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360之争的原因

腾讯360之争的原因,第1张

360与腾讯之争原因:

9月27日,360推出个人隐私保护工具360 隐私保护器,专门曝光“窥私”软件。 此次360引爆腾讯客户端之争。

9月27日消息360推出个人隐私保护工具——360隐私保护器,专门曝光“窥私”软件。

据悉,此次发布的360隐私保护器第一版,目前仅支持用户投诉最多、覆盖量最大的即时通讯软件qq(TM暂不支持)。

经体验发现,360隐私保护器直指qq侵犯用户隐私。五分钟左右,共监测出170个文件或目录被qq查看过,显示其中153项可能涉及到隐私。

事发后360观点:

360安全中心负责人表示,近期接到大量用户投诉,称某聊天软件在未经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偷窥用户个人隐私文件和数据,经验证,某些客户端软件,的确会在后台密集扫描用户硬盘,并悄悄查看与自身功能毫不相关的文件,如用户浏览历史、网银文件、下载信息、视频文件等等。许多用户由此担心这些软 件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窃取个人隐私数据。

360公司总裁齐向东表示:“我们希望360隐私保护器的推出,能给广大用户更充分的知情权与选择权,从而推动客户端软件业的行为更规范、透明和可持续发展。”

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的官方标准,将具有“未提示用户或未经许可,恶意收集用户信息的行为”的软件定义为“流氓软件”。

齐向东称:“这种窥视用户隐私的行为与流氓软件的行为完全一致,严重损害了用户的利益。”“更为严重的是,这类隐私数据的采集过程都在后台完成,普通用户很难了解这些软件暗地里都做了些什么,以至于对自己的隐私被窥视、隐私数据遭窃取往往浑然不觉。”

360公司表示,该软件为绿色软件,会默认安装在用户电脑桌面,如需卸载只要将文件夹删除即可。值得注意的是,中秋假日前,腾讯曾向一部分用户推广qq电脑安全软件,这款软件被认为是360安全卫士主要竞争对手之一,借助腾讯庞大的推广渠道给360造成一定压力。

腾讯声明

今天刚刚又收到了两条信息,觉得很搞笑。早些时候是腾讯公司发的反对360不正当竞争及加强行业自律的联合声明

腾讯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27日消息,金山、百度、腾讯、傲游、可牛等公司今日联合发布“反对360不正当竞争及加强行业自律的联合声明”,旨在“揭露360的种种恶行,表达坚决反对360不正当竞争的行径,并呼吁加强互联网行业自律,为中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以下是联合声明全文:

金山,中国本土市场著名的专业安全厂商;

百度,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提供商;

腾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

傲游,超过5亿次下载的专业浏览器开发商;

可牛,新兴的安全软件厂商。

我们来自互联网不同的服务领域,一直致力于中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为广大用户提供便利、安全、健康的产品和服务。但是,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都遭受到同一企业的恶意攻击和伤害。我们特此发表联合声明,揭露360的种种恶行,表达我们坚决反对360不正当竞争的行径,并呼吁加强互联网行业自律,为中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网络安全是广大用户普遍关注的话题,也是各企业共同面临的挑战。各企业本应通过公平竞争来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网络安全。但是,这家企业热衷的不是保护用户安全,而是打着“安全”的幌子,通过对用户实施“安全恐吓”和“安全欺诈”,达到诱导用户安装自己软件、卸载同行软件的目的,从而以此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

一、2010年3月,360将百度工具栏定义为恶评插件。此后不久,360又在进行系统扫描时,将百度工具栏评定义为“系统安全漏洞”,并不遗余力地提醒用户卸载,对百度工具栏的正常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百度已经于2010年8月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解决。而事实上,百度工具栏仅为一款网页浏览辅助工具,360将百度工具栏定义为“系统安全漏洞”纯属无稽之谈。

二、2010年5月,360安全卫士以“金山网盾破坏360木马防火墙运行”等莫须有的罪名,强行提示用户全面卸载金山网盾。此后不久,360杀毒也开始提示用户卸载金山网盾。事实上,在钓鱼网站日益横行的今天,金山网盾为浏览器厂商提供安全模块,以保护更多的用户上网安全。而360安全浏览器认为该安全模块对其造成了威胁。为了谋取商业利益,360悍然发动了对金山网盾的攻击,强行卸载金山网盾,剥夺用户选择权。

三、2010年5月,360安全卫士以“不安全”为名,恐吓用户,拦截傲游及其他浏览器的正常的默认设置,并从各种渠道强制安装360浏览器,再以安全名义接管默认设置和强迫用户使用;

四、2010年5月25日,可牛免费杀毒第一个版本刚诞生5分钟,就遭到360安全卫士的恶意拦截。可牛通过技术分析,发现360早在5月24日(发布前一天),就已经制作好了拦截数据库。360从其云端服务器对360安全卫士下达指令,阻止用户下载安装可牛杀毒。

五、2010年9月,360悍然推出“360隐私保护器”,将正常的用户操作和QQ安全检查模块诬蔑为腾讯QQ窥视用户隐私。任何第三方程序凡是名字被修改为“QQexe”后,都会被提示窥视隐私。该公司还通过其软件弹窗、官方网站专题、博客及微博等各种方式进行恶意传播扩大影响。

