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类的成因及成因分类

花岗岩类的成因及成因分类,第1张

1花岗岩类的成因

花岗岩是大陆壳中分布最广泛的岩石,与其他火成岩一样,是研究地球内部的“探针”,其形成演化与地球板块构造的成生演化、大陆壳生长、地球动力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伴生丰富的矿产。因此,一直是地质学研究的热点。

在花岗岩类的研究中,人们常常较关心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岩体是以什么方式形成的;其二是一些大型的岩基是如何占据巨大的空间的。对这两个问题的长期研究,形成了花岗岩类岩浆成因和交代成因两种观点,这就是早期简单的二分法,即将花岗岩分为岩浆的(异地花岗岩,有单岩浆花岗岩和双岩浆花岗岩之分)和花岗岩化的(原地花岗岩,有深熔花岗岩和交代花岗岩之分)两大类。岩浆说已得到广泛公认,而交代说则众说纷纭,有水热交代说、岩汁交代说、岩浆交代说等。

交代成因论亦称为变成论,认为花岗岩类岩石是通过水热熔液、透岩浆熔液、岩汁等不同方式交代先成固态岩石形成的,即所谓的花岗岩化作用(granitization)。其形成机制更接近变质作用,岩体是在原地经交代作用形成的,又称原地(insitu)花岗岩。

花岗岩化理论 用超变质作用或深熔作用解释花岗岩的成因,深熔作用定义为先存岩石经熔融形成花岗岩的过程。花岗岩化理论最难以解释的是混合岩。区域变质作用与花岗岩成因(超变质作用)的关系远复杂于现有的认识,如华南大规模中生代花岗岩,形成于无区域变质作用的时期,是与板块消减有关的地壳缩短、增厚、岩石圈拆离等机制形成的,地壳的局部增厚使深部地温升高到足以使增厚地壳部分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

岩浆成因与交代成因分歧的焦点在对深位大型花岗岩岩基的认识上,这些岩体与围岩的接触边界常呈现渐变过渡关系,无冷凝边,岩体内部尚残存与围岩区域构造相连续的片理或变余层理。花岗岩化观点认为,这些岩体是在不出现熔体的情况下,通过变质交代作用形成的,带入组分为K、Na、Si,带出组分为Fe、Mg、Ca,将偏基性的变质岩交代成花岗岩。但是否能形成大规模的岩体尚存异议。实验证明,在固态条件下,元素的扩散速度很慢,即便在岩浆温度条件下,也难产生大范围的成分变化。产于深变质岩区的混合花岗岩具十分明显的火成结构,围岩中可见大量因岩浆贯入而形成的岩脉。目前一般认为这类岩体是变质岩重熔的产物,只是岩浆未经迁移就地固结成岩,残余构造基本保持与围岩构造连续一致。因此用“原地花岗岩”来取代“交代花岗岩”更为贴切。

深熔作用或部分熔融作用可以用来解释花岗质岩基和其他侵入体成因,因为花岗质岩浆主要是由中、下地壳的岩石深熔(或部分熔融)形成的。深熔作用模式解释花岗岩类成因的优点在于:能容纳花岗岩类岩浆成因和花岗岩化成因的一些特征,能较好地解释花岗岩类在化学成分上具有较大变化范围的特点,且得到了实验岩石学研究的支持。

岩浆论 认为花岗岩类岩石是由花岗质岩浆冷凝形成的。其主要依据是这类岩石的野外产状、物质组成、共生组合关系以及高温高压实验所得的温压数据和相平衡关系等。地球上,特别是陆壳上确实存在相当于花岗岩类成分的火山岩,有时二者相共生,如我国东部某些地区流纹岩和花岗岩共存,次火山岩状的花岗斑岩存在于流纹岩系中,流纹质的火山碎屑岩大面积分布,这些都说明在地质历史的不同时期和阶段确实有花岗质岩浆的火山活动。其次,对花岗岩系(Q-Or-Ab-H2O系)的实验研究所指出,如果将标准矿物Q-Or-Ab≥80的花岗岩投影在该实验所得的相图中(图3-8),其大部分都集中于最低熔点附近的带状部分内,表明花岗岩类的形成有着类似的结晶-液体的相互作用,即花岗岩类岩石是从岩浆或再生岩浆(深熔岩浆)的液相中结晶出来的。至于花岗岩浆的来源,可以有不同的形成方式,但就高温高压实验来看,在地壳的局部热流值较高的部分,某些深埋的沉积岩和变质岩,在一定的温压条件下造成深熔是完全可能的。

