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生:做夫妻这是个天大的事,你说了假话我可不依。
梁秋燕:若是你怕她有二意我你保险哩。假若万一有问题。那你就寻我说媒的。你不要担心胡思虑,我没有本领就不敢提。名字先不能告诉你,只怕惹旁人说是非。
刘春生梁秋燕:那一天哪呀那一天,相亲相爱多呀多喜欢。咱二个竟赛闹生产,看谁落后谁占了先,我给咱争取个劳动英雄,我给呼争取个模范团员,互助组农闲了把脚赶,家中事我给咱来照管,挣下钱我拿回家交你管,我缝下新衣给你穿。
地里的梨、耙、耱我包揽,棉花的摘、锄、打、掐我承担。小叫驴拉耧得得外外直打欢,我给你拉驴把耧牵。劳动能把世事变,小生产变成了大庄园。咳,到那时遍地是机器,轰轰满地转。有汽车有医院,常洗澡把新衣换。里边还有**院,有学校娃娃把书念,
合作社买啥真方便,东西又好又省钱。到庄外你再看,铺天盖地的好庄田。枣儿红的真耀眼,西瓜梨瓜香又甜。石榴裂开大红嘴,苹果大的赛冰盘。梨儿黄皮儿溥,葡萄结得掉串串。生活幸福又美满,劳动的光芒万万年。哎咳咳,咱夫妻喜欢喜欢真喜欢。
说理
梁老大:低头不语进了家。
染大婶:秋燕爹你恼的为了啥?推荐: 戏剧大全:昆曲桃花扇唱词全本赏析
梁老大:你还有脸问,真把人丢扎,不由得我生气把你骂。
染大婶:他高高兴兴出家门,气势汹汹转回家。不知和谁吵了架,他生气我拿笑脸答。你的脾气太得在,一辈子把人欺侮扎。今日里回家不为啥,背痒痒你何必把腔子抓。
梁老大:刘大伯张大妈,挤眉弄眼说闲话。叫人越听越气大,嗯!把粮食叫你白遭踏。我的年纪这么大,一辈子没人说闲话。象疯子你把人胡打骂,象一阵黄风胡乱刮。
梁老大:秋燕如今这么大,把娃贯得不象啥。说什么开会学文化,东跑西跑不在家。由着她说啥就弄啥,难道不怕人笑话?
染大婶:女儿家也应当学文化,开会也不算犯什么法。人夸奖秋燕是好娃,你偏偏说她不像啥。
梁老大:她和春生常说话,不知道唧唧咕咕说些啥。今天在地里看见她,又和春生嘻嘻哈哈。这就是你生的好乖娃,老人家却骂我没家法。
染大婶:闲里闲话我不怕,那怕他旁人胡圪塔。咱的娃娃咱知道,一辈子她也不会瞎。谁说闲话把嘴打,说下闲话叫风刮。
梁老大:你把贼女子给我打,再不许出门关在家。你我打来我偏不打,我娃受曲我心疼她。满院桃杏齐开放,哥哥不久作新郎。
梁秋燕:新郎骑马娶新娘,新郎新娘住新房。喜的哥哥把歌唱,喜的秋燕上下忙。妈妈满面笑,喜的不开腔。
梁大婶:你给咱先扫院,把家中收拾净净干。
梁秋燕:对对对我给咱先扫院,挽起衣袖把水端。
梁大婶:站着站着越高兴,高兴只觉年纪轻。端在这里把菜拣,顺手拿过竹篮篮。菜叶儿能吃绿菜面,小蒜卷的吃芝卷。又省钱来又新鲜,吃起来一定味道甜。择的净净送军属,管叫他高兴心喜欢。一把一把往上翻,篮篮内摸着棉哇哇。取出仔细看,是个烂坎夹,篮篮内装的谁的烂坎夹?
