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对应的女子称呼

公子对应的女子称呼,第1张

公子对应的女子称呼有**、姑娘等。

公子对应的女子称呼实在是有很多,公子对应的女子称呼最为常见的就是**或者是姑娘了,通常公子这个称呼对应的是**。

在对女子进行称呼的时候,通常女子分为已婚女子和未婚女子,如果是未婚女子的话,通常就会把对方称为**或者是姑娘,如果是称呼别人的女儿,通常都是千金或者是令嫒,如果是称呼已婚的女子,通常会把别人的妻子叫做太太或者是夫人,如果对于女子不认识的话,通常是称夫人或者是小娘子。

如果是称呼对方家的女儿,通常称呼令千金,如果是踢到别人家的姑娘,通常都是张家姑娘或者是李家**等等。

古代敬称

(1)称君王

陛下、天子、殿下、东宫、车驾。

(2)称臣子、侍从

麾下(对将帅)、足下(下称上或同辈)、执事、阁下、左右(近臣)、近侍、君。

(3)称师、长

夫子、丈人、老、父、亚父、母,膝下、高堂、泰山、先考(对已故父亲)、先妣(对已故母亲)。

(4)称朋友、同辈

先生、卿、子、公、吾子(比“子”更亲热)。

(5)称对方亲眷

令堂:对对方母亲的尊称。

令尊:对对方父亲的尊称。

令兄:对对方哥哥的尊称。

令弟:对对方弟弟的尊称。

令妹:对对方妹妹的尊称。

令坦:对对方女婿的尊称。

令郎:对对方儿子的尊称。

令爱:对对方女儿的尊称。

千金:尊称别人的女儿为千金。

首先楼主说的**姐和小朋友吵架可能是你身边的一些好朋友,那么如何劝架呢?其实有三种方法,第一种就是直接训练方法,告诉他们不要再吵架了,吵架可能会影响周围的邻居周围的生活以及身边人的生活。

第二点就是如果他们吵架吵的很厉害,可以把一方直接拉走,让这次吵架完全的得到避免,当然这是一种比较愚蠢的方法,因为一你拉走一方很有可能会加剧他的吵架。

我对预防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伤害,但是第三种方法也未见的可取,那就是找人劝架找人劝架意味着双方都被人拉开,双方都被人劝解。

但是如果一方觉着理亏的话可能会同意被劝进,但是如果一方有理去被拉开的话,很有可能会把这种吵架的趋势。撒到别人身上,你后果也不堪设想!!

有的时候你付出了真心 你以为你们已经无比亲密 可事实却总是把你伤的遍体鳞伤…

  小白、梦洁、狒**是室友,狒狒比朱姐小白大一届,总是自以为是,喜欢以大姐著称,典型的山东人。但可能是父母离异的原因吧 ,三观和一般人不太一样。狒狒是绝对的女强人,不仅人高马大,工作能力也很强,管理社团和工作上的人际很有一手,可一到生活上就彻底懵b!

  她大三刚开始时喜欢上了一个新进学校的大一新生,痞痞的,相貌也就一般,很会玩弄女生!本来狒**是有男朋友的 (在这里称她男友为d),不知是因为狒**的男朋友太窝囊,还是狒**厌烦了男友的不上进,她被大一新生深深迷住!可谁知,大一新生和她闺蜜搞在了一起!

小白呢是一个表面幽默活泼,内心却很缺乏安全感的小萌妹,梦洁和狒**都拿她当宝宝,但小白可能是父母散养的原因,心里很成熟,也很热心肠,除了亲人就是朋友,虽然好几次被朋友伤了心,但还是保持着初心,她坚信还是要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真心是可以换到真心的!小白看到狒狒被渣男玩弄在手,被闺蜜背叛还替闺蜜说好话,恨铁不成钢,总是想把狒**从泥沼中救出来!可狒**有个天生的坏毛病,就是不管对方说的对不对都要反驳,可能上一秒她还在说这个人不好,等你替她说时,又绝对替对方说话!单凭这点小白就要气死!总是吵的不欢而散!还好,虽然总是吵但闺蜜和渣男在一起的现实还是把狒**打醒了!这时候小白和梦洁努力撮合狒**脾气有点慢热的前男友和她复合!他们四个一起度过了这段难熬的时光!也建立了革命友谊!

