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贾玲导演的《你好,李焕英》已经成为国内票房第二高的**。贾玲也成为最大赢家。
玛丽主演了喜剧**《阳光强盗》,票房收入和口碑在大街上来回跑。
自从《夏洛特的烦恼》成名后,马里就很少有伟大的作品了。这也让观众疑惑。为什么马来晚了,林佳?
人们都很清楚。这是马来语最近出现在热搜上的标签。
自从她做了母亲,她以前就给玛丽惹过麻烦。现在她已经全部接受了。
作为一名女演员,尤其是喜剧演员,她经常被拿来和晓玲比较。
五段话,对《阳光强盗》的评价是惨败。在某些人看来,“双十亿”的玛丽这次是出问题了。
《你好,李焕英》,春节期间贾玲创作,口碑很高,票房收入1亿。成为中国**史上票房收入第二。
那年4月29日,贾玲出生在湖北襄阳一个小县城的普通家庭。她的父母是工人和农民,有一个比她大5岁的姐姐。
两个月后,辽宁丹东,出生在一个小县城的普通家庭。
家里穷,贾玲接触的东西很少。她很喜欢《曲苑杂坛》和芒彩的短剧,讲的是莲花的绝活。她充满声音和感情的演技吸引着她。
我看到了很多。她的演技让人忍无可忍。如果没关系,就在阳台上唱歌,模仿鸟儿的叫声。
有一次,我以为妈妈把鸟抓回来了。生气了,打开门喊道。
然后,贾玲眼珠转了转说道。
也就是说,从那以后,林佳发现自己特别喜欢让人发笑。
妈妈看到这个孩子真的很喜欢演戏。虽然条件有限,但我还是花钱买了展厅。
渐渐地,贾玲成了十里八村的名人。晚会上,校庆请她表演。她的梦想越来越大。
这是18岁的贾玲和父母半开玩笑地说的话。
虽然她妈妈一直把她当小公主养,但是因为父母经常吵架,她很不开心。
她的父母在她8岁时离婚了。这在当时是不好的评价。开始让玛丽自卑。
每天都是别的孩子开车送父母去学校,她妈妈却忙着生意,她很难过。
母亲一直向女儿借钱。而且因为生意忙,陪的人很少,只能用物资来弥补。零花钱管理得很好。
有了“优秀的家庭环境”这个基础。玛丽本人非常随和。学习,运动,一切都很优秀。
但是,关于演技,妈妈并没有觉得“绝对不行”。继父说:“我可以试试吗?我可以吗?”
老师吓了一跳。玛丽肯定是这部戏剧的开头。
按专业表演,被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班采用。
贾玲有点惨。前年申请了中戏,但是落选了。
这次她报中戏表演班,正好看到后面有一栏“喜剧表演班”。为了安全起见,她随口报了这件事。
她考上中国戏剧学院的时候,学校给她打了电话。结果贾玲的妈妈选择了喜剧,因为她说话带口音,不区分“戏剧表演”和“喜剧表演”。
开学一个月后,由于母亲的意外去世,嘉玲的补助金落到了她姐姐身上。
毕业后,贾玲进入相声行业。但是女生一说相声,就像走进卫生间一样。
虽然她参加了相声比赛并获得了冠军,郭德纲与她竞争,但她的职业生涯并没有向她开放。
她只能租一个不到10平米的地下室。她没有暖气和独立的浴室。早上醒来,她要出来倒尿壶。
看到贾玲毕业后一年又一年没有进步,姐姐失败了。她在老家找了份工作,让她回去,贾玲拒绝了:
2005年,事情开始好转,她在冯巩当了学徒。
冯巩嘉陵被认为有灵气。一听说姐姐要她回去,她就急了:她在北京,出不去。我说了算。
姐姐只好同意,但是贾玲的条件确实很艰苦。
有一次,冯巩偶然看到嘉玲的住处,马上对嘉玲说:“我带你去挣一年的房租。”
之后,冯巩和贾玲到处演出。虽然没有着火,但至少他还能活下来。
同样在2005年,玛丽也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
在学校里,无论是表演还是专业表演,没有一个老师不欣赏她,但总有人指指点点,让她演仆人之类的小角色。
答案在外面。对于学表演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美。有人说她门牙高,长得像猴子。
“你要么更漂亮,要么更丑。你被困在中间了。你以后不会发展得很好的。”
听到这里,玛丽几乎放弃了表演。正因为如此,外貌上的自卑感也成了她由来已久的问题。
毕业后,因为缺乏自信,她根本没有去剧组投简历。她只是躺在家里,每天和朋友一起吃喝。反正她不需要钱。
最初,早在2003年,家里就破产了,但她妈妈瞒着她,借钱让她上学。
一瞬间,玛丽惊呆了,突然意识到自己以前是个失败者,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于是她开始找剧本,找兼职。结果她遇到了黑中介,工资被拖欠。整个人都压抑了。
2005年的一天,玛丽出演了《金字塔满城》。她玩的不多,但是很聪明。她出来的时候,全场都笑了。
她不认识《快乐马华》的编剧兼导演彭。
大茂和何炯都被她吸引住了。彭大卯当即表示,
就这样,玛丽进入了快乐马华队。职业生涯开始步入正轨。
另一方面,贾玲的相声生涯也开始了。她还与白凯南创办了库口相声。
玛丽深受剧院观众的喜爱,并成为数千场比赛的女王。
到了2010年,贾玲受到姜昆的赏识,登上春晚,家喻户晓。
马来通过与何支援合作的小品“超幸福鞋垫”,让很多人记住了来自东北的马来。
每次出作品,贾林都会受到谴责。瘦了,笑得不够,胖了,大家说她侮辱女性,演技夸张。
2012年贾玲被选中。
有时候,她会认真地掏出一块包袱,也不如白凯南的_字眉,在镜头前那么高,会让观众发笑。
贾玲先生的相声之路已经结束了。于是她开始专攻喜剧。
贾玲也曾经减少过肥胖,打过瘦脸的针,结果身体有过敏,可以空腹慌,于是干脆放弃了“美”,离“丑”路更远。
2012年,她开始参加“百变大咖喱秀”。阿宝,火之风,玛丽莲?孟罗、周晓鸥、刘欢、腾格尔。
连冯巩都生气地问。我是这样打扮自己的,以后结婚吗?
