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是两个人的事,结婚,果然是两个家庭的事。
在世俗的理念里,成家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买房,而且买房主要是男方的事情。不过随时社会的发展变化和房价的走高,婚房与彩礼一样,成了很多年轻人结婚时必须要迈过的槛——男方买的婚房,要不要加上媳妇的名字呢?听过来人说说他们的想法,做法。
口述实录情感系列
文|关心于
01
将加名字作为结婚与否的条件,我不接受
@朵朵
我家是儿子,研究生二年级,目前还没有女朋友,不过儿子年龄在那儿了,我们作为父母的,也必然要考虑未来亲家的事。
我的想法是,如果我买了婚房,我肯定只写儿子的名字,儿子结婚以后在房产证上加媳妇的名字,我不会说一个字,哪怕是结婚后儿子将房子过户给儿媳妇,也不关我的事。我的理念是:
买婚房是我作为男方父母的责任,但我出的钱我肯定只会写儿子一个人的名字,产权归儿子一个人所有;至于结婚后他要怎么处理他的房子,那是他自己的事,是他自己小家庭的事,与我无关,我不会支持,不会反对,不会干涉。
我唯一不能接受的是,女方在婚前把加名字作为结婚与否的条件,婚房我会买,彩礼我会出,如果从一开始就算计着财产算计着以后,那这样的媳妇、这样的亲家,不要也罢。
02
只要儿子喜欢,加名字就加名字
@朵灵
我表弟在打算买婚房的时候,我姨妈就主动提出,婚房把准媳妇的名字写上去。
表弟的婚房是姨妈姨父出的首付,装修是表弟的积蓄,房贷由表弟和表弟媳妇一起还。我姨妈的意思是:
表弟媳妇家是农村的,还有个弟弟在读大学,经济上不是太宽裕,要她家出房钱肯定不可能,那不出就不出了,一则传统上婚房就是男方家长的事,二则,人家出不起这个钱,你就是逼死人家也没用;
当然,最最关键的是,儿子喜欢媳妇,既然儿子喜欢,那她就喜欢,她喜欢,那就要多为媳妇考虑考虑。“如果婚房上不加上媳妇的名字,作为女人,那多没有安全感。只要他们小两口过得好,其他的事都不是事,完全没有必要计较。”
也有好事的人给姨妈说,女方如果懂事理,这时候多少会拿一点钱出来,一起买婚房,多少无所谓,但应该有一个态度。
倒是姨妈,觉得无所谓:
“计较多,烦恼多,事事都计较着过日子,多累心。”
嗯,很自然地,现在姨妈是个很幸福的婆婆。媳妇对她,形同亲妈。
03
你嫁我娶,太多人忽略了“尊重”二字
@颜妈
作为女生家长,说实话,对现在有些男生家长的说法很反感——
有些男生家长说,婚房那可是婚前财产,我家自己出钱出力买了装修了,凭啥凭白无辜地分一份给儿媳妇?加上儿媳妇名字后,万一以后小两口有个感情变故,离婚了,财产岂不是白白送人家一半了?现在大家都很现实,彩礼我不会缺,婚房我也不会缺,所以最好的状态是,房子装修家具房贷什么的,大家一半一半,不占对方便宜。
这样说的意思是,以后结婚了,孩子也必须生两个,然后两个孩子必须一个跟爸爸姓一个跟妈妈姓?否则有一方就亏了?
什么都算得这样清清楚楚,会不会太生分了?会不会太计较太没人情味?
我家是女儿,我也为女儿准备了房子,我觉得,只要孩子们感情好,就不存在哪个占哪个的便宜。如果男方条件好点,那男方就多出点;如果女方条件更优越,那女方就多贴补点。作为父母,都希望孩子们好,所以结婚这事,两家人有商有量的,就对了。
也有人说,万一你遇到算计的亲家,看你还大度不大度,计较不计较。
我想说的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我们要相信孩子的眼光,换个角度说,你也完全可以将这种算计的亲家,从一开始就排除在外。毕竟恋爱是两个人的事,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呀!
结个婚,计较彩礼计较嫁妆计较婚房……计较这么多你累不累?说好的举案齐眉,相互尊重呢?在这个你嫁我娶的过程中,太多人是不是都忽略了“尊重”二字?
