节奏感和情感表现力,有着紧密联系。节奏的强弱、快慢、大小、轻重等,都能很好地增强情感表现力;情感表现常常通过规范化了的有组织、有节奏的舞蹈语汇去表现。与此同时,由于舞蹈的形态动作、表情、手势,都和音乐相配合,融合了音乐的一些因素,因此更加强了舞蹈语汇的节奏感和情感表现力。

然而人体动作的艺术有许多,舞蹈的特点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的人体艺术,原因在于它表达着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和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创造出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艺术形象,以表达舞蹈的创作者和表演者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和生活的审美属性。舞蹈是美的化身,领悟舞蹈作品就是领悟美的开始,领悟艺术的开始。但这并不能包括舞蹈的全部功能与价值。

在实际的舞蹈艺术表演过程当中,舞者情感的表现直接影响着舞蹈的视觉效果,决定着舞蹈能否打动人心,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舞蹈艺术表演中的情感表现。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学习与舞蹈艺术表演实践经验,首先简单分析了情感表现在舞蹈艺术表演中的重要性,然后就如何在舞蹈艺术表演中把握好情感的表现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

关键词 情感表现 舞蹈艺术 重要性 把握

舞蹈在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历程与体系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种类,具有非常广大的受众群体,其既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又能够传递感情和思想,提升与丰富人们的内心,不过要想真正达到这样的舞蹈艺术表现效果,作为舞者就必须要注重自身在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表现与把握。

一、情感表现在舞蹈艺术表演中的重要性

舞蹈,其实是一门非常古老的艺术,从原始时期开始便就已经出现。其主要是以肢体的规律运动作为载体和形式,进行感情的表达,所以在舞蹈艺术的表演过程当中,舞者情感的表现就显得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是不可或缺。

(一)促进舞蹈形象的塑造

和其他的一些表演艺术相同,舞蹈其实也是在塑造一个个的形象,这些形象有可能是具体的、明确的,同时也有可能是抽象的、模糊的,但不论如何这个形象都是舞蹈的中心,作为舞者必须要围绕中心,塑造好形象,这样才能更好的展现舞蹈。形象的塑造,于外主要体现在肢体动作上,于内则主要体现在对情感的把握和表现上,舞者通过情感的表现,才能将舞蹈形象塑造得更加立体、真实,更加具有层次感,实现成功的舞蹈形象塑造。

(二)增强肢体运动的表现力

肢体的运动,是舞蹈表演艺术的基本形式,其对于舞蹈表演而言,同样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没有了肢体的运动,舞蹈艺术也就不会存在。对肢体运动的支配和控制,我们通常将其归于舞蹈技术、技巧的范畴,通过基础训练,便可以使得动作准确,不过在实际的舞蹈艺术表演当中,缺少情感支撑的肢体运动,给人的感觉往往是空洞的、没有意义的,缺少美感。舞者只有通过情感的表现,才能更加准确的驱动肢体,使肢体的运动达到“言之有物”的效果,增强舞蹈肢体运动的表现力。

(三)烘托和渲染氛围

舞蹈表演艺术的重点在于对氛围的营造,虽然肢体的运动能够给人带来直观的视觉感受,但是氛围的营造,并不能只是通过肢体运动来实现。不论是想营造一种什么样的氛围,作为舞者都必须要首先将自己带入到一种思想和情感境界当中,并将自己所体会和感悟到的情感表现出来,这样才能使得舞蹈艺术的表演更加具有感染力,营造出理想的氛围境界,让观众能够从更深层的内心世界,去欣赏舞蹈,产生于舞蹈之间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最佳的舞蹈艺术表演效果。

二、如何在舞蹈艺术表演中把握好情感的表现

(一)反复的练习、适度的拿捏

虽然和肢体的运动、支配不同,情感的表现在很多时候并不能通过外在的形式展示出来,但是其也需要和肢体的运动、支配一样,讲究一定的技术和技巧,这就需要舞者在平常进行反复的练习,对各种在舞蹈艺术表演当中可能出现的情感做分析,并研究如何来进行表现,如何才能拿捏到位,既充实、饱满,又不至于浮夸。例如,在面部表情上,舞者可以对着镜子自己做各种情绪、情感的表现练习,以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在舞蹈艺术表演中自如的通过面部表情控制来实现对情感的适度表现。

(二)深入了解、分析舞蹈作品

任何一个舞蹈艺术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都不相同,作为舞者必须要基于对作品的深入了解、分析,来把握好情感的表现。例如,应当了解舞蹈的内涵,这段舞蹈是讲什么的,舞蹈的背景是什么,只有充分理解这些,才能明白这段舞蹈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了解舞蹈内涵本身是情感表现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情感便不能产生或表现出来。另外,对于作品中形象的分析也非常的重要,舞蹈表演的情感往往是演员表演某一形象的情感、某一角色的情感。因此,要掌握形象,从形象入手进入情感体验和表现,主要解决是谁的情感的问题,从修辞学角度可以说是情感的定词,这样演员在表演时就有了一定的限制,才能使情感有方向。如老年人形象是含胸、弯腰、屈膝,英雄形象是挺拔、健壮、英姿飒爽,美人体态为婀娜多姿等等都是表演者要在不同的形态基础上展开的情感抒发。当表现老人时,如果从体态上已经不像老人,那么情感也就不真实了。形象动作或称情感动作是体现出人物情感或特征的最主要的动作,这个动作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一组动作组合,它集中体现出了人物特征以及情感色彩或基调,或感情动作。只要抓住了舞蹈中情感色彩很浓的舞蹈动作,就能把握整个舞蹈的感情基调的思想内容,并更好的表现情感。

(三)丰富个人的阅历和内在

舞者能否准确把握和表现情感,与其自身的阅历和内在也存在直接的关系,如果舞者的阅历较少,内在修养又不够丰富,就必然体会不了舞蹈作品想要传递的感情,其情感的表达也就必然会因此受限,不是情感偏离,就是浮夸、做作。为此,舞者在平常除了要加强专业练习以外,还应当多阅读,多进行社会体验和实践,从而丰富自身的阅历和内在,以更好的把握和表现舞蹈情感。

三、结语

在舞蹈艺术的表演中,情感的表现是非常重要的,其能够促进舞蹈形象的塑造、增强肢体运动的表现力、烘托和渲染氛围,从视觉和内心打动观众,为此舞者必须要把握好自身在表演中的情感表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795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