不用说。由于这种顽固,贾玲不但没有自毁前途,反而人气暴涨。
偶然间,在《百变大咖喱秀》第一季结束不久的时候,玛丽的事业也有了新的进展。
那时,玛丽和沈腾开始参加春夜。人们记住了沈腾的建。还记得马丽的魔性笑声。
终于在2015年,“夏洛特烦恼”将马里和沈腾彻底从圈里出来,火变得乱七八糟。
之后,她还跃居漫画女王的宝座,如“腼腆的铁拳”、“来电狂想”等。
《来电狂想》上映的时候,玛丽会改变模式吗?玛丽的回答是:我不需要转。
在她看来,自己首先是演员,只是喜剧多而已。
回顾马来这些年塑造的喜剧角色,马冬梅也是,马小的好,大部分是女的男人、女的强人的脸,通过性别刻板印象的颠倒,实现喜剧效果。
在心中,曾经脸上羞涩值得拿来的卑躬屈膝,成为她一个心病,让她一直有外貌肯定的女神梦。
所以,除了演技之外,她还拍了很多时尚照片。
除了事业以外,马来的情感线也在前进。2018年她与比她小11岁的男友许文赫结婚,前年生下了孩子。
玛丽在上升期的时候,贾玲悄悄地开始了大的工作。
她开始设计自己的事业版图,2016年创立大规模娱乐,从喜剧创作、Ip研究开发到艺人管理和**节目制作,涵盖了整个流程。
这几年她一直活跃在综艺节目中。为了自己,为了所属艺人也创造了很多机会。
2018年开始成为“王牌对王牌”的主咖喱,与沈腾组合成天衣无缝,笑得眼泪都要喷出来,获得了观众的缘分。
在第一期马来参加的“王牌对王牌”节目中,贾玲向沈腾提问。“你在我和马来之间选谁?”
当大家以为沈腾能住贾玲这个问题时,他走到贾玲身边,一把抱过贾玲并在其耳旁说。
贾玲原本以为沈腾走了过来,但是因为选择了她,所以很开心。但是,听说沈腾选择马丽的时候,表现非常崩坏。
在这里,回顾“为什么马来不及贾林?”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很容易。
玛丽的代表作和人气大多来自于喜闻乐见的麻花。她是喜欢麻花的姐姐。但是,姐姐很难说在哥哥沈腾面前保持了段位的平衡。
而且,比起面向男性的作品,面向男性的作品更有效果。
马来没有像贾林那样对喜剧很执着。相反,她希望尝试各种类型的角色和作品。
比如说,和五段李玉合作的“阳光强盗”,虽然口碑不好,但是笔记本不行。但是玛丽更重视。其实李玉作为艺术**导演在调教和控制演员。
她想要的是自己在演员这个水平上的突破和扩展。
在这几年里,当爱情遇到事业的时候,她又把更多的时间分配给了爱情,收获了人生的两个新角色——妻母。
人生境遇的不同,个性的不同,对马丽和贾玲的人生追求自然也不同。
她会从黑到黑谁也不会,会自我毁灭到无人破坏,都由她自己主导,有着明确的目标,而且一直不放弃。
马来心中忧郁,粗枝大叶其实是保护。
她非常优秀,也有自卑感。她的人生总是在前进。父母离婚了。她选择了专业,家人在出主意。
这种命运所左右的感觉,注定她不是一个充满野心的人。
我是个被动的人。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感情上,总是把人的一步放慢。
这样看来,必须一起践踏这两个人反而没有意义。
以前玛丽也很气愤,为什么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悠闲地成长呢?
但是现在,玛丽和过去和解了,选择了和自己和解。
如果被问到“你喜欢在被选择的过程中改变了自己吗?”,她的回答是“我喜欢。我喜欢现在的事情。”
这样清晰淡泊,为什么不是“发展”呢?