梁秋燕:几乎儿叫妈看出破绽,问得我脸红不自然。
梁大婶:我一见坎夹心不满,恐怕是这女子有弊端。怪道来老头子把我埋怨,怪道来旁人说闲话。我要拿好言从旁劝,大闺女常应当在娘跟前。也免旁人说长道短,也免旁人说我不贤。
梁秋燕:给他的衣服使过洋硷,洗得净净给他穿。把水扭干又拍展,红日头一会儿就晒干。我不知道咋个成习贯,见了他话儿就说不完。顺手取过针和线,拿针线说不出多喜欢。
梁大婶:你是妈的好闺女,我娃明白懂道理。你不要伤心太着急,有好歹总不能让你受屈。既然间嫁董家你不愿意,自己事你自己总有主意。你爹爹回家来和他商议,和董家退了亲咱再不提。
梁秋燕:假若是我爹他要执意,我要到政府讲道理。
染大婶:父女也不要伤了和气,慢慢儿商量。用了钱那怕退财理,用了他东西退东西。
眉户源于何地,尚无文献可考,艺人相传,说法不一。一说源出眉县、户县,故称“眉户”,眉县和户县一带位于秦岭太白山麓,自古盛行民间歌曲,眉户曲起源于这些民间歌谣,古称“清曲调”。眉户曲在华阴和华县一带逐步发展为眉户戏曲。一说源于秦穆公宫廷的一种宫词曲,最早流行于雍邑(今陕西凤翔县)。因唱腔、音韵委婉抒情,词句通俗易懂而备受民众赞扬。如晋陆机说:名激情唱,榜人纵棹歌;唐李白道:“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一说源于晋南的蒲州、临猗、临晋一带。
但可以肯定的是晋南眉户是由陕西眉户演变而来的!它的唱腔中既有眉、户二县的太白山歌,也有华阴、华县的民间小曲,更有晋南的民歌调。一说源出华阴、华县,因曲调悦耳动听、迷人,陕西有将“胡”作“戏”解之说,故称“迷胡”,即迷人的戏的意思。华阴和华县是周朝郑国地域,眉户可能受到“郑声”的影响。由此眉户在关中分为东西两路,关于东路眉户,流传有“同州的梆子合阳的线(指吊线木偶),二华的眉户天下传”的说法。
清朝乾隆年间,随着秦腔等各地戏曲艺术的发展,眉户逐渐被搬上了舞台,形成了一定数目的剧目。抗战时期,延安称“眉户”,所以今称眉户者居多。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在陕西,有人把唱曲与民间秧歌、社火相结合,以小调曲子为主,发展成为小戏,逐步由“地摊子”搬上舞台。这一时期,在晋南也有“地摊子”艺人吴小宝、王喜荣、王胜才等开始把眉户搬上戏台演出。
同治、光绪年间涌现出一批艺人和一些专业戏班,如月月红、柴寅娃的少华班,活动于陕西渭河以南一带;印福、杨老四等人由“花鼓”改唱眉户,活动于渭河以北地区。初期剧目,多为由小丑、小旦、小生搬演的小戏,如《张琏卖布》、《刺目劝学》、《闹书馆》、《李彦贵卖水》一类。艺人在演出过程中,不断从地方大戏中吸收唱腔、锣鼓、伴奏曲牌、身段、扮相、服饰等,用以丰富自己的艺术手段和表现力。
陕西的眉户多借鉴秦腔,山西的眉户则多借鉴蒲剧,遂逐步发展为能够表现历史故事题材的戏曲剧种,能演出《蝴蝶杯》、《串龙珠》、《八件衣》等一类戏。但长期以来,眉户仍以小戏为主,并在民间一直保持着既无妆扮,又无表演,一唱到底,全无白口的清唱形式,与眉户戏一并流行。
抗战时期,在党文艺方针的指引下,晋南名艺人李卜到达延安传授眉户,当时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及广大文艺工作者,利用眉户形式反映边区人民斗争生活,编演了《十二把镰刀》、《夫妻识字》、《大家喜欢》等剧目,为新秧歌剧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重要艺术条件,也为眉户演出现代戏打下了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继成立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剧团,华阴县眉户剧团,山西临汾地区眉户剧团,临猗县眉户剧团以及四川广汉县剧团等专业团体。创作和改编了不少现代戏和历史故事戏,以现代戏《梁秋燕》最驰名。
