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
高尔基是苏联文学的创始人,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对我国的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童年》是高尔基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三部曲分别是《童年》(1913年)、《在人间》(1916年)、《我的大学》(1923年)。三部曲描写了“我”的成长过程。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高尔基的成长历程。
《童年》讲述的是孤独孩童“我”的成长故事。小说以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整个社会及人生。“我”寄居的外祖父家是一个充满仇恨,笼罩着浓厚小市民习气的家庭,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家庭。此外,小说也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腐败、没落而趋向灭亡的过程。小说通过“我”幼年时代痛苦生活的叙述,实际反映了作家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展现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广阔社会画卷。
我的父亲因为霍乱去世了。年轻的我紧紧依偎在外祖母身边,害怕而又不安地看着母亲哭泣。
真是祸不单行,伤心过度的母亲刚生下的孩子也夭折了。好象再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了。处理完一切,我跟着外祖母和母亲乘船到尼日尼的外祖父家去。
外祖母是个慈祥而善良的人。她讲起话来又亲切,又快乐,又流利。从见到她的第一天起,我就和她要好了。在船上,她给我讲故事。声音很低,很神秘,她俯下身子凑近我的脸,睁大了眼珠儿注意地看着我的眼睛,就仿佛往我心里灌输一种使我振奋的力量。每次听她讲完,我总是要求:“再讲一个!”“好吧,阿辽沙”。她总是痛快的答应了。
外祖父家到了。无论这家的大人还是小孩,我都不喜欢,我觉得自己在他们中间是陌生人。特别使我不喜欢的是外祖父,"我"在他身上立刻闻到敌意。
外祖父家里,弥漫着人与人之间的炽热的仇恨之雾,大人都中了仇恨的毒,连小孩也热烈的参加一份。外祖父开了染坊,两个舅舅也在染坊干活,并雇了一些长工。母亲的到来,使两个舅舅担心她会分走本属于他们的一份家产,于是便闹着要分家。
我觉得祖父的脾气很坏;他不论和谁讲话,总是嘲笑人,欺负人,摆出挑战的神气,极力惹对方生气。来了不几天,外祖父就逼着我学祈祷。不久,我就挨了外祖父的一顿鞭打。
大人们巧妙地使布料变色,这使我觉得好玩,当我把一块桌布的边缘刚放进染桶时,家中的长工茨冈飞奔过来,阻止我。连外祖母也惊叫一声,甚至哭了起来。我知道闯祸了。
当天晚上,外祖父推开外祖母的阻挡,把我抱到长登上。我在他手里挣扎,拉他的胡子,咬他的手指。这使他更加狂怒,只听得他粗野地叫喊:“绑起来!打死他!……”
我失去了知觉,接着就病了一场,趴在床上躺了几天。生病的那几天,是我一生重大的日子。在这些日子里,我大概长得很快,并且有了一种特别不同的感觉。从那时起,我怀着不安的心情观察人们,仿佛我心上的外皮给人撕掉了,于是,这颗心就变得对于一切屈辱和痛苦,不论是自己的或别人的,都难以忍受的敏感。
茨冈来看我了,胳膊上满是鞭痕,这是他为了阻止外祖父的树条子而留下的。他不断地安慰我,并告诉我再挨打时减轻痛苦的方法。
小伙子茨冈有一手染布的好技术。两个舅舅都准备自己将来开染访的时候,把茨冈拉过去。他们还怕他不跟,担心外祖父与茨冈开第三个染坊。外祖父看出了他们的诡计,故意逗他们说,他要给获冈买一个免除兵役的免役证,虽然会花很多钱,但他最需要获冈。这不能不使两个舅舅憋了一肚子气。外祖父更没想到他的这句玩笑对茨冈意味着什么。
在雅可甫舅母去世周年那天,舅舅们让茨冈背着沉重的十字架到坟地去。
当我和家中的老匠人格里高里开心地说话时,突然听到外面一阵嘈杂。原来舅舅们回来了,茨冈躺在地上,身上的血流得很多。雅可甫舅舅说:“他摔倒了,给压住了,——砸到背脊上。”“是你们把他砸死的,”格里高里闷声地说。“就是的,——怎么样……”这时,外祖父来了,他尖着噪子吼道:“一群豺狼!我知道,他是你们眼中钉……唉!”
……小伙子茨冈无声无息地,被人遗忘地埋掉了。
外祖母经常向上帝祈祷,把家务事从头到尾告诉上帝。我常央求她讲上帝的故事。她一讲起上帝、天堂、天使,就显得和蔼;面孔也变得年轻,湿润的眼睛流露出特别温暖的光芒。
有一天,她正跪着祈祷,外祖父突然进来,嘶哑着嗓子喊道:“失火了!”“你说什么!”外祖母大叫一声,跳起身来,向大厅奔去。
“把圣像摘下来!给小孩子穿上衣裳!”外祖母严厉地、声音坚定的指挥着,而外祖父只是低声地号泣。我望着火光吓坏了,只见外祖母头顶空口袋,身上裹着马被,冲向了大火熊熊的房屋,一边喊叫:“硫酸盐,昏蛋们!硫酸盐要爆炸了……”就在人们的惊愕当中,她浑身冒烟地钻了出来,抱着一桶硫酸盐。
她在院里东奔西跑,哪儿有事就到那里,所有的人都听她指挥,什么事也逃不过她的眼。
火被扑灭了。我刚想入睡,屋里又象失火一样忙乱起来,舅母娜塔莉亚要生孩子了。我从炕上爬下来,刚蹭到舅舅身边,他忽然抓住我的脚,用劲一拉,我摔倒在地板上。“混蛋”,我忍不住骂他。他跳起来,把我揪起来,咆哮道:“摔死你!”
我苏醒过来,知道娜塔莉亚舅母难产死了。我只觉有一块什么东西在我的脑袋里和心中肿胀起来;我在这屋里所看到的,仿佛是冬季大街上的载重车队,慢慢的从我身上走过,把一切都压碎了……
交春的时候,舅舅们分家了:雅可甫留在城里,米哈伊尔搬到河对岸,外祖父又买了一所大宅子。整所宅子住满了房客,外祖父只留楼上一大间给自己住和接待客人,我和外祖母住在顶楼上。
外祖父对我有时也和善起来,虽然是他心情好的时候,打我也是越来越少了。他教我认字,甚至给我讲故事。但他讲的多是他过去的历史,跟外祖母讲的不一样。
但我们的平静很快就被打破了。一天晚上,雅可甫舅舅来了,说米哈伊尔舅舅喝醉了,并说米哈伊儿舅舅声称要“把父亲的胡子拔掉,杀死他!”外祖父的脸扭得吓人,尖声吼道:“我知道是你灌醉了他,是你教他的!您想把家产全拿到手才甘心,是不是?”
米哈伊尔舅舅醉醺醺的来了。他进了街旁的一家酒馆。后来,是外祖母和雅可甫舅舅把他从酒馆里拖走的。
米哈伊尔舅舅常常一到晚上就来,甚至带上几个帮手,借酒发疯,拔掉果树,甚至捣毁浴室,外祖父痛苦不堪,面色发黑。
终于矛盾激化了。一次,舅舅持一根粗大的木棒来了。他在台阶上打门,在门后等他的是拿着大根子的外祖父和拿着尖头长棍子的两个房客。外祖母在一边央求着,但外祖父只是对房客说:“照胳脯和腿打,可不要打脑袋……”。
外祖母扑到门边的一个小窗上,叫舅舅快跑。但舅舅红着眼睛照着她的胳膊就是一木棒,外祖母倒下了。“哎呀,老婆子怎么了?”外祖父可怕地嚷叫一声。
门忽然开了,舅舅跳进漆黑的门洞里,但马上就象铲垃圾似的,从台阶上被甩了出来。
外祖母呻吟着。外祖父望着被绑起来的儿子,叹了口气,来到外祖母的床前。“他们要把咱们折磨死,老婆子!”“你把财产都给他们吧……”听得出,他们并不想把给我母亲的那份财产送给舅舅们。
他们谈了很久,外祖母的声音又低沉又可怜,外祖父却大吵大闹,怒气冲冲。
我很早就明白:外祖父有一个上帝,而外祖母另有一个上帝。
几乎每天早上,外祖母都能得到新的赞美的词句,热烈、感动、虔诚地祈祷着。她的祈祷从来都是赞美歌,都是诚恳而率真的颂扬。
她的上帝整天和她在一起,甚至对畜牲也提起上帝。我明白,一切生物--人、物、鸟、蜂、草,都很容易地,顺驯地服从她的上帝;上帝对人间的一切都是同样的慈善,同样的亲切。
一次,酒馆女主人骂外祖母,甚至向她扔胡萝卜。我瞅机会把酒店女主人关在地窖里进行报复。外祖母教训了我几句永志不忘的话,“亲爱的孩子,你要记住:不要管大人的事!大人都学坏了;上帝正考验他们呢,你还没有受考验,你应当照着孩子的想法生活。等上帝来开你的心窍,指示你应当作什么,领你走那应走的道路。懂不懂?至于什么人犯了什么过失--这不是你的事。这让上帝来判断、惩罚。”
外祖父的祷词往往充满了痛苦与无奈。“熄灭我痛苦的火焰吧,我又穷又坏!”“我只对你独自一人犯罪--请你转过脸去不要看我的罪恶吧……”。他对我讲上帝无限力量的时候,总是首先强调这种力量的残酷,他说,人们犯了罪,就得淹死,再犯罪,就得烧死,他们的城市得毁灭;他说,上帝用饥饿与瘟疫惩罚人们,他永远是用宝剑统治人间,用皮鞭对付罪人。
外祖母的上帝是一切生物可爱的朋友。外祖父的上帝使我恐惧与敌视:他不爱任何人,用严厉的目光注视一切,他首先寻找和看见人的坏的、恶的、有罪的一面。
家里的人不要我到街上玩耍,因为街上的孩子老欺负我,更让我难过的是,老工人格里高里已完全瞎了,沿街乞讨。外祖父早已不雇人了。
外祖父把房子卖给酒馆的老板,另买了一所房子。周围住满了人,但最吸引我的是一个名叫“好事情”的房客。
他的房间几乎被箱子和书藉堆满了,到处是盛着各种颜色的液体的瓶子,一块块的钢铁,成条的铅。从早到晚,他全身涂满了不知什么颜料,头发蓬乱,笨手笨脚地,老在那里熔化铅,焊什么铜的小东西。这人玩的魔术使我好奇万分。
全宅的人都不喜欢这位好事情,认为他是药剂师、巫师和危险人物。但我却对他日益好奇。于是,有一天,我鼓足勇气扣开了他的房门。
从此,我就常与他在一起。院子中普普通通的东西,经他一两句话,就会变得特别有意义。院里跑来一只猫,在明亮的一潭水洼前停住,瞅着自己的影子,抬起自己的爪子,象是要打它,--好事情轻轻地说:“猫儿又骄傲又多疑……”金红色的大公鸡飞到篱笆上,站住,拍了拍翅膀,险些儿摔了下来,它给惹火了,伸长脖子,怒冲冲地咕噜起来。“这位将军好大的架子,但聪明可不怎么的……”有个孩子老欺负我,我打不过他,好事情听了我的遭遇,说:“这是小事情;这种力气算不得力气,真正的力气在于动作的快速;越快越有力--懂不懂?”他的话果然灵验,我果然打败了那个孩子,好事情的话是多么令人感到神奇啊!
