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鉴湖有什么好玩的

绍兴鉴湖有什么好玩的,第1张

柯岩旅游区型塘的大香林

秋游大香林,主要有两大去处,“空山梵音”位于大香林景区东南部,面积10公顷。景区内“水流曲曲树重重,树里春山一两峰”,居于其中的香林禅寺与竹林、古桂相得益彰,突现出“空山聆竹韵,金钟掩梵音”的莲界奇景。其内共有五处景点:香林禅寺(旧名香林院),始建于后汉乾祐三年(公元950年),几经兴废,为香客云集的礼佛圣地;飞云潭由宝林山泉汇聚而成,潭水清可见底,潭面水雾缭绕,如云拂面;漱石流空旷寂静,山泉长流不息,荷叶田田;潜龙井为一古井,有诸多传说流传于世,令人遐想万千;忘情坡是专供游客烧烤、露营,体验乡野休闲之地。“鉴湖第一源”也是必去之处,鉴湖被称为绍兴的“母亲湖”,也是浙江省人大立法保护的名湖。鉴湖之水,是酿制著名的绍兴黄酒的独特“原料”。史载,东汉会稽太守马臻拦堤筑湖,东起上虞蒿坝,西至绍兴钱清,全长127里,汇集会稽、山阴36源之水而成。大香林山野中深藏一池圣水,被称为“鉴湖第一源”。鉴湖源头36处,之所以称第一是因为,绍兴县大香林景区所在宝林山属会稽山支脉,山水汇入型塘江,与湖塘相距最近,是鉴湖主要水源。另外,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告老还乡时,请求皇上赏赐“镜湖一曲”。后来他所住地方就在大香林附近,人称“道士庄”,后人才称那一带为“鉴湖第一曲”。据此,“鉴湖第一源”可谓顺理成章,它位于大香林“幽谷清韵”景点内,是一处原始生态型源头。大香林“鉴湖第一源”名称由中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浙江大学终身教授陈桥驿先生题写。秋游大香林,可以找到属于内心的一片宁静。在宝林山上,现有两座寺庙——宝林寺和寂静寺,庙不大,出奇的幽静,偶有僧人静静地从身边经过,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山上有几片僧人开垦的蔬菜地,蔬菜静静地成长着,这里的一片宁静不容打扰。“鉴湖第一源”旁边有个水库,布局相当精致,户外地板铺设的钓台、长廊会让你感叹这是一个美妙且用心良苦的景区。水库的水也是出奇的干净,不容打扰。所以,到大香林秋游,收获的是来自大自然的宁静,亦不容打扰。

落在柯山脚下的鉴湖景区为鉴湖的一个主要部分,面积14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占487%,建有四大景点,即东汉笛亭、南洋秋泛、五桥步月、葫芦醉岛。她既能与柯岩景区连缀一起,山水兼容、岩湖互衬,又可单独成景,风光秀丽。

东汉笛亭

汉代风格的仿古建筑,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亭内陈列有蔡邕塑像、连环画等内容的竹画、竹刻、竹雕、竹描等精湛竹工艺品。

南洋秋泛

湖中有百条乌篷船和鲁迅、孙中山、周恩来等游鉴湖时乘坐的六条游船画舫。大船小艇泛波于鉴湖,领略“人在镜中游”的悠闲情趣。

五桥步月

位于东汉笛亭与葫芦醉岛之间。有五座形态各异的绍兴古桥,巧妙连接景区内群岛。

葫芦醉岛

湖中一葫芦形岛屿,与东汉笛亭南北遥对。岛上建有壶觞酒楼、投醪劳师群雕、曲水流觞等景点,充分展示绍兴黄酒誉满中外的酒文化。

一百五日春郊行,

三十六溪春水生。

千秋观里逢急雨,

射的峰前看晚晴。

一百五日 :

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指寒食日。

出处: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

解析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鉴湖,位于绍兴城西南部,为浙江名湖之一。这里,湖面宽阔,水势浩淼,泛舟其中,近处碧波映照,远处青山重迭,有“人在镜中,舟行画里”之感。

