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侧重直接抒发幼儿内心情感的诗

什么是侧重直接抒发幼儿内心情感的诗,第1张

抒情诗,

指侧重直接抒发内心情感的幼儿诗,

是相对于叙事类幼儿诗而言的。

在抒情诗中,

有一种根据图画或摄影作品画面题写的诗歌,

称为“题画诗”。

#能力训练# 导语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古诗更是文化中的一绝,各类诗词不仅是诗人的生活经历,简短文字所赋予的内涵更体现了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下面是 分享的适合3~6岁幼儿古诗大全。欢迎阅读参考!

1适合3~6岁幼儿古诗大全

 江南

 汉乐府〔两汉〕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及注释一

 译文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注释

 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可:在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

 江南水上可以采莲,莲叶层层叠叠繁茂葱翠,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鱼一会在莲叶的东边嬉戏,一会在莲叶的西边嬉戏,一会在莲叶的的南边嬉戏,一会又在莲叶的北边嬉戏。

 注释

 何:多么。

 田田:莲叶长得茂盛相连的样子。

2适合3~6岁幼儿古诗大全

 江上渔者

 朝代:宋朝|作者: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古诗简介

 《江上渔者》是宋代诗人范仲淹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的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翻译/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注释

 ①渔者:捕鱼的人。

 ②但:只

 ③爱:喜欢

 ④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⑤君:你。

 ⑥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⑦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⑧风波:波浪。

 赏析/鉴赏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表现手法上,该诗无华丽词藻,无艰字僻典,无斧迹凿痕,以平常的语言,平常的人物、事物,表达不平常的思想、情感,产生不平常的艺术效果。

3适合3~6岁幼儿古诗大全

 风

 李峤〔唐代〕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译文

 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注释

 解落:吹落,散落。解:解开,这里指吹。

 三秋:秋季。一说指农历九月。

 能:能够。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季。

 过:经过。

 斜:倾斜。

 赏析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风无形,空气流动形成风。但它又是有形的,一阵微风掠过,小草含笑向人们点头,花儿在风中摇曳着,变着法儿撒欢儿,炊烟随着风的节奏跳起直上重霄的舞蹈,纤细的柳枝轻拂着树下游人的脸庞。

 风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当它欢欣的时候,往往伴着细雨洋洋洒洒飘落,春天来临的时候,风过千山秀、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拂拂,像“飞天”的裙裾在梳理着,春风吹醒冬眠的柳绦,春风送来翩飞的燕子,春风吹绿了千沟万壑,春风摇醒了小草的青春,也在人们心中播下了盎然的春意。

 当它发怒的时候,过江卷起漫天狂澜,有苏轼的《赤壁怀古》来证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它引发海啸,将参天大树连根拨起,用掌击碎轿车甩向路沟,用衣袖挥断成片树木,狂笑着,轻蔑地看着对它束手无策的人们,视自己为一列战车,而世上万物如螳臂。

 当它悲哀的时候,会发出呜呜咽咽的声音,似在诉说心中的悲怨与委屈,似小孩在哭泣,听之也不得不为之动容。

 风是神奇的,风是千变万化的,风是柔弱的,风又是强悍的。敏感的风,多情的风,凄婉的风,千姿百态的风,你是人类的朋友,却也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风,你让人不得不爱,同时也让人惧之三分。

4适合3~6岁幼儿古诗大全

 咏柳

 朝代:唐朝|作者: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古诗简介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是一首咏物诗,主要描写了在早春二月时分诗人的见闻及联想。

 这首诗借柳树歌咏春风,将春风比作剪刀,赞美她是美的创造者,裁出了春天,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及赞美之情。

 翻译/译文

 如同碧玉装扮成的高高的柳树,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低垂着,在春风中婆娑起舞。

 这一片片纤细柔美的柳叶,是谁精心裁剪出来的呢?

 就是这早春二月的风,温暖和煦,恰似神奇灵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丝丝柳叶,装点出锦绣大地。

 注释

 1咏:歌颂、赞美。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该诗描写的是垂柳。

 2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的颜色如碧绿色的玉。

 3妆成:装饰,打扮。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4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5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6二月:二月,正是初春时节。似:好像,如同。

5适合3~6岁幼儿古诗大全

 悯农二首·其二

 李绅〔唐代〕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注释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赏析

 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 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6适合3~6岁幼儿古诗大全

 望庐山瀑布

 李白〔唐代〕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

 香炉:指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

 前川:一作“长川”。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直:笔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疑:怀疑。

 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一作“半天”。

 赏析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7适合3~6岁幼儿古诗大全

 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清代〕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

