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为何想要脱离塞尔维亚,为何独立

黑山为何想要脱离塞尔维亚,为何独立,第1张

黑山为什么想要摆脱塞尔维亚?其实这件事情很好理解。因为一开始本事想着抱塞尔维亚大腿的心思去的,但是哪曾想到弄巧成拙了,再加上西方人的一顿操作,日子自然是很难过下去了,肯定是大难临头各自飞了。其实也不能说是黑山脱离塞尔维亚,因为这两个在同为一邦之国的时候,其地位是平等的,黑山并不是塞尔维亚的一部分,只能说黑山与塞尔维亚分手了。

当年的巴尔干猛虎南斯拉夫,由六个成员国构成,分别是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马其顿、黑山与塞尔维亚,结果上世纪后期,巴尔干土崩之势无法阻挡,斯洛文尼亚与克罗地亚等纷纷自立门户,最终就剩下了塞尔维亚与黑山俩。作为南斯拉夫主体的塞尔维亚与南斯拉夫六兄弟里最弱的黑山,组建了南斯拉夫联盟。

其实,南斯拉夫消散之初,黑山就有足够的机会自立,但是黑山并没有这么做。

在南斯拉夫的成员中,黑山的实力最弱,无论是经济还是其他方面,都是如此,小小的黑山仅有不到14万平方公里,人口至今也才60多万,这样的实力,想要单独生存下来,实在是太困难了,必须要考虑清楚。

最终,黑山考虑再三,选择与塞尔维亚联合,继续撑着南斯拉夫那已经名存实亡的体面,由于南斯拉夫的瓦解,塞尔维亚几乎失去了绝大多数的海岸线,这对于发展有很大的制约性,而当时的克罗地亚,继承了南斯拉夫89%的海岸线长度,可偏偏塞尔维亚与克罗地亚之间,向来势成水火关系很糟,塞尔维亚别想通过克罗地亚出入地中海。

这种情况下,塞尔维亚能够依傍的,竟然也只有非常弱小的黑山了。黑山虽然弱小,但却有一段不算太短的海岸线,而且相对于克罗地亚,更加靠近地中海主海域。

在历史上,黑山与塞尔维亚大多数人口也同出一族,有相似度极高的共同文化传统,彼此之间关系也很亲厚,正因如此,南解之后,黑山选择站在了塞尔维亚一边,两国共同进退,黑山依靠着塞尔维亚这棵大树,而塞尔维亚也能借用黑山的出海口发展。

要明确的是,南联盟由塞尔维亚与黑山共同构建,并非是黑山加入了塞尔维亚,两者在联盟之内的地位是平等的,而联盟诞生之时,塞尔维亚就承诺,绝不干预黑山的内部事务处理,也因为这个承诺,黑山愿意与塞尔维亚搭伙过日子,并且提供出海口。

可上世纪九十年代,西方不断加强对于南联盟的打击,想要将其彻底抹去,而西方欺负南联盟的时候,其实主要还是在对付塞尔维亚,黑山则是被连带着受气的那个。受到当时波黑战争的波及,南联盟的发展日益艰难,可谓举步维艰,面对这样的形势,黑山开始怀疑自己当初选择站在塞尔维亚一边的正确性了。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借口科索沃问题,悍然对南联盟发动了轰炸,造成了二战之后欧洲最大的人道主义灾难,而在这场灾难之下,黑山想要脱离南联盟的想法愈发强烈。

塞尔维亚自然心里是不愿意的,毕竟一旦黑山离开,自己就彻底被堵成了内陆国,而且黑山一旦落入西方各国手里,塞尔维亚的处境也就会愈发困窘。最终在2003年,南联盟改称塞尔维亚与黑山,简称塞黑,原本的联盟关系,变得如同邦联般松散。

可即便如此,塞尔维亚依旧没能留住黑山,2006年6月3日,通过公投的黑山正式宣布脱离塞黑,与塞尔维亚和平分手。

而黑山自立,有自己的考虑:

1、西方不断围堵打压南联盟与塞黑,无所不用其极,跟本就是想要置诸死地,自己继续留在塞黑内部,只能变成陪葬,这让黑山很害怕;

2、脱离塞黑,将塞尔维亚彻底堵住,也极大消解了俄在巴尔干的影响存在,这对于黑山来说,是像西方各国示好的投名状。

黑山只是个小邦,为求生存,与塞尔维亚分开是最好的选择,而黑山当年同意分家的人只比不同意者稍多一点,这种无可奈何,也是黑山作为小邦的一种悲凉。

1990年代,随着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解体,南斯拉夫联邦各国纷纷独立,唯有塞尔维亚、黑山两国未独立。黑山于1992年举行独立公投,9596%认为应继续留在南斯拉夫联邦之内。当年的投票率为百分之六十六,天主教徒和穆斯林以及倾向独立的黑山人都在抵制这一项公投,认为这次公投从各方面来讲都不够民主,国营媒体过多为亲统一(塞尔维亚)的一方宣传。之后黑山共和国内在独立议题上时有纷争。

1996年,米洛·久卡诺维奇政府宣布和米洛塞维奇掌权的塞尔维亚断绝关系,从此以后黑山自行制定经济政策,改用德国马克(后来德国废除马克,采用欧元,黑山亦改为欧元)。从此塞尔维亚第纳尔在黑山不是法定货币,只能在一些度假村使用。

由于和米洛舍维奇掌权的塞尔维亚断绝关系,黑山在接下来的南斯拉夫和科索沃战争中受到损伤并不如塞尔维亚来的大,局势也较塞尔维亚稳定许多。

2000年南联盟大选后,执政十多年的塞尔维亚强人米洛塞维奇被迫下台,使得欧盟与南联盟恢复外交关系,西方因此由支持黑山独立,暂时转向支持维持现有的联邦状态。但塞尔维亚和黑山间的关系并没有因为西方国家支持维持现状而改善,而1992年南联盟的宪法中又没有提及关于联邦共和国实体独立的权利及过程,从而引发争论。后来在欧盟的调停下,双方于2002年3月14日在贝尔格莱德签署协议,决定将联邦变为由两个各自拥有经济、货币以及关税决定权的半独立(semi-independent)国家所组成,并且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另外依据此协定通过了联邦的新宪章,明定宪章通过三年后,任何一方都有权提出脱离联邦。

黑山国会于2004年7月12日采用新的国旗、国庆日、以及国歌,以推进独立进程。其中国旗基于前黑山王国的国旗,国庆日纪念1878年7月13日签订的柏林条约承认黑山为独立国家,以及1941年7月13日爆发的反法西斯起义。国歌则为黑山著名民歌。

2006年5月21日举行独立公投,独派以555%的微弱优势决定终止与塞尔维亚的联邦关系,刚刚超过55%欧盟规定的有效结果票数。6月3日,黑山议会正式宣布独立,6月28日黑山正式加入联合国。

塞尔维亚允许黑山独立,一个根本原因是黑山在历史上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跟塞尔维亚是邻居,黑山的经济很高,如果让他们独立,也是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好处的,百利而无一害。

黑山这个国家听起来很不欧洲,但它确实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欧洲国家,其地处巴尔干半岛西南部,西临亚得里亚海,面积仅138万平方公里,比北京市略小一点。

黑山这个名字来自于意大利人,最初是意大利的威尼斯商人对洛夫琴山的称呼。因为这座山森林茂密,从远处看呈现出黑色,所以俗称为黑山,后来逐渐成为这片地区的名称。

黑山最早的原住民是伊利里亚人,他们经常与古希腊人发生冲突,双方打了上百年,最后都被罗马帝国给灭了。

罗马帝国灭亡后,东哥特人取代罗马人控制该地区。至公元6世纪时斯拉夫人开始大举进入巴尔干半岛,他们渐渐同化了当地伊利里亚人和哥特人,形成了南斯拉夫民族。

公元10世纪时,南斯拉夫人的一支塞尔维亚人首次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到尼曼雅王朝时代,塞尔维亚境内出现了许多诸侯国,其中一个叫泽塔的公国就是黑山的前身。

