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诗是怎样的一种意境?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诗是怎样的一种意境?,第1张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曾经给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诗,名叫《酬乐天咏老见示》,其中的两句绝大多数人肯定听过。“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要理解这两句的境界,我们需从全诗内容出发,全诗内容为“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诗的开头写人衰老的体态,给人一种消沉感。但是到了结尾,诗风就变了。这是一种积极开拓进取的精神,鼓励诗人不要消沉下去。

虽然是夕阳,但是还可以发挥余热。这就是唐诗反应的盛唐气象,唐诗中的少年精神。“为霞尚满天”与“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表达有异曲同工之妙。日落西山,夜幕降临。作者却并没有为日落感到伤心。而是争取追求这光和热。为了追求这最后的光和热。作者不惜等到高处,等到高处,才可以过更清晰的看到落日。所以,作者选择不是嗟叹,而是更上一层楼去追求。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样在“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中被表达的淋漓尽致。

通常把“桑榆”来比喻年华的流逝。可是人到暮年又能怎样,仍然还可以成就一番事业的。刘禹锡这里开导白居易“莫道桑榆晚”,不要空自感叹时间的流逝了,正如曹孟德《观沧海》中所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刘禹锡也是深得其中的道理,以此来宽慰自己的好友。一个人真正的衰老是从他的心态变老。当他感觉到一切都来不及,一切都已经为时已晚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衰老了。(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

夏拾叶桑榆是《拾光的秘密》。

《拾光的秘密》是由綦晓卉、国浩执导,赵弈钦、李浩菲、周大为、黄馨瑶等主演的都市情感剧。

该剧讲述了讲述了以林山河、崔珍妍为首的一众老同学通过VR游戏让遭受心理创伤而失忆的夏拾重回高中找回记忆和忘记的女孩叶桑榆,并通过VR游戏找回事情真相的故事。

剧情简介

叶桑榆原本是一个普通的毫无存在感的高中女生,一直崇拜着自带光芒的高中同学夏拾。夏拾一直是校园中的风云人物,人帅气、成绩优异,是一个自带光芒的少年。叶桑榆虽然一直都非常喜欢夏拾,但是由于自己过度自卑就准备要放弃。

正在这个时候,叶桑榆接到一个短信,来自于十年后的夏拾。在十年后,也就是2018年的时候,夏拾由于家庭的变故,让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夏拾变成了一个颓废的底层娱乐记者。这个神秘的电话,让夏拾和叶桑榆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句子不对吧,更改如下

诗经名句“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出自《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意思是“他送我木瓜,我就还他美玉。”

作品赏析:

 《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可是倘若据此便认为《抑》的传诵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稍微作一下调查,便会知道这首《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这一说法在宋代有严粲(《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与毛说大致同时的三家诗,据陈乔枞《鲁诗遗说考》考证,鲁诗“以此篇为臣下思报礼而作”,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意见与之相同。从宋代朱熹起,“男女相互赠答说”开始流行,《诗集传》云:“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词,如《静女》之类。”这体现了宋代《诗》学废序派的革新疑古精神。但这一说法受到清代《诗》学独立思考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姚际恒的批驳,《诗经通论》云:“以(之)为朋友相赠答亦奚不可,何必定是男女耶!”现代学者一般从朱熹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平心而论,由于诗的文本语义很简单,就使得对其主题的探寻反而可以有较大的自由度,正如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小它的外延越大,因此,轻易肯定否定某一家之说是不甚可取的。有鉴于此,笔者倾向于在较宽泛的意义上理解此诗,将其视为一首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

 《木瓜》一诗,从章句结构上看,很有特色。首先,其中没有《诗经》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这不是没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变成“投我木瓜(桃,李),报以琼琚(瑶、玖);匪以为报,永以为好”,一样可以),而是作者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其次,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不要说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一字之差,并且“琼琚”、“琼瑶”、“琼玖”语虽略异义实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考证也是同一属的植物.其间的差异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间的差异那样并不大。这样,三章基本重复,而如此高的重复程度在整部《诗经》中也并不很多,格式看起来就像唐代据王维诗谱写的《阳关三叠》乐歌似的,——自然这是《诗经》的音乐与文学双重性决定的。

 “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所以说“匪报也”。“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其深层语义当是:虽汝投我之物为木瓜(桃、李),而汝之情实贵逾琼琚(瑶、玖);我以琼琚(瑶、玖)相报,亦难尽我心中对汝之感激。清牛运震《诗志》评此数语云:“惠有大于木瓜者,却以木瓜为言,是降一格衬托法;琼瑶足以报矣,却说匪报,是进一层翻剥法。”他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但将木瓜、琼瑶之类已基本抽象化的物品看得太实,其他解此诗者似也有此病。实际上,作者胸襟之高朗开阔,已无衡量厚薄轻重之心横亘其间,他想要表达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从这一点上说,后来汉代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尽管说的是“投金报玉”。其意义实也与“投木报琼”无异。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表达了诗人面对衰老的积极心态以及旷达的心胸。“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意思是:不要说夕阳照到桑榆的树端时已经接近傍晚,它的霞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酬乐天咏老见示》

刘禹锡〔唐代〕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酬乐天咏老见示》的译文

人谁不害怕衰老,老了又有谁来怜惜

身体日渐消瘦衣带也越收越紧,头发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总是偏斜到一边。

不再看书是为了爱惜眼睛,经常用艾灸是因为年迈力衰诸病多缠。

经历过的世事见多识也就广,阅历人生如同积水成川一样。

细细想来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对老的忧虑就会心情畅快无挂也无牵。

不要说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已近傍晚,它的霞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这是一首悲伤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爱情苦闷和无力的无奈感。从前世事尽成非,指的是情感经历中发生的争端、误解、矛盾等问题,无法获得满足和平静。只怪两心心不依,说明诗人和恋人之间出现了心理上的隔阂和纷争,使得双方关系变得不稳定。休嗟内外皆难安,说明情感纠葛对诗人整个人生,包括工作、家庭、社交等方面都带来了困扰和压力。只恐桑榆一段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情感的悲伤和无望,即使是一份长时间痴恋,也要面临分离和孤独。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内在的矛盾感,反映了现代爱情中的困扰和挑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038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3
下一篇2023-07-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