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锵锵》停了:但是记得回来呀

《锵锵》停了:但是记得回来呀,第1张

01

果然这个星期过得很不得劲啊!

昨晚临睡前,无意间看到一条消息——《锵锵三人行》官微宣布节目停播。

“卧槽”吓得我不禁爆了粗口。

这个断断续续陪伴我差不多有十年的节目,说停就停了。

我的下饭神器和睡前读物竟然就这么没了了,你说以后靠什么下饭?靠什么入眠?

这是要逼我绝食,逼我失眠呀!

02

《锵锵三人行》开播于1998年4月。

在凤凰卫视中文台的首播时间已是深夜:周一至周五23:00-23:35。

窦文涛担任主持人(窦文涛请假时,主持人曾由马斌、梁文道短暂代班),通常还设有两个嘉宾。

窦文涛、许子东、梁文道人称 “铁三角”。

老窦,斯斯文文的外表下,常常语出惊人,能文能黄。

文让你佩服的他的睿智与涵养,黄让你会心一笑却丝毫不会感到下流。他乐得当绿叶,尊重不同的观点。节目尺度拿捏得当,经常“打擦边球”。

他自己也曾说过:文道渊博,子东刻薄,我嘛,轻薄。

许子东,香港的一位中文系教授(系主任),跟文涛兄不同,他实实在在是个文人,不管是身份上还是气质上都能彰显雅士的气息。

而梁文道,则和窦文涛算是好哥们,当年他凤凰荧幕的首次亮相,还是窦文涛亲自引出的:

“音乐响起,“大家好,…这位是…梁文道。”。

如今梁文道俨然是文艺青年的代言人,道长博学屏一己之力撑起了一千零一夜。

还有一些常驻的嘉宾:孟广美、马未都、查建英、马家辉等。

于是,老马——南马(家辉)北马(未都),梁文道,许子东,陈丹青,王蒙,陶杰,李玫瑾,曹星原……,这些老头老太太们聚在了一块堆儿。

每次在一张铺满旧报纸(有时连报纸都没有)的桌子,摆上三个马克杯如老友围炉夜话。

这个时候,我都特想给他们上一顿火锅。

北马的鸡贼,南马的自嘲,梁文道的博学,许子东的书生意气,王蒙的老奸巨猾,陶杰的“刻薄成性”,陈丹青的“矫情作态”,李玫瑾的冷静,曹星原的宛然大家风。

外加那个叫文涛的中年男人。

从时事、社会、娱乐,到学术、体育……

仿佛像是在茶馆,听着隔壁聊八卦,聊时事政治。

这样一聊就聊了19年。

03

《锵锵》取自《左转》:凤凰于飞,和鸣锵锵。

作为一档清谈类节目,从不“蹭热点”。

一般来说,《锵锵》都是在热点事件结束后几天,才播出相关节目。

其实在这样一个热点就是新闻的时代,如此一档播出时间、播出方式、播出态度都不符合当今媒体传播规律的节目,却让我热爱不已。

很多时候,每个人都是急不可耐的发表观点,而《锵锵》却更像是在世俗中的旁观:

并不会去大肆渲染某一种三观,并不想着追求改变别人的想法。

每期节目结束时,都会打出一行字幕:

以上嘉宾言论属个人意见,与本台立场无关。

这里注重的是抛出话题,且从来不会有定论:节目从头到尾都不会“下结论”,甚至嘉宾话还没讲完,就会被“接着下来为您播出……”打断。

剩下的,全都留给观众自己思考。

媒体的应有之义:为各种声音提供传播平台。

《锵锵》做到了。

04

记得徐童上《锵锵》推荐自己的《算命》纪录片时,节目组还把开按摩房的老板娘唐小燕叫上了(按摩房,你懂得)。

这一期,老窦说了这样一番话:

我们的观众通常认为上电视的,

都是我们要宣传的人,都是我们要表扬的人,

我现在觉得,我们现在的传媒不一定是这样,

也许您在这对很多人来说是反面教材,

但也可以去了解。

而坐在两位知识分子面前的唐小燕,丝毫没有任何的扭捏,大大方方的坐在那里,江湖儿女气息十足。

窦文涛在问唐小燕,现在你还相信爱情吗?

