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养儿子的独生子女家庭,年老得病就真的这么悲凉吗?

我们养儿子的独生子女家庭,年老得病就真的这么悲凉吗?,第1张

首先,不管养儿子还是养女儿,我们这代人,都不要把生病以后养老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文中所说的儿子,他未必就不孝,而是生活的压力导致他没精力也没能力孝顺父母。所以这和儿子女儿没关系和他承受的生活压力有关。试想,把文中儿子的处境换成女儿,就一定能孝顺你吗?未必,也许还不如儿子。因为,当代女性不但要承受工作压力而且要承受更多的生活压力。她真的顾不上你。

反之,如果你经济基础雄厚,儿子不工作也能靠你的积蓄轻松养家,你看他孝顺不孝顺?我想他比谁都孝顺,因为,他要靠你的积蓄养家。孝顺父母比他辛苦工作得到的钱还多。他乐得河水不洗船,肯定能成为一个懂事,贴心的孝子。

说来说去,还是你这个朋友家底不够厚。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首先,趁身体 健康 ,还能干得动,多挣点钱,给孩子减少养老的压力。这样即使孩子顾不上,我们自己可以请保姆,请护工,甚至可以住好一点的疗养院。我想这里的工作人员比儿子更懂得照顾老人。

其次,就是认真锻炼身体,勤体检,咱有一个 健康 的身体,自己能料理自己的生活,还用不着孩子床前尽孝呢。就像我家婆婆,都八十多了,照样每天精神抖擞,自己的小日子安排的妥妥贴贴,根本不用儿女照顾。

综上所述,我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没有必要自己吓唬自己,给自己添堵。出色的儿子媳妇也有很多,不孝顺的闺女也不在少数。何必为了一个不可改变的现状(没闺女)自己难为自己呢?

生活中还是希望你能快乐,达观,精神愉悦的生活,这样疾病就不容易缠上你。自己有个 健康 的身体胜过多少孝顺孩子!你认为我说的有道理吗?

母子就是一场缘!

我丈夫平时和婆婆关系一般。他小时候,不是在妈妈身边长大的。大了参军工作,更是在外地。母子只是在逢年过节才在一起的。五年前,婆婆被发现癌症。乳腺癌。

婆婆把我们叫过去,平静的说。我本科就是学生物的。所以,医,我懂!乳腺癌是一种附件癌症。没关系的!

怎能没关系呀!八十了。丈夫问医生,乐观吗?医生说了半天也没说明白。反正意思就是:保三争五。保三年。五年内要是不复发就好了……我婆婆的情况,不好说!

后来呢?丈夫回单位了。没多久,申请调回北京 总部了。他是个“乖老公”。晚上吃什么都要问问我。可这事,是他自己决定的。放弃了舒适的工作,放弃升职,回北京!“我妈一辈子不容易。最后这几年,我多陪陪她!”

我们从大房子,搬到小房子。从公务车,到开始挤地铁上班。住在北京西二环的老破小公寓里。就是为了照顾婆婆。那时,我每天白天去医院蹲守。丈夫呢?一下班就去医院报道!

婆婆手术那天。他一直站在门口。一动不动的军姿站立。四个半小时。直到医生出来了……“手术挺成功的。家属放心”!

他扶着婆婆的床,小心翼翼的推回来病房。婆婆醒来。好像说了什么?他跪在地上,趴在床边,侧耳倾听!

婆婆的病情牵动他的心。他第一次失眠。第一次犯眩晕症。第一次心脏不适。都是那时。四个多月里。他夜夜守在妈妈身边。他白发多了好多……

我弟弟也是孝子。

我继母当初被说不适合生育。冒死生了弟弟。亲戚都说,她这儿子养着了!

继母老年痴呆症了好多年了!她不爱洗澡。除了弟弟哄她。别人不认。每周,弟弟都抽出时间,给老娘洗浴。修脚,剪指甲。他甚至自学理发,给妈妈剪头发。妈妈的病例,他都研究透了。他甚至成了半个医生了!他在一家地产公司工作。现在在深圳办公。每周末必飞北京。否则,坐立不安!因为妈妈在召唤他……

他录制了好多视频。唱越剧的。唱儿歌的。蹦蹦跳跳的。让保姆平时放给妈妈看。

一次,继母犯病了。把自己头发揪了。都流血了。我见了,拿出剪子,把她头发全剪了。剪的特别短。弟弟回来后见妈妈这样子,大发雷霆,问保姆怎么回事?保姆告诉他了。他听了没说话。晚饭后,他拿着手机,找…… 几天后,一顶花布帽子戴在妈妈头上。

弟弟含泪说到。妈妈一辈子爱美呀!

孝敬老人是德。但是,真正母子之间,靠的是爱 !不是孝!您的孩子爱不爱您,估计冷暖自知!

也是一个儿子。妈妈得癌症了!总想儿子。她一生四个孩子。只有这一个儿子!她的医疗是组织全包。住在高干病房。有一个医护团队。她自知不行了。总想要见儿子。

大儿子呢?通过秘书回复她。“我会抽时间去北京看您的。”然后,安排人以自己的名义,每天给妈妈送去鲜花 !“祝您早日康复!”大儿子手写的。再复制。一下做了两百张。一天一张。

一年到头,他也是“公务繁忙”总共去了三次。

妈妈走的时候,他都没在身边!他解释: 上次就说不行了。我去了!后来又没事了!谁知道,这次来真的了!

过了几年,他得癌症。他儿子也是“公务繁忙”看了几次就算了。按照“家族传统”送鲜花 ……

“有大夫有护士,我去守着有用吗?”

在北京最顶级的医院里。我不止一次听到大儿大女们,这样的话。

追悼会上都是沉重得体的孝子!其实,背后都自有一番景象!

儿子不在几个。也不在条件。有条件咱上。没条件,咱也能照顾。有多少力,出多少力!更不在儿媳妇的态度。

在他爱 父母吗?而这爱,其实是父母自己种下的。

我们是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家长,对老了病了指望子女的问题也很敏感,但是我不悲哀。我们家是一个女儿,大学毕业后一直跟着我们做事情,虽然我们给女儿买了住房,但是结婚后还是和我们一起生活。平常在生活上我们对女儿一家是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老两口都不会开车,到了节假日或是去比较远的地方都是女儿开车带着我们,每年的常规体检也是女儿操持,平常用的保健品都是女儿负责。我们照顾她们生活她们也懂得回报,女婿在外地工作,外孙子小的时候夜里都是女儿自己带,从来不麻烦我们。女儿这样的表现我们不发愁,到我们不能自理的时候,女儿不会视而不见的。就是没有帮手我们相信她也会安排的很好,所以我们老两口儿看好我们能干的女儿。

不要说养儿子的独生子女家庭,就是多儿多女又能怎样,我兄妹在外省,父亲癌症手术我一人守了一个月,满身插的管子,翻身,接大小便,喂饭,单位催着工作,最后扣了我三千多元钱。八十多的母亲生病住院前五天昼夜挂着吊瓶,半小时一接尿,而且没有陪护床,就坐在一个小方凳上,半个多月就这么熬着。对面床一84岁农村老母亲,由一个六十多岁的儿子伺候,养了六个儿子俩女儿,一直没看到其他儿女看望,说是她的地给这个大儿子种了,养老由这个儿子负责,家里带的馒头咸菜,两人饭量那个大呀,羡慕我是女儿伺候妈,羡慕我们每天换样叫餐。同病房里还有一个五十多岁的母亲,由于是肺部感染,一个儿子在外工作,就没叫回来,雇了一个护工照顾。第四个病床是一个四十多岁的老人一直在做检查,没确诊,由独生女儿照顾,还好独生女儿是自己开发廊的,停了业,每天忙碌着个医生沟通,不断的上下楼带着母亲检查。一个病房一个 社会 的缩影。我已经退休有时间身体还好,可以不用把远方工作的兄妹叫回来,想想自己若是有病了怎么办,不可能耽误儿子工作,他也得养家糊口,我得九十了他才能退休有时间,唯一的办法就是有钱,有钱了有病才能治得起,有钱了你才能顾得起护工,提前和儿子说好,什么重症监护室抢救我不进,光着身子插满管子的抢救你也别签字,抢救过来以后靠人照顾生活的病也别给我治,没有安乐死,我有权放弃治疗吧!