水到渠成,是最正常的状态。自然界如此,感情,也如此。
在男女比例失调、城乡差别巨大的当下,农村男媳妇难找,城市女剩女增多,所以很多恐慌的父母,在孩子稍稍大龄之后就开始疯狂催婚,在家长看来,孩子只有结婚成家了,自己的“任务”才算完成了,现在相亲市场这么紧张,早到早得,抢到手了就心里踏实了。于是,很多孩子在父母的催促下速度相亲结婚,然而,催婚子女之后,父母很快发现,自己的“任务”是完成了,但心病,却多了——
口述实录情感系列
01
两年前,闺蜜疯狂催婚她的女儿,两年后,闺蜜见到我就说:“你以后千万不要催婚啊!催婚催得急,离婚离得快!”原来,她的女儿刚刚离婚了,而孩子才8个月。
闺蜜的女儿是我看着长大的,乖巧漂亮,体贴懂事,要说不足,就是在男女感情上一直不开窍,拖着拖着,一下就拖到了26岁。当26岁生日过完之后,闺蜜就给小姑娘下了相亲通牒——一年之内必须嫁出去。
于是小姑娘就开始了车轮战式的相亲,并在半年内由闺蜜圈定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合适人选”,年末的时候,两人迅速结婚,“了却了我一桩心事”。结婚典礼上,闺蜜看着郎才女貌的女儿女婿,笑眯眯地说。
催婚之后自然是催育,小两口很快有了小孩,然后,家庭矛盾来了,在小孩8个月时就离了婚。闺蜜女儿的说法是:“这段婚姻是父母催婚后急忙结的婚,我们都不是很喜欢对方,所以有问题也不相互包容,矛盾就越过越多,然后就过不下去了。”
02
其实这样的事情在我身边有好几个,因为父母的催促而为了结婚而结婚,结婚之后呢,又很快发现对方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找的人,于是开始鸡飞狗跳地闹,闹到最后,一拍两散。
让很多催婚父母后悔的,不只是孩子的仓促结婚之后的离婚,还有离婚之后的拖油瓶问题,尤其是女方的父母,因为孩子年幼时基本都需要妈妈带着,所以女方父母催婚的后果是,女儿离婚了,还带着一个拖油瓶,这下在婚姻市场就更被动了。
我闺蜜就是其中之一,她现在最发愁的是外孙,女儿年近30岁,离异,还带着一个儿子,不再婚显然不可能,再婚,又是难上加难——选择余地太小了,而且重组家庭肯定还会再生育一个孩子,“那时候可不好处,亲生的孩子父母都很难一碗水端平呢,何况这种带来的拖油瓶?”
03
当然,身边的朋友,更多的是,焦虑一阵子,然后就想通了——反正焦虑也没有用,子女不愿意结婚,你说破嘴皮子也无能为力。就像好几个熟人,儿子都是30多岁了,都没有女朋友,他们起初也各种焦虑各种着急,着急过一阵子,就看淡了:儿孙自有儿孙福,随便他们了。
另外一些朋友,大概也是看多了我闺蜜的这种事,面对大龄的孩子,心态一直很稳定——大龄就大龄,找不到合适的情愿孩子单着,与其结了婚吵吵闹闹,不如耐心等一等,找找自己最能接受的。婚姻这个事也是,宁缺毋滥。
也是,低质量的婚姻,远不如高质量的单身。催婚有风险,父母须谨慎。
单亲,有罪?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向“相亲”这条传统的婚恋道路后,红娘们突然发现,相亲市场存在着明显的鄙视链,而在这个链条的最底端,是“来自单亲家庭”——有很多人认为,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上有缺陷,所以很介意。“单亲歧视太严重了!”这是一个业余红娘的感叹。她给一个各方面条件都很不错的姑娘介绍对象,但相亲男们一听说姑娘来自单亲家庭,都没了后续,有的相亲男甚至见面前就直接拒绝了。
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就一定有性格缺陷吗?如果是你,你介意你的相亲对象/你孩子的相亲对象,来自单亲家庭吗?
