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题主莫要试图激化民族矛盾。
民间小打小闹是正常的,街坊邻居、自家亲戚有时候还闹别扭呢。只不过有些爱挑唆是非的人,发现闹别扭的双方是两个不同的民族,这就开始借题发挥小题大做。没那个必要。也希望题主以及广大看官,以后见到那种试图激化民族矛盾的言论,心里要明白这不过和街坊吵架一样,根本上升不到民族矛盾的程度。
至于说明朝没有回汉冲突这事,我的观点是,历史上被载入史册的民族冲突,一般都是重大冲突,比如宋代汉人和契丹人、女真人几百年的大小战争,秦汉时代中原和匈奴的对峙等等。一般小打小闹犯不着写进史书。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在历史上,回汉从来就没有大规模冲突,直到今天,某些人挂在嘴边的冲突,也就是跟菜市场买菜砍个价、茶余饭后斗个嘴一样,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犯不着大做文章。
明朝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第一次一共封了6位公爵,分别是李善长、徐达、常茂、冯胜、李文忠、邓愈。这6人享受了明朝臣子的最高待遇,其中,常茂在这六人中最为特殊。在洪武二年,年仅40岁的常遇春在北伐归来的途中病逝,朱元璋十分悲痛,因为常遇春的功勋卓著,因此在大封功臣时,将常遇春的儿子常茂封为郑国公。也就是说,常茂在这6位公爵中,算是晚辈。但常茂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冯胜的女婿。在古代,一般翁婿关系都是即亲密,又客气,但常茂和他岳父冯胜的关系,却成了一代笑柄。 明朝刚刚建立时,朱元璋最信任的两位将领,分别是徐达和常遇春,在常遇春去世后,朱元璋先后几次北伐,都是由徐达、冯胜、李文忠三人完成。其中,冯胜作为朱元璋身边的老伙计,虽然他的军事能力不差,但是有一些小毛病。例如《明史》曾记载冯胜因为贪功被罚,因为贪污被朱元璋问罪等。冯胜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对人特别刻薄,例如,对他的女婿常茂,冯胜经常颐指气使,让同样身为公爵的常茂非常不爽。 洪武十八年,徐达去世,冯胜成了朱元璋做倚重的老将,两年后,朱元璋派冯胜北伐,大军从松亭关出关,北征蒙古。当时冯胜军中名将如云,傅友德、蓝玉、常茂、王弼、郭英等名将都随军出征。冯胜北伐的主要对象,是蒙古将领纳哈出,此人是成吉思汗麾下名将木华黎的后代。在朱元璋起兵之初,渡江之战时曾活捉过纳哈出,后来朱元璋听闻他是木华黎的后代,便释放纳哈出。没想到30年后,纳哈出又成了明朝的敌人。 当时的蒙古北元王朝,已经摇摇欲坠,纳哈出带领10万蒙古大军,和冯胜几次接触,都吃了败仗。因此纳哈出有投降明朝的打算,但一直犹豫不决。冯胜派使者几次前去劝降,纳哈出最后带了几百护卫,亲自要和明军谈判。听闻纳哈出要来,冯胜派蓝玉前去招待,常茂随行。需要说一下,常茂不仅是冯胜的女婿,还是蓝玉的外甥,常茂的母亲是蓝玉的亲姐姐。 蓝玉设酒席招待纳哈出,纳哈出和蓝玉相谈甚欢,为了表示诚意,蓝玉脱掉自己的外衣,给纳哈出披上,纳哈出倒满酒要敬蓝玉。蓝玉说:「 ”你先穿上我再喝。”纳哈出说:「 ”你先喝了我再穿。”实际上,这是酒桌上为表示对对方的敬意,执意要对方先受礼。两人争论很久,纳哈出无奈,将手里的酒浇在了地上,然后回头对部下说了几句话,因为说的是蒙古话,蓝玉也没听懂。此时,常茂突然起身,拔刀就砍纳哈出,纳哈出手臂被砍伤,急忙钻出营帐,带着护卫们疯狂逃走,冯胜的招降计划泡汤。 事情发生后,冯胜非常愤怒,自己苦心经营多日,如今因为常茂「 ”惹事”而泡汤。但常茂的解释是,他身边的一位姓赵的参将能听懂蒙古话,听出了纳哈出是诈降,事出紧急,才拔刀杀纳哈出的。二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朱元璋无奈,命冯胜和常茂回京,《明史纪事本末》云: 及纳哈出降而众惊溃,胜乃归咎于茂,奏之。茂至,陈所以降纳哈出之故。上曰:「 ”如尔言,胜亦不得无罪。”命收其总兵印,召胜还,令永昌侯蓝玉总兵代之。 在朱元璋面前,冯胜和常茂、岳父和女婿二人撕破脸,大吵一架,彼此埋怨。冯胜历数常茂的种种缺点,说他不守纪律等等,常茂也不示弱,将冯胜平时刻薄自己的事情全部抖了出来,还爆料了许多冯胜贪污的事情,二人都没讨到便宜。朱元璋觉得这翁婿二人实在荒唐,一怒之下,贬常茂到广西龙州,撤了冯胜的大将军之职。谁来接任大将军呢?在这次招降纳哈出事件中,蓝玉一直兢兢业业在善后,表现出了担当。蓝玉身为年轻将领,又和太子朱标走得很近,朱元璋认为蓝玉比较靠谱,让蓝玉担任大将军。 朱元璋的这个决定,几乎改变了蒙古的历史。第二年,蓝玉带领王弼等将领,在捕鱼儿之战中重创蒙古主力,此战蒙古军几乎全军覆没,蒙古皇室、大臣被俘虏者不计其数,堪称蒙古人的「 ”靖康之耻”,蓝玉凭借此战,成为了和卫青、李靖齐名的一代名将。 因为冯胜和常茂这对翁婿吵架,让朱元璋选择了蓝玉,明朝北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四年后,太子朱标去世,蓝玉失去了背后的靠山,朱元璋杀戮心起,再加上蓝玉屡居功自傲,行不法之事,蓝玉案爆发,一代名将成了「 ”贰臣”。
关于朱文正反叛的无责任猜想
其实一直以来吐槽机对朱文正是否真的背叛朱元璋都是存疑的,固然《明史》和《明实录》里都写着朱文正被叔叔责备后准备投靠张士诚,但奇怪的是朱元璋亲自写的《御制纪非录》却完全没提及这件事儿,想来以朱元璋的暴烈,大抵不屑于给死去的侄子遮掩什么吧?