图3-8 花岗岩Q-Ab-Or相图及投点

据推断花岗岩浆的熔化温度可能在640~730℃之间,如果地热增温率为30℃/km,则在21km深处可产生花岗岩浆。如果地热增温率升高,其形成深度还可以更浅。这些深熔的花岗岩浆就可在地壳的不同部位形成各种花岗岩类岩石。

岩浆侵位形成的花岗岩与原地花岗岩(或交代花岗岩)的判别标志见表3-1。

表3-1 岩浆花岗岩与原地花岗岩的特征及区别

(据Hyndman,1985,修改)

岩浆成因的花岗岩类是指由岩浆侵位冷凝形成的花岗岩,主要强调在岩体的形成过程中经历过岩浆(熔体)阶段。由于其一般都是从岩浆源区分凝、上升迁移到异地就位形成的,亦称为异地花岗岩。绝大部分中浅成相的花岗岩与围岩之间具明显的侵入接触关系,如岩体切割围岩层理、片理,岩体具冷凝边和接触变质带等。

单纯从野外观察到的基性岩浆的活动规模上看,由玄武质岩浆分异形成的花岗质岩石似乎可以形成岩基规模的岩体,但岩浆的分异作用还受到岩浆动力学条件的制约,因此,在作出某个大型花岗岩类岩基是由玄武质岩浆分异形成的结论之前,需慎重。

2花岗岩类的分类

(1)铝-碱分类

Clarke(1981)提出“过铝”的概念,用铝饱和指数A/CNK=Al2O3/(CaO+Na2O+K2O)(摩尔比值)表达那些通过结晶分异和岩浆晚期及岩浆期后的热液蚀变所获得的“过量铝”。用该比值将花岗岩类岩石划分为过铝、偏铝和过碱性三类花岗岩(表3-2)。

表3-2 过铝、偏铝和过碱性三类花岗岩的特征

(2)构造分类

Pitcher(1984)提出,不同成因类型的花岗岩代表了不同的板块构造活动带,据此分为:①分布于大陆岛弧主要为斜长花岗岩的M型(幔源型)花岗岩;②以辉长岩-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组合为代表的属于板块边缘的科迪勒拉Ⅰ型花岗岩;③以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为代表的造山期后隆起体制下形成的加里东Ⅰ型花岗岩;④克拉通之上褶皱带和大陆碰撞褶皱带的过铝质花岗岩组合的S型花岗岩;⑤稳定褶皱带、克拉通膨胀处及裂谷的碱性花岗岩(A型花岗岩)。Pitcher的分类明确指出了花岗岩类和板块构造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相对较全面地反映了花岗岩类的空间演化规律。Pitcher(1983)认为,花岗岩的成因类型能够鉴别源岩,而源岩一经鉴别出来就能识别大地构造环境。M型花岗岩浆可能来源于幔源物质或俯冲到火山弧之下的洋壳;Ⅰ型花岗岩浆来源于会聚板块边缘的陆壳下部,源岩可能是幔源底侵物质;S型花岗岩是大陆碰撞带和克拉通韧性剪切带的产物,地壳构造加厚使深部温度升高,地壳物质发生重熔;A型花岗岩既是地盾区与裂谷有关的岩浆活动产物,也是造山带稳定后的深成活动产物。

(3)综合分类

Barbarin(1999)在系统总结有关花岗质岩石分类特点的基础上,依据花岗质岩石的野外地质学、矿物组合、岩相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地球动力学环境等特征,将花岗质岩石分为7种类型:含白云母的过铝质花岗岩类(MPG)、含堇青石的过铝质花岗岩类(CPG)、富钾的钙碱性斑状钾长石花岗岩类(KCG)、富角闪石钙碱性花岗岩类(ACG)、岛弧拉斑系列花岗岩类(ATG)、洋中脊拉斑质花岗岩类(RTG)、过碱性和碱性花岗岩类(PAG)。归纳总结了7类花岗质岩石的主要矿物组合、野外地质学和岩相学特征、主要元素和同位素特征和地球动力学环境,并指出2类过铝质花岗岩(MPG和CPG)完全或基本是壳源的;2类钙碱性花岗岩(KCG和ACG)是混源的;3类拉斑系列花岗岩或碱性花岗岩(ATG或RTG和PAG)完全或主要是幔源成因的。但是橄榄玄粗系列花岗岩(SHG)以幔源成因为主,也有壳幔混源成因的。

