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演员再添风波,为何德云社频繁出事

相声演员再添风波,为何德云社频繁出事,第1张

德云社目前是国内最大的一个相声社团,也是最著名的一个相声社团,在德云社里面有很多非常优秀的相声演员。在德云社里面有很多的相声演员现在都开始进军娱乐圈,所以大家在看综艺或者是在看电视剧的时候都能够看到德云社的相声演员们。但是大家也经常能够在热搜上看到他们,主要也是因为他们经常有一些不太好的传闻。很多人非常好奇,为什么德云社频繁出事呢?

一,混迹娱乐圈

因为德云社现在很多相声演员都开始进军娱乐圈,而娱乐圈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乱的圈子。所以这些相声演员们在接触到非常浮华的娱乐圈的时候,就会渐渐的迷失本心。毕竟近墨者黑,所以他们在看到娱乐圈的一些艺人们能够享受到纸醉金迷的生活,他们也会慢慢的开始堕落。所以在娱乐圈坚守本心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只要大家接触到了娱乐圈的繁华,就很难再回到当初那种单调乏味的生活当中了。

二,侥幸心理

这些娱乐圈的明星们为了自己的名气和口碑还知道收敛一些,但是这些德云社的相声演员们他们并不靠粉丝和流量生活,所以他们并不在乎自己的形象。而且这些德云社的演员们觉得自己又不是明星,也不是演员,没有那么多人关注自己,觉得自己就算是做了一些不那么好的事情也不会被人曝光。就算是哪天自己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可能根本就没有人认识自己,也不会去关注自己。

三,接受教育太少

虽然在德云社里面也有很多高学历的相声演员,但同时也有很多那些早早辍学的相声演员。接受教育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接受的教育越多就越自律,对于自己的束缚也就越多。而那些早早辍学,没有接受过义务教育的人,他们更加容易被外界的一些表面现象所诱惑,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

德云社相声演员拿自家师兄弟或者师父在台上砸挂调侃内涵都没关系,但凡事有个度,《德云斗笑社》,岳云鹏的徒弟尚筱菊担任报幕员。

尚九熙和周九良合作表演关于爱小动物的段子,一上台尚九熙就内涵尚筱菊的身高,说话筒太矮,要调到人类的高度。

周九良也拿郭德纲调侃,声称这也就是尚九熙接着上台,需要调话筒高度,郭德纲上台压根不用,德云社相声演员拿郭德纲身高调侃不在其数,台上无所谓,台下尊重师父就可以。

但尚九熙又拿尚筱菊的名字调侃,自称自己只是也姓尚,不管后边菊不菊,段子就有点恶俗了,而且身高调侃没必要占据如此长的时间,郭德纲事后也说尚九熙的片段太拖沓。

再就是讲到拴绳子遛蛇的片段时,周九良内涵二人转演员,尚九熙模仿一段妖娆的身段,紧跟着周九良就说不是遛蛇,是遛二人转演员。

首先遛这个词就不适用于人,而且二人转演员也跟德云社不搭嘎,显然不妥当。

于谦当即就表现出不高兴,郭德纲也声称不合适,总体来说尚九熙和周九良配合不错,有几处包袱也挺好笑,但就是被这两段拉低段子档次。

而且德云社和二人转演员本身就属于不同的表演方式,谈不上谁高雅,也谈不上谁烂俗,只不过看观众喜欢谁而已。

拿岳云鹏徒弟和郭德纲砸挂还可以理解,内涵二人转演员势必会引争议,德云社差点摊上事!幸好于谦反应快,郭德纲作为师父立马表态,自己先责骂徒弟,总比被人指责德云社强。

德云社相声演员因为段子引争议不在少数,也让德云社处于争议之中,虽说台上说段子不能太认真,但凡事都有个度,不能上升为人格践踏,也不能内涵其他行业演员。

作为师父,但凡德云社相声演员或者德云社出现争议,郭德纲都是首当其冲被骂被指责的一位,所以在这方面,郭德纲要比徒弟们更小心谨慎。

郭德纲狠批:犯大忌讳,给尚九熙和周九良减一分,明确就是因为内涵二人转演员才扣分,尚九熙是段子才拖沓,时间太长,不懂得取舍。

再者郭德纲也教育在场的徒弟们,首先跟二人转演员没那么大交情,没有到互相调侃内涵还能一笑了之的地步,再者即便是有交情也不能这么说,这是犯了行业忌讳。

这场德云社风波,让郭德纲及时制止,像张云雷就是因为段子才引发争议,口碑和流量都有所下滑,希望周九良和其他徒弟们能够理解郭德纲的心思,小心斟酌段子,别再让德云社摊上事。

侯鹤廉宣布退出德云社,其实在微博上已经说清楚了。那就是德云社的工资不足以养家糊口,只好另找出路了。

在德云社这个人才辈出的大家庭里,侯鹤廉并不是特别突出。虽然加入了德云社,但从侯鹤廉的演出来看,他应该算是比较末流的相声演员。为什么这么说呢?

