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如你所是,非我所愿

我爱你,如你所是,非我所愿,第1张

中国女人总是感到孤独、寂寞、少陪伴,中国男人总是感到挑剔、指责、少接纳。根源在我们就是在看似和谐,却不会彼此陪伴、彼此深爱的家庭里长大的。

1痛苦的中国式和谐家庭关系

客体关系心理学说,关系就是一切。我们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寻找关系。

婴儿若没有照料者的陪伴,无法存活。成年人若没有朋友或伴侣,生命黯淡无光。老年人没有人陪伴,生不如死。

我们都知道陪伴的重要意义,那什么才是真正的陪伴呢?

有一对夫妻找我做心理咨询,双方都受过很好的教育,郎才女貌。老公抱怨妻子不接纳自己,对自己挑剔;妻子总抱怨孤独寂寞,缺少陪伴。

老公一听“寂寞”这个词就火:“我在家工作,1周7天差不多天天都和你在一起,你却总是不满足,你这是心理有问题!”妻子非常委屈,却说不清楚到底痛苦在哪里。

细细了解这个男人的成长史,男人从小跟父母一起生活,没分离过,父母也几乎不吵架,更是从来不打骂说教孩子。他从小就很懂事,成绩优异,从来不给父母添麻烦,长大后也工作体面收入颇丰,孝顺家人,家庭关系看上去关系非常“和谐”。

当我问起这个男人,你童年有什么和家人在一起很快乐很high的记忆吗?男人低下了头,想了一会说:“确实没有,家在记忆中总是很清冷的感觉,客人都很少,每个人都好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人气。”

2再看看妻子的成长史。

她是家里独生女,通过姑姑的回忆她了解到自己出生后一直是妈妈带。除了喂奶,妈妈总是把女儿放在床上,自己在一边看着,却不抱不哄,面无表情的看着孩子,跟女儿没有任何互动。女儿也变得面无表情,直到其他人过来抱她逗她,才会活跃起来,露出笑容。

这一对夫妻的关系,各自完美复制了自己童年的剧本。

老公就像老婆的妈妈,一直在身边,却对老婆“不抱不哄”,没有交流互动。老公对待妻子,就像自己父母对待自己,也是不打不骂,物质充分满足。谁都说他俩是模范夫妻,然而关系中的孤独冷漠,只有深入其中才知滋味难熬。

这种关系在中国家庭绝对不是少数。比如过年怕回家,因为回到家,除了那些让人头疼的提问,如有对象了没啊,收入怎么样啊等等,其他时间在一起也无话可说,气氛尴尬。

很多中国人,并不知道如何与家人创造愉悦的、有情感流动的关系。

这个情况怎么办,说实话并不太容易解决。

比如这对夫妻,老公并非有意冷漠妻子,只是无意识的重复童年的关系模式;妻子也被困在婴儿期的痛苦里,精神上不能独立存活,总渴望冷漠的老公能够拥有热情,把自己带离死寂的孤岛,于是不停的想要改造老公,让老公觉得不胜其烦。

想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双方得意识到,自己童年的关系模想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双方得意识到,自己童年的关系模式,复制到今天的亲密关系中,不会获得幸福。

幸福的关键,不在于陪伴时间多寡,而是陪伴质量高低。这对夫妻童年都没有和父母之间亲密流动的关系体验,需要从零开始学习,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觉知力。

1、高质量的陪伴,前提是完全不想改变对方

没有人喜欢被说教,没有人喜欢被控制。因为当我们想要改变对方时,无论出发点多么好,道理多么正确,其实都在传递:我不喜欢你现在的样子,你应该变成另外一个样子。

这个改变对方的能量本身,就会让对方抗拒。就像妻子想要把老公改造成一个有热情的人,老公的心就关得更紧,觉得妻子根本不接纳自己,很伤心。

很多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几乎不停的挑剔指挥孩子。

孩子玩水,嫌孩子浪费水;孩子玩土,嫌孩子弄脏衣服;孩子自己吃饭,嫌孩子吃得慢,指挥孩子多吃青菜。孩子开心的跑过来要妈妈抱,妈妈却要孩子先去洗手,才能碰妈妈。这种“陪伴”下来,大人小孩都很累,而且不开心。

为什么想要改变对方?因为看不见对方的真实存在,只能看见我们头脑中想像出来的、正确的对方应该是怎样。

头脑想像是最可怕的东西,因为头脑会造出一万种理由,证明自己的想像就是真理。比如,看见孩子弯着腰玩iPad,头脑立刻会说,这样会把眼镜搞近视,这样对身体不好,所以我要纠正他。

当父母去纠正孩子,结果必然是,孩子不开心,和孩子关系进一步疏远。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难道我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错了吗?长时间弯着腰玩iPad,就是对身体不好,这个还有疑问吗?