很快我对好事情就发生了牢固的情感,不论是在苦痛的受辱日子,还是欢乐的时刻,他都成为我不可缺少的人。
我到房客那儿去,渐渐被外祖父知道了。我每去一次,他就狠狠揍我一顿。后来,好事情终于被外祖父撵走了。
我和无数优秀人物中的第一个人的友谊,就这样结束了。
小的时候,我想象自己是一个蜂窝,各式各样普通的粗人,全象蜜蜂似的把蜜--生活的知识和思想,送进蜂窝里,他们尽自己所能做到的慷慨大量地丰富我的心灵,这种蜂蜜常常是肮脏而味苦的,但只要是知识,就是蜜。
好事情走后,彼得伯伯和我挺要好。他喜欢说话,看来人倒善良而快乐,但他的眼睛经常充血而且混浊,有时像死人般的停滞不动。
我们那条街上,搬来一位老爷,他有一个非常奇怪的习惯:每逢休息日,就坐在窗口用鸟枪射击狗、猫、鸡和乌鸦,对他不喜欢的行人也射击。
有一次,这位射手打进外祖父腿上几颗霰弹。外祖父气坏了。向法官递了状子,召集街上受害者和证人,但那位老爷忽然不见了。
每听到街上枪响,彼得伯伯就往街上跑。有时他逛半天也没结果,大约那个猎人不承认他是一个值得射击的野禽,过了不久,终于他被打中了。他走到我们面前,心满意足地说:“打着下襟了!”我有点怕,就问:“老爷会打死人吗?”“干吗不会?会。他们彼此也打死。”
他对我很亲热,跟我说话,比跟大人谈话和气些。他请大家吃果酱时,我的面包片上的果酱抹得特别厚。他也给我讲很多故事,但都奇怪地相似:每一个故事里都有折磨人、斯负人、压迫人的事情。
过了一段时间,我又结识了奥甫先尼可夫上校院中的三个孩子。我们很友好,玩得也挺开心。但彼得伯伯认为他们是少爷,是毒蛇。这让我感到令人讨厌。那三个孩子在家里也挨打,他们也没有什么对不起我的地方。
后来,我发现彼得伯伯忧郁呆痴病愈来愈犯得勤了。不再请人吃果子酱,他的脸干枯了,皱纹更深了,走起路来晃晃荡荡的,象病人似的。
一天,警察来了,来找彼得伯伯,但他已经不见了。几天后,彼得伯伯在我家后院中自杀了。
听外祖母的客人讲,彼得伯伯真正的姓名并不知道,他与一件案子有关。他与同伙很早以前就抢劫教堂。
我听了,仿佛觉得所有的人都变得短小,肥胖,可怕……
一个星期六的早晨,我的母亲坐着马车来到了外祖父家。母亲穿一件宽大的又暖和又柔和的红衣服,一排黑色的大扣子从肩膀斜钉到下襟,我感到母亲漂亮、年轻,比谁都好。
母亲的到来改变了我野马般的生活,母亲开始教我“世俗体的”文字,又让我学着背诗。从此以后,我们俩彼此都烦恼起来。诗行中的字我经常念错,我心里知道怎么念,可一出口准走样。有时我是故意念错的,其实我很喜欢排列一些无意义的诗行,或者把这些诗行另换一个说法,这或许就是在小时候表现出的创作欲望,可这老惹母亲生气。在吊床上,我说给外祖母听时,她有时哈哈大笑,但通常总是责备我。
我觉得日子不好过,不仅仅是因为母亲教我的功课越来越多,越来越难懂;更主要是母亲越来越愁眉不展,常常在花园的窗户旁长久地默默无语地坐着,并且整个人也变得不修边幅,也越来越爱生气。
我还看见,外祖父正在准备一件使外祖母、母亲害怕的事。有一天晚上,外祖父和母亲吵过之后,母亲又去房客家了。外祖父却把外祖母狠狠的揍了一顿,几根粗发针深深的扎进了她的头皮,我鼓足勇气给她拔出时,发针都被戳弯了。外祖母央求我别告诉母亲,我答应了,但内心却充满了对外祖父的仇恨。我终于找到了一个适当的机会报仇。顶楼的箱子里放着外祖父珍爱的十二张圣像,趁他不在意,我抓起几张跑到楼下,拿出剪刀,爬到吊床上动手剪圣人的头,我还未来得及剪第二张,外祖父来了,他准备狠狠揍我一顿时。母亲及时赶到,又从我口中得知外祖母被揍一事,外祖父因此感到很没面子。
为了阻止母亲与房客来往,外祖父把原来的房客撵走了。重新布置了房间,外祖父要请客。雅可甫舅舅也来了,还领来了一个独眼秃顶的钟表匠,我不喜欢他,因为他很丑并且古怪,可外祖父要把母亲嫁给他。在一个星期日的白天,钟表匠来了,外祖父强迫母亲去见他,母亲坚决不同意,并把外衣和裙子脱掉以示反抗,外祖父只好妥协了,外祖母很客气地把钟表匠送走了。母亲的抗婚获得了成功。
自从这事发生后,母亲立时坚强起来,腰杆挺直了,成了家中的主人。外祖父却变得不为人注意,他几乎不出门,老是坐在顶楼里读一本神秘的书,他和母亲说话比较温和了,发火也比较少了。
外祖父的箱子里放着许多珍贵的衣服和各种宝石项链,外祖父把这些东西都送给了母亲。母亲打扮的越来越漂亮了,她住在前屋的两个房间里,经常有客人出出进进,最常来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彼得军官,另一个是耶甫盖尼,母亲后来和他给了婚。
热闹的圣诞节过后,母亲送我和米哈伊尔舅舅的儿子萨沙去上学。一个月后,萨沙开始逃学,把书包细心地埋在雪里。外祖父只得给我们雇了一个护送人。但萨沙终于跑掉了,他想去做强盗,因为继母、父亲,外祖父都不疼他。而我决定要做军官。
我出天花了,被放在后面的顶楼上,在床上躺了三个多月。我躺在那里听见家里越来越喧闹,好象有什么事要发生,外祖母经常来看我,却不告诉我。
外祖母经常喝酒了,并且自动给我讲起我父亲的故事。
父亲九岁时成了孤儿,二十岁时已成为一个上好的细木匠,和我母亲偷偷相爱,私定终身。有一次,外祖母和母亲在花园里摘红莓,父亲越墙而过,来求婚。外祖母知道外祖父会坚决反对这桩婚事的,但又可怜这对年青人,决定让他们走,并约定一周后举行婚礼,当外祖父得知这件事并设法阻拦时,这对新人已站在了教堂的走廊上了。外祖父发誓从此不愿再见到父亲、母亲。
在我快要降生的时候,外祖父原谅了他们,父亲母亲搬来住在外祖父家。父亲是个活泼聪明的人,经常搞一些恶作剧。两个舅舅非常仇恨父亲。在一天晚上,他们把父亲骗到一个冰窟里,差点要了父亲的命。第二年开春,父亲、母亲坐第一次通航的轮船走了。
夜里我睡不着的时候,臆造出一些悲惨的故事,父亲总是独自一人,手里拿着棍子向什么地方走去。后面跟着一只长毛狗
母亲难得来看我,来了也是匆匆忙忙,在她身上有我不知道的新的变化。
有一天傍晚,我睡着了,当醒来时,我觉得两腿也苏醒了。我知道,我不久又可以走路了,这太好了。
母亲与马克辛莫夫结婚了。然后,他们就去莫斯科,把我留在外祖父家。
我与外祖父在花园里忙来忙去,外祖父休息的时候就对我说:“要学着能够独立工作,不要听别人摆布!要老老实实,稳稳当当地生活,可是要倔强的生活!谁的话都可以听,可是你以为怎么好就怎么做……”。
秋天,外祖父把房子卖了,并和外祖母分了家。不久,母亲与后父回来了,说家里失火,烧得一无所有,外祖父闷了一会儿,忽然对后父大声地说:“有风声传到我耳朵眼里,阁下,并没闹过什么火灾,是你打牌输光了……”。
我跟母亲住在一起,开始变野了。我每一次上街准被街上的孩子打得遍体伤痕。--打架是我唯一喜爱的娱乐,成为癖好。母亲用皮带抽我,但惩罚更激怒了我,下一次,我和小孩子打得更狂热,--母亲把我惩罚得也更利害。在我的心中常常地爆发那种对一切都怨恨的带炭气味的青色火苗,那股沉重的不满的感情,那种在这灰色的死气沉沉的无聊气氛中孤独的感觉,死灰似的在心中冒烟。
后父对我很严厉,不理睬我母亲,而且愈来愈常常和母亲吵架。
母亲生了一个小弟弟,叫萨沙,身体不好,在母亲第二个孩子生后不久就突然死了。
我已经上学了,一切都令我反感,只是后来的一个主教让我感到很亲切,很快乐。为了买童话书,我拿了家里的一卢布。虽然我并不想隐瞒拿钱,但还是被母亲打了一顿。学校的学生说我是小偷,于是,我不想再到学校去了。
一次,父亲打我母亲。他用腿踢她的胸口。争吵中,我知道父亲不知到什么女人家去了。我拿起一把刀子,向后父的腰全力刺去。母亲见了,惊叫一声,把后父推开了,仅刺伤了他的一点皮肉。他按着腰跑了。
后来,我对母亲说,我杀死后父,也杀死自己。我想,我会做到这一点的,不管怎样,我会试着这样做的。直到现在我还看见那只下贱的长腿,在空中来回摇摆,用脚尖踢女人的胸口。
我又搬到外祖父那里。外祖父和外祖母完全各过各的,样样都是分开的:今天是外祖母出钱买菜做午饭,明天就该外祖父买菜买面包,轮到他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外祖母买的全是好肉,而他总买些大肠、肝、肺、牛肚子。茶叶和糖各人保存个人的,连敬圣像点的长明灯的油也是各买各的。
看着外祖父的这些鬼把戏,我又好笑又厌恶,而外祖母只觉得可笑。
我也开始挣钱。每逢休息日,我就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
我和几个小伙伴一块儿捡破烂,到木材厂偷劈柴和木板,在这个村里,偷窃已经形成一种风气,不算是罪恶,而且对于半饱半饥的小市民差不多是唯一谋生的手段。
后父被解雇了,不知去向。母亲沉默而干瘦,小弟弟生病,身体弱得连大声哭都不能。
母亲越来越瘦。她那细长的身子,活象一棵折光了枝子的枞树。她完全变成哑巴了。有时,整整一天都是沉默地躺在角落里,渐渐地死去。她正在死去——这我当然是感觉到的,也是知道的。
母亲是在八月里一个星期五中午时分死的,后父刚回来,他在一个地方找到了事情,外祖母和小弟弟已搬到他那里。
当人们向母亲的棺材撒干沙土的时候,外祖母象瞎子似的向乱坟堆走去,她碰到十字架上 ,磕破了脸……
埋了母亲几天后.外祖父对我说:“ 喂,听我说,你不是一枚奖章,我脖子上不是挂你的地方,你到人问混饭吃去吧……”
于是我就到人间去了。
感想在 http://tiebabaiducom/fkz=250668848
在《我的大学》里,高尔基用自己的笔触反映了当时俄国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民粹派反抗沙皇统治的活动,展示了这一时期俄国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在高尔基的自传小说,我们看到青少年时期的高尔基就已经对俄国的丑恶现实十分憎恶,一直努力探索生活的道路。他曾经幻想自己做一个强盗,劫富济贫或者用祈祷上帝的方式来改善人们的生活,但当时他还很年轻,当然这只是天真幼稚的幻想。在大量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中,他也未能找到曾苦苦思索的“我该怎么办”的问题的解答。接触了许多具有革命情绪的知识分子,高尔基又想从他们那里找到新的生活道路。
长篇小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一九二三年在国外疗养期间完成的自传体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也是他在十月革命之后写的第一部重要作品。小说叙述十六岁的主人公满怀着上大学的愿望,告别了年迈的外祖母,从下诺夫哥罗德来到了伏尔加河岸的喀山市。到了喀山,主人公就清楚的看到,严酷的现实生活使他上大学的美好愿望顿时化为泡影,因为他必须直面人生,必须首先为生存而受雇去干活。于是喀山的贫民窟、穷街陋巷和轮船码头变成了他踏上人生之路的头一所社会大学。
《我的大学》描写他在喀山时期的活动与成长经历。他16岁报着上大学的愿望来到喀山,但理想无法实现,喀山的贫民窟与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他无处栖身,与人共用一张床板。在码头、面包房、杂货店到处打工。后来,因接触大、中学生、秘密团体的成员及西伯利亚流放回来的革命者,思想发生变化。他阅读革命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著作,直至参加革命活动。在革命者的引导之下,摆脱了自杀的精神危机。喀山的4年使他在思想、学识、社会经验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
《在人间》不仅是作者童年时代的自传,不仅是一个少年的生活史,而且也是一个时代艺术性的史册,反映了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成长引起的小资产阶段手工业的瓦解过程。阿瘳沙的外祖父卡希林一家的破产,就是俄国十九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的真实写照。 小说描述了普通俄国人的困苦生活和他们日常的苦闷,显示出这个少年对这种生活的反抗情绪越来越强烈了。从而创造出一个能干、求知欲很强的少年的活生生的形象。书中真实地描写了人民下层的严峻的、阴暗的生活,也描述这个来自下层的少年建立了自己初步的世界观。这部自传小说获得了进步的社会活动家的好评。亚美尼亚作家希尔万扎杰认为这部小说具有全人类的意义。
经典名著
《童年》与其续篇《在人间》、《我的大学》共同构成了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是首篇。在这部小说中,描写的是作者10岁以前的童年时代的生活。记叙了主人公成长、生活的历程,描写了那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阿廖沙四岁时,父亲就死了,于是跟着外祖父、外祖母过着贫寒、艰苦的生活。外祖父有着矛盾复杂的性格,他的内心有善良的一面,但贪婪金钱腐蚀了他的灵魂。在这冷冰冰的世界里,只有外祖母庇护、关心着他,给予他无限的温情和钟爱,并对他进行了有益的教导。
补充:命运的悲歌――《童年》导读