这是现实,无所谓悲不悲凉,关键是自己期望太高,太过依赖,心境不好。

我们也是独子,大学毕业在外地就业,娶了当地女子。家里就我们老两口。

当年我们儿子出生后,很多人道喜时,我就曾对闺蜜笑言:“没什么可喜的。俗话说 娶个媳妇卖个儿,将来儿子养大了,什么都没有了,不像你们养女儿的,一个女婿半个儿,儿女双全了。”

这虽是笑谈,却道得是实话。所以,心态平和,没有得子时的大喜过望,没有老有所依的依赖思想,尽完自己该尽的义务,然后,好好爱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不给孩子添麻烦,少给孩子添麻烦,各自安好,就是幸福。真到了力不能及那一天,找个养老院住进去,安享晚年,也是一种生活。哪来的凄凉?

我就是第一代独生子女980后,我妈妈2014年查出来癌症,我爸已经崩溃了,我自己联系医院,找人给我妈办住院,开始化疗,每天开着小车接送,因为同屋病友有俩孩子,闺女辞职,每天陪着,儿子每天来接送,我不忍心让我妈一个人住医院,所以也只能天天折腾…从我妈生病到葬礼,我一滴眼泪都不敢掉…不知道怎么撑过来的…当时已经做好了,卖房卖车不结婚的打算…后来,我妈可能心疼我…不到半年,人就没了…所以,凄凉不凄凉,当时就想怎么不平底出来个哥哥或姐姐,弟弟或妹妹一起互相安慰一下也好…

养儿子的独生子女家庭,年老有病能否指望上儿子,这个真要看人,看孩子是否懂得感恩,也要看父母怎么指望,如果晚年生病就是指望孩子来照顾我觉得很难。如果你站在儿子角度考虑一下就不难理解了,因为他要面对四个老人,还有自己的家庭、工作和生活,他也很不容易。当然,这不是指啃老的独子。

各家儿子和儿子不同,他们的年龄也不同,受到的家庭教育、所处的环境、生活状态也不一样,当然孝心不同。我见过一个80后的男孩辞职专门照顾脑出血偏瘫的母亲,儿媳妇晚上下班也拎着饭菜带着自己孩子来医院帮着端屎倒尿照顾,这情形很难得一见,这也是我见过的最感人的画面,因为母亲曾经帮儿子儿媳带过孩子,他们一直念念不忘而感恩。

但我看到的多数父母,生女儿的要比儿子心细,对父母更亲近一些。我这一栋楼五户就我家是儿子,其余四户的家庭似乎都“沾女儿的光”,所以我也很羡慕。但事无绝对,无论男孩女孩,孝敬父母还要他有那份心,就是说得好孩子才行。

其实你不用悲凉,独生子女家庭不是上一辈子老人了,他们孩子多,这个孩子指望不上可以指望那个,我们独子家庭就要改变这老观念了,养老一定要靠自己,不能给孩子添麻烦。先不说俩孩子面对四个老人,孩子面对自己亲生父母两个就很累。咱们老了,例如70、80岁,儿子也不年轻了,他也是心力交瘁,整天啥也不干伺候俩老人怎么受得了。再说他们从小娇生惯养,你伺候他还差不多。如果俩老人一个住院一个居家生病,一个孩子也是分身无术,想想这情形也替孩子悲凉。

1、我和老公互相照顾。 我老公身体比较好,一般我生病都是他照顾。小病都是我自己照顾自己,包括住院,也不难为他。其实人生走到最后,夫妻是最好的“拐杖”,互相搀扶那是最好的。

2、攒钱雇人照顾或去养老院。 眼下我们生活还可以,但也要照顾耄耋老人,因为父母都健在,也都快90岁了。我们有退休金,攒钱老了儿子愿意照顾这钱就逐渐给他,不能照顾就花钱雇人,实在不行就提前住进养老院。

3、“车到山前必有路”。 自己管自己,到哪天算哪天,暂时不想那么远。想指望独子基本没有希望了,因为人有病也不知道什么病、多长时间,就别耽误孩子的事业也连累他了,孩子病到了我感觉更揪心。

各家有各家的难处,日子推着过吧!有没有退休金都要攒钱防老,一个孩子就别指望养儿防老了,那已经是老黄历了,现在大多数独子从小父母娇生惯养根本不会照顾人,经常熬夜睡觉晚还睡得“死”,有点事情喊他根本就听不见,把吃午饭当早饭,指望他来照顾你觉得可行吗?儿子指望不上儿媳你就别想了,好像人家还没那义务。

孩子能经常问候、关心你、来看看你、不啃老就是好的了,别要求太高。仔细想,孩子不是“用来养老的”,他如果懂得感恩,自然不用指望就会安排、照顾好你,这要看孩子从小你对他的“投资”如何。

最后感谢悟空邀请。

其实我们养儿子的独生子女家庭,年老得病也没有想象的那么悲哀。

我这次住院,同病房三个床位,都是独生子女,而且都是儿子。

有一个大姐的儿子儿媳都在部队,老公去年去世了。这次住院手术,是她的哥哥签字,然后自己出钱请的护工照顾,她的儿子和儿媳只是每天打个电话问候,话里话外满是关心和体贴。

还有一个大姐是儿媳妇照顾,儿子在外面打工,还有一个孙女刚刚上初中。儿媳妇也是独生女,她的亲爹也在同一层的11楼住院,这女的楼上楼下的跑,照顾了婆婆睡下,又去看护亲爹,不是不请护工,是200元一天的价格觉得不划算。

我的儿子儿媳都在上班,也是医生,根本不可能有时间来照顾我,我是由老伴请假照顾的,回到家里了,儿子儿媳妇让我好好休息,他们有空的时候,做家务也很殷勤。

即使是多子女家庭,儿女们也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需要有自己的生活,父母不能用老了或者病了,来绑架他们也跟着自己让生活质量下降吧。

随着步入老龄化 社会 的发展,老年人的养老和疾病会引起 社会 关注。护工,保姆的素质都会有所提高,所以感觉对这些都不会太担心的。

反观之,现在的独生儿子们才是最累的:面对上有老人(有些甚至祖辈还在)的养老和赡养,下有孩子要扶养和教育问题,中间还有老婆给的压力,他们已经不堪重负。

身为父母的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多替他们想想,能不给他们施加压力,就是在给儿子帮忙。

我认为有一个孩子,很大一部分老人是悲凉的,悲凉的时间点,关键就在老人身体 健康 出了现问题,腿脚不方便的时候,甚至不能自理的时候,我想大家也能看到,人到老年有得享福,有的在受罪,因为儿女多的总比儿女少的要强百倍,比方说老人有病住院了,我你就一个儿子,这个护理就成问题,老人一住院多少天,一个人能坚持得了吗,有谁能来替换呢?所以有一个儿子的就是很受苦,很无助,如果儿女多就能替换一下,住院的老人可能也要少受点罪,甚至多活几年,如果一个孩子的日子比较紧,经济来源不足,这可能就意味着老人的生活,严重受到了影响,老了不能挣钱,儿女又没有钱,这对一个身体虚弱的个老年人想生活下去,都有多么难啊?这是老年人的无助,既是悲哀。

放开二胎了,我爱人坚决不让我生二胎,用他的话说就是,好好爱一个孩子就够了。

然后我们说好了,等到退休后,花一个人的工资,留下一个人的工资养老用,只要有一天,有三次做饭忘了关火,我们两个一起去养老院,绝对不给孩子添累。

现在的孩子说句实话,都不容易,工作压力大,竞争还激烈,不给孩子添乱,只要孩子生活的好,就踏实了,死都能闭眼。

记住别给孩子添累。

回答完毕!

