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87年4月初4出生的人,请问我的命运怎样

我是1987年4月初4出生的人,请问我的命运怎样,第1张

  你是金牛座的(4月21~5月21日)

  主宰行星:金星 属性:地相星座

  春天出生的生辰星位或太阳在金牛座的人的特点:

  继充满激情的牧羊座之后,是不轻易浪费自己能量的金牛座。金牛座的人不愿意毫无意义地说教,无缘无故地行动和失去理智激动。你不放任激情,也没有紧迫感,这是一个强烈抑制精神和思想总是按一定尺度运行的人。如果出生时刻的天宫图中有较强的金牛座的影响,那么你会有良好的自卫本能。思想一成不变,比较罗嗦。从积极的意义上看,你的性格平稳、有毅力和耐力,勤劳智慧,富有实干精神。为人处世小心谨慎,感情真诚专一。此外,你有极其敏锐的感官,内心怀有各种欲望。喜欢舒适的生活环境,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花草和动物。从消极的意义上看,这些优点的背后还隐藏着多疑多虑、嫉妒、悲观失望、沉默寡言、阴郁孤僻的性格特点。你很难改变自己的观念。另外,你固执已见,对事物极易产生偏激和狭隘的看法。

  金牛座的人是一个喜欢按自己的人生哲学走路的人。你不轻易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固执已见是你性格上的突出特点,同时也是你的主要缺点。平时温文尔雅,一旦受到触怒,你会变得令人望而生畏。金牛座的人家庭观念较强,你把家庭天地作为寄托自己幸福和安居乐业生活的可靠圣殿。你爱孩子胜过一切,并对你们寄予厚望。

  这一座的人对逆境的适应较慢。挫折和失败常能使你意志消沉,甚至你会人为地把自己囚禁在无声的愤怒之中,拒绝与外界的一切接触。一旦境况有所好转,你又会重新振作起来,以空前的工作热情去实现自己的目标。金牛座的人思想趋于保守,但善于理财。当你拥有一定数量的财产,手头从不短缺时,你方能感到坦然自若。经济上,你的现实感非常强,十分善于安排自己的物质和家庭生活。事业上,你也是强者,具有天生的无懈可击的才华。你的成功之路往往是漫长的,但又是确定无疑的,尤其在农业、建筑和商业等行业方面。由于金星或月亮强有力的影响,金牛座的人常常会选择艺术戏剧的生涯。许多歌唱家和戏剧界人士,你们的天宫图都是以金牛座为主的。

  金牛座的男性

  这是一个喜欢安定的生活和具有田园诗盘性格的人。感情节奏的变化比较缓慢,然而一经触发将会身不由已,无法自拔。稳定而持久的生活环境,对你至关重要。你不喜欢素不相识或萍水相逢的人来扰乱你的生活。无论在爱情上,还是在物质上的追求,你都是以可靠和安全作为权衡的主要标准,这甚至是你性格和思想的基础。

  你既是一个多思多虑的人,又是一个不拒绝享乐的人。美味佳肴是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伴侣。

  对待婚姻,金牛座的人首先考虑的是,这种结合是否对诸方都有利,喜欢根据对方的家境及其工作能力作为选择的主要条件。因为你需要的是一个既能承担家庭生活的责任,又能帮你料理财政的妻子。你希望美好的爱情中充满佳肴的芳香。你十分欣赏能烧一手好菜的妻子。和谐的爱情生活是你们感情的基础,生理上的平衡在你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金牛座的人,对新生事物适应较慢,不愿意轻易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

  家庭和孩子是你生活的中心,是你欢乐和自豪的资本。尤其孩子是你终生夙愿的寄托。

  金牛座的人的性格比较平稳,很少发脾气。不过,一旦发作则非同小可,会使人毛骨悚然。

  与生辰星位在天蝎座的女性会情投意合,但这两个个性很强的人又不常相逢。

  与生辰星位在处女座或魔羯座的女性结为伴侣,生活会充实、和谐和友爱。因为这两个星座的女性在体贴丈夫、管理家务和照顾子女方面各有所长。

  金牛座的女性

  这是一个精力充沛,身体健美、生活欲望强烈的动人的女性。很会按照女人的特点无忧无虑地生活。你颇具魅力,渴望经历爱情生活的全过程:恋爱、结婚、家庭、孩子和美味佳肴。

  更年期以后如遇挫折,你的性格易发生变态,心情抑郁、烦躁,自我意识突出。促使你转而去寻求物质和精神上的安慰。

  金牛座的女性是一个理想的家庭主妇,出色的女主人和精明强干的女经纪人。你能使周围的人都感到快慰,高超的烹饪技术会使你的家人和朋友赞不绝口。此外,这一座的女性还常常是养花能手,你喜欢自己的寓所布满鲜花或茂盛的绿化植物,希望自己的生活环境比其你任何地方都生机盎然。只有当你的生活充满恬静的田园气息,看到自己的孩子茁壮成长时,才会感到是置身在真正的幸福之中。

  金牛座的女性性格偏于内向,经济上喜欢自理。嫉妒心经常折磨着你。然而一旦你确信得到了自己所钟爱的人的真诚的爱,便会成为一个最贤惠、最忠心耿耿的妻子。

  生辰星位在金牛座的男性能弥补你性格上的空白,尽管共同生活中难免会有些磨擦,但和谐的私生活会使你得到精神上的平衡。

  与魔羯座的男性常会志同道合,你们在工作上会互相帮助,在生活上会互相体贴、照顾。

  与处女座的男性结合有助于你建立稳定和幸福的家庭。

  金牛座的儿童

  金牛座的孩子是个慢性子,你做事和想问题时,不要太催促你。否则你会变得消极或固执起来,以至被人误认为愚笨。一旦你步入正轨,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你会表现出顽强的刻苦精神。所以,对于这一星座的孩子,关键是要以极大的耐心把你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以后,你便会自觉地埋头钻研下去,永不偏离自己的目标。但是,先决条件是要给你充裕的时间,以使你能心平气和!你不喜欢变化,需要有规律的生活节奏和使你感到静谧安然的生活环境。

  金牛座孩子的工艺能力高于智力,平时总是喜欢琢磨和做些小玩意儿,思考些实实在在的问题。你的天赋适合在精工、塑造和园艺等方面去扩展。 这一座的孩子大多都热爱大自然,对田园生活有深厚的感情。赶着牛走在田埂上,是你最渴望的生活意境。从你的发展趋势来看,扎根农村要比固守城市更能发挥出你的才能。

  你理想出路是农业、金融、财产管理、商业、食品、时装加工、大型企业、雕刻艺术、歌唱演员或戏剧。金牛座不同10°内出生的人的基本性格:

  出生日期:4月21日~30日

  性格特征:这是个名副其实的现实主义者,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适合从事需要顽强毅力和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工作。思想和情感的变化比较缓慢。这是一个坚持已见,对爱和憎充满绝对意识的人。喜欢舒适安逸的生活,并渴望不断扩大自己的物质财富。感情的信念很深,并在你的一生起着重要作用。

  动力来源:专心致志

  出生日期:5月1日~10日

  性格特征:本能和潜意识常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支配你的愿望、情感、行动。难能可贵的事业心和实干精神会在物质方面给你带来成功机遇。一般来说,只有涉及到你切身利益时,方会参与其事。

  动力来源:本能

  出生日期:5月11日~21日

  性格特征:雄心勃勃,竭尽全力去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奋斗。你经常试图改变自己的自制能力,善于引导和启发别人。现实感很强,但有时忧郁情绪过重,从而使你陷于孤僻和苦闷的境地。

  动力来源:组织

  金牛座出生的著名人士有:列宁、马克思、尼克松、弗洛伊德、巴尔扎克、方达(美国戏剧与**演员)、费尔南德尔(法国喜剧演员)。

  总而言之,金牛座的你:

  注重现实的金牛座的人说:"我具有……"。

  表达爱情的方式:忠心耿耿或不厌其烦。

  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

  渴望:感情缠绵和擅长烹任的爱人。

  受骗:当受到性爱吸引时。

  喜欢:到农村和田野中去。

  追求:具有可靠基础的一切。

  弱点:自我意识过强。

  有利条件:坚持不懈。

  不利条件:不爱动。

  假期生活:园艺和烹调。

  开支:购买起居设备和娱乐用品。

  吉祥物:圣甲虫像。

  吉祥金属:铜。

  吉祥宝石:珊瑚。

  吉祥日:星期五。

  吉祥数字:6、15、24、33。

  喜欢的场所:田园生活、草坪、原野和牧场,银行和保险公司。

  吉祥植物:牡丹、锦葵、报春、紫罗兰和野花。

  居住条件:绝对舒适的环境,经久耐用的家具和现代化的厨房设备。

  理想旅居国:爱尔兰、丹麦、澳大利亚和阿根廷。

  生日花:红石竹

  第一位主教,小雅各之花

  自古以来,基督教里就有将圣人与特定花朵连结在一起的习惯,这因循于教会在纪念圣人时,常以盛开的花朵点缀祭坛所致!而在中世纪的天主教修道院内,更是有如园艺中心般的种植着各式各样的花朵,久而久之,教会便将366天的圣人分别和不同的花朵和在一起,形成所谓的花历。当时大部分的修道院都位在南欧地区,而南欧属地中海型气候,极适合栽种花草。红石竹属瞿麦科,花瓣上有绒毛,为二年生植物。这种花是纪念公元62年耶稣的12为门徒之一---小雅各,也就是耶路撒冷城的第一位主教,他来不幸遭到犹太人的杀害。

  花语:友好

  红石竹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只有雄蕊的雄株和只有雌蕊的雌株的两种。如果你要传宗接代,就必须同时具有雄株和雌株才行。另外,红石竹旁边常盛开着白石竹,二者交配,会开出色彩柔和的粉红色花朵,因此它的花语是“友好”。受到这种花语祝福而生的人,通常人际关系都相当不错,而且异性朋友也不少。不过,在众好友之中谨慎选择终生伴侣,才是明智之举呵!

  诞生石:祖母绿

  纯净耀眼的光辉,宛如春绿般的祖母绿,具有情亮柔美的特质,怪不得古罗马人会把它视为的宝石,并且用来做为偶像的眼晴。正如西方有句古老的谚语:“要找颗毫无瑕疵的祖母绿,远比找个美无缺的人更难。”

  正如西方有句古老的谚语:“要找颗毫无瑕疵的祖母绿,远比找个美无缺的人更难。”天然的祖母绿几乎都有瑕疵,这点正是证明它才是真正天然宝石的的最佳证据。祖母绿是所有宝石中,仿造跟合成品最多的一种。在宝石鉴定法尚未普及的时代,它曾经是许多石懊恼、伤心的根源呢!

  祖母绿的传说

  埃及艳后克丽奥佩脱拉留下许多传说,听说她最爱的还是深绿色的祖母绿。在当时的旧大陆,唯一的祖母绿矿坑就在埃及。传说这座矿山为克丽奥佩脱拉个人所有,所以又做“抢丽奥佩脱拉之山”。说征服埃及的亚历山大大帝,和留下各种残酷故事的暴君尼禄,对这里所生产的祖母绿,都有异常执着的爱。尼禄将供奉在太神殿的祖母绿赐给他的王后波帕耶。波帕耶就用这颗石为尼禄制作了一副眼镜和九件她自已的随身饰物。

  性格分析

  5月1日出生的人有一种天份,能将周遭的一切所见、所思,与旁人沟通讨论。他们所观察的事情几乎都和人有关,而这种阐述所见所闻的能力,通常不是用口述的,就是用写的,不过却很少两者都用。这种人并不喜欢多说话,但却能够使说出来的话显得很有价值。因为他们的陈述都是一语中的、简洁有力,有时候还富争议性。对于特殊的议题,这一天出生的人通常都能把内心的感受清楚表达。

  5月1日出生的人不仅仅是直来直往的人,对于世间诸多事件,也都显示出主动、强烈的兴趣。即使是最害羞的人,在家里、公司或社团中,都会采取特定的立场。这些人既不喜欢拾人牙慧,更不会特别去讨好别人。无论如何,他们往往因为诚实而受到敬重,即使是对他们很重要的议题,也都能坦率直言;难得的是,在对于和谐和美的事物时,他们却是很金星式的。也就是说,他们不会故意找人吵架,那和他们的处世风格大相径庭,而基于爱好和平和宁静,他们会展现才能,但尽量避免与人发生冲突。

  对付那些妨碍安宁的人,他们主要的防御武器,就是尖锐的智能和带刀带箭的幽默感;而优越的注意和观察力,也为他们提供了足够的弹药。这种贬抑别人的伪装和傲慢的天份,经常能为他们赢得圈内人的尊敬。

  爱情运

  5月1日生的人贪恋性和爱。他有同时要求性和爱,有时又是特别对待这二者。不过,不管怎样,当生活中没有性和爱时,他既无法满足。

  总之,为了获得这两者,他们燃烧着少见的热情。受到这股热情诱发的能力变得很强,一但被某人吸引,就不知道该如何停止了。这日生的人对爱和性的态度纯真、率真,而且会用罗曼蒂克的方式来营造它。一旦恋爱成功,他会成为献身的、忠实的、热情的伴侣。但是在肉体方面,他却不一定忠诚呵!5月1日生的人有乱交的倾向,但是他们不认为这样对真爱会有什么妨碍。只跟自己心爱的人发生性关系,对5月1日金牛座的人而言是无法满足的,所以很容易暴发婚外情。这时,请想其它的方法弥补自己心爱的伴侣吧!对于伴侣,5月1日生的人可以给予他功能的,无法否定的快感。对于家人他之会表现出太过保护的深情挚爱。

  金钱运

  5月1日的人一日被夺去生活上的舒适感,就会完全失去生气,但是这样的情况并不常出现。当5月1日生的人需要额外的金钱时在他原有的幸运运势上可以充分发挥才能。

  这日生的人最执着的几乎都是物质上的东西,而且周旋得很好。因为他们本能的知道,要获得这些东西,必须做些什么动作。执拗、实际、踏实、可靠,因此只要下定决心,要做的事都会成功。在实际上,应该可以存下优渥生活所必须的财产和物质。但是当物质上存得够多时,会有贪婪的倾向,必须特别注意。如果在金融面投下过多的注意力,会使自己的创造力和感性变钝呵!

