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4年,我心中充满无限的感慨。1月5日李梓享年86岁离开了我们,对我们震动很大,她的离去不仅让我们这些同事们无比悲痛,在全国影迷中也引起强烈的震动。李梓和老一代配音演员卫禹平、邱岳峰、毕克、尚华、富润生、胡庆汉、于鼎……离去一样,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远去,他们是中国第一代配音演员,给我们留下了美好动听的声音,这些好声音也将永驻人间。
李梓离去,引起人们对那个远去时代的深深怀念:香港凤凰台在上海**博物馆举办了对译制片光辉年代的回顾,接着上海劳动报社应广大**爱好者的要求也举办了经典译制片回顾展,寄托了广大**爱好者对中国第一代配音演员的深切怀念之情。第一代配音演员赵慎之、苏秀都被应邀出席了这些活动,人们听她们讲述那个年代的工作、生活以及她们之间的深厚友情。由于热爱配音工作,六十多年的工作生活让赵慎之、苏秀早已结成深厚的战友之情。
中国人有一个传统习俗,为老人祝寿“做九不做十”。去年5月,苏秀为长她一岁的赵慎之庆贺89岁生日,我们这些好友都参加了庆贺,老姐妹俩十分高兴。
今年6月,赵慎之又主动操办小她一岁的苏秀89岁生日庆贺,我们又再次相聚。苏秀无限感慨地说:“李梓走了,使我感悟到,我的这些老同事是我在世界上最亲密的朋友。我们聚得太少了。”当她切完蛋糕,调皮的小狄(狄菲菲,第三代配音演员,上译厂的骨干,又主配又当导演)一定要问苏秀许的是什么愿,让她可以保留最后一个心愿,前两个心愿得告诉大家。苏秀说:“好吧,第一个心愿是祝大家身体健康,第二个心愿是我能生活自理、快活地和老朋友们度过最后的余生。”你看她和赵慎之笑得有多欢、多开心。
最让我震动的是远在东北、北京的一些**爱好者,译制片迷,有导演、制片人李彤、姜江、李冬妮以及上海的蔡颖,他们早几年就策划想搞一次纪念“辉煌时代——介绍上海**译制厂配音演员和译制精典作品”的演出活动,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行。李梓的离去对他们触动太大了,绝对不能再拖延了。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实现了他们的愿望,4月18日、19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了“辉煌时代”。他们把赵慎之、苏秀这对老姐妹也请到了北京参加演出。同时也邀请了多位第二代上译厂的配音演员一同演出,这也是上译厂一次重大的社会活动。
崇敬爱戴
4月份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的这次演出规模之大、请来的嘉宾之多、观众之踊跃,是我进上译厂后第一次遇到。演出分两天,18日是上篇,19日是下篇,几乎把译制厂的老一辈演员都作了介绍,选择了每位演员最精彩的片段,这是一次译制精典作品的大回顾。观众踊跃程度是空前的,两场演出的票早早被订购一空,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译制**迷,香港影迷搭乘飞机赶来,北京、各地影迷有乘高铁,有自驾车赶来的。
这次演出由薛飞担任主持,特邀嘉宾有陈丹青、崔永元、江平、徐涛、李立宏,他们和我们一起演出,动情地介绍了很多已故的配音演员以及他们的经典作品。
18日晚上我们早早来到国家大剧院后台,组织方为我们安排了化妆间、休息间,记者不断地来后台采访,组织方忙于相劝,为了保证我们的演出,记者们还是找空隙进行了简短的采访。
那天崔永元也早早地赶来了,他是后半场我和苏秀上场时的嘉宾主持,我们都是老熟人了。我问小崔:“我们这些七老八十的老人在台上和大家聊天,观众能坐得住吗?”他说:“孙老师,你不了解这些影迷,他们都是译制片的忠实观众,对上译厂的配音演员有一种崇敬、爱戴的心理,很多观众是看着译制片成长起来,他们爱听配音演员的好声音,很多精彩片段都能背下来,每个人家里都藏着经典译制片的碟片、录音带,你当年写的很多译制片录音剪辑,他们都收藏着。好朋友聚会他们都会来上一两段配音片段,很多人都能模仿配音演员的声音。今天能在舞台上见到你们、听你们讲述过去的一切,会十分激动的。”
事情完全像小崔说的那样,两场演出都很好,当苏秀出现在舞台上,观众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她说的每件事都被掌声推向高潮,当小崔问苏秀:“你作为导演如何启发演员。”苏秀说:“我举了两个小例子,一次袁国英在配戏时,有一场戏老兴奋不起来,我就在她耳边悄悄说了一句:‘你儿子是中央首长×××。’一下子袁国英高兴起来,把老妇人的兴高采烈表达出来了。还有一次陈兆雄在配戏中说到自己的儿子老提不起精神,他想到自己那七八岁的儿子常常讨人嫌。我大声对他说:‘兆雄你中头彩了,获一百万奖金。’兆雄的兴奋点一下子被点燃了。”小崔听完后说:“原来译制导演连蒙带骗。”苏秀反应极快:“不是有句顺口溜,演员是疯子,导演是骗子,观众是傻子吗?”观众乐极了。苏秀在台上的聊天获得观众的热烈掌声,表达了对老一代配音演员的爱戴——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为观众送来无数精品,通过配音演员的努力为国人打开了了解世界的窗口。观众的掌声表达了对老一代配音演员的崇敬。
我在舞台上也只是聊聊作为一个译制导演该干些什么,这些都是我应该努力去做到的平凡的事情,也被观众的掌声一次次打断。当我们提到老厂长陈叙一不仅带出了第一代配音演员,还培养我们这些第二代演员,观众不断地报以热情的掌声,表达了他们对上译厂奠基人陈叙一的致敬。
19日赵慎之参加演出,赵慎之准备了一个很精彩的配音片段。年轻时赵慎之曾为**《广岛之恋》的女主角配音,后来她发现这位法国女演员在老年又主演了一部**《爱慕》,赵慎之和这位演员同步从青年走向老年,现在再为她配音非常合适,这个配音片段她准备今天献给观众。到北京后这两天她没有睡好,上场前90岁的老赵突然感到自己有点头晕,血压似乎也升高了。大家劝她别演了,快去医院。赵慎之说:我得给观众表示歉意,她上场说了实情,观众给予她热情的掌声。当她走进后台,热烈的掌声还没停止,赵慎之又回身,再次向观众致歉。老赵去医院休息了一阵子,好多了,她对苏秀说:“我真丢人,准备得好好的,怎么会这样。”苏秀安慰她说:“你的配音观众都了解,你今天在这种情况下,还认认真真向观众致歉,已充分地表达了作为一个演员应有的戏德。”
后来在离开剧场返回途中,我和小崔聊天,小崔很实在:“观众来剧场看演出是冲着你们配音配得好,他们对你们在舞台上的表演不会有什么要求的,能见到你们,能听你们聊聊天已经很满足了。赵慎之、苏秀老师她们是老一代配音演员的代言人,几十年她们以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社会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财富,留下了好声音,观众对她们的热烈掌声,充分表达了对她们的崇敬和爱戴。”
2013年5月份老朋友给赵慎之过生日
战友情结
1950年在陈叙一的努力下,终于在2月成立了上影翻译组(上译厂的前身)。苏秀是一个热爱音乐、戏剧的文艺青年,于当年9月7日来翻译组报到,那年24岁。同一天报到的还有杨文元、胡庆汉。后来赵慎之也穿着军装,从部队文工团来翻译组报到。
从那以后,赵慎之、苏秀就为中国译制配音事业贡献自己的聪敏才智,几百部译制片留下了她俩的好声音。几十年配音生涯留下了她们敬业的足迹,留下她们努力奋斗攀登艺术高峰的辛勤和汗水。
配音在当年还是一门新的语言课题。演员演戏,为自己在**上演的人物配音这都很正常,可如今要为外国影片中的人物配音,要丢弃自我,要用声音、语言为影片中的外国演员配音,并且要正确地传达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个性特点,这都是新课题。老厂长陈叙一还是有一套方法来培养当时的年轻配音演员的。
五十年代翻译片组译制过许多苏联影片,当时把上影演员剧团的**演员请来参加配音,如:卫禹平、高博、孙道临、林彬、朱莎等。因为这些演员在语言上有造诣,用声音塑造人物也有高招技能,他们都是好演员,在台词上能传达人物的真情实感,特别是语言上很生活、自然、流畅。陈叙一在安排配音角色上以老带新,如**《米丘林》让高博配米丘林,让苏秀配米丘林妻子;在**《一个人的遭遇》中让高博配男主角、让赵慎之配妻子;在《孤星血泪》中让苏秀、尚华配男女主角,而程之配律师、中叔皇配强盗、路珊配老**,一帮配硬里子的演员托着年轻的男女主角;在**《生的权利》中让张同凝配黑妈妈,让林彬、中叔皇配年轻的一对;在《安娜·卡列琳娜》中让邱岳峰配卡列宁、舒绣文配安娜、韩非配沃伦斯基……总之用中国传统京剧中的方法,让师傅给徒弟把场,这个方法很管用,在实践中,赵慎之、苏秀、邱岳峰、尚华等一批年轻配音很快就成长起来,独当一面。
赵慎之和苏秀她们年龄相仿,戏路子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几十年来,在她们身上从来没有“文人相轻”这一说,在创作上彼此信任,互相关心,从不留一手,总是希望对方配戏成功,为此而高兴而喜悦。比如当年有一部很轰动的**《广岛之恋》,这是作家**,是生活流、意识流的代表作品。当时在配音上也形成一种轮班制,邱岳峰、李梓刚配完《白夜》,下一部戏该轮到毕克、苏秀搭戏了。这时正好来了《广岛之恋》,老邱和苏秀私下议论说该苏秀来配这部戏的女主角了。看了片子苏秀也认为自己合适。可后来时汉威导演定了由于鼎、赵慎之来配男女主角。当赵慎之接到这个任务后,主动来找苏秀让她帮助,因为这是第一次接触意识流的**,大家都在琢磨。苏秀当时想,你抢了我的角色,还来找我帮助?可由于多年的战友情谊,觉得自己应该帮助她,而且非常感动赵慎之对自己的信任,所以两个人就在棚里不断的排戏,琢磨台词的含义,老赵在配戏过程中还特别注意演员的眼神,从眼神中琢磨原片演员的内心活动、感情变化,所以在人物刻划上很成功。直到赵慎之把这部戏配完,苏秀为赵慎之的成功感到喜悦,这就是她们之间的情谊。
实际上她们两人戏路相近,但各有所长。赵慎之更擅长于活泼、单纯的性格,而苏秀擅长于稳重、成熟型的角色。在这方面各人施展自己的才能。如在**《不可战胜的人们》中赵慎之配活泼的女儿,苏秀配成熟的母亲;在《警察与小偷》中苏秀配小偷妻子,而赵慎之配警察的女儿。