初次读《红楼梦》是在初中,可以说是慕名而读。想看看被人千古称颂的名著到底讲了一个怎样凄婉的故事。
其实,用“凄婉”来形容《红楼梦》并不确切,原文中的“幸酸”才是最好的诠释。“满纸荒唐言,一把幸酸泪。”荒唐的不仅仅是曹公的梦,更是当时的社会和在那个社会中生活着的人物的命运。
我觉得在荣国府中的每一个人,他们的生活,用一个很90后的词形容:纠结!他们的日子过得让我感到很遭虐待,很惨淡,很无奈,很幸酸。曹公给各位看官蒙了一层华丽的眼罩,且看他们饮酒取乐,互赠诗赋,举行家宴,大摆酒席。林黛玉那个别扭的小孩儿过得还很诗意:又是给花赋诗又是给花送葬,还时不时的感叹岁月似流水,红颜不复再,动不动就感怀春秋,哭得花枝乱颤。贾家又是皇亲国戚,又是高官显赫,宝玉上个学身后跟的小厮还一打一打的。日子过得可以说是锦衣玉食,就像无数纨绔子弟的家境一样,荣国府荣华富贵,富丽堂皇。就像关在金笼子中的金丝雀,红楼里锁着的人同样没有灵魂。在这层华丽的眼罩背后,是灵魂中无尽的虚无。这种受虐,是虐心。他们的心灵生活得很惨淡,却又只能无奈地蜷缩在这个社会的空壳子里。例如说窝囊又女气的贾宝玉,例如说废柴一样的薛蟠,例如说可悲可叹的袭人,又例如说身不由己的薛宝钗。就像**《猎场扎撒》,总要有人站出来颠覆这不合理的所谓的制度。《红楼梦》中也有人站出来,那就是这个别扭的小孩儿,林黛玉。
“真真的林妹妹的嘴呀,让人恨也不是,爱也不是。”这个别扭的孩子性格里独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令她处处显得特立独行,卓尔不群。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种种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独放的荷花,始终执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纯,质本洁来还洁去,一如碧玉般盈澈。黛玉的诗情画意,灵秀慧黠。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无论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草木黄落雁南归的凄凉,花气温柔能解语的幽情;无不体现出她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但最后,这个别扭的孩子还是落了个“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悲惨结局。一边是宝玉的新婚欢天喜地,一边却是颦儿香消玉损无人问津。《猎场扎撒》中的主人公最后选择了离开,黛玉选择了死亡。这些英勇“站出来”的人们,与其说挑战了这荒唐的制度,不如说更加体现了这荒唐制度的根深蒂固罢了。
谈及林黛玉,又不得不谈及贾林二人的红粉痴恋。在《红楼梦》里要数这两个人的爱情最纯洁了。从两小无猜,青梅出马,到长大后的坠入爱河。曹公简直就是顺水推舟,让各位看官感到,世间又一份千古流芳的爱情故事诞生了。它的出现是那么的自然,几乎没有人怀疑过,它的出现是那么纯洁,纤尘不染 。但是生不逢时的爱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词。最后落了个“家败人亡两不知”的终曲。讲到此处,又不得不再刨根问底:是谁乱点鸳鸯谱反倒棒打真鸳鸯?想必列位看官都会咬牙切齿道:封建社会。此处,我拿《孔雀东南飞》中的兰芝和《氓》中的女子与黛玉作比较,再批判那个荒唐的制度。
同样讲爱情,《孔雀东南飞》讲得如火如荼,热烈似酒,《红楼梦》却讲得如一块美玉,细腻温润。两种爱情同样塑造了两种女子。兰芝的眼泪总共流了四次,而黛玉终日以泪洗面。当同样面对被迫分离时,兰芝愤然念出“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毅然投水身亡。而黛玉依然用她的眼泪还宝玉的甘露之恩,最后气绝。同样的死,一个死得刚烈,一个死得凄惨。但她们同样心高气傲,追求真爱,敢于当那个“站出来的人”却终逃不过封建社会的埋葬。但黛玉比兰芝好的一点是,黛玉有真爱而兰芝只有真情罢了。
如果说兰芝刚烈,那《氓》中的女子便是坚强。面对丈夫的暴行,她至始至终都没掉一滴泪。她比孱弱的黛玉多一份坚强,选择了休夫离去。但只要发挥一下联想便可得知,这个坚强的女孩儿最终是逃不出时代的命运的。她与兰芝,黛玉都勇敢的做了“站出来的人”,而这个人的“下场”不是死去便是离开。
《孔雀东南飞》,《氓》,《红楼梦》,这些小故事好比溪流,不论期间遇到多少阻石,流过多少弯道,都必将势不可挡地流进历史的长河中,融入时代的大江里。只能感叹造化弄人,让他们生在封建社会的泥淖中,而这个泥淖正是自由,真理与真爱的坟墓!
谈及这个坟墓,又不得不谈及在这个坟墓中葬着的又一个可怜人,薛宝钗。
薛宝钗家境富足,从小饱读诗书。接受的是极为全面而正统的教育。贾母总是夸她"沉静宽厚"。没错,这正是她从小被教育过的为人方式,也是古代女子应有的美德。甚至悲喜都不应形于颜色,否则就是“不尊重”。综观全书她的举止,几乎从未超出这些束缚。只有一次宝玉将她比做杨妃令她大怒,可也只是冷冷的用一句话反讽过去。其实她才是最可悲的人,一生都被别人的看法和所受的教育支配着。从来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没有开心也没有不开心,只是按照理所当然的道路走下去。从未得到过全心全意的爱情,更不敢勇敢地追求爱情。也没有谁真正的关心过她。而她,也就认为世界本就如此。认为夫妻间有的不是真诚的感情而是“举案齐眉”的尊重。这样冷酷的纲常,竟是她遵守了一生的原则,而且还毫无知觉的麻木着。最后宝玉出家,贾府支离破碎。当此时可想想宝钗如此人物,又这样年轻,此时想起自己的一生将如何结束,她的痛苦其实并不在黛玉焚稿之下!可她依然只能克制着,这是她的“尊重”!