塞尔维亚自立国之后就一直跟东罗马帝国和保加利亚战争不断,直到奥斯曼帝国崛起后把这仨都给烩了,塞尔维亚也因此亡国。

不过土耳其并没有征服塞尔维亚全境,泽塔就凭借着地形的险要多次击败土耳其军队,迫使土耳其人放弃了直接统治该地的想法,同意当地自治。

1516年泽塔当地人以采蒂涅为中心,建立了政教合一的黑山公国,名义上臣服于奥斯曼帝国,实际上维持独立,黑山民族就此开始形成。

通过黑山早期的历史可以看出,其实黑山人原本就是塞尔维亚人,他们是一群没有被土耳其人征服的塞尔维亚人。正是由于相同的血缘、历史和文化关系,塞尔维亚人一直视黑山人为兄弟。

19世纪时塞尔维亚摆脱了土耳其的统治,此后塞尔维亚就一直想吞并黑山。

一战结束后,塞尔维亚与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联合组成了南斯拉夫王国,黑山也被并入其中。

二战期间黑山曾短暂独立,成为意大利的附庸国,但在战争结束后黑山又被并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是为六大加盟共和国之一。

90年代,南斯拉夫联邦各国纷纷独立,唯有塞尔维亚、黑山两国未独立,两国组建成新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南联盟”。

1996年,黑山的久卡诺维奇政府宣布和米洛舍维奇掌权的塞尔维亚断绝关系,从此以后黑山自行制定经济政策,货币则改用德国马克。

由于和米洛舍维奇掌权的塞尔维亚断绝关系,黑山没有过度卷入科索沃战争,保持了政局和社会的稳定。

2002年3月,塞尔维亚和黑山在贝尔格莱德签署协议,决定进一步扩大塞黑两国的自治权力,并且改国号为“塞尔维亚和黑山”。

此时的黑山完全掌握了外交、经济、军事等领域的自主权,距离独立只差一个名分了。

贝尔格莱德签署协议签署后,依据此协定通过了新的国家宪章,明确规定三年后塞尔维亚和黑山任何一方都可以进行独立公投。

2004年7月,黑山确定了新国旗、国庆日、以及国歌,以推进独立进程。

2006年5月21日黑山举行独立公投,独派以555%的微弱优势获得了胜利。6月3日,黑山议会正式宣布独立,6月28日黑山正式加入联合国。

黑山独立后立即获得了塞尔维亚的承认,双方很快建交,两国关系也比较平稳。

其实塞尔维亚不愿意看到黑山的独立,失去黑山导致塞尔维亚彻底变成一个内陆国,再也没有了出海口。

但塞尔维亚成为黑山的民族独立地位,虽然两国民族没有什么血缘上的区别,但毕竟很早就分家了,现在黑山想出去单过,塞尔维亚也不好阻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联合公报》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根据两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决定自二OO六年七月六日起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愿在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基础上,发展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尊重黑山共和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黑山共和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对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反对台湾加入任何必须由主权国家参加的国际和地区组织。黑山共和国承诺不与台湾建立任何形式的官方关系或进行官方往来。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将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和国际惯例,互相为对方建立使馆和履行公务提供一切必要的协助。