唐小燕说,我开店的时候,我的**和客人在房间里做那事的时候,突然那男的就接了媳妇电话,边干还哄老婆呢,其实就还在另一个女人身上。这男人还可靠吗,回家的途中还得插一下?

真的,当时我看到了,三观都颠覆了,宝宝还小,什么都不懂。

反正真得是吓了一跳,唐小燕真敢说,老窦也厉害。

节目组特么更狠,啥也没剪,就这么播了出来。

窦文涛听完唐小燕说的话后,也只有俩字评价:真实,真实啊。

随后窦文涛又顺口一问,如果有男人拿着刀逼着你跟他上床呢?

唐小燕也直接回答,必须上啊。

我去,当时正在喝水的我,呛了好几口。

社会?这就是社会。现实?这就是现实。

《锵锵》就是这么屌,就在这短短的20分钟里,大大咧咧、毫无隐瞒的就把社会阴暗的角落撕裂开给你瞧。

给你最真实的感受。

事实我给你看,你怎么想,我不管。

《锵锵》就是这样,不会在这里辩驳哪一种观点是对或是错的,也不要有一个明显的价值观疏导。

它从不会对人或事情去做道德评判,不论是这事是对是错。

因为事情的本质,其实我们都不知道。

窦文涛也说过:

各人的处境都非常不一样的,

一个人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多大程度是他自己选的,多大程度是他不得不做的,

多大程度是你可以评判的,你就真的立那么高么?

我要做的,只是把更多的可能性,放在你的面前。

05

在《锵锵》里,我最爱的还是——窦文涛。

这个大叔,在这里面说的话是最俗,也是最丧的,时不时开开黄腔,有时候我听了都耳红面赤。

但是这个老男人,他世俗,真实,而且通透。

在保姆放火案中,他说了这么一段话:

“干这一行是干不下去了,

不是让说不让说的原因,

我是因为希望做一个调查记者,

而评论节目现在遇到一个困境,

只能依据资料评论事件。”

有时候,一件火爆的新闻出来了,很多人开始做键盘侠,站明立场。

而新闻媒体,原本应该是在权威接触事件之后,告诉大众真相,现在却是戴着有色眼镜播报一件事情。

听风就是雨。

就在一期讨论公信力的节目里,马家辉也说了——

现在出什么新闻先别忙着骂,再过一会出现的真相,你可能就会倒戈立场。

而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样,我们不知道。

06

开始看《锵锵》的时候,那时我上初三,当时也是政治老师推荐给我们。

其实一开始看不懂,但是装深沉嘛。

只觉得三个爷们儿真是有趣,一直嘚啵嘚啵嘚,那个叫窦文涛特逗。

后来上了大学,诱惑多了,渐渐也停了,直到后来考研,又开始重新拿起来。

那时凤凰FM里还有音频版,每次中午吃饭,一个人默默地远离人群,打开手机,插上耳机,听着熟悉的声音,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时不时的被几个老男人的幽默打趣弄得哈哈大笑。

是这几个老家伙陪我走过那段青春奋斗的岁月,把我孤独的时间变成有色彩的时光。

原以为,会一直在,那些常驻嘉宾比朋友还亲切。

而如今还是停了。

唉,也许这才是人生罢。

总有曲终人散之时。

可是凤凰的锵锵鸣声,早已融入我的血液里。

“你可以想象,一个市井小民,一个屌丝学生,整整四年,也就靠着锵锵,也可以说是窦文涛,渐渐的拥有了一些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这就是《锵锵》的魅力:

让我学会在信息不对称的时候,存疑的太多,不要轻易做键盘侠,不要轻易下结论,多角度多方位的看问题。

正如有人说的:

07

文涛常说的一句话:

这世上从来没有感同身受,如果真要体贴对方的感受,也无非是要学会“易地而处”。

所以,我啊,接受你的离开。

虽然《锵锵》官微表示,“后会有期”。

但又想到近期《金星秀》等节目的停播,你的复播恐怕存在较大难度。

说声谢谢吧,谢谢给我构筑了一个属于我自己的三观,也让我的思想不再那么狭隘。

只能祝福,“也愿你道路漫长”。

吴小莉:问答神州 时事直通车

谢亚芳:华闻大直播

陈鲁豫:鲁豫有约

窦文涛:锵锵三人行 文涛拍案

许戈辉:名人面对面

杨锦麟:有报天天读 走读大中华

董家耀:军情观察室

胡一虎:一虎一席谈 凤凰全球连线

简福疆:股市风向标 新财富报告

刘珊玲:凤凰资讯榜

杨舒:凤凰早班车

程鹤麟:时事辩论会

何亮亮:时事亮亮点 腾飞中国

陈文茜:解码陈文茜

邱震海:镇海听风录

石齐平:石评大财经

赵少康:骇客赵少康

阮次山:风云对话 新闻今日谈

吕宁思:总编辑时间

马鼎盛:风范大国民

陈淑琬:台湾一周重点

卢琛:今日看世界

曾子墨:社会能见度

李辉:完全时尚手册

沈星:美女私房菜 音乐中国风

尉迟琳嘉:娱乐大风暴

竹幼婷:凤凰太空站

陈晓楠:冷暖人生

周瑛琦:大剧院零距离 筑梦天下

梁文道:开卷八分钟

王鲁湘:世纪大讲堂 智慧东方 文化大观园

白延琴:商旅冲动

刘芳:财经正前方

曾静漪:金石财经 财经点对点

张玮娜:财智全攻略

杨爽:健康新概念

锵锵三人行

(1998)

主演: 窦文涛 / 梁文道 / 许子东 / 马家辉 / 竹幼婷

类型:脱口秀

简介:《锵锵三人行》是凤凰卫视中文台的著名谈话节目。主持为窦文涛,通常还设有两个嘉宾。节目形式是闲谈式节目,内容由时事、社会、娱乐、学术、体育无所不包,由于主持和嘉宾见闻广博,学识丰富,现场气氛轻松愉快,如老友围炉夜话,使节目获得的一般评价甚高。

节目分别在凤凰卫视香港的总部和北京凤凰会馆录制。“常备”的嘉宾通常有:梁文道、许子东、孟广美、马未都、查建英、马家辉等。

一千零一夜

(2015)

导演: 陈碧君

主演: 梁文道

类型:脱口秀

简介: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力图呈现“行走”的读书节目,“只有晚上,只在街头,只读经典”,梁文道将在节目中与观众分享他对经典的理解。

非正式会谈 第二季 (2015)

主演: 大左 / 杨迪 / 陈超 / 左右 / 田原皓 等

类型:脱口秀

豆瓣评分:94

简介:《非正式会谈》是湖北卫视打造的一档全球文化相对论节目,由10个不同国家的青年和4个主持人围绕热点话题和青年关注的问题进行讨论。

圆桌派

(2016)

导演: 陈碧君

主演: 窦文涛

类型:脱口秀

豆瓣评分:88

简介:窦文涛圆桌派 2016年10月28日起,每周三、周五。和文化人侃文化,跟会聊天的聊天。

窦文涛组局——谈天说地,活色生香。

见字如面 第一季 (2016)

导演: 关正文

主演: 何冰 / 林更新 / 张国立 / 归亚蕾 / 王耀庆

类型:脱口秀

豆瓣评分:92

简介:国内首档也是全屏唯一一档季播型书信朗读节目《见字如面》,由成功制作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国成语大会”两档国民文化节目的国内顶尖视频创作团队实力文化制作。《见字如面》是一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季播节目,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节点,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 景、人生故事,去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重新领会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

侣行 第1季 (2013)