讲到这里,不妨拿那个别扭的小孩儿与这个可怜人做个比较。同样是悲剧人物,宝钗的一生也许更为可悲,黛玉至少还追求了自己的幸福,而且得到了一份真诚的感情,最终一死解脱了所有的痛苦。而宝钗一生“愚昧而不自知”而且依她的性格,终其一生,也只能是任由生活这把钝刀一点一点割掉生命! 真真的是“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
读罢全文,不禁掩卷叹息,想说些什么,却又说不出什么。正如王右军在《兰亭序》中的感叹:“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这篇读后杂感晚了二百多年,我才得以心平气静的指摘这个,可怜那个,如若真是当局之人,又不知该如何的痛苦!一如书中自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如果红楼梦真的是曹雪芹亲身经历的描述,那么我可以感受到一个失去至爱的男人的痛苦。地狱的烈火在身边燃烧,苦不堪言,使我的思想静止不前,这不是切肤之痛,却是切肤之爱。当血泪撒尽的曹公转身面对不堪回首的历史怎能不发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感叹!
1生意是为社会大众贡献服务的,因此,利润是它应得到的合理报酬。 2不可一直盯着顾客,不可纠缠啰嗦。
3地点的好坏,比商店的大小更重要;商品的好坏,又比地点的好坏更重要。
4商品排列得井然有序,不见得生意就好,反倒是杂乱无章的小店,常有顾客登门。
5把交易的对象都看成自己的亲人。是否能得到顾客的支持,决定商店的兴衰。
6销售前的奉承,不如售后服务。这是制造“永久顾客”的不二法则。
7要把顾客的责备,当作“神佛的话”,不论是责备什么,都要欣然接受。
8不必忧虑资金的缺乏,该忧虑的是信用不足。
9采购要稳定,简化。
10只花一元钱的顾客,比花一百元的顾客,对生意的兴隆更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力。
11不要强迫推销。不是卖顾客喜欢的东西,而是卖对顾客有益的东西。
12要多周转资金。一百元的资金周转十次,就变成了一千元。
13遇见顾客前来退换货物时,态度要比原先出售时更和气。
14当着顾客的面斥责店员,或夫妻吵架,是赶走顾客的“妙方”。
15出售好商品是件善事,为好商品作宣传更是件善事。
16要有这样坚定的自信和责任感:如果我不从事这种销售,社会就不能圆满活动。
17对批发商要亲切。有正当要求,就要坦诚地原原本本地说出来。
18即使赠品只是一张纸,顾客也是高兴的。如果没有赠品,就赠送“笑容”。
19既然要雇店员为自己工作,就要在待遇,福利方面订立合理的制度。
20要不断创新。美化商店的陈列,也是吸引顾客登门的秘诀之一。 21浪费一张纸,也会使商品价格上涨。
22商品售完缺货,等于是怠慢顾客,也是商店要不得的疏忽。这时,应郑重道歉,并说,“我们会尽快补寄到府上。”要留下顾客的地址。
23严守不二价。减价反而会引起混乱和不愉快,有损信用。
24儿童是福神。对携带小孩的顾客,或被派来购物的小孩,要特别照顾。
25经常思考当日的损益,要养成不算出今天的损益就不睡觉的习惯。
26要得到顾客的信誉和夸奖:“只要是这家店卖的,就是好的。”
27推销员一定要随身携带一、两件商品及广告、说明书。
28要精神饱满地工作,使店里充满生气活力,顾客自然会聚集过来。
29每天的报纸广告至少要看一遍。不知道顾客订购的新产品是什么,是商人的耻辱。
30商人没有所谓景气不景气。无论情况如何,非赚钱不可。
试论贾宝玉性格与他的恋爱婚姻悲剧
由于贾宝玉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决定了他一定爱林黛玉。林黛玉的性格又是怎样作者写得很简单扼要。林黛玉出身于没落贵族,她的祖上是侯爵,清制侯爵袭三代,传到黛玉的祖父时皇上加恩增袭一代,到林如海就没有世袭,是真正的科举出身,书香门第。作者写林如海就是为了写林黛玉。写林如海是个正派的读书人,夫人亡故后也不再续娶,膝下只有一个独养女儿。子孙不盛,这在封建时代是个严重问题。林家没落,子孙不盛,唯一的姑娘只好送到外婆家去。外婆家可是个国公府,公爵在贵族中仅次于王,门第显赫。第三回写林黛玉初进贾府,这个小姑娘全身的每个神经细胞都竖在那里,紧张得要命,唯恐被人家耻笑,不敢多走一段路,多说一句话。谁叫她出身门第低微呢。
不久,林如海也病死了,这时的林黛玉就变成一个一无所有的孤女,同丫头们没有什么两样。这样一个身世和经历的姑娘到了贾家,就自然地形成子一个同贾家环境相对立的性格:生性好疑,脾气很大,说话很尖锐,动不动流眼泪,随时随地警惕着,怕被人瞧不起,怕被人踩在脚下。假如林黛玉没有外婆,就会同甄士隐的女儿英莲一样。脾气大也好,流眼泪也好,都是她的斗争形式,表现了她的性格同所在环境的矛盾对立。