在人物性格上,赵慎之喜欢悲剧色彩的人物,苏秀则喜欢强势、性格复杂的人物。赵慎之年轻时喜欢**《偷东西的喜鹊》《一个人的遭遇》,老年喜欢《望乡》中阿崎婆这类角色;苏秀年轻时喜欢《第四十一》《红与黑》中侯爵**,年老了配《华丽家族》中的情妇相子。而在这部**中赵慎之配受气包妻子一角。
苏秀那天跟我聊天,特别提到赵慎之当年配的《神童》真是棒极了,把女主角追求自己的所爱男人那种单纯可爱的性格展示得惟妙惟肖,非常自然、生活。她也怀念自己老年能参加《为黛茜**开车》中为黛西**配音那种幸福的感觉。一种对事业的共同追求结下了她们之间那种无私的战友情结,这是多么美好的情谊。
2014年6月老朋友给苏秀过生日
真心爱护
赵慎之、苏秀也把她们之间的友情播撒在年轻人身上,凡是进厂的年轻演员都能感受到她们的关爱和帮助。
苏秀告诉我一段让她十分伤心的事情。文革中译制厂来了一些年轻人,有演员,有翻译,工军宣队对年轻人说:“演员组是个大染缸,黑透了,你们年轻人要当心,少接触这些老家伙。”这是多大的污辱!苏秀当时听到这样的话寒心极了。她原本不会玩扑克牌,就在工军宣队统治时期,每天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向小伍(经纬)小严(崇德)学会了“一百分”“抓猪”。
打倒“四人帮”后情况完全不同了,她们俩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甚至教训告诉年轻演员。赵慎之陪着年轻演员在棚里录戏,口型不好时她会站在你身后捅你一下,让你找到开口说话的地方。在排练小放映间里她会陪着你一块排戏,一遍遍地看片、说戏,让你把握人物的感情起伏。当一部戏配完后和你认真交流,指出哪里好,哪里不足,并帮你找出原因,便于今后改进,一片真心。
苏秀后来除了配戏还担任导演工作,她也常常用老厂长当年培养她们的方法,以老带新让年轻演员在实践中更快成长。如**《我二岁》中让曹雷和施融配一对夫妻,让曹雷带小施。又比如在日本**《远山的呼唤》中有一个角色邻居大嫂,这是赵慎之的戏,苏秀把这个角色给新来的演员王建新,并让赵慎之帮小王排戏把关。戏配完后鉴定时,老厂长陈叙一说小王配得不错。赵慎之、苏秀就是这样默默无闻地关心年轻人的成长。
小童(自荣)、小桦(程晓桦)、小谦(沈晓谦)、小施(施融)、小狄(菲菲)……还有上海电视台译制部的很多演员,晨光、林栋甫、刘家桢、刘彬、陈兆雄、倪康、张欢、梅梅、金霖、计泓、魏思芸……等一大批年轻演员都能说出许多受益的教导、精心的指点。在赵慎之、苏秀的心里洋溢着的是事业有接班人而由衷的高兴。
我要说说她们俩对小盖(文源)的关怀。小盖声音好、语言好,在老同志们的帮助下进步很快,不久就挑大梁,配了很多主角。她俩为小盖进步而高兴。可后来小盖身上的江湖义气、好喝酒、缺乏自控能力,让她们俩都很着急,多次规劝小盖,小盖也听劝告有所改进。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小盖经不住诱惑,在厂外和人合伙做生意又多次受骗失败,在厂里交了假病假条,这时厂里有个别人借小盖犯错误要把他一脚踢出厂门。当时赵慎之、苏秀已离退休了,知道演员组大多数同志要把认识错误决心改正的小盖留在厂里,在大家帮助监督下使他尽快改正错误,认为这样做才是真正帮助一个犯错误的同志,毕竟小盖是个配音人才。可后来小盖还是硬被逼着离开了厂,这对小盖打击太大了,闹得家庭破裂,他也破罐子破摔,放任自流,后来又生病,在战友们的帮助下才住进社会福利院。赵慎之、苏秀一直没有忘记小盖,当我们去福利院看望小盖时,她们除了捎个问好的话,还让我们给小盖带点钱去,添个生活用品。特别当小盖去年因病去世后,她俩主动提出和我们大家一起凑点钱给小盖买块墓地,让小盖能落土为安。她们俩的真诚善良让我们这些做后辈的十分感动。
我进厂后也一直受到这两位老大姐的关心,不仅在工作上我和苏秀合作导演过多部译制片,从她那里我学到很多,她启发演员特别有办法。除了工作上的关心,在生活上她们也处处关心我。举两件小事说说。七十年代初,我们国家粮食供应还是定量的,赵慎之知道我兄弟五个,弟弟们都在农村,她把积攒多年的几十斤全国粮票全送给我,让我寄回家乡去。我的两个弟弟因为有了粮票,敢于利用农闲走出农村在城里敲铁,干冷作工的活儿,为家庭增加一点收入为父亲治病。在外打工过程中又结识了一些朋友为他后来开厂发展打下了基础。我三弟至今也忘不了赵老师给我家的支持。
还有,八十年代电视机开始走进家庭,有一天我来厂上班,苏秀察觉我情绪很不好,问我怎么回事,我告诉她小女儿每天晚上要上楼去看电视,和我岳父的小孙子常常为转换频道而吵架,最后弄得大人们之间也不开心。苏秀说你买一台电视机不就得了,我说还差点钱。没过两天,记得是个星期六,一上班苏秀就交给我三百元:“明天给女儿买台电视机吧,省得家里不和睦。”星期天一早我就去商店买了一台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整整花了五百元。这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当天晚上小女儿就看上了电视机。这件事她现在还记得,是苏秀大妈妈让我能比别家小孩早看上电视。过了三四个月,我挣了稿费把钱还给老苏。她对我说:“你们工资低,两个孩子,经济压力大,我不急着用钱,你先留着想添点什么就再买吧!”“老苏,不用了,我很感谢你,解决了我后院的是非,让我可以安心工作。”老大姐就这样真心实意地帮助我解决困难。
那个时候,我经济上压力的确很大,除了厂里工作外,也参加厂外的配音工作,挣点外块。还利用晚上写点影评文章。有时写的东西也常让老苏看看,她总十分认真地看,提出修改意见,“你写东西很实在,很真诚,文如其人,但毛病是啰嗦,唯恐别人不理解。”直到如今她也看我写的东西,有鼓励也有提醒。
老赵也知道我们当时的生活很艰苦,常常会给我小女儿留一份好吃的,看我头发一天天稀少,知道是熬夜写东西,也会常叮咛我:“小孙,可得注意身体啊!”她们这些真诚的关爱,我永记心中。
上世纪80年代作者与赵慎之在译制厂的留影
努力传承
老赵、老苏,八十年代就离退休了,可她们一直没有闲下来,还时常参加配音工作,苏秀还受聘上海电视台译制部担任导演工作,继续发挥余热,做着培养年轻演员的工作,把上译厂严谨的艺术创作方法带到译制部,把老同志之间互相帮助,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搞好配音质量的好传统传授给年青一代,所以两位老姐妹到哪里工作都会受到年青人的爱戴。
她们退休后这些年常常会接受各地记者的采访,老赵总是认认真真地口述那个年代的工作情况,讲老一代演员的情谊,传承一些好的作风。苏秀更是把自己的配音工作记录下来写成《我的配音生涯》;又主编了一本书《峰华毕叙》:介绍译制厂的四位老头——陈叙一、邱岳峰、毕克、尚华;还出版了一套介绍我厂配音演员的录音带《穿越时空的余音袅袅》。以这种方式做着传承工作。尽管岁月已流去,一个光辉的时代远去了,但这份宝贵的财富被记录下来了,这是历史的印记,这是时代的足迹。真的感谢老赵、老苏这两位第一代配音演员的代言人,她们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传承工作。
看,两位老人笑得多欢
永不言老
如今两位耄耋老人生活很愉快,90岁的赵慎之住在南翔老年公寓,生活一切自理。她还不时去厂里配个老太太说上几句话,也挺高兴播个小说,总想着法儿为自己找点事儿干干。她人缘很好,译制厂其他部门退休的同志也会常去看望她,在她那里聚会。她喜欢热闹,朋友们、同事们在一起聚会,这是她最开心的时候。
89岁的苏秀和女儿女婿住在一所公寓大楼里。她现在是候鸟,每到冬天总去北京儿子那里住上三四个月,北京有暖气,可以防止哮喘病发作。她还笔耕不止,更了不起的是她学会电脑,她的文思都通过键盘敲打出来,变成优美的文字,常常见诸报刊。
这两位老人当年在厂里时身体并不好,老赵怕吹风,大热天也常常披个外衣,有点弱不禁风,大家开玩笑说她是林妹妹的身体。苏秀当年哮喘病很厉害,不时要喷点药。离退休后她们俩身体可越来越好。她俩自控能力极强,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吃东西绝不贪嘴,七分饱就行。常常想着老朋友们在一起聚聚,我在厂里担任多年的演员室主任,和大家关系都不错,两位老人常常给我打电话,让我召集退休的老家伙、好朋友们在一起聚聚,还风趣地给我一个美称“孙召”。好朋友在一起聚会让两位老人很开心,聚在一起常常会回忆起当年在厂里的工作情况。当年的“洋相”成了今天的笑谈,当年的友情成了今天的美好回忆。你们看看照片,两位老人笑得多欢。
我们也衷心地祝愿她们健健康康、快快活活地度过幸福的晚年。
赵慎之、苏秀做客作者(右二)家
衷心祝福
在为两位老人祝贺90岁生日时,我很兴奋,写下了两首由衷的感言,记录在这里供大家指正。
祝您快乐长寿
——为赵慎之90岁生日而作
你从战争的硝烟里走来
脱去军装换上便服
你走进了另一个艺术殿堂
这里没有豪华的舞台、炫耀的灯光
只有一个小小的录音棚
这里没有掌声没有鲜花
只有一片温馨的幽暗
你却爱上了这一行
愿把青春和心血
奉献给它——译制配音事业
在这小小的天地里
你用多姿多彩的声音
你用出神入化的语言
给人们带来痛苦和欢乐
给人们带来思索与奋进
你让人们从**这个窗口
认识了偌大的世界
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外国人物形象
由于你的努力
他们会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
让中国观众欣喜、理解、接受他们
从中得到启迪和教诲
《望乡》中的阿崎婆让人难以忘怀
《神童》《不同的命》《偷东西的喜鹊》《华沙一条街》《一个人的遭遇》《运虎记》
众多的影片中
人们听到你精彩的配音
人们赞扬你是幕后英雄
你说我只是个普通一兵
人们感谢你的辛勤劳动
你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当你进入耄耋之年
白发苍苍
可你依然精神焕发
你啊你
你总是闲不住
在上海
在广州
在成都
继续用你的声音和语言
为广大听众服务
用你的看家本领为老人们
表演精彩的朗诵
我
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对你的崇敬和祝福
献上这首小诗
祝你快乐长寿
快乐长寿!
