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闹矛盾就冷战分居的男人是什么心理?要不要离婚?

一闹矛盾就冷战分居的男人是什么心理?要不要离婚?,第1张

一闹矛盾就冷战分居的人是什么心理?

夫妻结婚,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大小小的问题,不是因为结婚原因才碰到,因为人与问题本来同时存在于现实生活各个方面。

婚前是一个人的问题,婚后二个人的问题合在一起,变成婚姻的问题,变得问题更大更复杂,一闹矛盾就冷战分居的男人,也是各种不同风格类型,各种各样心理因素。

第一:无能的男人。无能是指没有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看见问题就躲、就逃,不考虑问题原因,不寻求解决问题方法,冷战分居仅是能力不够,不是不爱,不是有恨,就是简单,就是无能,最后的无能。

第二:小气的男人。问题一出,他先委屈,他最委屈,他时时委屈。问题都是别人的,委屈都是他的,从来是怨别人,不反思自己,不看问题实质,总能找到别人错误的地方,自己永远是对的,因为委屈,所以就冷,冷战分居是惩罚别人的手段,是战胜别人的武器。

第三:自我的男人。自以为是是标配,认为冷战分居,就可以达到自我安慰自我保护的结果,认为冷战分居是别人不能承受之重。他的冷战分居是他的常态,是小孩子的 游戏 规则延续,是不成熟的表现,是性格缺陷。

第四:沟通障碍的男人。这种人内向,不表达,难表达,有反思,不勇敢,有担当,行动慢,冷战分居是暂时的一种状态,时间一到,精神上来,会自动结束冷战分居行为,只是不会沟通认错,只是行动有所改变,也是可怜可叹。

……

冷战分居的男人有很多种,关键是要找准类型,需要有人愿意沟通,真诚沟通,找到问题的关键和实质,对症下药,对症治疗,什么男人就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改变男人的这种上不了台面的小孩子行为。

离婚是下下策,不是人品问题的男人,切不可离婚了之,婚姻是二个人共同成长,人生下来不是生来就会经营婚姻,管理婚姻,也是需要共同学习的,有的人学得好,有的学得慢,请宽容一下,包容一点,你一定可以收获到甜蜜幸福的婚姻,因为那个冷战分居的男人终归会长大。

祝福!

冷战是爱情和婚姻的杀手,如果一个男人一闹矛盾就冷战分居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情商较低。这样的男人一般 情感 木讷,缺乏情趣,不太会与人沟通,不知道怎么哄老婆,甚至不屑于哄老婆。

2、逃避心理。这种男人思想不太成熟,遇到困难和挫折经常退缩逃避。还有的男人对婚姻特别不满和失望,觉得夫妻矛盾犹如三尺之冰,再吵也解决不了问题,干脆逃之夭夭,懒得理你。

3、对妻子感情淡漠,不在乎妻子的感受,拒绝沟通。这种男人一般也不太会换位思考,很难听得进别人的话。

至于要不要离婚,我不能给你答案,只是想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你和老公可能都有问题,或许是你们夫妻之间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模式。建议你们读一本书——非暴力沟通 ,作者是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他发现了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沟通方式,帮助很多人使用这种爱的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认真倾听对方的请求,达到了人与人之间心灵的相通和真正的和谐共处。

或许你能从这本书里找到你想要的答案,还能找到避免冷战的良好的夫妻沟通模式。

男人有的时候不是冷战,是冷静,他不想再与你争吵,只想自己冷静冷静,让自己心态平稳下来,要么容易冲动,只要女人不在啰嗦了,也不在抱怨了,过两天这就没事了。

冷静和冷战是有很大区别的。冷战干脆就不理你了,甚至躲你远远,一个月两个月不碰你你,当他需要冷静的时候只要你做到不在没完没了的去纠缠就没事了。

女人记住,当男人开始不说话的时候,这就是对你让步了,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蹬鼻子上脸,他心里已经到了底线了,如果你还是没完没了的继续纠缠,喋喋不休,嘴里不让人,这时候就容易爆发战斗。