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斯拉夫字母:Југославија,拉丁字母:Jugoslavija),建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由原本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争取独立的斯拉夫民族各族组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南斯拉夫实行社会主义,由铁托出任总统,与苏联保持距离之余,努力发展自己的经济,使南斯拉夫在东欧国家里成为比较富有的一员。1980年铁托逝世,南斯拉夫开始走下坡之余,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在1990年前苏联解体之后,各民族开始各自争取自治和独立。及至2003年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之后,南斯拉夫作为国名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由塞尔维亚、蒙特内格罗(又称门特尼哥罗或黑山)、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6个共和国以及科索沃、伏伊伏丁那(伏伊伏丁)两个自治省(属于塞尔维亚共和国)组成。铁托执政下的南斯拉夫,与苏联保持距离,坚持独立自主和不结盟运动。

南斯拉夫各共和国由于政治背景、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上的差异致使各成员国深层次矛盾很尖锐。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各民族开始各自争取自治和独立。1991年-1992年,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相继宣布独立,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92年宣告解体。原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于1992年4月27日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联盟议会两院分别以多数票表决通过《塞尔维亚和黑山宪章》,从而标志著塞尔维亚和黑山这个国家正式宣告成立,南斯拉夫联盟从此不复存在。2006年6月3日晚,黑山共和国议会在首府波德戈里察举行特别会议,通过了黑山独立决议以及独立宣言,标志着黑山共和国正式成为一个新的主权国家。

塞尔维亚共和国(塞尔维亚语:Србија或Srbija)为东南欧的共和国。 自1918年起,塞尔维亚便为南斯拉夫联邦的一部分,南斯拉夫联邦于2003年将国名改为塞尔维亚和黑山。

官方语言: 塞尔维亚语

首都:贝尔格莱德

面积 :88,361 km²

人口: 总人口 (1998年) 11,206,847

民族:(2002年) 塞尔维亚族: 66%; 阿尔巴尼亚族: 17%; 匈牙利族: 35%;其他: 135%

克罗地亚(克罗地亚语:Hrvatska),亦可被称为克罗埃西亚,是一个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共和国,处于地中海、中欧及巴尔干半岛交界处。克罗埃西亚在1991年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宣布独立,首都为萨格勒布。

官方语言:克罗埃西亚语

(另在伊斯特拉县有意大利语共为官方语言)

首都:萨格勒布

面积:56,542 km²

人口:4,422,248

斯洛文尼亚(斯洛文尼亚语:Slovenija),或斯洛文尼亚,是一个位于中欧南部,比邻阿尔卑斯山的小国。全称斯洛文尼亚共和国,西邻意大利,西南通往亚得里亚海,东部和南部被克罗地亚(克罗地亚)包围,东北有匈牙利,北接奥地利。斯洛文尼亚在1991年之前为前南斯拉夫的一个加盟共和国。1991年6月25日获得独立。

官方语言:斯洛文尼亚语

首都:卢布尔雅那

面积:20,273平方公里

人口:总人口(2002年) 1,964,036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是巴尔干半岛西部的一个多山国家。其为组成前南斯拉夫的六个联邦单位之一,首都为萨拉热窝。此国是在1990年代期间,南斯拉夫战争时独立,并且根据戴顿协议,她目前是国际社会的受保护地区,由欧洲议会所选出的高级代表所管理。该国在行政及管理上被分成两个实体,其一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联邦(中文又称穆克联邦),另一是塞族共和国。波斯尼亚和赫塞哥维那本身是历史学上的两个地理区域,其在今日无政治上的实体可言。

组成民族:波斯尼亚族(穆斯林族)、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

官方语言:波斯尼亚语、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

首都:萨拉热窝

面积:总面积 51,129 km²

人口:总人口(2002年) 3,922,205

马其顿共和国(马其顿语:Република Македонија)是位于东南欧的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内陆小国,东临保加利亚,北临塞黑,西临阿尔巴尼亚,南临希腊。由于希腊反对马其顿共和国使用“马其顿”的名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以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现在均将该国暂时称为“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FYROM)。目前全世界约有40个国家承认“马其顿共和国”本身使用的名称。马其顿共和国先前是南斯拉夫的一部分,现在的首都与主要都市是斯科普里。自独立以来,马其顿由于国名问题和希腊发生争端,问题至今仍待解决。