2013年4月25日晨
赞苏秀
——为她的90岁生日而作
你的声音是那么熟悉
是年轻美貌的娜塔莎
是成熟端庄的英格丽·鲍曼
是统揽一切的皇太后……
你的声音又是那么的让人难以辨认
心理扭曲病态的老**哈维希姆
神神叨叨有一股邪劲的**女作家
满腹心机坏到骨子里去的情妇相子
我不知该如何从众多人物中去寻找你的声音
对了
我可以从“真情实感”中寻找到你的声音
你从幕后走到前台
一个扎着两根小辫子的姑娘
一个贤淑文静的**
可一开口就会让人流泪
让人愤怒
让人喜笑颜开
你从幕后走到前台
一个朴素大方的中年妇女
一个和家庭主妇没有什么两样的普通妇女
可你指挥着一群“疯子”
平静时如一潭湖水
狂怒时如同天上的雷电
又哭又喊又叫
可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那分寸又恰到好处
你从幕后走到前台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一个慈祥可亲的老人
可手中的笔急驶在稿纸上
写出来的是历史的足迹,是美好的时光
那双满是皱纹的手在键盘上不停地敲打
敲打出来的是神奇感人的言词
是令人回味的思索
如今你已是一个耄耋老人
可你的思维是那样的敏捷
你成为上译厂的活字典
你成为老一代配音演员的代言人
你那颗年轻的心永不言老
你依然是年轻朋友的良师益友
我不知该如何赞美你
翻遍字典
只有两个字最合适
崇敬!
矮子里面拔将军——将就材料;短中取长
矮子爬楼梯——巴不得(迫切盼望)
矮子爬坡——步步高升;步步登高
矮子爬坡——贪便宜
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上下为难
矮子推掌——出手不高
矮子想登天——不知天高地厚;痴心妄想
矮子坐高登——上下两难
矮子坐高凳——够不着
矮子坐高凳——上下够不着;上下为难
爱打官司逞英雄——穷斗气
安禄山起兵——反了
庵堂里的木鱼一任人敲打
庵庙里的尼姑——没福(夫)
鹌鹑要吃树上果——尽想好事;想得倒美
岸边的青蛙——一触即跳
岸上按捞月——自费功夫;白费劲
岸上看人溺水——见死不救
按别人的脚码买鞋——生搬硬套
按彩球的乞丐——高兴得发傻
按倒牛头喝水——办不到
按方抓药——照办
按鸡头啄米——白费心机
按老方子吃药——还是老一套
按牛头喝水——办不到;设法办
按下葫芦起了瓢——顾了这头丢那头
按着脑袋往火坑里钻——憋气窝火
案板底下放风第——飞不起来
案板底下放风筝——飞不起来
案板顶门——管得宽
案板上的擀面杖——光棍一条
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随人宰割
案板上的鱼——挨刀的货
案板上砍骨头——干干脆脆
暗地里盯梢——偷偷摸摸
暗室里穿针——难过
暗中使绊子——蔫(nian)儿坏
熬尽了灯油——烧心(芯)
鏊子上烙冰——化汤了
鏊子上烙饼——翻来翻去
八个麻雀抬轿--担当不起
八个钱算命——哪能包你一世
八虎闯幽州——死的死,丢的丢
八里庄的萝卜--—心里美
八亩地里一棵谷- 就这一个
八匹马拉不开——难分难解
八千岁留胡子——大主意个人拿
八十老太学吹打——上气不接下气
八十老翁吹喇叭——有气无力
八十岁吹喇叭——寿长气短
八十岁的阿婆——老掉牙了
八十岁跳舞——老天真
八仙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渡)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仙过海——能行风的行风,能下雨的下雨
八仙桌缺只脚——摆不平
八仙桌上摆夜壶--不是个(家)伙
八仙桌上的老九 ---挨不上号
八仙桌上放盏灯----明摆着
八旬奶奶三岁孙——老的老,小的小
八月的柿子——越老越红
八月的天气——一会儿晴,一会儿雨
八月里的黄瓜棚---空架子
八月十五吃月饼——正是时候
八月十五看龙灯----迟了大半年
八月十五种花生——瞎指挥
八月十五捉兔子----有你过节,无你也过节
八字写一撇----少一划
巴掌被蚊咬——手痒
巴掌打空----劳而无功
巴掌蒙眼睛——其实遮不住天
巴掌劈砖头——硬功夫
叭拉狗蹲墙头——硬装坐地虎
叭拉狗掀门帘----全仗一张嘴
叭拉狗咬月亮——不知天多高
扒了皮的癞蛤蟆--活着讨厌,死的还吓人
芭蕉结果--一条心
疤痢眼照镜子--自找难看
拔河比赛--两头拉
拔节的个个笋--天天向上
拔了萝卜窟窿在--有根有据
拔了萝卜有眼在--不得白就力
拔了萝卜栽上葱--一茬比一茬辣
拔了毛的鸽子--飞不了
拔了毛的鸽子--看你咋飞
拔了毛的狮子--惹你笑
把镰刀卡在喉咙里--吞也吞不下,吐又吐不出来
把牛角安在驴头上--四不像
把手插在磨眼里--自找苦吃
把它当枕头--置之脑后
把珍珠当泥丸--真不识货
靶场上练瞄准--睁只眼闭只眼
霸王请客--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
白玻璃瓶装清水--看透了
白布进染缸--洗不清
白菜熬豆腐--谁也不沾谁的光
白菜长心--老了
白菜叶子炒大葱--亲(青)上加亲(青)
白菜煮豆腐--一清二白(白菜、白豆腐)
白痴的葫芦--傻瓜一个
白骨精唱歌--怪腔怪调
白骨精唱歌--怪腔怪调
白骨精的饭食--碰也不要碰
白骨精给唐僧送饭--假心假意
白骨精见了孙悟空--现原形了
白骨精开口--不讲人话
白骨精骗唐僧--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白骨精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白骨精装袋新娘--妖里妖气
白灰店里买眼药--找错了门
白萝卜扎刀子--不出血的东西
白娘娘斗法海--精打光
搭起牌楼卖酸枣--买卖不大,架子不小
搭起戏台卖豆腐--买卖不大架子大
搭起戏台卖螃蟹--货色不多,架势大
打靶不中----偏了心
打靶中靶心--不偏不倚
打败的鹌鹑斗败的鸡--上不了阵势
打半边鼓--旁敲侧击
打草人拜石像----欺软怕硬
打柴的下山--担心(薪)
打出的子弹射出的箭----永不回头
打出来的口供--不实
打灯笼走亲戚----明去明来
打电话遇忙音--不通
打豆人困觉--做事不当事
打断了的胳膊--往外拐
打翻了的调味羹--酸甜苦辣味都有
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都有
打个喷嚏吓死虎--赶巧
打狗不赢咬鸡--怯大欺小
打谷场上的麻雀--胆子早练大了
打鼓不打面--旁敲侧击
打好的鱼网--心眼儿多
打呼噜听见放炮--吓人一跳
打架揪胡子--谦(牵)虚(须)
打酒只间提壶人--错不了
打开棺材喊捉贼--冤枉死人
打开蜜罐又撒糖--要多甜有多甜
打开天窗一一说亮话
打烂缸子作瓦片--不合算
打锣卖糖--各干一行
打鸟没打中----非(飞)也
打鸟人的眼睛----尽往上看
打鸟姿态----睁只眼,闭只眼
打破脑袋叫扇子扇--豁出去了
打上黑脸照镜--自己吓虎自己
打蛇不死--后患无穷
打蛇打七寸----攻其要害
打鼠不着反摔碎罐罐--因小失大
打死老鼠喂猫--恼一个,好一个
打铁掉地下--白搭一火
打兔子碰见了黄羊--捞了个大外快
打蚊子喂象--不顶用
打下锅沿补锅底--不划算
打针鼻眼里往外望--小瞧死人了
打肿脸充胖子--冒充富态
打着灯笼拾粪--杖死(屎)
打着灯笼偷驴子--明人不做暗事