  事业运

  商业和艺术是最适合这天生的人的二大职业。如果能同时在这二大职业方面发展,一定会有很好的成绩。

  尤其5月1日生的人与金融相关的方面具好运,是竞争对手无法望其项背的。

  健康运

  不论是用于唱歌或说话,声音对5月1日出生的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传统上,金牛座的人较容易受伤的部位是声带,因此一有感冒的征兆,就应该立刻加以治疗,可服用维他命C或是吸甘菊精一类,有舒缓作用的草药挥发剂。

  由于对食物的知识很丰富,而且味蕾发展良好,所以对于大部分5月1日出生的人来说,要维持良好均衡的饮食并不是问题,但是可能必须注意他们的体重。适量的体能运动,再加上游泳、滑雪之类的度假活动,是值得推荐给这一天出生的人。各式各样均衡的体能活动,包括规律的性生活在内,会使5月1日出生的人保持精力充沛。

  幸运数字

  5月1日出生的人受到数字1和太阳的影响。在每个月的第一天出生的人做什么事通常都喜欢跑第一,但是5月1日出生的人竞争的驱动力受到金星(金牛座的主宰行星)的影响,所以比较缓和。

  太阳代表的特质是温暖,以及发展良好的自我,使得他们对生命的定位积极而有同情心。受数字1支配的人对大部份事情采取个人主义的观点,而且泾渭分明。虽然5月1日出生的人也会试着避免和别人公开起冲突,但是他们的顽固却是显而易见的。受数字1主宰的人是典型的野心家,但是在5月1日出生的人可能只在更细微的方面,才将此特点展露无遗。

  适合你的恋爱对象:

  1月9日2月8日4月2日5月7日6月6日8月31日9月21日10月29日11月19日11月28日12月2日12月9日

  适合你的朋友对象:

  1月7日2月2日3月15日4月5日4月13日4月23日6月22日7月10日10月25日11月2日11月15日12月10日

――《童年》导读

一、作者简介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历克塞·马克西姆维奇·彼什科夫,是享有盛誉的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列宁语)。他的创作开始了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他的名字“代表着世界文学史上的新时期”(鲁迅语)。20世纪初,他的作品就开始介绍到我国,对我国的文学和我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

1868年3月14日高尔基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城。父亲是个大兵的儿子,母亲是染房老板的女儿。祖父曾经当过军官,因残酷虐待部下,被沙皇尼古拉一世降了职。祖父对父亲非常严厉,以致父亲从家里逃跑5次,最后一次逃跑成功。逃跑后,先后干过木匠、轮船公司办事处经理、装饰室内帷幔和裱糊壁纸的工人等,是个聪敏、善良而且非常愉快的人。后来感染霍乱,在高尔基3岁时去世。父亲去世后,高尔基随母亲到外祖父家生活。在充满小市民气的外祖父家度过了童年。其间,母亲改嫁并于几年后患肺结核病去世,外祖父破产。11岁的高尔基被迫流落人间,开始独立谋生。他拣过破烂,当过学徒和杂工,受尽欺凌与虐待,饱尝生活的苦难与艰辛。他只上过三年小学,但酷爱读书,利用一切机会读手边所能碰到的书,刻苦自学。1884年,他怀着上大学的打算来到咯山,但未能如愿,在社会的底层读完了他的社会大学。先后当过码头搬运工、面包师傅、杂货店伙计、园丁和守夜人等。同时,结识了先进的民粹派知识分子和马克思主义的着作,进一步认识到现实的丑恶和人民的疾苦,逐渐树立起改革社会的决心。1888—1889年、1891—1892年,高尔基为了解祖国和人民,两次漫游俄罗斯。从尼日尼跑到察里津,经过顿河区域、乌克兰,来到比萨拉比亚,再从那里沿着克里米亚南岸到了库班,再到黑海边。旅途见闻和艰苦经历使高尔基开阔了眼界,磨练了意志,积蓄了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素材,激发了他从事文学创作的强烈欲望。

19世纪90年代,,俄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黑暗落后的俄国变成世界革命的摇篮,马克思革命理论广泛传播,高尔基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从1892年高尔基在《高加索报》上发表浪漫主义短篇《马卡尔·楚德拉》到1899年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问世,19世纪90年代高尔基共创作了中、长、短篇小说和特写、故事、散文、随笔诗歌等700多篇,它们大体包括浪漫主义作品和现实主义作品两部分。浪漫主义代表作主要有《马卡尔·楚德拉》(1892)、《伊则吉尔老婆子》(1895)、《鹰之歌》(1895)。其中,《伊则吉尔老婆子》中塑造的丹柯形象与《鹰之歌》中塑造的鹰的形象是高尔基创作中最早出现的英雄形象,它们突出概括了当时俄国革命者奋不顾身的革命精神与英雄气概,熔铸着作家崇高的社会理想与道德理想。它们犹如火花,“在人生的黑暗中燃烧起来,在许多勇敢的心里燃烧起对自由、对光明的狂热的渴望!”现实主义代表作主要有《叶美良·皮里雅依》(1893)、《切尔卡什》(1895)、《玛莉娃》(1897)、《好闹事的人》(1897)、《因为烦闷无聊》(1897)、《二十六个和一个》(1899)、《福马·高尔杰耶夫》(1899)等。在这类作品里,高尔基鞭挞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暴露小私有者、小市民的庸俗,肯定劳动者,特别是流浪汉的人格尊严。高尔基以写流浪汉题材出名,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流浪汉形象,如《叶美良·皮里雅依》中的流浪汉叶美良、《切尔卡什》中的切尔卡什、《玛莉娃》中的玛莉娃等,为俄国文学画廊增添了新的文学形象。这类作品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899年问世的《福马·高尔杰耶夫》,这是高尔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福马本是资产阶级的接班人,但耳闻目睹的事实却使他越来越感到资产阶级的肮脏事业是与人类一切高尚情感不相容的。他苦恼、失望,最后被送进疯人院。在这部小说中,高尔基已经用丰富的现代生活画面,来展示不同类型的资产者的活动,反映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过程以及资产阶级的掠夺性了。因此,这部小说的出版标志着高尔基的现实主义创作进入成熟阶段。

20世纪初的头二十年是俄国革命高潮酝酿、高涨与取得胜利的时期。这20年间,俄国进行了三次革命(1905年革命、1917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在这过程中,高尔基始终将自己的创作活动与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表现了一个革命作家的崇高品质。1901年3月,高尔基参加彼得堡学生的游行示威活动并创作了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但只有结尾部分《海燕之歌》得以发表。全篇用象征手法写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化身海燕同反革命势力代表的风、雨、雷、电搏斗的情景,同时无情嘲笑了害怕革命的资产阶级社会阶层的代表海鸥、海鸭和企鹅等。“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成了呼唤革命的有力号召。写小说的同时,高尔基看到剧院的重要宣传作用,1901年与1902年先后写出了剧本《小市民》与《底层》,描写了小市民思想与无产阶级思想的冲突。《小市民》中刻画的革命工人火车司机尼尔是俄国文学中第一个以新的精神面貌出现的工人形象,这一形象预示了高尔基以后的创作方向。《底层》描写了一群被抛到社会底层的流浪汉的悲惨遭遇。剧中作者批判了资产阶级虚伪的“安慰主义”哲学,提倡尊重人、赞美人,号召人们为改变自己的现状而斗争,被称为“海燕式”的剧本。 1905年,高尔基参加了1905年俄国革命,加入布尔什维克党并会见了列宁,思想产生巨大飞跃。1906年他在美国完成举世闻名的长篇小说《母亲》。《母亲》是高尔基最重要的作品,这部长篇小说第一次生动的描写了工人阶级反对地主、资产阶级专制统治的革命斗争,歌颂了无产阶级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塑造了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巴威尔、母亲尼洛夫娜的光辉形象,奠定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新型创作方法,在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列宁称赞《母亲》“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1906年至1913年底,高尔基侨居意大利。其间,他创作了反映农村革命斗争的中篇小说《覆灭》(1909),揭露并批判小市民习气的中篇小说《奥库罗夫镇》(1909)和长篇小说《马特维·克日米亚金的一生》(1911),以童话形式、浪漫主义手法描写意大利工人和劳动人民生活斗争的《意大利童话》(1911—1913)等。1913年底,高尔基回到俄国,写作了《俄罗斯童话》(1912— 1917)、《俄罗斯浪游散记》(1912—1917)。出版了自传体三部曲中的前两部《童年》(1913)、《在人间》(1915)。第三部《我的大学》完成于1922年。自传体三部曲是高尔基文学遗产中最优秀的部分之一,在这些作品中,高尔基根据早年的生活经历,真实描绘了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俄国社会生活的全貌,展示了充满残酷、野蛮、愚昧、污秽的令人窒息的生活,表现了一代新人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崇高理想。

在苏维埃时代,是高尔基为创建苏联新文学而加紧劳作的时期。他受党和政府的委托,担任文化出版部门的领导工作。创办大型报刊杂志,主持出版一系列丛书,组织和领导文学社团活动,团结国内外进步文艺队伍,培养和扶持青年作家,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高尔基晚年仍然勤奋从事文学创作活动,写了大量的小说、戏剧、散文、特写、回忆录以及政治性论文和文学论文。这时期的作品主要有回忆录《列宁》(1924)、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1925)和《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1925—1936)等。其中,《列宁》是为了悼念革命领袖列宁而写的,它通过列宁的革命活动和日常生活素材塑造了革命导师的“象真理一样朴素”的光辉形象;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是一部俄国资本主义的兴亡史,它通过阿尔达莫诺夫一家三代的盛衰变化,概括了俄国资产阶级从农奴制改革到十月革命这50年间的历史命运;《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高尔基花了十年时间创作的一部未完成的长篇巨着,作家以雄健的笔力描绘了十月革命以前40年间俄国社会生活的一副全景图,包罗了形形色色的重大历史事件,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和各种反动思潮的尖锐斗争。

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与世长辞。

二、作品提要

阿廖沙(即童年高尔基)很小的时候,父亲得病死了,母亲带着他回到外公外婆家。

阿廖沙母亲的到来引起了大舅米哈伊尔与小舅雅科夫的争斗,他们怕母亲来讨要嫁妆,闹着分家,一家人打成一团。阿廖沙初步认识到外公家弥漫着的相互仇恨的气氛。大舅捉弄老裁缝格里戈里,让侄子把烧得滚烫的顶针放在格里戈里手边,不料却被外公无意中戴上,外公把孙子抽了一顿。阿廖沙因为把桌布放到染桶里也被外公狠狠打了一顿,打的过程中,所有的人都幸灾乐祸,连母亲也因害怕外公而不敢阻止他,只有外婆一人护着阿廖沙。打过阿廖沙后,外公来看他,给他讲起自己年轻时候在伏尔加河畔当纤夫时的情景,阿廖沙觉得外公像一朵云彩似的迅速地长大,由一个干瘦的小老头变成童话中的大力士。挨打之后,阿廖沙结识了小伙子茨冈,他成了阿廖沙最好的朋友,每次阿廖沙挨打时,他总把胳膊伸出去帮他挡着。每逢礼拜六,他带着阿廖沙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他擅长跳舞,幻想着有一副好嗓子。阿廖沙非常爱他,但他却被两个舅舅强迫着扛承重的橡木十字架去坟地,中间绊倒后,被十字架压在下面,因失血过多死掉了。