陆游爱国也爱乡,他是我国古代存诗最多的名诗人,恐怕也是写下鉴湖诗词最多的名诗人。陆游畅游鉴湖的诗词很多,如《春游》:“一百五日春郊行,三十六溪春水生。千秋观里逢急雨,射的峰前看晚晴。”如《纵游归泊湖桥有作》:“西蜀东吴到处游,千岩万壑独吾州。短篷载月娥江夜,小蹇寻诗禹寺秋。村酒可赊常痛饮,野人有兴即相求。何由唤得王摩诘,为画湖桥一片愁。”即使身在外地,作者也时时想起故乡,想起鉴湖,如淳熙古四年(1187)冬天在严州任上,作者“灯下读玄真子渔歌,因怀山阴故隐”,乃作《渔父》词五首,一云:“晴山滴翠水挪蓝,聚散渔舟两复三。横埭北,断桥南,侧起船篷便作帆。”又一云:“镜湖俯仰两青天,万顷玻璃一叶船。拈棹舞,拥蓑眠,不作天仙作水仙。”天、湖、山、水、船,极其平常的景物,一经作者安排,变得千姿百态,充满诗情画意。

推篷四望水连空,一片蒲帆正饱风。

山际白云云际月,子规声在白云中。

---戴 昺

“山 上行,如在镜中游”(《会稽县志》引王羲之语),概括了鉴湖山水的美。鉴湖在今绍兴市南郊,古跨山阴、会稽两县。历代文人歌咏鉴湖之作颇多。戴昺《夜过鉴湖》艺术上与众不同的是,它不假雕琢,不事粉饰,径直以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如实绘出鉴湖夜色的天然风采,以其本身的美而引人入胜。

诗题点明时间、地点、事件: 诗人乘船夜过鉴湖。首句,“推篷”两字,暗示船身低矮狭小,一伸手就能推开顶篷,动作情态活现。抬头“四望”,但见水天相连,茫茫无垠。诗人乘坐“一片蒲帆”之船,“正饱风”疾进。帆,是蒲草编织的,可见设备简陋,船身轻巧。“饱”字,既画出“蒲帆”承风鼓起的形象,又显示船行速度的飞快,用词准确传神。

“蒲帆”离湖岸不远了。岸边的山,隐隐约约浮现在视线之内。“山际”,白云缭绕;“云际”,月轮高挂;风吹云移,山峦起伏,月色时明时暗,图景晦明不定,如真似幻。鉴湖清幽、瞬息多变的夜景,足以令人心旷神怡。

“蒲帆”继续飞驰。子规的啼声刺破夜空,传入耳鼓。这迹象说明: 船距岸越来越近了,天快亮了。循声望去,原来子规却隐藏在白云深处,迷离朦胧,可闻而不可见。

全诗四句,多层次地勾画出鉴湖扬帆夜景:“水连空”的湖面,“饱风”的“蒲帆”,起伏的山峦,浮动的白云,出没云海的明月以及“云际”传来的子规声声。这一切图像,构成一个“真中有幻,动中有静,寂处有音,冷处有神”(吴雷发《说诗菅蒯》)的立体空间境界,画面形象随“蒲帆”的移动而变换,既有可触性,又有流动感。读此诗,恍若身临其境,夜过鉴湖,心胸为之一畅。二十八字中,“白云”二见,“山际”、“云际”各一见。文字的复出,造成回环的声韵,轻快的节奏,增强了诗的音乐美。

“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这更为昂扬兀傲的两句肆口而成,语随调出,唱出了全阕的最高音。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去还乡,玄宗曾诏赐镜湖一曲以示矜恤。陆游借用这一故事而翻出一层新意——官家(皇帝)既置我于闲散,这镜湖风月本来就只属闲人,还用得着你官家赐与吗?再说,天地之大,江湖之迥,何处不可置我八尺之躯,谁又稀罕你“官家”的赐与?这个结句,表现出夷然不屑之态,愤慨不平之情,笔锋直指最高统治者,它把通首迭经转折进层蓄积起来的激昂不平之意,挟其大力盘旋之势,千回百转而后骤现,故一出便振动全词,声情激昂,逸响悠然,浩歌不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990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3
下一篇2023-07-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