熟悉德云社的观众都知道,德云社将演员分为五个级别,每个级别又细分为甲、乙、丙三个级别,一级演员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例如:于谦、岳云鹏、孙越、高峰、郭麒麟等等,其中于谦属于一级甲等,岳云鹏属一级乙等。

一级演员基本上都不会在小剧场出现,演出基本上都是大型的商演。这类演员除了演出基本工资高,还可以拿走演出收入的20%左右。他们是站在金字塔塔尖的演员,除了德云社的演出,还能在外面接一些商演、广告代言、参加综艺等等,所以一级演员基本都是不缺钱的主。

排在中间的演员虽然名气比不高一级演员,但基本都是带领四五级演员的队长,这些演员的演出收入,队长们也可以抽成。所以,他们的收入比一般的上班族要好一些。

最惨的就是四五级演员了,即德云社的青年演员。

因生病诈捐出名的德云社青年演员吴鹤臣,应该就属于此类演员。这类演员因为在观众中呼声不高,知名度更是没有,所以被一般都是安排在下午场(人最少),虽然一周也有十几场,但由于人数众多,能轮到每个人头上的也没有多少。再加上只有演出基本工资,没有门票分成。这类演员的工资甚至连一般白领的工资都达不到,所以吴鹤臣的家人才想到在众筹平台募捐治病。

同样的鹤字辈,侯鹤廉比吴鹤臣的工资水平可能高一些,但估计也好不到哪去。

从德云社社走出的精英不少,李菁离开德云社时就说过离开原因,因为钱不够用。徐德亮也说开的钱太少,根本不够在北京的开销。

马云曾说过,员工的离职原因林林总总,只有两点最真实:1、钱,没给到位;2、心,委屈了。这些归根到底就一条:干得不爽。

针对人才的流失,郭德纲也不是没有采取措施。比如德云社成立的艺委会,就是为了评定每个演员的才艺,及时发现优秀人才。

侯鹤廉的离开,就好像公司一个员工的正常离职,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不管是工资不满意还是干得不开心都属正常。毕竟德云社那么大,不可能做到人人满意,正常的人才流动才有利于新鲜血液的加入。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德云社的团综《德云斗笑社》,之所以有这个节目,是因为疫情期间相声剧场没法营业,这些相声演员又很想说相声,于是德云社就和腾讯视频一拍即合,请来了《极限挑战》的总导演严敏当导演,以“真人秀+相声”的模式来做《德云斗笑社》,效果很好。

《德云斗笑社》一共10期节目,郭德纲全程参与;于谦因为去录制真人秀《幸福三重奏》缺席了几期;岳云鹏和郭麒麟轮流助阵;栾云平、朱云峰、孟鹤堂、张鹤伦、周九良、尚九熙、秦霄贤、张九龄(淘汰)、王九龙(淘汰)、杨九郎(补位)、曹鹤阳(补位)则是选手。

栾云平是郭德纲的“爱徒”,同时还是德云社副总,掌握很大的权力,但人缘不太好,兄弟们多不愿和他一起玩,甚至连岳云鹏都不太服从栾云平的管理。栾云平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说大家都很团结,他要和岳云鹏一起联手,帮助德云社再创辉煌。

郭德纲对栾云平的发言表示赞赏,称赞栾云平的状态确实很像副总。但是烧饼(朱云峰)说了一句实话:“他竟然觉得自己和大家玩得其乐融融?”烧饼在《德云斗笑社》的这10期节目中,一直在和栾云平暗自较劲,因为他是郭德纲的“儿徒”。

郭麒麟是郭德纲儿子,于谦的徒弟,德云社未来的掌舵者,他的地位不可动摇;岳云鹏是德云社一哥,名声在外,和郭麒麟算是“并列一哥”。栾云平和烧饼,一个是郭德纲的爱徒,一个是郭德纲的儿徒,他们一直明争暗斗,想争“德云社二哥”的位置。

在这期节目中,有一个内部投票的环节,烧饼把栾云平放在了第八位。栾云平看到这张投票单,他猜肯定是烧饼投的,因为除了烧饼,没有人敢这么对他。不出意外,栾云平把烧饼也投在了第八位,两个人就是这么明目张胆地对着干。

在相声节目中,烧饼也经常拿栾云平开涮,竟然让栾云平去当保安。秦霄贤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说烧饼是在“公报私仇”。烧饼和栾云平的矛盾,是德云社再创辉煌的最大障碍;不只是烧饼和栾云平有矛盾,其他人也对栾云平有意见,郭德纲该发愁了。