一、作者简介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历克塞·马克西姆维奇·彼什科夫,是享有盛誉的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列宁语)。他的创作开始了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他的名字“代表着世界文学史上的新时期”(鲁迅语)。20世纪初,他的作品就开始介绍到我国,对我国的文学和我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
1868年3月14日高尔基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城。父亲是个大兵的儿子,母亲是染房老板的女儿。祖父曾经当过军官,因残酷虐待部下,被沙皇尼古拉一世降了职。祖父对父亲非常严厉,以致父亲从家里逃跑5次,最后一次逃跑成功。逃跑后,先后干过木匠、轮船公司办事处经理、装饰室内帷幔和裱糊壁纸的工人等,是个聪敏、善良而且非常愉快的人。后来感染霍乱,在高尔基3岁时去世。父亲去世后,高尔基随母亲到外祖父家生活。在充满小市民气的外祖父家度过了童年。其间,母亲改嫁并于几年后患肺结核病去世,外祖父破产。11岁的高尔基被迫流落人间,开始独立谋生。他拣过破烂,当过学徒和杂工,受尽欺凌与虐待,饱尝生活的苦难与艰辛。他只上过三年小学,但酷爱读书,利用一切机会读手边所能碰到的书,刻苦自学。1884年,他怀着上大学的打算来到咯山,但未能如愿,在社会的底层读完了他的社会大学。先后当过码头搬运工、面包师傅、杂货店伙计、园丁和守夜人等。同时,结识了先进的民粹派知识分子和马克思主义的著作,进一步认识到现实的丑恶和人民的疾苦,逐渐树立起改革社会的决心。1888—1889年、1891—1892年,高尔基为了解祖国和人民,两次漫游俄罗斯。从尼日尼跑到察里津,经过顿河区域、乌克兰,来到比萨拉比亚,再从那里沿着克里米亚南岸到了库班,再到黑海边。旅途见闻和艰苦经历使高尔基开阔了眼界,磨练了意志,积蓄了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素材,激发了他从事文学创作的强烈欲望。
19世纪90年代,,俄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黑暗落后的俄国变成世界革命的摇篮,马克思革命理论广泛传播,高尔基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从1892年高尔基在《高加索报》上发表浪漫主义短篇《马卡尔·楚德拉》到1899年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问世,19世纪90年代高尔基共创作了中、长、短篇小说和特写、故事、散文、随笔诗歌等700多篇,它们大体包括浪漫主义作品和现实主义作品两部分。浪漫主义代表作主要有《马卡尔·楚德拉》(1892)、《伊则吉尔老婆子》(1895)、《鹰之歌》(1895)。其中,《伊则吉尔老婆子》中塑造的丹柯形象与《鹰之歌》中塑造的鹰的形象是高尔基创作中最早出现的英雄形象,它们突出概括了当时俄国革命者奋不顾身的革命精神与英雄气概,熔铸着作家崇高的社会理想与道德理想。它们犹如火花,“在人生的黑暗中燃烧起来,在许多勇敢的心里燃烧起对自由、对光明的狂热的渴望!”现实主义代表作主要有《叶美良·皮里雅依》(1893)、《切尔卡什》(1895)、《玛莉娃》(1897)、《好闹事的人》(1897)、《因为烦闷无聊》(1897)、《二十六个和一个》(1899)、《福马·高尔杰耶夫》(1899)等。在这类作品里,高尔基鞭挞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暴露小私有者、小市民的庸俗,肯定劳动者,特别是流浪汉的人格尊严。高尔基以写流浪汉题材出名,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流浪汉形象,如《叶美良·皮里雅依》中的流浪汉叶美良、《切尔卡什》中的切尔卡什、《玛莉娃》中的玛莉娃等,为俄国文学画廊增添了新的文学形象。这类作品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899年问世的《福马·高尔杰耶夫》,这是高尔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福马本是资产阶级的接班人,但耳闻目睹的事实却使他越来越感到资产阶级的肮脏事业是与人类一切高尚情感不相容的。他苦恼、失望,最后被送进疯人院。在这部小说中,高尔基已经用丰富的现代生活画面,来展示不同类型的资产者的活动,反映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过程以及资产阶级的掠夺性了。因此,这部小说的出版标志着高尔基的现实主义创作进入成熟阶段。
20世纪初的头二十年是俄国革命高潮酝酿、高涨与取得胜利的时期。这20年间,俄国进行了三次革命(1905年革命、1917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在这过程中,高尔基始终将自己的创作活动与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表现了一个革命作家的崇高品质。1901年3月,高尔基参加彼得堡学生的游行示威活动并创作了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但只有结尾部分《海燕之歌》得以发表。全篇用象征手法写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化身海燕同反革命势力代表的风、雨、雷、电搏斗的情景,同时无情嘲笑了害怕革命的资产阶级社会阶层的代表海鸥、海鸭和企鹅等。“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成了呼唤革命的有力号召。写小说的同时,高尔基看到剧院的重要宣传作用,1901年与1902年先后写出了剧本《小市民》与《底层》,描写了小市民思想与无产阶级思想的冲突。《小市民》中刻画的革命工人火车司机尼尔是俄国文学中第一个以新的精神面貌出现的工人形象,这一形象预示了高尔基以后的创作方向。《底层》描写了一群被抛到社会底层的流浪汉的悲惨遭遇。剧中作者批判了资产阶级虚伪的“安慰主义”哲学,提倡尊重人、赞美人,号召人们为改变自己的现状而斗争,被称为“海燕式”的剧本。1905年,高尔基参加了1905年俄国革命,加入布尔什维克党并会见了列宁,思想产生巨大飞跃。1906年他在美国完成举世闻名的长篇小说《母亲》。《母亲》是高尔基最重要的作品,这部长篇小说第一次生动的描写了工人阶级反对地主、资产阶级专制统治的革命斗争,歌颂了无产阶级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塑造了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巴威尔、母亲尼洛夫娜的光辉形象,奠定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新型创作方法,在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列宁称赞《母亲》“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1906年至1913年底,高尔基侨居意大利。其间,他创作了反映农村革命斗争的中篇小说《覆灭》(1909),揭露并批判小市民习气的中篇小说《奥库罗夫镇》(1909)和长篇小说《马特维·克日米亚金的一生》(1911),以童话形式、浪漫主义手法描写意大利工人和劳动人民生活斗争的《意大利童话》(1911—1913)等。1913年底,高尔基回到俄国,写作了《俄罗斯童话》(1912—1917)、《俄罗斯浪游散记》(1912—1917)。出版了自传体三部曲中的前两部《童年》(1913)、《在人间》(1915)。第三部《我的大学》完成于1922年。自传体三部曲是高尔基文学遗产中最优秀的部分之一,在这些作品中,高尔基根据早年的生活经历,真实描绘了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俄国社会生活的全貌,展示了充满残酷、野蛮、愚昧、污秽的令人窒息的生活,表现了一代新人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崇高理想。
在苏维埃时代,是高尔基为创建苏联新文学而加紧劳作的时期。他受党和政府的委托,担任文化出版部门的领导工作。创办大型报刊杂志,主持出版一系列丛书,组织和领导文学社团活动,团结国内外进步文艺队伍,培养和扶持青年作家,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高尔基晚年仍然勤奋从事文学创作活动,写了大量的小说、戏剧、散文、特写、回忆录以及政治性论文和文学论文。这时期的作品主要有回忆录《列宁》(1924)、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1925)和《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1925—1936)等。其中,《列宁》是为了悼念革命领袖列宁而写的,它通过列宁的革命活动和日常生活素材塑造了革命导师的“象真理一样朴素”的光辉形象;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是一部俄国资本主义的兴亡史,它通过阿尔达莫诺夫一家三代的盛衰变化,概括了俄国资产阶级从农奴制改革到十月革命这50年间的历史命运;《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高尔基花了十年时间创作的一部未完成的长篇巨著,作家以雄健的笔力描绘了十月革命以前40年间俄国社会生活的一副全景图,包罗了形形色色的重大历史事件,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和各种反动思潮的尖锐斗争。
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与世长辞。
二、作品提要
阿廖沙(即童年高尔基)很小的时候,父亲得病死了,母亲带着他回到外公外婆家。
阿廖沙母亲的到来引起了大舅米哈伊尔与小舅雅科夫的争斗,他们怕母亲来讨要嫁妆,闹着分家,一家人打成一团。阿廖沙初步认识到外公家弥漫着的相互仇恨的气氛。大舅捉弄老裁缝格里戈里,让侄子把烧得滚烫的顶针放在格里戈里手边,不料却被外公无意中戴上,外公把孙子抽了一顿。阿廖沙因为把桌布放到染桶里也被外公狠狠打了一顿,打的过程中,所有的人都幸灾乐祸,连母亲也因害怕外公而不敢阻止他,只有外婆一人护着阿廖沙。打过阿廖沙后,外公来看他,给他讲起自己年轻时候在伏尔加河畔当纤夫时的情景,阿廖沙觉得外公像一朵云彩似的迅速地长大,由一个干瘦的小老头变成童话中的大力士。挨打之后,阿廖沙结识了小伙子茨冈,他成了阿廖沙最好的朋友,每次阿廖沙挨打时,他总把胳膊伸出去帮他挡着。每逢礼拜六,他带着阿廖沙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他擅长跳舞,幻想着有一副好嗓子。阿廖沙非常爱他,但他却被两个舅舅强迫着扛承重的橡木十字架去坟地,中间绊倒后,被十字架压在下面,因失血过多死掉了。
茨冈死后,阿廖沙更加依恋外婆。睡觉前,给外婆开玩笑,外婆给他讲上帝与小鬼的故事。外婆是阿廖沙最喜欢的人。
“外婆到来之前,我仿佛在昏睡,仿佛躲在黑暗中。她的出现唤醒了我,使我见到了光明,她把我周围的一切联结起来,把这一切编织成色彩缤纷的花边图案。她很快就成了我终生的朋友,成了我最贴心的人。她最理解我,也是我最珍贵的人,这是因为她对世界充满了无私的爱。这种爱使我感到充实,使我在艰难的岁月里充满了坚强的力量。”外婆知道的故事、诗歌、传说、童话多得不计其数,阿廖沙听的入了迷。一天晚上,家里突然失了火,家里人惊慌失措,外婆却非常勇敢,用一只空袋子蒙着头,身上批着马被,毫不畏惧地冲进火里,从里面抱出一只水桶大的盛满硫酸盐的瓶子,又镇定地指挥别人灭火。大火后,又忍着巨痛去接生孩子。
一开春,舅舅们就分了家,外公为自己买了一所新房,阿廖沙仍跟着外公外婆住。这是一段节奏平缓的日子,阿廖沙接触的人只有外公外婆。外婆向他讲述自己的身世。外婆也是孤儿,母亲一贫如洗,而且是个残废,为了生活,外婆跟随母亲四处流浪、乞讨,后来靠外婆织花边维持生活。外公也讲起小时侯与法国兵相处的事情。这段时间外公开始教阿廖沙识字。外公老病复发,动手打了外婆,阿廖沙感到无法忍受。
宁静的日子很快被打破,两个舅舅为了分外公家产,联合起来到外公外婆家闹事,尤其是大舅米哈伊尔,喝醉酒就闹事,整夜在房子周围转来转去,带来帮手把马林果丛和酸栗树统统拔掉,捣毁浴室,砸坏玻璃。一次拿粗大的木根砸门,外公集合了两个房客及酒店老板的妻子对付他。为帮儿子,外婆的胳膊被舅舅打断,阿廖沙无比仇恨舅舅。