  小白真的很单纯,有什么烦恼憋到极点 抱着梦洁大哭一场就好了!马上又恢复到了没心没肺的逗比状态!狒**却总爱发脾气,原因也是各种各样,在床上打了一天王者农药,输了就把脾气发到周围人身上,还总是她自己特别对!而且一般两天才能过了这股劲,小白和梦洁看在大家的感情份上,都不和她计较!

大三结束 ,狒**要出国了!本来说好室友三人出去玩,狒**却临时变卦!小白和梦洁虽然不满却并没有追究她,但小白真的特别伤心,总觉得像靠山一样的狒**要走了,超级舍不得,她期待了好久的旅行也泡汤了!梦洁因为家里有事提前回了家,狒**突然说三天后就回家了不再回学校了,直接出国了!小白一时接受不了但也没表现出来!为了送狒**,也拒绝了同学的旅行之约!但狒**又犯病了,说她男友不陪她,她就要分手!小白见此情况私下联系狒**的男友d,得知d如果考试再挂就要退学了,他还有图纸作业没有完成,大概两三天的时间才能完成 ,根本没有时间陪狒**!d家境不好,和狒**差很多,d说如果他要退学了,他父母怎么办,而且他觉得自己更配不上狒**了!小白了解了情况对狒**进行劝说:“要分手也等d考完试再因为可能不合适走下去和平分手啊,如果你们没分手d挂科了,那是d的问题,可如果分手了d挂科了,那肯定有狒**的原因啊!”狒**义正严辞的说和她没关系,就是他自己不努力的原因!她不断在说揭小白伤疤的话,小白被她伤透了心 ,想去旁边寝室冷静一下!小白刚出去 狒**也摔门出去了!旁边寝室的x同学听说此事不断安慰伤透了心的小白,说了句:“吵架最能看出人品!”小白每次和狒**吵架总是想说些戳狒**心的话,但都忍住了!可狒**根本不会考虑这些!小白冷静之后,回到寝室,发现狒**没在,时间也接近12点,又担心起狒**,不断找朋友询问狒**的下落,也联系梦洁让她给狒小打电话让她赶紧回来!小白想到他们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不断流眼泪,舍不得狒**,她根本不怪狒**,她其实并不想和狒**吵架 ,不想在最后的时光里留下不美好的回忆!小白给狒**发了很多催他回来的话!后来梦洁发截图给小白,梦洁告诉狒**,小白还在等她回家,狒**说那就别让她等!然后狒**发微信给小白说了这些话:第一,我知道你是对我好。所以避免正面冲突,你会躲,我也会躲。第二,我不喜欢你对我进行道德绑架,我还是认为他不努力是他的问题。第三,我跟我父母得交流方式就是这样,大家都觉得不正常也是这样,普世得未必是对的。第四,你说我上个期末烦人的状态那不是我故意的,但是今天晚上我是故意的,我这个人真烦人起来其实挺恶心人的。第五,你觉得我不省心,那就真的让你觉得一次。第六,你不舍得,我也不舍得。但是不舍得未必要发脾气。我跟你吐槽杨东,也是他的一些缺点。并不代表我舍得他,我跟你吵也不代表我舍得你。第七,我仍然觉得我今天晚上没错。哪怕你在寝室气死了,我也是觉得我没错。我跟杨东吵架,吵架的起因和过程,问题都不是我的原因。你跟我吵架的原因是因为你为我好,但是也不是我起的头。第八,我的意思不是你多管闲事,你也不用多想,你们很舍不得很烦躁,我也舍不得我也很烦燥,我自己郁闷不找你们排解,还要听你们烦躁。我觉得这个不平等。第九,出去玩这个事,从一开始不是我提议的,但是曾经答应下来了没有兑现,是我的错,可惜世事无常,我也是迫不得已,而且后期我也没有再答应过什么,我也承担了你们的损失,因为我觉得有我的原因。但是并不觉得我应该要一直被怨对。你们对我的感情我可以理解,也觉得愧疚,但是如果愧疚被反复提起,只能让我觉得厌烦。第十,我不太会关心人,也不太会为别人考虑,很多细节也不太明白原因。我有的时候为你们考虑但是你们觉得没必要或者无所谓,或者让你们生气。同样,我也会因为你们的方式我不喜欢而生气。这很正常。你跟你父母也会出现这样的矛盾,但并不代表我不喜欢你了。第十一,你觉得我在意气用事,然后我就意气用事了。最后,我在很认真的跟你解释,也很耿直把我想说的都说了,如果激怒你了,欢迎你怼回来。