我们都是专心为广大用户做产品、做技术、做服务的负责任的企业。但是在360这一次次恶意攻击面前,我们的努力和付出被肆意地抹黑。360通过扣帽子和打棒子来透支网民对安全产业的信任。360对同行恶意攻击的行为让我们忍无可忍。

我们特此发表本联合声明,一方面披露该公司恶意竞争的真相,同时也表明我们对此种恶意竞争行为予以坚决抵制的立场。再凶恶的病毒和木马来袭,我们都无所畏惧。对用户的庄严承诺,我们会永不放弃。我们同时呼吁更多的企业加入我们,一起来抵制这种严重扰乱市场规则、冲破商业道德底线的行为。我们恳请有关主管机构对360这种不正当的商业竞争行为进行坚决制止,对360恶意对用户进行恫吓、欺骗的行为进行彻底调查,净化行业氛围,还中国互联网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在此,我们郑重承诺,并呼吁广大同行和我们一起做到:

一、公平竞争,维护行业健康、良好的市场氛围;

二、不与360发生任何形式的业务合作;

三、共同推动及协助行业主管机构出台行业规范,有效约束市场竞争行为。

我们呼吁广大用户理性客观地看待信息安全问题,认清恶意竞争的真相,不要被某些不良企业的“安全恐吓”所蛊惑和欺骗。同时,我们也呼吁主管机构、行业专家和互联网从业人员对行业进行共同的监督,以促进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

联合声明企业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金山公司、百度公司、腾讯公司、傲游天下、可牛杀毒

他之所以道歉,是因为员工在工作群里面抱怨了工作比较辛苦,而工资又很低,但是他听到这些事情之后,就觉得非常的不舒服,他觉得自己是一个老板,我花了钱请你们来做事,结果你们竟然在这里说这种话,所以他特别的生气,跟员工直接在群里面吵起来了。最过分的是,他半夜直接打电话让多个员工离职。

这件事情曝光,网友对他的讨伐声一直都没有停过,可能是因为迫于压力,所以他才会选择道歉。但是说实话,我觉得他的道歉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诚意,因为从当天的话语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他认为自己是一个老板,是应该高高在上的,而员工不应该用这样的态度去跟他讲话,可是我想说的是,你只是一个老板而已,我并不是一辈子都要靠着你生活的。

员工应该给老板足够的尊敬,但是同样的老板也应该给员工尊重。因为大家是出来打工的,不是出来受你的气的,而且你们的工资的确是很低,难道还不能够让别人说吗?如果觉得这是大忌,那当初在群里面就应该明令禁止,甚至在公司也要禁止大家去讨论这个问题。那你们竟然没有禁止,就没有权利不让人家说实话呀。

总而言之,在这一方面我觉得双方都是有一定的问题的,只不他的道歉并不能让大家都接受,因为不是所有的事情在做错了之后再道歉就有用的,你明明知道不应该这个样子做,可是做了之后再去向大家道歉,你觉得有诚意吗?如果不是网友对于他的抨击,想必他也不会认为自己有什么样的过错,所以我觉得与其这个样子,还不如好好的想一下,该怎么样管理自己的团队,管理自己的公司。

对腾讯来说,最危险的时刻过去了么?

“这三场组织变革,第三次应该是最难的。”时间回到2019年12月底,在腾讯滨海大厦49层的专属办公室里,张志东短暂思考了几秒,用他一贯缓慢的语速告诉《中国企业家》。

这是一间能看到海的顶层办公室,面积很大但布置简洁规整。零星散落的几个企鹅公仔,以及书柜中摆放的几张老照片,成为屋子中仅存的腾讯符号。

在外界渲染的“腾讯五虎”中,张志东和现任腾讯集团董事会主席马化腾是公司最早的两位创始人,他们组建腾讯之后,另外三位创始人陆续加入公司。

2014年张志东卸任腾讯集团首席技术官(CTO),近6年过去,这个职位至今仍然没有继任者。退休之后,张志东进入人生的另一个阶段,他现在是腾讯学院的荣誉院长,以及一名普通讲师。

多年以来,外部媒体采访张志东的愿望全部落空。他已经不想再用腾讯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在公开场合谈论公司现有业务,只是偶尔在内部做一些分享。

这些分享既不避讳问题,也不吝啬鼓励,张志东颇受腾讯内部员工尊敬,被他们称为敢于讲真话的“大师兄”。在大型公司的高层团队中,这类角色珍贵但稀有。

对腾讯来说尤为如此。在这家巨头内部,大量业务竞合交错,组织架构庞大复杂,营收数据以千亿元计。在后来者眼中,腾讯似乎不再年轻,它正在面临很多大公司病。

2018年宣布第三次组织架构调整之前,腾讯面临的内外部争议非常多。自从“3Q大战”以来,腾讯在价值观、业务以及财务层面的口碑从未如此分裂。

“没有完美的企业,其实每个组织都有很多bug(漏洞)。”张志东对《中国企业家》说,“(但)如果有一群人愿意陪着你debug(修补漏洞),这就是非常棒的团队。”

在腾讯6万多名员工中,有很多人在近几年才加入公司,他们向往这家市值排名全球前十的互联网公司,但又时常对它遭遇的困境与纷争感到困惑,甚至在周围诸多的批评声音中迷失方向。