打足了气的皮球--蹦老高
打足气的皮球----一跳三尺高
打足气的气球----早晚要炸
大白天见阎王--活见鬼
大车后面拴小牛--歹毒(带犊)
大船开到小河里--搁浅
大船载太阳--勉强度(渡)日
大道上的驴--你不骑我骑
大肚罗汉戏观音--睁只眼,闭只眼
大肚子不生孩子--尽背虚名
大肚子踩钢丝--挺(铤)而走险
大肚子老婆骑驴--靠前不行,靠后也不行
大肚子上班----挺着于
大粪池里游泳--不怕死(屎)
大粪缸里练游泳--真是不怕死(屎)
大风暴地里吃炒面----有口难开
大风刮倒了帅旗--出师不利
大风卷小雪--吹了
大佛殿的罗汉----一肚子泥
大佛寺的大佛----半身全装
大公鸡吃米--不计其数
大公鸡打架--全仗着嘴
大姑娘不要婆家----假话
大姑娘缝娃娃衣--总有用着的时候
大姑娘嫁太监--享福又受苦
大姑娘盼闺女--想得太早
大姑娘瞧嫁妆--有日子的人了
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大姑娘生的--见不得人
大姑娘讨饭--死心眼
大姑娘要婆家--有话难说
大姑娘肿脸----难看
大闺女裁尿布--闲里置下忙来用
大闺女上轿--慢慢蹭
大海里的水--到哪里哪里嫌(咸)
大海里的水----要多少有多少
大海里的一滴水--缈小得很
大海里的一滴水--有你不多没你不少
大海里行船,草原上放牧--漫无边际
鹅蛋石跌进刺蓬里--无牵无挂
鹅卵石垒墙脚--根基不稳
鹅盆里不准鸭插嘴--无牵无挂
鹅伸脖子--等着挨刀
鹅在水中寻食--尾巴翘上天
额头角上搁扁担--头挑
额头上插牡丹--忍痛图好看
恶狗咬天--狂妄(汪)
恶鬼见钟旭--不得不老实
恶狼扒门--成心糟蹋人
恶狼对羊笑--不怀好意
恶狼和疯狗作伴--脾气相投
恶狼生个贼狐狸--不是好种
恶狼学狗叫--没怀好意
恶狼专咬瘸腿猪--以强欺弱
恶人登门--送福
恶人雕戴皮帽--假充鹰
饿汉枪猪头--争嘴
饿汉下馆子--大吃大喝
饿虎进宅--不怀好意
饿狼窜进羊厩--无事不来
饿狼口里夺脆骨--好大的胆
饿猪占木槽--死不放
饿着肚子辩论--空对空
饿着肚子出差一一空跑一趟
饿着肚子做梦--空想
儿子不养娘--白疼了一场
耳朵里塞棉花--装样(羊)
耳朵塞驴毛--说不通
二百加五十--二百五
二不愣当家--出不了好主意
二尺长的吹火筒--只有一个心眼
二齿钩子挠痒--是把硬手
二分钱的醋--又酸又贱
二分钱开当铺--周转不开
二姑娘架老鹰--招架不住
二姑娘架老鹰--招架不住
二黄转中板--变调了
二加三减五--等于零
二脚踢--两想(响)
二郎神的法术--变化多端
二郎神的天犬--恶狗一条
二郎神的印堂--独具只眼
二郎神斗孙悟空--你变我也垄
二郎神斗孙悟空--以变应变
二郎爷的笛子--神吹
二郎爷放屁--神气
二两棉花--弹(谈)不上
二两铁打大刀--不够料
二流子打鼓--吊儿浪当
二十一天孵不出鸡--坏蛋
二踢脚--两想(响)
二万五千里长征--任重道远
发高烧不出汗--胡说
发困给个枕头--正得劲儿
发了霉的葡萄----一肚子坏水
翻穿皮袄--装羊(样)
翻身的王八--四脚朝天
饭店里洗澡----搓一顿 new
饭店门前摆粥摊--抢人生意
饭堂里的苍蝇--人人讨厌
房顶上长苗苗--野种
房顶上放风筝--起手高一层
房顶上设窟窿--不是门儿
房顶上种麦子--刺激(脊)
房梁上挂鸡子儿--悬蛋
房门前挖陷井--自己坑害自己
房上的草--刮来的种儿
房檐上逮鸡--不好捉弄
房檐上的流水--上头的事
房檐上吊的鱼--干起来了
房檐上玩把戏--玩命
放暗箭打冷枪--背后伤人
放白粉进棺材--害死人
放白粉进棺材--害死人
放出去的风筝--越飞越远
放个屁也请示----多此一举
放个屁也请示--没事找事
放个屁也请示一多此一举
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放虎归山--留下祸根 放了气的皮球--软蛋
放了气的皮球--硬不起来
放了血的猪--趴下了
放路纸钱--瘾(引)死人
放毛虫上身--找痒来抓
放屁打饱嗝--上下通气
放屁拉抽屉--遮丑
放屁捂屁股--多加一份小心
放屁摇头--臭美
放屁砸了脚后跟--真倒霉
放咸鱼入塘--不知死活
放羊的拾柴禾--捎带
放羊娃喊救命--狼来了
放在筐里的葱--难扎根
飞车走壁--尽兜圈子
飞车走壁--尽兜圈子
飞蛾撵蜘蛛--自投网罗
飞机上吹喇叭--空想(响)
飞机上放鞭炮--想(响)得怪高
飞机上拉肚子--空对空
飞机上拉肚子----一泻千里
飞机上扔钱--空头(投)支(纸)票
飞机上晒衣服--高高挂起
飞机上生孩子--高产
飞机上抬头望--天外有天
飞机上抬头望--天外有天 飞
飞机上作报告--空话连篇
飞了鸭子打了蛋--两头落空
飞毛腿讲话--快人快语
肥鸡饨汤--油水多
肥鸡饨汤--油水多
肥肉里挑骨头--没剔的
肥皂沫当镜子--成了泡影
肥皂泡--吹不得
肥皂洗手----一干二净
肥猪跑进屠户家--送上门的肉
肥猪跑进屠户家--找死
肥猪上屠场--------挨刀的货
废品堆里的铁锅--破烂货
盖严了的蒸笼--有气难出
干河滩撒网--瞎张罗
干水塘里的泥鳅--滑不到哪里去
甘庶地里长草--荒唐(糖)
甘庶地里栽葱--比人家矮一截
甘庶命--吃一节算一节
杆舵落井--硬到底
赶车不带鞭子--光拍马屁
赶鸡下河--往死里逼
赶集走亲戚--顺路的事
赶脚的骑驴--只图眼前快活
赶鸭子上树--办不到
赶着绵羊过火焰山--往死里逼
赶着绵羊上树--难往上巴(扒)结
赶着王母娘娘叫大姑--妄想
赶着王母娘娘叫大姑--想沾点仙气
擀面杖吹火----一窃不通
擀面杖当笛子吹--没眼儿
擀面杖敲鼓--抡的哪一槌
擀面杖钻石头--纹丝不动
刚备鞍的马驹 -----挨鞭的日子到了
刚捕上来的鱼虾--蹦蹦跳跳
刚出笼的馒头烤着吃--欠火
刚出笼的馍馍--带着气气
刚出山的太阳--红干光满面
刚从水沟里钻出的泥鳅--黑不溜秋
刚飞的鸟儿童节--不知高低
刚过门的小媳妇--扭扭捏捏
刚开坛的老酒--冲劲很大
刚来报到就要跳槽--这山望着那山高
刚买来的马--不合群
刚生的娃娃--毛腥气
刚下桥的新媳妇--不好看也爱看
刚学理发就碰上大胡子--难题(剃)
刚摘下来的果--新鲜得很
缸里点灯--里头亮
钢厂的产品--全是硬货
钢铃打锣--另有音
钢钎打石头--硬钻
钢水倒进模子里--定了型啦
钢头戴铁帽--双保险
钢针凿到石头--一捶一个眼
高大的桥木--腰杆硬
高大的竹子--节外生枝
高个子进窑洞--不得不低头
高价买来低价卖--尽做赂本事
高考的做法----择优录取
高力土进宫--熟门熟路
高梁秆上点火--一顺杆儿往上爬
高粱地里打伞--难撑
高粱地里放鸟枪--打发兔子起了身
高粱地里栽葱------矮了一截子
高粱地里栽葱--矮一截子
高粱地里找棒子--瞎摆(掰)
高粱杆上挂个破气球--垂头丧气
高粱杆挑水--担当不起
高粱秆当柱子--撑(称)不起
高粱秆结茄子--不可恩议
高粱秆子挑水--担当不起
高粱米塌饭锅--闷(焖)起来了
高粱撒在麦地里--秋后见高低
高粱撒在麦子里--杂种
高山上打鼓--远闻
高山上的瀑布--冲击力大
高山上的瀑布----一落千丈
高山上的青松--久经风雨
高山上的雪莲--不可多得
高山上滚马桶--臭气远扬
高射炮打老鹰--得不偿失
高射炮打蚊子--小题大作
高台上表演--众人仰望
高音喇叭掉井里--哇啦不上来了
高字边上加一手--你想搞哈
稿纸上写情诗--做一行爱一行
稿子写到边--不够格
