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具体的行动吗?

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具体的行动吗?,第1张

01

文章开始,先引用罗胖的一句开场白:“启发俱乐部,每周有进步”。

的确,这周我又被“它”进步了。

所以,我也想把我受到的启发,分享给你们。或许,你也能有那么一点儿小小的感悟。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你有没有因为某件事或工作需要去“说服”过别人?或者被别人“说服”过?都成功了吗?

我一直认为的“说服”方法,无非就是举例子、摆事实、讲道理,或者用软磨硬泡的苦情计;实在不行,那就威逼利诱,用硬的手法往这边拽,或者用软的诱惑往这边吸引。

但现实是,这些方法真的有效吗?

就拿现在很多家庭遇到的一个问题,孩子网游成瘾来说,家长们被弄得焦头烂额且无能为力。

苦口婆心地说过,软硬兼施的管过,厉害的,甚至用威胁和恐吓来制止,但有多少孩子是通过这些方式被“说服”的呢?反而适得其反了。

还有现在很多商家,尤其以保健品行业最为明显,什么保健按摩椅,能治病的床垫……都是价格很高的商品。

如果单凭产品的功能和介绍,是很难说服顾客购买的。

那你就知道,你家老头儿、老太太为什么每天排队去领鸡蛋,一领就是一个月;或者每天去楼下养生店免费做按摩,做完人家还赠送个磁石手镯。

要说现在的老头儿、老太太也学聪明了,等鸡蛋领完了,按摩不让做了,再出门都会绕着那个地方走,见面也装作不认识的。

所以,现在用利诱的方法去说服对方,也比我们想象的要难得多。

那还有什么招儿呢?我们中国人有一个绝活,就是:和稀泥。

下面这组词你应该很熟悉:

大过年的、人都死了、来都来了、都不容易、还是孩子、岁数大了、为了你好、习惯就好。

所谓“中国人的八大宽容”。

这些话术的实质,其实就是在威逼利诱都没有什么效果的情况下,调用社会压力来说服对方。

说服别人,需要具备的能力

但是,你懂的,随着社会文化和人类认知水平的提升,这一招也不如原来管用了,不买账的人越来越多。

即使我们再了解对面的这个人,再能将心比心,只要不身处他的位置和立场,我们还是不知道怎么说服他。

就像罗胖所说,所谓说服,就是把他人从固有的路径中拉出来,这个太难了。

人人都有“路径依赖”,人人也都有“损失厌恶”,不管你指点的那条路多好,你的道理有多对,你都低估了他陷在现有路径网络中的深度。

02

你想劝一个人戒烟,你用“吸烟有害健康”的道理说他有用吗?不用你说,他比你更知道。

你劝孩子戒掉网瘾,说它既浪费时间又耽误学习,他听进去了吗?

在我们看来,抽烟,玩游戏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但黄执中老师讲过一句话:你眼中的问题,其实是他人的解决方案。

你觉得孩子沉迷游戏,这是个问题。但在孩子的眼中,这是因为他学习不好、没有朋友、没有成就感的解决方案。

他需要通过虚拟的游戏来寻找认同,获得成就感。

你觉得别人抽烟是一个问题。但是在他的眼中,抽烟是他无聊时、深度思考时或缓解压力时的解决方案。

理解了这个原理,你就明白,为什么劝人改掉毛病往往是无效的。

因为,你把你认为需要解决的问题处理了,就等于是处理了对方的解决方案,他要面对他的问题了,没有了解决方案,他更痛苦,一痛苦,他还是按照惯性又回到他的传统解决方案上来,你眼中的问题也就又回来了。

所以,我们要去说服别人时,不是纠正看到的问题,而是和要纠正的人站在一起,面对他所面对的问题。

从这儿我们可以获得一个启发:人并不需要说服,他需要的是在自己迈出每一步的时候,遇到了那个障碍,谁能替他把障碍清除掉。

所以,所谓“说服”,其实就是帮助对方“清理障碍”。

从说服一个人到帮他清除障碍,听起来好像只是一件事换了一个说法,但是你要知道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我们过去熟悉的“说服”,除了虚情假意的语言,剩下的就是心机和套路。