做为女人可以蛮不讲理,但要看火候,当一个男人已经不说话了,眼睛里已经出现怒火了,这个时候你必须要闭上你的破嘴,要么就可能

提到“家庭暴力”,首先映入眼帘就是《不要和陌生人讲话》,这部剧至今仍是很多人回想起来瑟瑟发抖的“童年阴影”。剧中演员冯远征也成了全国的“家暴代言人”。

说实话,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我一直认为我和“暴力”扯不上关系。

作为女儿,我尊敬父母,理解他们那一代人经历的苦难和因年纪原因与现代社会脱轨的无奈,作为妻子,我爱我的先生,大事有商有量,小事也能互相包容,作为母亲,我疼爱我的孩子,陪她健康成长。作为朋友,我以诚待人,友善的和大家相处。

自认为从未在生活中使用过暴力,但是当我看了《非暴力沟通》一书,我意识到,原来我的有些沟通方式也成了“暴力沟通”,真的伤害到身边的人。言语上指责,否定,论断、毫无回应,出口成脏的评价给他们带来的创伤往往比肉体的疼痛更加让人痛苦,而且伤口难愈合,不管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都属于暴力,都会让人与人之间变得敌对,冷漠。

比如我在做饭时,孩子过来调皮,会对她发脾气:怎么这么烦人呢,一边去;先生在陪孩子玩时总偷偷玩手机,忍无可忍时,我会说:你陪孩子一会儿能死吗;父母因为想用手机银行,我嫌麻烦担心他们钱财受损,就不予理会。一开始,我不觉得这些日常有问题,常常不以为然。各种原因下,我们甚至专门挑最难听的话一次次去挑战对方的底线。却不知,我们是一吐为快了,却是建立在家人的痛苦之上。

原来暴力不一定是运用武力解决。

美国知名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倾听,能使人们之间相处的更加融洽,这就是《非暴力沟通》。他不仅教会了人们该如何相处,还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

语言的攻击,语言暴力往往是无形且最具杀伤力的武器。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会说话的人,总是让人感觉很温暖。

不会说话的人,总是伤人,它能让人的心情瞬间跌入低谷,让美好的生命陨落。

2019年4月17日晚10时左右,上海卢浦大桥上,一名17岁的学生突然冲出了小轿车,从桥上跳了下去。他们的家长永远想不到他们的一句辱骂,竟然毁掉了孩子的一辈子。

“语言暴力真的会变成一把凶器。”心理学家武志红说。

这把凶器一开始或许隐秘且危害力不大,但是随着它的增长,它的利刃越来越锋利,迟早有一天,它捅进了一个人的心里,或者自己心里。

人之初,性本善。

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那么到底是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横跨在我们和好好说话之间?

卢森堡博士认为是一种异化的沟通方式使我们蒙蔽了眼睛,看不到自己内心的想法,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从而让心灵之间产生隔阂。卢森堡博士认为异化的方式通常有:

道德评判是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不好的。就比如网络上的键盘侠,遇到事情,在不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不问青红皂白,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抨击他人。从而让很多人痛苦,其实这就是一种潜在的“暴力”,甚至有人因此自杀。

1935年,民国名伶阮玲玉自杀身亡,遗言里只写了一句话:“人言可畏”;

2015年,曾获选2014宅男女神的台湾艺人杨又颖,因不堪忍受长期的语言暴力的侮辱,在家中吸入过量氦气自杀;

2016年,28岁男星乔任梁,因长期遭受网络语言暴力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之前曾被证实患上抑郁症

“语言暴力真的很恐怖,它不像暴力一样,会立刻产生伤害,但语言暴力,就像是一把刀子,在人的心口狠狠拉上一道,这个伤口,有些人一辈子都好不了。”胡慎之说。

当看到这些的时候,语言暴力才是我们生活中最可怕的隐秘杀手,都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真的做错了,也有法律来惩治他们,而不是被“键盘侠”能胡乱定夺的。

我们习惯于把人分为好人坏人,认为坏人就该受到惩罚。当暴力发生的时候,人们往往忽视彼此的真实感受,而将冲突归结于对方。至少大部分的暴力根源都是如此。

比较,是人最大的痛苦来源之一。

比较无处不在,小学时听最多的是,你看谁谁家孩子学习多努力,中学时:隔壁王阿姨家孩子考上重点高中了,大学时:小区小张考上公务员了。等毕业工作了吧,又开始比较车子房子票子。总之有人的地方就有比较。这种比较也蒙住了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爱意。进行比较,会对人的自尊心造成极大伤害。

丹·格林伯格曾说:“如果真的想过上悲惨的生活,就去与他人做比较。”

聪明的人只和自己对比。

作为一个成熟的成年人,我们对自己一言一行都负有责任。可是,当有分歧发生时,人们通常在话语前加上“不得不”这三个字,来淡化减轻个人责任。比如:

我不得不看孩子!