小白真的伤透了心,她都是为了狒**好,狒**却认为小白在怼她!小白自从去年告白失败后第一次哭的那么伤心!

但最后小白还是希望狒**出国一切顺利!梦洁说希望狒**以后不会后悔!

天有几多莫测风云,人有如许悲欢无奈。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正如歌里唱的,“向左向右向前看,爱(命运)要拐几个弯”,当你以为山穷水尽,却突然云开日出;然而当你以为已柳暗花明,其实却有大恶风波在。

(文章较长,请耐心看)

状元名叫龙汝言,安徽桐城人,嘉庆时期中的状元。(嘉庆之前的皇帝是乾隆,嘉庆上台后干掉了乾隆的宠臣和珅,所以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嘉庆之后的皇帝是道光,第一次鸦片战争就发生在道光任上)

龙汝言的人生一升一落,都很意外。

第一个意外:秀才简在帝心,状元白手捡来

我们知道,中状元得一级一级地往上考,也就是常说的秀才(第一级考试,院试)、举人(第二级考试,乡试)、状元(第三级考试,会试+殿试,即进士考试,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

这三级考试,往往需要很多年才能完成。所以除了那种运气特别好,年纪轻轻就把三级都考完的人,多数人来说,都需要半工半读,一边工作一边复习。

龙汝言也是如此,他家境不好,中了秀才之后,就离家去了北京打工。这个人很有才气,脑瓜子也灵活,他给一个旗人官员做幕僚,写写公文算算账,很得主人的赏识。

于是机会来了。这一年,嘉庆大寿,普天同庆。这么重要的项目,只要有上奏章资格的官员,能不有所表示吗?给皇帝的表示,除了一些珍稀物件外,还有很重要的一项,写祝贺信。

祝贺信的内容,无非就是歌功颂德,为皇帝祈福。歌颂容易,但是要写得让皇帝“龙颜大悦”,难!平常言语,陈旧套路,皇帝看不上;满纸阿谀,那是“硬舔”,皇上也未必欣赏。所以就需要“舔”出新意来。

龙汝言帮这位官员写的祝贺信,就极为别具一格。他从康熙、乾隆两代皇帝所写的诗歌里,选了一百多句来,集成一首长诗。这就很了不起了!为什么?

一,创意好,没人这么干过;

二,难度高,像乾隆皇帝一人就留下了数万首诗作,怎么挑选诗句是第一道难题;将选出的诗句串成一首新作,符合诗歌的要求,比如得押韵,逻辑得连贯,是第二道难题;还有第三道难题,别忘了这首诗是用来做什么的,也就是还得符合“贺寿”这一主题,中心思想不能丢,否则就是跑题了。

作品送上去,嘉庆皇帝果然龙颜大悦,听说作者龙汝言,是个秀才,当即御笔一挥,“赐一等举人”身份。当时已近年关,马上就是考试季(会试,也就是进士考试),嘉庆很贴心地打了招呼:让刚刚获得举人资格的龙汝言,插队参加进士考试。

龙汝言去考了,结果没考上。龙汝言倒是不郁闷:毕竟是第一次,新人嘛,考不上是意料之中。但是嘉庆皇帝不开心呀:我这么看好的人,连个名次都没有?你们这些考官到底有没有用心?