张志东的态度非常坦然,他将腾讯比喻成球队,“一支球队总会有领先、落后甚至输球等各种状况,不要太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输了就再来呗”。

“930调整”仅仅一年,腾讯就重获资本市场看好,股价从低点开始反弹,今年甚至创下新高。 历史 已经反复证明,当一家公司的市值走高,外界的批评声就会弱化。

不过,如果腾讯的管理团队和一线员工,因为漂亮的营收数据和股价表现而放松警惕,认为调整就此结束,危机也许会再次出现。

日益错综复杂的大国博弈,正在增加中国互联网公司面临的地缘政治风险;因为 科技 进步带来的 社会 矛盾,也已经成为 科技 巨头无法回避的问题。

今年是腾讯“930”调整两周年,我们将去年年底的采访内容进行整理,并向这位腾讯2号员工追加部分问题,对话涉及腾讯的文化传承、价值观、分歧和组织调整等多个方面,内容合并发出。

在商业世界中,没有随便成功的企业,也没有一蹴而就的改革,腾讯将要面临的考验还远未停止。

第三次调整最艰难

《中国企业家》: 聊聊930那次调整吧,你是怎么看的?

张志东: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已经从移动时代进入到所谓的ABC时代(AI、大数据、云),腾讯原有的组织结构并没有为这个时代做好准备,所以才会有去年(2018年)的变革。

我感觉这是鹅厂(腾讯)为了适配产业互联网的云时代,所需要的组织调整。在大数据时代,大型 科技 企业如果中台建设不足,前台的试错成本会比较高。

比如,当你要做一个创新尝试,如果前台只需要10个人,那就比较容易试错,也更容易培养人才。如果中台欠缺很多,做一个尝试需要几百人,你创新的机会就会变少,也不容易给年轻人机会。

因为它的试错成本非常高,如果失败了,这几百人就得在公司内部重新找位置,容易伤筋动骨,组织也容易偏向保守。

鹅厂原有的组织架构、生产方式和中台建设的缺口都挺大,近期我看到鹅厂已经在技术中台方面有比较积极的投入。

不过中台的进化,仅靠一次组织变革估计是不够的,期待鹅厂未来还有持续的变化。

《中国企业家》: 这次变革难在哪里?

张志东: 这是腾讯22年 历史 上第三次大的组织调整,我感觉会比前两次变革的难度更大。

因为变革的时机来的有些晚,整个行业竞争已经非常激烈。鹅厂新的能力模型尚需要比较多的补课,所以需要公司很耐心地爬坡和填坑。

《中国企业家》: 腾讯成立超过20年了,中国互联网所有的转折点都经历过,为什么面对变化还这么迟缓?

张志东: 这里面可能有一种惰性,或者说红利期的滞后性。

2015年到2017年这三年,腾讯日子过的比较轻松,每年业务都是40%-50%的增长,用户在智能手机上的时间越来越多,支付越来越方便,用户时间乘以支付能力的自然增长,让腾讯享受了移动时代红利的递延,那几年日子过得太好了。

后来国家在网游行业出台严厉政策,这相当于一个倒逼,间接刺激了鹅厂的组织变革。企业有时候太顺风顺水,就容易miss(失去)掉对时代变化的敏感度。

这个事情回过头看,2018年 游戏 产业监管变严只是一个因素,本质上还是时代变了。

从2015年开始,在技术层面以Docker为代表,再到后来谷歌开源K8S(云计算技术),其实整个云社区已经风起云涌,但腾讯反应慢了,到了2018年才组织变革,迟到自然就会有比较大的阵痛。

腾讯第三次组织变革会远比 历史 上前两次变革要困难。这次变革是一个很陡的坡,坑也很多,但迟到总好过没到,需要鹅厂耐心去爬坡和填坑。

如果能适应这个时代,腾讯还有人才辈出的机会,如果过不了这些坎,你的方式就落后于时代,就变成一个老的东西了。

《中国企业家》: 听起来有点像“3Q大战”之前那段时期,过去的成功会让公司有一种麻痹心态?

张志东: 会的会的,是这样子,这个不奇怪。企业总有它的兴衰(周期),往往一个企业在钱很少的时候不容易犯错。

当你日子过的太好,各种数字增长太容易的时候,反而是你变迟钝的时候。腾讯以前自然增长很快,财报涨的很好,资本市场吹捧你,这个时候很容易犯错。

那时候我跟同事讲,你们出去不要自称什么大腾讯,但有的同事出去还是很牛地说,你看我们市值多高。我想揍他一下,太容易赚钱不是好事。

《中国企业家》: 这才过去短短几年,为什么同一个坑又跳进去?

张志东: 是啊……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企业家》: 之前跟几个腾讯初创期的员工聊,他们也想不通原因,说让我问下你,有没有可能主动调整,而不是每次都很被动?