郭德纲和于谦骨子里都很善良,相互包容,尤其在对艺术的追求上,理念是一致的。他们是真正的志同道合,才能合作这么久。

于谦是明白人,郭德纲是聪明人

明白人知道公司和个人是鱼和水的关系,当相声的社会环境没有那么好的时候,个人付出的努力公司不可能分分毫毫往下发,公司要发展,必定有开支。

因此于谦看的是郭德纲办公司的不容易,以及郭德纲为相声发展付出的勤勉和执着。所以当德云社有所发展于谦还是默默辅助而不急于收割。于谦享受了事业与爱好合二为一的快乐,感恩郭德纲的知遇之情。所以数度风波,于谦都是那个默默挺着郭德纲的脊梁。

郭德纲非常义气和睿智的一面,当然于谦老师也功不可没

老天爷开恩,祖师爷赏饭,郭德纲苦尽甘来,不仅仅让他顺顺利利,还给他一位绝佳的搭档!每次采访于谦老师的时候,主持人都会问一些尖锐的问题,比如你在德云社有股份吗,可每次于谦老师的回答都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他说凭什么给我股份,打个比方说,我在麦当劳上班,突然有一天就跟老板说给我些股份,他说那行吗?自己得摆正自己的位置,我在德云社就是一个演员,干好本职工作就行,别无他求!这就是人性,这就是心无贪念!

郭德纲也经常说,有记者采访自己的时候,于谦该干嘛干嘛,不会觉得受到了冷落!自始至终都心无杂念的,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喜爱相声,同郭德纲一起将相声发扬光大!可以说两个人如同铜墙铁壁般护卫着德云社!虽然不能比拟羊角哀左伯桃,但至少是珠联璧合,缺一不可。

德云社的作用都是德云社其他演员没法做到的

两人相处这么久,日久见日人心,共同患过难也共同富贵了,人品经过时间的检验,老郭只要是没疯是不会跟谦哥闹矛盾的。主流相声界并不是因为失败了而烦恼,而是因为失败后找不到借口而烦恼。郭德纲坦言:你若真比我强,在台上在业务上在专业上打败了他,他认赌服输。

郭德纲有度

他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事该做,凡事适可而止。台上插科打诨咋样都可以,台下该鞠躬鞠躬,于谦过生日时郭德纲费尽周章淘换到于谦最喜欢的马相赠,俩人的儿子互为对方的徒弟,这叫通家之好。

性格不冲突

郭老板的性格是非常爽朗率真的。说的直白一点就是铁棍山药,一根肠子通到底。没有那么多心眼,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直性子。于老师又是属于忠厚长者的性格,可以包罗万象。两个不算计的人在一起,坦诚相待自然就不会有什么矛盾可言了。

朋友虽多,知己难求。对于说相声来说,搭档则比知己更加难寻,所以于郭德纲和于谦而言,自然是万分珍重,哪还有什么精力去闹矛盾。

网上总是传说郭德纲怼这个人,批那个人的,其实从老郭各方面的表现看,能有今天的成绩,老郭是个聪明人,聪明人自然不会干傻事,至少很少干傻事。因此郭德纲很清楚于谦对自己和德云社的作用,有句话就是独木难支,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郭德纲的相声如果少了于谦捧哏,换上谁都感觉欠缺一些火候,当然有些人会说没有谁离不开谁,可是至少相声方面,郭德纲和于谦可以说是黄金搭档。郭德纲和于谦相识于1998年,有朋友介绍,这是于谦,北京著名相声演员。当时郭德纲是大三――刚到大兴三年。那时候于谦老师还年轻,头发烫得很好看。熟悉于老师的人都知道,于老师有三大爱好:抽烟、喝酒、烫头。初次见面后,他们没怎么联系,直到于谦所在团里缺人找郭德纲帮忙,郭德纲和于谦搭档说相声,辗转于北京郊区,他们成了相声界的郊县大王。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两好才能合一好。要分析两个人的关系为什么一直那么铁,不能总从郭德纲的方面说。

都说老郭喜欢怼人,可是郭德纲主动怼过谁,都是被别人怼了之后才还击,无论是收云 字事件还是现在炒的正火的与苗阜青曲社之间的暗战。而且这些年总有些主流相声界的大佬追着德云社反三俗,老郭除了在节目里调侃几句也是没有办法,在曲艺界,其实老郭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在台上的合作,让郭德纲感到特别的惊喜。郭德纲从小学相声,跟很多捧哏演员合作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但是于谦让郭德纲特别满意,跳不出毛病。时至今日,郭德纲也曾有感而发:于老师这样的不好找,尺寸、劲头、火候都特别好,而且和郭德纲特别默契。于老师一看就是从小学相声的人,懂相声的人,郭德纲一说话,他能知道郭德纲准备说什么。