戈壁滩上放牧--要水没水,要草没草
戈壁滩上缺干粮--喝西北风
哥哥的岳母嫂嫂的娘--弯穹绕
哥们的脑袋--凶手(兄首)
哥们瞪眼--凶(兄)相毕露
胳膊折了往袖里藏--自掩苦处
胳膊肘子--往里弯
胳肢窝插鸡毛--假充外国鸟
胳肢窝下过日子--太窄
鸽桥相会--一年一度
割了脖子鸡还想飞--垂死挣扎
割了脑袋还走十里路--人死心没死
割麦不用镰刀--连根拔
哈巴狗带串铃--充什么大牲口
哈巴狗上轿--不识抬举
孩子的节日--儿戏
孩子讲悄悄话--由他说去
孩子们过年--常盼那一天
海底打拳--功夫深
海底动物--不见天日
海底捞月,天上摘星--想得到,办不到
海底捞月--白费劲
海底捞针--往哪儿找去
海底谋杀--害人不浅
海风阵阵----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海面上刮风--波澜起伏
海面上起风--不平静
海上的孤舟--无依无靠
海上观测--往远处看
海上聊天--漫无边际
海石秃上的螃蟹--明爬着
海外侨胞火筒一两头受气
海象打架--光使嘴
害脚气长秃疮--两头落一头
害了伤寒病--忽冷忽热
寒冬腊月的萝卜--动(冻)了
寒冬腊月喝冰水--肚里有火
寒冬腊月喝冰水--心都凉了
韩湘子吹笛--不同凡响
韩湘子的花篮--要啥有啥
韩湘子拉着铁拐李----一个会吹,一个会棒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旱地的乌龟--无处藏身
旱地鱼虾--活不下去了
旱天的井--水平低
旱鸭子过河--不知深浅
旱鸭子追猫----紧赶
航船上的耗子--混充带毛的货
好汉上梁山--逼出来的
好花插在牛屎上--真可惜
号手出身--会吹
号筒里塞棉花--吹不响
号嘴上贴胶布--没法吹了
耗子搬家--穷捣登
耗子出洞--雇没好事
耗子打洞--路路通
耗子倒洞--走后门耗子的眼--见识短
耗子的眼睛--只看一寸远
耗子掉到醋缸里----一身酸味
耗子掉进面缸里--白眼看人
耗子掉水缸--时髦(湿毛)
耗子逗猫--没事找事
耗子给猫捋胡子--溜须不要命
耗子拱墙根--没缝打缝
耗子滚到面柜里--乐糊涂了
耗子嫁猫--自找死
耗子嫁女--讲吃不讲穿
耗子见猫--赶快逃
耗子见猫--逃不了就没命
耗子进老鼠夹--离死不远
耗子啃木箱--闲磨牙
耗子啃皮球--客(嗑)气
耗子窟窿--填不满
耗子拉木锨--大头在后边
耗子磨牙--没话找话
耗子爬秤钩--自己称自己
耗子爬竹竿----一节一节来
耗子上吊--猫逼的
耗子伸腿--小手小脚
耗子生儿--喂猫的货
耗子舔猫鼻子--找死
耗子舔猫鼻子--自己找死
耗子舔猫屁股--送死
耗子偷米汤--勉强糊得着嘴巴
耗子找枪--窝里反
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
耗子钻灰堆--闭着眼混
耗子钻牛角--越钻越紧
喝江水说海话--无边无沿
喝酒穿皮袄--里外发烧
喝酒尿裤子--松包
喝酒晒太阳--浑身火热
喝凉水栽跟头--装晕
喝了黄连猎胆汤--一肚子苦水
喝了磨刀水--内秀(锈)
喝了磨刀水--内秀(锈)
喝了柠蒙水--心里酸溜溜的
喝了烧酒烤火--浑身发热
喝了一坛子山西醋--酸透心了
喝米汤划拳--图热闹
机关枪瞄大炮--直性子对直性子
机器人打拳--全是硬功夫
机器人打铁--硬对硬
机器人讲情话--有口无心
机器人看戏--无动于衷
鸡肠舌刮油--有也不多
鸡戴帽子--官(冠)上加官(冠)
鸡蛋和西瓜--经不起摔打
鸡蛋里面找骨头--百般挑剔
鸡蛋里挑骨头--没碴打碴
鸡飞蛋打--两落空
鸡给黄鼠狼拜年--自投罗网
鸡公头上的肉----大小是个官(冠)
鸡叫走路--越走越明
鸡笼里过日子-----一身的窟窿
鸡笼里睡觉--睁眼尽窟窿
鸡毛掸沾水--时髦(湿毛)
鸡毛掸子--尽招灰
鸡毛点灯--十有九空
鸡毛掉水里--不声不响
鸡毛过大秤--没有份量
鸡毛落水--毫无反响
鸡毛上天--轻狂
鸡毛上天--随风飘
鸡毛与蒜皮--没多少斤两
鸡拿耗子猫打鸣--乱套了
鸡碰蜈蚣--死对头
鸡腿煮豆腐---勺烩
鸡娃子叫鸣哩------按不住板
鸡窝里飞出金凤凰--异想天开
鸡衔骨头--替狗累
鸡子儿下山--滚蛋
积木搭墙----一推就倒
积木砌房子---碰就倒
畸形人做衣服--另搞一套
急救车撞了救火车--急上加急
急刹车摔倒--身不由己
急水滩头的大鱼--经过风浪
急水滩头放鸭-----一去不复还
急性子动手--说干就干
急性子碰到慢性子--你急他不急
急性子作客----说来就来
脊梁长疮,胸口贴膏药--不顾后患
脊梁骨上长茄子--生了外心
妓院里的处理品--下贱货
济公吃狗肉--不管清规戒律
济公当和尚--不吃素
济公的装束--衣冠不整
济公过日子--只讲吃不讲穿
济公治病--主动上门
济公走路--疯疯癫癫
寄槽养马----------爱便宜
贾宝玉爱林妹妹--好梦难圆
贾宝玉出家--看破红尘
贾宝玉的通灵玉--命根子
贾宝玉结婚--不是心上人
贾宝玉看《西厢记》--戏中有戏
贾府门前的狮子--死(石)心眼儿
贾家姑娘嫁贾家--假(贾)门假事(贾氏)
假期做梦--休想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难收回
肩膀上搭炉灶--恼(脑)火
肩上戴帽子--------矮了一头
肩头上放花炮--祸(火)在眼前
煎过三遍的药渣--旱该倒了
剪开个蚕茧贴在眼上--满眼都是丝(私)
剪了翅膀的八哥--看你还能飞上天
见到熟人握握手--你好我也好
见狗扔骨头--投其所好
见惯了骆驼--看不出牛大来
拉马不骑---过牵(谦)了
拉皮条---有意拖延
喇叭口---张得大
喇嘛的帽子---黄(慌)啦
腊肉打汤---图新鲜
腊肉待亲家----久有意
腊肉汤里下面条---油盐(有言)在先
腊月的大雪---铺天盖地
腊月二十三的灶神---要上天了
腊月里打赤膊---心火太重
腊月里的豆腐---冷冰冰的
腊月里的萝卜---冻(动)了心
腊月三十看皇历---没日子了
腊月上席---自不带盐(待言)
腊月尾正月头---不愁吃的
蜡台头无油---空费心
蜡烛头---不点不明
蜡烛玩火---害了自己
蜡烛一生---损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蜡烛做箫吹---油嘴光棍
来到老鼠窟窿藏粮---算找到地方了
来俊臣审酷使----请君入瓮
来了花轿去了姑娘------先喜后忧
癞蛤蟆剥了皮---死不瞑目
癞蛤蟆垫床脚---鼓起一肚子气
癞蛤蟆垫桌子角---死撑活挨
癞蛤蟆腚上插鸡毛---不是个真鸟
癞蛤蟆箍蛇---拼命
癞蛤蟆爬香炉---触一鼻子灰
癞蛤蟆上蒸笼---气鼓气胀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知天高地厚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妄想
癞蛤蟆张口---吃自来食
癞蛤蟆张嘴---口阔(渴)
癞蛤蟆作垫脚岩---任爬
癞子当和尚---生成的正确
癞子头上抓痒---巴不得
栏里的肥猪---吃了就睡
栏里关的猪---蠢货
懒大嫂赶场---中间不忙两头忙
懒牛懒马干活---屎尿多
懒婆娘接生---慢慢来
烂掉的红薯满街送---不识时务
烂膏药往别人嘴里送---专门害人
烂颈蓑衣---披不得
烂口袋滤豆腐---尽是渣(碴)子
烂茅屋上挂绣球---假漂亮
烂泥路上拉车---越陷越深