张志东: 个人觉得可能腾讯在高管层面的年轻化,或者给年轻人舞台方面的机制还很不够。当企业大到一栋楼都装不下,要分几栋楼,每个人可能只认识一两百人,连公司1%的员工数都不到,规模越大,大家敢挑战你的机会就越少。

时代变化的时候,感受最敏感的往往是更年轻的同事,腾讯能否给这些年轻人机会,怎么能让管理层尚看不清的东西,被一个内生机制展现出来,我觉得这是腾讯未来人才体系和中台体系的一个挑战。

《中国企业家》: 鹅厂的技术中台建设落后,应该和CTO职位长期空缺有关系吧?这样很难统筹各个BG(事业群)。

张志东: 鹅厂的业务模式和组织模式,是BG垂直自治的模式,即使集团层面没有一位固定的CTO,几个业务BG也能够自我驱动和自我进化。

从长期来看,如果能有一位合适的CTO人选,可以帮助企业在观察技术时代变迁上,触觉更敏锐一些和视野更前瞻一些。

不过,鹅厂不同BG的业务跨度和复杂度蛮大的,要找一位能被所有BG认同的人选,有一定难度,期望鹅厂将来能有合适的人选。

《中国企业家》: 我们甚至有to B跟to C两个截然不同的BG,这两块业务的文化差异很大,一家公司里真能存在两种基因么?

张志东: 这个问题具体可以问Dowson(汤道生),他主管鹅厂的to B业务,最熟悉这方面的事情。我只能从技术视角聊聊个人看法。

在PC时代,一家企业很难同时做好消费者业务和企业服务,两种文化很难兼容。而在云时代,因为技术的发展,to B和to C会出现比较多熔接场景,估计会诞生不少新品类,不再像PC时代那样泾渭分明。

举个例子,近期的明星产品Zoom就是一个云服务形态的新品类,既是to C也是to B的服务。这和PC时代的Cisco、Webex、Skype等上一辈产品to B/to C泾渭分明的成长路径,就有了巨大的差别。

未来世界里,估计会出现越来越多这种新品类。各行各业都在大规模数字化,这是未来的行业趋势。

这种趋势下,我个人理解,鹅厂应该不是要做传统的to B销售或集成服务,不是要进入某个行业,和原有的to B公司竞争市场。而是基于云服务的理念,发展出若干数字基础设施的能力,和这些to B的生态企业广泛合作,从而帮助产业数字化升级。

这就要求鹅厂发展出合适的组织文化和组织能力,适应生态的发展。这种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鹅厂经过大量实战、组织磨合,磕磕碰碰,估计走一些弯路和填坑也在所难免,还需要团队有足够的智慧和努力,能够找到适当的发展路径和支点,才有可能有所成就。

腾讯的好产品依然不够多

《中国企业家》: 历史 上,腾讯有些业务做的比较晚,但经常后来居上,为什么呢?

张志东: 也不是都能后来居上,腾讯也有很多没做好的事情。

在腾讯当年的能力模型里,距离消费者和关系链比较近的事情,腾讯的理解能力很好,反之距离比较远的业务,其实腾讯并不比其它公司更有优势。

我们当时的搜索业务“搜搜”,还有电商“拍拍”,都没能做到行业领先位置,后来一个并给京东,一个并给搜狗。所以我们并不是什么东西都能够做好。

企业还是要看能力模型,并不是一个企业利润好、资金能力强,你就什么都能跨界,我还是不认同这个逻辑。

《中国企业家》: 腾讯以前很擅长发现用户需求,但这两年似乎有退步,错过了一些东西。

张志东: 你有这种印象,估计是因为鹅厂作为一家数万人的大型 科技 企业,虽然产品数量很多,但具有独特产品灵魂,又能给用户带来惊喜的“好产品”还不够多。

用户眼中的好产品,并不是按一个产品的收入数字、点击数字的大小来衡量的,这和大型组织里许多团队的惯性视角存在偏差。

很努力的团队,未必能做出好的产品。

《中国企业家》: 那你理解的好产品是什么样子?

张志东: 好的产品,会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主张,为解决一个 历史 时期的痛点问题而生,这种独特的价值主张就是产品的灵魂。

一个真正的好产品,并非收入越高越好,用户时长也不是越长越好。

有不少团队会对产品灵魂的理解并不到位,注意力更多在各种指标数字上。在产品灵魂不足的情况下,团队很敬业和很努力,为了拉动业务数字,他们努力做着各种算法和套路,还有各种hardsell(强行推销)。

虽然这些努力也会因为惯性而获得一些成绩,但这些点击数字的背后,并不能反应出用户的愉悦度,它是一种透支产品信用的短期行为。

这类问题,主要bug出在团队的领军人身上。当团队负责人的产品智慧不足,又缺乏定力和耐心时,他就不能接地气,也就不能发出光,无法凝聚团队的智慧去理解用户痛点。

所以,他带领的团队容易陷入业务指标的增长焦虑,或者组织生存的焦虑上,团队的聪明智慧和努力方向也容易变形。

《中国企业家》: 说到领军人,阿里有很多高管轮岗和上下机制,腾讯似乎没有,怎么避免鹅厂的中干和高管失去进取心?

张志东: 高管轮岗和上下机制,在任何大型企业都是比较难的事情。阿里这方面的实践很多也很有成效,估计跟阿里的业务特点和组织文化,有比较大关系。

鹅厂的特点是BG之间的业务差异性非常大,高管轮岗的难度比较大,鹅厂 历史 上这方面的先例甚少。如何保持团队的活力,涌现更多的年轻***去适配云时代,估计鹅厂还得走出适合自己的模式和路径。

腾讯需要什么样的战场

《中国企业家》 :微信诞生之后,腾讯已经很多年都没打过生死存亡的硬仗,你们如何发现和培养优秀的领导者?