前阵子,宿舍夜谈。

淇淇说,我发现,我妈总怕我自杀,一有“某某某自杀“的新闻,她就立马给我转过来,叨叨叨一大堆,什么你看看这个孩子,太不负责任了,一点儿也不考虑家里人的感受,就一根独苗,他走了,父母可咋办呀?

如果我没回应,就会要求和我视频语音:淇淇,你可不能这样,爸爸妈妈就你这么一个掌上明珠,后半生还指着你活呢

她教育我的话,我都倒背如流了。

”是啊是啊,我妈也是这样,生怕我寻死。每次都告诉我,别有压力,咋都能生存,实在不行,爸妈养你一辈子。”

细细想来,好像我妈也做过同样的事,高中的时候,看我学习那么累,为了缓解我的压力,总是想着法子逗我开心,我哪有心情陪笑啊,于是,大多数时候都是没好气地对她,我妈一直怀疑我:是不是压力太大,自闭了?抑郁了?

经常和我说,谁谁谁家 的孩子没考上大学,照样有份好工作;谁谁谁家的孩子上了大学,不好好学习,最后被退学。

唉,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不敢死、不敢穷、不敢远行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6年全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调查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对独生子女死亡家庭规模进行推算, 从2007年开始,死亡独生子女家庭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预计死亡独生子女父母数量将在2038年达到峰值,全国将达到220万人。

穆光宗先生曾说,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随着家庭生命周期的演变,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的各种风险会逐渐显现。

当风险降临时,与多子女家庭相比,独生子家庭更加脆弱。

在一些人眼里,独生子女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幸运儿。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只有这一个宝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但这种独享的爱既是一份财富,更是一种风险。

年轻的独生子家庭是一种“正三角”关系,父亲、母亲、独生子女各站一头,维系着家庭的平衡。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独生子女进入中年,父母进入老年后,正三角结构变成了“倒三角”,独生子女成为家庭的顶梁柱,开始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这是家庭生命周期的正常状态。

但是,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着严重的结构缺损风险,一旦独生子女死亡,整个家庭结构就会瞬间崩塌。就像杨晓升所说的,虽然从力学原理上讲,三线三点所构成的几何结构由于三点的互相支撑是一种最为稳定的结构, 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也是最脆弱最不牢固的结构,因为一旦失去其中一点,这个结构的稳定性就不复存在。

人口学界有关研究数据显示,我国每1000个出生婴儿大约有54%的人在25岁之前死亡,121%的人在55岁之前死亡,也就是说,175%的家庭会经历孩子夭折的风险。

丧独,这是每个家庭都难以承受的痛苦。 一个32岁的朋友说,前一阵我母亲住院了,虽然我和我哥哥每天轮班倒在医院陪床,但还是感觉每天很累。我一想到我的将来就很担心,我只有一个儿子,将来我生病了,他一个人怎么照顾我,再悲观一点,如果我的孩子不在了,将来谁管我?

独生子女不敢死,在“失独父亲寻找手机”的微博下,一个网友评论了这样一段话:

越长大,越害怕未知。失去父母的孩子可以长大,但失去孩子的父母却很难过好,一个点缺失了,整个家就散了。

这张照片是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入选作品——《独生子》。

一间医院的病房里,两张狭窄的病床, 左边是爸,右边是妈,儿子坐在中间, 两手紧握病床,一家三口相互凝视,没有语言的交流,看起来是那样的无助和无奈。

我国适龄青年的平均初婚年龄是2200岁,平均初育年龄是2342岁,而我国是从1980年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因此,当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适婚年龄时,他们的父母年龄大概在45岁左右。

按照联合国的统一认定标准,发达国家65岁以上,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的人称为老年人,以60岁作为老年人口的起点年龄,可以预计在2020年左右“四二一”结构家庭的养老矛盾将大规模爆发。

有句口号是:三十年前: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二十年前: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十年前:养老不能靠政府,要求加社保。独生子女时代,很多家庭不得不面对“倒金字塔形”养老困境,年轻的小夫妻,不仅要赡养双方的父母,还有1-2个孩子的抚养任务。

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的老年养老比已经高达15%,少儿抚养比高达229%,总抚养比高达379%,且近五年来,总抚养比在逐年上升。

 我国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集中在三大支柱——子女或亲属供养、老年人自己的劳动收入和离退休金。 但是老年人的劳动收入有限,部分老人的离退休金很少,甚至没有,而我国现有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也不完善,老人一旦生病,还是得依赖子女。

有一期节目,吴某夫妇是双独家庭,三个老人都有收入,但是都不高。吴某夫妇也都是在私企做临时工,两人的月收入一共4000多,能满足一般的生活所需。但吴某的岳父身体状况不好,平均一年住两次医院,每年都往医院花不少钱。

岳父虽然有医保但仍不够,需要吴某和妻子为其支付医药费,吴某常常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寻找兼职的机会,多赚一些钱,以备父亲看病所需。

独生子女难,两个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更难,在多子女家庭,如果老人生病,兄弟姐妹们还可以共同分担医药费,但是独生子女只能独自去承受,他们必须要更加努力地赚钱。

人一老,就喜欢热闹,喜欢和家人在一起。与多子女家庭相比,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精神依赖更加强烈, 子女几乎是父母的唯一精神寄托, 但是独生子女父母却要面临更加漫长并将伴随他们直至生命终结的空巢期。

《婚姻家庭》杂志社针对相关问题做过的一次调查显示, 90%的独生子女父母认为“只生一个孩子对父母未来的生活和养老不利”,独生子女家长非常担心唯一的孩子因工作或其他原因离家远去后,无人照料自己的老年生活。

“孩子上大学那会,我们就是两个人在家,但是那会还有心劲,想着孩子毕业了就回来了。毕业回来了,就担心孩子什么时候结婚,结婚了,没什么可担心的了。可是孩子嫁出去了,又剩我们老两口了。”

没有子女陪在身边的空巢父母,不仅精神得不到慰藉,生活也十分不便。

“前年下大雪的时候,我们都不敢出去买菜,像我跟他两个人还强一点,把这个鞋子上面系一个布条子,跑着出去买个菜,还有些年纪要大一点的老人,就平常好天气,他也是拄个拐杖,你说像这样的天,他就没办法生活,儿女不在身边,怎么办?”

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可是在外的子女们也时时刻刻牵挂着家里,掂念着父母,很多在外工作的独生子们表示: 父母年纪大了以后,每次看到父母非正常时段的来电心里就特别忐忑,尤其是在深更半夜,接到父母的电话时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大多数人都是,小时候拼命地挣脱父母的庇护,长大后却发现陪伴父母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

这一代独生子女是幸运的,从小生活在家人的保护摇篮里,是在父辈和祖辈的蜜罐子里泡大的,但也是不幸的 ,被时间逼着长大,翅膀还没完全变硬就必须得接过家庭顶梁柱的“接力棒”,一地鸡毛的生活和无法预料的变故没有给他们留足够的时间做好准备,就不声不响地来了……

他们比谁都努力,因为比起失去父母,他们更害怕父母失去自己。

独生子,压力大,不能成为和父母吵闹的借口吧?

