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华是哪里人

高志华是哪里人,第1张

高志华

大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一级美术师。《幸福赛》、《幸福曲》、《百子欢乐图》分别获全国美展一等奖、二等奖、铜牌奖。四幅作品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出版有《高志华水彩画专集》,编著有《大连美术家作品集》。其子为全国八大画室之一的顶点画室创始人、校长高银河,美术高考权威人士。

中文名:高志华

出生地:辽宁盖州

出生日期:19496

职业: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毕业院校:营口师范

代表作品:《幸福赛》、《幸福曲》、《百子欢乐图》

人物简介

高志华(19496—)辽宁盖州人。擅长水彩画、油画。1970年毕业于营口师范,多次在美院进修。大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一级美术师。《幸福赛》、《幸福曲》、《百子欢乐图》分别获全国美展一等奖、二等奖、铜牌奖。四幅作品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出版有《高志华水彩画专集》,编著有《大连美术家作品集》。其子为全国八大画室之一的顶点画室创始人、校长高银河,美术高考权威人士。

大连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高志华的《黑土故事》、副主席谷钢的《夏河人》入选正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中国百年水彩画展”,同时,谷钢的《沐浴》、高志华的《惠风》被收藏,这四幅作品被编入“中国百年水彩画展”两部作品集。中国百年水彩画展是中国美术诸画种进行系列总结、回顾,具有历史文献性、学术性最高级别的展事,是对我国美术家成就的肯定。本届百年水彩画展,经过了三年的筹备,作品是从全国水彩画家和已故画家亲属中征集,并经过严格的比较筛选,许多作品是从有关美术馆、博物院、美院收藏中借得的。其中包含了自1905年以来一百年中中国水彩画各个发展时期有代表性的画家的重要作品300件。明年1月还将在深圳举办中国百年水彩画展名家拍卖会,大连画家高志华的三件作品应邀参加。

作品赏析

于振甲是近期热播剧《天下长河》中的历史人物。

于振甲,原名于成龙,字振甲。康熙一朝有两位官员同名同姓,他们的名字都是“于成龙”。巧的是,尽管二人年龄相差21岁,却都是清朝赫赫有名的清官,不仅勤政清廉,而且都爱民如子。为了区别大小于成龙,后人提及小于成龙时,便多以“于振甲”称呼。

于振甲便是近期热播剧《天下长河》中的历史人物,他善于断案,后世还特意为他编撰了《于公案》一书,与《狄公案》等被称为我们古代公案小说的代表。他善于断案,后世还特意为他编撰了《于公案》一书,与《狄公案》等被称为我们古代公案小说的代表。

于成龙

于成龙,汉军镶红旗人,字振甲,号如山,辽宁盖州人。清朝大臣,曾江宁知府于国安的儿子,生母为康氏。20岁,进入国子监,授吏部笔帖式,过继给大伯于得水为嗣,授乐亭县令,进入仕途,开始了长达33年的宦海生涯。历任通州知州、江宁知府、安徽按察使、直隶巡抚、河道总督、直隶总督。

康熙三十九年,病卒于淮安河道总督署,享年六十三岁,谥号襄勤。青少年时代的于成龙是在不断的移居中生活的,颠沛流离的艰辛生活是底层旗人的一个典型写照。童年的艰难困苦造就了于成龙体恤民生、关爱大众的品格。即便依然成为名声显赫、权倾一时的封疆大吏,依旧刚直不阿、嫉恶如仇,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深得康熙帝的赞赏和百姓的爱戴。

有多种不同的名称,是一种旧时供儿童玩乐用的纸牌

纸牌的形状及大小都不一定,例如台湾以直径约4~5厘米并带有花边的圆形居多,香港则以2毫米左右的长方形厚纸板为主。纸牌上面通常印有各式各样色彩丰富的图案,图案的美观及稀有是儿童评判该纸牌价值的依据之一。其游戏型态相当丰富,而且因为对抗性和蒐集性强,特别受到男童的喜爱。在电子游戏盛行前,和弹珠、竹枪等同被儿童视为“宝物”,经常随身携带,也是儿童在同辈间显现地位的象徵之一。

历史

随着近代西方卷烟流入中国民间,一些卷烟盒内赠送火柴盒大小的画片,在上海被称作“香烟牌子”。由于烟草市场竞争激烈,中外厂商纷纷印制画片赠送,所以这种画片出版得越来越多,因画面精美、内容丰富而获得社会各阶层人士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

