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母亲有很强的控制欲,这让你感觉到很不舒服,侵犯了你的边界感,所以你进行了反抗,其实这也是正常的现象,在中国的很多家庭里,大多数父母都喜欢掌控自己的孩子,并且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孩子布置一些任务,但是孩子并不喜欢这些,所以就会反抗。
你说自己与母亲的关系紧张,这可能是大多数家庭的现状。因为你刚刚才20岁,而母亲也不过才50岁,母子之间经常吵架,这种有理也讲不清楚,自然是感觉委屈,可能还有愤怒,同时也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办,还有一点迷茫,这处感觉,我都感受到了
按照心理学中的家庭系统理论,你和母亲的关系应该是在长期的这种环境中形成的一种应对策略,就是你们在长期的磨合中,互相采用了认为比较合适的方式。因为显而易见,你母亲并不会对所有人都是一种态度,所以别人怎么对我们,其实也是我们默许的。
这样说,似乎也没有解决你的疑问,其实我想说的是,在你的这个年纪,大概率是在上大学,也就是意为着,你可能很快会毕业并且脱离家庭,按照家庭成长的周期理论,这个时候是你独立成人离开家庭的时候 了,这个时候,就有所谓的分离焦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经常有父母会贬低自己的孩子,是潜意识中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离开自己,因为一个优秀的儿子,离开家庭是理所应当的,如果你不优秀,那就是还要依靠母亲,这样就不用分开了。
同时,在母亲的这个年纪,在生理上也可能是快要进入到更年期了,可能情绪上更敏感一些,也更容易焦虑一下,所以这个时候,要求你,可能要更理解母亲一些,其实更有可能是母亲离不开你。亲子关系一直都是一个大学问,也不是简单几句话可以说明白,我只是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妈妈总是和你吵架,说明她脾气不好。
也许她工作压力大,也许生活负担重,也许家庭关系不顺畅。。。这些你都知道吗?如果不知道,说明你还不理解妈妈内心的真实感受。没有几个妈妈愿意无缘无故地和孩子发脾气。
你提出该怎么办,说明你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而最好的解决方法,当然是从自己做起。
分析一下每次吵架的原因,看看自己这边出了什么问题。然后找妈妈好好聊聊,从体贴妈妈做起。
相信妈妈会从你一点一滴的变化中感受到亲情的温暖,那时候,她自己就会反思,会改变对你的态度。
是不是你妈妈到了更年期,说话时比较烦躁,你要体谅她。不要和妈妈顶嘴,要改变说话策略,毕竟是亲妈,说话过分你也只能忍着,所以不要招惹,早点说好话说软话,别等妈妈说了过分的话再服软,谁都是爱听好听的,你不爱听难听的话,就和妈妈说请她不要那样讲话,母子吵架难免,你不管有没有理由,认个错就好了,不要僵犟,自然就不会因为小事吵架了
父子是不会有仇的,只是孩子跟父母有隔代的差距,话说不到一起,有时候就会产生争执,儿子就会跟父亲合不来,仇恨是不会有的,再怎么说也是亲生的父子关系,只不过跟父亲没有什么话题。如果天天吵架就不能待在一起,因为待在一起就会吵架。
你好,总是跟妈妈吵架,可能是你的性格也不是很好,觉得妈妈很唠叨,所以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老是跟妈妈争吵,如果说你的妈妈性格上合不来,就要懂得分寸点,不要总是跟妈妈吵架,让妈妈生气的时候你就走开,不要跟妈妈吵架,这样就不会老的妈妈吵架了,常常是吵完了就后悔。可是后悔了几天,等到遇到事情的时候还会和那个爱唠叨的妈妈吵架。这可能就是母子情深的关系吧。做母亲的也没法儿子和自己争吵,事情放在心上,即使你把她气哭了,第二天他还会打电话问你儿子吃什么?这就是母性的伟大,母爱的包容。
所以说我对母亲真的是总在拥有,从未珍惜。直到今天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才感觉到有一点点的内疚。平时可能是工作的压力大。平时可能也是正在紧张地忙着工作,当母亲打来电话的时候,也总是应付急剧遇到情绪不好的时候,还会和妈妈吵几句。就比如说我这次出门在外,母亲总是打电话问我吃的好不好,住的好不好。你说我有时候正在开车,妈妈打电话,我真的是没那个心情。