我不得不加班!我不得不早起!

用这些来减轻自己的责任,会产生一种无力感,也会让人感到不舒服,甚至被认为不通情达理。如果换成“我选择”来代替“不得不”,或许就能迎刃而解。

我选择看孩子,是因为我想参与孩子成长的每一步。

我选择加班,是因为我想要更好的提升自己。我选择早起,是因为想要规律的作息,健康的生活。

我们可以用负责任的语言代替回避责任的语言。或许我们的生活就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奇妙变化呢?

因为个人身份属性的原因,我们往往需要对他人做出一些限制,比如教师和父母,给予孩子知识与管教,一定范围内限制其行为。但是无法强迫他们按照我们想法生活。

以上四种沟通方式,都会让人与人之间产生隔阂,甚至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既然知道了什么沟通方式是不好的,我们来看看应该怎么避免此类的沟通。

“暴力沟通”多数是在个人和群体之间发生冲突,是由于对别人的需求产生误解而发生的。进而用强制性或者威胁性的语言,意图诱导对方恐惧、忧伤、内疚。当在冲突中继续使用“暴力沟通”时,会转移对方的注意力,使他们无法清晰的表达自己的需求、感受、和具体请求,从而令事态逐步发酵,加速矛盾升级。

“非暴力沟通”又被称为 爱的语言 ,是指暴力褪去后,用自然流露出的爱来谈话和聆听,能极大范围内避免语言暴力的发生,以及因此带来的沟通障碍。

那我们在遇到语言暴力的时候应该怎么办?首先要明确的是,不做施暴者。可以先记住这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具体请求。

这里观察和评论要区分开。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如果把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记住的点就只有评论,并且反驳我们。

比如我忙不开了孩子就交给先生看,但是他陪孩子10次有9次都在玩手机,我实在忍无可忍:“你太差劲了!好好陪孩子会死吗?”说完后,先生回了我一句至今我都印象深刻的话:“你怎么这么恶毒!”

听到后的一瞬间,我整个人懵了,呆在原地不知所措,愤怒委屈涌上心头,为什么我变得如此面目可憎,以致于能说出这种话?现在看来,我就是因为把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了。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说。

任何时候,未知全貌,不予置评,诚如《了不起的盖茨比》所说“要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拥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

你没受过我的苦,请别指责我的路。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投射效应”。是指人们常常出现一种错觉,习惯以自己内心所想、所见为标准,以此来分析和评判他们,并认为对方也是如此。

一个人最大的恶意,就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身上,并恶意揣测、评价。

很多时候,我们确实无法感同身受,但我们可以选择善良。

这里感受和想法要区分开。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有时困扰我们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对事情的看法,还拿我先生陪娃时偷玩手机的事情举例子,从想法和感受来分析一下:

A想法:我说了无数次,你不听,我觉得你不尊重我。B感受:我说了无数次,你不听,我很失望,疲惫,难过,心烦意乱。

当我们说“我觉得"的时候,常常表达的不是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

我觉得换成“我认为我可以”或许更恰当。另外在表达感受时,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

当我们听到不好听的一些声音时,我们通常有以下四种反应:

批评往往暗指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的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求。如果一女孩对男孩说“你从不理解我”,实际上她渴望得到理解。怎么感觉有点像情侣吵架的常用语呢,嘿嘿!

然而不幸的是,大多数人不知道从需要的角度考虑问题。当沟通不愉快的时候,我们倾向于别人的过错。

比如,我先生下班后,脱掉的袜子乱丢,而没有收拾起来及时清洗,我可能会说他是懒虫。

如果我们没有听从父母长辈的建议,也许会被指责不负责任。

忽然想起来小时候的一件事,小时候我有些内向,习惯于委屈自己迎合别人,想吃的零食,想要的玩具弟弟都有,只要我想拥有一点东西,父母就会教训我,你是姐姐应该让着弟弟。

在我的记忆中,我总是委婉的表达自己,认为父母不在乎我的感受,现在我终于意识到,我从没和他们说过我需要什么。

真诚待人比委曲求全更为可贵。一个人如果无法 说出自己的需要,会是多么的痛苦!