张志东: 如何发现和培养更多新生代领导者,相信是鹅厂的现任管理层特别重视的事情,你去采访鹅厂现任高管会更合适。我只能从一些外部视角简单聊聊。

第一个是人才,我觉得腾讯其实不缺人才,鹅厂有足够多有激情和有创造力的同事,但需要给他们更多展示自己的舞台。

第二是中台,中台只靠一次组织变革是不够的,它在某种程度上是大数据时代的平台型企业需要的能力。中台有助于降低试错成本,也有助于年轻人在实战中快速成长和担当重任。

第三个是战场,我觉得它不是存量的战场,不是说哪个存量市场有多大,腾讯要过去抢多少市场份额,它应该是“解决 社会 问题的战场”。

腾讯能不能用好 科技 ,帮 社会 解决痛点问题,这个战场,也许是培养领导者最好的舞台。

这三个事情,腾讯未来几年如果能解决得比较好,第三次组织变革我觉得才算迈过去了。

《中国企业家》: 解决 社会 问题的战场,听起来很像“ 科技 向善”的愿景。

张志东: 我也看到公司最近提出的“ 科技 向善”,我没参与这一次(公司愿景和使命)的讨论,但我感到这是个蛮有勇气的提法。

大型企业组织里有很多惯性,也很容易在团队利益之下的变形,这个口号要做到真的不容易。

个人祝愿,团队能有足够智慧和能力,在解决 社会 问题的过程中,能发展出新的成长机会。“ 科技 向善”的愿景将来能否做到,估计还需要时间来观察。

《中国企业家》: 它牵扯到用户体验、 社会 责任和商业回报,听说你们以前经常因为这些发生争吵。

张志东: 鹅厂团队早年的风格很接地气,可以对事不对人。

创始人之间因为产品取向,可以吵得很凶,如果一次吵不出结果,还可以吵第二次,Pony(马化腾)的个性比较愿意听不同的意见,大家可以有比较充分的互动过程。这个文化,我也蛮希望腾讯能够延续下去。

通常来讲,企业收入太好的时候,从上一个时代获益太多,对下个时代的判断就会变得迟钝。我觉得很难有某个机制能避免这种情况,唯一能做的是鼓励组织里跟你看法不一样的人,要看高管反对的一些事情,能不能在企业里得到被尝试的机会。

在企业变大之后,如何能让“不唯上、接地气”的文化延续,也不是易事。我见过一些产品负责人,即使已有一定财富自由度,还是有很多牵绊。

期待鹅厂需要有更多锋锐的新生代涌现,有热忱和有智慧,能带领团队找到准确的方向,帮助团队建立正向的信心。

《中国企业家》: 在大公司内部,赚钱的部门通常会占据最大话语权,如何说服鹅厂的团队,投入时间和资源去解决那些 社会 问题?

张志东: 关于企业赚钱和 社会 责任之间的问题,是大型企业普遍要面对的问题。企业的本能惯性,是做大业务规模,争取更多市场空间,从而争取团队和个人的发展空间。

以前,只要企业遵纪守法,诚信经营,对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对员工提供好的工作环境,再把一部分利润投入公益回报 社会 ,企业 社会 责任已经算做的不错了。

但对 科技 企业来说,这样估计还不太够。大 科技 时代, 科技 对 社会 的影响越来越大, 社会 也期许 科技 公司能有更多的责任担当。鹅厂在组织变革中提出的“ 科技 向善”的愿景,估计和这个时代背景也有一定关系。

要达成这个愿景是很不容易的,业务指标、市场份额、营业收入等量化数字,都是很显性的指挥棒。与之对比的是, 社会 问题和 社会 责任并不容易量化,比较隐性,经营团队在遇到自身利益冲突的时候也容易动作变形。

对鹅厂来说,业务主要都是云服务类型,用户很容易吐槽,也方便用脚投票。当一项业务遇到比较多负面吐槽的时候,也许就是 社会 矛盾没解决好的时候,也是团队自我检讨的时机。

科技 公司是时代的受益者,团队知识密集,年轻有朝气,期望鹅厂的产品团队更有创造力,能把企业自身的业务发展和解决 社会 问题有机结合。

鹅厂目前能做到这点的好产品有一些,但还不够多,期望未来有更多的团队能做到这点,出产兼具商业和 社会 价值的好作品。

不要老想着速胜

《中国企业家》: 很多员工认为你是能传达腾讯文化和价值观的一个人。

张志东: 老了而已,我经历了腾讯从小作坊一路过来,所以很多同事对于我们这几位(创始人)比较了解和信赖,大概就是因为我们比较老。

《中国企业家》: 你觉得腾讯有什么风格是深受几位创始人影响的?