后来于谦经常去德云社演出的小剧场玩,特别开心,所以就加入了德云社,郭德纲和于谦一直搭档。走的江湖路花的朋友钱,一路玩意儿惊动一路主顾,一路宴席款待一路宾朋,一路走过来到了2005年,北京德云社终于熬出来了。但是从此以后好像和同行的关系就不是特别好了,这时,郭德纲才体会到了“只有同行之间才是赤裸裸的仇恨”的含义。

于谦无论从人脉人缘还是相声表演上,对德云社的作用都是德云社其他演员没法做到的,而且两人相处这么久,日久见日人心,共同患过难也共同富贵了,人品经过时间的检验,老郭只要是没疯是不会跟谦哥闹矛盾的。主流相声界并不是因为失败了而烦恼,而是因为失败后找不到借口而烦恼。郭德纲坦言:你若真比我强,在台上在业务上在专业上打败了他,他认赌服输。跟狮子打架最次也得是藏獒,这一点让他很遗憾。郭德纲曾感言: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嫉是庸才。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风里雨里这么多年走过来,他特别感谢于谦老师对他的帮助。老话说得好,要想成功需要的是朋友,想要巨大的成功需要的是敌人。

有一次,郭德纲看到手机上有于谦的未接电话,忙打回去,二人寒暄半天。他也没说什么事,最后郭德纲问:“您刚才打电话什么事?”于谦“嗯打错了。”德云社后台,大家闲坐着谈笑。保安推门而进:“有人找牙签。”“上饭馆找去。”“不是,说相声的牙签。”“那是于谦。”

郭德纲说过,当年剧场门前水牌上写领衔主演:郭德纲,于谦。有时“于谦”简写成“于千”,有一回写得太草了,观众一看:干干。另外就是于老师的捧哏水平先不论,这么多年,从没有过任何负面的消息,人品艺德都是无可挑剔的,而且于谦本人性格比较豁达恬淡,对于功名利禄看得很轻,或者说可能这些不是第一位的,于谦自己也说了,玩才是他最喜欢的事情。九十年代起,相声渐入冰河期。一些参与小品和影视创作的人缺人想到他:“于谦,来演吧。”都是些边缘小角,不成气候。不过一年能挣几万块钱,够生活了。从性格上说,他连小富即安都谈不上,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满足现状、随遇而安。”

其实,捧哏也只是相声职业的一种,没那么多群众想象的在逗哏光环下永无出头日的凄楚。于谦下台等于下班,自己该干嘛还干嘛。“抽烟喝酒烫头”,郭德纲的一句调侃如今已朗朗上口,成了观众眼里于谦生活的所有诉求。上《鲁豫有约》,主持人让郭德纲说于谦的特点,答案只四个字:大智若愚。什么都不掺和,什么都不管,也不争名也不夺利。虽没力气把老郭拿住,但也不至于被他压着。回望那些跟郭德纲闹得满城风雨的,来来往往也就为“名利”二字,到了于谦这里,火焰没有燃烧的材料。于谦何等聪明啊,受访提及郭德纲,回答全是上下级关系。“下了台他是德云社领导,我是德云社演员,把这看透了就什么事都没有。”正确定位估值自己,是多少人究其一生也没学会的道理。郭德纲说于谦是他“亲生的朋友”,于谦讲这交往方式是互相尊重、平常交往。“台上水乳交融,台下互敬互重。”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大概也是这道理。德云社十周年,郭德纲对于谦抒情:“我很希望我们白头到老。”

与这些相伴随的,是相声事业的搁置。时间爬过了皮肤,心里挥不去的还是寂寞:“我对相声的感情一直很深,只不过不能赖以生存。要说最喜欢的,还是相声。”能做的不好玩儿,想玩儿的顾不上做。2003年,“北京相声大会”更名为“德云社”。2005年,36岁的于谦,淡出相声舞台近20年的于谦,正式加入德云社。郭德纲在相声《愚人节好》里说:“自从有了北京德云社,主流相声界有了婴儿般的睡眠,睡着睡着就哭醒了。”这对搭档也和德云社的轨迹一样:大器晚成,厚积薄发。但掌声大多是他们的,于谦分得的很少。不可否认,在多数报导中,他是郭德纲的“尾巴”。捧哏这个角色,生而低调。当初学相声,于谦逗哏捧哏都学了,临从业师傅让他选,他选了捧哏。因为“好玩儿”。“逗哏负责装包袱,于情理之中埋笑料;捧哏负责抖包袱,意料之外一句话,引爆满堂笑声。有人嫌捧哏是配角,但我真是乐在其中。”任何矛盾的产生都是利益牵扯,既然没有利益上的分歧而且性格又可以合得来,为什么要闹矛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0703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1
下一篇2023-11-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