主演: 张昕宇 / 梁红

类型:纪录片

简介:《侣行》(ON THE ROAD),由中国第一视频网站优酷网联手“极限情侣”张昕宇、梁红打造的首档网络自制户外真人秀节目。2013年6月13日正式开播,每周四8:00正式上线。

2013年6月13日,由张昕宇、梁红担纲主角的互联网首档户外真人秀节目《侣行》,首季第一集在优酷网首播。节目中,“极限情侣”张昕宇、梁红携手相伴,通过自己的体验旅程,揭开惊心动魄的中国式“侣行”的神秘面纱,带来惊险刺激的旅行经历。

我在故宫修文物 (2016)

导演: 叶君 / 萧寒

主演: 王津 / 亓昊楠 / 屈峰 / 王五胜 / 王有亮

类型:纪录片

豆瓣评分:94

简介:“文物医生”和他们的“文物复活术”!作为目前为止唯一一部成体系拍摄故宫稀世文物修复故事的大型纪录片,3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用年轻的视角走进古老的故宫,第一次系统梳理了中国文物修复的历史源流,揭秘世界顶级文物“复活”技术。2016年1月7日晚8点CCTV-9首播。

重点记录故宫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木器、陶瓷、漆器、百宝镶嵌、宫廷织绣等,该领域的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片中第一次完整呈现世界顶级的中国文物修复过程和技术,展现文物的原始状态和收藏状态;第一次近距离展现文物修复专家的内心世界和日常生活;第一次完整梳理中国文物修复的历史源流;第一次通过对文物修复领域“庙堂”与“江湖”互动,展现传统中国四大阶层“士农工商”中唯一传承有序的“工”的阶层的传承密码,以及他们的信仰与变革。

舌尖上的中国

第一季 (2012)

导演: 陈晓卿 / 任长箴 / 程工

主演: 李立宏

类型:纪录片

简介:《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央电视台重点项目,共七集。主题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起中国各地美食生态。

极限挑战 第二季 (2016)

导演: 任静 / 严敏

主演: 黄渤 / 孙红雷 / 黄磊 / 罗志祥 / 张艺兴/ 黄迅

类型:真人秀

豆瓣评分:91

简介:极限挑战第二季》是上海东方卫视推出的大型励志体验真人秀节目,节目共12期,第二季节目六位固定成员是黄渤、孙红雷、黄磊、罗志祥、王迅、张艺兴。

《极限挑战第二季》每一期节目都围绕一个社会热点或时代背景而展开,节目中“极限男人帮”体验过出租车司机、家政服务等最平凡普通的职业;常走在城市街头,与普通百姓“亲密接触”,而路人们不再仅仅只是围观,也可能为节目的进展起到关键作用。

《圆桌派》第一季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1234     

《圆桌派第一季》是优酷出品的一档文化类节目,节目邀请了一帮知识分子聊当下的流行话题。

外国有很多既幽默又很深刻的谈话节目,

譬如什么《吉米鸡毛秀》、《艾伦秀》、《柯南秀》……

而在咱们这,大多数的谈话节目还是偏温情的,以煽情为主。

那么中国就没有这种好玩有意思的谈话节目呢?

答案是:有,那就是——

《锵锵三人行》

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并不陌生,毕竟这么多年来,多多少少肯定有所耳闻。

这档节目从1998年开播,至今已经走过了19个年头了,是华人世界播出时间最长的谈话节目。

在中国,能比它长寿的节目估计也只有《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春节联欢晚会》了。

至于为什么能这么长寿,我想其中一个原因肯定是:

这节目太省钱了!!!