作者安排了一个很突出的情节——葬花,来描写林黛玉的性格。林黛玉从落花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花象自己一样的纯洁美丽,而自己所处的环境象污泥一样的肮脏,花谢了终究要落到污泥里去,所以怜花就是自怜,葬花就是自葬,写葬花就是写林黛玉的性格要点,经过场面的烘托和情节的概括,把林黛玉的性格突出地描写出来了。薛宝钗不会去葬花,史湘云也不会去葬花,她们没有这样的感触。只有林黛玉这样身世、处境和性格的人才会去葬花。
对处在被压追地位的女孩子的广泛同情和爱护,是贾宝玉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重要环节,他把对被压迫的女孩子的深刻同情集中起来,倾注在林黛玉身上,结成生死不渝的爱情。可以这样说,贾宝玉对被压迫者的爱护和同情,是他和林黛玉生死不渝的爱情的思想基础和社会根源。这说明他爱林黛玉是从民主主义思想出发的,是以民主主义思想作基础的。就有人感到奇怪,为什么贾宝玉要爱林黛玉,身体瘦弱,有肺病,脾气又大,哪一方面也比不上薛宝钗。他们不了解这一点,即贾林二人的爱情是有思想作基础的。在《红楼梦》以前写爱情的小说很多,但从来没有写以思想为基础的爱情。贾宝玉同林黛玉爱情的成熟阶段,也是贾宝玉思想的成熟阶段。这可以拿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为标志。这一回开始写史湘云受了薛宝钗的影响,也来规劝宝玉,要他别老在女孩子队里鬼混,“也该会会这些为官作宦的,谈讲谈讲那些仕途经济。”宝玉听了立刻说:“姑娘请别的屋里坐坐罢,我这里仔细腌臜了你这样知经济的人。”闹得史湘云下不了台。我们知道贾宝玉最尊重和体贴女孩子,可是在这种关键问题上,他却毫不留情面。下面袭人接着说:“……上回也是宝姑娘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不去,‘咳’了一声,拿起脚来就走了。宝姑娘的话也没说完,见他走了,登时羞的脸通红:说不是,不说又不是。——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得怎么样、哭得怎么样呢!”宝玉接着说:“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吗要是她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她生分了。”这就是贾宝玉的原则性,一点儿也不含胡。这些话正好被黛玉无意中在门外听着,心里又惊又喜,又悲又叹,不好意思进来。接着宝玉出门,赶上黛玉,倾诉肺腑,这时,他们的爱情达到了白热的地步。作者描写他们爱情的成熟,同贾宝玉的思想成熟是一致的。这种以思想为基础的爱情是古代文学中从来没有的。张生爱莺莺,梁山伯爱祝英台,他们的思想基础是什么,谁也不知道,他们就是一见倾心;而贾宝玉是爱林黛玉的思想,身体差一点,脾气坏一点,这没有关系,首先要思想好。林黛玉身世飘零,一无所有,这是她为贾宝玉所同情的客观处境,林黛玉心灵的纯洁,在贾宝玉看来就是美。林黛玉的思想性格中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因素,作者写林黛玉不是孤立的一个人,而是概括、集中了使贾宝玉感动、同情和爱护的女孩子们的客砚要点和主观要点。因此,他们的爱情是根深蒂固的,生死不渝的。
同贾宝玉一样,林黛玉的性格一方面有民主主义,另方面还是有局限性。鲁迅先生说过,一个人不可能抓住自己头发离开地面,在封建主义的思想体系下,有些东西她是无法摆脱的。贾宝玉有感伤主义,他对前途不是很有信心。林黛玉更是如此。我们不能把封建思想的束缚仅仅看作是外在的,在林黛玉的头脑中还有严重的封建思想。他们热烈地进行自由恋爱,迫切地要求婚姻自主,可是仍旧等待着家长给他们订婚。有人说怡红院、潇湘馆的财物不少,为什么不收拾收拾跑掉了我们说,他们思想中有落后的一面,受它紧紧的束缚,他们不会跑,也不可能跑。存在决定意识嘛!如果问这是阶级的局限,还是时代的局限,我们说两方面都有,而主要是阶级的局限。林黛玉实际上在搞恋爱,可是口头决不承认,贾宝玉一说我们在相爱,她立刻生气,放下脸来斥责宝玉。尤三姐就不是这样,她公开声明婚姻要由自己作主,对象要由自己选择。智能这个小尼姑,除了封建束缚外,还有一层宗教束缚,可是她就敢私奔到秦钟家里去。至于林、贾二人,不但不敢私奔,而且连想也不会想的。所以我们说主要是阶级的局限。林黛玉虽然是个一无所有的孤女,可是还有一个外婆,过的还是**的生活,封建**自尊自贵的意识还是很浓厚的。自己束缚自己——这就是林贾两人爱情悲剧的思想原因。当然,在那样的条件下,这一爱情悲剧还是值得我们同情的,它具有着深广的思想意义与社会意义。