茨冈死后,阿廖沙更加依恋外婆。睡觉前,给外婆开玩笑,外婆给他讲上帝与小鬼的故事。外婆是阿廖沙最喜欢的人。

“外婆到来之前,我仿佛在昏睡,仿佛躲在黑暗中。她的出现唤醒了我,使我见到了光明,她把我周围的一切联结起来,把这一切编织成色彩缤纷的花边图案。她很快就成了我终生的朋友,成了我最贴心的人。她最理解我,也是我最珍贵的人,这是因为她对世界充满了无私的爱。这种爱使我感到充实,使我在艰难的岁月里充满了坚强的力量。”外婆知道的故事、诗歌、传说、童话多得不计其数,阿廖沙听的入了迷。一天晚上,家里突然失了火,家里人惊慌失措,外婆却非常勇敢,用一只空袋子蒙着头,身上批着马被,毫不畏惧地冲进火里,从里面抱出一只水桶大的盛满硫酸盐的瓶子,又镇定地指挥别人灭火。大火后,又忍着巨痛去接生孩子。

一开春,舅舅们就分了家,外公为自己买了一所新房,阿廖沙仍跟着外公外婆住。这是一段节奏平缓的日子,阿廖沙接触的人只有外公外婆。外婆向他讲述自己的身世。外婆也是孤儿,母亲一贫如洗,而且是个残废,为了生活,外婆跟随母亲四处流浪、乞讨,后来靠外婆织花边维持生活。外公也讲起小时候与法国兵相处的事情。这段时间外公开始教阿廖沙识字。外公老病复发,动手打了外婆,阿廖沙感到无法忍受。

宁静的日子很快被打破,两个舅舅为了分外公家产,联合起来到外公外婆家闹事,尤其是大舅米哈伊尔,喝醉酒就闹事,整夜在房子周围转来转去,带来帮手把马林果丛和酸栗树统统拔掉,捣毁浴室,砸坏玻璃。一次拿粗大的木根砸门,外公集合了两个房客及酒店老板的妻子对付他。为帮儿子,外婆的胳膊被舅舅打断,阿廖沙无比仇恨舅舅。

接下来又是一段单调的日子,外婆每天祈祷,外公也每天祈祷。阿廖沙认为外婆的上帝仁慈、有同情心,外公的上帝却拒人于千里之外,让人望而生畏。阿廖沙喜欢外婆的上帝,讨厌外公的上帝,故意抓住外公祈祷时的失误捉弄他。这时期阿廖沙经常同街上的孩子打架,因为这些孩子做出的恶作剧令他无法容忍。这时,为外公干了一辈子活的老匠人格里戈里因双目失明被舅舅解雇,沦落为乞丐,阿廖沙为此感到难堪。

外公突然卖掉原有房子在别处买了房子。在这里阿廖沙结识了许多人。有外号为“好事儿”的房客,有伪装成马车夫抢劫教堂的的彼得伯伯,有奥甫相尼科家的三个孩子。阿廖沙与他们都建立了友谊,但同“好事儿”的关系最为密切。“好事儿”是一个整天忙着做实验的药剂师,对人生有透彻的感悟,经常指导阿廖沙观察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教给他人生的道理。“在我看来院子里平淡无奇没什么值得留心的东西。但经他轻轻一推,或者三言两语指点一下,我所看到的一切就不同了,仿佛这些东西都具有独特的意义,因而给我留下的印象也就特别深。”但“好事儿”终因不被周围人理解而被外公赶走,阿廖沙非常生气但毫无办法。

百无聊赖之中,母亲回来了。在几个城市呆了很长时间又生了一个孩子后,走投无路的她又回到外公家。她开始教阿廖沙认字,让他背许许多多的诗。外公强迫母亲改嫁,母亲拼命反抗,外公异常生气,将气愤转嫁到外婆身上,毒打外婆,发针深深地插进外婆头皮。阿廖沙为外婆报仇,将外公最喜欢的圣徒像剪碎。

阿廖沙被母亲送进了学校,但不久因出水痘被迫休学在家。因发愁母亲的婚事,外婆开始酗酒并向阿廖沙讲述父亲与母亲的往事。不久,母亲看上了一个学测量学的学生并坚持要嫁给他。阿廖沙不喜欢继父与新的祖母,不想让母亲改嫁但毫无办法。母亲改嫁后,阿廖沙继续与外公外婆住在一起,他开始长大,拥有了自己的自信。阿廖沙又回到学校,但老师不喜欢他,只有主教赏识他。他因拿了一卢布买童话书被母亲打了一顿。继父对母亲很不好,用脚踢她,阿廖沙与继父拼命,又被送回外公家。

外公破产了,阿廖沙与外婆相依为命,通过三年级考试后他不再上学,开始自己养活自己。他结识了许多伙伴,他们互相帮助,一起捡破烂,扯木材。八月,母亲去世了,外公说阿廖沙不是奖章,不能老挂在他的脖子上。于是,阿廖沙便走向人间,外出谋生去了。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主要描写阿廖沙的童年,三部曲中的另外两部《在人间》、《我的大学》主要叙述阿廖沙的青少年经历。为使读者对阿廖沙的成长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这里简介一下后两部作品的内容。《在人间》描绘阿廖沙11岁走向社会外出谋生的经历。他备受生活煎熬,做过各种工役,受尽欺凌、侮辱、愚弄、甚至毒打和陷害,体验了社会生活底层的艰辛,认识到人性的丑恶。不过,外婆的善良、厨师的正直、玛戈尔皇后的博学,又使他看到生活的光明面。同文物鉴定人、司炉工、木匠等人的交往也使他感到人性的多面与复杂。他酷爱书籍,利用一切机会读他所能碰到的书籍,为此吃了种种苦头。《我的大学》描写他在喀山时期的活动与成长经历。他16岁报着上大学的愿望来到喀山,但理想无法实现,喀山的贫民窟与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他无处栖身,与人共用一张床板。在码头、面包房、杂货店到处打工。后来,因接触大、中学生、秘密团体的成员及西伯利亚流放回来的革命者,思想发生变化。他阅读革命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着作,直至参加革命活动。在革命者的引导之下,摆脱了自杀的精神危机。喀山的4年使他在思想、学识、社会经验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

三、思想内容

1914年俄国作家梭罗古勃在《作家日记》中谈到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时写道:“我边读边感到遗憾。我不由得想起列夫·托尔斯泰那充满芬芳气息的童年。相反地这里却是打架,斗欧,鞭笞……简直是一种在心理上不可理解的施虐狂。”的确,整篇《童年》中所描绘的是一种浓厚的、色彩斑斓的、离奇的难以形容的生活。那段生活,仿佛是由一个善良而且极端诚实的天才美妙的天才讲出来一个悲惨的童话。在那种黑暗生活中,残酷的社事情太多了。

小孩子做错了一点事,要脱掉裤子挨打;父子兄弟间为了分家,吵架斗殴,甚至打得头破血流;外祖母毫无过失,也逃不了外祖父的拳打脚踢;米哈伊尔舅舅为了寻开心,用烧红的顶针捉弄老匠人格里戈里;母亲跪在地上请求继父不要在外面鬼混,继父却用他穿着靴子的脚狠狠地踢她的胸部;格里戈里为外公干了一辈子活,当他双目失明,丧失劳动能力时,却被赶出染坊,流浪街头乞食为生;外公不但残酷剥削工人,而且六亲不认,与老伴一起煮茶时,茶叶也要放在手心里细细数过,生怕自己吃了亏。最后,又把老伴与外孙赶出家门,让她们自谋生路。但尽管作品中描写了那么多目不忍睹的惨事与丑事,整部作品仍然象阳光透过云层一样放射出了乐观主义的思想光辉。主人公阿廖沙没有被艰辛、痛苦和屈辱的生活所压倒,他满怀信心,奋斗拼搏,冲破种种障碍与不幸,不断探索新生活,这种乐观主义精神使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带上了积极的色彩。作者高尔基在《童年》中也一再说明:“每当我回忆起俄国令人压抑的龌龊野蛮的生活,我常常问自己:这种丑陋的行为有必要去写吗?我每次都怀着充分的信心回答自己:有必要!因为这就是活生生的丑陋的生活现实,这种现实目前还存在着。要改变这种现实,要从人们的记忆和心灵中,从我们沉重龌龊的生活中清除它的影响,就必须透彻地了解这种现实。”“我描写现实生活中的这种丑恶行为,还有一个比较积极的原因:虽然这些丑行令人恶心,使我们感到压抑;虽然它们扼杀了无数美好的灵魂,但俄罗斯人的心灵仍旧是那样健康、年轻,正在克服并且最终能够克服这种丑恶的行为。”“我们的生活是非常奇妙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虽然有滋生各种无耻的败类的肥沃的土壤,但这种土壤终究会生长出卓越的、健康而且富有创造性的力量,生长出善良和人道的东西,它们不断激发我们建设光明的人道的新生活的不灭的希望。”这一方面表明了高尔基的美学原则:作家不必回避生活中的任何丑事,但目的是为唤醒人们的重视,从而彻底消灭它,并且坚信人类社会有一种真善美的自我调节机制。另一方面也表明高尔基写童年的悲惨经历,目的不是为了向人显示他是多么值的同情与可怜,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回忆童年生活,而是用自己童年的亲身经历,告诉读者,无论环境多么恶劣,生活多么艰难。总有一些善良美好的人,只要怀着一颗向上的心,在龌龊的环境下也能培养出健康、正直的心灵。因此,我们说全书的思想内容表现上是积极向上而非颓废委靡的。

作品主要塑造了两大类人物形象,作者通过对这两大类人物的叙述表达了对他们的爱憎之情。两大类人物一类以外公为代表的自私残暴的人,一类是以外婆为代表的正直、善良的人。外公是阿廖沙十分讨厌的一个人,对他无论是外貌描写还是内心世界的刻化,总有作者辛辣的讽刺意味在里面。他矮小、干瘦,只有外婆的肩膀高,走起路来步子快而细,自私残忍,野蛮粗暴,动辄就打人骂人,哪怕遇上一点不如意的事情也要歇斯底里的发作。为了维护他那摇摇欲坠的小业主地位和分崩离析的家庭,他残酷的虐待工人伙计,甚至六亲不认,将替他劳动了一辈子的老匠人格里戈里赶出家门,共同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伴他也要她自谋生路。有钱时作威作福,独断专行。破产后更加贪婪吝啬,品格底下。物质上破产,精神上也完全垮掉。尽管在这个市侩气十足的人身上还有一点人性的闪光,如他年轻时候在伏尔加河当纤夫,经历了贫困和沉重的生活,是一个生活的斗士与勇士。当他给阿廖沙讲到那时的经历时,露出一种真诚而兴奋的表情。再如他叫阿廖沙识字也体现对阿廖沙的疼爱。但这一切并不能掩盖他整体人性上的残忍与自私。对于外公的种种恶劣行为,阿廖沙是非常讨厌的,尤其是外公无故殴打善良的外婆时,他无比愤怒,报复外公。这种厌恶、愤怒同样也存在于作者心中,通过对阿廖沙反抗外公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以外公为代表的那一类人的蔑视、厌恶、否定,也表达了作者对小市民阶层肮脏、龌龊不良品性的否定。与对外公那类人的厌恶相反,作者通过对外婆等人的回忆,表达了对以外婆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的热爱、崇敬之情。外婆善良慈祥,爱亲人,爱邻居,爱所有的人。她心甘情愿把生活中的一切压力都承担下来而毫无怨言。生活的困苦、丈夫的殴打、儿子的忤逆……都熄灭不了她内心深处的仁爱之光。她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与诗意的劳动妇女,她能歌善舞,善于讲形形色色的传说、童话、民间故事。她还是一个勇敢的人,作坊起火时,所有的人都惊慌失措,只有她冲进火海,抢出水桶大小的一桶硫酸盐。因此,尽管她有对恶势力顺从忍耐,对上帝盲目信仰的缺点,这并不影响她整体人性上的光辉。与外婆同类的人还有小伙子茨冈与房客“好事儿”。小伙子茨冈是个弃婴,被外婆收养,长大后就成了外公的雇工,他勤劳能干,力大无穷,虽然被外公与舅舅当成牛马使唤,仍很善良乐观。相对于小伙子茨冈来说,房客“好事儿”则是一个成年人,对生活有透彻的了解与感悟。他是祖国无数优秀人物中的一个,见识远大,教阿廖沙用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教他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技巧。这些人都是阿廖沙所喜欢与崇敬的,他们对阿廖沙人生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从正面唤起了阿廖沙对生活的热烈向往。这些人都不同程度的向阿廖沙敞开自己的心灵,帮助他了解到在生活中除丑事之外,还存在着健康与富有创造性的东西。作者在作品里写道:“在童年,我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蜂窝,一些普通、平凡的人们象蜜蜂一样,把自己的知识和关于生活的想法的蜜送到那里,每个人尽自己的力量慷慨大方的充实着我的心灵,这种蜜往往是肮脏而苦涩的,但这一切知识仍然是蜜。”因此,高尔基在作品中流露出对这些人的热爱、赞美之情,通过阿廖沙的与他们的交往热情讴歌了他们。