口述实录情感系列
@细雨微风
有天晚上,我无聊在几个经常闲聊的群里做了个调查:“你们找女婿或儿媳时,会介意他(她)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吗?有人介绍时会婉转推辞吗?”结果,结论让我心情相当灰暗——几乎有一半的群友说“会介意”,主要原因是怕单亲家庭的孩子有性格缺陷,还有部分群友虽然说“可以不介意”,但前提是“如果其他方面的条件很好的话”。
其实这个结果也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我给一个很漂亮又很优秀的姑娘牵红线,先后介绍了3个优质男,都被男方婉拒了,男方的理由几乎出奇地一致——女孩子来自单亲家庭,从小由母亲带大,感觉会有性格缺陷,不好相处。
女孩子条件其实很不错,26岁,长相漂亮,家庭小康,工作稳定,有车有房,性格也很甜美,在我的观念中,这样的姑娘应该是香饽饽啊!
事实就是这么啪啪打脸,其中有个离婚无孩得32岁相亲男,连见面都直接拒绝了——单亲肯定对孩子心路历程有不一样的感受,但是也不能全盘否定单亲呀!可是,事实让我很无奈!
@芭比花儿
我一个亲戚的女儿也是,因为父母离异,一直不好找对象,直到今年才结婚,29岁了,结婚对象也是个离异家庭的男孩子,男孩子没有任何房产,
其实亲戚的女儿名下有3套房,工作、长相都还不错,这在二线城市也算得上条件不错了,但在相亲市场就是被鄙视,男方给的理由都是担心她有性格缺陷
从25岁开始相亲,一直相亲一直失败,后来没有办法,只有主动降低要求,
我们都劝慰她,
一开始不要太挑剔,因为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事事如意不太容易
但到了后来不要太将就,毕竟人活着,快乐幸福太重要了,而只有三观一致,才会最终快乐
目前来看小两口相处还好
但要说遗憾,肯定是有的,谁都想找个比较满意的女婿/儿媳妇
所以目前我亲戚说,她最后悔的事,是当年离婚太早了——“如果女儿结婚了再离,会更好一些吧,至少不会让她在相亲时受人家的单亲歧视。”
可是,女儿结婚后她再离,离不离得掉谁又说得好呢?将自己一生的幸福快乐捆绑在女儿身上,女儿知道了,应该也会很愧疚很有压力吧?
当人近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一个避免不了的话题就出现了:养老。对于70后80后来说,一方面,既要解决自己父母的养老问题,另一方面,也要同时面对自己将来的养老困境。毕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传统的“侍奉父母跟前”、“承欢膝下”已变得越来越困难。很多人一边为自己父母的养老问题而焦头烂额,一边焦虑自己以后的老年生活:“贴身照顾老人吧,工作太忙现实不允许;让老人住养老院吧,经济条件有限,老人也不愿意。再想想我们自己的以后,进养老院恐怕是唯一的出路。人老了,真没意思。”养老,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口述实录情感系列
01
国庆7天,麦麦没有一刻空闲,先是马不停蹄地安排好儿子的培训班,接着驱车400多公里紧急赶回老家,照顾安顿婆婆。两天前,婆婆不小心摔了一跤,髌骨骨折,第一椎骨骨折,小姑子在医院照顾了两天后,给麦麦老公打电话了。
小姑子夫妻俩在市里工作,离两位老人稍微近点,但工作又忙,孩子又小,也是分身乏术。两位老人平时也担心给子女添麻烦,有什么事轻易不会给他们说,以前麦麦婆婆腰椎盘突出做手术,快出院了才告诉他们。但这次实在情况紧急,公公迫不得已才告诉了小姑子。伤筋动骨一百天,婆婆这架势,需要在床上躺三五个月,单凭公公一个人,实在对付不了,毕竟也是快70岁的人了。