问题是,人不是机器,人是不能拿来纠正的。

问问自己,你也知道晚睡不好,可是你真的能做到从来不晚睡?如果你晚上失眠,伴侣在旁边不停教育你:晚睡对身体多么多么不好,这样有助于你安然入眠吗?

如果伴侣理解你的晚睡,肯陪着你失眠,抱着你轻声聊天,这就是真正的陪伴:我不要改变你,我只是如你所是的爱你。

同理,看到孩子弯着腰玩iPad,不妨去看看孩子在玩什么让他这么聚精会神,有兴趣的话可以一起玩。

心疼孩子弓背弯腰,那么去爱抚他的背,孩子的脊柱在爱的灌注下,自然会挺直。

这就是真正的陪伴:关注,但不打扰。

2、高质量的陪伴,是看见对方

我的一位来访者喜欢打篮球。小学时候,有一次打完篮球身体畅快淋漓,带着这份满足和快乐,儿子迫不及待的想回家和爸爸分享,刚说没两句,爸爸立刻接过话鼓励孩子:“打篮球,这个爱好很好阿,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力,你要好好坚持下去,打好篮球!”

听完这句话,儿子感觉身体里流动的能量一下子全被憋回来,淤堵在心中,愤怒却又无从发泄,因为爸爸没有说错任何话。

另外一个例子,一朋友形容小时候父亲看自己弹钢琴的感觉:爸爸就像在欣赏自己刚买回来的艺妓。

这个例子里虽然有俄狄浦斯冲突(恋父、恋母情结),但最本质的含义都是:父母看不到孩子本身,父母看到的是孩子的功能价值。

这不是一句指责父母功利心的话,也许父母并没有要求孩子必须功成名就。但父母能否看到孩子本身的存在,而不是用外在价值去定义的物质性的“它”,决定孩子的心能否直接感受到爱。

若孩子本然的存在不被看见,即使父母为孩子倾注一切,孩子也只是父母表达爱的道具。孩子也许头脑上承认父母为自己付出很多,承认父母很爱自己,但心知道那份恒久的孤寂。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说,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它。

当我放下预期和目的,以我的全部本真与一个人或事物建立关系时,我就会与这个存在的全部本真相遇,这种没有任何预期和目的的关系,即是我与你的关系。

在马丁布伯看来,“我与你”只是生命的瞬间。也许我与你神性相遇的境界太高,但至少我们普通人可以学习做到,去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不是父母的延续,不是一个实现我们想象中功能价值的“它”。

孩子打篮球的体验、满足的表情,流动着一个生命的存在感。

打篮球带来的功能价值,是头脑总结出来的“它”,“它”并非不能存在,打篮球确实附带强身健体等很多好处;

但如果你只能看到“它”,听不到孩子快乐而急促的呼吸、看不见他满足的表情,孩子由内而外散发的快乐也不能共振你的嘴角上扬,那么,你和孩子根本不存在于一个空间。你睁着眼,却是全盲的。

当我们放下所有的要求、控制、评价,只是单纯看见对方当下的样子,当下的感受,并愿意和这个真实的人在一起,分享时光,这就是真正的陪伴。

这种陪伴,无论对自己还是对方,都是巨大的滋养疗愈,是我们存在的证据。

个人体验:

如果伴侣理解你的晚睡,肯陪着你失眠,抱着你轻声聊天,这就是真正的陪伴:我不要改变你,我只是如你所是的爱你。

同理,看到孩子弯着腰玩iPad,不妨去看看孩子在玩什么让他这么聚精会神,有兴趣的话可以一起玩。

心疼孩子弓背弯腰,那么去爱抚他的背,孩子的脊柱在爱的灌注下,自然会挺直。

这样的细节,一下就打动我。让我一下就想到自己在痛苦的时候,好朋友陪我深夜长聊的情景。即使痛苦的问题无法当时就解决,但那份陪伴一直温暖着我,人生旅途中,让我始终有力量。