作品通过对阿廖沙童年经历的描写从侧面也暴露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当时的俄国社会处于19世纪70—90年代,正是俄国大革命的前夕,整个社会处于沙皇的统治之,下人民流离失所。偷窃在村民中已形成一种风气,已经不算是罪恶,而且对于半饥半饱的小市民来说差不多是唯一谋生的手段。儿童无钱上学,沦落街头,靠捡破烂为生。从广义上讲,也正是这种民不聊生的社会环境造成了阿廖沙的个人悲剧。

四、艺术特色

高尔基是俄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在创作中他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重视描写的真实性与细节的精确性等。1937年,高尔基在回答列宁格勒作家出版社关于他“利用什么样的材料(自传性的、书本的、观察和记录)”进行创作时说:“我主要用的是自传性的材料,但是我使自己站在事件目击者的立场,而避免作为当事人挺身而出,为的是不要防碍自己作为生活的讲述者。”《童年》这部作品就遵循了这样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通过对阿廖沙生活经历的客观描述,一方面写出了阿廖沙性格形成的过程,另一方面广泛地描绘了19世纪70、90年代俄国社会生活,揭露了沙俄专制制度的黑暗与罪恶,反映了小市民阶层的庸俗自私和空虚无聊。全篇特别鲜明地表现了两种力量的冲突:一方面是小市民的黑暗、残忍和野蛮的风习,另一方面是俄国人民优异的精神力量——心灵纯洁,意志坚强,同情弱者,热爱正义,富于幻想,向往光明、幸福与合理的生活,为其实现孜孜不倦地努力。所有这些内容的表现,都是通过客观的、冷静的现实主义描写、记叙来实现的,书中所描述的是一幅幅逼真的现实生活场景,人物的语言、行动、客观环境都与实际生活相符。这与他前期的一些浪漫主义作品如《海燕之歌》的创作手法是截然不同的。《海燕之歌》全篇扬溢着浪漫主义精神,为读者展示了一幅革命风暴到来前夕革命人民与反动势力英勇搏斗的壮丽图景: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雷声隆隆,愤怒的大海掀起巨浪冲向高空,同他们进行激烈的搏斗;飞翔着的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姿态大声呼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部作品与《童年》不同,作者没有如实的描写现实生活,而运用象征主义手法,通过对自然现象大气磅礴气势的夸张描写,抒发了强烈的主观感受。

《童年》中高尔基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指导下,还成功地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残酷自私、阴险暴躁的外公、贪图钱财的舅舅、冷漠无情的母亲、善良慈祥的外婆、快乐能干的茨冈、勤劳能干的老匠人格里戈里、快活可爱的保姆叶夫根尼亚。这些人物的塑造中,外婆、外公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外婆的形象是俄国文学史上最鲜明、最富有诗意的妇女形象之一,她是伟大母亲的象征,也是俄国苦难生活的象征。她喜欢唱歌、讲故事、跳舞。她慈爱、善良、刚强,在十分嘈杂和混乱的情况下,也能把人们吸引到她的周围,为艰苦窒息的生活增添了一份欢乐的情调。书中高尔基通过她的外貌描写、语言、行动以及引用大量民间歌谣、童话、故事等各种形式对其形象进行全方面刻画。高尔基这样描述她的外貌:“外婆讲起话来像唱歌似的,特别动听,她说的每一句话都像一朵盛开的鲜花,温柔、鲜妍、清新,很容易

  童年第二章读后感 篇1

 《童年》第二章讲述了舅舅们吵着分家家产,大人们都是以仇恨为纽带的。之后“我”又犯了一个错误外祖父狠狠地打了“我”。但是后来外祖父又来看我给我讲他那离奇的身世经历过许多磨难但它又是怎样熬过来的。虽然他非常的凶狠但他的身世令人同情。我们现在的生活年代哪能和高尔基那时的年代相提并论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对于阿廖沙而言,他的外祖父家中充满了仇恨。人与人之间总是彼此戒备、提防、攻击,连孩子也不例外。在阿廖沙与他母亲刚来到外祖父家时,他母亲的两个弟弟正闹分家。一天晚上,他们吵架,外祖父生气,外祖母劝架。阿廖沙没有跟他的表兄弟们出去,而惹到了外祖父,从此以后,阿廖沙便非常怕他的外祖父。

 过了几天,娜塔莉娅舅妈教阿廖沙念祷告词。阿廖沙故意将祷词念错,她也不生气。阿廖沙的外祖父要在星期六将萨希(他的表哥)抽一顿,阿廖沙一直都不懂抽和打有什么区别。

 阿廖沙对大人们的染布技术充满了好奇,很想亲手试试。萨沙得知这个主意后,让阿廖沙拿白桌布试试。当阿廖沙刚把桌布的一角按进蓝颜料桶,学徒工茨冈一边夺下布,一边让萨沙叫外祖母。星期六,外祖父抽了萨沙,也打了阿廖沙。接着,阿廖沙大病了一场。不久,母亲便消失了。一天,外祖父来看阿廖沙,向他道歉,还哄他高兴。外祖父走后,茨冈来了,他还教阿廖沙一个秘诀,挨打时要放松,还要喊得跟杀猪一样,挨抽时,要随着树枝转动身子,这样才不会被抽掉皮。

 这一章讲了:我在祖父家里生活,可祖父家中却有一种炽热的仇恨之雾——为了分嫁妆而争吵,打架。而外祖父用树条子打几个未成年的孩子,还把我打昏了。这几件是说明了外祖父的残暴,没有亲情,爱财如命。在后面小茨冈为我挡鞭打,祖母阻止祖父打我说明了她们的善可拖动可拖动良,有爱心。这一章把这些人物刻画的很传神。

童年第二章读后感 篇2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这是高尔基的一句名言,在所有人的眼中,他是一位成功的、伟大的作家,然而,在他童年时代,却隐藏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他把它们记录在《童年》这本书中,当我认真地拜读完后,思绪万千。

 在高尔基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也不管他了,把他交给了外祖父和外祖母。外祖父性格暴躁,非常自私,经常把气撒到高尔基和外祖母身上。这给幼小的高尔基留下的不仅仅是当时社会上的丑恶,还有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而外祖母却恰恰相反,她温柔、慈祥,高尔基在她的关爱下健康成长。他还有两个自私自利的舅舅,经常欺负他,在这里,他有一个小伙伴叫“小茨冈”,可是后来他和两个舅舅一起抬十字架时,其中一个舅舅手一滑,自私的他们立即就躲开了,小茨冈被压死了。我也有些想不明白,那些人做这一类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干吗呢?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值得他们去做吗?

 高尔基从小就生活在这个环境中,却成了一名大作家,而我们现在的生活、学习环境这么好,一定要好好学习;时代在不断进步,但人们却越发变得懦弱了,遇到困难就想要退缩、逃避或者走捷径;既然拥有这么好的童年,一定要珍惜啊!

童年第二章读后感 篇3

 《童年》的作者是俄国无产阶级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的作品。

 高尔基出身贫寒,早年丧父,只念过三年书,靠自学成才,成为举世闻名的大文豪。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三步曲中的第一部,也是诸多重要作品中最有特色的一本书。它记叙了作家从4岁到10岁这一时期的生活。表现了一个底层孩子生活的艰辛和革命意识觉醒的过程,从各方面描写了旧俄国人民真实生活和国民的众生相,即评击了黑暗,也展示了光明。

 高尔基4岁丧父后寄居在外祖父家。外祖父卡西林是个小染房主,家境已经败落。他喜怒无常,脾气极坏,经常谩骂甚至毒打亲人和小孩。两个舅舅也极其自私、粗野。为争家产,彼此争吵。还加害工人,要小茨冈抬沉重的十字架,结果被活活压死。

 但是,高尔基并没有被这些黑暗的丑事和恶势力所毁灭,反而锻炼成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富有同情心的人。是外祖母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高尔基,她给高尔基讲美丽动人的童话、民间故事。还有善良乐观的小茨冈,他们培养了高尔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勇敢的反抗精神。

 读完《童年》,让我觉得高尔基真是了不起!

童年第二章读后感 篇4

 无意间,我读了高尔基的《童年》,让我感触极深。

 书中的主人公是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出生在俄国尼日尼。诺夫戈罗德一个普通木工家庭,由于1871年俄国阿斯特拉罕一带霍乱肆虐,3岁的高尔基患了病,他父亲为了护理他而不幸染病不治身亡。后来他跟母亲来到外祖父家度过了他的童年,由于没有父母的疼爱,家庭的温暖。高尔基十一岁走向了“人间”,饱尝了人生的辛酸……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而每个人的童年却是不同的。可以说高尔基的童年是不幸的,相比起来我的童年却是幸福的,是在父母的关爱中度过的。以前我总以为爸妈对我不好,常常因一件小事他们就对我指指点点的,这让我委屈极了!我总是觉得我不幸福,现在想起来,真有点后悔。我在爸爸妈妈的关爱中长大,而高尔基却……

 读过了《童年》,我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新的体会,我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更加关心我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们,因为给予别人幸福,自己也是快乐的。

童年第二章读后感 篇5

 最近,我阅读了高尔基先生写的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童年》,这是高尔基仿照自己的童年写的。

 高尔基出生在俄国尼日尼的一个木工家庭,3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跟着妈妈和年迈的姥爷姥姥生活,别的小孩都有新衣服,可是高尔基没有,他只有打补丁的破衣服和一个破书包,但是高尔基没有埋怨妈妈,他只是更努力的读书,十一岁就走向了社会……

 高尔基十一岁就走向了社会,而我呢十一岁了做一些事情还需要爸爸妈妈来帮忙。比如说有一道较难的数学题,我想了许多遍都没有想清楚,老是转不过弯来,这个时候,就不得不麻烦爸爸给我讲一点思绪,这样,我才做得出来……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若不是成千上万的革命战士的舍命拼搏,就不会有我们现在这么好的日子。高尔基先生能够从痛苦中坚强地走出来,就是因为他战胜了挫折,顽强地与命运作斗争,并且不懈地努力奋斗。我们真应该学习高尔基的精神。

 《童年》告诉我们:应该珍惜这美好的童年,告诉了我们做人做的道理。

童年第二章读后感 篇6

 有一次,我在看高尔基写的《童年》时,总觉自己得有这样一种具有特别一些奇怪的感觉。

 当我看到一半,悲伤,有一种特别悲伤的感觉。因为在看到小高尔基被爷爷打的时候,特别想哭,也特别心疼。如果我就在他旁边,我会冲上去抱着我祖父高尔基,“别打孩子!”我的心有多痛!如果我是爷爷,我不会骂他,而是用一点愤怒的语气对高尔基说一些小道理,解释这个道理的意思,还告诉他怎么做是不对的,怎么做是对的。

 读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爱。爷爷写完嘎斯论文的那天晚上,嘎斯发高烧。那天晚上,我祖父去看望了加斯,并和加斯进行了一次坦诚的交谈。他给嘎斯带来了美味有趣的东西。那一刻我很感动,原来爷爷不是很凶,他一定很后悔打了嘎兹,一定很心疼。原来长辈们的每一次尖刻的训斥,都隐藏着深深的爱和期待。如果我是小盖兹,我会说”谢谢你,爷爷”

 事实上,这本书给了我们最大的感受是这样的':在书中所有的人物都是来自这本书让我知道什么是爱是无私的。小高尔基会理解帮助他,有时候有些人讨厌。然而,这本书的爱,让我觉得很温暖。

童年第二章读后感 篇7

 今天我读了《童年》这本书,这本书让我非常感动。

 童年写的是高尔基3岁到11岁的一段时间。把人物描写地栩栩如生,巧妙地写出了从一个孩子的角度看到的俄罗斯人的闪光点和恶劣处的所在。

 这些栩栩如生的俄罗斯人当中,我最喜欢的人就是相信上帝的高尔基的外祖母。因为她的优点实在太多了,简直无可挑剔!她从不说脏话,从不吝啬,永远支持高尔基,告诉了高尔基许多道理……

 但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高尔基的外祖母也有一个小毛病:爱喝甜酒。(暂时我只知道高尔基的外祖母只有这个毛病)如果外祖母改掉这些毛病的话,她就更加完美了。

 还有一个人对于高尔基后来成为作家是起到了关键作用的(起码我认为是这样的)。她就是:赫里桑佛主教!!!她那一次和高尔基知心交心的谈话,令高尔基有信心继续去上学,并且为以后成为作家打好了基础。

 我发现,书中描写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大部分是有许多我们不应该学习的精神的人,比如:嫉妒;讲脏话;不孝顺……

 这本高尔基的著作《童年》真好看!!

