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妈妈吵架了,千万不要断绝关系,没有多大的事,互相都要冷静一下,过段时间就不会有这种思想,虽然女儿已经年满18岁,可是也要考虑妈妈辛辛苦苦把你养大供你上学,天下哪有不爱孩子的妈妈,即使吵架也大多都是为了孩子好,只是年龄的差距或者代沟两个人没有沟通好,试着多换位思考为对方想想,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做出冲动的决定,每个家庭的孩子和妈妈也都会吵架,但我们要学着解决问题而不是断绝关系来逃避问题,等冷静下来后找个适当的机会,心平气和的和妈妈谈谈,不要伤了妈妈的心,每个妈妈都是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要学着爱自己的妈妈,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后悔,有个妈妈疼爱是多么幸福的事,希望你早日和妈妈和好,不要动不动就要断绝关系,将来你也会有孩子,就能体会做妈妈的心情,祝你幸福!
为啥孩子到了青春期,最容易和妈妈起冲突?
妈妈是管教孩子的主力军
其实一般的家庭中管教孩子的通常都是母亲这个角色,而父亲是很少参与的。这就导致了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接触最密切的就是妈妈。可以想到从孩子出生到成年,从孩子的生活到学习,几乎到处都有妈妈的影子。可以说妈妈就是管教孩子的主力军。所以孩子在叛逆期的时候最容易和母亲起冲突,就是因为管教孩子的往往是妈妈。
妈妈付出的越多越不容易放手
上面说道管教孩子的主要人物是妈妈这个角色,妈妈在孩子的身上付出当然也是最多的。根据心理学,人一旦在另一事或人的身上投入越多的精力就越难放手。所以这个时候妈妈还是会像照顾小孩子一样照顾已经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这段时间妈妈还是会像以前一样控制孩子、管教孩子。孩子的内心当然会有很强烈的反感。
孩子最想脱离对妈妈的依赖
就是因为从小到大管教孩子最多的是妈妈,所以孩子的心里对于妈妈的依赖就是最深的。而青春期是孩子的心理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孩子最希望的就是能够脱离了对父母的依赖。这时候妈妈就是孩子想要脱离依赖的主要目标。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孩子和妈妈爆发冲突的机会是最频繁的。
其实孩子和妈妈经常爆发这样的冲突是很不利于家庭和谐的。这样孩子也越来越不愿意回家,那么怎样改善这样的情况呢?
到了孩子的青春期,妈妈要注意什么呢?
让爸爸参与到孩子的管教当中来
孩子和妈妈会有更多冲突归根究底是因为孩子管教的任务大多数放在了妈妈的身上。所以想要缓解这样的情况,爸爸在中间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段时间里,应该让爸爸更多得参与到管教孩子的行动中来,这样就能缓解孩子和妈妈之间的冲突。
另一方面,让孩子从和妈妈对抗的情绪中出来,这样能让孩子更客观地看待自己身上的问题。这样才有机会让孩子和妈妈之间建立更加有效的沟通。也让妈妈对孩子的心理状态有一个心理准备,知道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
多听听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
孩子的叛逆无非就是孩子的思想越来越独立,孩子想要独立的心情也会越来越强烈。但是很多时候家长是没有办法一下子就对孩子放手的,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开始反抗试图脱离父母的束缚。这个时候建议家长多听听孩子内心的想法,让孩子有有空间施展自己的想法,这样孩子才能让自己在一次又一次的错误中成长起来。
家长只有给孩子成长的空间、让孩子拥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家长在孩子的叛逆期也能有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有两个孩子的家庭越来越多。带一个孩子就够累了,同时带两个孩子家里每天都是“灾难现场”,尤其是大宝和二宝吵架时,当家长的表示最头疼了。骂大宝,大宝觉得委屈;说小宝,小宝哇哇大哭。那么,当两个孩子吵架时,家长到底该怎么办呢?