主考官挨了训斥的事情,满朝官员都听说了。于是三年后再一次会试的时候,龙汝言一考即中,并且被录为第一名。嘉庆皇帝看到名单,也很满意,点为状元,还喜滋滋地跟人吹嘘:“我看好的人,果然实力很强啊!不错、不错!”

就这么着,北漂秀才龙汝言,本来离“举人”都还隔着一座山,结果转眼间就中了状元。

第二个意外:公子出身贫苦,**格外颟悍

颟顸(mān hān),是糊涂而马虎的意思。我特意用了“颟悍”一词,意思是此人不仅糊涂,而且还很强悍、泼辣。

“公子”说的是龙汝言,“**”指的是龙汝言的妻子路氏。

龙汝言出生于普通人家,父亲去世早,留下母子俩相依为命。幸好母亲家的兄弟们帮衬,龙汝言还能读上书,但家里的日子,确实清苦。

这时,戏曲中“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的戏码出现了。有位姓路的富人家,看中了这位未来的状元公,常常把他接到自己家里,好衣好食地予以关照,嘱咐他安心读书。

“金主爸爸”的出现,确实改善了龙汝言的生活,也给年轻的龙汝言燃起了生活之光。他一边攻学,另一边,和路家的**相处日久,发生了爱情。也有可能,路家关照龙汝言,本就存着招为上门女婿的心思。于是你情我愿,水到渠成,公子**,喜结连理。

只是经济实力不匹配,这上门女婿也就不好当。“百无一用是书生”,书生科举成功之前,要钱没钱,要 社会 资源没 社会 资源,说得难听点,连书本笔墨纸,都得靠岳父家支持,龙汝言心里有点苦。

史书中没有记载龙汝言结婚和中秀才的年份,中状元是1814年,大约三十五六岁。可以推断,龙汝言在岳父家生活的时间,约有十年左右;这一期间始终只是一介秀才,估计也参加过几次举人考试,但都没考上。

寄人篱下、功名困顿,岳父当初的赏识渐变成了嫌弃,妻子曾经的爱恋如今只剩厌烦。于是有了龙汝言的北漂,于是也有了前面说的喜中状元。

龙汝言中了状元后,被特意提拔到南书房(皇帝办公室)工作,可谓一步登天。而他本就是嘉庆皇帝选中的状元,“皇帝的自己人”,如果顺利的话,龙汝言必然前途无量。

可惜人生不信“如果”二字。中了状元后,龙汝言和妻子的关系虽有改善,但十数年来生活中形成的男卑女尊、男弱女强格局,哪有那么容易改变!妻子的强悍和糊涂,终于导致了龙汝言人生的第二个大意外。

事情是这样的。龙汝言有一项工作内容,就是给前任皇帝乾隆写传记(实录),对文人官员来说,这是很重要、也很荣耀的事情。但是龙汝言出差错了。

这天,龙汝言又和妻子吵架了。有人说,夫妻关系中谁强谁弱,看吵架后离家出走的是谁就知道了。在龙家,当然是妻强夫弱,龙汝言吵架后,灰溜溜地离家出走,躲到了朋友家。正巧,办公室把乾隆皇帝的实录清样送了过来,让龙汝言校对。妻子代为收下清样后,扔在一边;第二天有人来取件时,妻子也不作说明,把清样原封递回。

就这么着,出事了。乾隆实录送给嘉庆皇帝审阅,嘉庆一看,错别字不少呀;再一看,“高宗纯皇帝”竟然写成了“高宗绝皇帝”!这是严重政治错误啊!

一查,是龙汝言负责校对的。好吧,这么不负责任的人才,我用不起!于是一道圣旨:办事疏忽,有负朕恩,立刻革职,永不叙用!

——刚刚前途无量、众人看好,马上就革职为民,而且永远剥夺做官资格,想翻身都没机会了!意外不意外?惊喜不惊喜?