接下来又是一段单调的日子,外婆每天祈祷,外公也每天祈祷。阿廖沙认为外婆的上帝仁慈、有同情心,外公的上帝却拒人于千里之外,让人望而生畏。阿廖沙喜欢外婆的上帝,讨厌外公的上帝,故意抓住外公祈祷时的失误捉弄他。这时期阿廖沙经常同街上的孩子打架,因为这些孩子做出的恶作剧令他无法容忍。这时,为外公干了一辈子活的老匠人格里戈里因双目失明被舅舅解雇,沦落为乞丐,阿廖沙为此感到难堪。
外公突然卖掉原有房子在别处买了房子。在这里阿廖沙结识了许多人。有外号为“好事儿”的房客,有伪装成马车夫抢劫教堂的的彼得伯伯,有奥甫相尼科家的三个孩子。阿廖沙与他们都建立了友谊,但同“好事儿”的关系最为密切。“好事儿”是一个整天忙着做实验的药剂师,对人生有透彻的感悟,经常指导阿廖沙观察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教给他人生的道理。“在我看来院子里平淡无奇没什麽值得留心的东西。但经他轻轻一推,或者三言两语指点一下,我所看到的一切就不同了,仿佛这些东西都具有独特的意义,因而给我留下的印象也就特别深。”但“好事儿”终因不被周围人理解而被外公赶走,阿廖沙非常生气但毫无办法。
百无聊赖之中,母亲回来了。在几个城市呆了很长时间又生了一个孩子后,走投无路的她又回到外公家。她开始教阿廖沙认字,让他背许许多多的诗。外公强迫母亲改嫁,母亲拼命反抗,外公异常生气,将气愤转嫁到外婆身上,毒打外婆,发针深深地插进外婆头皮。阿廖沙为外婆报仇,将外公最喜欢的圣徒像剪碎。
阿廖沙被母亲送进了学校,但不久因出水痘被迫休学在家。因发愁母亲的婚事,外婆开始酗酒并向阿廖沙讲述父亲与母亲的往事。不久,母亲看上了一个学测量学的学生并坚持要嫁给他。阿廖沙不喜欢继父与新的祖母,不想让母亲改嫁但毫无办法。母亲改嫁后,阿廖沙继续与外公外婆住在一起,他开始长大,拥有了自己的自信。阿廖沙又回到学校,但老师不喜欢他,只有主教赏识他。他因拿了一卢布买童话书被母亲打了一顿。继父对母亲很不好,用脚踢她,阿廖沙与继父拼命,又被送回外公家。
外公破产了,阿廖沙与外婆相依为命,通过三年级考试后他不再上学,开始自己养活自己。他结识了许多伙伴,他们互相帮助,一起捡破烂,扯木材。八月,母亲去世了,外公说阿廖沙不是奖章,不能老挂在他的脖子上。于是,阿廖沙便走向人间,外出谋生去了。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主要描写阿廖沙的童年,三部曲中的另外两部《在人间》、《我的大学》主要叙述阿廖沙的青少年经历。为使读者对阿廖沙的成长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这里简介一下后两部作品的内容。《在人间》描绘阿廖沙11岁走向社会外出谋生的经历。他备受生活煎熬,做过各种工役,受尽欺凌、侮辱、愚弄、甚至毒打和陷害,体验了社会生活底层的艰辛,认识到人性的丑恶。不过,外婆的善良、厨师的正直、玛戈尔皇后的博学,又使他看到生活的光明面。同文物鉴定人、司炉工、木匠等人的交往也使他感到人性的多面与复杂。他酷爱书籍,利用一切机会读他所能碰到的书籍,为此吃了种种苦头。《我的大学》描写他在喀山时期的活动与成长经历。他16岁报着上大学的愿望来到喀山,但理想无法实现,喀山的贫民窟与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他无处栖身,与人共用一张床板。在码头、面包房、杂货店到处打工。后来,因接触大、中学生、秘密团体的成员及西伯利亚流放回来的革命者,思想发生变化。他阅读革命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著作,直至参加革命活动。在革命者的引导之下,摆脱了自杀的精神危机。喀山的4年使他在思想、学识、社会经验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
三、思想内容
1914年俄国作家梭罗古勃在《作家日记》中谈到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时写道:“我边读边感到遗憾。我不由得想起列夫·托尔斯泰那充满芬芳气息的童年。相反地这里却是打架,斗欧,鞭笞……简直是一种在心理上不可理解的施虐狂。”的确,整篇《童年》中所描绘的是一种浓厚的、色彩斑斓的、离奇的难以形容的生活。那段生活,仿佛是由一个善良而且极端诚实的天才美妙的天才讲出来一个悲惨的童话。在那种黑暗生活中,残酷的社事情太多了。
小孩子做错了一点事,要脱掉裤子挨打;父子兄弟间为了分家,吵架斗殴,甚至打得头破血流;外祖母毫无过失,也逃不了外祖父的拳打脚踢;米哈伊尔舅舅为了寻开心,用烧红的顶针捉弄老匠人格里戈里;母亲跪在地上请求继父不要在外面鬼混,继父却用他穿着靴子的脚狠狠地踢她的胸部;格里戈里为外公干了一辈子活,当他双目失明,丧失劳动能力时,却被赶出染坊,流浪街头乞食为生;外公不但残酷剥削工人,而且六亲不认,与老伴一起煮茶时,茶叶也要放在手心里细细数过,生怕自己吃了亏。最后,又把老伴与外孙赶出家门,让她们自谋生路。但尽管作品中描写了那麽多目不忍睹的惨事与丑事,整部作品仍然象阳光透过云层一样放射出了乐观主义的思想光辉。主人公阿廖沙没有被艰辛、痛苦和屈辱的生活所压倒,他满怀信心,奋斗拼搏,冲破种种障碍与不幸,不断探索新生活,这种乐观主义精神使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带上了积极的色彩。作者高尔基在《童年》中也一再说明:“每当我回忆起俄国令人压抑的龌龊野蛮的生活,我常常问自己:这种丑陋的行为有必要去写吗?我每次都怀着充分的信心回答自己:有必要!因为这就是活生生的丑陋的生活现实,这种现实目前还存在着。要改变这种现实,要从人们的记忆和心灵中,从我们沉重龌龊的生活中清除它的影响,就必须透彻地了解这种现实。”“我描写现实生活中的这种丑恶行为,还有一个比较积极的原因:虽然这些丑行令人恶心,使我们感到压抑;虽然它们扼杀了无数美好的灵魂,但俄罗斯人的心灵仍旧是那样健康、年轻,正在克服并且最终能够克服这种丑恶的行为。”“我们的生活是非常奇妙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虽然有滋生各种无耻的败类的肥沃的土壤,但这种土壤终究会生长出卓越的、健康而且富有创造性的力量,生长出善良和人道的东西,它们不断激发我们建设光明的人道的新生活的不灭的希望。”这一方面表明了高尔基的美学原则:作家不必回避生活中的任何丑事,但目的是为唤醒人们的重视,从而彻底消灭它,并且坚信人类社会有一种真善美的自我调节机制。另一方面也表明高尔基写童年的悲惨经历,目的不是为了向人显示他是多麽值的同情与可怜,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回忆童年生活,而是用自己童年的亲身经历,告诉读者,无论环境多麽恶劣,生活多麽艰难。总有一些善良美好的人,只要怀着一颗向上的心,在龌龊的环境下也能培养出健康、正直的心灵。因此,我们说全书的思想内容表现上是积极向上而非颓废委靡的。
作品主要塑造了两大类人物形象,作者通过对这两大类人物的叙述表达了对他们的爱憎之情。两大类人物一类以外公为代表的自私残暴的人,一类是以外婆为代表的正直、善良的人。外公是阿廖沙十分讨厌的一个人,对他无论是外貌描写还是内心世界的刻化,总有作者辛辣的讽刺意味在里面。他矮小、干瘦,只有外婆的肩膀高,走起路来步子快而细,自私残忍,野蛮粗暴,动辄就打人骂人,哪怕遇上一点不如意的事情也要歇斯底里的发作。为了维护他那摇摇欲坠的小业主地位和分崩离析的家庭,他残酷的虐待工人伙计,甚至六亲不认,将替他劳动了一辈子的老匠人格里戈里赶出家门,共同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伴他也要她自谋生路。有钱时作威作福,独断专行。破产后更加贪婪吝啬,品格底下。物质上破产,精神上也完全垮掉。尽管在这个市侩气十足的人身上还有一点人性的闪光,如他年轻时候在伏尔加河当纤夫,经历了贫困和沉重的生活,是一个生活的斗士与勇士。当他给阿廖沙讲到那时的经历时,露出一种真诚而兴奋的表情。再如他叫阿廖沙识字也体现对阿廖沙的疼爱。但这一切并不能掩盖他整体人性上的残忍与自私。对于外公的种种恶劣行为,阿廖沙是非常讨厌的,尤其是外公无故殴打善良的外婆时,他无比愤怒,报复外公。这种厌恶、愤怒同样也存在于作者心中,通过对阿廖沙反抗外公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以外公为代表的那一类人的蔑视、厌恶、否定,也表达了作者对小市民阶层肮脏、龌龊不良品性的否定。与对外公那类人的厌恶相反,作者通过对外婆等人的回忆,表达了对以外婆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的热爱、崇敬之情。外婆善良慈祥,爱亲人,爱邻居,爱所有的人。她心甘情愿把生活中的一切压力都承担下来而毫无怨言。生活的困苦、丈夫的殴打、儿子的忤逆……都熄灭不了她内心深处的仁爱之光。她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与诗意的劳动妇女,她能歌善舞,善于讲形形色色的传说、童话、民间故事。她还是一个勇敢的人,作坊起火时,所有的人都惊慌失措,只有她冲进火海,抢出水桶大小的一桶硫酸盐。因此,尽管她有对恶势力顺从忍耐,对上帝盲目信仰的缺点,这并不影响她整体人性上的光辉。与外婆同类的人还有小伙子茨冈与房客“好事儿”。小伙子茨冈是个弃婴,被外婆收养,长大后就成了外公的雇工,他勤劳能干,力大无穷,虽然被外公与舅舅当成牛马使唤,仍很善良乐观。相对于小伙子茨冈来说,房客“好事儿”则是一个成年人,对生活有透彻的了解与感悟。他是祖国无数优秀人物中的一个,见识远大,教阿廖沙用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教他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技巧。这些人都是阿廖沙所喜欢与崇敬的,他们对阿廖沙人生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从正面唤起了阿廖沙对生活的热烈向往。这些人都不同程度的向阿廖沙敞开自己的心灵,帮助他了解到在生活中除丑事之外,还存在着健康与富有创造性的东西。作者在作品里写道:“在童年,我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蜂窝,一些普通、平凡的人们象蜜蜂一样,把自己的知识和关于生活的想法的蜜送到那里,每个人尽自己的力量慷慨大方的充实着我的心灵,这种蜜往往是肮脏而苦涩的,但这一切知识仍然是蜜。”因此,高尔基在作品中流露出对这些人的热爱、赞美之情,通过阿廖沙的与他们的交往热情讴歌了他们。
作品通过对阿廖沙童年经历的描写从侧面也暴露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当时的俄国社会处于19世纪70—90年代,正是俄国大革命的前夕,整个社会处于沙皇的统治之,下人民流离失所。偷窃在村民中已形成一种风气,已经不算是罪恶,而且对于半饥半饱的小市民来说差不多是唯一谋生的手段。儿童无钱上学,沦落街头,靠捡破烂为生。从广义上讲,也正是这种民不聊生的社会环境造成了阿廖沙的个人悲剧。
四、艺术特色
高尔基是俄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在创作中他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重视描写的真实性与细节的精确性等。1937年,高尔基在回答列宁格勒作家出版社关于他“利用什么样的材料(自传性的、书本的、观察和记录)”进行创作时说:“我主要用的是自传性的材料,但是我使自己站在事件目击者的立场,而避免作为当事人挺身而出,为的是不要防碍自己作为生活的讲述者。”《童年》这部作品就遵循了这样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通过对阿廖沙生活经历的客观描述,一方面写出了阿廖沙性格形成的过程,另一方面广泛地描绘了19世纪70、90年代俄国社会生活,揭露了沙俄专制制度的黑暗与罪恶,反映了小市民阶层的庸俗自私和空虚无聊。全篇特别鲜明地表现了两种力量的冲突:一方面是小市民的黑暗、残忍和野蛮的风习,另一方面是俄国人民优异的精神力量——心灵纯洁,意志坚强,同情弱者,热爱正义,富于幻想,向往光明、幸福与合理的生活,为其实现孜孜不倦地努力。所有这些内容的表现,都是通过客观的、冷静的现实主义描写、记叙来实现的,书中所描述的是一幅幅逼真的现实生活场景,人物的语言、行动、客观环境都与实际生活相符。这与他前期的一些浪漫主义作品如《海燕之歌》的创作手法是截然不同的。《海燕之歌》全篇扬溢着浪漫主义精神,为读者展示了一幅革命风暴到来前夕革命人民与反动势力英勇搏斗的壮丽图景: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雷声隆隆,愤怒的大海掀起巨浪冲向高空,同他们进行激烈的搏斗;飞翔着的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姿态大声呼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部作品与《童年》不同,作者没有如实的描写现实生活,而运用象征主义手法,通过对自然现象大气磅礴气势的夸张描写,抒发了强烈的主观感受。