官方语言:马其顿语

首都:斯科普里

面积:总面积25,713 km²

人口:总人口 (2003年估计) 2,022,547

蒙特内格罗,亦译黑山(塞尔维亚语: Црна Гора/Crna Gora,即“黑色的山”)是位于巴尔干半岛西南部,亚得里亚海东岸上的一个多山小国。蒙特内格罗是塞尔维亚与蒙特内格罗联邦国家的两个组成部分之一。

官方语言:塞尔维亚语

首都:波德戈里察

面积:总面积13,812 km²

人口:总人口 (2000年)616,258

民族 蒙特内格罗族:43%;塞尔维亚族:32%;波士尼亚族:8%;阿尔巴尼亚族:7%;其他:10%

北约轰炸南联盟的目的是分裂南斯拉夫,粉碎塞尔维亚,占领科索沃和梅托希亚,为北约到达巴尔干半岛创造条件。

1999年3月24日,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的批准下,时任北约秘书长哈维尔·索拉纳在布鲁塞尔宣布,对南联盟发动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在接下来的78天里,南联盟遭到了世界上最强大军事联盟的狂轰滥炸。当时北约19个成员国中有13个参与了空袭,其余6国全程参与后勤保障。

时任南联盟空军总司令斯密利安里奇将军曾表示:“行动的政治目的是分裂南斯拉夫,粉碎塞尔维亚,占领科索沃和梅托希亚,为北约到达巴尔干半岛创造条件。因为这里可以便捷地通向中东,与地中海更是近在咫尺,穿越地中海便是非洲大陆,这才是美国一心想控制这一地区的真相。”

由于奥斯曼帝国信奉伊斯兰教,针对科索沃的非伊斯兰教民众征收人头税。而塞尔维亚族人信仰东正教,阿尔巴尼亚族人信仰天主教,塞尔维亚族人不堪忍受人头税,陆续的离开了科索沃。而阿尔巴尼亚族人放弃了天主教改为信仰伊斯兰教,哪就免除了人头税之苦。久而久之,科索沃不仅是以阿尔巴尼亚人为主,而且居民被逐步伊斯兰化。过去科索沃以塞尔维亚人为主,反而成为阿尔巴尼亚人为绝对多数,仍然没有迁出的塞尔维亚人比率仅在10%左右。

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的第二年,1992年南斯拉夫也相继解体,一分为六。即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和南联盟(塞尔维亚和黑山),科索沃属于塞尔维亚的一部分。由于科索沃的大多数居民阿尔巴尼亚人,不愿意留在塞尔维亚,激进闹独立发生了民族冲突。南联盟(塞尔维亚和黑山)派遣军队打击科索沃的分裂,造成了大量的难民逃亡,南联盟派遣了军队和武装警察进入到科索沃。

塞尔维亚人与阿尔巴尼亚人的矛盾愈演愈烈,塞尔维亚的内部民族矛盾受到美国和北约的特别关注,最后以人道主义为由插手干预了南联盟的科索沃事务。北约轰炸南联盟目的,就是希望肢解塞尔维亚,让科索沃从塞尔维亚独立出来。这仅仅是表面现象,其实质上是美国和北约对于南联盟的意识形态上的偏见。这是因为北约希望颜色颠覆南联盟而不能,这是撇开联合国的军事行动,插手干预科索沃民族矛盾事件。

