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媚娘的诗句(有关武则天的诗)

关于媚娘的诗句(有关武则天的诗),第1张

1有关武则天的诗

唐诗中的武则天形象 作为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当权,无论在唐代,还是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一个重大的事件,对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武则天的身份颇为特殊,她既是李唐王朝的皇后,又是自己创建的大周王朝的皇帝。新旧《唐书》均按照帝王规格入“本纪”,但称为“则天皇后”。

从她登上皇后宝座算起,其当权的时间大约有半个世纪,即使从她临朝称制(683年)算起,执政时间也长达22年。作为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武则天在其主政期间张扬女权,改革科举,初行殿试,首创武举,简拔人才,知人善任,并曾颁布《兆人本业》,重视发展农业。

然而,其铁腕无情,用酷吏,兴大狱,滥诛政敌,杀伐太重。 以下通过几首武则天自己的创作和对她有所涉及的诗歌作品,以诗史互证的方式,结合相关史料,对其人物形象进行简要分析。

一、武则天本人诗作中的自我形象 (一)个性鲜明,刚柔并济 1、《全唐诗》卷5第47首是武则天的《如意娘》(卷27_47《杂曲歌辞·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梁·王僧儒《夜愁示诸宾》:“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看朱成碧”的意思是因为思绪纷乱、心思不属,引起视觉模糊,故而把红色看成了绿色。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女子因为思念情人而精神恍惚,憔悴虚弱,脸上滑落的眼泪和着脂粉的颜色把裙子都染成斑斑点点了。 《全唐诗》收录在武则天名下的诗作有47首,补遗2首。

其中,唯独这首风格迥异,柔情蜜意、一片痴心跃然纸上。有人认为则天皇后自高宗显庆(656年)以后,积极与政,雄心勃勃,而这首诗情思缱绻,哀怨沉痛,言有尽而意无穷,盖言为心声,推测当作于显庆之前。

甚至推测她在感业寺期间与高宗的交往尚未公开,在寺庙怀孕、生子恐多有非议,压力很大,在哀怨中写下这首乐府旧题但是完全符合七绝体式的诗,倾诉自己的苦衷。 武则天作为一位美丽的女性,有其柔媚的一面,正如“媚娘”这个名字。

虽然诗歌未必表现的都是作者亲历的情感,但却往往是自己性情的表述,这首诗可以看做是武则天的本色之作。无论诗句是否坦言她心中的所思所爱所怨,流于笔端的是否她本人切实的情感经历,毕竟,我们看到了这位不可一世的女皇柔情缱绻的一面。

唐初的艳情诗受五代宫体诗的影响,浮华靡丽,内容一般比较空洞。武则天的这首诗,情真语挚,与日常生活境况相联系,叙事手法自然生动,不矫情不空泛,在一定程度上对宫体艳诗浮靡诗风的净化产生影响。

2、再看这首《腊日宣诏幸上苑》: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这首诗也收录在《全唐诗》卷5,《唐诗纪事》卷3《武后》(本于《广卓异记》卷2)称:“天授二年(691年)腊,卿相欲诈称花发,请幸上苑,有所谋也。许之。

寻疑有异图,乃遣使宣诏曰: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于是凌晨名花布苑,群臣咸服其异。” 腊,本为祭名,后指腊日,腊月的第一天,即十二月一日。

南北朝时把十二月八日定为腊日,或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为腊。据《唐六典尚书吏部卷第二》〔:“内外官吏则有假宁之节,……夏至及腊各三日。”

在唐代,腊日是给假三天的重要节日,宫廷中往往会安排特殊活动。 这首诗也应当视为武则天的本色之作,与《如意娘》不同,这首诗中所流露的本色乃是作为一代女皇君临一切的霸气。

虽然大冬天要求一夜之间百花齐放是一种想当然,但是武则天这对百花发号施令的口吻却是一种天命不可违的架势,咄咄逼人,毫不让步。从诗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武则天个性的决绝与果断,说一不二。

如果说《如意娘》表现出这位女皇帝情感压抑的一面,比较内敛;那么这首诗中武则天的个性则是张扬的,外放的。 (二)以尊母的方式推尊女性地位 《全唐诗》卷5第44首是武则天的《从驾幸少林寺》一诗,其末句:“风枝不可静,泣血竟何追。”

表达了伤父母亡故而不及孝养的思想感情。《韩诗外传》卷九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武则天用此意。这首诗有小序:“睹先妃营建之所,倍切茕衿,逾凄远慕,聊题即事,用述悲怀。”

“先妃”指的是武则天之母,武士彟的续弦杨氏,杨氏出身关陇地区的望族,系隋朝宰相杨达之女。她是在武士彟的原配相里氏去世后,由李渊作主、桂阳公主撮合,以近40岁的年龄嫁到武家。

武则天是杨氏所生三个女儿中的老二。则天立为皇后,追赠杨氏为太原王妃、魏王妃。

这首诗是武则天陪高宗游幸少林寺的时候写的,因为见到已故母亲的营建之所,内心非常伤感,怀着“泣血”之情写下这首诗。通过读诗,我们也可以体会到武则天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也正是由于武则天对自己的亲身母亲怀有极为深厚的感情,所以她才会以尊母的方式推尊女性的地位。公元666年,武则天与高宗封禅归来,途中参拜了老君庙,特意追赠老子的母亲为“先天太后”。