《童年》中高尔基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指导下,还成功地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残酷自私、阴险暴躁的外公、贪图钱财的舅舅、冷漠无情的母亲、善良慈祥的外婆、快乐能干的茨冈、勤劳能干的老匠人格里戈里、快活可爱的保姆叶夫根尼亚。这些人物的塑造中,外婆、外公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外婆的形象是俄国文学史上最鲜明、最富有诗意的妇女形象之一,她是伟大母亲的象征,也是俄国苦难生活的象征。她喜欢唱歌、讲故事、跳舞。她慈爱、善良、刚强,在十分嘈杂和混乱的情况下,也能把人们吸引到她的周围,为艰苦窒息的生活增添了一份欢乐的情调。书中高尔基通过她的外貌描写、语言、行动以及引用大量民间歌谣、童话、故事等各种形式对其形象进行全方面刻画。高尔基这样描述她的外貌:“外婆讲起话来像唱歌似的,特别动听,她说的每一句话都像一朵盛开的鲜花,温柔、鲜妍、清新,很容易
00:27 电视剧:塞尔福里奇先生11 剧照 演员表
01:12 电视剧:刘海砍樵15/30 剧情 剧照 演员表
刘海被冤枉判死刑
刘海给杜鹃送去一些草药,二黑让他有时间还是去陪九妹,二黑为杜鹃被绑架的事情自责。刘母给杜鹃送去一些鸡蛋补身子,她劝杜鹃在床上一定要好好休息几天,杜鹃说她真的没事儿。第15集剧情
01:58 电视剧:刘海砍樵16/30
九妹离开刘海
娘去刑场给刘海送蒿子糍粑,刘海自责不能再给娘尽孝,让她一定要好好的保重身体,同时请求杜鹃帮忙照顾娘。白管家去大牢里看刘振宾,他向老爷问起接下来该怎么办?因为第16集剧情
02:44 电视剧:刘海砍樵17/30
狐三姐给刘海吃下忘情丹
九妹哭着说刘海为何要替她挡那一箭,受伤的应该是她自己,刘海说只要她没事就好,说完他便昏了过去。九妹抱着刘海让他快点醒醒,大姐赶到,九妹求求大姐救救刘海,喜鹊也第17集剧情
03:30 电视剧:刘海砍樵18/30
刘海采仙草救母
金蟾劝九妹不要耍小孩子脾气了,修练地灵珠才是正事。喝醉的九妹说她不要练灵珠,要练他去练,说着她便要把灵珠拿出来,金蟾阻止。九妹向他问起地灵珠有何妙用?金蟾向他讲起了金第18集剧情
04:16 电视剧:刘海砍樵19/30
刘海杜鹃欲成亲
金蟾准备向九妹去提亲,他说他对九妹是真心的,今生非她不娶,可是他想得到九妹的地灵珠,他想和九妹比翼双飞。镜子中的金蟾哈哈大笑。金蟾去了桃源洞,三姐问他为何今天打扮得风第19集剧情
05:02 影视同期声
05:35 电视剧:幸福生活万年长8/28 剧情 剧照 演员表
范跃进因为乔锁兰半路上与老万大吵大闹。乔锁兰告诉老万杜家坎出现死苗根源在于开开漂染厂的污水。万家经过实地调查后,督促开开上马治污设备,并赔偿乔锁兰的相关损失。在现场会上故意捣乱的吴根宝又跑到万家第8集剧情
06:21 电视剧:幸福生活万年长9/28
奋斗将从曾淑平饭店偷来的野鸡送给开开,曾淑平得知后对开开非常不满。开开提议给曾淑平找对象,范跃进不顾老万的反对,把与自己搞过对象的李双来介绍给亲家,结果却出人意料。夏夏找到开着彩车四处做宣传的改第9集剧情
07:09 电视剧:幸福生活万年长10/28
收到足疗按摩器的曾淑平决定请老万一家吃订婚宴。饭后,老万搅黄了给曾淑平介绍对象的事情。老万乔装检查垃圾清洁工作却意外挂彩。范跃进从曾淑平的口中得知没能将李双来介绍出去的真相,便和曾淑平澄清事实,第10集剧情
07:55 星推荐
08:02 电视剧:百万新娘之爱无悔25/72 剧情 剧照 演员表
绍康拉着陈玉不放,陈玉挣脱着,绍康一把抱住了她,陈玉将绍康推倒在床上,并请他自重一点。陈玉哭着说他这份钱自己不挣了。当陈玉要离开的时候,绍康叫住了她并向她道歉。
绍康心里在想,她一定第25集剧情
08:53 电视剧:百万新娘之爱无悔26/72
萱萱带着晶晶去了敏君阿姨家里,敏君得知她是晶晶时,不禁赶紧带她进了屋,而身后的萱萱有些吃醋了。萱萱说阿姨偏心,因为阿姨只想着晶晶,而自己想着阿姨当自己的妈妈。敏君笑着说,他们都是自己的女儿。第26集剧情
09:44 电视剧:百万新娘之爱无悔27/72
嘉佑正在看王绍华桌子上面的照片时,绍华突然回来了,于是嘉佑慌忙的将照片放了回去。绍华告诉嘉佑,他需要多少钱都可以告诉自己,自己都会给他的。嘉佑不明白他在说什么?绍华指责他是在外面混的。当绍华说自第27集剧情
10:36 电视剧:百万新娘之爱无悔28/72
叶灵生气的想要离开,嘉佑冲上前拉住她,并说自己真的喜欢她,他们两个高兴的抱在了一起。嘉佑和叶灵去了海边,幸福的玩耍,拍照,放风筝。
晶晶坐在家里哭泣,宝莲走了过去向晶晶道歉,她说都怪第28集剧情
11:22 星推荐
11:33 电视剧:破晓之爱3 剧情 剧照 演员表
卡伊和老公松克拉的下属在家中偷情,被松克拉撞见。
松克拉心脏病发作去世,卡伊成了寡妇。此时,坤柴已经学成回国。
坤柴的母亲告诉他,当年玛雅拉萨米的父亲阿曼曾救过坤柴的父亲第3集剧情
午间节目
12:24 电视剧:破晓之爱4
坤柴回国后,还在牵挂拉姆,没想到却在T台上看见拉姆参加比赛,他对拉姆感到很失望。
其实拉姆并没有学坏,她的学习成绩门门都是优秀,她做兼职是为了早日自力更生,不再受继母的折磨。第4集剧情
13:09 星推荐
13:20 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35/46 剧情 剧照 演员表
雪琴发毒誓坚称并无不忠,振华声言要带尔杰往家事法庭验血证明,雪琴竟发难,说出侮辱振华的说话,子女愕然。振华见雪琴毫无悔意,感愤怒,将她及尔杰禁锢在储物室中,要将二人活活饿死。如萍问雪琴尔杰是谁的第35集剧情
14:12 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36/46
光雄誓言要令振华一无所有,跟手下讲出计划。文佩听书桓讲救雪琴之计,亦表赞同。振华往找正德,不久即见尔豪、书桓及依萍相继出现,书桓劝振华壮士断臂,振华却认为太便宜了雪琴。飞找来的锁匠开不到储物室的第36集剧情
15:06 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37/46
如萍带着振华的枪,留书出走。如萍走到街上,却被挤进游行抗议日军在华北开战的行列中。方瑜到陆家找如萍,众人才发现如萍留书出走,振华恐她自寻短见。方瑜安慰众人,并致电通知尔豪及书桓等,方瑜提议贴街招第37集剧情
15:54 星推荐
16:02 影视同期声
16:28 电视剧:因为爱情有奇缘31/42 剧情 剧照 演员表
安琪媛被录取
安琪媛告诉林天雅当时自己出轨的事情就是林母一手杜撰的,而且绯闻男主角正是齐霁,如果她不信可以回去问问齐母。林天雅没想到林母竟然干过这样的事,如果齐霁知道自己是林母的大女第31集剧情
17:21 电视剧:因为爱情有奇缘32/42
孟洁跟安向东吵架
安琪媛邀请齐霁到公司食堂品尝新菜品,林天雅在不远处听到了两人的对话,她赶紧给齐霁打电话,要求齐霁中午陪自己去外面的饭店吃奶油凤尾虾,齐霁表示今天中午自己没空,明天再第32集剧情
晚间节目
18:11 电视剧:因为爱情有奇缘33/42
孟洁与安向东矛盾升级
安向东越喝越多,直到把他们都喝好,他才离开咖啡店。安向东晕晕乎乎地回到家,正好看到全家人围坐在饭桌旁,酒壮怂人胆的他把心中对安岳母的不满都讲了出来,大家没想到一第33集剧情
19:05 星推荐
19:15 前情提要《草帽警察》23/28 剧情 剧照 演员表
19:18 电视剧:草帽警察23/28
20:10 前情提要《草帽警察》24/28
20:13 电视剧:草帽警察24/28
21:07 前情提要《草帽警察》25/28
21:09 电视剧:草帽警察25/28
21:56 星推荐
22:05 电视剧:远古入侵12 剧情 剧照 演员表
22:53 电视剧:远古入侵13
23:42 电视剧:远古入侵14
1、阿廖沙:主人公的阿廖沙(“我”的名字)是一个善于观察和十分敏感的孩子,他能辨别好坏。在这方面,周围的人给他很大的影响。在他的一些朋友帮助下,阿廖沙了解到人间还存在着“真、善、美”,这些东西就在他身边。
另外,他还具有坚定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倔强的精神。现实生活的压力把阿廖沙锻炼成长为了一个坚强、正直、勇敢、自信的人。阿廖沙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同情贫苦的人,和下层劳动人民成为了真正的朋友。阿廖沙还具有非常强烈的求知欲。阿廖沙热爱书籍,而书籍在形成阿廖沙的性格。
2、外公:外公是阿廖沙十分讨厌的一个人对他无论是外貌描写还是内心世界的刻化,总有作者辛辣的讽刺意味在里面。他矮小、干瘦,只有外婆的肩膀高,走起路来步子快而细,自私残忍,野蛮粗暴,动不动就打人骂人,哪怕遇上一点不如意的事情也要歇斯底里的发作。
对于外公的种种恶劣行为,阿廖沙是非常讨厌的,尤其是外公无故殴打善良的外婆时,他无比愤怒,报复外公。这种厌恶、愤怒同样也存在于作者心中,通过对阿廖沙反抗外公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以外公为代表的那一类人的蔑视、厌恶、否定,也表达了作者对小市民阶层肮脏、龌龊不良品性的否定。
3、外婆:外婆善良慈祥,爱亲人,爱邻居,爱所有的人。她心甘情愿把生活中的一切压力都承担下来而毫无怨言。生活的困苦、丈夫的殴打、儿子的溺亡……都熄灭不了她内心深处的仁爱之光。她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与诗意的劳动妇女,她能歌善舞,善于讲形形色色的传说、童话、民间故事。
她还是一个勇敢的人,作坊起火时,所有的人都惊慌失措,只有她冲进火海,抢出水桶大小的一桶硫酸盐。因此,尽管她有对恶势力顺从忍耐,对上帝盲目信仰的缺点,这并不影响她整体人性上的光辉。
4、小茨冈:他是个被遗弃的孩子,他每次赶集买食物的时候都偷东西回来,但谁也不批评他,劝阻他,而是带着欣赏的态度分享着他不劳而获的赃物,两个舅舅甚至把这些赃物据为己有。他们明知是丑事和犯罪的事,会有很大的风险,可还是让“小茨冈”去做。
外祖母明知道让“小茨冈”偷东西是不对的,可是又阻止不了,只能睁一眼,闭一眼,表现了外祖母的无可奈何。“小茨冈”争强好胜,喜欢逞能,为了得到别人的夸奖不择手段,这是导致他悲惨的下场的原因。在一次搬十字架的时候,由于雅可夫舅舅的自私,“小茨冈”被压死了。
5、“好事情”:“好事情”是一个性格孤僻、但内心友善的人,对于阿廖沙的接近他十分乐意也没有拒绝。“好事情”身上有着一种专注的品质,很喜欢看书。
有着对知识的渴望,他的房间里有各种各样的书,还有各种各样的器具,他一心一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也许是药剂师,也许是“科学家”,因为他整天都在屋子里做一些小实验,正因为他的执着和专注,周围的人们不是很喜欢他,总是觉得他很神秘,不接地气,不善于与人交往,外祖父和外祖母不喜欢他,总认为他在搞歪门邪道。
“好事情”就是当时社会知识分子的一个化身,从周围人对“好事情”的态度就能看出当时的人们对知识、对科学的态度。周围人们总觉得“好事情”老大不小了,也该结婚了,可为什么一直单身不结婚,周围的人都觉得他有问题,在传统的观念里长大了不结婚就是有问题。
扩展资料:
1、《童年》:
《童年》是前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该作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2、作品影响:
《童年》是一本独特的自传。它不像大多数自传那样,以一个主人公为形象创造出一幅肖像来。它更多地像一幅长卷斑斓的油画,复原了一个时代,一个家庭里的一段生活。这段生活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主人公。无论是美的,还是丑的,都同时站在读者面前,冲击着读者的心灵。
《童年》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在俄苏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具有不可比拟的艺术的价值。
3、作者简介: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苏联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出生于伏尔加河畔的一个木匠家中,幼年父母双亡,寄居在开小染坊的外祖父家里。后来外祖父破产,十岁的阿列克谢就在社会上流浪,当过各种杂工。