当我们通过观察,自己的感受以及自己的需要时,我们就可以提出请求。

首先,清楚的告知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如果我们不希望对方做什么,对方可能会很困惑,甚至引起反感。

还拿我先生看娃事件说起,作为孩子,妈妈的陪伴很重要,爸爸的陪伴也同样重要,高质量的陪伴胜于低质量的陪着。眼下我虽然没有直接付出什么,表面上是他在看娃,但是实际上是孩子和他各玩各的,

孩子想要分享她的玩具和快乐时,先生却在玩手机游戏。打着陪孩子的幌子,玩着自己的手机。

我的请求就是先生在陪伴孩子的时候能放下手机,游戏可以以后再打,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认真参与到孩子的成长。

非暴力沟通不是固定的公式,它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调整,总之,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就是对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四个要素的理解。

养成这种沟通方式不是一朝一夕,需要在生活的点滴里面慢慢改变而不是一套模板就能解决所有的沟通问题。

非暴力沟通可以使我们看清自己的真实需求是什么;

能够治疗内心深处的伤痛,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

用不伤害人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

学会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

关于如何好好说话,卢森堡博士总结了以下5点:

1全身心去倾听

有一句佛教格言说:不要急着做什么,站在那。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用心倾听别人的遭遇,我们往往急于提出建议,安慰或者表达我们的感受。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想要你了解他的境遇,听到的却是安慰和建议,那么他可能会有些不舒服。

当一个3岁孩子满身泥泞的出现在妈妈面前,妈妈一定是火冒三丈,没等孩子说两句,就打断他:“你能不能省点心啊,刚换的新衣服”,巴拉巴拉说了好多。

但是孩子一脸委屈的看着妈妈,眼角泛着泪花似乎有话要说,原来是孩子在小区里看到了妈妈最喜欢的那朵花,想去摘来送给妈妈。看着刚满3岁的孩子,妈妈顿时羞愧难当,说不出话来。

是不是现在觉得满身泥泞也不是那么重要了。

我们往往只看到事物表面,而没有透过表象看本质。全身心的去倾听,相信倾听的力量。

要学会爱人,首先要爱自己。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自己的感受,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是最愚蠢的。

一个人只有先爱自己,才有能力去爱别人。

如果你连爱自己都做不到,那么你对别人的爱别人也不会好好珍惜。

当我们生气或者感到愤怒的时候,好好想一想我们到底是因为什么生气?通常有以下四种反应:

1责备自己。2指责对方。3了解到自己的感受和需求。4体会到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比如陪孩子时玩手机这件事,我说了无数次,他不听,我很失望。他也不耐烦。表面上是属于第一种和第二种的结合。

首先愤怒驱使我惩罚别人。我认为他应当认错受罚。这个是我生气的原因。

实际上是我要洗衣服,拖地,做饭,孩子也需要爸爸的陪伴,而不是每次都玩手机的假人。属于第三种和第四种。

这个时候,如果我只专注于自己和孩子的感受和需要,而不再分析他犯了什么错,我也就留意到了自己的心理活动。他的行为可能刺激到我,但并不是我感受的根源。

当我们的行为无法满足自身的需要,我们体会着人生的悲哀和内心的渴望。

一般处于紧急状态下运用强制力是由于保护。

比如,出于安全不能让一个三岁的孩子去触碰电器。

使用防卫性的强制力时,是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而不是惩罚。

如果试图通过惩罚,比如打屁股,呵斥他,来使他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往往适得其反。

因此,合理表达愤怒的第一步就是,停止归咎于他人,关注自己的需要。

这里的心怀感激是发自内心的感激,不带有潜在目的感激。

有的企业赞赏员工是为了实现个人目的,能够更好的操控员工,甚至很有可能让员工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对由衷的感激也会心存疑虑。

我们有时听到有人说你这道菜烧的真好吃,你心里可能会想,那我下次煮失败了怎么办?当下反而不希望别人赞美你。以为是对方出于礼貌才这样说的。

通常我们在赞扬别人的时,很少揭示自己的内心活动,把自己放在了裁判的位置。

人与人之间的来往最重要的是真诚,发自内心的感激,待人接物落落大方,就能给人留下不卑不亢的好印象,当我们下次面对赞美的时候,试试就笑着说句谢谢,就这么简单。

这样的感激才既不自大,也不假谦虚。

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曾经说过:一个人必须知道该说什么,一个人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一个人必须知道对谁说,一个人必须知道怎么说。