张志东: 腾讯有许多老同事离开公司后自己创业,他们的敬业精神和业界口碑还是挺不错的,尤其是一些加入时间比较久的员工。

在不少老同事身上,可以感受到一些腾讯人的特点,就是比较本分和务实地做事情。

如果用下棋做比喻,围棋里有一个“本手”,就是这手棋该怎么样,就堂堂正正的,不要老想着速胜。与它对应的招数叫欺招或者骗招,就是很花哨,如果对手看不出来,你很快就把他打败了。但这个不适合腾讯,腾讯只能走这种本手的棋招。如果你想贪快,想取巧,可能短期取得一些成绩,但最终还是站不住的。

传统腾讯人的特点是,找一个用户有需求的地方,去解决问题,追求先把事情做好,然后再寻找商业机会。他们很少在外面包装自己,但团队内部,同事们都能感受到他们做的事。

《中国企业家》: 外界对腾讯有一种说法,就是你们运气很好,总有新东西冒出来拯救公司,20年的公司应该不止偶然性吧?

张志东: 其实腾讯也有好多失误,在日子好的时候也耽搁了一些时光。

但腾讯公司蛮幸运,经历了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和大数据的几个技术时代变迁,企业遇到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在腾讯的团队里,有比较好的自我反思和自我修正文化。

传统行业里有些很厉害的企业,它们像一支军队,有一个特别牛的指挥官,他来指挥一切,是个超级CPU,下面的团队执行力很高,企业有很强的狼性和高效率。

在我们这个行业,我更愿意把互联网公司比喻成一支球队,球队有教练、领队、前锋、中场、后卫,还有对手和观众,它是一个相对多元的文化机制。每个队员都要了解球队的风格、战略意图,同时球场上也要有能让队员发挥的空间。

球队会有失误,会领先、落后甚至输球,一支球队能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取决于它的文化是不是凝聚。落后时不相互抱怨,相互鼓励,找到问题修正这个球队,球队就有可能从落后中再爬起来。

没有完美的企业,每个集体都有很多bug。不要太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一场球输就输了,输了就再来呗。

像腾讯这样,局面落后一些的状况是球队常有的,开局不利没关系,看能不能在后半场补回来。如果有一群热爱这个企业的人,愿意陪你debug,这就是很棒的团队。

《中国企业家》: 落后的时候,你们好像经常需要外部刺激来推动内部变化。

张志东: 当然最好能在企业顺境的时候,就看到下一波变化,这样比较从容应变。如果反应迟了,就会面临转型阵痛,公司体量越大,转型越困难。

上市企业每个季度都要发财报,业绩层面有很多增长压力,同事身上还有期权,股价的动荡会影响大家的工作心情,大型团队里有许多“屁股决定脑袋”的组织惯性,这些都是很实在的问题。

对企业来说,遇到大的外部刺激,也许是好事,如果它能让组织从上到下都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更新的话。

就要看企业和管理团队的意志力,还有团队内部的文化,能不能别那么介意短期的东西,比如明年的收入要增加多少,市场份额增加多少。企业要有足够的远见和耐心,能够专注在长期话题上,解决 科技 与 社会 之间的矛盾,我相信机会是挺大的。

《中国企业家》: 你不担心腾讯的业务或者产品会输给竞争对手吗?

张志东: 在需求巨大的领域,有强大的竞争对手,是很自然的事情。

鹅厂在产品层面或业务层面上的成败得失,我个人并不在意。如果一支球队能保持坚韧的精气神,那么一些场次的落后,并非球队的终结,团队还可以在挫折后再爬起来,重新再来。

我更关心的是,鹅厂能否在大 科技 时代,处理好 科技 和 社会 的冲突。

大数据+AI技术、生物 科技 为代表的大 科技 时代, 科技 一方面创造出巨大空间,另一方面,也给 社会 带来衍生的困扰,这些冲突估计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尖锐。

对大型 科技 公司而言,它已不仅仅是自身的业务发展问题,还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履行担当的机会。

希望鹅厂能有好的组织和文化的进化,能够保持敬畏之心,能够在大 科技 时代里,能作出独特的创造和担当。

《中国企业家》: 但是我们注意到,一些腾讯重金请来的科学家,没过多久就出走鹅厂。

张志东: 科学家和企业的磨合,需要过程,这是双向的磨合。

鹅厂对 科技 研发的投入力度在逐年加大,鹅厂的许多业务场景也有很强的内需,这是基本面。

鹅厂大部分研究员的融入是不错的,他们和企业能找到合力的支点,发挥出能量。也会有若干比例,企业与学者在生产、科研的融合上不够理想,就会出现人才流动,也是正常情况。

个人感觉,除了学术型人才的个人风格和企业团队的风格匹配之外,鹅厂中台建设还有不少功课要补,比如技术中台和数据中台之类。好的中台设施,也许能有助于减少组织边界墙,让学术和工程熔接上扩大空间。

《中国企业家》: 有些初创期的员工说,刚进腾讯的时候,如果不知道做什么,就来找你聊天,说你能给大家带来确定性。

那在企业变大以后,这个文化可能有点削弱。但腾讯的企业文化,我觉得还是不错的,并没有很多政治化,也没有很多勾心斗角。

可能有一些本位主义、屁股决定脑袋或者管理风格粗鲁的情况,这里还要看腾讯能不能建立机制,让同事和公司不同业务之间可以双向选择。

《中国企业家》: 这种层级的沟通挺难的。

张志东: 早年腾讯的人际关系相对比较简单,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相互批评和PK,就事论事。现在企业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多,好几万人的企业,层级多了之后,想维系这些东西不容易。