(4)花岗岩类S-I-M-A字母分类

花岗岩物质来源是现代岩石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地壳与地幔相互作用的地球内部动力学的重要研究课题。过去的30多年中提出了20余种花岗岩的分类,主要的分类见表3-3。早期的分类只是开拓性地提出了某种类型的概念,后期的分类则是综合的、系统的。

表3-3 花岗质岩石主要分类方案对比表

表中代号:杨超群:MM变质-交代型,CR地壳重熔型,MS混合源型,MD岩浆分异型;BBarbarin:CST地壳剪切、冲断型,CCA地壳碰撞原地型,CCI地壳碰撞侵入型,HLO晚造山混染型,HCA大陆弧混染型,TIA岛弧拉斑系列,TOR洋脊拉斑系列,A碱性系列;Didier等:C型壳源型(淡色花岗岩),M型混合源型或幔源型(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张德全等:Su副变质低熔无包体花岗岩,Se副变质低熔含包体花岗岩,SI正、副变质岩低熔花岗岩,Iu正变质岩高熔无包体花岗岩,Ie正变质岩低熔含包体花岗岩,Au、Aa壳幔混合源碱性花岗岩,MI壳幔混合源花岗岩,M玄武质岩浆分异花岗岩;Maniar等:CCG大陆碰撞花岗岩,POG后造山花岗岩,CAG大陆弧花岗岩,IAG岛弧花岗岩,OP大洋斜长花岗岩,RRG与裂谷有关的花岗岩,CEUG大陆造陆隆升花岗岩;Pearce等:COLG碰撞花岗岩,VAG火山弧花岗岩,ORG洋中脊花岗岩,WPG板内花岗岩。

花岗岩类S-I-M-A字母分类系统并非一次由一人提出,而是从事花岗岩研究的地质学家长期研究逐步形成的。其运用花岗岩类的综合特征将花岗岩分为4类,将它们赋予了各自的成因意义———源岩性质,并分别以各自源岩英文词的第一个字母命名,谓之S型、I型、M型、A型;各类花岗岩主要分类指标的特征如表3-4。各类花岗岩综合的矿物组成及化学成分特征如表3-5。

表3-4 各类花岗岩主要分类指标的特征

表3-5 各类花岗岩综合的矿物组成及化学成分特征

我国在花岗质岩石成因分类方面作过许多研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徐克勤等(1983)和杨超群(1980,1982)的分类。他们在研究华南花岗岩的基础上,按照花岗质岩石的物质来源、形成方式、大地构造部位及花岗质岩石岩石学和成矿作用特征将花岗质岩石划分为陆壳改造型、过渡型地壳同熔型和幔源型(表3-3),这种分类方法与国外的分类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国内获得了比较广泛的传播,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

花岗岩的构造岩浆组合主要反映花岗岩的岩浆类型与大地构造环境之间的成因联系。王德滋、舒良树(2007)把花岗岩的构造岩浆组合区分出5种主要类型:①洋壳俯冲消减型,如太平洋两岸的大陆边缘;②陆—陆碰撞型,如喜马拉雅—冈底斯碰撞造山带;③陆缘伸展型,如中国东南部伸展型大陆边缘、北美西部盆岭省;④陆内断裂坳陷型,如长江中下游断裂坳陷、钱塘江—信江断裂坳陷;⑤裂谷型,如东非裂谷、攀西裂谷。

花岗岩属于酸性岩浆岩中的侵入岩。

花岗岩属于酸性岩浆岩中的侵入岩,这是此类中最常见的一种岩石,多为浅肉红色、浅灰色、灰白色等。中粗粒、细粒结构,块状构造。

也有一些为斑杂构造、球状构造、似片麻状构造等。主要矿物为石英、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次要矿物则为黑云母、角闪石,有时还有少量辉石。

来源:

作为大陆的标志性岩石,花岗岩构成大陆上部地壳的基础,且花岗岩的形成过程通常与大陆的构造作用、变质作用和成矿作用密切相关。

从地质科学尚处于摇篮阶段的18世纪起,花岗岩成因问题就是众多争论的主题。有关花岗岩成因的论战,可见Gilluly、Pitcher和Young等人的论著。

自板块构造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有关花岗岩成因的诸多解释,都被置于板块的理论框架中去重新认识。在许多情况下,认识似乎趋向一致,但实际争论仍在继续。