所以我就和妈妈吵几句,告诉他,我不打电话就说明我是平平安安的,你就不要惦记了,你老打电话会影响我开车的。我就听到那头电话沉默一阵,然后第一批的响一阵忙音。我就知道这次爸爸又生气了可是到了晚上又打电话来了,问我吃没吃饭的她儿子,我想你了,健康最重要了。这时候我才知道,最关心我的才是妈妈。而我们最容易忽视的却是母爱。有的时候吵吵的想,如果我要真和粑粑和声细语了,妈妈对我也不是那么唠唠叨叨的我觉得那么就不是我们母子的那种情感的方式了。作为儿女的哪有和自己的父母不吵架拌嘴的,但是只要我们心里经常牵挂着父母,没事的时候问候一下父母,等到过年过节的时候陪伴一下父母,这才是最好的爱父母的孝心。这才是一个做子女应该借的责任,只是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才会跟妈妈尝试吵架,其实如果你没有在妈妈身边,你又会想你的妈妈,因为妈妈才是爱你的人,虽然嘴上唠唠叨叨,其实心里还是很心疼你的,关心你的。
因为孩子是从己身而出,母亲对孩子有“肉中之肉”的体验。这种“共生体”经验(或称“一体感”)会产生伟大的母爱,使得母亲成为人类讴歌不已的永恒对象。但是,当母亲的共生体经验受到某种文化因素和或个人创伤经验的强化,它就可能表现为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和过度控制,从而阻碍孩子的自我成长。
生命出生的标志是子体从母体分离开来,在生物意义上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但生命不只是一个生物的存在,它还包含心理、道德、精神等方面的潜能或构成条件,并且将经历一个成长过程,在各个层面都渐渐实现与母亲(和其他亲人)的分离,从而长成独立的自己。
这个过程叫个体化(individuation)。
孩子出生之后,作为婴儿、幼儿和儿童,对母亲的依赖性依然很大。而母亲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她的共生体经验,也就是,明明知道孩子慢慢长大,会渐渐远离母体,她依然施予爱护和支持,并且学习放心和放手,有意识地去促成孩子充分长成独立自我。
但是,共生体经验有生物根源,与本能接近,加上潜意识的作用和某种个人经验的强化,会使母亲难以把个人经验与孩子生命进行有效分离,从而给孩子成长造成阻碍和危害。这种危害性的互动关系有多种表现形式。
例如一个在幼年被父母冷落或抛弃的女性,做了母亲后容易对孩子有过度保护的溺爱行为。这时,母爱的对象和目的变得模糊不清,这位母亲似乎不是有意识地促进孩子的自我成长,而是在补偿自己那个缺乏关爱的童年的“我”。
再如,因为时代和个人原因,有一个女性没有获得梦寐以求的大学教育,这个缺憾使她受到极深的刺激,以至发展成了一种强迫观念,使她把后来生活中的一切不幸都归因于此。做了母亲之后,她对女儿期望值极高,甚至苛求她完美,特别是在学习上更是强制女儿。这些在她本人看来当然都是爱的行为,但她不知道,这里面隐含着她本人潜意识的需求:试图借着女儿来补偿她自己的缺憾。这不是真正的爱。真爱行为是促成孩子长成自己,但这位母亲却把女儿控制在自己的共生体经验内,不喜欢女儿身上与她不同的内容,并且拼命打击那些逸出她个人经验的“异质”。结果,女儿被塑造成母亲生命的延伸,没有真正活出自己。她取得的成绩让母亲骄傲,自己却从中体会不到价值。她像母亲一样苛求自己完美,结果她发现,自己做不了神,又失掉了普通人的幸福。
这种往往不大被母亲所意识到的一体感,受到创伤经验的强化,会滋生极深的不安全感。它的破坏性在于,一个命运不幸的母亲会把女儿的命运变得同样不幸,虽然,她的所有言行都看似有意要避免孩子遭受同样的不幸。
有一位女性在童年经历了一次性侵害,为人之母后,她总担心女儿会遭受同样的伤害,于是对女儿的生活控制得密不透风,不断向女儿灌输男性威胁的观念。例如,要女儿随时防备男性,到同学家去要提防对方的父亲,不能让男人碰自己的身体,以及图书馆(她童年受到性侵害的地方)是危险的地方等等。她以为这样做是在保护女儿,但这对女儿的成长非但无益,反而有害。因为她带着没有处理的创伤经验进入了与女儿的互动关系,把对男性莫名的恐惧输入到女儿心中。甚至,她是在用自己的不幸经验一点一点塑造女儿的不幸命运。后来,像母亲一样,女儿与男性交往存有极重的防范心理,不信任他人,也不敞开自己,无法建立适当的情感关系,从而导致恋爱的一连串伤害和婚姻的最终破裂。这时,母亲反而觉得女儿身上发生的一切都证明了她的担忧是正确的,她同病相怜地对女儿说:“我们都是女人……”