唐代规定,父亲去世守孝三年;父亲健在,母亲去世守孝一年;母死时父亲已逝,则为母守孝三年。674年,武后在“建言十二事”中提出,无论父亲生死,母亲去世都应守孝三年。

2赞美武则天的诗词

1、唐大飨拜洛乐章·昭和

[唐] 武则天

九玄眷命,三圣基隆。

奉承先旨,明台毕功。

宗祀展敬,冀表深衷。

永昌帝业,式播淳风。

2、腊日宣诏幸上苑

[唐] 武则天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3、唐明堂乐章·皇帝行

[唐] 武则天

仰膺历数,俯顺讴歌。

远安迩肃,俗阜时和。

化光玉镜,讼息金科。

方兴典礼,永戢干戈。

4、唐明堂乐章·皇嗣出入升降

[唐] 武则天

至人光俗,大孝通神。

谦以表性,恭惟立身。

洪规载启,茂典方陈。

誉隆三善,祥开万春。

5、唐明堂乐章·登歌

[唐] 武则天

礼崇宗祀,志表严禋。

笙镛合奏,文物维新。

敬遵茂典,敢择良辰。

絜诚斯著,奠谒方申。

6、唐明堂乐章·宫音

[唐] 武则天

履艮包群望,居中冠百灵。

万方资广运,庶品荷财成。

神功谅匪测,盛德实难名。

藻奠申诚敬,恭祀表惟馨。

3武媚娘传奇中引用的诗句

电视剧《武媚娘传奇》由于发生在唐朝时期。剧中引用了很多古典唐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赠王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记得在自己很小的时候,打从我有印象开始就很喜欢这部《新白娘子传奇》,那个时候经常披着毛巾满屋子跑来跑去,甚至于还经常学白娘子怎样去施法,小时候的时光是天真快乐的,那个时候看剧时只是觉得这部剧很新奇,很有意思,当时看到白素贞与胡媚娘时,那个时候还天真的以为是两个人演的,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的是胡媚娘这个角色,觉得她好漂亮。

也许是因为白娘子的形象在前,胡媚娘是电视剧后期出现的一个角色,这样先入为主的观念,本身对于胡媚娘就是不公平的,白娘子是为了报答前世牧童的恩情才与许仙嫡结良缘。而媚娘虽然是顶着白娘子的脸,但那仅仅是一个平凡女孩对于爱情所做出的牺牲罢了,为了爱情拼尽全力做出了自己的牺牲,而且最后甚至为了爱情香消玉殒,这对于胡媚娘来说,这样的结局是惨痛的。

其实两者根本不需要拿来比较,两个人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给予大家的印象以及 情感 是不同的,白娘子在大家印象中是一个温婉大气的女性,但她却是也有着自己的缺点,就是有时候有点心软,没有那么的果敢。

而胡媚娘则不同,她虽然在金拔法王的控制下活的艰难,但媚娘更加果敢,更加的嫉恶如仇,媚娘这种人如果在现代,相信会有更多的朋友喜欢她,所以每当看到大家对于她俩的比较,我总是为媚娘而不平。

也许胡媚娘总是被人瞧不起,总是让人吐槽她就是个整容女,但有没有人仔细想过,这才是人生该有的姿态不是吗,人要去适应 社会 ,而不能让整个 社会 去适应自己,她爱美,也正因为有人惜美,也许对于胡媚娘我是偏爱的,但这只是我对于白素贞与胡媚娘两个角色的一些个人看法,你们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欢迎一起留言讨论。

赵雅芝对这个角色的诠释则征服了所有观众的心。赵雅芝扮演的白娘子梳着高高的发髻,长发披肩,两缕秀发依肩垂在胸前,白衣素带,蛾眉如月,明眸似水,“白娘子”宛若天仙的容貌和高雅大度的气质诠释得超出人们的想象。

她在剧中另外一个角色——拥有博大胸怀的玉兔精胡媚娘,表演也非常出色。这两个角色在形象气质上有很大的不同,白娘子气质高贵,更有仙女风范,举手投足也从容不迫;而胡媚娘则更符合所谓“妖精”的形象,有点妖媚的感觉,遇事时的风度比起白娘子还差一节,但是她心地善良,胸怀宽广,对爱情鉴定执著。两个角色的差别关键是在气质上,要把握得当有一定的困难,但是这对于经验丰富的赵雅芝显然不是什么难事。

对于胡媚娘这个角色很多人都不太能接受,可能是由于先入为主的缘故吧,白娘子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所以对于同样一张脸,观众多少有些抵触,于是对胡媚娘偷了白娘子的面容这一说法更是耿耿于怀。赵雅芝则认为这个问题应该分开来看,因为白娘子的美在于高贵典雅、在于柔情似水;而媚娘的

美则在于活泼俏皮,特别是在她撒娇赌气的时候。白娘子的打扮稳重成熟,而媚娘的打扮则青春朝气。白娘子更像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而媚娘则具有凡间女子普遍都有的性格特点。这个世界上连两片相同的树叶都没有,怎么可能有一样的人呢?但是媚娘和白娘子一样敢爱敢恨,对感情充满了执著,所以她们都有悲剧气息。所以媚娘并不是一味地模仿白娘子,而是两个人都有着一些共同的美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929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