我离开之前,曾经给我们内部的IT同事提过一个想法,希望他们建设内部平台的时候,能够把公司的沟通浓度缩小一个量级。

假设这个企业有一万人,能不能通过内部机制,把沟通水平变成一千人的公司那样。

想变成几十人那样很难做到,如果每个人都认识,那是任何管理机制都不能取代的优势,腾讯永远回不到那个程度了。

但是能不能缩小一个量级?我觉得这是腾讯内部支撑系统可以努力的方向。

本文源自中国企业家杂志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金士顿,这家堪称内存行业”王者荣耀“的公司。因为他的创始人恰好是两个人,而且这两个人被大家称为黄金搭档。

1987年,杜纪川和孙大卫 两个人的钱,前一轮创业的积蓄,刚刚在股灾中亏光了。两个穷得叮当响的人一起商量,怎么办?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他们决定二次创业,重头再来,用 杜纪川家里仅有的2000美金 创建了金士顿 科技 。二十年后的2007年,金士顿年营业收入突破45亿美元。三十五年后的2012年,金士顿在《福布斯》“全美私企500强”中列第48位,这已是第11次入选,也是第七次排名前100位。金士顿公司从来不用打卡,老板经常带着员工到处游玩,赚了钱大家逛赌场、下馆子,真是令人向往,被称为美国 科技 界的“乌托邦理想国”。

回顾整个创业过程,是两位创始人紧密合作,同进同退,才创造出神话般的业绩。想象一下,他们两个人,只要通一个电话就可以免除33亿美金的股权转让款,双方关系是何等密切和默契?虽然并没有看到有关于双方股权比例的报道,但我想,一定是比较科学比较合理的,或者说起码是合适的。从他们的故事里,我体会,关于初创公司股权分配,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初创期的股权分配固然重要,但远不如公司决策机制重要。 股权,通常情况下同时代表着决策权和红利权,但经过股东之间约定,可以将两者有所分离或有所侧重。两个创始人,不管是平分股权也好,还是一个人控股、一个人做小股东也好,并不是特别重要,重要的是,公司的发展方向由谁把控,公司的重大事项由谁拍板。钱多了不过是个数字,钱少的时候连数字都不如。所以,初创公司,要更多考虑怎么把公司做大,别太纠结与股权比例。

第二,创始人之间的股权划分固然重要,但远不如创始人群体与后续投资人之间的股权划分重要。 杜纪川和孙大卫曾经以145亿(实收112亿)美元出售金士顿公司80%股权,后来又以45亿美元买回这笔股权。在经营期间,他们两人始终保持了对公司的有力控制,没有因为后续引入资本而产生矛盾和内耗,这也是实现公司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不能控制公司的时候,他们干脆选择全部出售股权,转换老板身份变成打工仔,避免股东决策层面的冲突,不失为明智之选。那么,我们在设计初创公司的时候,也要考虑后续引入资本的问题,预先做好应对方案,是采取AB股方式?还是虚拟股东?还是干脆退出?

因此,有两位创始人的初创公司,其股权分配比例本身不重要,不同公司必然有很大差异,但有一点必须坚持,那就是不管股权比例如何,一旦确定不可轻易变更,创始人应甘愿接受,并主动维护这种股权结构,把精力和心思放在公司生产经营上,发展才是硬道理。

你如果是技术型人才,那么对方最好是销售型,或者管理型人才 ;一个公司的运营发展是需要多种才能的,一个人很难都会,一个团队正好是互补,完整的完成了公司所需的各个要素,更重要的是,你们只有能力互补才会彼此发展进水不犯河水,将来蛋糕做大了不至于打架,如果两个人都是技术型人才,那么谁负责技术了?自己都以为自己很懂,应该自己负责,这样就会发生争端。公司做大后,各种独挡一面,都有发挥的空间。

两个人5:5的股权是切记不要做的,这样肯定会出问题,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一艘船的航行需要一个船长,这就是领头人,他必须占有大股份,两个人的股份有几种分法:

55:45

6:4

65:35

7:3

越往后会越稳定

3、预留出未股份来引进的人才/合伙人

公司往后发展还需要更多的人才加入,可以提前预留10%到20%的股份,这个股份应该由创始2个股东共同出。

两个创始人的公司股权结构上根据情况可以进行不同的设计。

两个创始人的公司在初创企业结构中是比较好的结构,最好是能力互补,一人为主一人为辅。如果说一人负责公司管理和市场,另一人负责产品和技术。只是财务投资不能算创始人。

我们可以把初创公司的股权分为三类,1)外部投资人种子轮的投资,完全照初始估值议价。2)创始人的初始投资。在股权中分出部分比例作为创始人出资份额。两人按出资比例分配。3)剩下为两个创始人和团队股份。能力和职能作为创始人间分配的依据。这期间要评估两人在公司主导权,资源,融资能力,和工作职能等因素,最好ceo占主导,拥有大股权。

比如一个初创公司,启动资金需要300万,其中作价2000万释放10%股份融资200万,剩下100万两人出资按20%股权比例分配。假设ceo出资60万占12%,cto出资40万占8%,剩下的70 %股份,ceo40-50%,cto10-20%,团队预留10%。