行动:

我爱你,也要如你所是,非我所愿。

    马丁·布伯的《我与你》讲到世界的本质是关系,关系分为两种,一种是我与你,另一种是我与它。

    我与你的关系 ,就是“我”把“你”当成是一个有生命、有情感、有尊严的主体,同时也把“非我”中的一些事物(包括他人和很多事物)当成与“我”平等的,有生命、有情感、有尊严的主体来对待。这个“非我”就像一个人一样,站在“我”的对面或心里,“我”看待他就像爱人、亲人、朋友一般,“我”可以说“你好”、“我爱你”,等等。“我与你”关系的最大特点是平等、有爱、移情和感通,“我”对待“你”,没有功利性,没有目的性,“我”愿意且能够站在“你”的角度看问题。

   我与它的关系在布伯看来只是一种经验和利用的关系。“我”是世界的中心,“我”去感知世界,“周围世界仅是感觉对象”。我对“它”的经验,表明我只是在世界之外去感知这个世界,而经验本身却在我之中,这就构成了西方近代哲学无法跨越的意识与存在、自我与世界之间的鸿沟。这是一种对立,而不是一种交融的关系。此外,我与它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我是主动者,它是被动决定的,"我",主体具有对象化的能力,而“它”不过是对象而已。现代科学把这一点推向了极致,从而导致人对于自然的过度开发和利用。

   人与人相处,人与万事万物打交道,都不会脱离“我与你”关系和“我与它”关系这两个基本模式。我想,当越来越多的人用“我与你”关系来看待和处理各种关系时,世界一定会变得更美好,每个人也都会更健康更幸福。

   用《我与你》旧版封面上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吧:“你必须自己开始,用你的全部存在去同世界相会吧,这样,你也将与上帝相会。”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木瓜》

海明威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讲述的是一位无儿无女的老渔民圣地亚哥,无依无靠地住在海边的一个小窝棚里,每日打鱼为生,名叫马诺林的小男孩时常陪伴他。

圣地亚哥“倒了血霉”,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捕到一条鱼,在第85天仍然满怀期待出海,接着清晨的海流驶向远方。

圣地亚哥如愿以偿遭遇到一条漂亮的大马林鱼,经过三天三夜的生死搏斗,虽然筋疲力尽,但最终满载而归,令人可惜的是在返回岸边的途中遭遇了许多鲨鱼撕咬鱼肉,圣地亚哥最终也没能守护住自己的胜利果实,靠岸之时,只剩下一副庞大的白色鱼骨架。

海明威浓墨重彩大量描写了老渔夫与大海搏斗的过程,惊险刺激历历在目,然而令晴空难以忘怀的却是小说开头四分之一的篇幅中,圣地亚哥与马诺林如同爷孙般的温暖相处,灵魂上的互相依赖!正如《诗经》所言“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你对我好,我加倍对你好,不但为了酬谢,更是因为这一份老人所渴求的灵魂上的依赖!

马诺林第一回跟随圣地亚哥上船才五岁大,老人悉心教导他捕鱼工具使用和技巧,他们成为了很好的伙伴,一起捕鱼,一起聊天,这是一段很美好的回忆。故事从圣地亚哥连续 84天一无所获开始:

“你有一回八十七天钓不到一条鱼,跟着有三个礼拜,我们每天都逮住了大鱼。” 、“顶好的渔夫是你。”在老人连续40天一无所获时,马诺林的父母要求他上另外的船,运气不错,收获了大鱼分到了钱。

可是孩子并不开心,因为每天看着老人空着船靠岸,消瘦又憔悴,很是心疼难受,孩子更怕老人伤心失落,所以给他加油鼓劲!真心的对老人好,失意时的希望鼓励胜过千言万语的苍白安慰!