烂酸梨---掉了把了
郎中开棺材店---死要钱
郎中先生开棺材店---死活要钱
狼心狗肺--- 一个样
狼崽进羊圈---没好事
浪子回头---金不换
劳劳碌碌的蜜蜂---甜头给了别人
老大娘找飞机---往远瞧
老雕变野猫子---一辈不如一辈
老肥猪上屠---挨刀的货
老公公背儿媳过河---费力不讨好
老和尚的木鱼---天生挨打的货
老和尚点天灯---清洁平安
老和尚念经---千篇一律
老和尚敲钟---过一日是一日
老和尚瞧嫁妆---今世休想
老和尚瞧嫁妆---下辈子见
老虎变猪娘---又蠢又恶
老虎吃蚊子---枉张大口
麻布袋草布袋 ---一袋不如一袋
麻布上绣花---底子太差
麻布下水---拧不干
麻袋布洗脸---粗的很
麻袋布做龙袍---不是那个料子
麻秆搭桥---担当不起
麻秸杆做扁担---不是那个材料
麻了打哈欠---全面动员
麻柳树解板子---不是正经材料
麻雀打鼓---跳皮
麻雀进了瞎猫口---不死也要脱身毛
麻雀开会---细商量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麻雀抬轿---担当不起
麻雀子打架---隔颗米
麻雀子过路分公母---厉害角色
麻雀子落在粗糠里---失望
麻雀子尾巴上绑鸡毛刷子---尾(伟)大
麻雀子下鹅蛋---讲大话
麻雀子想生鸡蛋---怎开口的
麻雀子学乌鸦的步伐---扭断了脚肢
麻雀子摇枫树--白费劲
麻雀子钻到竹筒里---安居东业
麻绳上接电灯泡---搞错了路线
麻油苏豆腐---下了大本钱
麻子打粉---不过填洞洞
麻子的脸---缺点多
麻子上台发言---群众观点
麻子照镜子---自我观点
马鞍套在驴背上---对不上号
马槽安盖子---要成人
马蜂的儿子---带(歹)毒
马蜂窝---惹不得
马高蹬短---上下两难
马褂上穿背心---隔(格)外一套
马嚼子戴在牛嘴上---胡勒
马勺打了把---是个瓢(嫖)头子
马勺里淘菜---水泄不通
马桶盖锥眼---出臭气
马桶上插荷花---图外面好看
马尾穿豆腐---提不起
马尾拴豆腐---提不起来
马尾丝拴饺子---提就露馅
马缨茯的别名---合欢
蚂蟥无骨头---两头喝血
蚂蟥咬着踩田棍---不出桨
蚂蚁搬泰山---下了狠心
蚂蚁脖子上戳一刀---不是出血的筒子
蚂蚁戴眼镜---没有那么大脸面
蚂蚁的腿---勤快
蚂蚁啃骨头---慢慢来
蚂蚁爬到竹竿尖---到顶了
蚂蚁爬槐夸大国---小见识
蚂蚁爬进磨眼里---条条是道
蚂蚁爬进筲箕---横顺都是路
蚂蚁爬树---不怕高
蚂蚁抬虫子---大家都来
蚂蚁跳塘---不知深浅
蚂蚁拖蝗虫---齐心合力
蚂蚁窝---密密麻麻
蚂蚱驮砖头---有点架不住
买好帽子等头大---准备过早
买了罐子打了把---别提了
买咸鱼放生---不知死活的家伙
麦秆吹火---小气
卖冰棒的进茶馆---一冷一热
卖醋卖糖---各管一行
卖灯草的上飞机---轻上天了
卖豆腐的一点囟---要起皮
卖豆芽菜不拿秤---乱抓
卖鸡子换筐---捣蛋
卖煎饼的说梦话---摊(贪)多了
卖糠敲锅---豁老底了
卖面壳的被抢---大丢脸
拿别人拳头打狮子---充硬汉
拿菜刀哄孩子--不是闹着玩的
拿到鸡毛当令箭---小题大做
拿豆腐挡刀--招架不住
拿豆腐挡刀---自不量力
拿豆腐去垫台脚--不顶事
拿个小钱当月亮--吝啬鬼
拿根面条去上吊--死不了人
拿了秤杆忘秤砣--不知轻重
拿五马倒六羊--赂了个头朝下
拿针眼当烟筒--小鸟
拿住荷杆摸到藉--抓根本
拿着棒槌缝衣服--啥也当真(针)
拿着草帽当锅盖--乱扣帽子
拿着车票进戏馆子--对不上号
拿着豆腐去垫台脚---不顶事
拿着钝刀抹脖子--杀不死也痛
拿着凤凰当鸡卖--贵贱不分
拿着耗子当成牛--吹的
拿着虎皮当衣裳--吓唬人
拿着鸡蛋走滑路--小心翼翼
拿着缰绳当汗毛揪---说得轻巧
拿着酒壶打架---喝(豁)着干
拿着镢头刨黄连---挖苦
拿着碾盆打月亮--不知轻重
拿着算盘窜门--找仗(帐)打
拿着铁锹当锅使--穷极了
拿着鞋子当帽子--上下不分
拿着野鸡做供品--家财难言
拿着钥匙满街跑---当家不主事
纳鞋底戳了手--真(针)气人
奶妈抱孩子---人家的
奶奶的鞋子---老样子
奶娃娃张口---要吃的
耐猴子爬樱桃树---粗人吃细粮
男儿的田边,女儿的鞋边---好看
南北--没有东西
南风天石头出汗---回潮了
南郭先生吹竽---滥竽充数
南天门的灯笼---管照得高
南竹棒子当菜---硬炒(吵)
脑袋长瘤子---后面负担重
脑袋上长瘤子---额外负担
脑壳上擦油---滑头
脑壳上长头角---比别人出格
妈妈的众姐姐 -- 多疑(姨)
戏台上的垛口 -- 不成(布城)
戏台上的鞭子 -- 加码(假马)
观音堂里着火 -- 妙哉(庙灾)
孙猴子坐金銮殿 -- 不象仁(人)君
寿星打靶 -- 老腔(枪)
寿星弹琵琶 -- 老生常谈(弹)
麦柴秆吹火 -- 小气(器)
弄堂里跑马 -- 题(蹄)难出
扯胡子过河 -- 谦虚(牵须)过度(渡)
扯铃扯到半空中 -- 空想(响)
抓蜂吃蜜 -- 恬(甜)不知耻(刺)
护国寺买骆驼 -- 没那个事(市)
花椒掉进大米里 -- 麻烦(饭)了 妈的众姐姐 -- 多疑(姨)
戏台上的垛口 -- 不成(布城)
戏台上的鞭子 -- 加码(假马)
观音堂里着火 -- 妙哉(庙灾)
孙猴子坐金銮殿 -- 不象仁(人)君
寿星打靶 -- 老腔(枪)
寿星弹琵琶 -- 老生常谈(弹)
麦柴秆吹火 -- 小气(器)
弄堂里跑马 -- 题(蹄)难出
扯胡子过河 -- 谦虚(牵须)过度(渡)
扯铃扯到半空中 -- 空想(响)
抓蜂吃蜜 -- 恬(甜)不知耻(刺)
护国寺买骆驼 -- 没那个事(市)
花椒掉进大米里 -- 麻烦(饭)了
苍蝇飞进牛眼里 -- 找累(泪)吃
豆渣贴门神 -- 不沾(粘)
豆箕柴着火 -- 着急(箕)
豆腐干煮肉 -- 有份数(荤素)
豆腐乳做菜 -- 哪还用言(盐)
两口子锄地 -- 不顾(雇)人
两百钱的花生 -- 有得驳(剥)
两手捧寿桃 -- 有理(礼)
两把号吹成一个调 -- 想(响)到一块来了
旱魅拜夜叉 -- 尽(精)见鬼
园外竹笋 -- 外甥(生)
男人不打老婆 -- 好福气(夫妻)
秀才做诗 -- 有两手(首)
秃子脱帽子 -- 头名(明)
何家姑娘给郑家 -- 正合适(郑何氏)
肚子里撑船 -- 内行(航)
龟盖量米 -- 什么声(升)
饭锅里冒烟 -- 迷(米)糊了
床底下点蚊香 -- 没下文(蚊)
冻豆腐 -- 难办(拌)
冷锅炒热豆子 -- 越吵(炒)越冷淡
灶神上贴门神 -- 话(画)中有话(画)
沙石打青石 -- 实(石)打实(石)
沙滩上行船 -- 搁(起)浅了
没角的牛 -- 假骂(马)
没有赶庙会 -- 莫急(挤)
没有底的棺材 -- 不成(盛)人
没钱买海螺 -- 省些(吸)
怀儿婆过独木桥 -- 铤(挺)而(儿)走险
怀里揣马勺 -- 诚(盛)心
怀里揣棉花 -- 软(暖)心
怀里揣蓖子 -- 舒(梳)心
穷人买米 -- 一声(升)头
穷木匠开张 -- 只有一句(锯)
补锅匠栽筋斗 -- 倒贴(铁)
张天师下海 -- 莫(摸)怪
张天师跪在泥水里 -- 求情(晴)
张果老的驴 -- 不见奇(骑)
公鸡戴帽子 -- 官(冠)上加官(冠)
鸡脑袋上磕烟灰 -- 几(鸡)头受气
鸡啄蚂蚁 -- 正合适(食)
纳鞋底不用锥子 -- 真(针)好
纸做的栏杆 -- 不能依(倚)靠
纸糊的凳子 -- 不能做(坐)