 漆黑无月的夜里,河面上飘着一艘渔船,孤独的灯光像是一点萤火。

 微风轻拂,吹起簇簇细浪,水面上的光点被吹散,如同满河星光。

 注释

 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簇:拥起。

 赏析

 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第一句“月黑见渔灯”中“月黑”指的是月亮没有出来,天特别黑,不是说月亮是黑的。见(读xiàn),显现。孤光,孤单的亮光。萤,萤火虫,光亮微弱。意思说: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天是那样黑。只有渔船上一盏围灯,孤零零闪着萤火虫一样微弱的光。第一句用“月黑”突出“渔灯”。

 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情 色彩。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后两句为动态描写。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第三句“微微风簇浪”簇,拥簇,簇动。风儿微微吹来,水面拥起细细的波纹,再看那倒映在水中的“孤光”,四下散乱开了,顿时化作满河的星星,闪烁不定,令人眼花缭乱。这两句由静入动,描绘出一个十分生动神奇的画面。风簇细浪,浪散灯光,灯光化星,层层展开,引人入胜。“簇”字用得准确形象,既写出了风微,又刻画了浪动。

 第四句“散作满河星”犹如天外奇峰,劈空而来。那如萤的孤光,刹那间似乎变成万船灯火,点缀河中,又如风吹云散,满天明星,倒映水中,使这静谧的黑夜,单调的河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壮观。风吹浪起,簇起的每朵浪花,都把那如萤般的灯光摄进水中,有多少浪花,就有多少灯光。同时此句的描写为诗词增添了画面感,使枯燥无趣的文字能幻化出美丽浪漫带有一丝丝的安逸宁静的景象,使诗人流连其中。

 诗人细腻的观察是由上到下,由静到动的,写来又是那样井然有序,明暗互衬,静动相间,用字传神,联想奇特,构成一幅独特而又令人神往的舟夜渔火图,使读者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8适合3~6岁幼儿古诗大全

 赠刘景文

 苏轼〔宋代〕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最是一作:正是)

 译文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的光景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注释

 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举,向上托。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菊残:菊花凋谢。

 犹:仍然。

 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须记:一定要记住。

 最是:一作“正是”。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9适合3~6岁幼儿古诗大全

 绝句

 杜甫〔唐代〕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注释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10适合3~6岁幼儿古诗大全

 题临安邸

 林升〔宋代〕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译文

 韵译

 西湖四周青山绵延楼阁望不见头,湖面游船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温暖馥郁的香风把人吹得醉醺醺的,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散译

 远处青山叠翠,近处楼台重重,西湖的歌舞何时才会停止?

 靡的香风陶醉了享乐的贵人们,简直是把偏安的杭州当作昔日的汴京!

 注释

 临安:现在浙江杭州市,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后,南宋统治者逃亡到南方,建都于临安。

 邸(dǐ):旅店。

 西湖:杭州的著 名风景区。

 几时休:什么时候休止。

 熏(xūn):吹,用于温暖馥郁的风。

 直:简直。

 汴州: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市。

#婴幼儿# 导语唐诗三百首中的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风貌,表现出新的艺术和思想特色。下面是 分享的幼儿早教唐诗三百首必背。欢迎阅读参考!

1幼儿早教唐诗三百首必背

 相思

 朝代:唐朝|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古诗简介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翻译/译文

 红豆树生长在南方,春天到了它将生出多少新枝呢?希望你多采摘一些红豆,它最能够引起人们的思念之情。

2幼儿早教唐诗三百首必背

 咏柳

 朝代:唐朝|作者: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古诗简介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是一首咏物诗,主要描写了在早春二月时分诗人的见闻及联想。

 这首诗借柳树歌咏春风,将春风比作剪刀,赞美她是美的创造者,裁出了春天,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及赞美之情。

 翻译/译文

 如同碧玉装扮成的高高的柳树,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低垂着,在春风中婆娑起舞。

 这一片片纤细柔美的柳叶,是谁精心裁剪出来的呢?

 就是这早春二月的风,温暖和煦,恰似神奇灵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丝丝柳叶,装点出锦绣大地。

3幼儿早教唐诗三百首必背

 马嵬坡

 朝代:唐朝|作者:郑畋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古诗简介

 《马嵬坡》是唐代诗人郑畋的作品。此诗以“马嵬事变”作为背景。前两句写唐玄宗回马长安,杨贵妃却已死。尽管山河依旧,然而却难忘旧情。“云雨难忘”与“日月新”对举,表达玄宗欣喜与长恨兼有的复杂心理。后两句以南朝陈后主偕宠妃躲在景阳宫井中,终为隋兵所虏的事,对比唐玄宗马嵬坡赐杨贵妃自缢的举动,对玄宗既有体谅,也有婉讽。