童年第二章读后感 篇8

 童年,原本应该是有趣而欢乐的,但过去的贫穷却造就了无数孩子们不同的童年。

 《童年》的作者是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同时也是一位诗人、评论家、政治家、学者,出生在伏尔加河畔的一个木匠家庭,幼年丧父,跟随母亲寄居在外祖父家。

 《童年》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艰苦的童年生活。父亲早世,阿廖沙就跟随母亲来到外祖父家寄居,但是只有外祖母疼他。他的两个舅舅为了财产大打出手。后来,母亲再婚,外祖父也卖了房子。继父输光钱,不务正业,还打母来,并且说阿廖沙是小偷。最后母亲去世,阿廖沙也走向社会。

 这本书中的人物形象特点鲜明:阿廖沙,看见酒馆女主人吵外祖母,竟然把女主人销锁在了酒窖,可以看出他的正直和勇敢;外祖母,家里着火镇静自若,能看出她的稳重和邻危不乱。

 联系生活,书中主人公悲惨的童年和我们相比,真是过分悲惨,但阿廖沙挺过来了,在悲惨的童年中受益匪浅,变成了一位不向丑恶现实低头的人。

 跟阿廖沙的生活相比,我们生活上的小困难还值得放弃么?

童年第二章读后感 篇9

 在这个烈日炎炎的暑假里,我和妈妈一起看完了高尔基的《童年》,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俄罗斯19世纪末期社会政治生活的艰苦。

 主人公阿廖沙幼时父亲就去世了,勤劳善良的母亲无法把他抚养大,只好把他寄托在他外祖母家。在那里,阿廖沙生活在一个“极恶”的环境里:两个经常打架和欺负小孩的舅舅,还有一个超级凶,脾气暴躁的外祖父,加上这个家里的人都把阿廖沙隔据在外,他十分寂寞。在阿廖沙看来,外祖父厉害得连他认为强壮的母亲也怕。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生活可真是幸福多了。

 阿廖沙发现外祖父和外祖母的上帝是不同的。外祖父的上帝是用饥饿和瘟疫惩罚人类,用宝剑和皮鞭统治世界的可怕的上帝;而外祖母的上帝则是对人间的一切都是一样慈祥,一样亲切的温柔的上帝。同样是上帝,为什么这样不同呢?我觉得,每个人都有一个上帝,你的性格是什么样那个上帝就是什么样,因为上帝是人们凭想象力塑造出来的。如果让我从这两个上帝中选一个喜欢的,我想选外祖母的上帝。

 读完这个故事,我觉得我们以后一定要做一个温柔、善良、待人友好的人,不然就会像外祖父一样最后遭到报应,变成一个乞丐的。

童年第二章读后感 篇10

 我们的童年在父母长辈的精心呵护宠爱下,无忧无虑,快乐又幸福。高尔基的名作《童年》却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悲惨童年。

 《童年》主要讲述了阿廖沙四岁失去父亲,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乘上轮船,来到专横的外祖父家。在这个黑暗的家庭里,阿廖沙只感受不到亲人之间的亲情和温暖,人与人之间弥漫着敌意的仇恨,而小孩子就成了他们发泄愤怒的对象,幸好有善良的外祖母处处呵护、疼爱阿廖沙。

 有一天,阿廖沙被外祖父一顿暴打,失去了知觉,在床上躺了好几天,并且还生了一场大病。从此,阿廖沙就开始怀着不安的心情周围的人们,不论是对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屈辱和痛苦都感觉十分敏锐一棵幼小的心灵开始忍受着巨大的煎熬。阿廖沙的童年就是在这种“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的景象的狭小天地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与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相比,我们生活的如此安逸,有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衣食无忧。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我们的童年,珍惜我们幸福美好的生活!

童年第二章读后感 篇11

 我们的童年是无忧无虑、快乐的,而在高尔基写的《童年》中,他的童年是在仇恨、悲惨、凄凉中渡过的。

 在这本书中让我印象犹其深刻的是第4、5,6章。在这三章里主要写了:外祖母对上帝祷告,给我讲童话;舅舅在喝醉后在外祖父家放火,后来外祖母在火灾中指挥,灭火后自己受了伤但还给舅妈接生,但舅妈也因难产而死。

 后来外祖母给“我”讲了自己的苦难身世她早年丧父是一个孤儿,跟着母亲沿街乞讨,后来凭着自己的聪明能干而自立。外祖父教“我”识字,给我讲述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哲理,对“我”的好奇心有问必答,道理讲得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米哈依尔大舅因争夺家产带领流氓攻打外祖父家,事情揭发了大舅的判逆,凶恶。反映了当时社会家庭的矛盾,善良的外祖母因劝架被打伤了,造成骨折。

 在这三章中描写了外祖母对人善良,忠厚,对丈夫容忍,体谅,聪明能干的性格特点,写了外祖父偏心,暴力,粗鲁但残存善良的性格特点,还写了米哈伊尔大舅自私自利,凶残的性格特点。

 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应该感到幸福知足,要热爱生活!

童年第二章读后感 篇12

 童年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词,每个人的童年都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可在高尔基所著的《童年》里,我们将看到另一种童年。

 《童年》这本书讲述了小主人公阿廖莎三岁时失去父亲,他们来到了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个贪婪自私的人,而他的舅舅是个爱财如命的家伙,他的表哥萨沙总是捉弄他,只有外祖母关爱他,到了最后阿廖莎被赶出家门。

 这本小说以一个孩子的角度来观看这个世界,体现了小市民的空虚,自私,以及展现了下层人民的正直,勤劳,淳朴,善良的品质。我最喜欢的人物是阿廖莎,同时又对他感到同情,阿廖莎从小生活在这种残暴的环境里,但这一切并没有将阿廖莎吓到,她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从不掉眼泪,也从不肯向命运低头,这些困难反而让他成为一个勇敢,坚强的小伙子。

 与阿廖莎的童年相比,我们的日子幸福多了,我们每天都快乐的成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来都不缺少关爱,而阿廖莎的家庭里,除了外祖母,就没有人关心他了,在我们的家里也不会发生家暴,我们还会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听着老师细心教导,放学回家后就能吃到美味热乎的饭菜。

 如今我们要珍惜这些关爱与幸福,但也要像阿廖莎一样坚强,遇到困难勇敢的去面对。

童年第二章读后感 篇13

 这个暑假,我读了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它给我的感触颇深。

 书中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惨的童年。阿廖沙父母双亡,而外祖父脾气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疼爱他了。外祖父不太喜欢他,两个舅舅更是讨厌他。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却走过来了。这令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当时那个年代的人的丑陋面目。高尔基的童年是那么的悲惨,和他比起来,我可是幸福多了。

 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听着老师讲课老师热心地传授我们知识,同学们互相探讨,我们像一棵棵小树苗,在接受春风雨露的滋润,吸取更多更好的知识,茁壮成长。回家有大鱼大肉等着你品尝;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高尔基很少有安宁的日子,几乎天天有人伤害他、辱骂他、欺负他。

 你看我们多幸福啊,难到不应该去珍惜如今美满、幸福的生活吗?我们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努力学习,千万别身在福中不知福。这样优秀的学习环境,这样美好的童年生活,我们再不好好学习,那就太对不起父母了。

 让我们珍惜童年的每一分每一秒,稍不留神,童年就会离我们远去,抓住童年最后的时光,留下我们对童年最美好的印象吧!

童年第二章读后感 篇14

 最近,我读了一本高尔基写的《童年》,我感触很深。

 书中的主人公阿廖沙悲惨的童年。阿廖沙父母双亡,而外祖父脾气暴躁,只有外祖母疼爱他。外祖父不太喜欢他,两个舅舅更是讨厌他。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却走过来了。其实,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尔基本人,高尔基借阿廖沙来描述自己的童年。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当时那个年代俄罗斯的面目。高尔基的童年是多么悲惨呀!

 想想我们现在,依然有着贫富之分,不平等的看待,也有一些贪污的官员。但我们孩子的童年却变得越来越幸福,都被父母宠着,要什么就有什么,对比高尔基的童年,我们现在的孩子比他们幸福多了。

 高尔基小时候父亲就过世了,经常受欺负,还经常被毒打,而我们现在也许都可以动手到长辈了,最好的例子就是我堂姐的儿子。由于是儿子,所以几家人都十分的疼爱他,他也变本加厉起来,一不满足就哭;心情不好就打。有一次到他家去,姐姐正抱着他,他突然就扇了姐姐一个嘴巴,我们都很惊讶,他才四岁就会打人了。后来,我们才都知道他身边的亲戚基本都被打了。

 《童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父母越是疼我们就更应该回报他们,不让他们对我们的期待落空。

童年第二章读后感 篇15

 读完了《童年》这本书,让我感触颇深,心情很久不能平静。

 高尔基出生在一个世间混乱的时代。他才刚刚几岁,就见过了许多世面,但他依然过的很快活。高尔基一直跟随外祖母生活,可高尔基的外祖父经常搬家,让高尔基很不习惯,这样却让高尔基接触了许多不同的朋友;有对他好的;也有跟他经常打架的等等。这些不同的朋友给高尔基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让他一生记忆犹新。

 这本书描写最有趣、最可恨的人就是高尔基的舅舅——雅可夫,他是一个非常冷漠又不近人情的逆子。有一次,高尔基的舅舅雅可夫喝醉了酒,就跑到了高尔基的外祖母家大发酒疯,不仅把外祖母家的玻璃全打碎了,而且还把高尔基外祖母的手臂也打断了,高尔基舅舅如此伤天害理,让高尔基触目惊心,给他的童年烙下了深深的阴影。

 高尔基的童年虽然没有过上现在这样的好生活,但他还是艰苦的度过了,并且成为著名的作家,给后人创造了许多宝贵的财富。现如今经济这么发达,生活条件如此优越,我一定要好好珍惜,奋发图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赏析

阿廖沙因把桌布放进染缸遭外公毒打,卧床养伤。后来,外公来看他,向他讲起自己年轻时在伏尔加河上做纤夫时的情形,节选片段即为外公讲述内容。

片段主要描述了两个场景:一是纤夫拉纤时的场景,一是纤夫们休息时的场景。两幅场景形象而逼真地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俄国纤夫生活的全貌。一方面纤夫的工作是沉重、痛苦、令人无法忍受的。赤脚逆水行船,上有能将脑壳晒的直冒油的太阳,下有又尖又利的碎石子。腰弯的头点地,浑身的骨头格格作响,汗浸得眼看不见路,连跌交也是值得高兴的事,因为可以趁机喘口气。这种场景让人不由得想到俄国著名画家列宾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中所展示的纤夫形象。纤夫的日子是沉重而艰辛的,这里作者坚持了他现实主义写作原则,不夸张,不想象,全部用白描手法将烈日下纤夫拼命拉纤的步履维艰刻画得入木三分,读后让人动容。但另一方面纤夫们对待沉重生活的态度又是开朗乐观的。休息歇脚时,他们一边煮饭,一边唱起心爱的歌谣,喊声震耳,连稀饭溢出来都不知道。面对生活的苦难,他们没有叹息,没有沉默,而是工作时拼命努力,休息时尽情宣泄。为了显示纤夫们歌声的豪迈,作者用伏尔加河水来衬托。“这时,伏尔加河的流水就仿佛流的更快了,河水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奔腾起来,直冲云霄。”白天劳作场景与傍晚休息场景对照来看,俄国纤夫生活的悲惨与对生活乐观开朗的态度就很鲜明的体现出来了。