而这里所说的“说服”,是清障碍、架梯子、搭台阶……让别人在“举手投足”之间,就可以轻而易举的“下来”,或者我们站过去并转身和他直面遇到的问题。

对于很多事情来说,只要你肯想办法,四两拨千斤的解决方案是存在的。

03

在万维钢老师的《精英日课》中,曾看到过这么几个故事。

在我们中国的麦当劳、肯德基店里,我们用完餐后通常就直接走人,后续会有服务员负责收拾。

但是在美国,用完餐是需要自己把垃圾倒掉,把托盘放回去的。

所以,一开始他们就面临了一个问题,顾客常常会把那个塑料托盘也给当垃圾一起扔了,再找出来吧很麻烦,不找吧又浪费。

于是,他们特意在垃圾筒上贴上醒目的提醒,在旁边专门放置一个盛放餐盘的箱子,即使这样,也还是经常出现把餐盘扔进去的现象。

他们就观察,有的顾客是因为有事走得匆忙,没有注意到提醒,或者忘了,顺手把盘子扔了进去;有的顾客的素质就这样,根本不在乎你的成本,也很难说服他们 。所以,他们就想了一个特别简单的办法。

就是给垃圾桶加了一个盖子,盖子中间开了一个比较小的洞,垃圾能进去,托盘进不去……顾客自然就会把托盘留下放在一边了。

所以你看,当站在你想要说服的人面前,我们不是面对他喷唾沫星子。

而是转过身,去看看他们视野里的种种情况、种种原因,一点点帮他们把这些东西剥开。

这不是一个眼神,一句提醒的问题,而是变成了具体的行动。

还有一个例子,荷兰一家高端自行车厂商发现,他们自行车在运输的过程中经常会被摔坏,造成了很大损失。

这显然是快递公司野蛮操作的结果,但是要跟快递公司较劲,那肯定就没完没了了。

自行车公司注意到,他们的自行车包装起来是一个很薄的长方体,有点像平板电视的尺寸。

于是他们就故意在包装箱外面,印了一个平板电视的图案,让搬运工一看就以为这是个电视,无形中就会轻拿轻放了。

结果这一招,把自行车的搬运损坏率降低了70%。

那假如自行车公司,去针锋相对的说服快递公司,很可能就会把说服变成了辩论,辩论变成了吵架,吵架变成了争锋,争锋背后似乎也会有个输赢。

但即使赢了,好像也没有改变什么。根本没有帮他们解决问题,也就是清除他们看不到的障碍。

投资家苏世民说:“处于困境中的人往往只关注自己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途径通常在于你如何解决别人的问题。”

还有一个案例:

美国CDC评估,20世纪最成功的公共卫生成就之一,就是政府出面,直接在公共自来水里加了氟。

我们都知道,氟可以防止蛀牙,但这件事其实有过很大的争议,因为如果氟加多了会对健康有害,但是科学家和公众经过了很多轮讨论,最后决定,在两亿美国人每天喝的水里人工添加氟。

据测算,在水里加氟这件事上每投入1美元,公众在治牙上花的钱能够省20美元。

这个案例又说明,当你遇到别人和你的观点相矛盾,或存在很大争议时,如果你想要说服对方,你只需要拿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去获得信任和认同感,同时也帮助对方达到共赢的目的,这就是“方案力”!

由此可见,我们在和他人的博弈中,首要之事不是讲道理,而是理解对方的视角。

既不是站在他的对立面威逼利诱,也不是站在他的身后玩心机套路,而是走在他的前面,为他清扫障碍,用共赢的“方案力”引发对方的深度共鸣!