母亲走不出自己的共生体经验,会使母子关系陷入模糊状态,两个生命个体不能有效分离,二者的自我界限也不太分明。
我接触过一些存在人际关系障碍的求助者,他们的基本问题是没有明确的自我角色,与人交往缺乏一定的边界意识。追溯他们童年经验,总会看到母子之间纠扯不清的共生体关系。在这种互动关系里,母亲的经验笼罩了孩子,使孩子不能充分获得自我成长的经验,因而很难发展出明确而肯定的自我。他们的生命充满了自卑情结,在生活中刻板、不知变通、感到不安全,顾虑重重,戴着面具,为某一个单一的目标而挣扎,为头脑里的“他人”活得很累。不是他们不愿意为自己而活,实在是因为他们一直都没有真正长成自己。
母爱是生命成长的原生素,但母爱里滞留了过剩的一体感,它就不是有意识地促进孩子的自我成长,反而不觉之间让孩子在精神上变成婴儿甚至胎儿,退行到母腹状态,与母亲成为共生体。“捧到手上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是形容母亲对孩子的爱,但这话里流露出一种担忧:世界的不安全因素与孩子成长的风险。我们听到,对孩子的成长充满烦忧的母亲对将为人母的孕妇说:孩子在肚子里还不算烦,生出来之后那才叫烦呢。期待孩子出生,又对孩子出生之后的生活充满担忧的母亲会有一个潜意识的愿望,还不如一直把孩子放在肚子里才安心呢。
我们看到,母子之间不良的互动关系导致了孩子的精神依赖,改变这种互动关系,才会真正有助于孩子的精神成长。但这往往是不容易的,它的阻抗来自于:母亲照顾着孩子,一面不堪其累,一面又获得某种被依赖的满足感。还有一种现象,母亲遭遇了“命运”的种种打击,绝望之时,抱着未成年的孩子一同自杀……所有这些,在意识层面上有各样的解释,但在潜意识层面上似乎都与母亲的共生体验或一体感有某种联系。
共生体经验反映一种潜意识需求,它不仅存在于母亲,也是从母亲分离出来的个体的经验。孩子本身对母亲就有植根于共生体经验的依赖,这种依存性在生命早期是很大的,也是成长所必需的,但它也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要去慢慢超越的经验。
母亲,作为被依赖的对象,要有意识地去促成孩子实现这种超越,从而越来越成为自己。
如果母亲自己都没有走出这种共生体经验,她反而会助长孩子的共生体依赖,使孩子从生物性的依赖发展为精神性的依赖。共生体意识太强的母亲,对孩子不放心也不放手,过多保护和过于控制,不但会养成孩子的精神依赖,还会导致孩子极端的叛逆行为。
从直面心理中心的临床经验发展出来的“直面疗法”相信,人性里有两种根本的倾向:逃避成长于渴望成长。逃避成长的倾向是本能的,它要求舒适,要求回到母腹——人类经验里的原初舒适区,那里温暖、安全、需求得到供应,而且不需任何自力,可以享受完全的依赖,它只要依存,不要成为自己。与逃避成长的倾向相对,成长的渴望同样强烈。但成长是艰难的,需要学习,需要培育和支持,需要个体持续性地跟自身的逃避成长的本能进行一场又一场战斗,并且得胜从而获得成长。但是,母亲的共生体经验和其它许多因素会阻碍孩子追求自我成长,使他在与自身逃避成长的本能进行战斗时屡屡受挫,从而产生了成长不得、无法成为自己的焦虑。这种焦虑会导致极端的叛逆行为——孩子不愿被共生体性质的母爱所“吞没”但又无能为力而进行的自毁性的、盲目的挣扎。
出生是一场冲突:生命渴望出生,又反抗出生,但它必须出生。
成长是一场战斗:个体是要坚持长成自己,还是要逃回母子共生体状态,他或她必须做出选择。
本文发表于2004年11月第十期《直面报告》
因为是母子,有的人意见相左,且脾气大,会直接了当说出自己的不满情绪,两人中肯定有一方见解是不正确的,稍一静下,沉思,然后不动声色了,另一方也就不会吵了,毕竟是母子,母子还连着心喏,所以,也就没事了。不过做母亲的心里肯定有点不平,想养你这么大,敢顶嘴了。说相敬如宾,这词用的不对,这是形容夫妻间的客气,用在母子之间不恰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