德鲁克一句话就道出了沟通的精髓。作为拥有语言功能的人类,自然是有着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需求。正是这种特有的需求,使得沟通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显得十分重要。

《非暴力沟通》虽然是一本沟通技巧的书籍,倒不如说是一本万能书。

它不仅能帮助我们感受自己的情绪,体会自己的需求,用心聆听他人内心的声音,连接与他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这种沟通方式不仅适用于情侣关系,婚姻关系,同样适用于职场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朋友关系。

愿我们都能好好说话。

温柔待己,真心待人。

最近,帮妈经常看到婚姻登记处离婚预约天天爆满的新闻。

这病毒还没走,又碰上高考季。

有些 夫妻的感情问题 ,在这种高压状态下,毫无保留的暴露了出来!

婚姻里,夫妻之间有矛盾是难免。

但 看了一期《向往的生活》,我却被 黄磊和孙莉的爱情 击中了。

两个结婚24年,生了三个孩子的人,相处起来还是甜得能让人相信爱情。

知道老婆要来,黄磊午觉也不睡了,不停向窗口张望,被大家嘲笑为“望妻石”。

终于,孙莉从远处走来了,黄磊立刻献上了含情脉脉的眼神。

自从孙莉出现后,黄磊眼里就没了别人,目光一直围着老婆转,一脸的宠溺。

孙莉在屋外干活,黄磊就在屋里隔空献殷勤:莉姐你真能干,太能干了!

孙莉听了,立刻回应一个甜蜜的傻笑。

一个偷偷拍照,另一个赶紧做鬼脸配合。

虽然相爱已经23年,可他们仍然像热恋中的情侣一样,旁若无人的亲吻、撒狗粮。

帮妈看完后,不仅酸到了,甚至觉得不可思议:

结婚这么多年, 42岁的孙莉仍然像个害羞的小姑娘,这是什么神仙爱情?

黄磊和孙莉是在2004年结婚的, 但16年的婚姻,并不是一直风平浪静的。

年轻时的黄磊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人,他在北京**学院做老师,经常给学生加课到半夜两三点。

那个时候他一心扑在事业上,却 忽略了孙莉的感受

孙莉觉得黄磊不爱自己了,于是和他吵架,提出想离婚。

很多女性在婚姻里,都会因为被忽略而觉得伴侣不爱自己了,然后心灰意冷。

而生活中很多男性,都认为妻子只是一时 “矫情” ,总是觉得: 你难道还真的跟我离婚不成?

结果,好好的婚姻没几年就散了。

好在黄磊是一个会说话的人,他听完孙莉的话之后,立马就觉得自己做错了。

他对孙莉说: “你看我对学生都这样,对你只会更好。”

孙莉听完之后,心中的委屈和落寞消了大半。

高情商 的黄磊,总是能巧妙地化解夫妻之间的争吵。他说:

可以说, 学会吵架,是婚姻中的一种能力。

生活中,再亲密的两个人也总免不了磕磕绊绊,好的婚姻,不是不吵架,而是知道怎么好好吵架,以及吵架后怎么正确修复。

找一个会“会吵架”的伴侣,是婚姻里的粘合剂。

前段时间,帮妈看到一则新闻:

安徽一对夫妻吵架,吵到伤心绝望处,妻子要跳楼,丈夫拉着不让跳。

夫妻拉扯间,却失手把4岁的孩子,从14楼弄掉下去了。

穿着粉花棉睡衣的男孩,孤零零地躺在地上,孩子当场就不行了……

不吵架的婚姻,是不存在的。

婚姻里最忌讳的,也从来都不是吵架,而是不会吵架。

其实, 男女之间的矛盾 天然就存在。

像刘涛和丈夫王珂,这样一对 “模范夫妻” 也会有争吵的时候。

《亲爱的客栈》里有一期,刘涛快递了许多箱日用品,但王珂认为这些都是没用的东西,两人针对“该不该把东西运回客栈”这个问题产生了分歧。

刘涛还是坚持将东西运回了客栈,路上还免不了被丈夫碎碎念。

到客栈时,王珂看到店里的人辛苦搬老婆带回来的东西,又开始指责刘涛。

刘涛终于忍不住怼了回去: 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了,你不要再说我了!