纸糊的炉子 -- 过(锅)来就不行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驴皮贴墙上 -- 不象话(画)
拐子进医院 -- 自觉(治脚)
青蛙跳在大鼓上 -- 懂懂(咚咚)
拄拐杖下煤窑 -- 步步倒霉(煤)
拉胡子过大街 -- 谦虚(牵须)
画上的马 -- 不奇(骑)
枣核截板 -- 没几句(锯)
卖布不带尺 -- 存心不良(量)
卖虾米不拿秤 -- 抓瞎(虾)
营火虫的屁股 -- 没大量(亮)
和尚打伞 -- 无法(发)无天
和尚分家 -- 多事(寺)
和尚坐岩洞 -- 没事(寺)
和尚拖木头 -- 出了事(寺)
和尚的房子 -- 妙(庙)
和尚的脑壳 -- 没法(发)
斧子破毛竹 -- 着急(斫节)
鱼池里下网 -- 多余(鱼)
狐狸吵架 -- 一派胡(狐)言
狐狸骑老虎 -- 狐假(驾)虎威
狗长犄角 -- 洋(羊)气
狗吃豆腐脑 -- 闲(衔)不着
狗吃青草 -- 装样(羊)
狗吃黄瓜 -- 错了时(食)
盲人做油条 -- 瞎咋乎(炸糊)
盲人戴眼镜 -- 聪(充)明
放牛的吃螃蟹 -- 不待言(带盐)
炒咸菜放盐 -- 太闲(咸)了
炕上安锅 -- 改造(灶)
河边洗黄莲 -- 何(河)苦
河里长菜 -- 不焦(浇)
油浇蜡烛 -- 一条心(芯)
泥水匠整耗子 -- 敷衍(眼)了事
泥水匠无灰 -- 专(砖)等着
泥水匠招手 -- 要你(泥)
泥水匠的瓦刀 -- 光图(涂)表面
泥菩萨身上长草 -- 慌(荒)了神
泥鳅打鼓 -- 乱谈(弹)
怯木匠 -- 就是一句(锯)
空中挂灯笼 -- 玄(悬)了
空梭子补网 -- 没法治(织)
空棺材出丧 -- 目(木)中无人
空蒸笼上锅台 -- 争(蒸)气
肩膀上放烘笼 -- 恼(脑)火
线板上的针 -- 憋(别)着
春天的果园 -- 有道理(桃李)
春秋望田头 -- 专门找差(岔)儿
玻璃菩萨 -- 明白人(神)
赵匡胤卖包子 -- 御驾亲征(蒸)
赵匡胤流鼻血 -- 正(朕)在红
挖了眼的判官 -- 瞎管(鬼)
城隍庙的鼓 -- 鬼瞧(敲)
城隍老爷的马 -- 不见奇(骑)
城隍老爷的胡豆 -- 鬼吵(炒)
城隍老爷戴孝 -- 白跑(袍)
药店里的甘草 -- 少不了的一位(味)
药铺里开抽屉 -- 找玩(丸)
茶食店里失火 -- 果然(燃)
茶馆里招手 -- 胡(壶)来
草把作灯 -- 粗心(芯)
草泥塘里翻泡 -- 发笑(酵)
草帽子当锣 -- 想(响)不起来
草滩失火 -- 留情(青)
荞麦皮打浆糊 -- 两不沾(粘)
荆条棵上挂鞋底 -- 扯(刺)皮
带马桶坐大堂 -- 赃(脏)官
树小荫凉少 -- 照应(罩影)不到
树倒了 -- 没影(荫)
咸肉汤下面 -- 不用言(盐)
咸盐吃多了 -- 尽管闲(咸)事
咸菜烧豆腐 -- 有言(盐)在先
咸菜煮豆腐 -- 不必多言(盐)
咸菜蘸大酱 -- 太严(盐)重了
歪头和尚拜忏 -- 不对劲(颈)
面条点灯 -- 犯(饭)不着
=
苍蝇飞进牛眼里 -- 找累(泪)吃
豆渣贴门神 -- 不沾(粘)
豆箕柴着火 -- 着急(箕)
豆腐干煮肉 -- 有份数(荤素)
豆腐乳做菜 -- 哪还用言(盐)
两口子锄地 -- 不顾(雇)人
两百钱的花生 -- 有得驳(剥)
两手捧寿桃 -- 有理(礼)
两把号吹成一个调 -- 想(响)到一块来了
旱魅拜夜叉 -- 尽(精)见鬼
园外竹笋 -- 外甥(生)
男人不打老婆 -- 好福气(夫妻)
秀才做诗 -- 有两手(首)
秃子脱帽子 -- 头名(明)
何家姑娘给郑家 -- 正合适(郑何氏)
肚子里撑船 -- 内行(航)
龟盖量米 -- 什么声(升)
饭锅里冒烟 -- 迷(米)糊了
床底下点蚊香 -- 没下文(蚊)
冻豆腐 -- 难办(拌)
冷锅炒热豆子 -- 越吵(炒)越冷淡
灶神上贴门神 -- 话(画)中有话(画)
沙石打青石 -- 实(石)打实(石)
沙滩上行船 -- 搁(起)浅了
没角的牛 -- 假骂(马)
没有赶庙会 -- 莫急(挤)
没有底的棺材 -- 不成(盛)人
没钱买海螺 -- 省些(吸)
怀儿婆过独木桥 -- 铤(挺)而(儿)走险
怀里揣马勺 -- 诚(盛)心
怀里揣棉花 -- 软(暖)心
怀里揣蓖子 -- 舒(梳)心
穷人买米 -- 一声(升)头
穷木匠开张 -- 只有一句(锯)
补锅匠栽筋斗 -- 倒贴(铁)
张天师下海 -- 莫(摸)怪
张天师跪在泥水里 -- 求情(晴)
张果老的驴 -- 不见奇(骑)
公鸡戴帽子 -- 官(冠)上加官(冠)
鸡脑袋上磕烟灰 -- 几(鸡)头受气
鸡啄蚂蚁 -- 正合适(食)
纳鞋底不用锥子 -- 真(针)好
纸做的栏杆 -- 不能依(倚)靠
纸糊的凳子 -- 不能做(坐)
纸糊的炉子 -- 过(锅)来就不行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驴皮贴墙上 -- 不象话(画)
拐子进医院 -- 自觉(治脚)
青蛙跳在大鼓上 -- 懂懂(咚咚)
拄拐杖下煤窑 -- 步步倒霉(煤)
拉胡子过大街 -- 谦虚(牵须)
画上的马 -- 不奇(骑)
枣核截板 -- 没几句(锯)
卖布不带尺 -- 存心不良(量)
卖虾米不拿秤 -- 抓瞎(虾)
营火虫的屁股 -- 没大量(亮)
和尚打伞 -- 无法(发)无天
和尚分家 -- 多事(寺)
和尚坐岩洞 -- 没事(寺)
和尚拖木头 -- 出了事(寺)
和尚的房子 -- 妙(庙)
和尚的脑壳 -- 没法(发)
斧子破毛竹 -- 着急(斫节)
鱼池里下网 -- 多余(鱼)
狐狸吵架 -- 一派胡(狐)言
狐狸骑老虎 -- 狐假(驾)虎威
狗长犄角 -- 洋(羊)气
狗吃豆腐脑 -- 闲(衔)不着
狗吃青草 -- 装样(羊)
狗吃黄瓜 -- 错了时(食)
盲人做油条 -- 瞎咋乎(炸糊)
盲人戴眼镜 -- 聪(充)明
放牛的吃螃蟹 -- 不待言(带盐)
炒咸菜放盐 -- 太闲(咸)了
炕上安锅 -- 改造(灶)
河边洗黄莲 -- 何(河)苦
河里长菜 -- 不焦(浇)
油浇蜡烛 -- 一条心(芯)
泥水匠整耗子 -- 敷衍(眼)了事
泥水匠无灰 -- 专(砖)等着
泥水匠招手 -- 要你(泥)
泥水匠的瓦刀 -- 光图(涂)表面
泥菩萨身上长草 -- 慌(荒)了神
泥鳅打鼓 -- 乱谈(弹)
怯木匠 -- 就是一句(锯)
空中挂灯笼 -- 玄(悬)了
空梭子补网 -- 没法治(织)
空棺材出丧 -- 目(木)中无人
空蒸笼上锅台 -- 争(蒸)气
肩膀上放烘笼 -- 恼(脑)火
线板上的针 -- 憋(别)着
春天的果园 -- 有道理(桃李)
春秋望田头 -- 专门找差(岔)儿
玻璃菩萨 -- 明白人(神)
赵匡胤卖包子 -- 御驾亲征(蒸)
赵匡胤流鼻血 -- 正(朕)在红
挖了眼的判官 -- 瞎管(鬼)
城隍庙的鼓 -- 鬼瞧(敲)
城隍老爷的马 -- 不见奇(骑)
城隍老爷的胡豆 -- 鬼吵(炒)
城隍老爷戴孝 -- 白跑(袍)
药店里的甘草 -- 少不了的一位(味)
药铺里开抽屉 -- 找玩(丸)
茶食店里失火 -- 果然(燃)
茶馆里招手 -- 胡(壶)来
草把作灯 -- 粗心(芯)
草泥塘里翻泡 -- 发笑(酵)
草帽子当锣 -- 想(响)不起来
草滩失火 -- 留情(青)
荞麦皮打浆糊 -- 两不沾(粘)
荆条棵上挂鞋底 -- 扯(刺)皮
带马桶坐大堂 -- 赃(脏)官
树小荫凉少 -- 照应(罩影)不到
树倒了 -- 没影(荫)
咸肉汤下面 -- 不用言(盐)
咸盐吃多了 -- 尽管闲(咸)事
咸菜烧豆腐 -- 有言(盐)在先
咸菜煮豆腐 -- 不必多言(盐)