孤独的老人独自看着远方的大海

“我去弄沙丁鱼来好吗?我还不知道上哪儿去弄四条鱼饵来。” 马诺林如同小大人般请圣地亚哥喝啤酒,勤快地想要帮忙弄鱼饵,因为知道老人连续84天没有收获,手头拮据。

圣地亚哥先是推拒了,最终接受了马诺林的好意。真心的对老人好,不等到开口率先想到,并且小心翼翼维护老人的自尊。

“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有锅鱼煮黄米饭,要吃点吗?”马诺林乐意陪着圣地亚哥每天扯这样的一套谎话,事实上老人出外捕鱼只剩下鱼钩和鱼叉了,生活拮据,连鱼网都卖掉了,怎么可能有鱼煮黄米饭?彼此都知道的谎言视为希望的自我安慰,马诺林很清楚,不戳破就是最真心的维护。

圣地亚哥老渔夫的住所在破旧的窝棚当中,他躺在椅子上看报纸,马诺林非常感兴趣听老人对于报纸上棒球比赛的消息以及评论,他是最为忠心的倾听者,还会适当地提出问题满足老人夸夸而谈的愿望。

马诺林关心老人是否穿的暖和,在老人疲惫睡着后为他盖毯子,为老人端来了晚饭(不知道是马丁饭老板送的,还是马诺林买的)“不等你准备好,我是不愿打开饭匣子的!”

马诺林与圣地亚哥老渔夫

马诺林对老渔夫是发自心底的尊重以及钦佩,为了排解老渔夫心中的孤单寂寞压抑,抛出的话题让老人津津乐道,有说不完的话语,单从对话中就仿佛瞧见了圣地亚哥那枯败的面容里焕发出的勃勃生机。这一切的一切在老人心底扎下了根,成为他在独自出海后,孤独落寞的的内心中最重要的支柱!

“祝你好运。”在马诺林的目送下,圣地亚哥老渔夫在黑暗的黎明时出海,凭借着高超的技术利用海流在清晨来临时到了远方,开始了一个人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飘荡的日常,放鱼饵、下钩静待,一个人自言自语。他看着初升的太阳、黑色的军舰鸟、天上的云,七彩的水母……脑海里不停地想象,不自觉地自言自语,好像在与各种所见的生物对话。

老人的自言自语是因为孤独,在马诺林离开了以后。他是个贫穷的老人,有钱的渔夫可以在船上听收音机,而老人只能在等待中不断地想事情,心心念念好运逮住一条大鱼。

“但愿那孩子在这儿就好了,我正被一条鱼拖着走……”

“但愿孩子在就好了。可以帮我一手……”

圣地亚哥在远离岸边的第一个夜晚,不是空手而归,却是被大鱼拽着越来越远,马诺林不在身边,他只能同那条大鱼自言自语,谁也不该上了年纪独个儿待着,道出了老人心中企盼有人陪伴的心情,看着夜晚船边两只海豚嬉戏,他想起了曾经和马诺林一起逮住了大马林鱼的情景。

但愿那孩子在这里。

鱼啊,我跟你奉陪到死。

但愿那孩子在这儿,并且我手边有点儿盐就好了。

如果那孩子在这儿,他会用水打湿这些钓索卷儿。

圣地亚哥同海上一切生物对话,同那条大马林鱼说话,这是一个孤独又倔强的老渔夫,在这片蓝蓝的大海中同那条大马林鱼你挣脱我控制奋战了三日,极尽所能让自己忘记了孤独,时不时地想念那个孩子马诺林,无论是分享喜悦,还是胳膊抽筋,还是渴望有人帮忙,他都想着“那孩子”,“那孩子”,直到战斗结束,回家。

只有那孩子会担心。可是我相信他一定有信心。

带着大鱼返回海岸的途中,鲨鱼接二连三的围着死去的大马林鱼打转,老渔夫还在计算着多少收益,半条鱼已经没了,用仅剩的鱼叉杀了几条鲨鱼后,在深夜里碰到了一个整群,便再也无力保护了。他心里想的是孩子在担心我,孩子对我有信心,可惜的是,我带回来的只剩下一副鱼骨架。

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丧失体力的老人回到了自己窝棚躺下了。马诺林这个孩子无数次出现在老人的嘴边念叨,心中回忆,是疲惫的灵魂渴求的曙光:只要回去了,便能见到那孩子,还能再看到那孩子,他帮了我许多忙,那孩子在等我,只要我有了好运,那孩子的爸妈会让他继续跟着我一起!