两人的出发点其实都是为了客栈,只是想法的差异让矛盾升级。

刘涛被老公说到最后,愤然转身离开。

这看似吵得很凶,但王珂认为,这不是情绪上的问题,这是道理上的问题。

两人生活在一起有矛盾是正常的婚姻状况,表达出来就过去了。

这并不影响自己对老婆的感情。

莱特夫妇的《如何正确吵架》中有这样一句话:

“适当的冲突是伴侣间实现甜蜜互动的秘密武器,当他们清楚地意识到为何争吵、如何争吵及争吵的目的之后,这些互动将会拉近彼此的关系。”

良性的争吵,正是王珂所谓的 “道理上的问题” 。

亲密关系一般会经历五个阶段:浪漫期、权力争夺期、稳定期、承诺期和共同创造期。

在婚姻关系中,浪漫期通常都很甜蜜且短暂的,夫妻很快会进入 权力争夺期

在这个阶段里,两人会因为各种小事产生分歧,这些争吵会令夫妻双方感到疲惫、失望。 但这都是很正常的,而且是 健康 的。

在处理这些矛盾的过程中,两个人的了解更加深入,也更明白对方的性格、需求、底线,并且 探索 出最适合彼此的相处方式。

能顺利度过权力争夺期的夫妻,感情关系会越来越稳定。

像张晋和蔡少芬,两人脾气都很火爆,早年间经常被拍到当街吵架。

蔡少芬一吵架就爱放狠话,说要分开,有一次把张晋惹火了,直接给她收拾行李送去机场。

张晋说: “如果你一直这样说狠话,就会把我们的爱情弄裂了,再黏不回来的。”

这次吵架,蔡少芬彻底明白了张晋的底线。

此后,她再生气也不敢说狠话了。

夫妻吵架,表面上看吵的是事,实际上争夺的是对方的在意。

渴望得到的是爱,争执不下的是谁在乎谁多一点。

夫妻之间之所以会吵架,往往不是因为感情浅,而是用情深。

第一种,是用冷暴力,去伤害一个关心你的人。

朋友娟娟向我描述了她的遭遇:

她和老公曾经非常恩爱,但现在却相对无言;明明同桌吃饭,却各自看各自的手机;明明共处一室,却要分床而眠。

无论娟娟是吵是闹,丈夫就是对她置之不理。

黄磊曾说: “在婚姻里,有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不要把对方晾在一边。女人本来就没有安全感,一味地不理睬,只会让她们更加煎熬。”

在婚姻中,最危险的,就是无言的沉默,一方懒得说,害得一方倍受折磨。

其实每次吵架之后,并不一定要急着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有效控制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无论双方是否达成谅解,架吵出来了,至少都猛烈地表达出了自己的观点。

把问题摊开,也好过不言不语,让矛盾不断积累,直到爆炸。

第二种,比起问题无法解决,吵架时更糟糕的情况是用语言暴力攻击对方。

暴力沟通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让对方受到极大伤害,两人的爱不断消减。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将暴力沟通分为了四类:

道德评判 ——“你这样做真是无耻。”

进行比较 ——“别人的丈夫总是会在大小节日送妻子礼物,你呢?”

回避责任 ——”你要这样说,我也没办法”、“我也不想抽烟,但是大家都抽。”

强人所难 ——“你必须这样做,要不然我就……”

在自己的婚姻里面,自己是 最 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

无论怎样怒气冲天,也要留一点余地,不是为了留给对方,而是留给自己。

第三种,无论再怎么生气,千万不能当着孩子的面争吵!

夫妻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伤害的最深的,一定是最无辜的孩子。

之前有个新闻,河北一位妻子报警称遭丈夫家暴。

民警赶到到他们家中,此时夫妻二人还在吵得不可开交。6岁儿子主动上前讲述经过,几度崩溃大哭!

孩子的一句 “ 我都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 没有哪个父母不深受触动。

在警察判定夫妻两人都有错时,小男孩儿坐在爸爸腿上大哭: “把家里大人抓走了,孩子咋办呀?”

他还指着父母的婚纱照说: “我想他们回到照片里的样子。”

视频后面,孩子的父母可能也意识到错了,给孩子擦起了眼泪。

尽管父母吵架只是为了一件小事, 但在孩子眼中,父母吵架是天大的事!