这个片段是《童年》全书中对外公为数不多的正面描写中着墨最多的一处。阿廖沙听着外公的讲述,觉的外公成了外婆童话中的人物,由一个干瘦的小老头变成童话中的大力士,一个人用纤绳拉着一条巨大的灰色货船沿着伏尔加河逆流而上。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外公残暴自私、冷酷、吝啬之外还有一些好的品质,如果不是当时社会的逼迫,也许他不会变成后来那样一个令阿廖沙讨厌、憎恶的恶人,这是对黑暗社会的控诉。

(二)《茨冈》赏析

这个片段是全书的第三部分,叙述阿廖沙在外公家生活的场景。在这个片段里,几乎外公家的每个人都出场了,有善良能干、活泼开朗的小伙子茨冈、勤快正直的老匠人格里戈里、能歌善舞、善良慈祥的外婆、快活善良的保姆叶夫根尼娅、也有残酷自私、阴险暴躁的外公和自私毒辣、贪图钱财的舅舅们,每一个人都通过他们的言谈举止显露了自己的性格。所有人当中,小伙子茨冈着笔最重,他是阿廖沙童年时代最喜欢的一个玩伴,陪他度过童年一段寂寞孤单无助的生活,使阿廖沙在外公、舅舅制造的压抑阴霾的气氛中感觉到一丝阳光,作者对他是有无限怀念的。

片段通过三个事件来回忆他:茨冈陪阿廖沙做游戏、节日晚上的娱乐活动、茨冈之死。其中,第一与第三个事件都以茨冈为叙述中心,第二个事件也用很大比重写他。三次事件的描写使茨冈的性格得到充分展现。陪阿廖沙游戏时,作者从客观叙述的角度刻画茨冈的性格:聪明灵巧、可爱天真、善良。会把细线做成马具,用纸剪出雪橇,让蟑螂拉着奔跑,会让小老鼠眨着眼睛拖尾巴直立行走,还会用纸牌或钱币变戏法。同孩子玩耍时,他的喊叫声比孩子们还高,简直与孩子没有什么差别。阿廖沙挨打时,他明知没用,还是一次次忍不住把手伸出去。节日晚上的娱乐活动,作者主要通过茨冈的动作来塑造他,对他跳舞时的姿态作详细描述。他打扮得漂漂亮亮,“在厨房中央旋转着,仿佛浑身着了火,踏着小碎步,靴跟敲击地板,震得桌子上和橱柜里的餐具哗哗响,一会儿,他又张开双臂,恰如雄鹰展翅,两腿舞得飞快,简直看不出他在迈步;他忽然尖叫,或往下蹲,像一只金**的雨燕飞来飞去,他的丝绸衬衫金光闪闪,颤抖着,浮动着,映照着周围的一切。”“小茨冈忘情地跳着,毫无倦意。看来,如果现在打开门让他到外面去跳,他会沿着大街一直跳下去,跳遍全城……。”可就是这样一个可爱天真、聪明灵巧、开朗乐观的人却被舅舅们害死了。他们让他在刮风下雪的寒冬背沉重的橡木十字架到雅科夫舅舅亡妻的坟上去。十字架要两个人吃力地抬起来才能放到他背上,而他只有19岁。结果脚被绊了一下,十字架砸在脊背上,他因失血过多而死。茨冈之死这段描写中,从一个儿童的视角详细记叙了他所见的一切。一方面专用三小段文字描述茨冈临死前的状态,显示他临死前的痛苦与凄惨。开始从外面抬来时,他躺在厨房的地板上,嘴角冒着粉红色的血泡,鲜血在他身下积了一大片,顺着地板向门口流去。第二节仍写鲜血,“血一直在流着,门槛下面已汇集了一大片血,黑糊糊的,仿佛在不断升高。”第三节中阳光已离开他,他脸色发暗,手指已不再动弹,濒临死亡。这几段描写还写了他的神情、身体形状及周围阳光的变化,通过它们的变化描写,我们清楚的看到活力与生命是怎样一点点、一丝丝从一个力大无穷的正直青春年少的小伙子身上失去。他才19岁,还梦想着有一幅唱歌的好嗓子,还想再陪孩子游戏,还想再跳起欢快的舞蹈,可这一次都不可能实现了。另一方面作者还通过两种不同类型人的言谈举止来写茨冈之死:一类以外公、舅舅为代表。雅科夫舅舅说:“幸亏我们及时撒了手,不然我们也会被砸成残废的。”“幸亏我没有抬十字架根部那一头,否则我也……。”外公走进厨房的第一句话是“你们这些混帐东西!多好的一个小伙子,让你们给白白地毁了!再过四、五年,他就是一把好手,千金难买啊……”所有话语中没有一丝内疚、难过的意味,有的只是幸免于难的庆幸与失去雇工的惋惜。这一切从侧面反衬出茨冈的死对他们来说是多么毫无价值。果然,“小茨冈被悄悄埋掉了,没有举行葬礼”。另一类以外婆为代表。作者这样写外婆的表现:“外婆伏在地板上,两手在伊凡脸上头上和胸部抚摩着,对着他的眼睛呼吸着,然后拿起他的手,轻轻地揉搓。蜡烛全被她碰倒了,后来她吃力地站起身来,脸色铁青,身上的黑衣服闪着光亮。她可怕地瞪大眼睛,低声说:‘滚出去,该死的东西!’”老雇工格里戈里与保姆叶夫根尼娅也十分难过。格里戈里在茨冈背十字架出发前就十分担心,问茨冈:“扛的动吗?”挨舅舅的骂后,还嘱咐茨冈当心,别压坏身子。出事后,痛骂舅舅们压死了茨冈。保姆一反快活举态,伤心哭诉。作者就这样通过两类人不同表现的对比记述了茨冈之死,既表达了他对茨冈之死的无限哀伤,又揭露了外公、舅舅们的冷酷无情。

片段中作者在刻画小茨冈形象的同时,还主要通过动作、语言刻画了阿廖沙周围的其他人。外婆这里主要突出了她擅长跳舞的特征。作者在这里用了抒情的笔调把外婆跳舞时的神态描绘的惟妙惟肖。先是轻轻跳着,两脚在地板上无声滑动,再是轻轻走来走去,身子摇晃着,忽然间又迈开舞步象旋风似的旋转起来。三种动作中,神情、举止各不相同。作者从眉毛、眼睛、双手、身材、脚步、双臂等身体各个部位角度用变化多姿、丰富优美的语言,将外婆舞姿写得优美动人。保姆叶夫根尼娅快活善良的特征通过她演唱的民歌及对茨冈之死的态度来塑造。她唱的两首民歌诙谐有趣而又符合她身份。茨冈死时,她伤心痛哭。从老匠人格里戈里对阿廖沙的谈话及对待茨冈之死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他正直的品质,他告诉阿廖沙舅舅打死老婆的事,痛骂舅舅害死了茨冈,作者通过话语描述塑造了这个人物。

这个片段还刻画了雅科夫舅舅的两重特征,一个特征是残忍无情,一个特征是善弹吉他。片段中两处写到他的残忍无情,一处是他打死老婆,一处是他害死了茨冈。前一处作者采取倒叙的方式来交代。作者没有在他打老婆时描写他的残忍,而是通过打死老婆后他醉酒时大哭大闹,在自己脸上、额上和胸脯上捶打,大声哭诉的表现和老匠人格里戈里向阿廖沙讲述舅舅打老婆的情形来表现他的残忍无情,后一处作者则采用现场目击的方式写他的残忍。小伙子茨冈之死他负有直接责任,但他却没有一丝愧疚,只是庆幸自己的命大,还威胁格里戈里说就算是他害死茨冈的那又怎么样。作者除刻画了雅科夫舅舅残忍无情的个性外,还用多种艺术手法写了他弹吉他的高超技艺。一是从他弹吉他时的神态动作来写。从头发、脖子、脸庞、眼睛、双手的姿势及动作上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他演奏时的全神贯注;二是从听众的反映上来写。人们安静下来,屏息静气,如醉如痴。“米哈伊尔舅舅的儿子萨沙听得最为着迷,一幅紧张的神气,一直朝雅科夫探着身子,目不转睛地望着吉他,呆呆地张着嘴,口水从嘴角流下来。有时他听得出神,不小心从椅子上掉下来,连忙用手撑着地板。这时他干脆坐在地板上,瞪着一双呆滞的眼睛,继续听下去。”三是从乐曲给人的感觉来写。乐曲让人怜悯之心油然而生。

读者在欣赏雅科夫舅舅弹奏吉他这一段文字时,要注意不可认为他弹得一手好吉他就觉得他是一个好人。作者描写这段内容,主要是为了烘托气氛。节日晚上的活动是阿廖沙最幸福、最难忘的美好时光之一,舅舅的演奏只是一个背景衬托,真正让阿廖沙难忘的还是外婆与茨冈的舞姿。雅科夫舅舅吉他弹得再好,本质上也还是个残忍无情的恶棍,这是读者欣赏时要注意的一点。

没的吧~~有~世界就乱掉了~~~永恒的生命挖~~呵呵~~

我也蛮好奇的~~找了些~~从11以来,早在“吸血鬼”这个名称出现之前,人们就能收集到各种关於僵尸存在的证据。

教时代有关僵尸的例子,早在1304年就可找得到。

◆1304年主教会议的纪录

这时,法国夏尔特(Chartres)一地的主教开始叙述:“就在最近,开完布尔日(Bourges)主教会议後,我们教区里有一个被开除教藉的骑士遇害了。尽管他的亲友恳求再叁,但是为了让其他人引以为诫,再加上他确实犯下抢劫的大罪,所以我没有赦免他的罪。后来,未经我批准,这个骑士就在当地一个教士的护送下,由一些士兵埋葬在圣_皮耶(Saint-Pierre)教堂附近。可是第二天早晨,他的体就赤条条地躺在坟墓外面的地上。士兵们挖开坟墓,里面只剩他下葬时穿的衣服。他们重新掩埋了骑士的尸体,用一大堆泥土和石块仔细地把墓门封好。但是隔天,他们又发现体在墓外,而坟墓竟完好无损。他们前後埋了五次,次次都看到他被扔了出来。最後,他们被这种可怕的现象吓得魂飞魄散,就赶快用土把这具远离教会墓地的尸体盖上。军队的指挥官也惊恐万分,不待我们要求,立刻就与我们和解了。”

菲弗尔(TonyFairre)摘录《吸血鬼》

◆流传在英国威尔斯地区的僵尸故事

美国人梅普曾经担任林肯郡(LincolnShire)的议事官,后来是牛津郡(OxfordShire)的代理主教。梅普讲过好几个关於僵的故事,以下是其中的一个。

威廉_洛顿(WilliamLaudun)是一名英国士兵,以力大和勇敢着称。他去找当时的赫里福德郡(HerefordShire)主教,也就是现在的伦敦主教福里奥(GilbertFoliot),对主教说:“大人,我来向您请教。有个坏人最近死在我家。他是个毫无信仰的人,过世四天後,每天夜里都回来,逮到机会就厉声呼叫一个以前的邻居。凡是被他喊到名字的人,马上就生病,两天後便死去。现在他的邻居已没剩几个了。”

主教听得目瞪口呆,答道:“这个卑鄙无耻的恶鬼,上帝也许给了他法力,让他可以醒过来,也可以移动体。但还是必须把体挖出来,勒死他,并且用圣水在体和坟墓上,然後将他重新安葬。”他们照主教的吩咐行事,却仍然受到这个游魂的折磨和攻击。

终於在一天夜里,因为活着的人已经不多,洛顿的名字被叫了叁次。可是洛顿胆大好斗,目光敏锐,找出剑来挥舞着冲出门去。魔鬼逃跑了,洛顿一直追到坟墓里,向已经躺在里面的体砍了一剑,体的脑袋和身体分了家。

从此以後,洛顿不再受这个野鬼的纠缠,其他人也没再受到伤害。

梅普《法庭琐事》1181至1193

◆梅尔罗斯修道院里的僵尸

与梅普同时代的德。纽堡格是历史学家,也是编年史家,他讲了一个僵尸故事,听来很像现代的吸血鬼。

多年以前,有位贵妇的家庭牧师死了,葬在雄伟的梅尔罗斯(Melrose)修道院里。这个教士生前不太遵守教规,像个俗世教徒一样过日子。他死后所发生的事情,在在都显示他给人的印象不好,他的罪行应该受到谴责和憎恨。