道具抠,这么多年都是一张桌子、三个椅子,据传还都不是节目组买的,是有个观众赠送的。

服装抠,嘉宾感觉像是从家里随便挑了身衣服就来了。

制作抠,和其他节目挤在一个摄影棚里,背景板也不更新下。

服化道超抠门,节目形式也是怎么省钱就怎么来。

风雨不动,每期就三个人,主持人窦文涛加两个嘉宾,

给他们上三杯喝的,就让他们聊天,每集聊25分钟的。

就是这样一个穷上天的节目,却是无数人的此生挚爱。

不少人从小看到大,从青葱的少年人变成了油滑的中年人,从未停过。

《新周刊》还将其誉为“ 15 年来中国最有价值的电视节目 ”。

不过遗憾的是,2017最新的节目突然从网络消失了,原因尚不明确。

所以今天我们就借着另外一档节目—— 《圆桌派》 来聊一聊。

说到这,很多人肯定想问 那么《圆桌派》和《锵锵三人行》到底有什么关系?

答:两者是一脉相承的,在很多方面都几近相同。

眼不瞎的肯定都发现了,两个节目是同一个主持人——窦文涛。

对于他,网友是这么说的:

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内心深处有自卑感的情色小主播。

这个评价可以说是相当精准,喜欢看《锵锵》的都知道,

这家伙是出了名的“俗人”,黄段子讲起来一套套的。

俗也是窦文涛也其他主持人最大的区别,自称俗人,但他却能和谁都聊在一起,

而且既不装着,也不揣着,十分轻松幽默,笑声不断。

这也是很多名人明星,喜欢上《锵锵三人行》的一大原因,

在窦文涛面前,总是能拿出最放松的状态,露出最真实的一面。

据不完全统计,上过《锵锵三人行》的有:

王蒙、马未都、许子东、梁文道、陈丹青、冯唐…这样的文化名人;

冯唐

冯小刚、陈可辛、徐浩峰、何平、周星驰、姜文…这样的导演;

周星驰

俞飞鸿、孟广美、吴君如、高圆圆、曾宝仪……这样的女星;

俞飞鸿

时不时也会有些特别争议的人物,像郭敬明;

郭敬明

竹幼婷等一些媒体人也不乏……总之,嘉宾来自各行各业、身份囊括万千。

而《圆桌派》就是窦文涛和某视频网站合作的新节目,

他还带来了许多来自《锵锵》的老朋友:

马未都、马家辉、陈丹青、冯唐……

许子东和梁文道也来了。

“文涛轻薄、文道渊博、许老师刻薄”,铁三角又再度形成了,

节目也很相似,还是聊天,只不过变成了40分钟一场,

每期话题也比较有意思,许多都是时事热点,嘉宾围绕话题各自发散,

就拿请著名音乐制作人张亚东来谈鲍勃·迪伦获诺贝尔奖这期来说,

他们聊的不仅是鲍勃·迪伦,还谈到了中国的音乐节、音乐节目,现在的DJ文化。

你一言我一语,你来我往的交锋中,鲜明的观点也就出现了。

好的音乐节目应该是推动原创音乐的发展

言语看似平淡,但态度鲜明,一场下来,干货满满,让人收获颇多。

不过今天铺子想重点说说《圆桌派》里何冰老师谈演戏的这两期。

他最近出演了《白鹿原》中的奸人鹿子霖,吸粉不少。

也有原著党表示,何冰的鹿子霖虽然坏,但看着有点萌,让人恨不起来。

何冰老师对于鹿子霖这个人物的理解,其实和大众并没有偏差。

不过他强调,理解没错,但不能这么演。

这就让许多人蒙圈了,演戏一般流程不应该先揣摩角色,再将理解代入吗?

何冰老师接下来给出了答案:

演员要演的是这个算式

让观众有自己的判断

通过一系列行为之后得出答案

这句话中的“答案”和“算式”是什么意思呢?

好与坏是观众通过角色的行为判断出来的,这个是答案,

演员表现这个好坏,让观众得出观点的行为就叫算式。

所以哪怕知道鹿子霖很阴翳,但也绝不能演出这个阴翳。

因为鹿子霖蔫坏,是观众得出来的结论。

而现实中真正的坏人,是不会把坏写在脸上的。

这让我想起葛大爷拍戏时候的一档事。

演哭戏,葛优和陈凯歌强调,一定要背着镜头拍,他说:

“生活中的哭都是有掩饰的,只要是悲伤的哭,全部都是避着人的。 你看父母为我们担心的时候,不也是偷偷抹眼泪吗?”