对于薛宝钗,作者同样写得简单扼要。她家是皇商,给皇帝当买办,在封建时代,商人没有社会地位,薛家虽然是皇商,但作为豪门,政治地位此不上贵族。《红楼梦》中贾史王薛四大豪门,薛家排在最后,大概也因为政治势力差。作者写薛家,首先写薛蟠为争英莲(后来改名香菱)打死冯渊,出了人命。书中轻描淡写,好象化几个钱就可完事。其实也要看具体情况。封建社会的官府草菅人命,视为常事,但你得有政治势力做靠山,不然还是要偿命,弄得你家破人亡。所以薛家母子三个——薛姨妈带着宝贝儿子加上薛宝钗,要进京去投奔贾家。不这样做,后来贾雨村就不会徇私断案。书中写薛蟠进京有四条原因:一来送妹候选;二来望亲;三来亲自入都销算旧帐,再计新支;四来游览上国风光。对薛蟠的性格我们是完全了解的,他不可能有这样一套精密的想法。第一条送妹妹候选,他不会有这样高明的主意;第二条探望亲戚,他不会关心这些事情;第三条整理店务,更不放在他心上;倒是最后一条“游览上国风光”才是他真正的意图。头三条都不是薛蟠的主意。所以要上京,是薛家的家庭现状提出的要求。送薛宝钗候选就为争取政治势力。在封建时代,一般善良的父母都不肯把自己女儿往深宫里送,牺牲女儿的终生幸福来谋求富贵。《聊斋志异》中的《窦氏》、《刘夫人》以及川戏《拉郎配》都写了这方面的情形,为了逃避选入深宫,硬把十一二岁的幼女往外送。薛家却不是这样。作者写这一条就是贬薛家,同时也点出薛家的阶级本性——他们缺乏政治势力,现在闹出人命案,迫切要求政治势力的支持和庇护。关于候选的事,以后撇开不提了。姨妈是控制不住也依靠不上薛蟠的,薛宝钗才是薛家的灵魂和主宰。薛家如果没有薛宝钗,很难想象将怎么办。所以薛宝钗是不能真的进宫去的。到了北京,薛家投奔贾府,很快他们就发现国公府也挺不错,尤其是有贾宝玉这样一个有希望的人。
薛家在京中有很多房子,本来,完全可以住到自己家里去,俗语说,“探亲不如访友,访友不如住店”,自己家有漂亮房子,为什么非跑到贾家去住而且简直是赖着不走!作者先把他们安排住在梨香院,呆了一个时候,又把他们迁到东北角上另一个小院子去,让出梨香院给从苏州买来的十二个唱戏的女孩子住。作者写薛家住在贾家的前后情形,连搬了一次家也不漏掉,实际上是暗示薛家不肯走:你把我安排在梨香院住,我没有意见;你要我搬出梨香院让给唱戏的女孩子住,我也不生气。林黛玉起反感的东西,正是薛家迫切需要的东西。林黛玉深深感到被政治势力压得慌,而薛家则时时刻刻在争取。
这里提个问题,贾宝玉那块玉,作者硬要写成从妈妈肚子里带来的,这是神话,我们没有办法。那么你写薛宝钗的金锁又是哪里来的他一会说是和尚给的,一会儿又说那锁上的八个字是和尚给的,又说什么命里注定必须有玉的才能配。我们知道,只有贾宝玉才有玉。又如,作者写薛宝钗从小不爱花儿粉儿,平常穿半新不旧的衣服,连周瑞家的送去宫花她都不要,转送给了别人,可是那把沉甸甸的金锁,为什么老是挂在胸口薛宝钗自己也说冷冰冰的。第八回写宝玉宝钗二人互看玉锁,宝钗拿着那块宝玉,把“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念了一遍又一遍,旁边莺儿接着说:“……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宝玉原来不知道有金锁这回事,听莺儿这么说,才要求薛宝钗给他看看金锁。这一回在脂砚斋八十回本中叫做“看金锁姻缘微露”,实际上就是求婚。在封建社会,从没有女家向男家求婚的,何况林黛玉来在薛宝钗之先,同宝玉的成情很好,又是贾母的外孙女。因此,非得让自己姑娘有把金锁,扬言必须有玉才能配亲,并且还要找机会显露这把锁,这不是求婚是什么
有人说,薛宝钗一脑袋的封建思想,是个典范的封建淑女。我不同意这样的意见。且看《红楼梦》如何描写。在二十二回以前,作者写薛宝钗老是跟着宝玉转,每当贾宝玉、林黛玉在一起时,紧跟着总是“宝姑娘来了”,用北京的土话说,叫做“夹萝卜干儿”。论理,象宝钗这样的人,应该成天跟着李纨、迎春、探春、惜春等人才是,现在成天跟着宝玉转,这又算得个什么封建淑女!当然,我不是说薛宝钗就没有资格同贾宝玉恋爱,但你不要嘴上一套,心里又是一套,搞得贾宝玉很腻烦。此如有一次贾林两人正闹别扭,宝钗在旁不走,宝玉就撵她去陪贾母打牌。贾林两人有一阵子老是吵嘴,而且越吵越凶,主要的矛盾就是“金玉良缘” 之说,许多吵闹都是从这引起的。
从二十二回起,情况有所变化。贾母喜爱薛宝钗“稳重和平”,要给她做生日。这天王熙凤问贾琏按什么样子做生日。这里作者怕读者不注意,因为书中写过生日的事情很多,点明这不是普通做生日,而是贾母看中了宝钗,所以这个生日就有特殊意义。
到二十八回,薛宝钗开始有主意了。她不再老是跟着宝玉走,她有意识地讨贾母等人的喜爱,贾母要她点菜。她就点老太太爱吃的甜食;要她点戏,她就点吉利热闹的戏。元妃发出灯谜来让大家猜,明明很简单,她偏装猜不着,东猜西猜,最后才猜出来,这也是为了讨大家喜欢。二十二回前,她只讨贾宝玉喜欢,这时则左右开弓,要两面派,既讨贾宝玉喜欢,又想方设法讨家长喜欢。讨贾宝玉喜欢主要是显示自己的才学,让宝玉佩服她。