虽然他只上过两年小学,却一直坚持勤奋自学,读了许多书。加上他本人曾广泛地接触过社会生活,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终于使他成为世界知名的大作家。 高尔基的处女作是发表于1892年的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福马·高尔杰耶夫》(1899)是高尔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查看全部2个回答
女人胸部小怎么回事胸部下垂缩水
女人胸部小怎么回事我今年30岁,生了小孩胸部就下垂缩水
尚美佰俪美容私人会所广告
女人小胸-揭秘:古镇有一女人小胸
据说这种女人小胸 只适合23岁以上人群,每天饭后坚持使用这个女人小胸 。激
尚美佰俪美容私人会所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高尔基《童年》主要人物有哪些
1、阿廖沙 主人公的阿廖沙(“我”的名字)是一个善于观察和十分敏感的孩子,他能辨别好坏。在这方面,周围的人给他很大的影响。他还具有坚定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倔强的精神。阿廖沙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同情贫苦的人,和下层劳动人民成为了真正的朋友。阿廖沙还具有非常强烈的求知欲。阿廖沙热爱书籍,而书籍在形成阿廖沙的性格。 2、外公 外公是阿廖沙十分讨厌的一个人对他无论是外貌描写还是内心世界的刻化,总有作者辛辣的讽刺意味在里面。他矮小、干瘦,只有外婆的肩膀高,走起路来步子快而细,自私残忍,野蛮粗暴,动不动就打人骂人,哪怕遇上一点不如意的事情也要歇斯底里的发作。 3、外婆 外婆是个善良慈祥,爱亲人,爱邻居,爱所有的人。她心甘情愿把生活中的一切压力都承担下来而毫无怨言。生活的困苦都熄灭不了她内心深处的仁爱之光。她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与诗意的劳动妇女,她能歌善舞,善于讲形形色色的传说、童话、民间故事。 4、小茨冈 他是个被遗弃的孩子,他每次赶集买食物的时候都偷东西回来,但谁也不批评他,劝阻他,而是带着欣赏的态度分享着他不劳而获的赃物,两个舅舅甚至把这些赃物据为己有。他们明知是丑事和犯罪的事,会有很大的风险,可还是让“小茨冈”去做。 5、“好事情” “好事情”是一个性格孤僻、但内心友善的人,对于阿廖沙的接近他十分乐意也没有拒绝。“好事情”身上有着一种专注的品质,很喜欢看书。有着对知识的渴望,他一心一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科学家”,因为他整天都在屋子里做一些小实验,正因为他的执着和专注,周围的人们不是很喜欢他,总是觉得他很神秘,不接地气,不善于与人交往。
扩展资料:
89 浏览7281 2019-02-22
<<童年>>{高尔基} 概述主人公事迹,对主人公及对本书的评价
(1868~1936)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出身贫苦,
幼年丧父,11岁即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当装卸工、面包房工人,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
“社会”大学的课堂。他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
迫。这对他的思想和创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高尔基刻苦自学文化知识,并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探求改造现实的途径。1892年发表处
女作《马卡尔·楚德拉》,登上文坛,他的早期作品,杂存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风格,
这是他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前必然经历的阶段。浪漫主义作品如《马卡尔·楚德拉》、《伊
则吉尔老婆子》(1895)、《鹰之歌》(1895)等,赞美了热爱自由、向往光明与英雄业绩
的坚强个性,表现了渴望战斗的激情;现实主义作品如《契尔卡什》、《沦落的人们》、《
柯诺瓦洛夫》等,描写了人民的苦难生活及他们的崇高品德,表达了他们的激愤与抗争。这
些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是努力探求新的生活道路、思考生活的意义并充满激烈内心冲突的人物。
1901年他创作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塑造了象征大智大勇革命者搏风击浪的勇
敢的海燕形象,预告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这是一篇无产阶级革
命战斗的檄文与颂歌,受到列宁的热情称赞。
1905年革命前夕,高尔基的创作转向了戏剧,1901~1905年,他先后写出了《小市民》、
《底层》、《避暑客》、《太阳的孩子们》和(野蛮人》等剧本。特别是《小市民》、《底
层》展现了现实生活中工人的新形象与新的精神面貌,表现了他们为自己权利而斗争的决心
与乐观情绪,它们的上演,在当时俄国的剧坛上引起了轰动。
1906年高尔基写成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敌人》两部最重要的作品——标志着其创
作达到了新的高峰。《母亲》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批自觉为社会主义而斗争的无产阶级
革命者的英雄形象,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列宁肯定了它的现实意义。
1905年革命失败后,高尔基赴美国及意大利写了一系列政论文章,抨击西方资本主义制
度和充斥于思想、文学界的形形色色反动思潮。1908年创作的中篇小说《忏悔》流露出唯心
主义的造神论思想,受到列宁的严肃批评,并得到他的热情帮助。尽管如此,高尔基的主导
倾向仍然是积极的,富于革命的战斗精神。对新的无产阶级文学创作方法的特征从理论上进
行了许多探索,提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观点。他在两次革命之间的创作成果颇丰,
如《奥古洛夫镇》(1909)、《夏天(1909)、《马特维·柯热米亚金的一生》(1910~
1911)、《意大利童话》(1911~1913)、《俄罗斯童话》(1912~1917),以及稍后完成
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的前两部《童年》和《人间》(1913~1916)。
十月革命之后的十年间,高尔基因健康欠佳,仅写了关于列宁及一些作家的独具艺术风
格与重要文献价值的回忆录及自传体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我的大学》(1922~1923)、《阿
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1924~1925)等几部作品。1921年,他遵照列宁忠告,到国外养病。
1931年回国之后,从1925年起着手创作卷帙浩繁的具有史诗气魄的长篇巨著《克里姆·萨姆
金的一生》,这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到1936年他去世前还写了《苏联游记》(1929)《英
雄的故事》和多部剧作《耶戈尔·布雷乔夫等人》(1932)、《托斯契加耶夫等人》(1933)、
《瓦萨·日烈兹诺娃》(1935),以及大量的文艺理论、文学批评和政论文章,对马克思主
义文艺理论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高尔基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也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组织成立了苏联作家协会,
并主持召开了全苏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培养文学新人,积极参加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
高尔基的作品自1907年就开始介绍到中国。他的优秀文学作品和论著成为全世界无产阶
级的共同财富。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主要描写阿廖沙的童年,三部曲中的另外两部《在人间》、《我的大学》主要叙述阿廖沙的青少年经历。为使读者对阿廖沙的成长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这里简介一下后两部作品的内容。《在人间》描绘阿廖沙岁走向社会外出谋生的经历。他备受生活煎熬,做过各种工役,受尽欺凌、侮辱、愚弄、甚至毒打和陷害,体验了社会生活底层的艰辛,认识到人性的丑恶。不过,外婆的善良、厨师的正直、玛戈尔皇后的博学,又使他看到生活的光明面。同文物鉴定人、司炉工、木匠等人的交往也使他感到人性的多面与复杂。他酷爱书籍,利用一切机会读他所能碰到的书籍,为此吃了种种苦头。《我的大学》描写他在喀山时期的活动与成长经历。他16岁报着上大学的愿望来到喀山,但理想无法实现,喀山的贫民窟与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他无处栖身,与人共用一张床板。在码头、面包房、杂货店到处打工。后来,因接触大、中学生、秘密团体的成员及西伯利亚流放回来的革命者,思想发生变化。他阅读革命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著作,直至参加革命活动。在革命者的引导之下,摆脱了自杀的精神危机。喀山的4年使他在思想、学识、社会经验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1914年俄国作家梭罗古勃在《作家日记》中谈到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时写道:“我边读边感到遗憾。我不由得想起列夫·托尔斯泰那充满芬芳气息的童年。相反地这里却是打架,斗欧,鞭笞……简直是一种在心理上不可理解的施虐狂。”的确,整篇《童年》中所描绘的是一种浓厚的、色彩斑斓的、离奇的难以形容的生活。那段生活,仿佛是由一个善良而且极端诚实的天才美妙的天才讲出来一个悲惨的童话。在那种黑暗生活中,残酷的社事情太多了。小孩子做错了一点事,要脱掉裤子挨打;父子兄弟间为了分家,吵架斗殴,甚至打得头破血流;外祖母毫无过失,也逃不了外祖父的拳打脚踢;米哈伊尔舅舅为了寻开心,用烧红的顶针捉弄老匠人格里戈里;母亲跪在地上请求继父不要在外面鬼混,继父却用他穿着靴子的脚狠狠地踢她的胸部;格里戈里为外公干了一辈子活,当他双目失明,丧失劳动能力时,却被赶出染坊,流浪街头乞食为生;外公不但残酷剥削工人,而且六亲不认,与老伴一起煮茶时,茶叶也要放在手心里细细数过,生怕自己吃了亏。最后,又把老伴与外孙赶出家门,让她们自谋生路。但尽管作品中描写了那麽多目不忍睹的惨事与丑事,整部作品仍然象阳光透过云层一样放射出了乐观主义的思想光辉。主人公阿廖沙没有被艰辛、痛苦和屈辱的生活所压倒,他满怀信心,奋斗拼搏,冲破种种障碍与不幸,不断探索新生活,这种乐观主义精神使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带上了积极的色彩。作者高尔基在《童年》中也一再说明:“每当我回忆起俄国令人压抑的龌龊野蛮的生活,我常常问自己:这种丑陋的行为有必要去写吗?我每次都怀着充分的信心回答自己:有必要!因为这就是活生生的丑陋的生活现实,这种现实目前还存在着。要改变这种现实,要从人们的记忆和心灵中,从我们沉重龌龊的生活中清除它的影响,就必须透彻地了解这种现实。”“我描写现实生活中的这种丑恶行为,还有一个比较积极的原因:虽然这些丑行令人恶心,使我们感到压抑;虽然它们扼杀了无数美好的灵魂,但俄罗斯人的心灵仍旧是那样健康、年轻,正在克服并且最终能够克服这种丑恶的行为。”“我们的生活是非常奇妙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虽然有滋生各种无耻的败类的肥沃的土壤,但这种土壤终究会生长出卓越的、健康而且富有创造性的力量,生长出善良和人道的东西,它们不断激发我们建设光明的人道的新生活的不灭的希望。”这一方面表明了高尔基的美学原则:作家不必回避生活中的任何丑事,但目的是为唤醒人们的重视,从而彻底消灭它,并且坚信人类社会有一种真善美的自我调节机制。