如果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孩子会把原因归咎到自己身上,认为是因为自己不够好,是自己犯了错。

长期以往,孩子会生活在恐惧和担忧中,造成的阴影会影响他的人格成长。

夫妻之间一定要形成 “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的共识。

如果不小心被孩子撞见后,要跟孩子解释吵架的原因,让他明白自己还是被爱的;吵架后要尽快当着孩子面和解,长久的僵持会影响一家人的情绪。

第四种,吵得再激烈,家暴的伤害都是不可逆的。

帮妈觉得夫妻之间吵架,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但我坚决反对,出现家暴的情况!

大数据显示,在我国27亿个家庭中:有25%存在家庭暴力现象;其中90%受害者是女性;平均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遭受丈夫殴打。

“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在七年前因为对妻子家暴,导致事业一落千丈。

然而时至今日,李阳在谈及自己曾经的家暴风波时,态度依然未变。

“打人的错误并没有多严重的错误。”

比家庭暴力更加可怕的是,许多人根本就意识不到这是一种错误,甚至是违法行为。

而是将它当做一种正常现象,理所当然,反复去做。如果你正在经历家暴,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帮妈提醒你保留家暴证据(病例、诊断、就医发票;家暴时录音,照片,视频,威胁短信,悔过书;报警证明,验伤证明;妇联、居委会矛盾处理证明等)。

并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申请,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也不需要找律师。

遭遇到家暴时,请一定记得,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除了以上这些情况,夫妻之间也可以在心平气和的时候 “约法三章” ,约定哪些事情是就算吵架也不能做的。

比如:吵完架不能夜不归宿、手机不能关机、不能摔东西、睡觉之前要用一个抱抱来和解……

吵架是一门学问,吵对了解决问题,吵错了影响关系。

好的感情,不是一辈子不吵架,而是吵了架依然能过一辈子。

其实,生活中大多数夫妻吵架, 没有对错,只有观点。

就像我一个朋友的父母,每次她回家妈妈就会指责爸爸总是喝酒,对身体不好;而爸爸就觉得酌量喝酒是自己的自由,不应该干涉。

这件事两人争吵了大半辈子,彼此控诉,但爱喝酒的毛病始终改不了。

这种无效的争吵方式,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把小矛盾演变成大冲突。

有效处理婚姻里的争吵,才能不影响感情。

帮妈来教你们一些小方法,避免夫妻之间“无效争吵” (文章太长的话,建议收藏观看哦):

1夫妻沟通的万能公式,解决90%的矛盾

在婚姻关系中,我们吵架往往是出于某种需要,或者渴望达成某种结果。

然而有太多夫妻在吵架时,互相指责、推诿、翻旧账,往往使原本的矛盾升级,反而制造许多其他问题。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书中, 有一个“万能公式”,能解决90%的沟通问题:

即“我观察到+我感觉+是因为+我请求”。

观察: “你今天没有打扫卫生”这是客观的描述事实,是观察;而“你太懒了”就是评判。

感受: “你刚才的行为,让我感到很伤心”这是在表达感受;而“你不爱我了,以前你不是这样的”这就是结论,不是感受。

需要(原因): 老公手机一直关机联系不上,老婆:“你电话打不通,又比平时晚了整整一个小时回来(事实),我着急坏啦(感受),很担心你的安全(原因)”。

这样既客观陈述了事实,又清晰表明了自己的感受,同时让另一半明白你着急担心的原因是什么。

请求(要求): 最近很累,想让老公帮忙打扫一下卫生:“亲爱的,我这个星期都在加班(事实),身体腰酸背痛(感受),但是家里不及时打扫会显得脏乱(原因),你能抽空打扫一下卫生嘛(要求)?”

表述得越清晰,越能得到有效的执行。

这个公式不仅适用于夫妻,对亲子沟通也有很大的帮助。

借助这四个步骤,可以有效地表达和提升自己,拥有一个良性的沟通氛围和良好的家庭关系。

2吵架后,针对问题本身进行总结复盘

网络上有个热词“复盘式爱情”。

意思是:每次吵架后,双方都冷静下来进行复盘,分析冲突产生的原因,找到矛盾点,避免下一次争吵。

作家李月亮就分享过一个很好的案例:

有一次,她去老师家做客,做饭时,老师跟她老公吵了起来。

两人因为“蒜应该摁还是拍”吵了起来,吵得很激烈。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一般来说, “拍”是更便捷的一种方式。

但在蒜很嫩、菜板空间有限、做饭时间又充足的前提下,“摁”是更好的选择。

所以,这次选择摁,以后尽量拍。

面对分歧,他们没有任由争吵继续下去,而是分析冲突产生的原因,进而得出一个双方都相对满意的结论。

从而避免了矛盾的加剧和升级,修复了感情。

3对事不对人,避免人身攻击

要怎么快速度过权力争夺期呢?很简单, 别让另一半觉得这是一场战争,别给对方一种“家里都是你说了算”的错觉。

举个例子吧,你想让他过来帮你,如果用反问的语气说: “你没看见我都忙成这样了吗?你就不能过来帮帮我吗?”