二十八回以后,薛宝钗又发展到另外一个阶段。她不可能两方面都讨好:家长喜欢她,贾宝玉就不喜欢她;讨好了家长,就不能讨好宝玉。这一回写元春送礼物,送来的东西宝玉同宝钗的一样。宝玉问:“怎么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样,倒是宝姐姐的同我一样,别是传错了罢”袭人回没有错,“都是一分一分的写着签子的。”这里作者告诉读者,这份礼物有其特殊意义,就是通过给礼物订了婚,只是没有明白宣布而已。这个地方也要对薛宝钗怀疑怀疑。果真是一个封建淑女的话,拿到这份同宝玉一样的礼物就应该害羞。她多的就是一挂红麝串,照说应该装进箱子里不拿出来,何况当时正逢炎夏,宜于戴翡翠、玛瑙之类的光溜溜的饰物,她却公然戴上一挂挺不舒服的红麝串,毫不害羞,反而自豪。这无异于当众炫耀自己的胜利,夺得了锦标。一上来跟着宝玉转,然后又两面讨好,最后就一边倒,再不怕你贾宝玉不喜欢我。在二十八回前,薛宝钗没有批评过贾宝玉,从这时起,她就政于进“忠言”了。葬宝钗是实利主义者,什么事情对自己有利就干,这时她已没有顾忌,开始批评贾宝玉,一边倒向封建主义的怀抱中去。
《红楼梦》前四十回,主要写贾宝玉和林、薛二人的恋爱关系和婚姻关系。贾宝玉同林黛玉的恋爱关系是一条路线,贾宝玉同薛宝钗的婚姻关系是一条路线,前者是民主主义的道路,后者是封建主义的道路。究竟走哪一条道路,要求贾宝玉作出抉择,这里二面也反映了阶级斗争。
原先,林黛玉同贾宝玉的关系也是有斗争的。贾宝玉有进步思想,但是出身富贵之家,公子哥儿的习气很重,这两种东西在贾宝玉的身上是并存的,是一步步地克服和发展的。林黛玉对贾宝玉的公子哥儿的缺点不能容忍,加上“金玉良缘”的问题,因此产生矛盾。在前四十回,我们看到这两个人老是闹别扭,越闹越严重。作者写他们二人关系的发展是高度现实主义的:由最初的青梅竹马发展到有意识的搞爱情,最后发展到成熟,“诉肺腑”之后矛盾解决,他们从此再也不吵架了,可是两个人又面对了环境的矛盾,象大山一样矗立在面前,无法逾越过去。
写薛宝钗同贾宝玉的关系也是一步步地发展的:最初跟着宝再转;然后左右开弓,两面讨好;最后一边倒。薛宝钗在环境方面取得完全的胜利,可是贾宝玉不喜欢她,她也一点没有办法。薛宝钗跟统治势力方面越处得好,越没有办法叫贾宝玉爱她。
以上两条线在书中是同时发展的,而作者的倾向性非常鲜明,常常通过具体情节来表达自己的爱憎。例如三十六回写宝钗正帮袭人绣花,宝玉在梦中喊骂:“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金玉姻缘,我偏说木石姻缘!”这意思是说,他只知有林黛玉,不知有薛宝钗。作者有意通过宝玉说梦话否定“金玉姻缘”,让薛宝钗亲耳听到。这说明作者对处在被压迫地位的林黛玉充满了同情。
这两条路线写到这里,形成僵持的阶段,家长的倾向性很明确——选中薛宝钗,不要林黛玉。可是,作为贾府最高权威的贾母,又犹豫不决,一直拖着,不肯公开宣布。贾母这个老太太不大考虑别人,只考虑自己的享乐,是个极端利己的享乐主义者。正因为如此,把个贾宝玉娇惯成这样,没有贾母的庇护,贾宝玉的思想是形成不起来的。当然,贾母不是民主主义者,她是封建主义者,封建主义发展到最后产生极端利己的享乐主义,自己破坏自己,挖封建主义的墙脚。贾母在她的享乐生活中,不能不考虑自己钟爱的孙子宝玉的意志。贾母不是一个胡涂的老太太,脑子清楚,眼睛很亮,深通世故,经验丰富,通过多年的观察,宝玉和黛玉的关系她完全知道。尤其是通过紫鹃试宝玉一节,宝玉一听黛玉要回苏州去,立刻就发疯了,这使得贾母更加心中有数。宝玉不能没有林妹妹,他们的关系是有思想基础的,不可动摇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设想贾母唯一宠爱的宝玉婚姻生活不幸福、而她仍能保持自己的享乐生活。她不能不考虑这一点。再说黛玉是她的亲外孙女。摆在次要地位,她也要考虑考虑。于是表现了举棋不定:照她的本意就是要订薛宝钗,考虑到孙子和外孙女的具体情况,又不敢马上决定。总之两方面她都要考虑。有人认为贾母不会去考虑两方面,我的看法不同。封建时代的老太太,为了宠爱自己的孙子,作出某些容让和迁就的情况是有的。因此,我们说写到这里形成了僵持局面:家长方面不放薛宝钗,贾宝玉不放林黛玉。本来贾宝玉不一定非要林黛玉不可,现在则形成了一种力量,坚持不下,要死一块儿死,要活一块儿活,达种现象是很有社会意义的。
从这时起,作者就把恋爱关系和婚姻关系的线索摆到次要地位。因为家长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当事人也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写宝玉、黛玉、宝钗三人的关系,写各个人的主观因素,都只能到此为止,因为婚姻问题的最后解决不决定于个人的爱憎。于是作者掉转笔头,用主要的笔墨来写环境。从书中可以看到,第四十回以后就不大写爱情,贾宝玉见了林黛玉好象没话好讲了,或者有一肚子话不敢讲,怕损害了林妹妹的自尊心。林黛玉对贾宝玉也是一样,见了面就含着眼泪,默默无言。