另一方面也表明高尔基写童年的悲惨经历,目的不是为了向人显示他是多麽值的同情与可怜,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回忆童年生活,而是用自己童年的亲身经历,告诉读者,无论环境多麽恶劣,生活多麽艰难。总有一些善良美好的人,只要怀着一颗向上的心,在龌龊的环诚乱材芘嘌鼋怠⒄钡男牧椤R虼耍颐撬等榈乃枷肽谌荼硐稚鲜腔蛏隙峭欠衔业摹W髌分饕茉炝肆酱罄嗳宋镄蜗螅髡咄ü哉饬酱罄嗳宋锏男鹗霰泶锪硕运堑陌髦椤A酱罄嗳宋镆焕嘁酝夤淼淖运讲斜┑娜耍焕嗍且酝馄盼淼恼薄⑸屏嫉娜恕M夤前⒘紊呈痔盅岬囊桓鋈lt;SPAN lang=EN-US>,对他无论是外貌描写还是内心世界的刻化,总有作者辛辣的讽刺意味在里面。他矮小、干瘦,只有外婆的肩膀高,走起路来步子快而细,自私残忍,野蛮粗暴,动辄就打人骂人,哪怕遇上一点不如意的事情也要歇斯底里的发作。为了维护他那摇摇欲坠的小业主地位和分崩离析的家庭,他残酷的虐待工人伙计,甚至六亲不认,将替他劳动了一辈子的老匠人格里戈里赶出家门,共同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伴他也要她自谋生路。有钱时作威作福,独断专行。破产后更加贪婪吝啬,品格底下。物质上破产,精神上也完全垮掉。尽管在这个市侩气十足的人身上还有一点人性的闪光,如他年轻时候在伏尔加河当纤夫,经历了贫困和沉重的生活,是一个生活的斗士与勇士。当他给阿廖沙讲到那时的经历时,露出一种真诚而兴奋的表情。再如他叫阿廖沙识字也体现对阿廖沙的疼爱。但这一切并不能掩盖他整体人性上的残忍与自私。对于外公的种种恶劣行为,阿廖沙是非常讨厌的,尤其是外公无故殴打善良的外婆时,他无比愤怒,报复外公。这种厌恶、愤怒同样也存在于作者心中,通过对阿廖沙反抗外公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以外公为代表的那一类人的蔑视、厌恶、否定,也表达了作者对小市民阶层肮脏、龌龊不良品性的否定。与对外公那类人的厌恶相反,作者通过对外婆等人的回忆,表达了对以外婆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的热爱、崇敬之情。外婆善良慈祥,爱亲人,爱邻居,爱所有的人。她心甘情愿把生活中的一切压力都承担下来而毫无怨言。生活的困苦、丈夫的殴打、儿子的忤逆……都熄灭不了她内心深处的仁爱之光。她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与诗意的劳动妇女,她能歌善舞,善于讲形形色色的传说、童话、民间故事。她还是一个勇敢的人,作坊起火时,所有的人都惊慌失措,只有她冲进火海,抢出水桶大小的一桶硫酸盐。因此,尽管她有对恶势力顺从忍耐,对上帝盲目信仰的缺点,这并不影响她整体人性上的光辉。与外婆同类的人还有小伙子茨冈与房客“好事儿”。小伙子茨冈是个弃婴,被外婆收养,长大后就成了外公的雇工,他勤劳能干,力大无穷,虽然被外公与舅舅当成牛马使唤,仍很善良乐观。相对于小伙子茨冈来说,房客“好事儿”则是一个成年人,对生活有透彻的了解与感悟。他是祖国无数优秀人物中的一个,见识远大,教阿廖沙用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教他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技巧。这些人都是阿廖沙所喜欢与崇敬的,他们对阿廖沙人生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从正面唤起了阿廖沙对生活的热烈向往。这些人都不同程度的向阿廖沙敞开自己的心灵,帮助他了解到在生活中除丑事之外,还存在着健康与富有创造性的东西。作者在作品里写道:“在童年,我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蜂窝,一些普通、平凡的人们象蜜蜂一样,把自己的知识和关于生活的想法的蜜送到那里,每个人尽自己的力量慷慨大方的充实着我的心灵,这种蜜往往是肮脏而苦涩的,但这一切知识仍然是蜜。”因此,高尔基在作品中流露出对这些人的热爱、赞美之情,通过阿廖沙的与他们的交往热情讴歌了他们。作品通过对阿廖沙童年经历的描写从侧面也暴露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当时的俄国社会处于19世纪70—90年代,正是俄国大革命的前夕,整个社会处于沙皇的统治之,下人民流离失所。偷窃在村民中已形成一种风气,已经不算是罪恶,而且对于半饥半饱的小市民来说差不多是唯一谋生的手段。儿童无钱上学,沦落街头,靠捡破烂为生。从广义上讲,也正是这种民不聊生的社会环境造成了阿廖沙的个人悲剧。
行就好~
88 浏览5953 2017-09-14
高尔基的《童年》,归纳主要人物的故事情节,梳理其他人物的事件。
《童年》这部书讲述了阿廖沙的童年生活,苦难的生活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俄罗斯长期以来形成的小市民的习气,讽刺了小市民的罪恶灵魂。
阿廖沙是俄罗斯新一代的代表坚强而善良、勇敢而自信,有着一颗不屈的心 ,他艰难的生活着,身边那些层出不穷的暴行和丑事并不能压倒和毁灭他,他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别人的屈辱或者痛苦,都会难以忍受,这说明了他善良的一面,母亲的再婚,使得他很孤僻,但也增强了他对自己力量的信心。生活的困苦并不能使他退却,他总是坚强地活下去,相信黑暗终将过去,未来将会走向光明。
外祖父是俄罗斯小市民的典型代表,暴躁、乖戾、贪婪自私。他经常凶狠的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有一次竟然把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觉,结果生了场大病。他贪财,放高利贷,接受典当,怂恿徒工偷窃。
外祖母是俄罗斯小说中有着光辉、有着人性的人物形象之一。她善良、乐观,心里充满了无私的爱。她滋润着阿廖沙的心灵。
(上面是我的见解,难免会有错漏之处,望能帮上你的忙。)
33 浏览1588
童年的主要人物以及主要情节
1主要人物: 阿廖沙、外祖父、葛利高里、外祖母,雅科夫。 2主要情节: 讲述了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阿廖沙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瓦尔瓦拉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卡什林家。外祖父家住在尼日尼——诺弗哥罗德城。 阿廖沙来到外祖父家时,外祖父家业已经开始衰落,由于家业不景气,外祖父变得也愈加专横暴躁。 阿廖沙的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亲的嫁妆而不断地争吵、斗殴。 在这个家庭里,阿廖沙看到人与人之间弥漫着仇恨之雾,连小孩也为这种气氛所毒害。 阿廖沙一进外祖父家就不喜欢外祖父,害怕他,感到他的眼里含着敌意。 一天,他出于好奇,又受表哥怂恿,把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里染成了蓝色,结果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并害了一场大病。 从此,阿廖沙就开始怀着不安的心情观察周围的人们,不论是对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屈辱和痛苦,都感到难以忍受。 他的母亲由于不堪忍受这种生活,便丢下了他,离开了这个家庭。但在这个污浊的环境里,也还有另外一种人,另外一种生活。 这里有乐观、纯朴的茨冈人,正直的老工人葛利高里。每逢节日的晚上,雅科夫就会弹吉他,奏出动人心弦的曲调。 外祖母跳着民间舞,犹如恢复了青春。这一切使阿廖沙既感到欢乐又感到忧愁。 在这些人当中,外祖母给阿廖沙的影响是最深的。外祖母为人善良公正,热爱生活,相信善总会战胜恶。她知道很多优美的民间故事,那些故事都是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 她信仰的上帝也是可亲可爱,与人为善的。而外祖父的上帝则与之相反,它不爱人,总是寻找人的罪恶,惩罚人。
关于如萍和雪姨,很多人都是说的是“没想到雪姨那么坏的人居然有如萍这么一个好女儿”。大谬!个人认 为,如萍是最继承了雪姨本质的人,而且更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首先我们来比较一下两人的处境,实际上两个人是处在同一个情况下的:自己爱的(或者说依靠的)男人心里装着另外一个女人。我们姑且不论陆振华心里的文佩和书桓心里的依萍的比重是不是相当。但很明显,这是“两个女人的战争”那么如萍是如何的呢?
有人说她没有心机,大谬too!
如萍的面前也有三种人:盟友,不相关的人,敌人。她的方式明显比雪姨聪明得多。
首先是盟友:梦萍,尔豪,雪姨。
梦萍支持如萍是因为单纯的讨厌依萍,如萍的做法是放任自然,我们来回忆一下,如萍跟梦萍的感情一般(明 显没有跟尔豪的感情好),但是身为梦萍的姐姐,她能够完全不了解梦萍么?不会!我们看她那么“顺口”地泄露出依萍在大上海唱歌还紧张兮兮的要梦萍保守秘密——算了吧,依梦萍的禀性,只要是对依萍不利的事,铁定会宣传的人尽皆知。这个“不小心”的“故意”成分占多少?打个问号。
尔豪的情况比较复杂,因为他居然爱上了依萍的好友。但是他支持如萍是毋庸置疑的。如萍很聪明的利用了哥哥与哥哥同事这重关系,名正言顺的经常去书桓的宿舍拜访(当然后来有了更好用的理由:照顾经常受伤的杜飞)。
至于雪姨,完全不用赘述。我们只需要注意一个细节,虽然看来如萍似乎常常在雪姨当面骂依萍的时候当好人,但是我们比较一下在有人动手时她的反应:替尓杰挡过,替书桓挡过,替自己的母亲挡过有没有替依萍挡过?没有,连去拉一下打人的人的动作都没有。这个盟友对于如萍无疑是最好用的,不仅可以替自己出气,还给自己机会当好人但是我要说的是如萍比雪姨更聪明也更隐蔽。因为她特地多划分了一种人出来:目标:何书桓。 雪姨的所有动作都是针对陆振华周围的人,她不懂得如果能够彻底抓住目标的心,其他动作都是多余的。但是如萍懂得,虽然她没能最后成功,但是她确实做了这方面的努力。 大家有没有觉得,何书桓一开始是并没有对如萍有什么特殊感情的,为什么最后会莫名其妙的对如萍有愧?拜托!又没有始乱终弃(像尔豪对可云)又没有承诺不兑现,只不过不能回应同事妹妹的痴情,怎么就好像成了千古罪人一样。其实这都是如萍的功劳。她嘴上说“不是我男朋友”的时候完全是一副怨妇的表情,让人觉得她是仍然深爱别人的违心之词;她嘴上说“祝福你们”,又总是恰到好处的露出受伤的表情(我最受不了了);她一面对书桓就是一脸“我好爱好爱你”的表情,完全不顾旁边姐姐的脸都青了。这种情况下,造成了“书桓辜负如萍”的舆论环境,心肠软的书桓如何不中圈套?一下子好像别人爱你就必须回应别人不然你就是西门庆你就是陈世美你就是有史以来最万恶的负心汉搞的依萍对她都心生歉疚(实际上在依萍知道如萍喜欢书桓之前,书桓就开始峁着劲儿的追依萍,她哪儿有“抢”过?)。让你的敌人都对你心生愧疚,如萍这招不可谓不高啊!
所以我说如萍和雪姨是一类人,只不过方式有所差别而已。雪姨是一条青蛇的话如萍就是一朵毒花,因为更隐蔽,也就更危险。
是皮相。
刚被陆振华看上的时候,雪姨和文佩都是又年轻又漂亮,各有各的美,难分伯仲。两人都是一身红嫁衣,雪姨一头卷发,精致得像个芭比娃娃。文佩的发型就比较古典了,盘着头,气质非常婉约。
到了上海之后,雪姨把文佩吃的死死的,使唤她跟使唤佣人一样。
虽然说以色事人是不长久的,但对陆振华的女人来说,不好好保养自己的脸蛋,下场真的会很惨!
这时候是1931年,文佩进门19年,雪琴进门也18年了。假设文佩18岁嫁人,雪琴是15岁嫁人,她们的年龄应该是37岁和33岁。两个人当年难分伯仲的颜值在20年后拉开了惊人的差距,文佩不仅输了皮相,更输了气质和气场。
想当年陆振华抢她们,分明就只是看上了她们酷似萍萍的皮相。所以她们的皮相等于是混饭吃的家伙什,脸垮了宠爱自然也没有了。
雪姨真是婀娜多姿,站在陆爸爸旁边,有种小娇妻的既视感。
东北军阀黑豹子陆振华,一生阅女无数,娶了九房姨太太,若论傅文佩和雪姨谁更胜一筹。
要从初恋萍萍开始说起。萍萍是清末格格,陆振华的初恋。受西方影响,喜欢穿红色骑马装。她是传统礼教下不传统的女子。陆振华出身低微,在大户人家做工,和萍萍有一段刻苦铭心的爱情。为了配得上萍萍,他刻苦练习武术。萍萍的父亲不同意这门亲身,陆振华许诺要给萍萍打下一片天下,再来迎娶萍萍。一句我等你,一别就是十五年后,等到实现诺言的陆振华回来找萍萍,才得知十年前萍萍因抗拒父亲的婚姻安排自杀了。
为你一身戎马,最后还是无缘相守。这是他一辈子的遗憾。