早上,马诺林如往常一样到老人的窝棚,看着老人大喘气,还有那伤痕累累的双手,没敢当面哭出来,而是转身离开去给老人准备早餐,马诺林明白老人需要的不是同情,此时此刻最需要的是补充体力。

小镇上的人都在讨论那个大鱼骨架,只有马诺林想到捕获这样的大鱼需要付出多大的力气,而造成这样的骨架该是被多少鲨鱼环绕的惊险,圣地亚哥有多努力又有多绝望,普通人看着表面风光,只有真正关心的人才看得到这隐藏下的惊心动魄!

马诺林如同平日那般照顾圣地亚哥喝咖啡早餐,听老人讲自己被打败了,反驳道“那条鱼可没有打败你!”然后他们商量着剩下的鱼头怎么分配处置?离开的三天三夜有多少人出去寻找?

圣地亚哥感到很愉快,因为不再是一个人自言自语,对着大海说话。对于这样一个自尊又倔强的老人来说,平常心对待他,倾听他的话语远比为他哭泣,掉几滴眼泪来得有意义!

“现在我们又可以一起钓鱼了。”

“不,我运气不好。我再也不会交好运了。”

“我会带来好运的。”

“你家里人会怎么说呢?”

“我不在乎……不过我们现在要一起钓鱼,因为我还有好多东西需要学。”

马诺林心疼圣地亚哥,决意以后跟着他一起出海。在小说的开头,他说自己是个孩子,不得不听从父母的话,而现在仅仅三天的时间,老人愈加苍老了,男孩瞬间长大了,可以自己做主了,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他说出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自己还有好多要学的。圣地亚哥没办法拒绝,他确实想要一个可以一起说话的人,不必再自言自语,他们讨论着用什么渔具,好好保养双手……

作为旁观者的我们不知道,圣地亚哥是否还有下次出海的机会,不过如果出海了,他必定不会再是一个只能对海说话的孤单老头,马诺林必定陪伴在他的身边,成为他心中最大的慰藉。

圣地亚哥和马诺林这两个人令我想到“投桃报李”,却不仅仅于礼尚往来的客客气气。圣地亚哥把马诺林视为儿子孙子般的存在,悉心教导;马诺林对于老人不但细心照顾,更是一个倾听者的存在,孤独灵魂的安慰。

正应了《木瓜》里的这句诗“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无论是木桃,还是琼瑶,都比不上存在于你我心中的担忧、想念、慰藉,再惊涛骇浪、惊心动魄的战斗,终究会累,最终需要的只是这样一份平淡的安宁!这一份赤子之心,这一份灵魂倚赖,是比那海更深沉的存在!

读《老人与海》,我看见的是此情所在!

做为制约2的人,我的情感会比较丰富,想的问题也很感性,有点天马行空的感觉。这几天在学习天赋密码的流年运势,马丁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关于2020年,你有什么想法呢?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梦想,把它们写下来,并鼓励自己去做,逐梦成真。

宝妈们都很精彩的规划分享了自己2020年的梦想,有的希望自己能在未来给父母一个温馨的房子;有的希望自己和家人们和谐健康快乐成长;有的希望读一些书做一个有书香气息的女子;有的希望自己能成为讲师,给迷茫的人指点迷津;还有的希望跟随着马丁老师一起让天赋密码走进更多的家庭,帮助更多的人。

打开尘封已久的回忆,发现自己这么多年来没有什么梦想,也没有去追逐过什么,就这样平平淡淡,默默的过完一半的人生,想想真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我是谁,我要做什么呢?我不停的问自己,在没有学习天赋密码的时候,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等孩子们长大了,有他们的事业了,就和自己喜欢的人,择一处僻静之地相守到老。

自从有缘认识了马丁老师和一群爱学习的宝妈小伙伴们后,我的想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觉得我不能再这样,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我要努力学习,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才能使自己不至于被时代所抛弃,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马丁老师常说:“用生命去影响生命”,就是要我们通过学习,去带动鼓励身边的人,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更多的了解天赋的魅力,让他们在天赋大讲堂中觉醒,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梦想,哪怕是小小的一个梦想,只要你不停的去完善它追逐它,梦想一定会成真的。就像宝妈们每天让爱流动起来,用爱的语言,爱的分享,去感染家人一样,去感染周围的一切。这样我们在这个冬天就会更加温暖,2020年就会走得更好更远更精彩……

