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梅花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苏轼的梅花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感情,第1张

苏轼《梅花》:春来幽谷水潺潺,灼烁梅花草棘间。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释义:春天幽静的山谷里溪水潺潺,冬天未谢的梅花在花草岩石间闪烁点点繁华;忽然一夜的东风袭来,风起石落,半数(摧落的)梅花随着满天的飞雪渡过关山。 这首诗运用衬托手法,以“草棘”的枯败衬托梅花的夺目,以狂风暴雪之恶衬托梅花的坚强。突出野梅超群脱俗,卓然不凡,坚强不屈。该诗第一句以动衬静写梅花的生长环境,侧重表现野梅远离人世的喧嚣,冰心玉骨不染尘的绰约风姿。第二句写野梅蓬勃的生命力与傲然不群的品格。“灼”是燃烧的意思,“烁”是光亮的样子。朵朵梅花像是缀在枝头的团团星火,开放的何等热烈、何等夺目、何等娇艳。而冬末春初的“草”自然是黄白而枯败的,“棘”也自然是绿叶尽脱,以衰草瘦棘的背景相衬,梅花更显得容丽品高、卓然不凡。她是那样的迷人,却又难以触摸,可远观不可近亵。这超群脱俗的“灼烁梅花”显现了幽谷的灵魂,构成了空山的绝唱。第三句中“一夜”足见时间之长,而袭击竟在“夜”里进行,使你难以提防、抵挡,足见用心之险恶。“吹石裂”可见打击之猛烈,不难想象“一夜”梅与风的搏斗是怎样的惨烈:狂风将梅花恶狠狠地压在地上,梅却将铁般的腰肢不屈的伸挺起来;再压下去,再挺起来,但终因双方争斗力量悬殊,悲剧的结果是必然的。第四句中,“度关山”有一种收复失地的豪情。摧落的梅花漫空飞舞,梅花似雪,雪似梅花,那瓣瓣梅花是不屈的魂灵在空中控诉、呐喊。这里的“半”字很值得玩味,深隐的潜台词好像说“一夜”的刀光剑影,狂风也未必全胜,梅花也未必全败,你看,不是还有朵朵梅花“灼烁”在枝头吗?一旦日出,她又会让幽谷更加靓丽起来。 俗话说“句句景语皆情语”,下面联系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宋元丰二年,苏轼写讽诗入狱,执政者欲置之于死地,后因其北竭力营救才幸免于死;元丰三年正月,苏轼被贬到偏远的黄州小镇去当团练副使,这首诗就是写在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途中。所以说,这首诗苏轼是在写梅花,也是在写他自己的不幸遭遇。苏轼才高八斗,鹤立鸡群,然而草木俊秀、风必摧之。虽然悲剧的出现在所难免,但小人肮脏的嫉妒与邪恶的陷害,也并没有使诗人屈服,他的傲骨没有被折断,他冷漠的承受着风霜刀剑,迎接着春天的来临。 所以这首诗既有对暴虐的狂风飞雪的揭露与控诉,也有对不幸而坚强的梅花的同情与尊敬,同时借此抒发了遭受迫害后的痛苦以及坚守自我、不肯低头的情感。(托物抒情,将个人遭际及复杂情怀都寄寓在梅花这个形象中)

 《梅花》是我国古代诗人王安石所写的一首赞美梅花的古诗,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梅花古诗思想感情,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

 梅花古诗思想感情

 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此诗作于王安石第二次罢相期间,以此为界,王安石诗风大变,由于当时党争日烈、诗祸频仍,诗人普遍将豪放外发之气,内敛为含蓄深沉之致

 这首诗没有描写梅花的枝叶和花朵形态,而是着意写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品格,写它的沁人心脾的“暗香”这里写的梅花,正是作者人格的化身王安石变法失败,被迫辞职,十分孤独但他仍倔强地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这首诗正是以动人的艺术形象表达了作者这种思想品格和一如既往、九死未悔的深情

 关于梅花的古诗

 梅花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题梅 无名

 北风猎猎吹人倒,千卉千葩尽枯槁。

 谁分清气到寒梅,独放银花照晴昊。

 早梅 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明年独自律,先发映春台。

 梅花绝句 陆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

 梅花 王冕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滴。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梅 王淇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梅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寓情于景,表达了对笑傲寒风的梅花的爱慕之情;洒脱飘逸,对收复中原的坚定信心,但现实却令他失望至极;高洁傲岸,展现出铮铮傲骨

原文:

梅花绝句·其一

宋代: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译文:

听说山上的梅花已经迎着晨风绽开,四周大山的山坡上一树树梅花似雪洁白。

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我的身子也化为几千几亿个?让每一棵梅花树前都有陆游常在。

注释

闻道:听说。坼(chè):裂开。这里是绽开的意思。

雪堆:指梅花盛开像雪堆似的。

何方:有什么办法。千亿:指能变成千万个放翁(陆游号放翁,字务观)。

梅花:一作梅前。

坼晓风:(梅花)在晨风中开放。

解读:

陆游写过不少咏梅诗,这是其中别开生面的一首。头两句写梅花绽放的情景。以白雪堆山喻梅花之盛,语言鲜明,景象开阔。而三、四两句更是出人意表,高迈脱俗:愿化身千亿个陆游,而每个陆游前都有一树梅花,把痴迷的爱梅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写此诗时作者已78岁高龄,闲居在故乡山阴,借咏梅来宣泄自己落寞孤高的情愫。前两句的写梅是为后两句写人作陪衬。“化身千亿”长在梅前,与梅相连,心相印:人梅合一,凸现了作者高标绝俗的人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159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3
下一篇2023-07-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