我们80后的,基本都是独生子,结婚了都是要承担三个家庭,如果都因为这样就得感到不快乐不幸福,就对父母不好,那我们是不是要考虑考虑?

正因为是独生子,父母才把他们所有的爱毫无保留的给了我们,现在我们大了,难道就可以和父母分庭抗礼了?

父母和我们因为时代的原因,在思想观念、行为表现上肯定有和我们不同的地方,但他们对子女的爱确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

父母是家里的活菩萨,如果对父母不好,那怎么会事事顺利?这是一种能量转化和传递。如果想没有那么大压力,如果想过得快乐幸福,就得从孝顺父母开始做起。百善孝为先,百孝顺为先。要懂得顺从父母,即便他们说的没道理,说得不符合实际,那也不能让他们生气。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还乞求父母给我们什么,亿万财富?洋房豪车?反过来想想,如果没有生命,还有机会去创造财富和享受生活吗?还有和父母吵架的机会吗?所以我们要懂得感恩,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的生命,感恩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如果能够做到孝顺父母,能懂得感恩生活,你男朋友就不会有那么大压力了。

可能我说的语气有些重了,希望你不要介意。

祝福你和你所关心的人吉祥如意

您好,我是三农生产生活纪录者老郑,非常高兴来回答您提出来的问题,这里给您先回答一下,在我们农村老家,像我这种80年左右出生的人,独生子女应该是非常少的,一般的家庭,都是两到三个孩子,那么就给您说一下,我们这一代人,对我们父母的养老情况吧!

第一:我们农民和工人的区别就是,农民以种地和打工为生,所以农民的养老主要靠土地和孩子们的赡养,在国家的好政策下,农民现在过着幸福的生活,各种补贴,就比如新农合,这个政策,就能够减轻农民的不小经济负担,我相信好多农民都受益了。

第二:在我们村里和我年龄差不多大的同学朋友们,有的从结婚到现在,一直和父母住在一个院子里,我认为这样的父母不孤单,最幸福,还有一部分同学朋友,为了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在城里买下了商品房,和父母分开住了。

第三:像我们这个年龄的人,父母的年龄也都到了65岁到70岁之间了,父母更需要的是陪伴与关怀,所以,我建议,在城里安家落户的同学朋友们,一定要常回家看看,多陪一陪父母。

第四:对于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来说,现在的任务就是,努力工作,努力挣钱,把孩子培养好,把老人赡养好,尽力让父母开心快乐。

以上所述,就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仅供参考,非常高兴能够与大家分享,谢谢大家。

我是一名农民的儿子,也是一名基层工作者,我一直生活、工作在农村,对于农村养老问题一直有一些思考。

其实,农村的独生子女并不多,大部分家庭都是两个或是三个孩子。相比之下,我感觉反而是独生子女父母的老年生活更好一点。有句俗话说得好: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来说说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问题吧:

首先,这个问题要拉长时间线来看。作为父母,如果决定只生育一个孩子或是没有办法生育多个子女的话,一定要做到未雨绸缪,从孩子教育抓起。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投资孩子。主要做好两个方面,一是德育,这个最重要,要教育孩子学会孝道,百善孝为先。从自身做起,对待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要身体力行,无微不至,让孩子看在眼里刻在心里,另外也可以在重阳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假日带孩子到敬老院、孤儿院等地方开展慰问送温暖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奉献精神。同时,也要让孩子学会分享,包括在家庭在学校,要让孩子分享快乐、分享成功,切不可漠视他的自私心理。另外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不能因为是独生子女就要娇生惯养,越是独生子女越是要通过一些小失败小挫折来不断锤炼孩子的坚强意志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方面就是能力教育。这主要是学校的学习和兴趣爱好培养。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最好,将来走上社会能够更好的生存,为父母养老提供物质保障。

其次,对于父母的养老方式要顺其自然。农村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工作生活在城市里,而年迈的父母依然居住在老家,虽说在生活上不方便照顾,但如果让孩子回农村或是老人去城市,这估计都是不太理想的方式,毕竟生活习惯不同。老年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幸福,对于自己的晚年生活要求不高,现在的农村在生活物资方面已经和城市里差不多了,只要在精神需求上多体量一下老人,应该就很好了。节假日全家多回老家看看老人,说说话,分享一下自己在工作生活上的喜闻乐见,让老人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即便不能经常回家,也要多和家人联系,嘘寒问暖。如果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居住,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不管是孩子还是老人,都要记住要互谅互让、和睦共处,切不可一意孤行。

第三,要做好父母养老的物质储备。父母本人要尽可能做到生活节俭,生活方式健康,在物质生活上做到自给自足,尽量不给孩子增加生活压力,在身体上要多运动,尽量保持健康,减缓重大疾病的发生。孩子本人要努力工作,积极上进,不仅要照顾好自己的小家庭,还要目光长远,尽量为夫妻双方的父母购买健康保险等理财产品,定期为父母们做健康检查。在自己的生活目标上不要好高骛远,要做到精打细算,量入为出,一旦父母身体健康出现问题,能做到生活不出现经济危机。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信每一位中华儿女都能善待老人,关爱家庭。

祝愿每一位老人都健康长寿、福如东海!

谢谢大家的浏览,敬请多提宝贵意见。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针对农村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我个人认为如下:

首先、如果子女在城市创业,有条件的话可以选择把父母接到身边一起生活,毕竟城市的医疗条件、老年人活动中心、户外公园等这些设施还是比较齐全,这样可以较好的照顾到父母。毕竟农村的父母都是含辛茹苦的把孩子养大,希望子女受更好更多的教育,好在长大成人后能够有好的工作环境,不要再重复他们这样的辛苦农村生活。

二、如果子女在城市创业且事业处在发展重要阶段,时间上安排不过来,可能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和照顾父母的情况下。也可以依据个人的经济状况为父母选择合适的养老院,定期安排时间去看望陪伴父母。

三、如果子女在农村老家奋斗事业的话,应该照顾和陪伴父母的时间就会比较充裕些。但是现在的农村毕竟医疗机构及老年人的活动场所都不尽完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个人建议购买一台家用轿车,这样可以及时为父母在身体不适时方便去城镇就医,而且可以定期抽空带父母自驾游。

四、子女条件如果好,还是希望能够多陪伴多照顾父母。不建议在农村建造一栋楼让父母独居,这样相当于空巢老人。我家隔壁就有一栋豪宅四层,子女在上海创业成功。父母在家里住着豪宅没有陪伴和照顾,就像空巢老人,实在看着不忍心[捂脸]

以上都是我个人建议,希望能帮到你。

在农村,独生子女家庭不是很多。因为农村的传统观念,他们总以为孩子多了以后互相帮助,互相扶持,互相照顾,遇到事情了身边也有个最亲近的人拿主意。但也有独生子女家庭,他们随着年龄的增大,生活也越来越可怜。我们村就有一户,老人快七十岁了,儿子也四十有几,前几年,儿子都在外面打工,留老两口在家,因为家离街道远,他们的生活用品,蔬菜都是让别人代购,生病了就随便吃点药,生活真的可怜。至于儿子,有些人肯定会说不尊不孝,但他也有自己的难处,家庭本来就贫寒,儿子又上学,又没有什么技术,靠苦力在外务工。其实他自己知道,在生活和照顾老人上,他选择了前者。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这几年随着老人年纪增大,凸显出来的生活问题也越来越多,也凸显出独生子女的难处。也希望国家对独生子女父母给予更多的帮助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如今城乡养老问题逐渐提上日程,有退休金的老人养老问题不大,每个月领取的养老金可以居家养老。生活能够自理的就尽量单住,距离子女家里近点为好。如果是一个老人的能和子女住一起最好,不愿和子女住一起,要么单住,要么住社区养老院,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身边得有人看护,找保姆陪着、伺候着,做子女的要隔三差五去看看父母,和老人说说话,老人有啥需要尽量满足。因为我们都有老的时候。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这是中国人延续已久的养老观念。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发展,在经济发达地区个人养老有社会化保障,其余地方都在努力实行社会化养老。社会化养老已经是大势所趋了。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居家养老目前仍是一般人主要的养老方式。作为独生子女的父母,不能像农村人那样,多生孩子养儿防老。到老了两手空空。我们年轻力壮时就把养老的。事先规划好。我们交社保。或者买养老保险。到老了。生活有个保证。靠谁不如靠自己。独生子女已定型了,那就两家合一家吧,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经营好家庭,孝敬老人,管好子女。