作为一个二胎妈妈,晓敏也遇到了上述问题。自从二宝能走路会说话以后,两个孩子吵架早已是家常便饭。她不明白,为什么以前乖乖的大宝不见了,越长大却越不听话了。
其实,大宝二宝老是吵架,是因为:
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兄弟姐妹是争夺父母资源的主要竞争者,和其他亲密关系相比,他们之间有着更强烈的冲突。
家有二胎,他们会因为年龄、性格、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差异而发生争执,也会因为抢家里的玩具、零食等资源而动手,更会为了获得爸妈更多的关注和喜爱而吵架。
最关键的是,虽然二宝出生后,家长心理上总想着要“一碗水端平”,但总会由于时间、精力等限制而忽视了大宝,导致大宝产生“爸爸妈妈被弟弟/妹妹抢走了”的感觉,从而嫉妒甚至仇恨二宝,不愿和二宝亲近、玩耍。
当两个孩子一起玩时,一旦年纪小的二宝触犯了大宝的“底线”,两宝之间的战争将“一触即发”。
两个成年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有摩擦也是在所难免的,何况是两个小孩。当大宝和二宝发生冲突时,家长处理得当,孩子吵完依旧相亲相爱;处理不当,孩子关系愈加恶劣,甚至“手足相残”。
孩子吵架,家长千万不要这样做:
1、一味让大的让着小的
不少家长看到两个孩子吵架,首先想到的是“做哥哥姐姐的要让着弟弟妹妹”。因此,他们通常会不分青红皂白就对着大宝来一句“你就不能让着弟弟/妹妹一点吗”,或者“弟弟/妹妹还小,还不懂事,你要有做哥哥/姐姐的样子”。
2、不弄清楚真相
也有的家长在处理孩子吵架问题上,不先将事情弄清楚,自己直接“站队”某一方。通常,家长都会选择让哥哥或姐姐给弟弟妹妹道歉。
4、不闻不问
觉得孩子闹矛盾很正常,不管孩子闹成什么程度,只会在一旁默默看着,也不问,更不管,直接等他们吵够、打够、哭够,然后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4、对孩子大发脾气
正在忙其他事情,一回头就看到两个孩子又吵架了,有些爸妈会瞬间“火冒三丈”,一时没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对着孩子就是一阵吼“吵什么?”“别再吵了”“再吵我打你们了”
5、动手打孩子
更有一些脾气暴躁的家长,看到孩子吵架,不仅大声吼孩子,甚至还会动手打孩子,一人一巴掌。
孩子吵架,家长应该这样做:
1、不急着参与其中
大人之间会因为性格、处事方法等的不同而吵架,小孩之间吵架也是很正常的。如果两个孩子吵架,未出现身体伤害之前,家长可以先旁观,不要急着介入进去。
2、让孩子冷静下来
如果孩子吵得特别厉害,甚至到了动手的阶段,家长就要开始介入了,并且先想办法让孩子们冷静下来。比如将他们分开或者带离“事发”现场。
3、对两个孩子一视同仁
大宝二宝都是家长手心里的宝,家长不光要在心里有这个意识,在处理他们之间的矛盾时,更要对孩子一视同仁,不偏袒任何一方。
分别让两个孩子说清楚吵架或打架的原因,知道孩子们此时的心理诉求,并根据这个诉求想办法化解两者之间的矛盾。
比如小编有个朋友饭饭,大宝4岁,小宝2岁,经常吵架,也动过手。但每次两个孩子打架时,她都会先将他们拉开,然后让他们都说一下为什么打哥哥/弟弟,然后再处理,而不是主观地去判断谁错谁对。
4、多从宝宝的角度想问题
孩子和大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如果家长总是以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他们的行为,可能永远都无法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或那么做。
如果孩子吵架了,不妨先问一问孩子是怎么想的,然后再决定该怎么做。比如二宝推翻了大宝刚堆的积木,可能就是想碰一碰,却因为没掌握好力度而导致积木塌了。
5、不忽视孩子的心情
另外,无论大宝还是小宝,都不要忽视他们的心情,多听一听他们的诉求,更不要着急下结论。
比如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因为抢玩具而打架,二话不说,将玩具没收。这种做法容易让孩子心里感到委屈,次数多了还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我是两个孩子的宝妈,两个孩子相差三岁,他们都还在懵懂时期,大宝有时还是很照顾二宝的,但也有发矛盾的时候,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一碗水端平呢?
上周我刚从公司回到家里,(因为孩子放学每天都是由爷爷很早就接回了家,有个这么好的爷爷,我和老公都是非常幸运的)可能两个孩子因为争夺一个玩具而发生了争吵,平时都是让着二宝的大宝,也不再对二宝像往常一样的礼让了。两个孩子激动到动起来手来,我立刻上前拉开两个孩子,因为二宝比较小,我就一把抱起了他,安慰着怀中的二宝,大宝见状便算起性子来,哭着闹着,好像述说着自己的不公平。二宝被我的糖果伎俩安稳住了,晚饭的时候大宝满脸的不开心,吃饭也是随便吃吃,便放下碗筷,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我心想,一定是白天的事情大宝耿耿于怀,对于我偏僻二宝的事情认为处理不公,我收拾完碗筷,便拿着大宝喜欢的玩具去房间去他了,我试着敲了下门,他开始还满是孩子气,说起来这几年带孩子也有了自己技巧和方法,几个回合下来,大宝便被我的“招数”如实的给我打开了房门,我走了进去,坐在了他的床上,“你也是从二宝那么大过来的,你发脾气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欺负你”我问向大宝,我接着又说:“你不是说你是大人了吗?要有大人的样子吗?”,大宝转过身子对我说:“那弟弟也不能抢我的玩具啊,那是我的”,我对大宝说道“只有大人才让着小孩子呢,小孩子只会跟小孩子吵架呢”我说完便离开了房间。我知道我该说的都说了,说再多就多余了。早晨,大宝高兴的抱着我:“妈妈,我是大人,以后不会了”我明白脸上的笑容远远没有心里的甜。
在家里两个孩子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偏袒”处理,大宝更应该做为大人,小宝就该是个孩子,只要定位对了,水就应该平了。我想他们两个孩子应该是最好的证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