几年后,嘉庆皇帝去世,龙汝言被特许参加丧礼。丧礼上,龙汝言回首前尘往事:这是自己真正的“贵人”啊,而且,贵人不曾辜负我,反而是我辜负了贵人,让世人嘲讽我跳得高摔得狠,也暗地里笑话皇帝识人不明……心中又愧又苦,哭得那叫伤心啊!

新上台的道光皇帝听说了,心怀恻隐,重新给了他一个小官做。升官是不可能的,拿份工资糊口吧。龙汝言到死时,也只是个从五品的打杂官员。

这颠簸起伏的人生,真是意外重重啊!给龙汝言颁一个“人生意外奖”,应该没错吧?

李蟠,今江苏徐州人,康熙时期的状元。

历史 上,江苏、浙江是文华荟萃之地,出状元多。有清一代,一共有114名状元,而江苏一省就出了49名,浙江又有20名,两省相加,占了状元总数的六成。

李蟠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父亲都是在明末有功名的读书人。李蟠中状元时,应该是四十二三岁。这里有一个奇闻故事:

据说李蟠其人长得高大,饭量大。估计经过多年的科考之路,家里也是“余粮不多”了,所以李蟠参加殿试的时候,一等有钱人带人参,二等有钱人打包几样好饭菜,三等没钱人带干粮;李蟠就特别突出,他带的是36个饽饽(麦饼,一说是馒头)。

殿试时长是一天,就算按三顿吃,36个饽饽,也是太多了!何况这李蟠又不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年龄(已经40岁往上),因为这点,李蟠一下子成了考场上的热门人物,很多人都看新奇。

李蟠又是个慢性子,据说书法水平也不咋的,答题的时候慢悠悠的,结果别人都考完交卷了,他还在磨磨蹭蹭。考官过来催促,李蟠急得苦苦哀求:“您看我,读了一辈子书,功名在此一举,您就行个方便,让我从容把试卷答完吧。”

考官也理解,而且这帮人已经通过了会试,不管殿试成绩如何,将来都会做官的,可能就是自己的同僚。所以拿来蜡烛给他点上,让他慢慢答卷。李蟠挑灯夜战,总算在考试终止时间前完成了答题。

成绩出来后,李蟠答得不错。康熙皇帝也听说了36个饽饽的故事,又念他认真答卷,是个沉稳、用心的人,学问和实务才干都有,于是钦点了他为状元。同考举子们笑他是“饽饽状元”。

为什么说“饽饽状元”最寂寞呢?正戏儿来了。

两年后,李蟠被任命为顺天府乡试主考官。顺天府在哪?就在今天的北京,相当于把皇城划出去之外,其他县区都归顺天府管。所以说顺天府是天子脚下,顺天府的乡试也是全国乡试里最重要的一场。偏偏,李蟠就在这次主考官任上,栽跟头了,而且是大跟头,一生都没能洗去的污点。

考试结果公布后,有考生举报李蟠收受贿赂、徇私舞弊,破坏国考的公平性。当时还出现一副对联:老姜全无辣味;小李大有甜头。

“老姜”,指副主考、新科探花姜某;“小李”,正是主考官、新科状元李蟠。姜某当时年岁已高,不大管事,所以说他“全无辣味”;“大有甜头”,自然是说李蟠在考试中给自己谋了很多好处。

这么一来,主副考官被撤职,入狱,等待查办。刚刚顶着状元荣誉才两年多的李蟠,转眼间成了阶下囚;探花姜某病死于狱中。时也?命也?

几个月后,判决结果下来了,李蟠被流放充军,发配东北。

其实,经过彻查后,证明李蟠并无舞弊情节,这次科考案根本就是有人别有用心地掀起的。但民心敏感,对科考的公平性怀有疑虑,多方因素交织之下,本应当意气风发、鹏程万里的状元李蟠,意外地折了翼,被白白地牺牲了。

三年后,李蟠被释放,回到老家。据说康熙后来还想起用他,但李蟠经此一事,已经心灰意冷,从此在家读读书、吟吟诗、钓钓鱼,就这么寂寞地过完了一生。

30余年寒窗苦读,两年状元风光,三年流放,然后就背着污名,消失在了 历史 中。这样的状元人生,不正是最寂寞吗?!