眉户戏又称为“郿鄠”、“迷糊”、“眉户”、“曲子戏”、或“弦子戏”,文人学士称之为“清曲”。它是流行于陕西、山西、河南、甘肃、宁夏等地的一种地方曲子戏。
眉户戏主要流传于陕西的咸阳、华阴等地,其演出形式多样,既有地摊子演唱的曲艺形式,又有舞台演出形式。
眉户戏的唱腔不同于秦腔的高昂激扬,而有更多的委婉细腻,曲调十分丰富。仅新中国成立后收集整理的就达两三百个,有“七十二大调,三十六小调”之说。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板胡、海笛为辅助乐器。
眉户戏人物表演
家婆就是你的婆婆,家婆的亲家母就是你的亲娘〈妈妈),她们俩位老人住在一起经常吵架,你先和你妈沟通一下,要她让着婆婆,为什么要先沟通妈妈呢,就是妈妈是生养你的娘,你对她讲她比较容易听你的,然后去对婆婆说我妈妈是这个脾气,您不要听她的,您多担待,我会去劝我妈妈,要她脾气放小一点,你们两位老人和睦相处了,我们两口子也过得快乐,不为你们的事操心,你们和好了全家都幸福了,如果两个老人劝不听,你叫你妈妈回去暂住一段时间再来。,
小姑娘内心的喜悦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五更鸟这个戏讲的是一个即将出阁的小姑娘晚上睡不着,从一更天一直捱到五更天明,内心激动难以入睡。表现出小姑娘内心的喜悦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眉户戏,即眉鄠,或称迷糊、迷胡、曲子戏、弦子戏,是陕西省主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音乐共有120个曲调,(如果把同一曲调的各路唱法算起来,那就是243个)。(郿县一带为西路,周至、鄠县、长安为中路,二华一带为东路。东西两路,均为光绪三年1877年关中大饥时周、户、长一带人向外地、外省寻谋生活而形成的。(见《眉户音乐》第3页)》。人们口头常说的有三十六大调,七十二小调(见《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一期大诗人候唯动文)。据陕西地方音乐丛书《眉户音乐》(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载,唱腔有六句背宫、反金钱、边关、老五更,十字断,两头慢、闪断桥、西京托、十星堆、采花郎、大十片、紧诉、哭纱窗、一点油、五柱香等243个,其中标明在户县的唱腔有:六句背宫,穿字句背弓、落背宫、吹腔、反金钱、老五更(一)、老五更(二)、老五更(三)、边关、老龙哭海、黄龙滚、琵琶、韵调、十字断、两头慢、进兰房、闪断桥、硬腔调、慢诉、五更、慢五更、西京托、十里堆、采花郎、剪尖花、太平调、紧诉、大十片、哭纱窗、凤阳调、金钱吊葫芦,钱歌调、游心调、五柱香、绣荷包、绣海花、一点油、六月花、打连香、岗调、断桥、相面曲等42种。
联唱有五更鸟、月调、慢五更、岗调、戏秋千等9个,百戏图有月调、银纽丝、劳子等11个,疑情有月头、慢桥、梳妆台等13个,曲牌有大金钱、西京过板等51个。