说服别人,需要具备的能力

再见爱人」2第九期,张婉婷又挨骂了。

有人说她是泼妇,到处撒泼,但在我看来,她是鲁莽任性的小孩,在与宋宁峰的关系中,她做回了孩子,所以在这篇文章里,我想从心理角度聊聊这对夫妻的问题。

她是个任性的孩子,一发火不管不顾,冲动起来不计后果;她感到委屈的时候,一丁点不愿照顾他人感受;在亲密关系里,她必须要赢,还有一点就是明知是错,坚决不改。

节目一开始,张婉婷对于婚姻的核心需求就在语言中流露出来:做个孩子,被疼爱被宠溺。

但是,她在婚姻关系里却越来越任性,是因为被疼爱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吗?

上篇文章里,我说到她和妈妈在一起时,始终克制,是一种「母女角色」的互换,那么,她和宋宁峰在一起,她的任性从何而来?

我们一起来看。

01、从索爱到控制

第九期他们吵架的点,起因是一则新闻评论。

宋宁峰想要发表观点,张婉婷不让他说,她的理由是,我知道你要说什么,说出来不好。

宋宁峰被拦截了两次表达,语气有点冲,张婉婷也生气了。

张婉婷的点是,这种情况你以前不生气,而现在生气了,那你就是被别人蛊惑了,你辜负了刚刚的承诺,刚刚,我妈在这里,你还说要对我多点耐心。

但是,真实的原因是,她缺安全感,所以要控制。

她认为宋宁峰的态度是被节目组影响,是脱离她的控制。

于是,她开始闹,要么闹到他回来,或者让他干脆离开,因为不能控制,就意味着不安全,既然不安全,她就有破罐子破摔的冲动,冲动一上来,干脆提出离婚。

虽然催更团的嘉宾说,离婚只是张婉婷的威胁,可是,真实的咨询中,有很多缺乏安全感的男女,在情绪上头的时候,都喜欢说这句话。

那个瞬间,说分手、说离婚,都是真的,我无法控制,就干脆放弃,不然我更痛苦。

不过在冲动之后,他们的后悔也是真的,因为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能控制的东西其实很少。

在张婉婷和宋宁峰的吵架中,她的威胁是「爱的撤回」,在你认错之前,撤回我的关爱。

同时,她还在下意识地进行着「社交破坏行为」,她与其它人说笑,不理宋宁峰,她挂着脸,不配合气氛,她知道宋宁峰在意她的孤立,也在意朋友的感受。

这种威胁仿佛一种“拿捏”,但是在他们的相处中,是习惯模式。

我会推测张婉婷属于「焦虑型依恋」,为什么这样推测呢?

她在关系里的表现,高敏感,高控制,缺乏安全感,既折磨自己也折磨对方。

母婴关系决定了依恋关系的模式。

假如父母,尤其是妈妈,有时能关注到孩子的需求,有时又不能,父母不能稳定地满足孩子,就会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他不知道父母接下来会如何回应自己,怕被抛弃,更能粘人,想要寻求关注。

而张婉婷的母亲,恰恰是一直被照顾的那一个,我猜张婉婷在前语言期并没有得到妈妈的积极关注,妈妈有时候在,有时不在,她的依恋关系就形成了「焦虑型依恋」。

02、从「不得不」到「我选择」

这次吵架,宋宁峰生气的点,是想表达,却始终没被阻拦说出想说的话,所以,已经觉醒的他,感到自尊受伤,在摄像机镜头下,他更受伤了。

这是表面的原因。

那深层次的我们试着来分析一二。

宋宁峰在婚姻中是有愤怒的,因为他在关系里总是被迫屈服的那一个。

在婚姻里,他们重复的模式是,张婉婷生气,他让步,不得不道歉,最后,想说的没有说,他找不到自己在哪儿。

《非暴力沟通》中,有一段关于“我不得不”和“我选择”的内容。

同样一件事情,如果我们的认知是,我不得不如此,那么我们的感受是无力的,被迫的,委屈的。

但是,假如是“我选择”,自我感受则全然不同。

比如朝九晚五的人,假如认知是,“我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去上班”,那么工作会常常让他感到无力和痛苦,

但是换一种想法,改成“我选择去那里工作,因为付出努力就可以得到回报”,那么他会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力量。