原因很多,因为代沟,因为父亲的教育方式,因为三观。

小时候因为做错事,被父亲打骂多了,长大虽然知道那是为自己好,但还是提不起劲头和他多说几句,因为怕他忽然严肃说自己怎么怎么样。

在这个信息时代,05后讲话00后都不懂了,我和差我五岁的弟弟讲话都有点难,他还笑话我,没办法,时代进步太快。

我和我爸抱怨好热,热成狗,他就反问我,怎么成狗呢,热就热怎么成狗呢,话不能乱说。我就不和他讲话了。。。

6,站在不一样的角度看,还是9呢,看待问题方式不一样,导致意见不和,讲话变少。

还有的父母觉得孩子是自己生的,什么都得听自己的,孩子觉得,我还小,你不该让让我吗,还有的人人平等,为什么你能高人一等。

爸妈:我骂你,你得听不能还嘴,打你你得挨着说错了,让你干什么就得干什么,孩子没有隐私,孩子没有羞耻心,孩子是我的,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是大人,你错了,我得教育你,我错了 你应该小孩凭什么说我?小孩什么都不懂,小孩不能干什么什么,小孩做事有什么原因啊,就是玩嘛,小孩不用被尊重,因为他还小,不懂事,我给你做的决定永远是对你最好的,你必须听话也只能听话。

孩子:凭什么,说好的不和小孩计较呢,我这么小,为什么这样对我?我也是人,我没错为什么说我打我骂我还不能为自己解释一下,解释还不听,我有自己的思想凭什么让我干什么就得干什么,你要是让他觉得为他做的多了,你可以让他干什么干什么,但你给我的印象只是有空看看我,没空不搭理,搭理就是骂,那你凭什么让我干什么就得干,我的要求你满足过吗?我也是有隐身的,小孩为什么不能有隐私,为什么不能有羞耻心?你只是我父母,凭什么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也是人我有自己的思想,你错了我帮你纠正一下,提个意见怎么了?你大人错了还这么有理,我错了凭什么挨打,我也是不小心啊,我能做好为什么不让我做,我怎么不能有原因,我觉得就得这样才好,我凭什么不能被尊重,我也是人好吗,我很大了我懂很多了,你是对的,但我喜欢另一个我就喜欢那个为什么不行呢?

做不好父母,就会是这样,上面你做到那么一两条,他会留在心里不说话,但你做的多了,尤其让他觉得他说话没有用的时候,他理都懒得理你了。

因为上面说的都没有尊重到孩子,永远记得,孩子也是人,虽然不成熟,但他们也是人,也该被尊重。

如果你没有尊重到他,可能你不是他父亲的话,他都不想看到你,设想一下别人不尊重你,你还会舔着脸去打交道吗?

看别人回家和父母有说有笑,谁都羡慕。

原因可能还会有更多,但不会少,作为家长,监护人,父母亲,谁都有必要多想一下怎么做?

证明他是个配当一家之主的男人。

当他们开始在田地里劳作的时候,马丁什么也没有想,只是玩命地翻地,可是玛丽此时却胡思乱想,心生恐惧。她突然对那残酷无情的土地也害怕起来。土地是农民的奴隶主,它将一辈子把她牢牢拴在艰辛的劳动和贫困上,直至她再次躺入它的怀抱。她短暂。

尤其是细腻的行动、语言和心理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夫妻二人敢于面对残酷现实的勇气。马丁作为一家之主,极力展示他的男性权威形象。他用行动证明他是一个可以托付的、有责任感的丈夫。他言语虽不多,但一直掌控着夫妻谈话的主动权。他心理变化较少,让我们看到他对生活的坚定态度。玛丽心思细腻,情感丰富。当丈夫急躁时,她会柔声安慰。当丈夫自夸时,她会调皮开他的玩笑。当丈夫开心时,她会一起分享。更多的时候,她是个任劳任怨的帮手,顺从命运的安排,和心爱的男人一起,踏踏实实地劳动,用努力和汗水,向土地索取粮食[6]。正是这些典型的行动、语言和心理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两人相互扶持,共同劳作,共享美好生活的决心。尽管田间劳作辛苦,这对年经的夫妻依然很乐观。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憧憬着用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