武契奇才寒风中迎接的不是对于一个国家的友好,而是在等待对于自己国家有利的那些东西的到来。

国家之间并没有实质上的友好,左邻右舍甚至兄弟都会吵架,国家也是如此,利益使然。

一、为何对于中国有亲近的行为。

当然不管怎么说,对于中国,武契奇还是做出了主动亲近的举动,这种举动本身对于其国家在欧盟当中的一个地位来说,也是不得已的选择而已。

因为武契奇是塞尔维亚的,塞尔维亚这个国家也是在战乱中不断成长的国家,其本身也是在各个国家的欺凌当中一直在变化。

当然中国对于很多时候,最起码在基础工业方面还是有十分强劲的竞争力,这种能力欧盟还真的找不出一个国家所具备。

上一次是武契奇向中国寻求帮助是为了得到试剂,这种试剂对于在疫情当中的比较严重的国家来说,也是雪中送炭的事情,当然中国还是对塞尔维亚进行了帮助,这种帮助也是中国有工业上强大能力的一种体现,其他国家还真的想帮也没能力。

塞尔维亚的居民在疫情当中本身也是很难和欧盟进行过多联络,从能力上来讲,欧盟并没有足够的办法来增加自身谈判筹码和欧盟进行深度合作,因此寻找其他方面的发展也是必然。

二、塞尔维亚的现状就是弱国无外交的表现。

1被特朗普下套路

2没有足够的产能来维持经济发展

3国内对于疫情的抱怨加深

其实作为任何一个国家,只要对于国内经济的问题进行深度自我反省并且只要有足够的动力来通过举国之力动员,任何国家都能面对好疫情造成的困境。

包括塞尔维亚国家经济发展迟缓等各种问题,只要能认真去想办法解决,那么这些根本就不算什么难处理的办法。

三、欧盟当中也是矛盾重重。

欧盟并不是铁板一块

这句话在很多地方都看到过,很多人都知道欧盟当中的国家本身都是各自为政,只不过在大问题的情况下,通过欧盟这个组织来为自己的国家争取利益,所以说,基本上在很多时候,欧盟本身并没有一个十分严密的组织体系和价值体系。

小结:因为国家与国家之间本身就是利益为重,塞尔维亚也是在欧盟的夹缝当中为自己国家寻求利益,所以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民族独立与同盟战争

历史上,巴尔干国家为了重获自由,结成联盟推翻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后来又因奥斯曼帝国领土的分裂而爆发内战。两次巴尔干战争约有130万士兵参战,22万人阵亡,约36万人致残。著名的巴尔干山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血山”。

民族独立战争- 第一次巴尔干血战

1912年10月18日单独保存。黑山山上云雾缭绕,世界一片寂静。突然,一阵枪声和炮声响彻山谷,人们从梦中惊醒。这一刻,有人惊惧,有人欢呼。他我们知道:民族独立的第一枪已经打响。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12年10月中旬至12月初,巴尔干联军全线进攻,而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则节节败退。他们只能请求欧洲列强介入调解。最后在英国伦敦谈判;第二阶段是1913年1月初至3月底,巴尔干联军继续争夺城堡和要塞。奥斯曼帝国返回伦敦再次谈判,5月签订合同。

柯克拉雷利战役

战争第一阶段,奥斯曼帝国已是老翁,现在需要在四个战线上与巴尔干同盟国作战:色雷斯和保加利亚、马其顿和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希腊。塞尔维亚和黑山在阿尔巴尼亚北部和科索沃交战,希腊军队在阿尔巴尼亚南部交战,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马其顿和色雷斯。

在这样的情况下,奥斯曼土耳其军队“蓄意杀贼,却无力回天”,而当时的保加利亚军队则有着极其英勇的作战作风,因此成为了盟军的主力。

10月18日半夜,保加利亚三军进攻土耳其。 10月21日,保加利亚军队逼近土耳其奥德林-伊内杰-凯尔克拉雷利防线阵地。第一次遭遇战发生了,双方各有15万军队,战线长达60公里。经过三天的激战,保加利亚攻克了克尔克拉雷利镇,取得了战争前六天的首场胜利,但双方也都伤亡惨重。