另外这对叔侄在义军中的角色也值得去多想想,两人名为叔侄,但年龄相差不大,撑死不超过8岁。1352年朱文正随母亲投靠朱元璋,1356年就能随军攻陷南京,朱元璋想封赏他却被拒绝,理由是大业未成先封赏亲眷不能服众。
对比他后来因为大功未获赏就放浪形骸,甚至稍有不顺就要谋叛,简直就不是一个人。前边那个人是通情达理的,后边那个人是无法理喻的,就算人会有所改变,但短短数年就混蛋至此,总觉得有点古怪。
事实上他拒绝封赏之后,朱元璋反而给了更大的权力,1363年朱元璋当上吴王立刻就封朱文正为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事,堪称军中第一人,连徐达都不能比。随后平定江西又让他镇守洪都,独据一方,这份信任没人可以比。
那场2万对60万的洪都大战后,朱文正已经成为无可争议的军中第一人,朱元璋却偏偏没给他赏赐。其实这事儿分析起来不难,朱元璋不是不想赏,而是已经没啥能拿出来酬功的东西了。
最重要的是打赢陈友谅之后朱元璋需要快速完成地方治理,由割据义军向正规政权转换,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触碰军政一把抓的军方将领。根据《御制纪非录》中的记载,在这个过程中朱文正叫人给告了,内容就是违法向张士诚买盐。
于是朱元璋就亲自把他逮会南京审问,然而审问过程中朱文正大抵是很不服气,说了一些“神人亦所不容”的话,暴怒的朱元璋操起鞭子就是一通毒打,结果失手把侄子给打死了(原句为由是鞭而后故)。
到这里就可以好好分析一下所有的前因后果了,首先朱文正很可能并非《明史》记载中被囚禁而死,他是被朱元璋亲手杀掉的。其次朱文正投靠张士诚的证据不足,朱元璋自己也承认是两人吵架才动手的,那么这两个人到底吵了什么才让朱元璋暴怒呢?
争吵内容史料肯定找不到,但吐槽机可以无责任分析一下,叔侄两人年纪相差不大,又都是军事天才,而且朱文正投奔来时朱元璋还没有儿子。根据很多义军的传统,老大没成年儿子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成年亲族做备份,这是否就是朱文正真正的角色呢?如果是这样那么争吵内容可能就比较合理了,朱文正气急败坏之下说了你那个位置应该传给我的!
朱元璋的补偿
无论前边吐槽机的猜测是否正确,从史料中看很大概率朱元璋确实亲手打死了侄子,那是他亲哥哥的儿子。老朱这人一生有很多槽点,但所有人都承认他有个很大的有点——极其重视亲情。
我确信朱元璋把对侄子的愧疚转移到了侄孙身上,他对朱文正的儿子有超乎寻常的宽容,文正死后他摸着四岁侄孙的头顶说:“你别害怕,你爹不听教导,忘了昔日创业之苦,肆意作恶,让我担忧。等你长大了,我封你爵位,不会因为你爹而废掉你。”
朱文正的儿子朱守谦其实也继承了父亲的肆意妄为,就藩后欺压地方,横行不法,老朱对他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叫到京城训诫了事。然而这货也是胆儿大,直接写诗嘲讽老朱,换成别人估计又得被直接鞭死,可朱元璋仅仅废了他的爵位。
圈禁凤阳7年后,老朱再次让就藩,这货也果断再次作死,继续欺压地方,于是又被送回凤阳。到了凤阳这货开始变本加厉,连军方的牧马都敢强抢,换别人骨头渣子都得被老朱碾碎,可朱守谦却混了个到京师受诫。
到了京师朱元璋也是真急眼了,但还是没敢像打他爹一样上钢鞭,用小竹板暴打一顿,继续圈禁了起来。最后这个洪武年间第一作死达人没能作死成功,在圈禁中病死了,都到这份上了朱元璋还是没废掉爵位,让这货的儿子继承了靖江王位。
总结起来吧,朱元璋封朱守谦为靖江郡王最大的原因还是愧疚,朱文正谋反不实,又被他亲手打死,只好补偿在后代身上喽。
元朝就肯定没有(重武轻文),在一定程度上延续到明代,但不明显,尤其是明初,太祖因其“马上得天下”的缘故,颇有重武轻文的倾向,当时(洪武年间)文官的品秩稍低于武官,中央大员可能只有二三品。建文帝(明惠帝)执政期间,又有重文的趋势。但有明一代,没有宋那样明显的重文轻武,洪武、永乐两位大帝文治武功均大有建树。满清大搞文字狱,为害甚于“焚坑”,想让辫子们重文轻武那是痴心妄想。
明清时期外敌入侵,近代那些就不说了,明中后期倭寇骚扰东部沿海;明末荷兰侵占台湾;倭兽入侵朝鲜,觊觎九州也算是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