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地区 >> 甘肃 >> 武威市
解析:
整体上来讲是比较落后的。
去年全国500城市的排名上兰州、嘉峪关、金昌、玉门、白银都是榜上有名。武威张掖就排不上了。在省内自然也比不上那些工业城市,虽然有三家上市公司等一些地方性知名品牌,但这些都是地域性的,在外的知名度并不怎么样。再者说了上市公司只不过是各方面明晰透明一些而已,像黄台和荣华在证券市场的表现并不怎么样。值得指出的是武威的私营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对GDP的贡献率较大
武威武姑藏合市是一个地名,位于中国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的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根据资料显示,武姑藏合市原名武姑市,是汉朝时期的一个县城,后来在唐朝时期改为武姑藏合市。这个地名的意思是“武姑和藏”,意思是汉族和藏族人民共同生活在这个城市中。这个地方在历史上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曾经是汉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地点。
现在的武姑藏合市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多民族特色的现代城市,这里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优美的自然景观。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不同民族的风情和文化魅力,也可以品尝到各种美味的当地特色小吃。
对于想要前往武姑藏合市旅游的朋友们,建议提前了解当地的天气情况和景点介绍,以便更好地安排旅行计划。同时需要注意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点,尊重当地的民族风情和宗教信仰,保持良好的旅游形象和礼仪。
平凉和武威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发展水平:平凉和武威都是甘肃省的地级市,但平凉的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都比武威更快。2019年,平凉市的GDP总量达到了34455亿元,而武威市的GDP总量仅为14754亿元。平凉市的GDP增速也比武威市高出了近3个百分点。
2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陕甘宁三省交界处,是连接西北和中原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而武威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地处甘肃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交通条件相对较差。平凉市拥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而武威市目前只有一条高速公路和一条铁路。
3 自然资源和产业结构:平凉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农业资源,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导产业,同时也发展了工业和服务业。武威市则以沙漠旅游、煤炭和电力为主导产业,自然资源和产业结构相对单一。
对于这种差距,可以采取以下一些解决方式和对策:
1 提升武威市的交通条件和地理位置优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2 优化武威市的产业结构,发掘和开发新的优势产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3 加强与平凉市的合作交流,学习和借鉴平凉市的发展经验,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总之,平凉和武威的差距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持续的发展。
武威的西边方向有靖远、天祝、张掖三个地方。
靖远位于甘肃省西北部,距离武威市西北约100公里,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西周青铜器、明清古建筑等。
天祝藏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西北部,距离武威市西北约200公里,是一个地势崇山峻岭、景色秀美的旅游胜地。著名的景点有大佛寺、天祝寺、银山寺等。
张掖市位于甘肃省中部,距离武威市西北约230公里。张掖以丹霞地貌和丝路文化而闻名,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如丹霞地貌、峡谷景观、莫高窟等。
这三个地方与武威市相对位置较近,旅游资源丰富,可以作为武威市周边游的选择之一。游客可以前往这些地方游览、观光、休闲,感受这些地方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底蕴。
牛鉴,字镜堂,号雪樵,嘉庆十九年(1814年)中进士并任翰林院和国史馆编修,因其以一手“台阁体”的好字和生花妙文被钦点为道光的“帝师”。清嘉庆一朝的武威,30年出了600多秀才和52个举人,而中进士只14人,入翰林仅6人。而且,依当时大清“官制”,入翰林院选馆者只是个“假翰林”,只有三年散馆后再考为优等者,被留馆使用的才配称“真翰林”。武威大清一朝中文进士45人,“假翰林”就有10人,名副其实的“真翰林”只有1人,便是牛鉴。道光十一年(1831年),牛鉴以道府用,此后历任粮储道、按察使、府尹、布政使。道光十九年(1839年)署江苏巡抚,不久,升为河南巡抚。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九月授两江总督,直至1842年夏代表清政府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同英国签定《南京条约》,从此落下千古骂名。
李益,(748-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四年登进士第,授郑县尉。久不调,益不得意,北游河朔,幽州刘济辟为从事。尝与济诗,有怨望语。宪宗时,召为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自负才地,多所凌忽,为众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俄复用为秘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太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益长于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者画为屏障。其最著名的代表作为《江南词》和《夜上受降城闻笛》,前者写一思妇因丈夫是瞿塘商贾,“重利轻别离”,天天不得相聚,因此不由得暗中后悔:“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早知道还不如嫁给弄潮儿呢!毕竟潮水的涨落有确定的时刻,与弄潮儿总还能朝夕厮守,比作商贾之妇强多了),心理描写可谓传神入微矣;后者写受降城上的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芦管悠扬激起乡思悠长,读来令人同情感伤。集一卷,今编诗二卷(全唐诗中卷第二百八十二和二百八十三) 。
反清义士齐振鹭
齐振鹭,字飞卿,武威县人(今双城镇北安村)。生于清同治七年(1868),光绪年间武秀才。能书善画,文武兼备,在乡民中很有威望。
清朝末年,外患频繁,内政腐败,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经过多次武装斗争,影响迅速扩大,势如燎原。地处边陲的河西地区,由于连年灾荒,农事不兴,广大人民深受贪官污吏、苛捐杂税之苦,怨声载道。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农历八月十六日,齐飞卿领导的以哥老会为骨干的武威农民大暴动爆发了。
暴动当是,四乡六渠农民浩浩荡荡涌进城门,要求县衙减免税收。他们捣毁四大街的巡警岗楼,抄了缙绅王佐才、蔡履中、李特生等的住宅,打伤了捕厅张傅林,知县梅树楠吓得越墙而逃。与此同时,衙署军警已暗中出动,手执快枪马刀,向乡民猛扑过来。因乡民缺乏周密的组织与战斗训练,手中武器又多是长予农具,无法抵御枪击刀砍,马上就被冲得四零五散。齐振鹭在乡民掩护下,化装逃走,陆富基、李飞虎、于成林等起义组织者被捕遇害。
齐振鹭外逃后,接触了一些革命志士,接受了革命思想,于宣统二年(1910)秋,潜回武威,进行反清活动。他组织哥老会,筹措武器,建立农民武装,积极准备配合全国革命。宣统三年(1911)三月,武威哥老会在齐振鹭领导下,再次暴动,由于准备不周,力量薄弱,这次暴动很快被陕甘总督长庚派兵镇压了。齐振鹭在乡民掩护下准备去西藏,不料被族弟齐振海出卖,被捕入狱。同年十月,武昌起义爆发,革命的风潮波及全国。齐振鹭闻知,又在狱中策划起事。由于起事密令鸡毛传单被凉州知府王步瀛侦获,暴动泄密流产。十月十五日凌晨三时,农民暴动首领齐振鹭被当局杀害于武威大什字,年仅43岁。
齐振鹭等人的事迹在武威民间广为流传,被编为故事和凉州贤孝唱段到处宣讲演唱,至今不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