在我们自己年轻的时候,可以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到当地镇政府的社保办公室就可以办理。

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国家依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社会保险法》开始实施。该保险法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慧择网费不足15年的,可以延长缴费至满15年。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参保、延长缴费5年后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补缴至满15年。对于未继续缴费或者延长缴费后累计缴费年限仍不足15年的人员,可以申请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对于不愿意延长缴费至满15年,也不愿意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可以申请将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另外,由于你是独生子女,所以你父母还可以得到如下奖励:

一、奖励扶助对象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的对象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

2、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1973年至2001年间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和政策生育;

3、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

4、年满60周岁。

奖励扶助对象的确认和奖励扶助金的发放以个人为单位。

二、养老优待

对农村独生子女父母满60周岁的,每人每月按60元发放奖励扶助金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肯定比城市困难,但也不是困难到无法支撑的程度,主要体现在:

第一,农村父母从一般来说身体都比城市健朗,大部分六七十岁都还能劳动,自给自足,自主生活没有问题,不完全依赖子女养老。

第二,现在农村都有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因此看病就医问题解决,这是最大问题,且部分农民还见了养老保险,就算没有交养老保险的,七十岁以后国家都会发放部分养老金,年龄越来发得越多,减轻了子女的经济负担。

第三,现在农村大部分地方都建有敬老院,个人所付费用不高,这为独生子女父母养老解决了根本问题。

现在的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矛盾应该比以前有很大程度的缓解。我觉得促使这个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的,还是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反面体现。

1、全国农民都可以参加社会保险,到退休年龄可以按月领到一份退休金,而且每年都会有不同程度增长。当然农保退休金水平各地都不一样,但是至少也是一份保障,加上农村还有点地种种,可以自给自足。所以,现在的农村老人在经济上基本上不给子女增加负担。

2、对于独生子女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父母亲的健康。一旦父母亲身体不好,那就要去照顾,而且无人代替。不像以前,兄弟姐妹好几个,可以轮流照看。所以我觉得这才是农村独生子女父母亲养老的重点,确实有时候是分生无术。所以现在国家鼓励生二胎,很多地方都在建设养老机构,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最后,我觉得作为子女,不管是独生子女或者是兄弟姐妹也好,平时有时间多陪陪父母亲。对他们来说,陪伴才是最珍贵的。

我是来自崇明岛的三农领域创作者小岛坤哥,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大家好,我是@思南申阿姨,现在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问题的确很严峻,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他们的难处。

第一:农村人,年老多病

只要是现在年轻人的父母,那都是旧时代艰难困苦中死里逃生活下来的,年轻辛苦过,到了60岁,各种疾病就开始出现。特别是像我们这个年纪,为了赶时间抓生产,饮食没有规律,生活谈不上卫生,早上下床就奔地里了,没有吃早餐的习惯,甚至起床都喝水。

年轻人身体过渡消耗,现在免疫力下降,抵抗力低,又是一点冷风冷水就可能伤风感冒。对独生子女而言,父母养老问题,一来就是4个人,压力实在太大了。

第二:生病护理和子女工作时间冲突很大

父母一旦生病,住院卧床,就意味着需要护理照料,对于普工工薪家庭,子女要上班才有收入,不可能长期脱岗去照顾老人,又没有太多的钱请专人照顾。

企业或者医院,是不是可以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一些承担,比如对那些特殊的病情,需要子女护理的,企业不要扣工资,医院减免部分费用,大家都不容易。但是每个人都承担一点,压力就不再那么大了。

第三:独生子女上有老下有小,两难全,悲惨的抉择

独生子女真的是上有老下有小,很多时候没办法做一个合理公平的去啥,父母养老和怀中宝宝的都是必须要面对的,也是自己的责任。最大的期望就是,两者之间不要有任何取舍和分别。

农村独生子女的父母养老问题还是很严峻的,希望千千万万的独生子女能更加努力的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给父母一个更好的生活。

一如今,国家对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也有了相关补贴,独生子女父母满60岁国家每年最低发放960元养老补贴。这项补贴可以和基础养老金一同领取,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每人每年可以领取的养老补贴金,在1000元左右,两个人就是2000元。除此之外,还有农村独生子女家庭伤残扶助补贴,每人补助270元/月。农村独生子女死亡补贴,父母每人每月能领到340元的补贴抚恤金。

二城里有养老院,现在一些农村也有养老院了。有些独生子女在外地上学工作,结婚定居,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把父母接到身边养老,同时父母也不愿意离开故土。所以,独生子女们只好把父母送去养老院养老。这种做法有可能会被农村人骂为不孝,但独生子女也是没办法,既要工作,又要照顾自己的小家,实在脱不开身。虽然养老院花费高,但独生子女有时间就去看看,倒也省心。

三。农村人讲究“养儿防老,但有时候,子女也是靠不住的。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独生子女既要工作赚钱,又要照顾自己的小家,对于农村老家的父母,往往无暇顾及。父母年纪大了,也只能依靠自己,种点粮食种点菜,自己干活养活自己。这类父母通常也比较理解独生子女的难处,不想给独生子女添麻烦,趁自己还能动,就自己给自己养老吧!

独生子女养老有点困难,首先自已得工作吧,还要有下一代吧,要是养老都管可能双方父母四人,能养了吗?如果再生二胎压力更大,他们的生活己经很难了!身体好的老人可以选择居家养老,身体不太好的可以去养老院!这是本人的看法!

我只有一个女儿,属独生子女的父母亲,退休后要不要和子女住一起,这得视情况而定。

当初小外孙在我退休后两个月出生,我推掉了单位返骋,又因单位给退休人员一次出游报销差旅费的机会,也趁宝宝出生前我去 旅游 了一趟,历时四十五天,然后提前一个星期住到了女儿家。这之前都是她的公婆在照顾他们的生活。

因为女人生孩子比较敏感比较娇气,有时也爱矫情有情绪,我怕她婆婆难做怕婆婆为难,也怕婆媳之间因为月子产生矛盾,又因为只有这么个女儿,我主动承担了女儿生孩照顾月子等工作,公婆俩当然高兴,连说辛苦谢谢之类。不过月子里的鸡鸭鱼肉蛋都是公婆买好备足,差不多三四天就来送一次,我笑说你们是后勤补给站吧,哈哈……

后来出了月子我和女儿一起带了差不多半年她上班了,我也带顺手了,也舍不得小外孙了,就一直带到三岁多宝宝送幼儿园我才脱手。

和独生女儿家庭相处这三四年间,虽然是在女儿家,但各种酸甜苦辣咸吧,内心来说真可谓五味杂陈无以言说。

我庆幸自己不是婆婆,如果是,我内心会有无数的委屈和愤懑,有无数的未知矛盾在眼前。好在是自己女儿,高一声低一句,吵一嘴骂一下,翻个白眼气半天就过去了,自己养的知道什么德性怎样对付。

女儿婆家常说,当外公外婆的,帮带孩子是情份,不带是本份,要知道领情知道感恩。现在他们在女儿家照顾接送小外孙。

我和女儿常联系,对她教导最多的是:自己也是养儿子的,将来也是婆,要把婆婆当成妈,别让出钱又出力的公婆为难,你的情绪是家庭的睛雨表,你喜乐则家欢乐,知好歹知感恩……

亲家两口子是忠厚实在人,和女儿相处融洽,小家庭和睦和谐又快乐,庆幸一家大小都不是多事之人,所以我在外面很心安。

我姑娘在深圳安家15年了,有两个外孙,我是2010年退休的,自退休后,每年不是姑娘带着全家回湖北,就是我们抽空去深圳小住十天半月,最长的一次就是去年春节,因特殊原因和姑娘一家4口共同生活了近四个月的时间,所以就这个问题我来谈谈作为父母的一点看法,做父母的退休以后要不要跟随在外地的独生子女一起居住生活?