有好几个夜晚,他从墓里出来,企图撬开门进入修道院,但是都失败了。住在修道院里的,都是些得道修士,他的干扰和恐吓对他们起不了作用,於是他决定到更远的地方去。他有时会突然出现在曾听他布道的贵妇卧室里,在她的床头发出凄厉的尖叫和令人心碎的呻吟。

受到几次搔扰後,贵妇吓坏了,唯恐发生不测,便把修道院的一位高级修士召来。她泪流满面,说自己受的折磨异乎寻常,恳求修士单独为她祈祷。修士听完她的叙述,安慰她不要焦急,答应马上想办法。

修士回到修道院,把自己的计画告诉一位深思熟虑的老修士。他们决定,找来两个健壮勇敢的年轻人,一起到埋葬那个倒楣牧师的墓地去守候。过了半夜仍不尖妖魔的踪影,叁个同伴先到附近的房子里烧火休息。但最初出主意的修士仍继续站岗。

当只剩下他一个人时,魔鬼以为时机已到,可以制服这位勇敢顽强的修士了,於是附身在牧师的尸体上,从墓里站了起来……

修士看到妖魔就在身边,吓得要命,但是立刻就恢复镇静。妖魔狂吼着向他扑去,他没有後退,反而鼓足勇气,朝妖魔一斧头狠命砍去。尸体受伤後发出可怕的呻吟,转过身去,像出现时一样迅速逃跑了。但是,勇敢的修士锲而不舍,一直追到坟墓里。坟墓马上自动开启让尸体进去,随即又关上。

其他叁位同伴听他讲完这番奇遇之後,决定在拂晓就把这具体挖出来。当他们挖开泥土看到体时,发现它身上有个可怕的伤口,流出的黑血湿透整个坟墓。他们把体搬到远离修道院的地方,放在大柴堆上焚毁,再把骨灰撒向四面八方。“

德_纽堡格《英国国教史》第24章

◆一具调皮的活尸

法国植物学家德_图尔纳弗(JosephPittondeTournefort),在1702年的着作〈东方国家游记〉中,讲了希腊米科诺斯(Mykonos)岛上一具活尸的故事。这里摘录的,是卡尔梅后来的叙述。

我要讲的这个人,是米科诺斯岛上的一个农民。他很容易发火,喜欢吵架,这类题材的主角性格大都如此。他在乡下遇害,至於是谁杀的,他为什麽被杀,没有人知道。这个农民葬在城里一座小教堂里。两天後,据说有人看见他在夜里迈着大步闲逛,到各家各户去弄翻家俱,熄灭灯火,从背后抱人,还用各种恶作剧来捉弄人。

大家起初听了一笑置之,但是当最老实的人也开始抱怨的时候,事情就变得严重起来了。连希腊正教的神父们都承认有这麽回事,而他们也许有自己的理由。教徒不会忘记作弥撒,可是那个农民仍然不思悔改,我行我素。城里的中学校长、教士和修士们开了几次会议,结议要采用一种古老仪式,埋葬以後再等上九天。

第十天,教会人士在放体的小教堂举行一场弥撒,以便驱走居民相信藏在体里的魔鬼。做完弥撒後,体抬了出来,有人准备好要挖出它的心脏。动手的是城里的屠夫,上了年纪,笨手笨脚先破开体的肚子。他的体的内脏里掏了半天,也没有发现要找的东西。

最後,有人提醒屠夫,应该刺穿横隔膜。他终於掏出了心脏,目击者响起一片赞叹声。体恶臭薰人,大家不得不焚香除臭。但是香气和尸臭混在一起,变得更加臭,这些可怜人开始头昏闹胀。

面对眼前的情景,众人开始产生幻觉。有人竟然说体冒出了一股浓烟。我们不敢说这是焚香的烟气。在小教堂里的人,和门外广场上的人,拚命喊着:“是活尸。”(这是对回到人世的鬼魂的称呼)流言像空谷回音般传遍大街小巷,喊声震动了小教堂的穹顶。有几个在场的人断言,那个倒楣鬼的血还是热的。

人们由此得出结论:死者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死得不干脆,听任魔鬼缠身,让自己复活。这正是人们对一具“”的想法,这个名称也引起众人议论纷纷。

这时候进来一大群人,他们大声,说这具体从乡下运往教堂埋葬的路上并未变硬,是他们亲眼见到的,因而是一具真正的“活尸”。他们的话其实是老调重弹。

要不是我们也在场目睹一切,我们就会相信有人不觉得尸体臭。这群可怜虫都昏了头,还是相信死者真的还魂。我们为了看得更仔细清楚,於是靠近尸体,差点被它发出的恶臭薰倒。

人家问我们对这个死者有什麽看法,我们就回答说,他的确是死了。但是为了纠正他们的想法,或者至少使他们不再胡思乱想,我们向他们解释:屠夫在掏搅烂的内脏时,感觉还热热的是不奇怪的,这是由於他掏出一些粪便的缘故。至於屠夫手上还沾着血,其实也只是一团奇臭无比的烂残渣。

经过我们的这一番开导和释疑,大家同意到海边去,把死者的心脏烧掉。可是,尽管已经把尸体的心脏烧掉,体却更加张狂,比以前闹得更厉害了。众人指控它在夜间打人,破门而入,甚至踏上阳台,打破窗户,撕破衣服,把瓶瓶罐罐的东西都吃的一干二净。这是一具魔鬼霸占的尸体,只有我们所住的行政官邸没有受到它的搔扰。

按照行政长官的命令,大家把“活尸”运到圣_乔治岛(Saint-Georges)的岬角上,那里已经准备好一个大柴堆了。木柴很干燥,但怕火势不够猛,旁边还放了一些柏油。

这具体扔在柴堆上烧,一会儿就化为灰烬了。时间是1701年1月1日。我们从爱琴海德洛斯岛(Delos)回来,见到了这堆火,甚至可以称它为欢乐之火,因为我们听到的都是对“活尸”的控诉。魔鬼这次受到沉重打击,大家感到满意,还编了几支小调来助兴。

整个群岛的人都深信,只有遵守希腊仪式的人,遗体才能复活。桑多林岛(Santorin)上的居民非常害怕这类狼人;米科诺斯岛上的人在幻觉消失以後,也担心土耳其人和德。蒂纳(deTine)主教追究

阿廖沙(即童年高尔基)很小的时候,父亲得病死了,母亲带着他回到外公外婆家。

阿廖沙母亲的到来引起了大舅米哈伊尔与小舅雅科夫的争斗,他们怕母亲来讨要嫁妆,闹着分家,一家人打成一团。阿廖沙初步认识到外公家弥漫着的相互仇恨的气氛。大舅捉弄老裁缝格里戈里,让侄子把烧得滚烫的顶针放在格里戈里手边,不料却被外公无意中戴上,外公把孙子抽了一顿。阿廖沙因为把桌布放到染桶里也被外公狠狠打了一顿,打的过程中,所有的人都幸灾乐祸,连母亲也因害怕外公而不敢阻止他,只有外婆一人护着阿廖沙。打过阿廖沙后,外公来看他,给他讲起自己年轻时候在伏尔加河畔当纤夫时的情景,阿廖沙觉得外公像一朵云彩似的迅速地长大,由一个干瘦的小老头变成童话中的大力士。挨打之后,阿廖沙结识了小伙子茨冈,他成了阿廖沙最好的朋友,每次阿廖沙挨打时,他总把胳膊伸出去帮他挡着。每逢礼拜六,他带着阿廖沙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他擅长跳舞,幻想着有一副好嗓子。阿廖沙非常爱他,但他却被两个舅舅强迫着扛承重的橡木十字架去坟地,中间绊倒后,被十字架压在下面,因失血过多死掉了。

茨冈死后,阿廖沙更加依恋外婆。睡觉前,给外婆开玩笑,外婆给他讲上帝与小鬼的故事。外婆是阿廖沙最喜欢的人。

“外婆到来之前,我仿佛在昏睡,仿佛躲在黑暗中。她的出现唤醒了我,使我见到了光明,她把我周围的一切联结起来,把这一切编织成色彩缤纷的花边图案。她很快就成了我终生的朋友,成了我最贴心的人。她最理解我,也是我最珍贵的人,这是因为她对世界充满了无私的爱。这种爱使我感到充实,使我在艰难的岁月里充满了坚强的力量。”外婆知道的故事、诗歌、传说、童话多得不计其数,阿廖沙听的入了迷。一天晚上,家里突然失了火,家里人惊慌失措,外婆却非常勇敢,用一只空袋子蒙着头,身上批着马被,毫不畏惧地冲进火里,从里面抱出一只水桶大的盛满硫酸盐的瓶子,又镇定地指挥别人灭火。大火后,又忍着巨痛去接生孩子。

一开春,舅舅们就分了家,外公为自己买了一所新房,阿廖沙仍跟着外公外婆住。这是一段节奏平缓的日子,阿廖沙接触的人只有外公外婆。外婆向他讲述自己的身世。外婆也是孤儿,母亲一贫如洗,而且是个残废,为了生活,外婆跟随母亲四处流浪、乞讨,后来靠外婆织花边维持生活。外公也讲起小时候与法国兵相处的事情。这段时间外公开始教阿廖沙识字。外公老病复发,动手打了外婆,阿廖沙感到无法忍受。

宁静的日子很快被打破,两个舅舅为了分外公家产,联合起来到外公外婆家闹事,尤其是大舅米哈伊尔,喝醉酒就闹事,整夜在房子周围转来转去,带来帮手把马林果丛和酸栗树统统拔掉,捣毁浴室,砸坏玻璃。一次拿粗大的木根砸门,外公集合了两个房客及酒店老板的妻子对付他。为帮儿子,外婆的胳膊被舅舅打断,阿廖沙无比仇恨舅舅。

接下来又是一段单调的日子,外婆每天祈祷,外公也每天祈祷。阿廖沙认为外婆的上帝仁慈、有同情心,外公的上帝却拒人于千里之外,让人望而生畏。阿廖沙喜欢外婆的上帝,讨厌外公的上帝,故意抓住外公祈祷时的失误捉弄他。这时期阿廖沙经常同街上的孩子打架,因为这些孩子做出的恶作剧令他无法容忍。这时,为外公干了一辈子活的老匠人格里戈里因双目失明被舅舅解雇,沦落为乞丐,阿廖沙为此感到难堪。

外公突然卖掉原有房子在别处买了房子。在这里阿廖沙结识了许多人。有外号为“好事儿”的房客,有伪装成马车夫抢劫教堂的的彼得伯伯,有奥甫相尼科家的三个孩子。阿廖沙与他们都建立了友谊,但同“好事儿”的关系最为密切。“好事儿”是一个整天忙着做实验的药剂师,对人生有透彻的感悟,经常指导阿廖沙观察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教给他人生的道理。“在我看来院子里平淡无奇没什么值得留心的东西。但经他轻轻一推,或者三言两语指点一下,我所看到的一切就不同了,仿佛这些东西都具有独特的意义,因而给我留下的印象也就特别深。”但“好事儿”终因不被周围人理解而被外公赶走,阿廖沙非常生气但毫无办法。

百无聊赖之中,母亲回来了。在几个城市呆了很长时间又生了一个孩子后,走投无路的她又回到外公家。她开始教阿廖沙认字,让他背许许多多的诗。外公强迫母亲改嫁,母亲拼命反抗,外公异常生气,将气愤转嫁到外婆身上,毒打外婆,发针深深地插进外婆头皮。阿廖沙为外婆报仇,将外公最喜欢的圣徒像剪碎。

阿廖沙被母亲送进了学校,但不久因出水痘被迫休学在家。因发愁母亲的婚事,外婆开始酗酒并向阿廖沙讲述父亲与母亲的往事。不久,母亲看上了一个学测量学的学生并坚持要嫁给他。阿廖沙不喜欢继父与新的祖母,不想让母亲改嫁但毫无办法。母亲改嫁后,阿廖沙继续与外公外婆住在一起,他开始长大,拥有了自己的自信。阿廖沙又回到学校,但老师不喜欢他,只有主教赏识他。他因拿了一卢布买童话书被母亲打了一顿。继父对母亲很不好,用脚踢她,阿廖沙与继父拼命,又被送回外公家。