此后,出现了不少模仿这种画片的小画片,小画片上绘有洋人、洋船、洋枪洋炮,故人称“洋画”。儿童最喜欢洋画,不仅积极收集,而且拿出多余的洋画来玩游戏。

名称

这种纸牌有名目繁多的称谓。中国许多地方称为“洋画”、“洋片”;官话称为“洋画儿”;也有地方称为“游戏牌”等等。粤语影响下的广东省及香港、澳门一般称为“公仔纸”。鹤佬语影响下的福建省、新加坡、台湾称为“翁仔标”等等。

翁仔标,摄於台湾玩具博物馆

除了这种纸牌以外,还有其他类似的物品。例如中国辽宁省等地用烟盒叠成三角形,或用两张长条纸叠成四边形,称为“帖子”,也有的称为“啪叽”(pià ji)、“啪唧”等等。

一般是在纸牌名称前加“拍”字之类,代表玩这种纸牌的某种方法。如中国各地分别称为“拍洋画”、“拍洋片”、“拍卡”、“拍片儿”、“拍战将”、“打拍拍儿”等等。[1]

各种名称的来源各不相同,例如:

洋画:(见上面的“历史”部分)

啪叽:和打纸牌不同的是,打帖子(打啪叽)不是通过敲击,而是将帖子拿在手中用力扣下去,将对方的帖子掀翻便获胜。打“啪叽”可能是因为帖子扣在地上发出的声音而得名。用形容东西落地、撞击等的拟声词“啪叽”或“啪唧”来代指,读音并不唯一,念为“pià ji”较为常见,亦可念为“piá ji”。

翁仔标:「翁仔标」,是依据鹤佬话的称呼直译而来的词,也常常音译作「尪仔标」,但按其本义,应写作「翁仔标」。在鹤佬话中,“翁仔”是图像的意思,“标”则指标签。因为翁仔标上的图案常为著名或受儿童喜爱的人物造型,而这些人物图案在鹤佬话中惯称为“翁仔”,由是得名。

公仔纸:粤语把图像称为「公仔」,而卡片用纸制成,因此粤语称为「公仔纸」。

游戏

画片可以设定大小。例如可以按照图案内容比大小,比如可以将罕见图案的画片设定为“大”,而最常见图案的画片设定为“小”,也可以按照画片上人物之类的职位、能力等等设定大小。也有的画片在牌面上就标有数字之类,可以直接比较。

各地儿童利用画片玩各种游戏,例如:

搧牌

有许多种不同形式。例如:

掀翻:比如将自己的画片正面朝下垒成厚厚的一叠放在地上,对方用手掌搧下来产生风,若能将画片搧翻过来,正面朝上,对方便取胜,该画片便归对方所有。这类游戏中,每个人的上场顺序及出画片的数量有规则加以规定。

方位:比如大家将各自画着战将的画片分别放在地上一张,接著,每人轮流用手掌搧下来产生风,如果自己战将的武器指向对方的战将,便可赢得对方的战将画片。

击牌

有许多种不同形式。例如:

击散:比如大家将各自的画片共同垒成厚厚的一叠放在地上。接著,每人轮流用一张画片往这一叠的腰部打。散落出来的单张画片归打者所有,其馀的再重新叠好,轮到下一个人打,直到打完为止。

击翻:大家将各自的画片分别放在地上一张,接著,每人轮流用自己的那张画片击打别人的画片,令别人的画片翻过来便获胜。被翻过来的画片归击打者所有。这类玩法流行於1950年代至1970年代的香港,到了1990年代,儿童则改为以闪卡进行这种游戏。在大约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的中国内地很多地区,儿童之间也流行用砸扁、压扁或捏扁的啤酒瓶盖来进行这种游戏。

掀牌

首先由一人做庄,将牌洗过後分成数叠,然後再由一个人挑一叠下注,下注的筹码可用一张或二张翁仔标。最後打开时,比号码的大小定胜负。赢者可得到所有下注的纸牌。台湾鹤佬话称此种游戏为“耊筒”。

辩论

一人出一张画片,比较画片上人物的官职或武艺。例如一个出岳飞,一个出程咬金,可能玩者会一致认为程咬金的武艺不如岳飞。但一个出岳飞,一个出张飞,可能玩者就会有争论,这样双方将各自讲述画片上人物的历史及功绩,最终靠辩论获胜。

赌博

画片上除了图案外,很多系列还会印有象棋、扑克牌、麻将等的数字和花色,因此可做为博弈工具之用。

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古代时属辽东郡境,但辽之前没有在盖州这个地方建城,辽时设辰州领建安县,金时改为的盖州。历史名人,以前辽东郡有名的就是公孙瓒兄弟俩。往近了说,清朝有耿精忠,耿仲明,还有个吉林将军古尼音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0215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0
下一篇2023-11-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