事实上,在第九期下的节目里,当宋宁峰的想法,改成了“我选择”的模式,他的情绪就肉眼可见地好起来,他很快就哄好了张婉婷。

这一段,他说找到了一个新的方式与张婉婷相处,就是陪着她,腻着她的时候,非常明显地看到很多人评价他是受虐狂,连催更团的黄执中老师都发出一声叹息。

我认为,这不是“跪舔”和“受虐”,假如这不是节目组安排的效果,而是出自本心,当他决定换种思路来解决问题的时候,

1、激情褪去的“理性回归”

一对男女初相识的荷尔蒙飙升和多巴胺分泌,会让双方都失去理性,以为遇到了真命天子/女,完美契合的此生只有一次。

但是,随着激情褪去,很多真实都会渐渐浮出水面,他的懒惰、臭脾气,你的任性、不懂事,瞬间让你们找回了丢失的理智。

当相爱的快乐逐渐被指责、争吵所取代,你们不再对彼此拥有爱的滤镜,很多现实的问题都开始被重新思考,两个人到底合不合适?还能不能愉快的过下去?

2、理想伴侣形象的彻底幻灭

很多时候,你无法接受的,不是爱情有瑕疵,不是对方有缺点,而是理想伴侣幻灭的现实。

就像每个人曾经都有过理想爱情的模板:小时候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无论生死都要在一起;长大了是霸道总裁和灰姑娘,是大姐姐和小奶哥,是喜欢就会对你百依百顺。

这些故事和偶像剧描绘的越美好越罗曼蒂克,你对另一半的幻想就越容易落空越失望。

因为从来没有人会告诉你,爱情一旦落地到穿衣吃饭,是有多么的琐碎和糟心。

3、急于改变和控制以缓解焦虑

当你发现理想落空,接下来你会怎么办?当然是不甘心、不罢休,想要扭转局面,找回那个理想伴侣。

于是,你试图改变对方,用控制、要挟,强行把对方变成你希望的样子,以此缓解内心的失望、恐惧和焦虑。

可想而知,结果要么是对方反抗,两人经常性吵架,要么是对方忍无可忍,最终选择离开。

二、如何安稳度过“磨合期”,让感情越来越好?

磨合期是感情必经的过程,有些人能化危机为转机,感情反而更好了,有些人则在此分道扬镳,而关键就看你们在这个阶段的“修复力”。

修复力,说白了,就是化解危机的能力,感情出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谁都不想修,只想换。

1、建立“修补好过更换”的信念

有个老人说“现在的年轻人,什么东西坏了总想着换新的,感情也是,动不动就分手。我们那个年代,东西坏了都想着修修补补。”

其实,度不过磨合期的情侣,大多是因为心里想着“还有更好的”,接受不了这个人与想象的差异,那索性就换一个。

一旦有了这个想法,两人有点小矛盾,不是想着办法化解,而是破罐子破摔,这样的感情注定长不了。

我很喜欢黄执中的一句话“好的感情不是没有裂痕,是布满裂痕,却没崩开。”

所以,不管磨合期有多少矛盾,首先还是要相信对方,对这段感情充满信任,不要轻易失望和放弃,有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不了就各退一步。

2、降低期待值,理性看待伴侣

“不希望就永远不会失望”,永远是真理,你对伴侣的要求过高,对他想象的过于完美,他做不到,你必然就会难过和失望。

人啊,最不应该把自己的期待,倾注在别人的身上,他是人,不是神,满足不了你的所有要求。

当你能接受他会赚钱,能养家,但是没时间陪你;你能接受他凡事都听你,但偶尔也会妈宝没主见,那说明你已经成熟了。

能顺利度过磨合期的情侣,并不是对方最终变成了彼此希望的样子,而是他们已经认清和接受了对方的不完美。

3、探讨相互接受的解决问题方式

结婚多年的夫妻,之所以看起来岁月静好,并不是没有矛盾发生,而是他们在日积月累中探索出了相互都能接受,又能合理化解矛盾的方法。

比如,吵架过后,男生的一个调笑,女生的一个眼神,双方都找到了台阶下;或者,感情里的“约法三章”,生气不隔夜,谁的问题谁主动承认等等。

重要的是,两个人要做队友,不是敌人,一起探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人。

时间长了,你们就会磨合出步调一致的相处模式,谁也不委屈谁,相互都很舒适,遇到矛盾也会迎刃而解。

4、定期沟通,常做爱情复盘,以及深情对视。

磨合磨合,磨到了最后,成了合。而这个磨离不开“沟通”,争吵也算沟通的一种,但如果能心平气和的谈最好。

文|愫说 育儿 (来源于网络)