首先我介绍一下我和子女的一些基本情况,我们老两口退休后的收入和普通工薪阶层差不多,两人每月有七千左右的退休金,目前身体状况良好,只要有兴趣,我们在家都抢着做饭做家务,老头子也特别喜欢两个小外孙,高兴起来常常用满是胡子的老脸,把小外甥扎的嗷嗷叫,女婿老家是东北沈阳人,在深圳一家外资做高管,平常都是早出晚归,除了在市区有住房外,还专门在离市区半小时可达的惠州和长安买了两套房子,方便双方老人去深圳时有一个落脚的地方,当然,姑娘和女婿最希望的是咱们能长期住在她们身边,对双方来讲都有一个照应。这么多年了,我们之所以宁愿偶尔两头跑跑,没和他们一起居住生活,主要还是因为有以下几种原因和想法。

代沟和价值观让两代人在一起的生活都感到非常压抑

我个人16岁就离开了父母独立生活,从小就向往有一个自己独立的空间,在我的意识里,老一辈的很多行为和想法都与年轻人格格不入,等到孩子逐渐长大成人时,我常常换位思考,也许是基因遗传,子女们的行为和想法在很多方面和我们这代人有很大差异,首先是兴趣和爱好完全不同,和子女一起相处久了更多的是彼此的迁就,父母和子女分别拥有各自时代的标签,很难在一个空间里通过双方的理解来融合,就拿煮米饭来讲好了,最初我们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我考虑到孩子们年龄轻,米饭应该煮得稍硬一点,事实上我们还没老到牙口不行,平常也是这么煮饭,在这一点上刚好与孩子们同步,可孩子们不这么想,他们认为我们到了这个年龄,吃软一点是常态,会更 健康 一些,所以在煮饭时给我们提出要求要煮软一点,说是他们一家都喜欢吃软糯一些,当你明知道子女们的良苦用心,就像传说故事中,两个老夫妻一生都吃着自己不喜欢的蛋黄和蛋白一样,这种压抑是没法表达的。

在我看来,两块钱一斤的大米和十元一斤的大米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菜市场三块钱一斤的蔬菜和配送的有机蔬菜只是概念不同,家里很多淘汰的用品和衣服扔掉是很可惜的,无缘无故在饭店吃一餐饭,花的钱够我们在家吃一个多礼拜,等等,方方面面就象当初我父母看不惯我一样,说多了们们不高兴,不说吧,我心里更难受。

隔代的孩子很难带,我们的教育方式和子女完全不一样

隔代亲在很多家庭非常普遍,我们家也一样,三代同堂享受天伦之乐,是我们经常和子女在一起小住的初衷,同时也希望在子女为事业奔波时提供一些帮助,如果用当初带自己女儿的模式那就大错特错了,我自己姊妹5个,用流行的话来讲,小时候是放养长大的,当初弟弟和小伙伴们打架满脸是血的跑回来,父亲只不过用盆冷水给他擦一下就算完,我当初带姑娘的,常常上夜班把她一个人锁在家里,轮到我带外孙又变了,这里给大家分享让我哭笑不得的两件小事。

大外孙十二岁了,上五年级,酷爱踢足球,他爸爸妈妈对他的学习和作业从来不过问,对孩子的时间管理很严格,孩子倒也争气,学习成绩总是在班上保持着前五的位置,去年还进入了市少年足球队,从这一点来讲我还是挺佩服他们的教育方法,但是,这熊孩子总是在家里也练习踢球,家里花盆,镜子,墙壁常常是搞得面目全非,他父母宁愿花半天时间来收拾房间,也不会在孩子玩的开心的时候去阻止,每每这个时候我只能看着,心疼那些损坏的物件,姑娘和孙子都不能说,得罪谁都不开心啊。

老二更不是省油的灯,这家伙今年才一岁多,每次只要不好好吃饭他妈妈立马就把餐具都撒了,晚上饿得哭天抹泪的叫我心里面那个疼啊,有一天,这货歪歪扭扭的拿着水彩笔就在墙上涂鸦,把好好的墙布画得乌七八糟,我正要上前阻拦时他妈妈一把拉着我,说别打断孩子的创作联想,宁可第二天再找装修工人来修补,让我哭笑不得。换作当初我带孩子,这顿胖揍还少得了啊。

子和女一起居住生活,小夫妻吵架时,是父母最尴尬的时候

相信只要和子女一起居住生活过的父母,免不了面对他们之间发生的小小磨擦,在我看来,这种夫妻之间的争吵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长辈的处境很尴尬,每当这个时候你不可置身于事外,双方都没有对错之分,也许你不在的时候,他们之间更能把所有的积怨都释放出来,我唯一能说的是,你们再吵就是赶我走。

总结与建议:

子女们都有自己的朋友圈,长期和子女居住生活有殊多的不便,人老了渴望享受天伦之乐是人之常情,但这种快乐也会因代沟和价值观的不同大打折扣,故此,以我十多年和子女多次居住生活得出结论:

1、距离产生美,哪怕是自己的子女还是要保留适当的距离,当父母自已没有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时,尽可能的给孩子留有足够的空间,不要过早地介入他们的生活,少给他们添麻烦就是给他们最大的支持。

2、当子女需要帮助时尽可能提供自己最大的能力,帮他们做家务,带小孩义不容辞,但不能让他们产生依赖,适可而止,毕竟每一代人有每代人的责任和义务。

3、退休后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并不可取,长期介入子女的生活更不可取,实在生活不能自理时再说吧,真正有爱心的父母宁可住养老院,也不会给孩子们添加任何负担,我真是这么想的。

看到这里的朋友有没有同感?请在评论区把你的看法也分享一下?

做父母的退休以后要不要跟随外地的独生子女一起生活,我觉得我可以回答你。

我们结婚时公婆刚刚退休,那时候两家离着一百多公里,公婆在家养养花逛逛街,终于可以享受清闲的日子了。我们周末有空就回去,看看老公长大的地方,慢慢和公婆也熟悉起来。后来孩子出生,公婆主动放弃清闲的日子,来帮我带孩子。虽然之前相处的不错,但骤然生活在一起,还是有许多需要磨合的地方。也吵过嘴,但生活中的事说开了也就过去了。都说婆媳难相处,但儿媳的心也是肉长的。我始终感念他们对我们小辈的付出,帮我带孩子做饭,直到孩子小学毕业,他们才彻底解放了。现在我们住在同一个小区相邻的楼里,彼此不打扰又能彼此照应。他们又过起了养花种草的日子,等他们老了,我会承担起我的责任,就像他们当初照顾我一样。

所以退休了,如果孩子需要你的帮助,还是和孩子一起过吧!虽然刚开始都会不适应,但只要互相尊重,互相扶持,一定会处出感情。和孩子在一起一家人享受天伦之乐,总比老两口孤零零到老好。

我的表姐在一个小城生活。她只有一个女儿。她女儿大学毕业后在大城市工作。她给我表姐说:“你们以后肯定要跟着我,现在你出首付,我贷款买一套房子,你们住。”

妈妈说“你咋办?”

