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首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吗?“有一个小女孩从小爱养丹顶鹤,她上完大学仍又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再也没有上来……”
那个小女孩叫徐秀娟,娟子受父母的熏陶,从小就对丹顶鹤有着深厚的情感,甚至比父母还要浓厚。十七岁时,高中停办,娟子来到保护区当临时工,她工作热情很高,配食、护理,样样干得出色,饲养的幼鹤成活率达到百分之百,人们称她为“中国第一位驯鹤姑娘”。许多的丹顶鹤都成了她的朋友,其中有只丹顶鹤总是特别喜欢粘着她,她叫它“赖毛子”。有一天,有个割芦苇的人突发盗猎之念,当“赖毛子”毫不戒备地接近他时,却突然被一把抓住脖子,且欲置它于死地。幸好路经此地的徐秀娟听到它凄惨的叫声不顾一切地冲了过去,与那个人展开了殊死搏斗,才最终让它捡回了一条命。从此,“赖毛子”对娟子更亲热和依恋了。
后来娟子来到东北林大进修,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全部的时间都在学习鸟类知识,她仅用了两年就完成了所有课程。1986年受到江苏盐城的邀请,希望协助建立珍禽保护区,娟子当即离开家乡南下。跟她一起出发的,还有湿地的三颗丹顶鹤卵。从黑龙江扎龙湿地到江苏盐城,两千五百公里的路程,娟子用自己的体温保护着鹤卵,辗转奔波三天三夜,终于在到达盐城后不久,三只丹顶鹤破壳而出,为盐城带去珍贵的生物资源,也创造了低纬度孵化丹顶鹤的奇迹。
正当娟子为事业奉献青春时,上天却没眷顾这位善良的女孩。1987年9月15日,她在为两只丹顶鹤洗澡时,其中一只“黎明”突然飞走,娟子拖着带病的身子去寻找,直到深夜,才将“黎明”找回。而在寻找过程中,另一只“牧仁”也飞跑了。翌日,徐秀娟又去寻找,当听到“牧仁”隔河在鸣叫,她立刻跳下河就向对岸游去。到河心,疾病、疲惫的徐秀娟,因为体力不支,被冰冷的河水吞没了,献出了年仅二十三岁的生命。
遗体打捞那天,在场的人无不悲痛欲绝,“黎明”和“牧仁”在天空哀鸣,不停地落下来用长长的尖喙整理着她湿淋淋的衣服。而在扎龙老家,“赖毛子”也每天茶饭不思,朝着南方悲鸣,最后郁郁而终。在娟子的追悼会上,近千人赶来为她送行。而那两只被找回的幼鹤,再也没有因贪玩飞出去过。据说,那年清明,一群丹顶鹤行将横空北上时,在娟子的墓前久久盘旋……
回答:猿猴啊仙鹤只是出自自己的本性去鸣叫,却不知道引起过往行人的感触。
扩展知识:这是苏轼贬谪时写的诗:
原诗
《次韵僧潜见赠》 苏轼
道人胸中水镜清,万象起灭无逃形。
独依古寺种秋菊,要伴骚人餐落英。
人间底处有南北,纷纷鸿雁何曾冥。
闭门坐穴一禅榻,头上岁月空峥嵘。
今年偶出为求法,欲与慧剑加砻硎。
云衲新磨山水出,霜髭不翦儿童惊。
公侯欲识不可得,故知倚市无倾城。
秋风吹梦过淮水,想见橘柚垂空庭。
故人各在天一角,相望落落如晨星。
彭城老守何足顾,枣林桑野相邀迎。
千山不惮荒店远,两脚欲趁飞猱轻。
多生绮语磨不尽,尚有宛转诗人情。
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空阶夜雨自清绝,谁使掩抑啼孤茕。
我欲仙山掇瑶草,倾筐坐叹何时盈。
簿书鞭扑昼填委,煮茗烧栗宜宵征。
乞取摩尼照浊水,共看落月金盆倾
苏轼(1036—1101),眉州眉山人,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生卒于北宋,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与“李、杜、韩、苏”并列;词风被尊“豪放派”鼻祖;书法则为宋代“苏、黄、米、蔡”之首;为文人画派健将,开创玉局法,是中国乃至东西方历史上才情多样、思想丰盛、体裁绚繁,兼实验精神最为广博齐全而又高超精湛的大文豪、大诗词家、大书法家,为后世留下诸多千古传唱的精妙作品,至今仍让人吟诵再三。
“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来形容苏轼其人的率性本真,诗的大意是苏轼以猿鹤自拟,自己作诗是顺乎天性、发乎本心的,并非刻意为之。而苏轼的质朴可爱恰恰可以于他的诗词之中一窥,从忧国忧民、慷慨陈词到仕途沉浮、感慨人生,再到思念亲人、悼念亡妻,他从不刻意讲究修辞和堆砌辞藻,常常情之所至、随意挥洒,却足以触动人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