麦麦和老公回去后,值守了5天,然后果断请了护工,临返程时,婆婆看着麦麦一脸愧疚:“让你们担心了。”听得麦麦和小姑子心里一酸:“他们养小,我们养老,天经地义的事,可我们实在没办法照顾他们,以后他们年龄再大点,恐怕更难应付。”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不少。子女在远方打拼,父母在老家守候,平时没病没痛还好,一旦老人有个什么问题,子女想照顾却鞭长莫及。
02
“父母有困难子女却鞭长莫及”是一种难,而对许多农村老人来说,养老的困难,恐怕更加具体更加心酸。
在乡下,很多农村老人的惯常人生路径是:
年轻时对儿女掏心掏肺地好,辛辛苦苦地养儿育女,然后儿女长大成年了,各自成家立业有了小家庭,父母为儿女带孙做家务,或者老两口自己单过,自己照顾自己;但一旦老两口中有一个人先故去了,另一个人就成了“老大难”,而当这个老人年老生病丧失劳动能力时,通常就是子女各自照顾一段时间,每天给口饭吃……“没生病的时候生活都能自理,不用去养老院;生病了能简单治治就简单治治,花费太贵的话,能拖几天就拖几天了……”
“先走的那个人有福”,是很多农村老人的共识,毕竟老了病了,让哪一个子女独自照顾都有点恼火,老得很了病得重了,要么在家里要么在医院里,在养老院?基本不可能。毕竟50后的这一代父母,不愿意去养老院的是多数。“包括我们自己,其实骨子里还是有送父母去养老院就是不孝顺的想法。”这是一位70后的内心话。
03
点点70岁的老父亲就不愿意去养老院,“天天对着一群老年人,感觉去了就只能看到人生末路了,这个暗示不好”。
点点的母亲一年前去世了,之前老两口一直住在郊县老家,偶尔才去点点家。点点是独生女,老两口的意思是,希望她能回到身边,回到这座二线城市的郊县,也买房养老。可点点夫妻俩都在北京工作,孩子刚上大学去向未定,实在没法考虑。老母亲去世后,点点在郊县老家找了一个条件比较好的养老院,想让父亲住进去,万一有个意外情况,也好有人照应。可老人一口就回绝了。
“让他来和我们一起生活,他又不习惯。人年纪大了,离开故土熟人,确实也是很艰难的一件事。可是他一个人住的话,万一有个意外,照应的人都没有。”
所以点点现在每一天都过得提心吊胆的,每一天都要两三次地给老父亲打电话发视频,很心累,却也没有办法。“以后我老了,我就去养老院,免得大家都麻烦。看到末路就看到末路,人越往后活,就是往天堂走,彻底看淡,高高兴兴活,活一天赚一天,挺好。”
对于孩子的成长,很多家长很急切,总是抱怨自己家的娃没有别人家的娃听话、懂事,总是感觉自己家的娃总是长不大,其实教育中有一个理念叫“静待花开”,你只要耐心地等一等,冷不丁地花就开了,孩子就长大了。让我们来看看过来人眼中的“孩子一瞬间就长大了”。
口述实录情感系列

01
@麦麦
女儿是娇生惯养长大的,爷爷奶奶爱,外公外婆宠,所以我总是抱怨她没有其他孩子懂事,总感觉她一直长不大,不懂得体谅人、体贴人。每次我抱怨时,老公就开导我说:
“我们从来没有给她独立生活的机会,从来没有让她一个人面对生活,她成长起来自然就慢了。以后独自一个人外出求学了,工作了,分分钟长大给你看。”
果然,9月份女儿考上了外地的大学,10月份回家,虽然只是短短的一个月时间,突然感觉就不一样了——回家后外婆刚好有点感冒不舒服,她一下就成了外婆的专职护理员,又是端茶倒水,又是伺候吃药,又是陪聊陪晒太阳,国庆放假7天,就妥妥贴贴伺候了外婆7天,以往的公主作风一下就没有了,惊得外婆一会看着她笑得合不拢嘴,一会感动得老眼泪花满满。
哎,真的是,独立生活是成长加速的第一步呀!

02
@青梅
儿子今天高一,住校,报名那天,感动得老母亲我背地里偷偷哭了好几回。
那天送他去学校,到校门口后,儿子一边肩挑手提地抢过我手中的行李,一边装着漫不经心地嘟哝:
“不要提重东西,有我和我爸呢;不要老是熬夜了,你身体遭不住;对自己好一点,别总是舍不得……”
叮嘱完,他大步流星地往前奔,看着那已经高过我大半个头的身影,我突然鼻子一酸,眼泪忍不住就往外冒。暖男关心起人来,真的很要命。
平时在家,他就是个标准的暖男,时时事事都想着我,体贴我,只是行动得多,嘴上说得少,现在一用语言表达出来,还真是让人忍不住眼泪。
二婚家庭嫁女,谁应该作为父母出席婚礼?