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有人在网上提问: 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家里真实的经济状况吗?

这个问题具有普遍性,是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教育课题,值得好好讨论一番。

我自小便知道家里很穷,这当然要“归功于”父母时时地提醒:

我的父母既没有为了历练我而装穷,也没有因为担心我自卑而假装富裕。

其实即使他们什么都不说,我也会自然而然地知道家里真实的经济状况,毕竟物质的匮乏是难以掩饰的,事实上我当时也没有因为贫穷而感到自卑,毕竟在那个年代里,村里家家户户的生活水平都相差无几。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可我知道 父母常常会不开心,他们很少笑,偶尔也会因为钱而吵架,而且他们每次骂我们时,总会这样捎上“咱家没钱”。

所以,逢年过节难得能穿上新衣服的时刻,接过仅包着5元钱的压岁红包的时刻,过完年拆开红包上交,爸妈再添些钱拿给我去交学费的时刻……我心里都充满了不安和愧疚。

我觉得,就是因为我,他们才这么苦,这么穷,这么不开心。

我认定,只有好好读书,将来才能报答父母,让他们过上好的生活,但是 好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我很模糊,大概就是赚很多很多钱吧!

真正的自卑,是从我终于考上了省城的学府开始的, 看到来自各地的同学,我真实明白了贫富的差距和意义。

其实,一开始让我感到自卑的,不是贫穷本身,而是因为贫穷带来的犹如井底之蛙的感觉,虽然我的成绩名列前茅,但是宿舍卧谈会时我只能竖起耳朵听她们侃侃而谈,她们的日常对我来说是那么新奇且遥不可及。

我当然也会羡慕,每当我羡慕别人的新裙子、好吃的零食,羡慕她们可以毫不犹豫买下喜欢的东西时,我都感到深深的羞耻——你的父母还在挥汗如雨地为你挣学费,而你竟然奢望那些高不可攀的东西?

那种感觉叫做:我不该想要!我不配得到! 然后骗自己,是我不想要。

整个学生时代,我偷偷藏起对别人的羡慕,以吃苦耐劳、省吃俭用为傲,唯一能让我展现自我价值的,便是努力学习,这既能让我闪闪发光,又能拿到奖学金,稍微改善生活。

毕业后,我终于不用再伸手向家里要钱,我依然省吃俭用,每当我咬牙放弃一个自己心爱之物,而给家里多寄了一些钱的时候,我告诉自己,我终于实现了儿时的承诺。每当心里涌起淡淡的失落和不甘时,心里又有一个声音说:你怎么这么自私?父母为了你辛苦一辈子,你怎么可以只考虑自己?

匮乏带给我的后遗症,还在后来的很多时刻显现,它令我窘迫,令我不敢坦然地享受自己努力的成果。

我用了很多年的时间,走了很多艰难的弯路,才逐渐矫正原生家庭给我建立的病态的金钱观。

说了这么多,你可能会以为我的观点是:如果家里不富裕,就不要告诉孩子,避免他自卑?

不!恰恰相反!

我认为应该告诉!但更重要的是,怎么告诉!

《奇葩说》第七季有一期辩题:父母该不该告诉孩子“家里不富裕”?

黄执中持正方,他举例说,如果有一天孩子放学回来时身上带着伤,你关切地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却说:“没事没事,放心吧!真没事。”然后duang地把自己关进房间。

此刻身为家长的你,真的觉得“嗯,没事了”吗?

还是会更不安?更焦虑呢?