咸菜蘸大酱 -- 太严(盐)重了
歪头和尚拜忏 -- 不对劲(颈)
面条点灯 -- 犯(饭)不着
1、第1集,苏秦在海南混了几年,因为父亲苏伯涛过七十大寿回到柳城,却为辞掉公职和妻子李小冬吵架,赌气答应离婚,但民政局以他们没有非离不可的理由而拒绝。晚上回到家,苏秦让小冬再考虑考虑,但两个要强的人还是不欢而散。第二天两人又来到民政局,苏秦只能以自己行为不检点这个“理由”离婚了。当晚苏秦离开了自己的家,姐姐苏敏却找上门来了。苏敏认为是苏秦的错,苏秦则要求苏敏帮他瞒着父母。第二天,苏秦回到父母家谎称李小冬出差了,但母亲林颖却在街上看见了李小冬,回家责问苏秦,他又说只是闹别扭而已。开出租汽车的吴双接到电话,把苏敏轰下车,赶到医院母亲白丽芸去逝了,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吴双很内疚。苏伯涛在家里看报纸看到白丽芸辞世的讣闻,突发心脏病被送到医院。火车上,列车员查验车票,余强却怎么也找不到他的车票,苏敏的丈夫张志桐证明这个坐在他对面的小伙子有票,但列车员还是依章罚了余强。张志桐刚走出车站,报社新来的女记者杨雪儿热情地来接张志桐,这时,他接到苏敏的电话赶到了医院。在医院走廊里,余强说来找他的舅舅,叫张志桐。这把张志桐吓了一跳,原来余强是张志桐下乡时的女友余心竹的儿子。张志桐把余强安排住下后,看到了余心竹的信,求他帮助安排余强在城里工作。张志桐回到医院,苏秦也来了,苏秦坚持让张志桐回去,他留下来陪父亲。张志桐到家,苏敏告诉他,苏秦和李小冬离婚了,这话让他们的女儿悦悦听到了。
2、第2集,苏秦正跟苏伯涛解释说李小冬出差了,李小冬就送鸡汤来了。苏伯涛语重心长地跟他们说应该要个孩子,这能增强夫妻感情。苏秦搪塞着说正在计划中,这让苏伯涛很高兴。从病房出来,苏秦感谢李小冬来看父亲,没有把他们离婚的事说出来。但李小冬还是埋怨苏秦让苏伯涛有抱孙子的想法,苏秦说为了父亲的病,他只能顺着父亲,请李小冬理解。吴双的前妻把家里都搬空了,走前只留下一句话,最好换把新锁吧。这让吴双很失落。他打热线电话到苏敏主播的电台节目发了一通谬论:女人漂亮就是资本,男人没钱就是废品。林颖告诉苏敏,苏伯涛的病是因为白丽芸病逝给刺激的,他们之前相爱过,为这点林颖心里很不舒服,说等老苏出院后大家分着过,苏敏劝母亲好好想想。张志桐为了帮余强找份工作,把家里准备买钢琴的三万元拿出来分包了吴双的出租车。苏伯涛出院后在家里准备做大寿,苏秦为了继续瞒着父母,到歌舞团借李小冬,她虽不情愿,但还是跟苏秦回家了。张志桐对报社调整领导班子的事不敢有太大的希望。但也承认,权力还是很有魅力的。苏秦则不同意他的观点,认为多挣点钱,才是硬道理。苏伯涛很看不惯苏秦这点。苏家的寿宴高高兴兴开始了,林颖也没提出和苏伯涛分开过,儿女们都放心了。但悦悦却对李小冬的出现很惊讶,无意中说出了苏秦和李小冬离婚的事,家宴因此不欢而散。苏秦和李小冬都在主动承担责任,这让苏伯涛对离婚的事实很不解。苏秦打算到北京发展,临行前约李小冬吃饭,并给了她十万元的欠条,李小冬认为他们俩的问题不是经济问题,但苏秦还是坚持让李小冬收下。火车站,林颖语重心长地叮嘱苏秦,千万不能放纵自己。苏秦说,离婚是不是很丢人。他认为维系不了的婚姻,就没必要强求。苏秦走了,李小冬也来了,看得出她对这段感情还是有那么一点留恋。
3、第3集,张志桐陪余强去购书,却误了参加悦悦的家长会,苏敏和悦悦大为不悦。苏敏还责问张志桐最近心神不定,忙什么呢?张志桐心虚,紧张地应付着。苏秦到北京住在他的朋友宋子龙的古家具仓库里,他们合作搞觉悟文化艺术公社,做文化生意。吴双对张志桐是余强的舅舅产生疑问,余强心里好像也不是那么肯定。悦悦遭混混抢劫,幸遇余强搭救,并送她回家。苏敏知道张志桐把买钢琴的三万元借给了朋友,很不高兴。刚要吵起来,悦悦哭着回家了,这时,悦悦发现书包遗忘在车上,一家人都为此担心。余强发现书包后登门送还,却意外地见到了舅舅,张志桐也呆住了,余强看见张志桐没有一点反应,匆匆地走了,苏敏还埋怨张志桐不留住人家。余强找到吴双说不干了。吴双很生气,责问为什么?余强说出了昨晚发生的事,并说他怀疑张志桐就是他的父亲,觉得母亲这辈子是太委屈了,太辛苦了。余强拿出母亲的三万元到报社硬是还给了张志桐。张志桐心里很不是滋味,回家生硬地把钱还给苏敏,两人又为此吵了起来。悦悦告诉外婆,父母吵架了,林颖认为张志桐是个老实人,劝苏敏不要多想。同事陈康要约会李小冬,但被李小冬拒绝了。她到苏家希望转告苏秦能尽快把户口迁走。苏秦向宋子龙请假回去迁户口,宋子龙认为他们俩都还放不下对方。报社的何编辑江边遇见苏伯涛,说了一通李小冬和谁谁谁搞上了,苏伯涛不领情,把何编辑批评了一顿,何编辑没趣地走了。这边,陈康也关切地和李小冬说那些的传闻,李小冬并不理会。
4、第4集,苏秦在火车上意外地遇到了以前的同事陈娟,一个离婚了,一个结婚了,各有感触。为了缓和与苏敏的关系,张志桐向苏敏道歉,而苏敏也认为自己也有不对的地方,两人的紧张关系暂时得到了缓解。苏秦和李小冬把户口的事办完了,苏秦对李小冬说:你可以开始新生活了。李小冬认为苏秦是指桑骂槐。苏秦承认听到一些传闻,只想提醒她别出卖了自己。但李小冬说,就是出卖,也是出卖自己,不会出卖苏秦的老婆。两人又不欢而散。宋子龙到机场接苏秦,说苏秦应该大度一点,回去一趟干吗刺激李小冬呢。晚上,宋子龙和苏秦约见广告客户,但周总和他们绕圈子,苏秦看出他的心思没在广告创意上,都在之前打电话的女人身上。一天,苏秦在街上再次遇到陈娟,她还带他上家里认个门,没想到陈娟的丈夫就是周总,苏秦尴尬地离开了,但背后是事实是,陈娟在里屋把周总抓奸在床。苏秦和宋子龙不知事里,宋子龙让苏秦托陈娟去吹枕边风。而在陈娟家,周总向陈娟求绕原谅,但陈娟不为所动,把周总轰了出了这个家。苏秦约陈娟见面,希望陈娟出面把广告拿到手,却被陈娟婉拒。在柳城,苏敏上了辆出租车,发现是曾经把她轰下去的吴双,还是她的听众,两人算是认识了。其实这时,还有另一个女人辛嘉也在注意吴双。她是住对面楼里的阔太太,看门的李姨提醒吴双,漂亮的女人不能沾。而辛嘉的丈夫刘立栋也对辛嘉处处注意,醋意甚浓。因刘立栋外强中干,辛嘉早就红杏出墙和陈康搭上了,但这时的陈康正在追求李小冬,就想抛弃辛嘉。
5、第5集,苏秦再约陈娟在咖啡厅见面,还想请陈娟帮助谈成广告,陈娟告诉苏秦,自己正在办离婚,并告知那天发生的事,苏秦很惊讶。这时,苏秦接到李小冬的电话,并就在咖啡厅见到出差来北京的李小冬和陈康。苏秦回到工作室告诉宋子龙广告没戏了。苏秦和李小冬相约在茶馆见面,但这对离异的冤家夫妻还是针锋相对,都说希望对方尽快找到另一半,但又挖苦一番。苏秦为此很苦恼,宋子龙认为李小冬对他还有感情。苏秦则说李小冬确实是个了不起的女人,可是他实在消受不起。李小冬买鞋,陈康误以为是为他买的,但没一会儿知道主人是苏秦,很失落。李小冬不理解陈康为什么要追求一个离了婚的女人,陈康直言喜欢李小冬的成熟。这时,陈娟和苏秦也相约见面,谈着各自对感情的烦恼。苏秦认为这是人到了一个阶段,心思都特别乱,既需要女人,又拒怕婚姻。第二天,李小冬来访苏秦的工作室,并送去那双新买的运动鞋,这回两人倒是客客气气的。而两个女人的造访都让苏秦买个房子,苏秦认为这毕竟不是他的根。火车上,宋子龙巧遇李小冬和陈康,他们同一个包厢,看到陈康对李小冬无微不致的照顾,他给苏秦打电话汇报,苏秦说真心希望李小冬能开始新的生活。但宋子龙认为苏秦是在跟陈娟表决心呢。这晚苏秦也正在请陈娟在工作室吃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