马丁塞利格曼所创的“正向心理学”,可以理解为:“快乐的科学”

他让我们了解不快乐的原因,并让我们重新获得快乐

    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是一名美国心理学家,曾获美国应用与预防心理学会的荣誉奖章,终身成就奖,199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塞利格曼,美国心理学家,主要从事习得性无助、抑郁、乐观主义、悲观主义等方面的研究。曾获美国应用与预防心理学会的荣誉奖章,并由于他在精神病理学方面的研究而获得该学会的终身成就奖。199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习得性无助的定义和表现:

定义:习得性无助指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学习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

表现:习得性无助学生形成了自我无能的策略,最终导致他们努力避免失败。他们力求无法实现的目标,他们拖延作业,或只完成不费力气的任务。他们沮丧,并以愤怒的形式表现出来。美国国家阅读委员会的报告描述这类学生是“懒散、怠慢、有时是破坏性的。他们不完成作业。他们面临困难的作业很快就放弃。他们在要求大声阅读、测验时变得焦虑。”

理论支撑:

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把40 只狗置于名为“穿梭箱“的东西里;隔体将箱子分开两部分,一开始,隔体只有狗背高。从格栅箱底上对狗脚发出千百次电击。狗如果学习到跳过阻隔体到另一边,就可以逃脱电击。然后,进行“挫折”狗的跳脱实验,实验人员在狗跳入另一边时,也在格栅通电,并且狗须跳100次才终止电击。他们说:“当狗从一边跳入另一边之际,发出预料可免电击的松释声,但当它到另一边的格栅而重遭电击时,则发出惨叫。”接下来,用透明塑胶玻璃阻隔在两边之间。狗触电后向另一边跳跃,头撞玻璃。狗开始“大便、小便、惨叫、发抖、畏缩、咬撞器材”等等;但10天至12天之后这些无法逃避电击的狗,不再反抗。实验人员说他们为此“感动”。结论道,两边之间加以透明玻璃并加电击,“非常有效”的消除了狗的跳脱意图。

    反复对动物施以无可逃避的强烈电击会造成无助和绝望情绪

矫正策略:

充分理解习得性无助的成分。

帮助学生发现根本的信仰,以及引起他们自我挫折不足的歪曲知觉。

教给学生改变、驳斥歪曲信仰的方法,减少认知、情感、动机的亏空。

习得性无助的重要的矫治策略是元认知、问题解决、示范、自我谈话、自我控制、自我评价。

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可以从我们生活的点滴做起,改变对生活的态度,保持快乐

心存感激

每周记下三五件令你感恩的事件。这些可以是俗事(你的牡丹花盛开了),也可以是更具意义的事(小孩开始学走路了)。保持鲜活,内容愈常更换愈好。

时时行善

可以是随机的(排队时,让赶时间的人排你前面),或有系统的(每周日固定送晚餐给老年邻居)。对朋友或陌生人行善,会让自己感觉很慷慨、很有能力,也会赢得别人的笑脸、赞许及仁慈回馈。这些都会让人感觉快乐。

品尝乐趣

多注意美好的事物,例如草莓的甜美、阳光的和煦。心理学家建议,不妨将快乐时光如照相一般“印存脑海中”,在痛苦时回味。

感戴良师

如果有人在你的人生十字路口予以指引,要赶快致谢。越详尽越好,最好是亲自答谢。

学习宽恕

对伤害与误解你的人,就放下怒气与怨恨写封信给对方表示宽恕。无法宽恕他人会让自己停在积怨与心怀报复上,宽恕则能让你继续前行。

爱家爱友

对生活满意与否,其实与钱财、头衔、甚至健康关系不大。最重要的因素是坚固的人际关系。多花点时间与精力在朋友与亲人身上。

照顾身体

睡眠充足、运动、伸展四肢、笑口常开都可暂时改善心情。经常如此会让你对生活感到满意。

逆境自持

人生不免有难。宗教信仰可助你度过。不过一些非宗教的日常信条也行。例如“事情总会过去。”、“任何击不倒我的事,会让我变得更强壮。”关键在于,你必须相信它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988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3
下一篇2023-07-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