反之同理。

亲子关系心理学家胡慎之说,其实当父母在对孩子隐瞒家里的状况时,他其实就是在进入了一个剧本,这个剧本叫做“我爱你,我为你默默奉献”。在这个剧本里他自我感动,觉得自己特别了不起,我为孩子做出很多,可是这个行为其实不是爱,甚至不是保护,这种行为其实是一种攻击行为。

为什么父母不敢告诉孩子,家里不富裕呢?

因为怕孩子接受不了?怕孩子感到自卑?还是家长自己接受不了现实?家长自己觉得没钱很自卑?

无论如何,家庭的经济状况是客观事实,难道父母不说,孩子就真的感受不到吗?你会不会太低估了自家孩子的智商?

如果不富裕是客观事实,我们难道不更应该教育孩子学会面对现实吗?

傅首尔说:

既然是一家人,就应该坦诚,相互信任。所以,我们也应该给予孩子“作为家庭一份子”而被接纳和需要的感觉。

席瑞说,当父母抱怨“家里不富裕”,孩子便会觉得自己是导致父母不富裕的原因,会把这抱怨理解成“还不清的债、报不完的恩”。它无意间让孩子在亲情里充满了亏欠感,而一个有亏欠的孩子,要么对家庭越来越抗拒,越来越逃避;要么就会努力去证明自己,他也可能会成功,但是他都在想尽办法偿还你,这样一来二去,亲情里没有了亲密,留下的都是计算的压力。孩子无法真正理解“亲情是纯粹的爱”。

说真的,这段话简直说到了我的心坎上。

我终于明白,我一直以来的亏欠感、匮乏感并不是因为父母坦诚地告诉我家里穷,而是因为他们告诉的场景和方式有问题。

“当你跟孩子说家里不富裕时,十有八九不是纯粹的教育,而是你自己对人生负能量的宣泄。”

我的父母试图用“穷”来鞭策我努力,但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在对生活现状不满意却又无力改变,感到灰心失意时,“我们家穷”、“我们这么拼命都是为了你”诸如此类的话便脱口而出。

正如日本教育心理学家加藤谛三先生在《 情感 暴力》中写到的:

背负着父母自我牺牲式的“劳苦功高”的压力,孩子或者步履维艰地前行,或者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放下重担不再背负。父母之爱,就这样沦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羁绊。

所以,为什么父母不在平常情绪稳定的时候和孩子好好沟通呢?为什么要在自己承受不了,情绪失控时,才用带牺牲感的话来禁锢孩子呢?

平静而坦诚地告诉孩子,“咱们家现在是不富裕,但不会一直这样的,咱们一起努力,我好好工作,你好好学习,一切都会好起来。”这样不是很好吗?

家长没有牺牲感,孩子才不会有愧疚感。

当然也得告诉啊!

告诉孩子家里经济状况还不错,顺便用自己致富的经历教育孩子:努力、选择、踏实守信的意义。

告诉孩子,家里富裕,但不代表你富裕。父母通过自己的双手为家庭创造更好的物质生活,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当你长大了,你也需要为了自己以及自己的家庭去奋斗。

父母创造的财富,是你成长的基石,却不是你停泊懈怠的港湾。

我常和我的孩子忆苦思甜:“我和你爸都来自农村,在这城市举目无亲,一穷二白,但我们凭借自己的努力,如今终于能给自己和家人安稳的生活。相信你未来也一样,那么当下要做的是努力学习,打好基础。”

南方城市没有供暖,冬天的寒气自带魔法攻势,因此我给父母家装了冷暖的空调。

年前全国寒潮降临,父母说“真冷啊!冻得打哆嗦”,我问那为什么不开暖气呢?

我妈说:“那多费电啊!用不起!用不起!”

其实他们现在根本不是用不起,而是舍不得!舍不得费电,便让空调也成了摆设。物质上不缺了,却依然享受不到更好的生活。

正如傅首尔说的:

如果孩子问:“咱家有钱吗?”你会怎么回答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2627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6
下一篇2023-11-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