柳拉布尔加斯- 布纳尔萨尔之战

柳莱布尔加斯和布纳尔萨尔是两个村庄的名字,这两个村庄相距40公里,是土耳其军队第二道防线守卫的重要地区。这段战争时期,也是两次巴尔干战争中最残酷、代价最惨重的一场战役。其中,保加利亚士兵2500人阵亡、17500人受伤; 22,000名土耳其士兵被杀,2,000人被俘。

奥斯曼帝国没想到战斗会这么快。随着第二道防线的崩溃,他在距伊斯坦布尔30公里处设立了第三道防线。这片沿海地区的沼泽和水域被用来抵御保加利亚军队的进攻。然而,保加利亚国王兰迪南亲自指挥,即将向伊斯坦布尔挺进。

此时,塞尔维亚军队也于10月19日袭击了马其顿总部,希腊军队则前往马其顿南部。战争爆发后,双发没想到进展这么快。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奥斯曼军队节节败退,土崩瓦解。奥斯曼帝国不得不请求停战,欧洲也担心巴尔干联军夺取伊斯坦布尔,欧洲国家会失去黑海两海峡他的战略地位。为了自己的利益,他出面调解。

困难《伦敦合约》 — 第二阶段战斗开始

1912年10月30日,奥斯曼帝国的伊斯坦布尔危在旦夕,只能向保加利亚政府提出议和,而保加利亚进攻部队经过屡次征战,已经疲惫不堪。双方签署了停战协定。

此刻,土耳其境内的奥斯曼帝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落入联军手中,只剩下奥德林、斯库台、贾尼纳和阿尔巴尼亚部分地区。12月16日,巴尔干联盟和奥斯曼帝国的代表在伦敦开始谈判,但由于双方找不到共同点,谈判陷入僵局。 1913年2月3日,谈判失败后,战争再次爆发,进入第二阶段。

巴尔干联军全线进攻。不到一个月,保军攻陷奥德林,舒克里帕夏率城防军投降; 3月3日,希腊军队占领了贾尼纳城堡;塞尔维亚和黑山军队经过两次战斗后贡献了斯库台。 3月中旬,无奈的奥斯曼帝国只能再次回到谈判桌,但此刻它手中的筹码已经所剩无几。

巴尔干联盟-奥斯曼战争中的士兵

在第二次谈判中,交战双方不仅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而且巴尔干联盟和其余欧洲列强内部也因复杂的利益而存在尖锐矛盾。巴尔干联盟高层的冲突是如何瓜分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领土,比如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的部分地区。奥斯曼帝国极力反对黑山占领斯库台和塞尔维亚进入亚德里亚海。奥斯曼帝国想要控制这些地区并阻止俄罗斯军队的渗透。

德国和意大利支持奥斯曼帝国,但俄罗斯和意大利应该理解塞尔维亚和黑山的要求。当然,所谓的理解和支持都是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的。

经过五个月的谈判,合同终于在伦敦签署。奥斯曼帝国宣布将梅迪亚-伊诺斯线以西的所有欧洲领土以及爱琴海岛屿归还巴尔干联盟。至此,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以流血和牺牲结束。

内讧引发联盟战争——巴尔干第二次血战

因为奥斯曼土耳其在巴尔干战争中的失败,各国之间的平衡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打破了,所以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如何瓜分奥斯曼帝国的“蛋糕”,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蛋糕”。自己有贡献的地方,所以他都想占有更多的土地和人口。

战争硝烟还未散去,胜利者就因马其顿的瓜分问题开始发生冲突

保加利亚认为马其顿大部分军民都是保加利亚人,应该占领斯科普里、萨诺尼卡等地。他他们甚至认为,保加利亚在战争中做出了最大的贡献,牺牲了最多,士兵的鲜血不能白流。

塞尔维亚占领的大部分地区都在阿尔巴尼亚境内,但此时阿尔巴尼亚已经宣布独立,伦敦和会也反对塞尔维亚进入亚得里亚海。因此,塞尔维亚要求修改与保加利亚的秘密协议,并在马其顿获得更多“补偿”。