当然在两人能力旗鼓相当的情况下,也尽可能一人为主,一人为辅,决不能出现平均股权,平均职权的情况。为保持差别性只好要求主导者负责全部的初始投资。

问题描述过于宽泛,需结合实际情况来分配。

只有两位创始人的情形下,股权的分配需要考虑创始人的出资、创始人对公司发展的贡献、未来可能实施的期权方案等各种因素。

1、出资比例

假设两位创始人对公司的贡献相当,在分配股权时可主要以其出资的比例为依据来分配股权。

举个栗子:注册资本100万,甲认缴出资55万,乙认缴出资45万,其股权结构为55%:45%。

切忌平均主义 ,各占50%的结构是最不科学的一种结构,在今后的经营过程中容易导致经营管理的决策僵局,在分配股权时,至少有一方的比例要超过50%。

2、对公司发展的贡献

如两位创始人对公司未来的发展贡献不同,而且其中一方有着关键的作用,在分配股权时可适当提高其股权比重。

举个栗子:假设两人成立一家咨询公司,其中甲在行业内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主要的资源都是由甲带来的,此时股权比例就要适当的向甲偏重,在分配股权时可以不严格按照出资比例来进行。

同样,注册资本100万,甲出资30万,但是可以占股55%,乙出资70万,占股45%(具体比例可以双方协商)。

如某一方要求对公司有绝对的控制权,而另一方也同意作为辅助,则建议一方的持股要达到2/3以上(满足公司特别决议的要求)

3、期权池

如果创始人决定预留10%的股份用于未来股权激励,则在二人的股权之外可以预设期权池,该部分股份可以由双方共同提供,也可以由核心控制股东提供,期权池股份的表决权由核心控制股东掌控。

4、其他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动态股权结构、同股不同权的设计(如果可行的话)。

给出的具体信息太少,根据一般需要关注的要点,给你点建议。

两个人合伙,两个创始人的能力肯定是不一样的。如果你的公司是互联网公司,那持有技术的合伙人持大股比较好;如果你的公司更多需要的是人脉与资源,有资源的合伙人持大股更有利于公司的发展。个人建议,创业初期,大股东最好占到70%以上,对公司的长远发展以及后续的融资都有好处。

有的创业公司,大股东出资多,但是对公司业务经营一点都不懂,也一点都不管,就等着年底分红,这种创业公司肯定是长久不了的。做最累的工作,拿最少的钱,谁也干不下去。

创业初期,你的合伙人班子一般是不完善的,后续要一般是需要吸引新的人才进入合伙人团队的。而预留10%-20%的股权,对人才的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这部分股权可以先由大股东代持。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只是两位创始人之间分配股权还算简单,出同样力的情况下就按出金比例分配就好,若是不出同样力的,要适当对出更多力的创始人倾斜。很典型的就是我目前的公司,正好也是两位创始人,但是这两个创始人是两个极端,就是一个只出金不出力,另一个只出力不出金,但是不是说不出金的那一个就没有股权了,虽然大股权在出金的手上,但是不出金的也是有比例的。

如果涉及到要给初创团队和员工分配股权,最好把三分之二的股权控制在创始人手上,剩余的三分之一按股权激励形式分配给团队和员工,随着公司的壮大,新近员工的增多,难免要再进行分配,这时候创始人最好确保自己手上有50%以上的股权,等发展到超大规模后再考虑进一步放低创始人手上的股权,就像华为,初创和发展期的企业还是控股点好。

除了单纯的考虑资金投入意外 建议两个人的股权比例首先最好不要平均分配 因为均分的模式在决策上对公司发展很不利 其次是小股东超过33%也要尽量避免 如果这样的话小股东对公司就会拥有一票否决权 在接下来就是小股东不要过少 比如95%对5% 这样的比例也要尽量避免 因为这样比较容易出现小股东员工化 大股东一家独大的情况。个人建议像类似两个人这样的情况 一般小股东不超过三分之一的股份 例如70%/30%或者75%/25%的股权结构模式 这样的话公司既有核心控制力的老板 并可以确保决策的效率

首先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主要针对的是什么方面,如果是涉及到财产分割的话,那么公司的净资产是按照每个人的出资比例分割的,投入多的人当然要占有的股份多,股份是对出资额大小的数量衡量。这里有一个特别的情况,就是这两个创始人之间的关系,如果是夫妻的话,不论如何分配股权,到了需要进行财产分割的时候,还是会按照每人50%来分配,而不会看占有股份的多少

如果是为了以后公司的发展,那么最好能有一个人占有的股份多一些。这也是为了在公司发展中关键的选择时刻,不会因为两个人意见不同而错过最好的时机。

所以,选择和谁一起创业很重要。

这个问题问的比较模糊,例如,两位创始人是否均出资?两位创始人各负责公司运营的哪一块?是否需要预留股权池用作以后的股权激励?等等问题均影响股权比例的分配。

但是无论如何,在两个创始人得情况下,最好不要采用各50%的股权比例配置,这可能是最“烂”的股权比例配置,极容易形成股东会机制失灵,公司陷入“僵局”的局面!

我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法,股权你持有67%,另外一个或者几个合伙人分33%,这样你有绝对的控股权,然后收益分红大家平均分,你的合伙人优先拿收益,优先回本,这样多方共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8654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6
下一篇2023-11-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