效果一定不好。

因为你已经提前在请求中暗含了对他的责备和否定,潜台词意味着你已经放弃了对他的指望。与寻求帮助相比,你更在乎的是要谴责他的瞎和懒。

这是典型的受害者的语气 ,他在接收你的信息后,会有本能的反感,即使愿意去干,心理也不会舒服。

正确的表达方式是: “我很忙,你能帮我一下吗?”

你想让他听你的,尊重你的意见,你必须先给他所需要的东西,比如亲切、信任、理解、同情、温柔。

这大概就是一个情商高的女人的自我修养吧,可以作、撒娇、任性,但不可缺少的是分寸感和尺度感。

我理解很多夫妻争吵的苦恼,但同时也要提醒: 当你要不到一样东西的事情,一定要试着换一种方法去要,有时不是你得不到,而是你要的方式不对。

4适当“互递台阶”,能让感情持续升温

帮妈看一档综艺真人秀发现,张国立夫妇两人经常因为各种小事斗嘴、互怼,但最后都能安然无恙。

同样是日常小冲突,有些伴侣因此分道扬镳,有些却能越吵越爱,这是为什么呢?

很简单, 因为他们都很懂得“互递台阶”。

比如,邓婕在唱歌的时候,张国立在旁边很无聊,抽起陀螺想引起邓婕注意,但邓婕嫌弃他破坏气氛。

但是邓婕越是说,张国立就越是对着干,委屈巴巴地在旁边把陀螺抽得叭叭作响,最后甚至直接带着陀螺走了。

这时,邓婕察觉到张国立委屈了,赶紧给他递了个小台阶,点了一首《康熙微服私访记》让他回来一起合唱,两人就又重归于好。

反过来,张国立也会给邓婕递台阶。比如,两人因为看手机的问题发生争执。

邓婕嫌弃张国立太胖,就是整天看手机不锻炼身体造成的。张国立不服气,马上不客气地怼回去,说“看手机刚好是因为有需要才看的,你看手机我也从没说过你”。

说着说着两人都不出声了。

张国立感到气氛不对,立马把手上半个鸡蛋递给对方,还一口一个“媳妇儿呀,媳妇儿”。

邓婕立马就憋不住笑起来,还调侃他“一个鸡蛋还让来让去”。

他俩啊,明明说着吵闹的话,却做着秀恩爱的事。

这样的争吵,自然会让夫妻之间越来越亲密。

5给对方冷静的空间,不触犯吵架的底线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消气模式。

夫妻之间,开始是为了事情吵,后来为了和好吵。

之前有个读者跟我诉苦:

·有一次和老公吵架,吵到最后他要出门,我拦着。他怒火冲天把我推开冲下楼。我跟着他跑,他慌不择路地开车就跑,我跟着车跑,跑不动了,趴在马路上哭,撕心裂肺,穷途末路。

但是后来,我又收到她的微信:

·经过那一次争吵,他知道我接受不了他摔门出去的行为。现在吵完架,他会躲进厨房或者卧室,偶尔下楼,也就是一根烟的功夫。

老公吵完需要一个人冷静一下。冷静过后,什么都好说,否则爆气冲天,无法控制。

现在我也知道,吵到最后,他需要镇定一下神经。再生气,我也要忍住这一刻,然后就有话好说。

婚姻是相互让步,不是一方退步。我们要学会接纳另一半的"不完美",才能保持婚姻的持久和幸福。

婚姻中,吵架是双方需要一起学习的的沟通必修课。

夫妻沟通的第一步,不妨先从 转发 这篇文章给你的伴侣做起。

因为两人一起在摩擦中学习,才能互相珍惜,互相体谅,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愿你我都能在婚姻中,学会好好吵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9955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0
下一篇2023-11-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