希腊方面对现在获得的领土并不满意,更不愿意从北伊庇鲁斯撤军。希望占领马其顿和色雷斯更多土地,坚决反对保加利亚进攻港口城市萨诺尼卡及其周边地区。地域要求。黑山站在塞尔维亚和希腊一边,但也不想从阿尔巴尼亚北部撤军,试图夺取新帕扎尔州,以便与塞尔维亚接壤。

至此,塞尔维亚和希腊再次走到了一起。 1913年6月1日,两国秘密签署同盟条约和军事协定,矛头直指保加利亚。此时,保加利亚统治集团中大保加利亚民族主义的幽灵依然挥之不去。 6月16日,费尔南迪国王突然下令进攻驻扎在马其顿的塞尔维亚和希腊军队。巴尔干地区刚刚熄灭的战火又重新燃起。巴尔干半岛的第二次血战是因争夺而引发的,史称“同盟战争”。

战争开始时,保加利亚约有50万军队,塞尔维亚有348万,希腊有23万,黑山有2万。然后参战的罗马尼亚军队有50万,奥斯曼土耳其也有25万士兵。所有敌对国家不仅拥有军事优势,而且还比保加利亚之前做了更多的政治和外交准备。面对保加利亚的突然进攻,他进行了强势反击。

希腊以5个师攻击库库什地区4个保加利亚团的防御部队。征服库库什后,希腊军队渡过斯特鲁米察河,进入保加利亚本土。 6月17日开始,塞尔维亚军队开始进攻马其顿的斯蒂普和科恰尼。由于本土遭到入侵,保加利亚只能放弃马其顿阵地,保卫自己的本土。

紧接着,黑山和罗马尼亚也趁机向保加利亚宣战,奥斯曼土耳其则趁此卷土重来出兵色雷斯。目前,保加利亚政府面临四面楚歌的局面。无奈之下,他请求俄罗斯介入并于6月25日签署停战协议。6月28日至7月2日,数十万罗马尼亚军队渡过多瑙河,逼近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 6月29日,奥斯曼土耳其单方面摧毁了《伦敦合约》,并集结全部兵力进攻保加利亚控制的东色雷斯。不久之后就越过了《伦敦合约》 中划定的中位-以诺斯边界线。经过激战,7月23日,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奥德林城堡,向保加利亚本土进军。

由于保加利亚军队将兵力集中在西部和南部对抗塞尔维亚和希腊军队,因此无力攻击北部和东部的罗马尼亚和奥斯曼土耳其军队。结果不到一个月,保加利亚就遭遇敌人,首都索非亚七月初就告急了。因此政府只能以费尔南迪国王的名义请求大国斡旋,谈判达成和约。就这样,1913年7月17日,交战双方开始在布加勒斯特准备谈判,一边是保加利亚,一边是塞尔维亚、希腊、黑山、罗马尼亚。

巴尔干地区的两次血战其实可以充分体现出各个民族对于领土和人口的渴望,也为自己的民族彻底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争取自由而奋斗。但战争造成的破坏是残酷的,大量人员死亡,无数人失去家园。巴尔干半岛曾经是一片富饶的土地和生机勃勃的地方。由于其地理位置,被称为“欧洲的后花园”。不幸的是,大国为了满足自身利益,参与其中,把它变成了“火药桶”。

奥斯曼帝国的逐渐衰落,巴尔干联盟争夺领土的内战,其余列强的虎视眈眈,让这片原本美丽的地方充满了战火,往日的美好不复存在。巴尔干半岛的名字来源于巴尔干山脉,巴尔干山脉被斯拉夫人称为“血山”。这是一个负面的名字,但经过两次血战之后,巴尔干半岛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血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0044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0
下一篇2023-11-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