以上内容参考 —花岗岩

花岗岩属于酸性(SiO2>66%)岩浆岩中的侵入岩。

中粗粒、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也有一些为斑杂构造、球状构造、似片麻状构造等。主要矿物为石英、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次要矿物则为黑云母、角闪石,有时还有少量辉石。副矿物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磁铁矿、榍石、锆石、磷灰石、电气石、萤石等。

石英含量是各种岩浆岩中最多的,其含量可从20—50%,少数可达50—60%。钾长石的含量一般比斜长石多,两者的含量比例关系常常是钾长石占长石总量的三分之二,斜长石占三分之一,钾长石在花岗岩中多呈浅肉红色,也有灰白、灰色的。

花岗石的来源

作为大陆的标志性岩石,花岗岩构成大陆上部地壳的基础,且花岗岩的形成过程通常与大陆的构造作用、变质作用和成矿作用密切相关。从地质科学尚处于摇篮阶段的18世纪起,花岗岩成因问题就是众多争论的主题。

有关花岗岩成因的论战,可见Gilluly(1948)、Pitcher(1993)和Young(2003)等人的论著,在此不一一列举。需要提到的是,自板块构造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有关花岗岩成因的诸多解释,都被置于板块的理论框架中去重新认识。在许多情况下,认识似乎趋向一致,但实际争论仍在继续。

鲍文(Bowen)(1914,1922,1948)的玄武岩浆结晶分异理论的误区,是将矿物结晶顺序与岩浆岩从基性到酸性的岩石序列相结合。实验结果证明,玄武岩浆的结晶分异最终只能产生很少量的残余花岗质熔体,这与野外存在众多花岗岩的事实明显冲突(Holmes,1926;Read,1957)。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人们离不开“说明”。比如:有一项革新成果要向别人介绍,有一种新产品要向别人推荐、一篇好文章要推荐给别人……这都离不开说明能力,即使在写记叙文、议论文的时候,也常常要用到“说明”这种表达方式,当然就离不开说明能力了。要写好说明文,就要知道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是通过作者对事物的特征、性质、状态、构造、关系、成因、功能进行介绍、说明,或对事理的规律、本质进行剖析、解说,从而使别人明白的文章。

说明文有三个显著特点:即具有知识性,通俗性和条理性。

知识性,是就说明的内容而言的,“说明”是通过作者说明使读者明白,因此,写说明文必须“实事求是”、“言必有据”。无论是说明事物或事理,都应客观地,如实地进行解说。

通俗性,是就说明文的语言而言的。人们常说,说明贵在一个“明”字。这里的“明”就是指语言的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条理性,是就说明文的结构而言的。由于人们接受知识按一定的认识过程,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而逐步深化的,所以说明文在结构方面,必须突出事物内在的条理性,“言而有序”。

在生活中,说明文是应用范围很广的一种文体。你购买了东西,要了解产品特性和使用方法,需要它;厂家推广产品,科研人员介绍新的创新,需要它;我们认识新事物,获取知识也需要它。所以无论在生产劳动中、科学研究中或一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我们都经常要运用说明文来获取信息、传授技术、学习知识等。

那么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是什么呢?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兼用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用以介绍事物、解说事理的文体。它主要是介绍客观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成因、关系、功用,解释事理的含义、特点、演变过程等。因为说明文以给人科学知识为目的,所以它以客观介绍为主,一般不表示作者的主张和思想感情的倾向。同时说明文的语言必须简洁、准确、明白,让人易懂易解。

初学写说明文的同学,往往不知从何说起,也不知什么是说明的重点。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分类,不同类型的说明文,说明的侧重点和要求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那么,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呢?