外公破产了,阿廖沙与外婆相依为命,通过三年级考试后他不再上学,开始自己养活自己。他结识了许多伙伴,他们互相帮助,一起捡破烂,扯木材。八月,母亲去世了,外公说阿廖沙不是奖章,不能老挂在他的脖子上。于是,阿廖沙便走向人间,外出谋生去了。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主要描写阿廖沙的童年,三部曲中的另外两部《在人间》、《我的大学》主要叙述阿廖沙的青少年经历。为使读者对阿廖沙的成长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这里简介一下后两部作品的内容。《在人间》描绘阿廖沙11岁走向社会外出谋生的经历。他备受生活煎熬,做过各种工役,受尽欺凌、侮辱、愚弄、甚至毒打和陷害,体验了社会生活底层的艰辛,认识到人性的丑恶。不过,外婆的善良、厨师的正直、玛戈尔皇后的博学,又使他看到生活的光明面。同文物鉴定人、司炉工、木匠等人的交往也使他感到人性的多面与复杂。他酷爱书籍,利用一切机会读他所能碰到的书籍,为此吃了种种苦头。《我的大学》描写他在喀山时期的活动与成长经历。他16岁报着上大学的愿望来到喀山,但理想无法实现,喀山的贫民窟与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他无处栖身,与人共用一张床板。在码头、面包房、杂货店到处打工。后来,因接触大、中学生、秘密团体的成员及西伯利亚流放回来的革命者,思想发生变化。他阅读革命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着作,直至参加革命活动。在革命者的引导之下,摆脱了自杀的精神危机。喀山的4年使他在思想、学识、社会经验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

三、思想内容

1914年俄国作家梭罗古勃在《作家日记》中谈到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时写道:“我边读边感到遗憾。我不由得想起列夫·托尔斯泰那充满芬芳气息的童年。相反地这里却是打架,斗欧,鞭笞……简直是一种在心理上不可理解的施虐狂。”的确,整篇《童年》中所描绘的是一种浓厚的、色彩斑斓的、离奇的难以形容的生活。那段生活,仿佛是由一个善良而且极端诚实的天才美妙的天才讲出来一个悲惨的童话。在那种黑暗生活中,残酷的社事情太多了。

小孩子做错了一点事,要脱掉裤子挨打;父子兄弟间为了分家,吵架斗殴,甚至打得头破血流;外祖母毫无过失,也逃不了外祖父的拳打脚踢;米哈伊尔舅舅为了寻开心,用烧红的顶针捉弄老匠人格里戈里;母亲跪在地上请求继父不要在外面鬼混,继父却用他穿着靴子的脚狠狠地踢她的胸部;格里戈里为外公干了一辈子活,当他双目失明,丧失劳动能力时,却被赶出染坊,流浪街头乞食为生;外公不但残酷剥削工人,而且六亲不认,与老伴一起煮茶时,茶叶也要放在手心里细细数过,生怕自己吃了亏。最后,又把老伴与外孙赶出家门,让她们自谋生路。但尽管作品中描写了那么多目不忍睹的惨事与丑事,整部作品仍然象阳光透过云层一样放射出了乐观主义的思想光辉。主人公阿廖沙没有被艰辛、痛苦和屈辱的生活所压倒,他满怀信心,奋斗拼搏,冲破种种障碍与不幸,不断探索新生活,这种乐观主义精神使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带上了积极的色彩。作者高尔基在《童年》中也一再说明:“每当我回忆起俄国令人压抑的龌龊野蛮的生活,我常常问自己:这种丑陋的行为有必要去写吗?我每次都怀着充分的信心回答自己:有必要!因为这就是活生生的丑陋的生活现实,这种现实目前还存在着。要改变这种现实,要从人们的记忆和心灵中,从我们沉重龌龊的生活中清除它的影响,就必须透彻地了解这种现实。”“我描写现实生活中的这种丑恶行为,还有一个比较积极的原因:虽然这些丑行令人恶心,使我们感到压抑;虽然它们扼杀了无数美好的灵魂,但俄罗斯人的心灵仍旧是那样健康、年轻,正在克服并且最终能够克服这种丑恶的行为。”“我们的生活是非常奇妙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虽然有滋生各种无耻的败类的肥沃的土壤,但这种土壤终究会生长出卓越的、健康而且富有创造性的力量,生长出善良和人道的东西,它们不断激发我们建设光明的人道的新生活的不灭的希望。”这一方面表明了高尔基的美学原则:作家不必回避生活中的任何丑事,但目的是为唤醒人们的重视,从而彻底消灭它,并且坚信人类社会有一种真善美的自我调节机制。另一方面也表明高尔基写童年的悲惨经历,目的不是为了向人显示他是多么值的同情与可怜,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回忆童年生活,而是用自己童年的亲身经历,告诉读者,无论环境多么恶劣,生活多么艰难。总有一些善良美好的人,只要怀着一颗向上的心,在龌龊的环境下也能培养出健康、正直的心灵。因此,我们说全书的思想内容表现上是积极向上而非颓废委靡的。

作品主要塑造了两大类人物形象,作者通过对这两大类人物的叙述表达了对他们的爱憎之情。两大类人物一类以外公为代表的自私残暴的人,一类是以外婆为代表的正直、善良的人。外公是阿廖沙十分讨厌的一个人,对他无论是外貌描写还是内心世界的刻化,总有作者辛辣的讽刺意味在里面。他矮小、干瘦,只有外婆的肩膀高,走起路来步子快而细,自私残忍,野蛮粗暴,动辄就打人骂人,哪怕遇上一点不如意的事情也要歇斯底里的发作。为了维护他那摇摇欲坠的小业主地位和分崩离析的家庭,他残酷的虐待工人伙计,甚至六亲不认,将替他劳动了一辈子的老匠人格里戈里赶出家门,共同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伴他也要她自谋生路。有钱时作威作福,独断专行。破产后更加贪婪吝啬,品格底下。物质上破产,精神上也完全垮掉。尽管在这个市侩气十足的人身上还有一点人性的闪光,如他年轻时候在伏尔加河当纤夫,经历了贫困和沉重的生活,是一个生活的斗士与勇士。当他给阿廖沙讲到那时的经历时,露出一种真诚而兴奋的表情。再如他叫阿廖沙识字也体现对阿廖沙的疼爱。但这一切并不能掩盖他整体人性上的残忍与自私。对于外公的种种恶劣行为,阿廖沙是非常讨厌的,尤其是外公无故殴打善良的外婆时,他无比愤怒,报复外公。这种厌恶、愤怒同样也存在于作者心中,通过对阿廖沙反抗外公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以外公为代表的那一类人的蔑视、厌恶、否定,也表达了作者对小市民阶层肮脏、龌龊不良品性的否定。与对外公那类人的厌恶相反,作者通过对外婆等人的回忆,表达了对以外婆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的热爱、崇敬之情。外婆善良慈祥,爱亲人,爱邻居,爱所有的人。她心甘情愿把生活中的一切压力都承担下来而毫无怨言。生活的困苦、丈夫的殴打、儿子的忤逆……都熄灭不了她内心深处的仁爱之光。她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与诗意的劳动妇女,她能歌善舞,善于讲形形色色的传说、童话、民间故事。她还是一个勇敢的人,作坊起火时,所有的人都惊慌失措,只有她冲进火海,抢出水桶大小的一桶硫酸盐。因此,尽管她有对恶势力顺从忍耐,对上帝盲目信仰的缺点,这并不影响她整体人性上的光辉。与外婆同类的人还有小伙子茨冈与房客“好事儿”。小伙子茨冈是个弃婴,被外婆收养,长大后就成了外公的雇工,他勤劳能干,力大无穷,虽然被外公与舅舅当成牛马使唤,仍很善良乐观。相对于小伙子茨冈来说,房客“好事儿”则是一个成年人,对生活有透彻的了解与感悟。他是祖国无数优秀人物中的一个,见识远大,教阿廖沙用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教他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技巧。这些人都是阿廖沙所喜欢与崇敬的,他们对阿廖沙人生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从正面唤起了阿廖沙对生活的热烈向往。这些人都不同程度的向阿廖沙敞开自己的心灵,帮助他了解到在生活中除丑事之外,还存在着健康与富有创造性的东西。作者在作品里写道:“在童年,我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蜂窝,一些普通、平凡的人们象蜜蜂一样,把自己的知识和关于生活的想法的蜜送到那里,每个人尽自己的力量慷慨大方的充实着我的心灵,这种蜜往往是肮脏而苦涩的,但这一切知识仍然是蜜。”因此,高尔基在作品中流露出对这些人的热爱、赞美之情,通过阿廖沙的与他们的交往热情讴歌了他们。

作品通过对阿廖沙童年经历的描写从侧面也暴露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当时的俄国社会处于19世纪70—90年代,正是俄国大革命的前夕,整个社会处于沙皇的统治之,下人民流离失所。偷窃在村民中已形成一种风气,已经不算是罪恶,而且对于半饥半饱的小市民来说差不多是唯一谋生的手段。儿童无钱上学,沦落街头,靠捡破烂为生。从广义上讲,也正是这种民不聊生的社会环境造成了阿廖沙的个人悲剧。

四、艺术特色

高尔基是俄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在创作中他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重视描写的真实性与细节的精确性等。1937年,高尔基在回答列宁格勒作家出版社关于他“利用什么样的材料(自传性的、书本的、观察和记录)”进行创作时说:“我主要用的是自传性的材料,但是我使自己站在事件目击者的立场,而避免作为当事人挺身而出,为的是不要妨碍自己作为生活的讲述者。”《童年》这部作品就遵循了这样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通过对阿廖沙生活经历的客观描述,一方面写出了阿廖沙性格形成的过程,另一方面广泛地描绘了19世纪70、90年代俄国社会生活,揭露了沙俄专制制度的黑暗与罪恶,反映了小市民阶层的庸俗自私和空虚无聊。全篇特别鲜明地表现了两种力量的冲突:一方面是小市民的黑暗、残忍和野蛮的风习,另一方面是俄国人民优异的精神力量——心灵纯洁,意志坚强,同情弱者,热爱正义,富于幻想,向往光明、幸福与合理的生活,为其实现孜孜不倦地努力。所有这些内容的表现,都是通过客观的、冷静的现实主义描写、记叙来实现的,书中所描述的是一幅幅逼真的现实生活场景,人物的语言、行动、客观环境都与实际生活相符。这与他前期的一些浪漫主义作品如《海燕之歌》的创作手法是截然不同的。《海燕之歌》全篇扬溢着浪漫主义精神,为读者展示了一幅革命风暴到来前夕革命人民与反动势力英勇搏斗的壮丽图景: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雷声隆隆,愤怒的大海掀起巨浪冲向高空,同他们进行激烈的搏斗;飞翔着的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姿态大声呼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部作品与《童年》不同,作者没有如实的描写现实生活,而运用象征主义手法,通过对自然现象大气磅礴气势的夸张描写,抒发了强烈的主观感受。

《童年》中高尔基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指导下,还成功地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残酷自私、阴险暴躁的外公、贪图钱财的舅舅、冷漠无情的母亲、善良慈祥的外婆、快乐能干的茨冈、勤劳能干的老匠人格里戈里、快活可爱的保姆叶夫根尼亚。这些人物的塑造中,外婆、外公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外婆的形象是俄国文学史上最鲜明、最富有诗意的妇女形象之一,她是伟大母亲的象征,也是俄国苦难生活的象征。她喜欢唱歌、讲故事、跳舞。她慈爱、善良、刚强,在十分嘈杂和混乱的情况下,也能把人们吸引到她的周围,为艰苦窒息的生活增添了一份欢乐的情调。书中高尔基通过她的外貌描写、语言、行动以及引用大量民间歌谣、童话、故事等各种形式对其形象进行全方面刻画。高尔基这样描述她的外貌:“外婆讲起话来像唱歌似的,特别动听,她说的每一句话都像一朵盛开的鲜花,温柔、鲜艳、清新,很容易

回答者: caixiadajia - 助理 二级 8-23 14:22

《童年》简介

《童年》是作者高尔基以自己童年为基础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它揭露了俄国沙皇时期的黑暗、残暴和非人生活。而高尔基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受尽折磨与欺辱,无论是在精神上或是肉体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是高尔基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坚强地走了过来。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小名阿廖沙。他自幼丧父,随着母亲和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这一切只是主人公阿廖沙艰苦命运的开始。外祖父家,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人间地狱。外祖父掌管着家里的一切,脾气非常暴躁、视财如命,主人公阿廖沙时常因为犯错而被痛打;两个舅舅常为了分家而争吵、大打出手;家中的女人更是没有地位,任丈夫打骂,发泄。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

之后,阿廖沙离开了外祖父家,独自一人踏上社会。他曾在许多地方打过杂,在这期间阿廖沙饱受欺辱,但他还是熬了过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0002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0
下一篇2023-11-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