女儿说:“我以后找个有房的男朋友结婚就好了。”

我表姐交了首付,房子买下了。她女儿每月还房贷。我表姐准备把自己现在居住的房子卖了,和老伴一起随女儿到她居住的城市生活。

凭心而论,独身子女的父母还是想住的离孩子近些,毕竟只有一个孩子。但他们又不想和孩子住在一起。做父母的和孩子一样都喜欢独立。问题来了。

不想和孩子住在一起,就得需要两套房子。独生女的家庭。像我表姐那样,不用背负为女儿买房的压力,只需付给首付,自己住房的事就解决了。将来找个有房子的男朋友,女儿的住房子由男朋友和他的父母承担。两套房子解决了。

独生子的家庭呢?父母工薪阶层,一辈子能挣多少钱?为儿子买房付个首付,贷款由儿子还,就已经不错了。哪里还有钱为自己买套房,第二套房子的首付都没有。儿子已经有一套房的房贷要还,哪里还背得起二套房的房贷。

所以,不是独身子女父母要不要跟随在外地的子女一起生活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的问题。

一般来说,对于工薪阶层而言,独生女的家庭,父母孩子到外地去的可能性大。

那些不想一起住,又买不起二套房的独生子女父母是无法跟随孩子到外地去的。

我来谈一谈我的经历和未来的养老计划。我是50后,有一个儿子,目前在上海工作。

我和老婆在上海已经是第七个年头了,去年老婆回老家上班去了(主要是想多赚些钱养老),有一个孙女,今年上一年级。

目前我家有三套房,一套在上海,二套在老家。上海的房还有些房贷,可在儿子,媳妇的能力内,不用我们操心。

曾经也讨论过要不要二胎,我们表态,你们想要二胎,我们老二口没精力给你们照顾,随后就取消了生二胎的想法。

我们的亲家因为比较远,经济条件等因素,因此儿子在上海买房,照顾孙女等主要是我们负责。

我们的养老计划是:

1老了不可能和儿子,媳妇住在一起,他们也没有时间精力照顾我们,长期住在一起肯定有矛盾,不要到矛盾爆发了,就没有了退路。

2到孙女上二年级我就准备回老家开始我们自己的生活,届时我们65岁了,目前身体状况还好,估计还有个十年活动期,一年内出远门一到二次,周边 旅游 随时可以,有一辆15万左右的车,大概可以再开个十年左右。期间想孙女了就来上海看看(我老家距上海就100公里)

3从75岁到85岁,我称之为弱活动期,如果身体允许,还可以在周边走走看看,那就看个人的造化。

4从85岁开始,那就是黄昏期,有太多不可预测的事情,这里不再详说。

为了能实现自己的计划,我们做了一些准备。首先确定养老方式。我们目前的养老一般有和孩子在一起养老;到养老院养老;居家养老等。经过反复考虑我们选择居家养老。

其次,居家养老得有一个家啊,所以在三年前我就把老家六楼107平的房置换成了120平电梯房,贴了50万,今年开始装修,预计得40万左右,这样就能保证有一个温馨的家。

第三准备养老金,目前我们夫妻退休工资一年十万左右,积蓄加一套房变现有一百五十万左右,这样就可以保证85岁以后的生活。

以上是我的一些想法,不知可否?欢迎大家来一起讨论。

题主出的题有二个要素:

一、退休以后;

二、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现象是中国特定年代国策形成的特定 社会 现象,据说: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未开始的计划生育至今已产生了17亿多的独生子女。而随之后来独生子女这一代又出现了大学生不包分配和国企改革4000多万职工下岗,这意味着老的、少的都必须自谋出路于是便出现了“孔雀东南飞”和“下岗再就业”的时代大变局。现在,当时的独生子女已是中年,在家中要承上启下,在 社会 要顶天立地!而老少两代又大都分开两地,于是便有了沿海发达地区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等地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的退休父母异地投靠子女的户籍政策……

中国是有5000年传统文化的国度,所以亲情在 社会 结构中又显的尤其重要。有句话不是这么说吗:孩子再大在父母的眼中都还是孩子!这就说明了在中国为人父母者为孩子永远有操不完的心。有一则公益广告可能大家都很熟悉:一位母亲望着奔跑的孩子心中说“等你长大了我就放心了”;孩子长大后母亲已鬓发斑白可她又面对孙子重复着“等你长大了我就放心了”。它告诉我们:做父母的只要还活着就永远会将自己的全部身心倾注在儿子、孙子、曾孙们的生活之中!所以,大部份的独生子女父母都会选择向儿女所工作、生活的地方靠拢。

当然,在自己身体还行还能奉献余热的时候大可以在儿女需要有人照料下一代的关键时刻“充当贴心保姆”或买莱、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的“免费钟点工”……但要本着邦忙不添乱的出发点,毕竟我们与儿女们生长的环境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思维的方式不同、考虑的问题不同……太多的不同注定了二代人“不在一个频率”上不可能演奏出皆大欢喜的和谐乐章。所以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清醒的认识到孩子已经长大,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为人处世的方式……越趄代疱是二代人相处时最大的忌讳,千万不要因为自认为是为他们好的一厢情愿而闹的背道而驰、互不愉快!

我认为,作为独生子女的父母退休后向儿女靠拢是必须的!因为这时候的我们已离开工作岗位正是一身轻的年龄段,而儿女们既要面临工作压力、住房压力、哺育下一代的压力等等,这正是我们趁着身体还行助他们一臂之力为他们适当减轻负担的时候同时还能享受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但靠拢并不等于“依靠”,如条件许可便在靠近他们的地方购置自己的住房以保证彼此都有各自独立的空间以防止“舌头与牙齿”咬伤的事情发生。再说,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正一天天的老去,总有一天会有需要助力的时候,试问:除了子女我们还能靠谁?

最后恭祝大家合家团聚、幸福安康

跟大家讲讲我自己亲身经历的两件事情!

当父母退休后是否跟子女一起住,这条信息包含了2个点,一个是退休后另外一个是一起住!

那么在这两种前提条件下,我来表达一下我的个人观点:

案例①:

我姨妈就是退休职工,家里就只有我姐姐一个姑娘,我姨夫在我姐4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她结婚后有了小娃她妈就帮她带孩子,现在老大读6年级,老二读小班!他们现在依然住在一起,早晚接送孩子,帮忙做做家务,其实挺好的!一家老小周末一起出去来个短途 旅游 ,其乐融融!作为老师享受了天伦之乐。作为年轻人,父母在身边,不用挂着老人身体问体,生活在一起,样样都放心!

所以我认为父母退休后还是应该跟子女在一起生活!

案例二:

因为我是农村孩子,爸妈是农民工!他们从我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每年只有过年的那几天才能一家人团聚。经过爸妈多年的努力,现在家庭条件好转很多,我和弟弟也已长大成人!

我于2016年11月结婚,2017年12月底怀孕,2018年9月30号小宝宝出生。

亲妈是8月底来我家照顾我,陪我来单位住的,照顾我的生活起居!宝宝满月的时候我爸也来一起照顾小宝!美好的生活开始了。

小宝4个月的时候,我爸爸检查出生病了———食道癌!犹如一道晴天霹雳,所有人都陷入悲痛中!然后我们开始了漫长的求医路,连转于老家与医院之间———放化疗———手术!术后伤口没有愈合,我和小弟倾尽所有积蓄给老爸看病,老天爷终于看见了我们的孝心,感动了上天,术后2个月伤口愈合了!最终可以回家休养了!

现在我上班了,一切恢复了正常!因为疫情的原因爸妈被隔在湖北老家不能出省。最近疫情缓解,把爸妈接到身边来一起过日子,其实感觉挺幸福的!