最近,有朋友吐槽,她老公的女儿下月结婚,但孩子直接给她说,婚礼那天希望她不要参加,因为那一天她想亲爸亲妈陪在身边,而且她也不想让朋友们知道她是离异家庭的孩子。这位朋友听了气得心口痛,说老公的女儿是白眼狼:
“我和她相处了5年,5年里我是真心当她是自己女儿,她对我也还不错,结果现在她结婚,居然不让我参加,还说我参加的话,她亲妈会不高兴。她爸她妈都离婚10年了,我也不是小三插足上位,她这样对我,是不是太不尊重我了?!让人寒心!”
“后妈/后爸难当”是世俗的普遍认知,在离婚率高涨的今天,再婚家庭增多,再婚后面临“老公的孩子”、“老婆的孩子”结婚的事也越来普遍,那么,二婚家庭的孩子结婚,究竟谁应该作为父母出席孩子的婚礼、并接受奉茶等礼仪呢?
口述实录情感系列
01
继女的一句话,让我的心寒了一大半
“我想了想,还是想建议一下,婚礼那天你还是不要来了,你来了我妈肯定会不高兴,而且我也不希望我老公的朋友知道我来自离异家庭。我一生就这一次婚礼,我也希望我亲爸亲妈陪着我。”
当我欢欢喜喜为继女的婚礼做准备时,她的一段微信,瞬间将我打进了冰窟窿。我一言不发地将信息转给了我老公,然后将手里的燕窝“啪”地一下丢在了桌上。
“5年了,我真心实意对她,她要结婚,我忙前忙后地出主意想办法;她说婚后就要备孕,我赶紧托人给她买补品买燕窝,亏我对她这么好,她居然这样对待我。”
我冲老公发了一顿火,却依然平息不了我心里的愤怒。
02
虽然我比继女大不了几岁,但我自认自己是个合格的后妈
5年前,我和老公走到了一起,那时他离婚已经5年多了,他的女儿,也就是我的继女,20岁。
从年龄上说,我们这个重组家庭还是有点尴尬,我老公大我十几岁,我大继女8岁,相差只有8岁,让继女开口叫我“妈”肯定不现实,或者说让她叫“阿姨”都有点勉强,所以我和老公结婚后,我叫继女名字,而继女,叫我“喂”。
我体谅她的不容易,从不和她计较,加上她在外地读书,真正相处一室的机会也不多,所以我们相处得还不错,我甚至觉得,我是认真地将她当自己女儿的。
再然后,我的儿子出生了,继女对这个弟弟也还算是喜欢,我们这个重组家庭,起码表面上还是和谐和睦的,直到她的婚礼到来。
继女大学毕业后,直接留在了外地工作,接着又谈了个当地的男朋友,并很快谈婚论嫁。因为男方年龄已经34岁了,(男方比我还大一岁),父母催着结婚催着生孩子,所以婚礼提上日程后,我开始很用心地给继女买补品,买燕窝,希望她结婚后马上好孕,生个孩子。
结果,离婚礼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她给我来了这么一条信息——我,不要参加她的婚礼了,因为她的亲妈看到我会不高兴,因为她不想让男方的朋友知道她来自离异家庭。
03
再婚家庭的子女婚嫁,后爸后妈出席就真的那么尴尬吗?
因为这事,我和老公吵了一架,老公又和继女吵了一架。可是,吵架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老公因为离婚,一直对他的女儿心怀愧疚,根本不愿意驳了她的心愿,和他女儿吵架,不过是做给我看、安慰我的罢了。
也有朋友劝慰我说,你不去最好,去了多尴尬呀,又是亲妈又是后妈,是你上台喝父母茶,还是亲妈上台喝父母茶?你上台,亲妈不爽;你在台下,你也尴尬,反正不是自己亲生的,不让去,就不去呗,婚礼当天给自己订个旅行团,独自去玩几天,多好。
可是,我不服气。凭什么我就不能参加婚礼了?第一我没有要求上台讲话,也不稀罕喝父母茶,第二我又不是小三上位,她亲妈凭什么看见我就不高兴了?她亲妈也是有同居男人的人!第三,作为后妈,我虽然比继女大不了多少,但是我一直真心对待她,凭什么她就能理直气壮地拒绝我出席她的婚礼?
她的父母离婚10多年了,难道她要隐瞒别人一辈子么?好面子,就这样一辈子隐瞒别人挣面子么?这也太可笑了!
可是,面对毫无发言权的老公,这口气,我恐怕是不得不咽下去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