 翻译/译文

 玄宗返回长安杨贵妃早已死,旧时恩爱难忘国家开始振兴。

 处死杨妃也是玄宗英明决策,不然就会步陈后主亡国后尘。

4幼儿早教唐诗三百首必背

 静夜思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古诗简介

 《静夜思》是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的是思乡之情。这首诗虽然只有区区二十个字,但就流传非常广泛,它几乎是全世界华人耳熟能详的一首名篇。

 直译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韵译

 皎洁月光洒满床,恰似朦胧一片霜。

 仰首只见月一轮,低头教人倍思乡。

 注释

 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疑:好像。

 举头:抬头。

5幼儿早教唐诗三百首必背

 泊秦淮

 朝代:唐朝|作者: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古诗简介

 《泊秦淮》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选自《樊川文集》。此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艺术构思颇具匠心,写景、抒情、叙事有机结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诗人以冷眼看事,以醒目观醉者,以历史讽现实:多少王朝的衰败,就是在人们醉生梦死、无虑的享乐声中不知不觉酿成的。诗中所提到的《玉树后庭花》被称为“亡国之音”。

 翻译/译文

 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还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6幼儿早教唐诗三百首必背

 出塞

 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古诗简介

 《出塞》,王昌龄的名篇,是边塞诗的著 名题目,被誉为“唐绝第一”,“唐绝压卷之作”。诗人王昌龄被誉为:七绝圣手。这首诗视野开阔。由秦而汉,由汉而唐,时间纵越千年。空间横跨万里。气象苍凉雄浑。诗中感悟到诗人对于时空永恒,人生短暂,以及个人无法主宰自我命运的慨叹;而在历史与现实的比照与反观中,更蕴含着诗人的深沉痛诉:无休止的战争啊!使多少征人抛亲离乡,暴尸边疆。

 翻译/译文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7幼儿早教唐诗三百首必背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朝代:唐朝|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古诗简介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翻译/译文

 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就便加倍思亲。

 遥想家乡的亲人们今天都在登高,遍插茱萸时唯独少我一个亲人。

8幼儿早教唐诗三百首必背

 乌衣巷

 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古诗简介

 这是一首抚今吊古的诗,是《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作者选取燕子寄居的主人家已经不是旧时的主人这一平常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富贵荣华难以常保,那些曾经煊赫一时的达官贵族,如过眼烟云,成为历史的陈迹。诗中没有一句议论,而是通过野草、夕阳的描写,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引导人们去思考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含着深刻的寓意。

 翻译/译文

 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唯有夕阳斜挂。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注释

 朱雀桥:在金陵乌衣巷城外,乌衣巷在桥边。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跨秦淮河。

 寻常:平常。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旧时:晋代。

9幼儿早教唐诗三百首必背

 渡汉江

 朝代:唐朝|作者: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古诗简介

 《渡汉江》是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描写离开家乡已逾半年的游子,能踏上归途,自当心情欢悦,而且这种欣喜之情,也会随着家乡的越来越近而越来越强烈。表达了诗人强自抑制的思乡之情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

 翻译/译文

 我离开家乡到了五岭之外,经过了一个冬天,又到了春天。因为交通不便,我和家人没有联系,已经很长时间了。此刻我渡过汉江赶回家乡去,怎知离家越近,心情就越紧张。因为怕伤了美好愿望,以致遇到同乡,也不敢打听家乡情况。

10幼儿早教唐诗三百首必背

 游子吟

 朝代:唐朝|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古诗简介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的诗作。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此诗情感真挚自然,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翻译/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注释

 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吟:诗体名称。

 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临:将要。

 意恐:担心。

 归:回来,回家。

 言:说。

 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

 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报得:报答。

 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幼儿抒情诗的特点如下:

第一,情感饱满。

抒情,是诗歌反映生活的根本方式。儿童诗歌也不例外。但由于它的读者对象的特殊性,所以要求诗歌的情感必须从儿童心灵深处抒发出来,逼真地传达出孩子们那种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以激起小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第二,想象丰富

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

第三,构思新巧。

儿童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不论在丰富性上,还是在深刻性上,都远不如成人诗歌,这是儿童的情感特点所决定的,依赖这种想象的巧妙构思,使平凡的生活现象变成一种儿童式的神奇和余味无穷的美丽。

第四,语言童趣。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深刻的思想、鲜明的形象只有用凝练、形象、具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表现,才能成为诗。儿童诗应为儿童学习驾驭语言提供优良的条件,让儿童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丰富语汇,提高他们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同时得到美的享受。

第五,意境优美。

感情与形象的结合构成了诗的意境。意境同样是儿童诗歌应该刻意创造的,而且应以营造童稚而优美的意境为目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932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