在《陕西地方眉户曲子音乐》(曹希彬著)一书中,曹希彬列出眉户曲子谱例127个,名字完全不同的谱例为91个。曲牌有大金钱、一点油、绣海花、西京牌子等23个。 按《传统曲子汇编》(曹希彬、姜德华搜集整理)曲子开篇有《曲子歌》《朋友曲》《访友》《捧琴访友》《叹世情》《百戏图》《鹤图》等7种,风俗篇有《三懒汉挖银子》《张连卖布》《二姐娃做梦》《二姐娃害病》《两亲家打架》《克财鬼变驴》《观花灯》《游春景》《放风筝》《打灶》《换婆娘》《绣白鹅》《打樱桃》《狐狸闹馆》《鳏夫上坟》《寡妇验田》《十二月闺怨》《林英哭五更》《砸烟灯》《尼姑思凡》《孔子哭颜回》等21出。演义篇有《文王访贤》《农山言志》《奉琴》《摔琴》《刘秀走南阳》《桃园三结义》《徐庶走马荐诸葛》《挑袍》《华容道》《取长沙》《取西川》《古城会》《草船借箭》《单刀赴会》《对阵》《祭灵》《白帝城托孤》《秦琼观阵》《雁塔寺祭灵》《黑访白》《白访黑》《李白醉写口赫蛮》《孟浩然踏雪寻梅》《送京娘》《六郎坐店》《燕青打雷》《月明楼》(即《刘三报菜》)等27出。传奇篇有《桃园借水》《桃园题诗》《桃园赠钗》《洞房》《审婿》《藏舟》《盗灵芝》《拷红娘》《李彦贵卖水》《光华山走雪》《三娘教子》《安安送米》《秦雪梅吊孝》《祭梅》《花亭相会》《二堂舍子》《哭祠》《玉祥卧冰》《卖苗郎》《苗郎认母》《冯尚积德》《清风亭认子》《探监》《华公打子》《双凤钗哭楼《赵五娘描容》《双阳祭灵》《琴房送灯》《香山寺还愿》《皇姑出家》《温凉盏》等32出。古怪篇有《卖道袍》《药王卷》、《蟠桃宴》《韩湘子渡林英》《大赐福》等5出。
按《陕西传统剧目说明》(《陕西省剧目工作组编》1958年12月编),眉户曲子传统剧目,(不完全统计)有155本。《绣荷包》、《铁角坟》、《赵舒翘哭狱》、《截江》、《刘玄德哭园》、《瞎子算卦》、《诸葛观星》、《蓝桥会》、《药王巷》、《贸易劝妻》、《提盒子》、《杨大姐闹店》、《闺阁怨》、《隔门贤》、《董家庙》、《孙夫人祭江》、《祭情郎》、《割韭菜》、《湘子度林英》、《华容道》、《单刀赴会》、《胡干烧火》、《梅香传信》、《陈兴打母》、《郭巨埋儿》(户县民间传说,此事发生在北乡孝义坊)、《郭大乐办小》、《混元图》、《老凹山》、《老换少》、《休媳妇》、《安安送米》、《走南阳》、《汾河湾》、《克财鬼变驴》、《卧龙岗》、《寡妇验田》、《黑风洞》、《百样菜打架》、《老鼠告狸猫》、《周仁回府》、《两亲家打架》、《梅降雪》、《檀香坠》、《观灯》、《大家欢喜》、《退兵》、《访友》、《林英哭五更》、《走雪山》、《金碗钗》、《杀庙赶坡》、《花亭相会》、《卖苗郎》、《偷情》、《双官诰》、《探情郎》、《刘全上坟》、《采桑》、《光棍哭妻》、《梅英卖水》、《小宝童问病》、《五更鸟》、《大杂会》、《卖杂货》、《烟鬼显魂》、《闹书馆》、《二堂舍子》、《五丈原》、《观阵》、《张良归山》、《十美女放风筝》、《烧窑》、《黑访白》、《打脏婆娘》、《春秋笔》、《乞巧》、《鲛绡》、《百戏图》、《疑情》、《冯上积德》、《俞伯牙摔琴》、《金瓶梅》、《端阳节》、《清风亭》、《奉朋友》、《二度梅》、《薛礼访白》、《百宝箱》、《雪梅吊孝》、《雪梅上坟》、《雪梅相思》、《讨饭》、《挑战袍》、《取西川》、《草船借箭》、《送京娘》、《拜年》、《哭祠》、《皇姑出家》、《蟠桃》、《赵五娘描容》、《张琏卖布》、《三婆娘打灶》、《秃娃子闹房》、《四岔捎书》、《义犬乳孤记》、《王小过年》、《捉鹌鹑》、《白先生教学》、《马寡妇开店》、《考文》、《相面》、《石榴娃烧火》、《少华山烤火》、《打沙锅》、《瓜地打狼》、《四劝》、《二姑娘骑驴》、《二姐娃害病》、《尹寡妇上坟》、《小姑贤》、《探亲相骂》、《来保吃面》、《丑别窖》、《打瓜园》、《王廉哭五更》、《双灵牌》、《刘全进瓜》、《白鹿原》、《花亭会》、《打草鞋》、《送灰面》、《双下山》、《刘玉郎思家》、《李彦贵卖水》、《烙碗计》、《数椿打路》、《朱砂楼》、《十五贯》、《梵王宫》、《十张纸》、《四贤册》、《紫霞宫》、《捡芦柴》、《顶灯》、《跪楼》、《顶花砖》、《观音堂》、《沉香救母》、《蝴蝶杯》、《串龙珠》、《八件衣》、《古城会》、《刺目劝学》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