事物说明文是针对事物的实体性和具象性来作介绍的,是客观地描述事物各个方面的特征。它所说明的对象可以是动物、植物、建筑物、食品、书籍报刊等客观存在的物。当然,针对不同的说明对象,说明的侧重点和顺序是不一样的。只要我们了解了不同类事物说明文应注意的问题,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的。比如说明动植物,一般是介绍它们的形态、生活或生长习性、成长变化的过程以及用途等。说明建筑物,应重点介绍建筑物的外观、特征、内部结构、布置、陈设的特点,以及位置、面积、功用等。说明食品就应重在它的形、色、香、味方面。而说明书籍报刊则重在介绍类别、特点、功用等。

事理说明文,是说明事物所呈现的某方面现象产生的原因、功能及原理,使用方法及构造特点,或者事物的演变过程等,是对事物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说明。这一类说明文能使人们对事物有更深一层次的认识。

总之,事物说明文重在介绍事物的特征,而事理说明文则重在揭示事物的本质。所以,属于哪一类说明文,取决于说明的内容侧重于其特征还是其本质。

当然,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在一篇说明文里需要将事物说明与事理说明两种类型融为一体来写。如介绍工艺品,当我们先介绍它的种类、外形及精巧之处时,这是事物说明;而如果我们要进一步介绍它的制作步骤、制作原理时,这部分又是事理说明了。又如写日用品类,像家电,就可以先对其进行事物说明,介绍它的颜色、外形、功能、构造等,然后再进行事理说明,介绍它制作及工作的原理。这一类说明文是两者兼而有之。但是不管哪一类说明文,都应该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来写。

了解了说明文该写什么后,还要注意合理安排说明文的顺序,因为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一般来讲,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采用什么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明对象的特点。

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如计算机的发展,印刷术的发展,书籍的演变过程等,采用时间顺序最容易表示清楚。因为按时间顺序写,能够显示出事物发展的阶段性。采用时间顺序来写,各个阶段的层次一定要清晰,每个阶段的特点要鲜明。

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让读者看明白。采用空间顺序来说明,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

说明事理,可以用逻辑顺序,因为它要说明的是事物的方方面面、事物的因果关系以及事物的发展原理。采用逻辑顺序,一定要交待清事理的内部联系。

当然,在以上准备工作完成后,就要动笔成文了,这时还要注意说明文的语言。那么,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有是什么呢?

首先说明文的特点,规定了说明文对语言的要求。因为它的主要目的是给人以知识,所以要用准确的语言来说明事物。所谓准确,就是准确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要求遣词造句实事求是、恰如其分,既不模棱两可,也不夸大或缩小。比如在说明时间、空间、数字、程度等方面都要求能准确无误。

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风格又是灵活多样的。主要可分为平实和生动两种。

平实的语言常常是直截了当地说明对象。不描写,不夸张,没有弦外之音,像数学、物理、生物等教科书。选用平实说明的说明文一般是以解释科学原理,说明制作过程、步骤,或介绍建筑物等为主的文章。适用于说明科学性及条理性较强的说明文,更多的是给读者以理性认识。

生动的语言,常常用较形象的手法来说明事物,使被说明的事物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易于引起读者的兴趣。能使语言达到生动效果的方法有:1.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使被说明的事物形象性加强;2.现身说法,利用生活感受,可使文章在准确性的基础上更添真实性和生活情趣,易于让人接受;3.适当运用叙述和描写,可使被说明事物栩栩如生,而不是枯燥无味。采用生动语言的说明文大多是文艺小品和科普读物,这类文章在给人知识的同时,又强调文章的生动性。

当然,在有的文章中,平实和生动是可以兼备的。总之,说明文语言在准确基础上,语言风格是可以灵活、多样的。

当你掌握了要说明的事物或事理的大量的资料,又了解了写好说明文的要点,这时动笔写就会感到得心应手,毫不费事了

简单的说明文,能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运用较准确明白的语言,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能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是要求在写说明文时,能灵活地运用常用的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列图表、作诠释、摹状貌等等。下定义是用来揭示事物的本质,要言简意赅;举例子是把抽象的事物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分类别是将纷繁复杂的事物有条理地清晰地介绍给读者;列数字是从数量的角度说明事物的特征;打比方是用比喻的方式,具体生动地介绍事物的特点;作比较是将事物的相同、相反或相似的特点加以比较,突出被说明事物的主要特点;列图表是指画制图表,分项分类说明事物的特点;作诠释与下定义相似,只是语言的表述更详尽和具体,有解释的效果;摹状貌是指运用描写等的手段来介绍事物的样子形状和面貌。各种说明方法综合运用,恰到好处。

“运用较准确明白的语言”,就要求写说明文要注意提炼语言,做到科学准确、简炼易懂、生动具体。说明文采用的语言一般有生动的语言和平实的语言,根据突出事物特点的要求,灵活处理。在一篇文章中,语言风格要尽量保持一致。