父母的前半生为我们辛苦操劳,后半生应该享受“子孝媳贤,儿孙满堂”的生活!老人不是我们的负担,不是我们需要帮助时候的“保姆”,用完就抛弃的对象!

我是中国的第一代留守儿童,内心一直有缺失———一童年缺少父母的陪伴!所以将心比心,我很能理解老人年纪大了,也希望有子女的陪伴!

如果我们能用对待养孩子的心,分一半给父母,那么父母的晚年生活会很幸福!

这是我的亲身感受,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我的观点是:只有一个孩子,必须跟着孩子去呀。但是,尽可量不能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在一起过日子,哪有舌头不碰牙的。自己的儿子女儿,说什么都不会太在意,但毕竟还有儿媳妇和女婿呢。

我这几年在给女儿看孩子,女儿工作的地方,离我们家挺远的。我要抛家舍业去到她家看孩子。我发现生活在一起,还是有许多弊病的。例如生活习惯不同,我喜欢早睡早起,晚上8点左右就困了,早晨四五点钟就没有睡意了。而女儿和女婿呢,他们喜欢晚睡晚起。特别是单位里的一些工作,有时还要带回来完成,常常我一觉醒来,十一二点了,人家还在敲键盘。而早晨我做好了饭,人家还在睡觉,有时候饭菜都凉了,还没起床。我还怕打扰人家,早晨做饭还得悄悄的,怕弄出声了。

在吃的方面,我们的习惯更不一样。我就喜欢买菜,回家自己炒,自己炖。我感觉这样吃的 健康 ,还经济。而女儿女婿呢,经常喜欢点外卖,上饭店。我很看不惯。刚开始,还跟他们说这样不好。外卖吃多了,会影响身体 健康 。外面那东西是好吃,但是加工时都是重盐重油。但人家基本不听。我也就不说了,我知道说多了人家就是不吱声心里可能也烦。

住在一起,还有一点不好。在儿媳妇儿和姑爷儿面前。穿衣服都要注意。感觉很不随便。就像现在夏天热的要命。如果在自己家里,可以穿得很凉爽,随时洗个澡。而在女儿儿子家能吗?

如果我们必须看孩子,那只能将就一点。不看孩子了 ,还是希望自己能有个窝,离他们比较近最好了 ,可以相互照应 。在能自理的情况下,不要和他们住在一个屋檐下。

人间悲欢事,不由己做主。风光的表像之外也隐藏几多的无助和无奈!

做父母的退休以后要不要和儿女一起住受多个因素所决定,不是自己说了算,也不是自己的儿子(或女儿)说了算。

同单位老师湖南的儿子娶了宁夏的回民儿媳在邻近的广西工作,初次回家,做公婆的重新购置炊具单独为儿媳做回民饮食。但儿媳还不满意,在除夕前一天回到工作地去了,从此再未来过。奇葩的是,孙子也不让爷爷奶奶接近。这个国庆节该老师夫妻自驾去贵州玩,十月二号病发脑梗,还得请同事接回。现躺医院拒绝儿子回来看他。

邻居儿子儿媳都是名校毕业,在成都都有光鲜的事业,婚前都购了各自的房子,婚后儿子单位又集资了福利房。尽管儿媳是东北人,也是独生。由于双方都是事业狂,一个女儿都分开带,晚上陪睡一、二、三由爸,四、五、六由妈,周日轮流来。白天陪玩爷爷奶奶和外公姥姥按月来,买菜做饭那是泾渭分明,谁也不沾谁便宜。每次回到湖南说到生活现状,女邻居是满眼含泪,男邻居倒默不做声。

老婆已经退休,我还有三年。总的说儿媳善解人意,不满周岁的孙子乖巧可爱由外婆带在省会长沙父母身边。假期我回家乡县城的时间多,退休还准备翻修乡下老家的房子,那里离儿子二小时车程。现在我做他们的采购员运输队长,土鸡土鸭肉呀蛋的时鲜水果按时供给。但是一点,我只要 健康 ,退休生活自己做主。前几年长沙房价低时自己买了房,离儿子现住地不远,一旦身不由己了随他们安排。

我们跟着女儿在上海生活也快8年了,这8年,外孙子从出生到现在上小学一年级,一直是我们夫妇关照的,虽然辛苦了一些,但获得的快乐也是挺多的。这些年,我们还 旅游 了许多国内的城市、乡村,也出国 旅游 去了许多国家。我们亲家是上海人,女婿也是上海人,每年我们有两个月休假时间,上半年是五月一日到六月一日。下半年是十月一日到十一月一日。休假期间娃娃由亲家们来带。这两个月我们就用来 旅游 ,写了一百五十多篇 旅游 文章,拍了上百部 旅游 视频。一家人的生活、身体都得到了很好保障。我们在郊区买了100平方米的新房,休假和节假日我们就住我们的家,平时带娃娃就住女儿家,生活上关照他们多一些,孩子们也好安心工作,我们虽然不在外面工作,但减轻了孩子们的家庭工作负担,这种模式是不错的,每个周末,亲家和我们聚在一起,娃娃由他夫母带着上学习班,我们老的就负责中餐,两家老的轮着来,食物也十分的多样、花样,吃的也嗨嗨的。总之,我们还是很满意的。

120

1独生女:只有一个孩子,而且是女儿,解1;

2老两口:老两口是父母二人,解2;

3难为继:觉得没有继承的人了,解0。

三个数字就是120。

这句话的意思是:唯一的孩子还是个女儿,这个唯一的独生女儿离开家门出走了,独生女的父母年龄大了,孩子无法顺延香火。

虽然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但是过年的时候双方的父母还是不能在一起过。这是因为每个家庭过年的风俗是不同的,两家人在一起过年,也会有很多的不方便。

1、每个地方的风俗不同

曾经听过一位阿姨说两个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但是他们老两口和女方家的老两口没有在一起,最主要的是因为每个地方过年的风俗不同。南方人和北方人生活方式不同,饮食方式不同,过年的方式也不同。比如北方人过年的时候喜欢吃水饺,南方人就喜欢吃团子,还有很多的风俗是不同的,所以两个不同的家庭在一起过年,可能就是不同的风俗的一种碰撞。年轻人还比较好适应,但是上了年纪的人让他们去适应这种风俗,就有一点难度了。这样想来,倒不如各守着各的家,各在一家过年就好了,等到孩子们过完年再回来也是一样的。

2、生活方式不同,想法也不同

曾经听一位阿姨和一位叔叔说,两个家庭生活方式不同,所以各自对过年的想法也不同,最主要的是经济能力也不相同,所以很难两家在一起过年。况且说老人的背后有很大的一个家族,可能还会有他们的老父母,所以很难两个家并在一家过年的。不过这样的事情,双方老人都能够理解,也就无所谓了。

过年只是一个形式,过年是去婆家过,还是去娘家过,也是无所谓的事情。如果两家老人想在一起过,那么是最合适的,如果两家老人有所顾忌,那么各过各的,过完年孩子们还会回来的,这样想开了,只要心态摆正了,一样可以过一个幸福团圆的年。

17岁,我们有我们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情绪。关心我们的妈妈因为年龄的增长,我们也许会觉得挺啰嗦的。我希望你可以和你妈妈好好沟通,真的,妈妈把我们养到17岁,她希望看到的并不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我知道,你有你的难处,可是你也要想想你的妈妈。你讨厌她是非常不可取的一种心态。人都是相互的,只有你理解她,她也会理解你。有什么事好好说、好好沟通。毕竟那是自己唯一生你养你的妈妈!最后,希望你不是那种长大了翅膀硬了的小鸟。希望你们好好相处、幸福快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9671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9
下一篇2023-11-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