王式丹,江苏扬州人,康熙后期的状元。

王式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没中状元之前,大家都觉得纳闷:王式丹这么有才华的人,怎么考个秀才、考个举人,都这么费劲呢?

等他终于中了状元的时候,人们就觉得:哎呀!果然是金子迟早会发光呀!王式丹要么不中,要中就是会试拿第一,殿试拿第一,妥妥的状元之才呀!

就是这么一个人。王式丹年轻时就诗名远播,文章出众,文坛名人王士祯、查慎行等,都很推许他。江苏巡抚搞了一个“江左诗歌排行榜”(《江左十五子诗选》),王式丹被列为第一。

但是这时候,王式丹连秀才都不是。他是考了好多年,终于到30岁的时候,才有了个秀才身份。然后接着参加举人考试,这次时间更长,考了快30年,到58岁的时候,才考中举人。第二年参加会试,拿了第一名;参加殿设,又拿了第一名,也就是状元。

这一年,王式丹59岁,人称“花甲状元”“白头状元”,是清代科举史上,中状元时年龄最大的。

据说殿试结束后,康熙拿着王式丹的试卷,问考官们:“取这份卷子为状元,天下考生会心服吗?”

考官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无有不服者。”

可以说,王式丹中状元,确实是实至名归。

悲剧是在这之后。第一个原因,王式丹是个纯文人,清正廉洁,性情恬淡,在官场上混不开,常被人算计;第二个原因,他确实年纪大了,耳朵有点背,这时康熙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实在不喜欢有这么个老头在自己身边。所以王式丹中了状元后,就在史馆编书写书,整整十年,没有得到过升迁。之后因病退休。

退休后刚回到老家,他有个同年榜眼(同一年殿试的第两名)叫赵晋,因任副主考官舞弊,被下狱了,就关在江苏。怎么说也是同年、同僚,且自己也退休了,对方就关在家门口,我去狱中探望下老朋友,不为过吧?

所以王式丹就去探狱了。探狱完第二天,赵晋在狱中自杀了。这下,麻烦了!

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隐情?王式丹和赵晋是否达成了某种交易?赵晋是被王式丹掉包救出监狱了吗?为什么死者不像赵晋本人?……

一连串的质疑、传言扑面而来,年届七十的王式丹被关进了监狱,怎么申辩也没用,案情没查清楚之前,人是不可能放出来的。大约坐了两年多牢,康熙看他可怜,终于特旨把他放了。两年多后,王式丹去世。

想想看:少年负有盛名,结果58岁才考中举人,委屈不委屈?好不容易中了状元,在史馆坐了10年冷板凳,刚想着退休了可以安享夕阳红,又被弄去坐了数年牢,委屈不委屈?

这就是“太委屈状元”王式丹的故事。

清代科举刚开始时,曾实行过两届旗、汉分榜制,也就是分开算成绩,旗人开一个榜,汉人开一个榜。这样一来,每科考试就有两个状元。

但是,我们知道,读书、考试这件事,刚刚进入中原的旗人肯定是远不如汉人的。同时加上一些政治上的考量,比如让旗人都来参加科举了,以后打仗靠谁?所以很快,就改了政策,不再分榜考试,同一试卷,同一榜单;旗人想要照顾,没门;你爱考不考,觉得考不过汉人,正好,你就好好练武去。

这也是清朝一共112次科考,产生了114名状元的由来。

但是这么一来,崇绮这个旗人状元,就太独特了,这是清朝唯一一个,在考场上胜过了汉族学子,真正考出来的旗人状元。

崇绮,旗人,清朝中后期重臣赛尚阿之子,同治时期的状元。(同治是慈禧的儿子,他六岁即位,实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崇绮这个人的生平,很有意思。他出身权贵之家,父亲是首席军机大臣(首席宰相)。但是崇绮24岁的时候,父亲因为镇压太平军失败,被革职查办,差点判了死刑;一家人都受牵连,崇绮本来在工部做官,也革职了。