  “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特征”,要求写一篇说明文要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楚,体现事物的内在联系,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顺序和规律。在说明文中,可以采用时间顺序来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或工作流程;也可以采用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内到外等等,来说明事物的结构与组成;或者采用逻辑顺序,如从总到分、从具体到抽象、从原因到结果等等,说明事物的内在或外在联系,使说明的事物的特点一目了然。

应该是,表达了作者对古埃及人民智慧和毅力的惊异和赞美,表达了对人类无穷力量的感叹

以我所知,金字塔在被打开的时候就空空如也,除一个粗糙的未经雕琢的、无盖的花岗岩石棺之外,什么都没有找到金字塔外的地道中,发掘出了胡夫的太阳船和他的小雕像没有人殉其实埃及人在胡夫法老的时代早已不进行人殉了

三个地方的金字塔最有名:埃及的金字塔、中南美的玛雅、阿兹特克文明的金字塔、以及我国东北的高句丽王朝的将军坟当然研究最多的还是埃及金字塔其中最大的是胡夫、哈夫拉、门考拉三代王修建的吉萨金字塔群即以胡夫大金字塔为例,哈瓦斯已经证明,金字塔是雇佣工人(而非奴隶)用12年时间(一说30年)修筑的

古埃及的金字塔建造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距今已有五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以下是我的一个采纳回答里的内容关于金字塔的建造方法

‍  如今被研究最多的还是埃及金字塔其中最大的是胡夫、哈夫拉、门考拉三代王修建的吉萨金字塔群其实金字塔的建造已经基本上不再是个谜题了即以胡夫大金字塔为例,古埃及文物委员会的委员长哈瓦斯博士已经证明,金字塔是雇佣工人(而非奴隶)用12年时间(一说30年)修筑的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尼罗河两岸陆续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国王之前也只是平凡的农民,后来国王证明了如何分别白天与黑夜埃及人把他比喻成天外之物鸟从此神化身出现了,他们的陵墓金字塔是智者的象征当太阳光照射在塔外表反光塔建设完工后这些陵墓外形近似汉字合法老的头象与前腿就有了“金”字,因此我国称它们为金字塔也见产生了文字,同时不难解释塔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少图案,是人们用来记念伟大法老就象金字塔本身外观金字就是狮身人头向正后方也就证明狮身人头向奇特外表,

  金字塔分布在尼罗岸,古上埃及和下埃及,今苏丹和埃及境内

大小都不一致,最高大的是胡夫金字塔,高1372米,底长230米,共用230万块平均每块25吨的石块砌成,占地52000平方公尺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的帝王(法老)陵墓世界八大建筑奇迹之一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开罗西南尼罗河西古城孟菲斯一带的金字塔最为集中

  埃及共发现金字塔96座,最大的是开罗郊区吉萨的三座金字塔

  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用石头垒起来,重达40多吨,至今连刀片也插进去对于金字塔何建成说法多,流行说法:人称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曾记载建造胡夫金字塔石头从阿拉伯山(能西奈半岛)开采来修饰其表面石灰石从河东图拉开采运来

  当时开采石头并容易,因为当时人们并没有炸药,也无钢钎古埃及人当时用铜或青铜凿子岩石上打眼插进木楔灌上水,当木楔子被水泡胀时岩石便被胀裂开来这样的方法今天看来也许笨拙,但4000多年前却是最了不起的技术

  从采石场运往金字塔工地也极困难古代埃及人把石头装到滑橇上,用人和牲畜拉滑车需要宽阔而平坦道路修建运输石料的道路和金字塔地下墓室都用了10年时间

  建造胡夫金字塔时胡夫强迫所有埃及人做工(事实证明他们是被征调的“工资”优越的民夫,原因是古埃及人依靠尼罗河维持农业,尼罗河在泛滥的几个月里土地被淹没,农夫们无法耕种只能等河水退去,在此期间国王便征调他们有偿的做工修建金字塔),们被分成10万人大群来工作,每大群人要劳动3月的时间这些劳动者有奴隶(其实当时埃及的奴隶很少)也有许多普通农民和手工业者古埃及工人借助畜力和滚木把巨石运建筑地点,然后他们又利用场地四周天然的沙土堆成斜面,把巨石沿着斜面拉上去金字塔样堆层坡砌层石逐渐加高建造胡夫金字塔花了整整20年(一说30-40年)时间