从四十回起,作者用很多笔墨写了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场面,来反映和刻划环境,这里不能一一地讲,总括起来,有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写贾家经济上的枯竭。贾家的经济状况,原来就已经不宽裕了,奢侈挥霍,收入少,支出多,到这时更是急转直下,几乎无法维持下去。例如当家人通过鸳鸯把贾母的金银器皿偷出去典卖,用来偿付债务。又如王熙凤病了,要吃人参,东寻西找,拿出来的不是参须,就是年久失效的坏参。这个情节揭示了贾家经济上的困难情况。这方面,薛宝钗很在行,她说临时到外面买人参容易碰上假货,建议通过她家店铺的内部关系去买。这些方面,薛宝钗长袖善舞,深得贾家的欢心。你贾家枯竭,我薛家有钱;我看中你贾家的“贵”,你看中我薛家的“富”。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在封建贵族家庭,“娶妻乃是一种政治的行为”。(单行本第七四页)这话说得深刻极了!薛宝钗追求贾宝玉就是一种政治行为,而贾家看中薛宝钗也是一种政治行为——解决经济困难,维持门面。
第二,写各方面矛盾的爆发。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的矛盾是始终存在的。到这时,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也越来越显著,越来越突出了。照封建社会的规矩,应该是长子掌权,长媳管家,就贾家说,应该是贾赦掌权,邢夫人管家。可是,作为最高统治者的贾母不喜欢老大,偏爱老二,硬把贾赦摆在“那边屋子里”。因此,贾赦和贾母有矛盾,见了母亲有一肚子牢骚,中秋节说笑话还讽刺妈妈偏心眼,惹得贾母生气。由于贾母喜欢贾政,就叫王夫人掌管家务。王熙凤是邢夫人的儿妇媳,本来也应该在“那边”的,可是由于贾母偏爱,又是王夫人的内侄女,就到这边来当家。这些关系就非常复杂,母子之间,婆媳之间,妯娌之间都存在着矛盾。傻大姐拾了个绣春囊,胡里胡涂地交给了邢夫人,邢夫人拿到这个东西,觉得这可了不得,郑重其事地转送给王夫人。这是什么意思邢夫人有满腔不平:应该我管家的,却叫你管家,看,你把这个家管成什么样子!其实,在贵族之家发现一个绣春囊又有什么了不起,邢夫人无非借此机会打击王夫人。再说王夫人,如果心里没事的话,把绣春囊烧掉也就完了。她不是这样,而是立刻大张旗鼓地搜检大观园,并且特意让王善保家的参加,因为她是邢夫人的陪房,叫她去检查,等于是请邢夫人自己去检查。这种钩心斗角就是搞政治的斗争。搜检大观园本是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可是,随着事态的发展,矛头却转向被压迫者,因为实际受害者还是那些当丫头的女孩子。司棋牺牲了,晴雯也牺牲了,四儿、芳官等人一个个地被撵出去了。封建主义的气焰大为猖狂。接着,作者写到当这些当家人不在家时,被压迫者起来挣扎反抗,大观园里到处打架,吵翻了天。例如勇于反抗的芳官与养母吵架,紧接着又有芳官、葵官等人与赵姨娘打群架,等等。这些情况说明,封建秩序已经无法维持了,王熙凤的权势在各种各样的矛盾中垮下来了,弄得王熙凤得了病,达个病主要是政治病——维持不住统治地位。于是乎有探春理家。封建社会由姑娘管家是很少有的,这时候实在没有办法了,才由探春出来临时主持,搞个薛宝钗在旁边帮忙。这是王夫人的主意。让薛宝钗来帮忙,家长的意图是清清楚楚的。由于内部各种矛盾爆发,封建主义的统治地位不能维持了。试问谁能够继承王熙凤来维持统治林黛玉是不行的,只有薛宝钗行,所谓“薛宝钗小惠全大体”,她向来是有办法的,只有她能够代替王熙凤来维持摇摇欲堕的统治。选择谁的问题,最后不能不落在薛宝钗身上。
第三,贾宝玉走什么路子的问题。一个人失足落水,他还是要用一切办法来挽救自己,据说淹死的人常常两手紧紧抓着泥草,表明他临死前经过一番挣扎。没落了的阶级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现在贾家要完蛋了,唯一的指望是贾宝玉,要他走封建主义的道路,才能维持贾家的门第。那么,什么人可以帮助贾宝玉走封建主义的道路是林黛玉,还是薛宝钗我们说,只有薛宝钗可以扶持贾宝玉走上封建主义的所谓正路。
关于《红楼梦》所写的环境问题,我们不多讲了,就凭以上三条,不难理解为什么非选择薛宝钗不可。作者没有把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悲剧的根源,简单化地看成决定于家长个人的好恶。解放初期越剧舞台上演的《红楼梦》,就把这个问题简单化了,仿佛贾林二人的恋爱悲剧,完全是凤姐在中间出坏主意造成的。曹雪芹不把原因完全归结到家长个人身上。家长个人有他的意图,但不能决定,最后决定的是具体形势。贾家经济枯竭了,统治不能维持,后继无人。薛家有钱,薛宝钗能接替王熙凤,又能帮助贾宝玉走上封建主义道路。因此,贾林的恋爱悲剧根源,是由封建统治阶级的客观形势决定的,这样来认识,社会意义就大了。再看通过环境描写揭示出来的统治阶级的一系列问题,包括道德品质的败坏堕落,这些问题都不是一朝一夕出现的,而是长时期形成的,它不是普通的伤风成冒、头疼发烧,而是已经病入膏育。通过这些描写,把封建主义制度的罪恶和衰朽的特点全部端出来了。这是封建主义末期的形势,表面强大,内里已经腐烂透顶。这是贾林二人恋爱悲剧的根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