盛极而衰,繁华瞬间转冷落。年轻的崇绮可谓是备尝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好在他喜欢读书,之前还考中过举人,书法和绘画都还算得上一把好手。于是,一边放下前宰相之子的身段,给人做幕僚打工,一边继续学习,走科举之路。

于是就在命运的阴差阳错间,唯一的旗人状元诞生了。36岁的时候,崇绮参加会试,被录取,接着参加殿试。那时候朝廷上层其实有一个默契:不可以取旗人为状元。

可是崇绮的试卷交上去之后,先是封住考生名字来阅卷,结果考官们选中的状元试卷,正是崇绮的这一份。状元试卷交到皇帝和两宫太后这里,打开封口一看,傻眼了:旗人崇绮。

皇帝才十岁,不懂事,嚷嚷着就说:那就崇绮是状元了。但是两宫太后不敢这么做,科举的目的就是要笼络汉族读书人,真让一个旗人做了状元,这闹不好就是政治大事件。天下士子会心服吗?汉族官员会不会有意见?

所以,试卷又回到了主考官和军机大臣们手里:你们商量个主意出来。结果商量来去,最后结论是:只论文字,何分旗汉。既然是考试,就以成绩论高低好了。当然,这也跟时代有关,这时已经是清朝入关200多年后了,取一个旗人状元,也不要紧;这也就破天荒的一回,总不可能下回还能有旗人考出这样的水平来吧。

最终,崇绮被定为状元,清朝 历史 上唯一一个被认可的旗人状元。

那崇绮的悲情人生又从何谈起呢?

一开始看来,崇绮的人生再度起飞了,似乎比他的父亲、曾经的首席军机大臣赛尚阿,还要来得更辉煌多彩。他成了小皇帝的授课老师之一;几年后,他的女儿被册封为皇后;崇绮自己也转任多职,被封为三等承恩公,官至盛京将军、户部尚书、吏部尚书。

但是,正所谓“福兮祸所伏”,女儿成为皇后,本来应是崇绮飞黄腾达的最好杠杆,实际上却成了他悲剧人生的下井石。

同治渐渐长大,不愿再受母亲慈禧的束缚;但慈禧哪里会是善茬?权力抓得死死的。母子冲突由此展开,而皇后自然是站在皇帝这边的。册封皇后才两年,年轻的同治皇帝死了;皇后被慈禧处处针对,必欲其死。皇后没办法,找来父亲,问:我要怎么死才好?

崇绮沉默良久,回答:不吃行不行?

皇后回答:行。于是绝食而死。

崇绮称病告退,被拒绝,从此便是奔波劳苦命,哪里工作最艰难,哪里让他去。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逃到西安,命令崇绮为留京办事大臣(也有崇绮是义和团的坚定支持者的关系),收拾烂摊子。

崇绮自知不保,终日在外奔走。他的妻子指挥仆人们在屋中挖出两个大坑,全家男女老幼,坐入坑中,请仆人们填土活埋。仆人们拒绝,惊慌逃出。最终全家人点火自焚。崇绮知道消息后,也自缢而亡。

这位有清一代唯一的旗人状元,于古稀之年,以这样一种全家殉国的壮烈方式,走完了悲情的一生。

走笔至此,沉默良久。看完四位状元的悲剧人生,不知道读者诸君,是否也会生出几分人生感慨来?古人云:一命二运三风水,四修阴德五读书。风水之说我是不信的,但“一命二运”,年龄越长却越有些感同身受。

人,抗阻不了命运,只得故作洒脱,道一声“随缘、随缘”。争所当争,爱所当爱,喝自己的寂寞,过平常的人生,其余成败,顺其自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2161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5
下一篇2023-11-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