  胡夫金字塔的一些数据:

  所在地 埃及吉萨

  类型 真金字塔

  建造期间 前2580年~前2560年

  高度 13874米(4552英尺)

  原高14659米(4809英尺)

  基座 23037米(7558英尺)

  体积 2352万立方米

  斜率 51°50'40"

  根据一间墓室墙上关于工头和埃及第四王朝胡夫法老的记号,埃及学家们认为这座金字塔是他的陵墓金字塔的建造时间大约持续了10至20年并于公元前2560年完成原高14659米(4809英尺),底边长23037米(7558英尺),在其建成后的3800多年中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最初,金字塔表面包有一层光滑的外包石块;而现在金字塔呈现的则是石块下的核心结构金字塔基座现在仍有外包石块的残留金字塔的建造方式有着很多不同的解释以及假说做广泛接受的假说认为金字塔的修建是通过用人力将巨石从采石场开掘出来,将其提升安放到预定位置这种方式进行的

另外,金字塔的原料是花岗岩和石灰岩花岗岩建造的金子塔,有名的比如红色金字塔(红色花岗岩建造),还有吉萨的三大金字塔胡夫的金字塔原来都被石灰岩浆覆盖了厚厚的一层保护层,由于长时间的剥落和侵蚀,目前只在胡夫金字塔的顶端还可以看到白色的保护层的遗迹

古埃及人的石料产地往往是南部上埃及的石矿他们用锛和凿加工好大块的石灰石或花岗岩石块后,用船只将石块溯尼罗河而下运到下游离目的地近的地方

  然后他们用事先铺设好的木质的滑道,把石块放在上面拖拽运输一般是用畜力,也有用人力的(比如建金字塔的时候)拖拽的同时往滑道上洒水保持湿润

  当然,古埃及人发明了绞车,包括利用杠杆等抬升石头,不作赘述

  手打,满意望及时采纳!

  来自自己的一个已采纳回答!

  希望资料能够帮的到你!满意请及时采纳!有问题欢迎追问!

花岗岩的组成是石英、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

花岗岩还可以根据暗色矿物种类进一步命名,如暗色矿物主要是黑云母,可称为黑云母花岗岩,这是常见的一种花岗岩。如为黑云母和白云母,其含量接近相等,可称为二云母花岗岩,如果暗色矿物以角闪石为主,则称为角闪花岗岩,如果暗色矿物以辉石为主,则称为辉石花岗岩,几乎不含暗色矿物的则可称为白岗岩。

相关知识:

作为大陆的标志性岩石,花岗岩构成大陆上部地壳的基础,且花岗岩的形成过程通常与大陆的构造作用、变质作用和成矿作用密切相关。从地质科学尚处于摇篮阶段的18世纪起,花岗岩成因问题就是众多争论的主题。

有关花岗岩成因的论战,可见Gilluly(1948)、Pitcher(1993)和Young(2003)等人的论著,在此不一一列举。需要提到的是,自板块构造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有关花岗岩成因的诸多解释,都被置于板块的理论框架中去重新认识。在许多情况下,认识似乎趋向一致,但实际争论仍在继续。

贵妃红花岗岩石材产地是山西省。

花岗岩是岩浆岩的入侵岩,化学中呈现酸性成分。花岗岩石材具有质地坚硬、耐风化、化学稳定性高等特点。天然花岗岩最有利的特征是其独特的外貌。

天然花岗岩可以应用在很多领域。例如园林景观:酒店、花园、小区、公园等地。花岗岩作为大陆的标志性岩石,花岗岩构成大陆上部地壳的基础,且花岗岩的形成过程通常与大陆的构造作用、变质作用和成矿作用密切相关。

从地质科学尚处于摇篮阶段的18世纪起,花岗岩成因问题就是众多著名地质学家争论的主题,但至今也没有明确的结论。

花岗岩的质地纹路基本一致,大概可以按照十分丰富的色系分类,如白色、黑色、**、绿色、红色等多种颜色色系。

贵妃红花岗岩具有花岗岩的质地特点:

具体可做磨光面、火烧面、荔枝面等,现做的贵妃红石材成品有台面、楼梯台阶、防滑地面、工程板料中的内外地面和墙面。贵妃红石料板材加工成加工成荔枝面大量应用在园林景观中的广场、学校、公园以及外墙等地使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813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