真正优秀的演出绝不仅仅是会哭会笑,而是声台行表(声乐、台词、形体、表演)面面俱到。

可惜,这样的标准已经逐渐成为了过去式,似乎要被时代给淘汰了,今天很多观众就把演员红了眼眶、抹点眼泪当成了最高标准。

同时纷乱的中国演艺市场也加剧了这种现象,演员慢慢在变成一个尴尬的职业,

演技已经不是唯一衡量标准了,更受欢迎的是那些“哭爹喊娘”的电视剧。

这是窦文涛的感受,何冰老师也自嘲道:

鲜肉浪潮之后,片约严重减少,仿佛已经“不被这个行业需要了”。

因为这个时代属于明星,而非演员,单纯的演员很难继续维持下去。

何冰老师说了个上节目前不久,拍宣传照的事为例。

按道理来说,像这种戏精,拍个照片没什么困难的,

但何冰就特别不自在,甚至有点手足无措的感觉。

至于为什么?因为他是一个特纯粹的演员。

演戏时,他可以在角色中找到自由,找到参照物,

没了代入,演自己、演何冰,他不会了。

这个观点让人耳目一新,我们常说“演员”与“明星”的区别在哪?

以往的判断标准都是演技优劣程度,来判定的。

通过《圆桌派》,让人知道了另一种:

最好的作品是演别人,那就是演员;

最好的作品是演自己,那就是明星。

通过这种对比,他们又拓展了新的角度。

既然行业状况如此混乱,那是否就应该一直待在舒适区里?

舒适区,这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

指的是一个人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人会在这种状态或模式中感到舒适。

而如果这个时代风貌与你的审美、你的生活方式不符时,该如何自处?

当即,何冰老师现身说法,应该积极踏出去。

去到危险区也许才能见手艺。

人也不应该害怕风险,毕竟人活在这世上不是为了演完美,而是为了经历。

窦文涛也比较支持走出舒适区,他有新的理由:

选择待在舒适区里,舒适区也会越来越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对此,梁文道也有自己的看法。

走出舒适区,是否也意味着背叛自己的原则呢?

谈到这,许多人肯定会懵逼,一会支持,一会反对,这是来拆台的吗?

并不,相反,这才是《圆桌派》最精彩的地方:

在这里,可能有很多主义,犬儒主义、虚无主义、实用主义……

看似理念很混乱,但其实只有一个观点:

真正的和谐绝非是一言堂,而是形成意见自由市场。

从这个角度来说,《圆桌派》承袭《锵锵三人行》的不仅是外在,还有核心理念。

媒体并不是意见提供者,而是为各种声音提供发声的平台。

说到这,《锵锵三人行》和《圆桌派》的简陋也不难理解了。

也许正是抛却了外在的浮华和繁杂的形式,才让观众能够安静下来,

用心去听每个观点,思考每句话所传达的,真正做到了“内容为王”。

当然两者相较,不免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异,甚至说差距。

这其中有不少是因为底蕴,经过多年,《锵锵》已经称得上是许多人的一块精神乐土了,而《圆桌派》的路还有很长。

但《圆桌派》也绝对称得上是一档优秀的谈话节目。

尤其是以后还不知道能不能再看到《锵锵三人行》,让《圆桌派》更显得有意义。

虽然《锵锵三人行》在凤凰卫视依然在播出,但在视频网站上,2017的各期目前却是404了。

对此,让人不免猜测:

是不是节目违规,整改之后,才能继续在网上看;亦或是从此慢慢消失,节目被死亡。

但愿不是后者吧!毕竟谁也不愿意看到,听了十多年的:

“锵锵三人行,广告之后见”一下子变成“锵锵三人行,广告之后再也不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0225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0
下一篇2023-11-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