九位姨太太都跟萍萍有几分相似,这是他的执念。和傅文佩偶然相遇,对他而言,不过是又娶了一位和萍萍相似的女子,对傅文佩而已,就此改变了一生。傅文佩出身名门闺秀,虽有婚姻在身,依然抵抗不住陆振华的强娶。在这里就说到傅文佩的出身,傅文佩出身的是名门闺秀,在那个年代接受最传统的教育,在她的观念里女子相夫教子,遵从丈夫,爱护子女,和她人和睦相处,是自然的定律。她是封建思想影响下的女子,也是最规矩的女子,生活得小心翼翼,唯命是从,委屈求全,处处为她人考虑。因此她也没有那么深的城府,没有心机,处处避让。
陆振华迎娶雪姨为九姨太时,她能接受,丈夫有成就,三妻四妾是平常。但是相比于雪姨,她不允许她的丈夫再娶别的女人。傅文佩温柔体贴,就是寻常女子。她好心好意帮尔杰炖汤,但是被雪姨一手打翻到尔杰的身上,雪姨恶人先告状,自此傅文佩被赶出了陆家独自生存。每月生活费都是像陆家要,要看雪姨的脸色,但是她都忍了。相比雪姨生活的铺张浪费,她过得凄苦贫困。
而雪姨是唱戏的,行走江湖多年,阅人无数。她泼辣,颇有几分刁蛮,颇有心机,刻薄,但是敢作敢当,敢于挑战封建思想。她是能跟黑豹子抗衡的厉害角色,同时也是排挤其他姨太太,独占鳌头的狠角色。由此又实践了女人不狠地位不稳的言论。
分析完各自的人设,我认为傅文佩败给雪姨有以下几点
一、陆振华是外貌协会的
陆振华黑豹子争霸多年什么样貌美的女子没见过,若论美貌,我觉得两个人平分秋色吧,表现的是不一样的美丽,一个是来自名门闺秀,温柔美,一个是傲气美。输就输在,陆振华这样的男子喜欢难驾驭的,有挑战性的,不怕他的。我觉得两个人都沾了萍萍的光,毕竟是因为像萍萍才成为陆振华的姨太太的。
二、个性迥异,女人不狠地位不稳
都是生活在陆家,生儿育女,相比于雪姨,傅文佩的大女儿心萍长得非常像萍萍,由此得到了陆振华的宠爱。母凭女贵,按理说,傅文佩应该是最容易上位的,但是奈何,她是没有心机的女子,也是随遇而安的女子,女儿得到父亲的宠爱她觉得是常事。不会利用这一点她就已经败了。而雪姨最会来事,时不时酸一下刻薄一下,让陆振华往自己这边倾斜。雪姨不会善罢甘休,她只会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也会事事都想着为儿女多争取东西,铺好路。而傅文佩对待孩子是平等的。一个委屈求全的女子遇上会来事的女子,分分钟败北。所以说感情中,奉献型人格的最容易受伤,更何况是对阵陆振华和雪姨。
三、现实中,傅文佩这种完全奉献型人格,大多是属于亏欠弥补型的,而雪姨这种索取型的人格,是属于享受型的
后来陆振华发现这么多年亏欠了傅文佩和依萍,想尽办法给她们最好的。可是多年青春已逝,委屈受尽,换得甘来,难免也不是滋味。而雪姨无论时世如何,一直待在陆振华身边,享受陆振华打下的这片江山,如果不是她身在福中不知福,给陆振华戴了绿帽子,想必这个故事依然没有结局,就算陆振华想着弥补傅文佩,雪姨也会在一旁阻拦,削减弥补成本。
所以,我依然觉得,傅文佩输给雪姨,是因为个性的缘故,如果傅文佩像雪姨会来事,想必也是难分高下,到时候就是变成陆振华姨太太争宠剧,活脱脱又是大户人家风云。
傅文佩是出身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原本也是订过姻亲的,不知是哪世里的孽障,怎么就一双眼睛偏偏和陆振华爱了一辈子至死不忘的“萍萍”有几分相像?于是带着聘礼与军队到人家里霸王硬上弓地“求亲”,可人家是知书识礼的女孩儿,明白礼义廉耻,待要不肯就范,小胳膊又拧不过大腿,于是这傅文佩也就名正言顺地成了名震东北黑豹子的第八个老婆。
虽然背叛了旧盟,又是给陆振华做了妾,可是能够被权倾小片天的男人疼爱到骨子里,也是幸福甜蜜的。只可惜好景不长,陆振华还在盛年,外面到处是野花飘香,哪里保得住一颗春心不往外跑呢?于是很快又看中了漂亮的戏子王雪琴,风风光光地娶回家里做了九姨太。这王雪琴是个醉卧之榻岂容他人酣睡的醋妒女人,嘴边的肉哪有让人的道理?凭着一副美貌的皮囊勾住了黑豹子的心,时不我待,还不趁此良机好好地发挥发挥?于是,陆家开始硝烟弥漫,战乱不断。最终,傅文佩终于被她的好手段成功地挤兑出去,薄门寒瓦,守着清贫过日子。
那么,如问题所言,傅文佩的确败给了王雪琴,那么她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一貌之逊色
这几乎是一个所有女人失败会有的共同原因,大家总是在强调不能外貌协会,可是究竟有几个男人可以做到不去以貌取人?陆振华能够打下东北一个小世界,这智商脑力自然也不是盖的,可是遇到了狡猾又美丽的王雪琴,还是被蒙蔽成了“昏君”,人家在他眼皮子底下肆意张狂,作孽无数,害得他不仁不义,还一顶绿帽奉送给他,替一个流氓地痞下三滥养了五年的儿子,当年威风凛凛的陆振华楞是不知道,可见的确是被雪琴的美貌迷昏了头脑。所以,傅文佩败给王雪琴第一个无奈的原因就是:貌不如人。
二才智不足,难以匹敌
傅文佩某些方面倒是像《红楼梦》里的李纨,是个尚德不尚才的女人,德行有余,才智不足。所以狡猾奸诈的王雪琴一味的耍心机玩手段,她只会打落牙齿活血吞,有泪自己流,她也不是个懦弱的傻子,雪琴的为人她也是心知肚明,只是看的出也不会应对,或者如她所言:说了也是没用。因为陆振华一颗心都在雪琴身上,她尽管指鹿为马,那么文佩所有不够机智的反抗都是徒劳无功的。
三抓不住丈夫的心,自然没有根基
陆振华来到上海,只带了文佩和雪琴两房姨太太,带着新宠王雪琴是必然的,可是傅文佩在他眼里已经是没有吸引力了,带在身边又是为了什么呢?文佩虽然得不到丈夫的心,好在她有福气生了个女儿心萍,这位心萍**真是像极了陆振华钟爱的“萍萍”,比他所抢的任何一位夫人都要像,所以陆振华把她疼爱到骨子里,那么如此爱护心萍,自然于情于理也就抛不下她的母亲傅文佩。所以文佩能够来到上海,还迟迟没有被战斗力超强的雪琴挤兑走,无非是因为一个心萍。当心萍冷冷地死在医院,文佩也就彻底没有了可以稳住的支撑,所以她最终被赶出陆家大门,就是因为没有了可以让陆振华留恋的东西,因为没有了女儿心萍。
文佩输在太大家闺秀了,不愿去勾心斗角。刚嫁司令时她不爱这个男人,可后期司令对她很宠爱,也很疼他们的女儿心萍,慢慢的她也爱上了这个男人。可在心萍死后,她心灰意冷,明白司令对她的爱太过有限,更懂在司令心中她也只能他众多女人中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于是她收起了对司令的爱,藏在自己的心中,不争也不抢了,直至到被赶出家门,独自抚养女儿长大。她对司令不是不爱,只是看透了,意凉了,所以不争不抢了!
输在个人的教育上。傅文佩太大家闺秀了,家庭教育一定是本着老实善良相夫教子进行的,而雪姨呢,她受得教育,就是赤裸裸的戏园子教育,各种风花雪月都耳濡目染,她各种作秀各种做派,都是从小学会的。
就好比,一 个既会撩夫又会撒娇又会各种手段,还能装的特别弱小特别可怜兮兮的模样,那陆司令受得了?
而傅文佩 ,一直逆来顺受。丝毫没有反抗。从一个八姨太混成了一个伺候人的下人,在最心爱的心萍去世后,更倒霉,直接被赶出去了。
她所受过的教育,就是她生活的桎梏。把她活活锁住了。
就在最后,她一直帮扶李副官,也从来没有想过如何把自己的境况改变一下。最后,弄得连生活费都没有,还得替人家洗衣服。
不过,永 远是“娘弱孩就
强”,“娘强孩就弱”。她生了心萍,得以从东北被带到了上海。又因为依萍,在晚年,又得到了翻身。
不过,那个陆司令死的太快,没有来得及给她幸福的生活。
所以,做人不能太傅文佩!
出身大家闺秀的文佩和出身戏园子的雪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物命运,也正因为如此才塑造了文佩温柔的性格,旧 社会 典型的思想和传统决定了她的认知,强势而有心机的雪姨处处欺负软弱的她,直至将她和女儿赶出了陆家,而她在早就得知雪姨外面有养男人的时候,也没有说出来,他觉得女人就该相夫教子,而自己的男人本就没有对哪个女人忠实过,自己也就不对感情投入了,甘愿被赶出独立养育女儿,但是最后雪姨偷汉子东窗事发,下场也很惨。
文佩输给雪姨最根本的原因是她不如雪姨懂男人,自己活得没有目标;
一、男人需要被崇拜,这是每个时代男性的共性自古以来男人打猎,女人捡野果,男人得到的食物比女人更多更好,就会分享给女人,同时得到成就感;
古代、现代、如今一样的是男性给妻儿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同时得到来自妻子的赞美反馈,男性就会有优越感
1、文佩恬静如菊,毫无心机,不爱表达,更不懂陆振华
文佩出身大家闺秀,那个年代越是大家闺秀,出嫁前越是很少与男人接触,很少出门,所以她自身的阅历很少,她不懂陆振华的心思;
出嫁前的家庭生活太安逸,让她成为一个无心机,不会去猜测别人,并且善良的人,养成了一味成全别人、满足别人的人,这样的性格只能成为别人的附属品;
而喜欢征服和挑战的陆振华得到文佩后自然也不会珍惜;
2、雪姨懂得撒娇,知道男人需要什么
雪姨是戏子,曾经阅人无数,在男权 社会 下,她最懂得如何满足男人,所以她知道何时该与老爷子吵架撒娇、知道何时不该多嘴,分寸拿捏的到位;
雪姨知道自己是因为一副皮囊进来的,她知道光靠一副皮囊远远不够,所以进门后她各种猜测陆振华的心思,投其所好;
一个每天能给自己带来不同感受的女人,每天都需要去挑战的女人,自然会得到陆振华长久的关注;
二、男性也需要能帮他撑起家的妻子,这也是每个时代的需求每个时代男性的后院都需要有一位主人打理,在雪姨之前那些女人们自然是没有打理好那座院,雪姨进来后把下人们都管理起来,即使方式不合理,但总归是打理好了;
上能安抚好大家庭的主人(陆振华),下能手握一个个下人的命运,她的位置做得就稳了,如果不是自作自受的勾结外男,她的位置可以一直做下去,就没有后来陆振华再找文佩的事情了;
不得不承认,雪姨是一个有 社会 阅历、懂分寸、知道自己要什么、如何达成目的的人,重要的是爱自己、爱孩子们,为自己和孩子们去争取;
文佩就显得盲目了,一生对别人对自己无所要求,活得没有目标,最后大女儿去世,小女儿依萍跟着她吃苦长大;
不管什么时候女性都需要活得清楚,懂自己、爱自己!
因为傅文佩没有雪姨骚!没有她会勾引男人,没有她会使手段!心软重感情!不是傅文佩一个女人的败笔,是全天下大多数女人的败笔!会骚,会聊,会对男人使手腕的女人,才是男人最喜欢的女人!
同为陆振华的姨太太,八姨太文佩气质样貌修养甩了九姨太雪琴几条街,为何最后还是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说一些阿浅自己的看法。
两人的阅历、心机,文佩远不及。 文佩出身书香世家,一次偶然在街上被陆振华遇到,强行回去为八姨太;不久后,遇到了在梨园唱戏出身的雪琴,雪琴是个自小跑江湖卖艺的人,见多了人情世故。两人遇上了,文佩在雪琴面前就是一只小白兔,心眼、心机颇多的雪琴,多的是手段,文佩不是她的对手。
文佩女儿心萍的去世。 既然雪琴这么有心机手段,那理该在东北时,文佩就已经失宠了才对。其实并没有,这里有个关键性人物——文佩的大女儿心萍。陆振华娶了这么多女人,为的是收集像他初恋情人萍萍的女子,而最像萍萍的是他和文佩的女儿心萍,因此自小对她格外疼爱。心萍去世后,文佩作为母亲,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必是大受打击,整个人仿佛一下子颓唐苍老了下来。心萍的去世将陆振华与文佩之间爱的纽带断开,加上样貌心态的颓败,文佩的失宠是可预见的。
性格的差异决定了不同的结果。 前面阿浅说道,文佩的修养气质甩了雪琴几条街,这是她的优势,也是她的劣势。修养告诉她应该要端庄大方,从小养成的性格让她骨子里有种书香世家的清高,让她在后宅生活时仍是不争不抢的状态。但文佩不争不抢的结果就被扫地出门,过清苦的生活了。
陆振华的心态变化。这个其实是最最根本的原因所在。 在东北时,陆振华是威震八方的“黑豹子”,温柔可意的文佩其实会让陆振华更为受用,这大概也是雪琴进门后她仍没有失宠的原因之一;可到了上海后,他只是个有钱的富贵老爷,心境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急需做些什么来证明自己,雪琴生了尔杰,是他的老来子,而文佩整个人的状态不复当年,这让本就心情不那么美妙的陆振华对她更没有耐心,渐渐地,雪琴更加得宠成为了必然。
我觉得,傅文佩败给雪姨的原因是,她不如雪姨懂男人,并且她没有雪姨那颗狠毒的心,和捅不破的厚皮囊。
陆振华拥有过权利地位,也拥有过无数女人。他不是一个会在生活中去分辨老婆善恶的人。他只是一个受惯万人追捧,自负满满的军人。
文佩是一个知书达理,懂得隐忍,没有心机又软弱无能的传统女性。她不敢跟别人争抢,总是怕东怕西,又不懂得怎么去讨好别人。
当然这不是她的错,她依旧是一个好女人,只是这种女人陆振华欣赏不来。
而雪姨很懂男人,懂得怎么讨男人欢心。不是所有男人都喜欢这种女人,只是陆振华喜欢这种女人。
如果说什么是合适的婚姻,他们两人的结合也算是一种。
另外,雪姨的狠心与厚脸皮也是让傅文佩完败的原因。大家都知道,雪姨是一个狠毒的女人,也是一个能承受屈辱的人。就像他被陆振华打的时候她不像依萍那样为了自尊而反抗,而是承受着屈辱祈求陆振华。即使她为自己辩解,在事后也都会像陆振华认错。而陆振华最吃她这一套。
雪姨的这一套,其实就是厚黑学里的那一套。
只要你心够狠,脸皮够厚,很快就能达成你的所愿。而打败这种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书里写的要比对方心更狠,脸皮更厚。明显,傅文佩是做不到的,又怎么能不败给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